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艦
」 曹興誠 聯電蔡英文訪捷克 參議員透露會談中提台積電德勒斯登設廠一事
前總統蔡英文日前造訪捷克布拉格,捷克參議員費雪在臉書提到與蔡談到,台積電龐大晶片生產投資到徳勒斯登設廠,為鄰近地區的公司,包括捷克,帶來了巨大潛力。他們的利益在於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機遇。不僅是台積電即將進駐,還有數百家其他的分包商也在尋找合作夥伴。費雪指出,儘管台灣位於地球的另一邊,他們對於那邊發生的事情不能無動於衷。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繁榮直接影響到歐大西洋地區,反之亦然。簡而言之,我們的安全與繁榮是緊密相關的」。他說,若因為緊張局勢而阻塞了像台灣海峽這樣的國際水域,那麼世界五分之一的貿易將受到威脅。全球每五艘貨船中就有一艘經過這裡:這些貨船中有大量運往中國的貨物,但也有運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或非洲的。他說,這裡還是能源原材料運輸的骨幹線路——阿曼、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卡達或葉門是最常見的港口,從這些地方運來石油或其他能源。因此,維持該地區的穩定至關重要。他說,正因如此,讓人感到不安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處開始了大規模的新軍事演習。派遣中國飛機和艦艇進入台灣周邊,演練對台包圍。根據台灣國防部的消息,解放軍共動用了153架次飛機(其中111架次越過了中國與台灣之間被視為邊界線的中線)以及26艘軍艦,演練了對台灣的攻擊、對海上航道和空域的封鎖,甚至是對港口的佔領。他說,類似的演習不斷重複發生。而這次演習更是沒有事先警告,對於台灣國防部來說,這樣的行為是無責任、過度且會破壞區域穩定的行為。作為應對,台灣軍方派遣了飛機和艦艇,並啟動了沿海防禦系統。他強調,儘管中國展示軍事實力,但他堅信,北京應該正視台灣的存在。無論喜歡與否,台灣是一個自由且民主的國家,甚至有意願與共產中國發展積極合作。然而,共產黨的頑固態度正將北京推向危險的行為。他說,同時,應提醒他們(即北京),威脅使用武力——這是北京在此多次展現的行為——直接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規則。這些規則是當年共產中國在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時,自願承諾遵守的。他強調,「我們絕對可以有所作為」。可以在聯合國不再對中國不可接受的行為保持沉默,或者透過標準的外交渠道表達我們的保留立場——例如傳召中國大使進行交涉。據他所知,目前還沒有採取這樣的步驟,捷克也尚未驅逐那些在這裡(布拉格)行為猶如流氓,甚至在駕車時直接威脅高層訪問安全的外交官。然而,自信的國家不應該容忍這樣的行為。他表示,捷克政府承諾要重新審查捷克共和國與中國的關係。他已多次要求外交部長提交相關文件,但到目前為止,被告知該文件還在撰寫中。希望能在本屆選舉期結束前完成。他說,相信捷克政府會認識到,在一項已經公開承諾的任務上暗中操作,將削弱捷克共和國的立場。建立與中國的互惠互利關係是議會中應該達成共識的目標,但絕不能忽視捷克的利益,例如在安全領域的利益。他說,捷克的利益在於加強捷克共和國與台灣在文化、研究或經濟領域的互利合作。
以色列拒停火 真主黨領袖嗆擴大戰爭
美國國務卿4日聽取中東各國外長及代表呼籲迦薩立即停火及人道援助的要求。受伊朗政府支援的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則於3日發表演說,警告若以色列拒絕停止攻擊迦薩走廊,以巴衝突可能擴大為中東區域戰爭,並暗示已經做好在地中海與美國軍艦對抗的準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4日於約旦會見黎巴嫩、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埃及等中東各國代表。談話中,布林肯感謝黎巴嫩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為避免真主黨與以色列發生戰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布林肯3日抵達約旦時曾表明,美國決心衝突不該出現第二或第三條戰線。