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俊毅
」 新冠肺炎 流感13歲男童染A流後「急性腦病變」 行為異常、性格改變仍在治療中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11月12日-18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56,049人,較前一週下降,不過仍高於往年同期。此外,上週更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其中1名13歲男童,更在發病後出現「急性腦病變」,出現異常行為、性格改變,目前仍在持續治療、觀察中。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 北部13歲男童併發腦病變疾管署表示,上週(11月14日-20日)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分別為6例A型H1N1、17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有21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有19例具慢性病史;另外,新增5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過流感疫苗,且均具慢性病史。在重症個案中有2例未滿10歲的個案,其中1名為北部13歲男童,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沒有先天潛在疾病,也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1月上旬開始出現發燒、頭暈、嘔吐等症狀,就醫服藥後雖有改善但又陸續出現呼吸道症狀,再次就醫經過流感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醫師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予以治療,不過發病後約一週家長發現男童開始出現異常行為、性格改變,除此之外也有嗜睡、下肢抽動等症狀。林詠青醫師表示,就醫後經醫師研判可能是流感相關的急性腦病變,也有可能是因為腦部發炎的症狀造成腦病變。腦炎、腦病變有何不同? 需注意哪些警訊?目前這名男童還在醫院繼續治療、觀察中。林詠青醫師提到,急性腦病變其實也是一種腦部發炎的狀況,每個個案的表現會不太一樣,如果發炎有控制下來,多半是可以恢復的,大部分不會有後遺症。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腦炎、腦病變其實這2個名詞有時是通用的,腦炎這一類的症狀雖然不是那麼常見,可是一旦遇到其實蠻嚴重的,如果感染流感後有意識不清、昏睡叫不醒、抽搐、出現個性或行為上的變化等情形,應前往醫療院所尋求醫療協助。另外,由於這2名年齡較小的流感重症個案皆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因此,林詠青醫師呼籲,民眾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數量充足還可以提供接種,符合條件者應盡速接種減少重症、死亡風險。
新冠疫情明年1月高峰 台大醫曝「幼兒被多病毒夾擊」
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今年秋冬各種呼吸道疾病感染好發中,加上流感持續在流行期,上周類流感就診達5.6萬人次,高出過去三年同期,預測新冠疫情高峰將延遲至1月中下旬,另外,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呂俊毅也表示,目前正是各種病毒百花齊放的狀態,特別是不少幼兒得到呼吸道感染,而且是陸續得到好幾種,一再感染可能引起重症,因此打疫苗是唯一確保降低感染風險的方法。根據呂俊毅指出,目前各種病毒處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狀態,特別是小朋友到幼兒園、托嬰中心階段,很多人得到呼吸道感染,且不只得一種,陸陸續續好幾種,一個還沒好又得另一個,是償還免疫負債的過程,過去兩年比較少生病的,現在都要還回去。呂俊毅還表示,由於小朋沒有能力保護自己,遇到其它人就一起玩、一起分享食物玩具,很難做到感控隔離;而且病毒感染可能帶來二次感染,例如細菌性肺炎、腦膜炎;反覆病毒感染也會造成小朋友呼吸道傷害,這裡唯一可靠預防方式就是打疫苗,這麼多病毒可能沒有疫苗,有疫苗卻不去打就很可惜。他也舉例,流感、新冠疫苗大家很熟悉但也可能忽略,流感從今年夏天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消退,冬天恐怕有另一波高峰,而且得過流感小朋友也不要以為絕對安全,還有其它型別的流行,得一種不代表不會得第二種。新冠也一樣,因為病毒演化,現在流行病毒和先前感染、接種過的疫苗不同,還是要接種新的疫苗。另外,疾管署指出,2023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554.9萬劑,使用率達85.6%,不過6個月至6歲學齡前幼兒接種率僅53.7%,相當於92.7萬名幼兒僅49.8萬人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尚餘約42.9萬名幼兒尚未接種,疾管署也呼籲家長盡快讓孩童完成接種,於流感高峰期來臨前獲得足夠保護力。
