吳映澄
」安心調味3/紅棕櫚油才有蘇丹紅疑慮 醫師喊「免驚」食藥署將100%檢驗
蘇丹紅食安風暴發生已一個多月,至今仍餘波盪漾,食藥署3月19日公布最新數據,目前累計下架及封存辣椒粉及其產品共53萬7238.2公斤。另外,營養師吳映澄認為棕櫚油恐怕成為國人誤食蘇丹紅的隱憂,毒物科醫師認為有蘇丹紅食安疑慮的產品僅限紅棕櫚油,而台灣目前已無此種仍處於效期內的油品,食藥署也表示未來針對紅棕櫚油將採100%檢驗,民眾不必過於擔心。吳映澄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經查歐盟在2003~2024年的食品預警通報資料,發現蘇丹紅被驗出不合格通報共836件,品項包括棕櫚油、辣椒粉、調味醬料、辛香料、薑黃、咖哩等,其中棕櫚油就佔據207件,件數高於辣椒粉製品168件,為蘇丹色素不合格產品中佔據最大宗的食品類別。但比對食藥署邊境檢驗資料後,完全不見棕櫚油的查驗紀錄。吳映澄認為棕櫚油主要供應給食品加工業與餐飲服務業的油類,長期被使用於各種加工食品,尤其需要高溫油炸的品項幾乎都會使用棕櫚油,包括餅乾、泡麵、巧克力、冰淇淋等,所以建議有進口棕櫚油的食品業者,應將蘇丹色素納入必要檢驗項目,而台灣政府也應在邊境查驗納入食用油脂的抽驗項目,藉此加強稽查。冰淇淋泡麵等食品中含有的是棕櫚油,沒有必要再添加蘇丹紅增加顏色,專家認為沒有疑慮。(圖/報系資料照)營養師林世航表示,國外的確有許多棕櫚油食安事件,但都是紅棕櫚油,主要讓紅棕櫚油更加鮮紅,增加賣相。相較於紅棕櫚油,台灣食品業更常使用精煉棕櫚油作為烹調油,且具有高溫穩定的特性,所以精煉棕櫚油常見於烘焙用油、調合油與油炸用油。林世航說,精煉棕櫚油會經過脫色處理,市場上可能還會認為紅棕色的精煉棕櫚油是裂化的油脂,所以精煉棕櫚油何必再花成本添加蘇丹紅?所以精煉棕櫚油的蘇丹紅風險確實很低。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食藥署查自2021年至2024年3月17日僅輸入共7批紅棕櫚油,共1萬3051公斤,產品皆已逾有效日期,市售端已無效期內產品,但未來針對各國輸入的紅棕櫚油,都會採逐批抽驗蘇丹紅。台大腎臟科醫師姜至剛受訪時也說,有蘇丹紅食安疑慮的產品僅限紅棕櫚油,而台灣目前已無此種仍處於效期內的油品,也就是,摻雜蘇丹紅的油品並不存在台灣食品供應鏈中。
蘇丹紅用最多不是調味料!「這項」淪陷最危險 營養師示警:全台都吃過
蘇丹紅風暴持續擴大!多家知名食品業者都中槍,包括海底撈、八方雲集、維力食品等,由於蘇丹紅具有致癌性,還會引發孩童過動,令許多民眾憂心忡忡。營養師透露,這次蘇丹紅食安風暴影響最大的不是沙茶醬、胡椒粉,最該擔心且被忽略的其實是棕櫚油,這項東西一旦淪陷,等於全台灣都吃過蘇丹紅。營養師吳映澄13日在臉書表示,經查2003至2024年歐盟RASFF食品預警通報資料,蘇丹色素被驗出不合格警報,共計通報836件。不合格產品大多數為棕櫚油、辣椒粉、調味醬料、香辛料、薑黃、咖哩等食品類別;其中棕櫚油就佔據207件,件數高於辣椒粉製品的168件,為蘇丹色素不合格產品中佔據最大宗的食品類別。比對食藥署邊境檢驗資料,2015至2024年蘇丹色素被驗出不合格件數,共計53件。不合格產品集中於辣椒粉(油)、玫瑰花瓣、薰衣草等食品類別;此次出事的「保欣企業有限公司」,自2015年開始從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就多次被檢出含有非法定著色劑蘇丹色素,以保欣名義進口的不合格紀錄至少6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邊境檢驗未見棕櫚油的查驗紀錄。吳映澄指出,棕櫚油是全世界產量最高的油脂,也是台灣進口油品的最大宗,但棕櫚油並不是一般家庭常用的油品,主要以業務用油為主,也就是供給食品加工業、餐飲服務業等,長期使用於許多加工食品,若是需要高溫油炸的品項幾乎都是使用棕櫚油,仔細看各種餅乾、泡麵、巧克力、冰淇淋的標示,都可以見到棕櫚油的蹤影。營養師強調,前幾年台灣發生「銅葉綠素」事件,不肖廠商為了讓混充油看起來像特級橄欖油,竟加入非法定著色劑「銅葉綠素」,而棕櫚油顏色要橙紅才好看,許多國家都曾發生棕櫚油添加蘇丹紅事件,難保不會有不肖業者於源頭端違法添加蘇丹色素,「有進口棕櫚油的食品業者,建議應將蘇丹色素納入必要的檢驗項目;台灣的邊境查驗,也應該納入食用油脂的抽驗項目,並加強稽查」。