隨布林肯同行的美國人道援助協調官沙特菲德(David Satterfield)稱,目前仍約有40萬人居住於迦薩走廊北部,若有更多居民向南部遷徙,屆時人道援助需求將進一步攀升。布林肯隨後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負責人會面,討論近期人道援助事宜,並於5日前往土耳其。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在以巴衝突爆發後於3日首次公開發言表示:「我們已為所有可能做足準備。我要告訴美國人,無論誰想阻止區域戰爭,都必須迅速停止攻擊迦薩。」並稱:「美國人非常清楚,如果迦薩地區爆發戰爭,你們的艦隊不但派不上用場,空襲同樣對你們沒有任何優勢,付出代價的將是你們的士兵和艦隊。」真主黨(Hezbollah)是伊斯蘭教什葉派政治與軍事組織,於1982年受伊朗資助創設,活動宗旨為消滅以色列並驅逐西方勢力。現為黎巴嫩合法政黨,參與聯合政府並從事社會活動,但遭美和部分歐洲國家列為恐怖組織。10月初以來真主黨持續與以軍交火,但範圍僅限於黎巴嫩及以色列邊境地區,納斯拉勒表示國境周遭的小規模交戰是否擴大,取決於迦薩走廊的情況和以色列的態度。他補充說,真主黨並不擔心美國自危機爆發後在中東地區集結的海軍火力。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表示,美方對納斯拉勒的演說有所耳聞。真主黨、其他國家或非國家組織,皆不應試圖利用以色列和哈瑪斯雙方衝突時期發動攻擊。
解放軍對日秀肌肉!遼寧號戰鬥群軍事演習 模擬攻擊琉球群島
日本新安保戰略引發日中緊張,據日本《讀賣新聞》22日指出,中國以「遼寧號」為主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下,目前正在進行模擬攻擊日本南西群島的演習。演習是16日開始,當時正值日本宣布新安保戰略,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經過沖繩附近海域南下至太平洋進行武力展示後,在日本南西群島南側停留並進行軍事訓練。日本政府16日通過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保相關文件,提出日本將致力於擁有對敵攻擊能力,及將在未來5年大幅增加軍事開支,將中國定位為空前最大的戰略挑戰,提及台灣情勢,並宣布靠近台灣的沖繩縣南西群島的戰略強化計畫等政策主張,引發中方不滿,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方提出交涉。南西群島就是琉球群島,是位於日本九州和台灣之間的島嶼群,由於位於日本的西南方,因此日本稱之為南西諸島。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由遼寧號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和1艘快速戰鬥支援艦共計6艘船隻組成,除了遼寧號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攻擊陸地的最新「055」大型飛彈驅逐艦。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6日指出,遼寧艦等6艘艦艇當天從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南下,從東海向太平洋航行,遼寧艦上次經沖繩海域駛入太平洋是在今年5月。《讀賣新聞》援引中國政府人士消息指出,高層指示按照日本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3份安全文件的內閣會議決定時間進行演習,演習時間從16日自26日,除針對日本考慮在南西群島部署飛彈的「對抗戰略」,演習內容還包括在西太平洋海上遠端打擊南西群島飛彈發射基地的訓練,以及艦載機的夜間起降訓練。截至20日,中國航母戰鬥群進行了約130次艦載機和艦載直升機的起降訓練,艦載機從目前的訓練場所只需5-10分鐘就能到達南西群島。根據年度計畫,航母戰鬥群的冬季訓練定在12月左右,但日本於16日的內閣會議上決定3份安保文件後,習近平於同一天下令遼寧號開展冬季訓練,訓練期間還開展了使用戰略轟炸機夾擊台灣的訓練。在同一時期,俄羅斯海軍和中國海軍自21日起,在浙江省前海舉行聯合演習。期間還開展了反潛、海上封鎖等訓練。