防疫太好也不行!「免疫負債」來襲 醫示警:各種呼吸道病毒將反撲
行政院長蘇貞昌29日表示,10月13日將再擴大國境開放,正式實施入境免居隔0+7。不過台大小兒部感染科醫師呂俊毅卻示警,雖然台灣在近3年的新冠疫情防疫中做得很好,但也造成「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的危機,也就是國民抵抗各種病毒的免疫力因為接觸變少而普遍下降,因此今年冬季,估計有9成以上的機率發生「各種呼吸道病毒的反撲」,最嚴重可能會造成新冠、流感,還有其他病毒的多重流行,其中抵抗力弱且容易變成重症的幼兒風險最高。疫情期間各種防疫措施和疫苗施打的普及,除了讓新冠疫情趨緩之外,也讓流感在過去2年幾乎絕跡,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卻示警,由於人類抵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正因減少接觸而普遍下降,因此一旦流感病毒大爆發,恐提高感染率,甚至更容易讓兒童、老人及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引發重症。對此呂俊毅指出,所謂「免疫負債」就是當防疫做得很好時,會減少人體暴露在流感或其他病毒下的機會,因此體內相對應的免疫力也會下降,一旦接觸到病毒後就更容易遭到感染,發病症狀也會更顯著,甚至提高引發重症的機率。呂俊毅提到了國內的隱憂,由於國人過去已累積了2年的免疫負債,加上近期邊境開放、防疫管制措施鬆綁,還有民眾心態放鬆,活動較不受疫情影響,導致今年冬季可謂具備各種病毒流行的條件,估計有9成以上會引發各種呼吸道病毒反撲。其中,新冠疫苗施打率不高,且抵抗力較弱的幼兒族群將成為最大受害者,屆時恐將面臨新冠及流感雙病毒夾擊的危機,建議家長應盡快帶幼兒接種疫苗,提高對抗病毒的保護力,避免發生重症。至於流感疫苗方面,呂俊毅也常遇到家長會擔心疫苗副作用,而不願讓幼兒施打流感疫苗,但其實年紀愈小的孩子代表抵抗力也愈弱,若不透過疫苗提高免疫力,感染病毒後反而更容易發展出肺炎、心肌炎、腦炎或續發性細菌感染等重症症狀,因此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
臺大數據!兒童重症「5成有腦血管病變」 8歲與12歲男童併發中風
臺大醫院兒童醫療團隊今天上午召開「小朋友確診怎麼辦,兒童疫苗該如何施打」認識兒童疫苗記者會,會中提醒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會導致中風與腦血管病變,臺大醫院近期就收治了8歲及12歲男童確診併發中風個案,其中12歲男童發燒併右側麻木無力,MRI顯示腦部有多處病變,屬於輕微中風,沒有接受特別治療,已經出院,輕微右肢體麻木無力逐漸恢復。8歲男孩染疫後出現發燒和局部抽搐,肝腎功能異常,磁振造影顯示發炎反應並局部缺血、明顯血管病變,不過給予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已經出院、恢復良好。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李旺祚表示,兒童重症有許多會出現神經系統的異常,腦炎與疑似腦炎的個案明顯比原始武漢病毒株高10倍;腦血管病變比例高,臨床上有做磁振照影的兒童,約4、5成發現有腦血管病變問題,須特別留意;中風與腦血管病變也是感染新冠兒童的常見併發症。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指出,兒童確診病例從今年3月底越來越多,截至目前,5月中可視為高峰,但在5月分別開打了兒童莫德納、兒童BNT後,個案就慢慢下降了。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表示,研究顯示疫苗針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雖然有下降趨勢,但針對重症仍保有大約7至9成的保護力,注射兩劑疫苗對於預防MIS-C可達到8至9成。至於家長所擔心的心肌炎,國內外數據顯示,目前疫苗導致的心肌炎發生機率約十萬分之一,且多為輕症,建議家長們盡速讓兒童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
專家警告1個月內兒童重症恐增167人 羅一鈞回應這樣說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發燒,今(11)日公布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446例中重症個案,當中就有5名兒童有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症狀,而兒童重症如今也有49例,更已有17兒童已死亡,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則認為未來一個月會有167名以上兒童MIS-C個案出現,而指揮中心也做出回應。今日重症案例中就有5名兒童。