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逸民
」 地震近30年「悶不吭聲」 學者指出3地震帶需防規模7.0強震
921地震已經25年。台灣及鄰近海域每年發生約4萬起地震,每隔數十年可能會發生災害性強震,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學者分析台灣近30年地震帶活動,點名桃竹苗、中彰投、高屏3區,地震數量雖少,但可能累積能量,未來不排除發生規模7.0強震,這種在人口密集區「悶不吭聲」狀態需注意。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教授吳逸民及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楊耿明等研究團隊共同編撰的《台灣地震帶》專書,彙整30年地震數據,探討各地震帶的活動特性,並提出上述預警。陳文山指出,台灣地震發生集中在東部及其海域,約占1年地震7成,西部占約2成多,雲嘉南近年地震較多,往北的桃竹苗與中彰投、往南的高屏數量明顯較少,但有許多活動斷層分布於此,地震頻率應相當。分析30年紀錄,雲嘉南有近9萬次地震,中彰投與桃竹苗僅8000多次,相差近10倍,高屏僅4000多次,相差近20倍。陳文山說,地震少不見得是好事,可能持續累積能量,未來可能發生規模較大地震。他形容,平時有釋放能量稱潛移斷層,較少釋放稱鎖定斷層,就像一個人平常忍耐不發脾氣,一生氣就很恐怖,故悶不吭聲的地震帶較令人擔憂。陳文山指出,新竹有新竹斷層與新城斷層,新城在200多年前發生過大地震,但新竹斷層近期沒較大能量釋放,且沿線通過市區,還有9所學校,若發生地震的位置更可能在竹科,震動力量會很大。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此專書的調查方法與工具與政府有異,故數據不同,但台灣本就位於地震好發區,此書以災害角度提醒大眾,平時仍須加強防災準備。此外,賴清德總統21日造訪台中霧峰921地震教育園區,提醒國人防災的重要性外,也提到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結合產官學研共同面對災難預防救援等問題,將持續強化災防體制。
台灣離中國越來越遠?氣象署打臉「是靠近」 揭位移圖要這樣看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23日連2起規模6與其他震源「脫海入陸」餘震,也引發各界關注,氣象署2年前貼出的「台灣9年位移」對比圖,更令網友震驚喊「離大陸越來越遠」。但氣象署解釋,若依相對速度場來看,台灣其實是越來越靠近中國。氣象署2022年公布全台超過160個全球衛星導航測站自2009年到2018年的監測對比圖,其中「絕對速度」顯示台灣西部往東方移動,令許多網友驚呼台灣離中國大陸越來越遠,並引爆各界討論。但氣象署表示,「真正要看的是相對速度」示意圖,須把板塊相對移動納入,且依此來看,台灣西南部每年以4到5公分往西南方向移動;東部往西移動;最遠距離的蘭嶼則以每年7到8公分往西北移動。換言之,台灣整體正朝中國大陸靠近。示意圖作者、地震測報中心技士蔡旻倩說明,以相對於一個穩定的板塊來看,菲律賓海板塊每年7到8公分的速度相當活躍,「我們應該是離中國大陸邊緣越來越近」。台大地質系教授吳逸民則指出,台灣大部分區域仍處於歐亞大陸板塊,因此與大陸一側的相對運動量移動很小。另歐亞大陸板塊相對穩定,綜合下來沒有太大變化。另據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衛星測量資料,震央附近的花蓮基準站地震後雖抬升約45.1公分,但因沖刷侵蝕及形成土地,因此台灣高度的變化也不大。
美東百年來最大地震!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專家示警:更怕「南海海槽巨大地震」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沒想到就連很少發生地震的美國東部紐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也在美東時間5日遭遇該州240年來最強烈的芮氏規模4.8地震,嚇壞不少紐約人。對此有許多民眾擔心,全球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但地震專家們卻澄清,其實目前都還在平均值內,他們反而比較擔心日本百年週期快到的「南海海槽地震」,進入倒數階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美國東岸這300年來也才發生過300次地震,反觀台灣則是1年就有400個規模4以上的有感地震。雖然紐約市並不是地震熱點,但5個行政區佈滿了斷層。根據統計,紐約每100年就會發生1次這樣的地震,而上一次地震發生在1884年,因此當地早該發生地震了。