日本通過安保3文件 載明擁有「反擊能力」
日本政府16日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3文件,內容載明日本將擁有可攻擊敵方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是維繫國際社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未來日本將基於期待台海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立場,持續推動各項政策。這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安保政策所做出的最重大一次改變。外交部16日對此表示肯定與歡迎。日本政府16日通過「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SS)、「國家防衛戰略」,及「防衛力整備計畫」等3項新版安保文件,內容稱日本正面臨二戰後最嚴峻且複雜的安全保障環境,近期中國、北韓發射飛彈是對區域居民的「威脅」。中國頻繁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軍事活動,導致日本、印太區域及國際社會高度憂慮台海和平穩定局勢,日本強烈反對中國試圖以實力片面改變現狀,也將強烈要求中國不得做出改變現狀的行為。中國的對外姿態與軍事動向已形成「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必須運用日本總體國力以及加強與同盟國暨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以為因應。文件內容也載明日本將保有「反擊能力」,如果遭受武力攻擊將在必要最小限度內,對敵方領域施加有效反擊,並將自2026年度起陸續部署長程彈道飛彈。且自2023年度起的5年間防衛力整備經費(國防經費)將編列約43兆日圓,並預計到2027年度將國防經費提升達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6日晚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中國軍事行動被認為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日中建立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日本保護南西諸島(琉球群島)的自衛隊部隊數量將增加一倍,並相應增加運輸機和艦船的數量。針對是否只有遭受敵方飛彈襲擊才會發動反擊能力的問題,岸田文雄僅稱:「這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微妙之處」。他強調具有威懾力、阻止對方進攻的反擊能力必不可少。「面對歷史的轉折點,我將堅決履行作為總理的使命,保護國家和人民。」岸田文雄表示,日本依據和平憲法所奉行的「無核三原則」、「專守防衛」政策和愛好和平國家的道路不會改變。但他也強調,「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主動保護我們的國家很重要。」他是在憲法範圍內推進國防戰略的改變。
曹興誠30年前積極赴陸成「西進先鋒」 態度轉變關鍵曝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宣布捐30億加強台灣國防安全,並對對岸大肆抨擊,大陸國台辦今回應,曹興誠所言所行歪曲事實,代表不了台灣工商界與廣大民眾,註定枉費心機。外界也好奇,曹30年前原是西進急先鋒,如今為何態度丕變?曹興誠過去看好中國市場、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甚至大動作力推《兩岸和平共處法》以及呼籲進行統一公投,如今卻後悔到中國,協助發展半導體,聯電集團也漸向美方靠攏。雖曹興誠說捐款,不為名也不為利;對政治、選舉也沒興趣,單純厭惡中共。然而他的政治立場,似乎隨聯電在半導體產業與地緣政治定位不同而轉變。1990年時任聯電董事長的曹興誠看好中國廣大腹地,積極赴陸發展,但協助成立晶圓廠和艦因為被疑機台與經營高層來自聯電,讓他與公司數年遭到司法調查;2014年,聯電和中國政府合作成立廈門聯芯,但高昂折舊費用令聯電虧損;連今年初甫落幕的涉侵美光營業機密案,也是因聯電涉及大陸晉華竊取開發32奈米DRAM技術,高層遭檢方起訴,美方也將晉華案定位為國安威脅、對中貿易戰的開端。