(示意圖/趙文彬攝)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79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9598例本土及65例境外移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年國內累積本土病例273萬4066人,當中有272萬45428人為輕症,輕症比例99.647%,中重症累積9638例,重症中有3155死。今日新增中重症通報446例,當中261例中症、185例重症,重症個案當中有5例兒童MIS-C。兒童重症MIS-C詳細解釋。(圖/指揮中心提供)至於兒童開始出現較多的確診中重症狀況,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以美國21歲以下確診個案MIS-C發生率推估,預期未來1個月會有167名以上MIS-C個案出現,若假設台灣疫情與發生率都與美國類似,截至年底可能會出現650名兒童確診出現MIS-C症狀。羅一鈞對於國內專家看法,他則認為台灣發生機率應該低於美國。(圖/指揮中心提供)對於國內專家的看法,羅一鈞也回應,該醫師是以美國研究推估,但他認為這是以白人發生機率進行推估,「美國觀察發現亞裔發生率低於其他族裔」,因此就目前國內專家共識認為,台灣發生機率應低於美國一般發生率。今(11)日5兒童的重症狀況。(圖/指揮中心提供)兒童二次疫苗施打指南。(圖/指揮中心提供)若家中孩童有以上症狀且持續發燒就需要趕快就醫。(圖/指揮中心提供)
年底恐累計650名MIS-C孩童! 醫憂「狀況可能更糟」
疾管署今(11)日舉辦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今年1月至6/9已逾260萬人感染,其中20歲以下者佔52.7萬人。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以美國21歲以下確診個案MIS-C發生率推估,預期台灣未來1個月會有167名以上MIS-C個案出現,截至年底則會增加到650名確診兒童出現MIS-C症狀。呂俊毅今天也在研討會上分享MIS-C案例,台大醫院6月收治一名10歲男童,4月底確診後症狀輕微,發燒2天症狀緩解,但過了1個月後,卻出現反覆發燒、脖子腫起、皮膚紅疹、腹瀉、嘔吐等症狀,到院後體溫高達39.7度、血壓偏低併結膜炎,經診斷為MIS-C個案。另一名2歲女童,則是在5/12確診,出現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經過一般治療後逐漸康復,但時隔20天又再度發燒,6/3燒到40度,另有頭痛、耳朵痛、嘔吐、腹瀉、大腿痛等症狀,6/6被家長帶往台大醫院就診,當時出現體溫偏高、心跳加快與草莓舌,外觀看起來符合川崎病表現,但醫師綜合症狀與病史判斷,仍以MIS-C治療,經類固醇和靜脈注射後,血壓體溫都恢復正常,目前仍在醫院觀察中。呂俊毅表示,美國從去年5月底至今年5月就有8525例通報,其中69例死亡。以美國人口為台灣13倍換算,在疫情與發生率都類似的前提下,台灣截至年底會有650例MIS-C個案產生。另外,美國紐約一項針對21歲以下確診個案研究發現,MIS-C確診率為百萬分之316,台灣今年6/9至今共有52.7萬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確診,因此預期未來1個月會有167名甚至更多個案出現。該研究也發現,MIS-C個案在黑裔或西班牙裔族群上較常見,呂俊毅也擔憂台灣個案數可能會更多,因為在症狀類似的川崎氏症上,亞洲人發生率可能比白人要高。他另提到,MIS-C的出現與新冠嚴重度無關,可能是帶有特定基因族群,在感染後造成免疫失控所致。
新冠肺炎疫苗打氣冷…其他疫苗也冷颼颼 醫籲這件事
新冠肺炎疫苗打氣冷,其他疫苗也冷颼颼。醫師表示,這2年傳染病減少,歸功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國際旅遊中斷等因素;但當長時間都沒人感染,就像「欠債」一樣,仍會反撲。提醒還沒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長者趁現在接種,不需等到冬天,也正好和其他疫苗錯開。台中翔新聯合診所院長、台中市醫師公會祕書長劉茂彬觀察,受新冠疫情影響,公費肺炎鏈球菌23價疫苗打氣低迷,自費13價疫苗打氣卻暴增3到5倍,可說是兩樣情。劉茂彬表示,公費打氣較過去差,因大家習慣冬天和流感疫苗一起打,但去年到今年都在打新冠疫苗,流感疫苗打氣減少,公費接種量也相對低。但自費卻比沒疫情時暴增3到5倍,因為去年中很多人因還沒輪到打新冠疫苗,就先自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表示,近年傳染病整體減少,主要歸功於嚴格的防疫生活及國際旅遊中斷。但社區裡有病毒或細菌流行,勢必會造成感染,若長時間都沒有人感染,就像「欠債」一樣,總有一天要還債,未來仍可能大規模流行。呂俊毅表示,侵襲性肺炎好發於冬天,但台灣季節不明顯,一年四季都有病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威脅,一旦感染,演變成重症機率較高。另邊境管制連帶影響旅遊門診疫苗打氣,據疾管署統計,許多人出國必打的傷寒、小兒麻痺疫苗接種數都銳減5成以上,2021年接種傷寒疫苗人數銳減至334劑,小兒麻痺疫苗僅181人接種。特別的是,黃熱病疫苗接種數不減反增,暴衝至1萬1244劑,逆勢成長近2000劑。這是因去年底國內有一批黃熱病疫苗將屆效,為避免疫苗浪費,疾管署開放民眾可至旅遊醫學門診免費接種。由於黃熱病疫苗保護力終生有效,吸引民眾趁機「撿便宜」。