地震專家郭鎧紋也表示,其實大西洋的兩側是非常穩定的,就是被動的大陸邊緣,它的地殼非常的安定,它海洋地殼跟大陸的地殼交接得非常好,就是並沒有發生什麼斷裂或隱沒的情形。所以紐澤西州這一次的規模4.8地震,「其實是周期很長很長很久才碰到一次」,而且釋放能量跟台灣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根據USGS的調查,花蓮403強震,跟美東比起來差了8000倍。此外,由於東岸岩層較為堅固,震波可以傳遞的更遠,所以東西岸如果都發生類似的地震,東岸可以感受的範圍就會較廣。而且這回根據監測發生地震的是拉瑪波斷層,他貫穿整個美國東北部,上一次的較大挪移已經是1957年的事情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也發現類似規律,也就是紐約周邊約100年會發生一次規模5的地震,每670年會有規模6以上的,要更大的地震要長達3400年。不過台灣震完,換美國震,也不免讓民眾擔心全球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對此,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澄清,事實上美國的地震,雖然在紐澤西那邊比較少見,但地震規模都不到5,所以此類地震的發生事實上都是巧合,沒辦法說是整個地震比較活躍。那是因為像台灣有災害性的地震,所以大家比較注意地震的消息,就會覺得地震怎麼那麼頻繁,可是回頭來看,事實上整個全球目前的地震活動,並沒有比較頻繁,這幾年來都是在平均值,更不要論台灣和美國分屬在不同的板塊上,距離又遠。不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卻認為,有可能發生在菲律賓海板塊與阿穆爾板塊邊界俯衝帶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真的不容忽視,「日本他們是很擔心,就是說南海海溝上一次是1949年已經80年了,因為他們地震也差不多是百年週期,他們就很擔心南海地震會來,一來規模甚至會到9。」若回顧歷史,南海海槽以約90至150年的周期發生特大地震,因此不久的未來,它必定會發生,即便現在立即發生,也一點都不意外。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就認為,未來30年內以南海海槽為震央的規模8至9級特大地震,發生機率高達70至80%;40年內則是90%。
連續有感地震 專家:已進入強烈地震高風險期
921地震23周年前夕,台東昨規模6.8地震更是今年以來最強震,讓不少人擔憂是否還有強震發生。專家表示,目前正接近強震的周期,有感地震次數異常偏低或偏高都是警訊,台灣確實已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也有學者認為,從斷層可看出地震活躍的變化,但不代表台灣整體已進入地震活躍期。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表示,2003年12月10日,台東東側的成功鎮就有規模6.4的強震,2006年4月1日,台東南側鹿野也有規模6.2的強震,台東原本就是強震頻繁區,目前台灣也確實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汪中和說,有兩項觀察可以視為台灣進入強烈地震的高風險期。第一,台灣發生規模7以上強震的周期約30年,上一次是1999年921大地震,目前逐漸接近再現的周期;第二,2018年9月以來,台灣地區有感地震的次數異常偏低,板塊擠壓的能量釋放不夠,大地震的風險正快速上升。他表示,台灣有感地震次數無論是異常偏低或偏高,或是地下水位異常、地景持續異常變形等,都是區域的警訊。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執行祕書郭陳澔表示,從地震觀測史看來,人類進入精密觀測大約才30至50年,觀測資料仍相當不足,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要以定義來研判。若以造成本次強震的斷層來看,確實是進入活躍期,因為餘震頻率相當高,也可以預期;但若放到更廣的尺度如台灣或全球,就需要再評估。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吳逸民則認為,現在是否真的進入地震活躍期,其實很難界定,通常淺層地殼附近的中大型地震都會引發較多餘震,深度深的地震被偵測到的相對較少。以921為例,因為車籠埔斷層較長,影響的區域較多,但下一次何時會發生大地震仍有不確定性,斷層出現地震的周期相對好掌握,但整個台灣地區就相當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