聯電今年初和美光和解,並傳出赴美設車用晶片廠傳聞,聯家軍也積極與美靠攏,聯發科近期更傳出打進蘋果錶供應鏈,上月聯發科與英特爾攜手合作成熟製程,為半導體業投下一顆震撼彈。一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指出,半導體業是高資本支出行業,又需要專利與技術、客戶關係,要打造自有產能不易,做到獲利更不簡單,聯電赴中20多年,因經營策略或做法,得到的虧損與官司比獲利還多,加上中國積極扶植自有半導體供應鏈,可能成為聯電如今從西進轉而向美靠攏的主要原因。
協助友人籌措學費創立Subway 核物理學家坐擁475億家產90歲高齡逝世
全球知名潛艇堡三明治連鎖店Subway共同創辦人、核物理學家巴克(Peter Buck)於18日傳出逝世消息,享年90歲。而他生前極其低調,當時創立Subway主要是要幫自己籌措大學學費,而過世時,當年投資的1000美金,已經讓他坐擁1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75億元)的家產。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巴克於1930年12月19日出生在美國緬因州,自幼在當地的農場長大。在他17歲的時候,他的好友德盧卡 (Fred DeLuca) 曾經詢問巴克該如何籌措大學學費,而當時巴克回答他「可以開一家專門販售三明治的商店」。之後兩人在1965年,由巴克提供1000美元的啟動資金,與德盧卡開設「皮特超級潛艇(Pete's Super Submarines)」,正式對外販售潛艇堡,而當時店內最貴的潛艇堡三明治售價僅69美分。而在1965年8月28日正式開業的那天,他們為了吸引民眾目光,製作了長達一英尺的潛艇堡,這個也成為日後Subway的招牌菜單。而在1968年時,兩人就將店名從原本的「皮特超級潛艇」改成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Subway,同時也設置特許經營許可,開放民眾加盟。報導中指出,其實巴克曾經有一段核物理學家的生涯,他在1952年獲得緬因州鮑登學院的經濟學學位後,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物理學的碩博士學位。畢業後曾在紐約州的通用電氣公司和聯合核能公司的實驗室以核物理學家的身分工作,他也曾經在美國海軍潛艇和艦艇的原子能發電廠工作過。後來隨著Subway的廣受歡迎,Subway在全球至少擁有4萬家分店,這個數量遠遠超過星巴克與麥當勞,《富比世》曾經評估巴克名下至少擁有17億美元的身家。但即便如此,巴克秉持著學者個性,對生活極其低調,平時出入開著一輛17年的老爺車,曾有記者詢問巴克為何會如此低調,巴克僅表示「這樣沒有人會認出我,我可以自由地去任何的地方」。
電子業大衝擊!大陸執行「能耗雙控」 長三角台商面臨停產壓力
中國官方為達碳中和目標全面執行「能耗雙控」,台商群聚的長三角地區面臨停電停產壓力。其中,蘇州及昆山兩地26日突擊式的通知所有廠商停電停產,當地除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不受影響,包括PCB、被動元件、ODM/OEM組裝、電源及散熱設備等產業全都被迫停產至9月底,影響層面深遠,9月營收表現恐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而10月之後是否會有二度或三度的停電停產命令仍未可知。蘇州及昆山地區之能耗雙控影響產業情況散熱廠建準26日率先在股市觀測站公告昆山廠停電停產及因應方案。建準副總經理李為仁表示,26日上午8、9時才接到臨時停電的通知,隨即展開產線的調度,由於昆山廠尚有庫存,就算有急單也可以透過廣西及台灣廠生產,再加上時間只有四天半,推測影響仍有限。不過李為仁表示,目前比較擔心「NB的供應鏈會出亂子」,特別是昆山台商多,但目前大家都還在忙亂中,要等到27日上班才能了解客戶供料計畫會否因此改變。蘇州及昆山要求當地所有廠商停電停產,但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則不受影響,聯電的蘇州和艦晶圓廠,以及日月光、京元電、頎邦等封測廠,均維持正常營運。友達配合當地政府限電政策,廠區停止非必要用電,生產營運將適當因應調整。