轉嫁效應難解 消費者、租客負擔大⋯專家:破除「讓所有年輕人買得起房子」口號
囤房稅除了無助逼出空屋、降低房價外,是否反而產生推高房租的後遺症?甚至因為政策副作用而傷及無辜?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23日直言,從學術研究來看,房屋稅容易轉嫁,提高稅負可能只是讓建商、房東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或租客,讓租金與房價進一步提高。朝野立委囤房稅七大版本陳國樑表示,持有房地的報酬為自住或租金收入,及預期出售資本利得,成本則是折舊、貸款利息、稅費等,但市場普遍預期資本利得極高,且一戶房屋每年平均房屋稅僅5千元,即使提高到三倍(1.5萬元),也不太可能讓屋主釋出房屋到市場。另囤房大戶有能力負擔,反而是衝擊兩大族群,包括沒有房地但必須買房的個人,以及口袋不深的投機者,等同「抓小放大」,甚至會轉嫁給租客。陳國樑建議,台灣社會應該破除「讓所有年輕人買得起房子」的理盲濫情口號,且假設所有年輕人都認真要買房,那將是房價向天價攀升的起點;而果真當所有年輕人都「買得起」房子,彼時房市勢必全面崩壞。他認為,台灣應轉向思考,鼓勵想買房的適得其所,不想買房的也能安居樂業。以近十幾年經驗來說,陳國樑強調,透過包括豪宅稅、空屋稅、囤房稅等稅制措施希望追求居住正義,但房價卻未見下降,顯示用租稅來改革房價等同緣木求魚。永晟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張福源、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皆指出,國內若再貿然加重囤房稅,如包租代管業者持有很多戶,即使不是囤房仍會被課高稅率,這也形成副作用,勢必將成本轉嫁給房客,反而不利經濟較弱勢的廣大租屋族。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趙文銘則表示,以近年案例來看,南韓近年實施了囤房稅、房屋資本利得稅等,能課的全部都做了,但近十年來房價、租金卻全面上漲,可看出其政策效果不彰。另英國早年曾課徵「窗稅」,但多數房東不想繳稅,乾脆把窗戶封起來避稅或以各形式轉嫁成本,顯見從古至今,房屋租稅成本都可能轉嫁給房客。傑仕堡商旅顧問呂俊毅則強調,傑仕堡主要出租給經審核通過的外交人員或跨國企業的高管,但卻適用3.6%的最高稅率,導致一年營收3億元,但房地持有稅費高達1.2億、佔比高達4成,成為不當政策的無辜受害者。他表示,如果政府持續提高持有稅且未配套、包括排除良善起造人或包租代管業等,將導致市場供給減少,在需求不變情況下,反而形成房價、房租上漲,最終還是消費者埋單稅負成本。
Omicron誕生讓各國警戒 專家憂心民眾「脫口罩」成破口
雖然指揮中心先前曾對外表示,今年跨年的管制不會比去年緊,但接著又傳出南非出現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比利時、鄰近的香港也出現案例,這也使得許多國家紛紛開始戒備。而也有專家憂心,許多民眾會在活動散場時脫掉口罩,憂心實體跨年活動的「散場」反而成為防疫破口。先前傳出,由於台灣本土疫情明顯降溫,同時2劑疫苗接種覆蓋率預計在年底可以達到6成,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就曾表示,只要民眾參與活動時全程配合戴口罩,不僅有望舉辦實體跨年活動,還有機會可不限進場人數。但日前黃高彬也表示,由於香港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株確診案例,對台灣的確產生威脅。而黃高彬也表示,大型活動的舉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散場時,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不少民眾會在散場時就脫掉口罩。他憂心如果舉辦實體跨年活動,屆時散場時如果有民眾脫掉口罩,反而會成為防疫破口。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病毒突變是自然現象」,會出現新的變種病毒株,就代表病毒在許多人身上不斷複製、傳染。所以大規模的接種疫苗也十分重要。也由於目前因為病毒不斷的變異,疫苗防治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有不少廠商開始研究新版的疫苗。南非病毒學家德奧里維拉(Tulio de Oliveira)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株雖然的確會讓疫苗的保護力下降,但下降程度仍有待研究,而疫苗本身對於預防重症與死亡能力依舊有效,建議疫苗還是必須要持續接種。
2年無流感疫情...民眾無抵抗力「年底恐反撲」 台大醫籲打3種疫苗