食物沒壞但過期還能吃嗎? 營養師揭「賞味期」和「有效期」大不同
外觀看起來正常、丟掉又嫌浪費的過期食品是真的「過期不能吃」嗎?對此,營養師吳映澄於臉書粉專「營養師食驗室-吳映澄營養師」上解答,其實各國針對食品包裝的法規不同,就連日期標示都有分好幾種,尤其更要先搞懂「賞味期限」和「有效期限」的差異,以更準確判斷食品的新鮮度及安全性。賞味期限/best before/保質期常見於進口食品的標示方式,意旨「食品可保持最佳品質的日期」,也就是說,在此日期之前,食品可保持最佳品質,但並不代表在此日期之後,食品就不安全或變質。有效日期/use by/expiry date為台灣現行食品法規的標示方式,意旨「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由食品製造業者所評估和訂定,得確保在此日期之前,食品無變質、腐敗或其他違反食安法之情形發生。吳映澄營養師解釋,其實食品過了「賞味期限」還是可以食用,只是可能沒那麼好吃,但不能表示在此日期之後,食品就不安全或變質,前提是覺得風味、口感沒有異狀;但若是超過「有效期限」則建議不要食用,即使食品外觀無明顯異狀、變質,食品製造商僅能保證有效期限內的食品符合安全性及有效性。而她也提醒,如果食物已經發霉,雖然肉眼無法直接辨別,但其實菌絲體早已深入到食物中,必定不要食用並直接丟棄,而食物還是要盡量趁新鮮就吃完,也避免過量囤積,確保能吃到最新鮮、安全的食品。
外食覺得口渴「味精放太多」? 營養師揭原因是「它」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三餐老是在外,點餐時常習慣叮嚀老闆「不要加味精」,使得店家和食品常標榜「絕對不添加味精」,不加味精彷彿成了健康的保證。對此營養師吳映澄表示,以前味精常被認為會引起口渴及「中國餐館症候群」等不適症狀,但其實是因為「鈉」含量攝取過高所引起。吳映澄日前在IG說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MSG),亦稱為谷氨酸鈉或麩酸鈉,是一種胺基酸的鈉鹽,具有獨特的鮮味,是屬於調味劑功能的食品添加物,許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麩胺酸鈉,例如番茄、乳酪或乳製品、蘑菇、玉米、肉類等,也就是為何用這些食材熬煮湯頭帶有鮮味的原因。吳映澄指出,根據研究,即使料理完全不添加味精,每天正常的飲食中大約會攝取到20克的麩胺酸鈉,因此重點不在於添加味精,而是鈉攝取過量,其實味精算是成分相對單純的調味料,許多人印象中覺得味精是化學添加物,改以雞湯塊、雞粉、鰹魚粉等取代味精,但仔細看食品標示,這類風味調味料其實也是由味精、核苷酸調製而成,並沒有比較天然。吳映澄說,以前味精常被認為會引起口渴及「中國餐館症候群」等不適症狀,但其實是因為「鈉」含量攝取過高所引起;食鹽(氯化鈉)和味精(麩胺酸鈉)都含有鈉,味精當中含有13%鈉的成分(約為食鹽的1/3),所以烹調時添加味精,就應該減少食鹽的用量。她提醒,雖然味精適量攝取無害,但一些需要限制鈉攝取量的人,如心血管疾病 、 高血壓、腎臟病患者,還是要在飲食當中減少使用味精和食鹽,以降低鈉的攝取。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吳映澄|營養師食驗室 (@dietitian.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