不過業者表示,政策每天都有變化,還要觀察後續的措施再做調整。不過,PCB廠及被動元件廠生產受到直接衝擊。在被動元件業者部分,電阻二哥厚聲昆山廠已經放假及停產,估停產天數達12天。凱美、麗智、九豪等則先停產3~7天,至於國巨標準型產品以蘇州廠為主要產能重鎮,因廠房位於蘇州新區且不在這一次限電範圍,還可維持正常營運,業界預期這一波停產將有助於庫存消化。蘇州及昆山一帶PCB廠包括台光電、敬鵬、柏承等均已陸續停產。位於蘇州的金像電、嘉聯益、欣興等表示配合當地政府能耗雙控政策,後續將進行產能調配,由台灣廠支援。在昆山設廠的南電、定穎、台郡同樣收到限電要求並降載生產,南電及定穎正在調配其它廠區產能支援,以及以庫存因應。台郡展開兩岸產能調度,盡可能滿足客戶需求。龍頭大廠華通蘇州廠及健鼎無錫廠目前生產營運正常,華通表示,蘇州廠主要是SMT,沒有PCB產能,可由惠州廠來因應。但惠州廠已收到通知並停電,目前是以發電機供電。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及群光在吳江設廠,台達電與群光集團均尚未接獲當地政府限電通知,但也都知悉周邊許多供應鏈已遭到限電,對營運是否有影響還需要釐清。在ODM/OEM廠部分,仁寶在昆山擁有龐大的筆電產能,和碩蘇州廠則是組裝微軟Surface系列產品線及XBOX遊戲機,特斯拉上海廠所需中控台也是由和碩蘇州負責提供,至於和碩昆山廠產能部分支援上海廠生產iPhone。至26日晚為止,仁寶、和碩、緯創仍正常營運未被限電停產,但已評估供應商停電對其工廠運作影響;至於微星、神基在當地據點已配合停電停產。
聯電華麗轉身2/拒絕新進製程誘惑 改善體質後積極擴展市占
9月2日晚上,聯電(2303)突然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原來是宣布與面板驅動IC封測廠頎邦(6147)進行換股聯盟。雖然外資認為這樁結盟效益有限,需長時間才能看到貢獻,但在資深股民眼中,「現在的聯電,和以前的聯電『不一樣』!」聯電宣布與驅動IC廠頎邦結盟,外資普遍認為結盟效益需要時間才能顯現。(圖/翻攝自頎邦官網)20多年前,聯電與台積電(2330)並列晶圓雙雄,歷經「和艦案」(赴大陸投資遭查辦5年,最後高層獲判無罪)後,聯電元氣大傷,股價、獲利長年處於低檔區。但從2019年開始,聯電就不太一樣,獲利開始回升、股價也動起來,今年漲更兇,完全走出昔日陰霾。聯電的不一樣,要從2017年7月採行「共同總經理制」說起。聯電內部員工對本刊記者透露,王石和簡山傑兩位總經理上任後,與董事長洪嘉聰決定進行一連串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決定放棄先進製程,聚焦客戶重點產品與服務上。」聯電董事長洪嘉聰(左二)與兩位共同總經理王石(左一)及簡山傑(右二)一起推動此次改革。(圖/中時資料庫)王石曾表示:「聯電的客戶群縮小,但先進製程每個世代,產能的投資成本愈來愈高。」並直言,「由於過去的過度投資,聯電必須要維持產能利用率高達9成以上,才能夠賺錢」,「以前我們是用犧牲獲利,來換取營收成長。」這個重大決定,使得聯電不再跟進7奈米、5奈米等先進技術,也就不用再砸巨資購買動輒數百億甚至千億元、貴森森的設備,以8奈米以上等現有製程技術為主,專注調整優化產品組合、提升稼動率即可。攤開聯電近3年資產負債表即可發現,聯電每股淨值從2018年的17.28元,一路攀升,到今年第1季還回到20元之上;更重要的是流動資產,包括手上現金、有價證券等,同期間也從1411.93億元,到今年第2季來到2078.33億元,大幅增加47%。「雖然是洪董下的決定,但最主要執行者還是兩位總經理。」聯電資深員工開心地說,「這幾年對公司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賺錢了,員工紅利、福利也多了起來。」隨聯電2019年每股盈餘(EPS)為0.82元,2020年EPS成長到2.42元,聯電每年在3月、8月發放分紅,今年每名員工平均約領16.79萬元,比去年平均7.55萬元增加1.2倍。「這(手上現金變多)是聯電得以跟頎邦聯盟的另一主因。而看準此波晶片缺料潮,為爭取優質客戶更多的訂單、同時擴增市占率,未來不排除還有其他策略聯盟。」消息人士透露。看來,聯電還有戲。
低潮16年2/美制裁中芯前輕放美光案 與聯電和解拉攏台半導體勢力