10月1日流感疫苗就要開打,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本土新冠肺炎盛行期間,這兩年已沒有流感、肺炎鏈球菌疫情,民眾在沒有抵抗力情況下,今年秋冬2大流行病年底恐會反撲,且根據健保統計,雖整體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患者比往年大減五成,但加護病房住院患者維持不變,顯示整體感染人數並沒有變,提醒今年冬天3種疫苗都應接種,才能避免感染新冠肺炎又合併流感或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導致重症或死亡。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董事長黃立民今天出席「新・左流右肺,全面防禦、主動出擊」記者會,記者會也邀請拳擊國手黃筱雯擔任衛教宣導大使,提醒大眾做好防疫基本功之外,更要主動出擊,全面提升保護力,遠離重症威脅。首次擔任衛教宣傳大使的奧運銅牌選手黃筱雯表示,「對抗疫情、避免細菌、病毒的感染真的好比一場大型拳擊賽,賽場上除了抵禦對手猛烈攻擊,拳擊致勝的關鍵更在看準時機,主動攻擊。」(圖/中國時報鄭郁蓁攝影)黃立民報告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截至9月11日美國單周死亡人數中逾5分之1與肺炎、流感、新冠肺炎有關。而台灣疾管署數據也顯示,流感與肺炎死亡人數是去年同期的1.06倍,且今年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死亡數,高於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數,表示社區中潛藏肺炎鏈球菌感染。黃立民也指出,台灣2020年整體肺炎鏈球菌感染人數下降,從往年7~8萬人下降至約3~4萬人,然而重症住進加護病房人數持平維持1~2萬人左右,確診人數下降原因在於輕症者不敢進入醫院,但重症人數不變,顯示整體感染率並未下降。台大感染科醫師呂俊毅也指出,肺炎鏈球菌平時多半潛伏在人類鼻腔中,當人體因感冒或免疫力下降時,狀況不好,不用「國際交流」肺炎鏈球菌便伺機而動發病。而今年疾管署最新傳染病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積死亡數為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的16倍之多。季節將邁入秋冬,黃立民表示,正好是流感、新冠肺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好發季節,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若再合併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將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呼籲,今年冬天一定要「料敵以寬」,國際期刊已經有專家指出,今年冬天恐怕流感疫情會捲土重來,最好三種疫苗都打起來。
新冠再給重擊 美預估全球440萬人死於肺炎
全球每年肺炎會奪走250萬名生命,而今年因新冠肺炎恐會有440萬人死於肺炎感染。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截至5月底數據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有32%有心血管疾病、30%有糖尿病,而慢性病患住院率高出6倍,死亡人數更高出12倍,讓慢病病友處於極大的肺炎感染風險中。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呂俊毅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是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慢性病患一旦感染肺炎,會增加治療難度,連帶提高重症、致死風險。以糖尿病患者為例,肺炎死亡的人數在近年增加5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則為一般人的6倍以上;腎臟病友肺炎死亡率更較一般人高出14至16倍;更有近1/4高血壓患者因肺炎死亡,顯示慢性病患者更應重視肺炎感染的危機。呂執行長進一步指出,在台灣約5-10%成人鼻腔中帶有肺炎鏈球菌,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病菌則會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引發肺炎。然而,當帶菌者為慢病患者時,一旦罹患肺炎,病情容易快速惡化,除了治療難度較高外,也可能加重原先病情,併發其他重症,例如菌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呂俊毅執行長提醒,台灣慢性病及多重慢性病人口非常多,慢病患者要先做好預防肺炎的準備,雖然新冠肺炎尚未有疫苗可以接種,但可以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進行預防,根據研究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降低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具有保護作用,故提醒慢性病患應立刻採取行動,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