近期聯華電子(聯電)最開心的除了訂單接到明年外,無疑是纏訟多年的美光案終於「落幕」,聯電認罪協商,延宕兩年多的案件用1個多月時間就完成開庭審判,原本數千億的罰款最後以17億收場。侵害營業祕密案是2017年間,聯電被控協助大陸「晉華集成電路」竊取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DRAM 製程,此案在台中地方法院耗時甚久,換了兩位審判長,新審判長法官游秀雯接手後,突然加速,只花1個多月時間就完成程序,在今年6月12日裁罰聯電1億元。十月三十一日,聯電在清華大學舉辦睽違十年的運動會,董事長洪嘉聰(左2)宣布發給全球每位員工各一萬元紅包。(圖/聯電提供)這個判決成為美國法院加速審判同一宗侵害營業祕密案的重要關鍵。兩周後,美國加州聯邦地方法院也開庭審議,聯電迅速認罪,原本恐面臨5,600億元的鉅額賠償金,立馬大減為17億元,10月29日全案落幕。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聯電在侵害營業祕密案得以和解,背後有美國鞏固半導體勢力的政治考量。(圖/報系資料庫)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這次美國法院「輕輕放下」,接受聯電提出的和解,美國政府贏了面子,聯電得到裡子;美國政府的態度軟化,凸顯台廠在美陸科技角力戰中的重要性,加上半導體是國家等級拉攏的產業,不排除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同時,美國反陸的貿易禁令,目標也從華為轉向中芯。儘管美國沒有公開禁令,但10月4日中芯發出公告指出「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證實此事。和艦科技是聯電西進大陸的灘頭堡,但目前仍未來帶來收益。圖為2018和艦科技參與大陸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圖/報系資料庫)隨後,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稱,美國對中芯的斷供,影響恐大於對晉華集成電路與華為。中芯由於設備跟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DA)來自美國,禁令下幾乎無法動彈,手上6成多的大陸客戶及1成6的美國客戶全受影響。美國制裁中芯,掀起一波轉單潮,聯電成最大受惠者。圖為中芯上海廠。(圖/翻攝自中芯官網)中芯主力產能為8吋晶圓廠,0.15及0.18微米製程占比最高。(圖/翻攝自中芯官網)中芯受美制裁後,受惠最大者,正是先進製程技術同樣在14奈米的聯電。「中芯的大陸客戶轉單給聯電的態勢儼然成形,聯電大陸廠的重要性已經不一樣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中芯公告內文證實,美國限制出口設備、配件與原物料給中芯。美國對中芯的制裁牽動供應鏈,掀起一波轉單潮,聯電成最大受惠者。(圖/翻攝自中芯官網)西進大陸後看似走衰運的聯電,今年在美全面抵制大陸下,突然「出大運」。而此番大逆轉前,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去年底一席「每天講『一個中國』,台灣沒有活路。」「如果能重來,我希望我們沒有到大陸協助設廠。」等語,已透露訊息。聯電因侵害美光科技DRAM製程,遭美國法院起訴,月前以17億元達成和解。(圖/翻攝自新浪新聞網)
低潮16年3/不爽台積電!西進大陸又遭政府卡 曹興誠切心當新加坡人
對台灣半導體從無到有,早期奠定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架構,聯華電子(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可以說是第1人,但是他靈活、反應快、沒乖乖聽政府的話,在政策開放前就布局大陸,卻成為他更上層樓的阻礙。曹興誠19年前執意西進大陸,導致官司纏身,如今他改口「每天講『一個中國』,台灣沒有活路。」這位昔日的半導體梟雄,現以「八不居士」自稱,忙著宣講佛法;曾受困於大陸的聯電,則因陸美貿易大戰受惠,已接單到2年後,走出低潮。嚴格說來,台灣半導體業發展的領頭羊應是曹興誠。曹興誠1947年在台中清水出生,交大管科所碩士畢業後進入工研院,是第一批赴美學習半導體技術移轉的種子。1980年台灣第一家積體電路公司聯電成立時,曹興誠主動爭取由工研院轉任聯電副總經理,後歷任總經理、董事長。2001年聯電在大陸蘇州投資和艦科技(左圖),時任董事長曹興誠(右圖左)、副董事長宣明智(右圖右)遭起訴違反商業會計法及背信罪,經歷多年官司纏身。(圖/翻攝自聯電官網、報系資料庫)加入聯電兩年後,曹興誠飛到美國,向準備要回台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的張忠謀提議聯電走純晶圓代工,但不被接受,1987年後,行政院開發基金出資成立台積電,張忠謀出任董事長,竟以專業代工為核心業務讓曹興誠相當氣憤。曹興誠領軍的聯電,初期以IC設計結合生產製造起家,即所謂的整合元件製造廠(IDM),直到1995年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後,將IC設計分割出「聯發科」、「聯詠」等,但這一步整整晚了台積電8年。2000年時,在0.18微米製程贏過台積電的聯電,卻因與「IBM」、「英飛凌」合作開發0.13微米的製程不順利,從此被台積電甩開。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右)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左),在台灣半導體界有「晶圓雙雄」美名。(圖/報系資料庫)此外,90年代曹興誠認為「沒有廣大的腹地,無法成為工業大國」,看準大陸市場的潛力,2001年在大陸蘇州投資「和艦科技」,在兩岸政治緊張氛圍下,「和艦案」惹出大風波,負責人徐建華(曾任聯電晶圓廠副廠長)遭重罰200萬元、限期撤資、收押禁見及限制出境等,曹興誠與時任聯電副董的宣明智等人也被以背信罪起訴,付出官司纏身的慘痛代價。「雖然最後高等法院更審無罪定讞,行政院也開放投資與併購大陸晶圓廠,聯電於2012年買下和艦,但曹興誠已辭去董事長,心灰意冷地轉籍新加坡,終結了聯電等於曹興誠的世代。」一位聯電老員工說。而聯電這些年在大陸的際遇,則被台灣經濟研究院南台灣專案辦公室主任高仁山形容為「掉入大陸戰略的養套殺」,迄今仍無盈餘貢獻。位列全球百大收藏家的曹興誠,收藏藝術品超過30年,自喻對藝術的鍾情就像「談戀愛」。(圖/佳士得提供)
低潮16年4/聖嚴師父啟蒙佛法 半導體梟雄改當「八不居士」全台巡迴
昔日的半導體梟雄,現以「八不居士」自稱,目前與宗教團體合作忙著宣講佛法。10月27日,本刊記者採訪到曹興誠,人稱「半導體梟雄」的他,謙和地說,他現在不再提聯電、和艦或西進,「我只講佛法!」並向本刊記者介紹他的新身分是「八不居士」。「八不」是哪八不?曹興誠解釋:「不大不小企業家,不多不少收藏家,不高不低佛學家,不得不說為大家。」「企業家、收藏家、佛學家、為大家」,解釋了他過去到現在的身分,「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高不低、不得不說」則說明佛法中不分別、不比較、恰如其分的中道及慈悲胸懷,更是不深不淺的修行心得,與不濃不淡的生命質感。曹興誠與佛結緣甚早,「2000年3月5日,聖嚴師父請我和他公開對談『科技與佛教』,啓發了我學佛的興趣。」曹興誠表示:「學佛精神是穿越表相、探索實相,這與科技精神相同。」如同《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近年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宣揚佛法上。(圖/報系資料庫)「我皈依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由外表至內心,由有相到無相。皈依只是學佛的開始;如果不繼續努力思考和修行,皈依就只是裝裝樣子而已。」經過禪修,曹興誠說:「我的轉變是心胸變大,煩惱減少,生活變得平靜恬淡。許多朋友說我現在比較和藹可親,不像以前看起來那麼高冷、不易親近。」近年曹興誠出席公開場合,都是演講用科技方法學佛。(圖/翻攝自大愛電視YouTube影片〈科學視角談佛法─科技大老曹興誠靜思講座〉)看到學佛後的曹興誠,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說:「他愈來愈開心,以前媒體形容他是梟雄,他還會回應,他現在提都不提了,放下了。你現在看他,臉上的線條柔和許多。」對此,曹興誠的解讀是:「佛教給你一個比較寬廣的角度看人生,真空了以後,妙有就出來了。」今年年底前,他還要忙3場佛學講座。位列全球百大收藏家的曹興誠,收藏藝術品超過30年,自喻對藝術的鍾情就像「談戀愛」。(圖/佳士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