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
」 以色列 加薩走廊 哈馬斯 哈瑪斯 停火![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5286/sm-1e4be404a8cfaff2fa0e6c3777b60f1e.jpg)
履行部分停火協議內容 以色列軍隊從加薩走廊重點區撤軍
在簽署停火協議後,目前傳出以色列軍隊已於9日從加薩走廊中Netzarim走廊(Netzarim Corridor)撤軍。據了解,長約6公里的Netzarim走廊,是將主要將加薩走廊分為南北兩部分的關鍵區。在此之前,該區域被以色列佔領長達15個月。根據《CNN》報導指出,依據加薩政府媒體辦公室的資料顯示,以色列軍隊打開走廊後的第一個72小時,大約有50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開始向被摧毀北部的家園前進,其中不少人徒步、乘車,甚至騎驢穿越檢查站。在撤軍完成後,哈馬斯發佈聲明表示「從Netzarim軸線 (Netzarim axis) 撤出錫安主義佔領軍 (Zionist occupation army) 是我們人民意志的勝利」。此外,埃及、以色列的邊界沿線仍然保持軍事部隊的存在,而由埃及、卡達官員管理的檢查站仍設於Netzarim走廊內。但在以色列撤軍後不久,巴勒斯坦當局表示,以色列軍隊在靠近加薩邊界的以色列集體農莊那哈爾奧茲(Nahal Oz)附近開火,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受傷人數目前則未對外說明。以色列國防軍 (IDF) 表示,他們是向接近加薩北部邊界圍欄的嫌疑人鳴槍示警,也提及過程中發生「數次命中」,但未說明是否有平民傷亡。事發後,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 (Israel Katz) 嚴詞表示「任何進入緩衝區的人,他的血液就會從他的頭上流出。對任何威脅以色列國防軍或圍欄區及社區的人,零容忍。」目前,停火及人質協議的第二和第三階段談判正處於不確定狀態。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對協議第二階段談判表示擔憂。據了解,第二階段協議中,主要是要求以色列部隊完全撤出加薩,並使剩餘人質返回加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2721/sm-e185092110df96c928d044ea43975fa7.jpg)
川普提議要「清空加薩」 呼籲埃及、約旦接收巴勒斯坦人遭拒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約旦與埃及應該接收來自戰爭蹂躪的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作為解決當前危機的一部分。當被問及此方案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時,川普回應稱「都有可能。」然而這一建議遭到了加沙當局哈馬斯的強烈拒絕,並顯然未獲約旦與埃及的認可。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約旦目前已經收容了數百萬名巴勒斯坦人,而數萬名巴勒斯坦人居住在埃及。兩國政府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均反對將加沙居民轉移到自身國內的想法,因為加沙被視為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重要部分。以色列財政部長貝扎雷爾斯莫特里奇曾多次呼籲猶太定居者返回加沙,對川普的建議表示歡迎,稱其為「一個極好的想法」,並表示將努力制定計畫推動實施。然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則一再拒絕斯莫特里奇的立場。哈馬斯政治局成員巴森表示,巴勒斯坦人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遷徙方案,即使該方案看似以重建為名。他強調,「這樣的提議無論如何包裝,我們都不會接受。」另一位哈馬斯官員薩米則批評川普重複前美國總統拜登的「失敗計畫」,強調「加沙人民寧願犧牲,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家園。」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同樣譴責川普的言論,並通過官方通訊社WAFA發表聲明稱:「我們的人民將堅定不移,不會離開自己的土地。」約旦外交部長艾曼薩法迪向媒體重申,約旦堅決反對任何導致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計畫。他表示,「我們的立場是堅定且不會改變。」埃及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強調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埃及都堅決反對加沙巴勒斯坦人被迫遷移。川普透露,他已經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討論此事,並計畫與埃及總統進行會談。他形容當前的加沙局勢為「一團混亂」,並表示「我希望埃及能接收這些人,因為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場危機。」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在社群平台X發文批評,指稱此舉「涉及種族清洗,無論如何包裝,都是非法且不道德的」。加沙的巴勒斯坦民眾也對川普的提議表達不滿。當地居民馬格迪塞達姆表示,「無論外界如何施壓,巴勒斯坦人民都堅信這片土地是屬於我們的。」根據以色列政府數據,目前的以色列和加沙戰爭始於2023年10月7日,當時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造成約1,200人喪生,並挾持約250名人質。隨後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根據加沙衛生部的統計,戰爭已造成4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大部分地區因戰爭遭到嚴重破壞,數百萬居民流離失所,面臨飢餓與人道危機。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並呼籲各方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1355/sm-05997e67bcebbf3d373af2a910ca2b14.jpg)
哈馬斯釋放3以色列人質還給「禮品袋」 內含「超罕見證書」
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目前首批3名人質已經獲得釋放返回以色列。而目前有消息指稱,這些人質在返回以色列前,哈馬斯還給他們一人一個「禮品袋」,雖然這些禮品袋後續被以色列官方收走,但還是有外媒掌握到禮品袋內的內容。根據《CNN》報導指出,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哈瑪斯釋放首批3名以色列人質,分別是24歲的戈嫩(Romi Gonen)、31歲的施泰因布雷徹(Doron Steinbrecher),以及擁有英以雙重國籍的28歲達瑪里(Emily Damari)。後續3人被轉交給國際紅十字會,由以色列軍方護送至南部的雷伊姆(Re'im),隨即送往特拉維夫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而在釋放過程中,哈馬斯給每一名人質一個「禮品袋」,這是一個印有哈馬斯軍事部門卡桑旅(Qassam Brigades)標誌的紙袋,而紙袋中主要有3個東西,分別是一份「釋放決定」的證書,主要是由阿拉伯語與希伯來語所撰寫。第二個則是人質在囚禁期間的照片,最後則是一條項鍊,但這條項鍊的用意為何目前尚不明確。至於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會讓人質保留?後續獲釋人質戈嫩的親友向媒體表示,這個禮品袋的內容已經被以色列安全部門全部收繳了。至於為何哈馬斯還要大費周章地準備這些東西給或是人質,《CNN》推測,這背後的涵義是,哈馬斯試圖將自己塑造為一個未被擊敗、認真的執政機構的嘗試。甚至在紅十字會接手人質的時候,紅十字會代表還應哈馬斯要求,簽署了一份「以色列囚犯接收確認書」,明確記錄了從卡桑旅接收人質的細節。這份文件進一步證實哈馬斯希望被外界視為嚴肅執政機構。紅十字會人員簽署文件。(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1059/sm-1fbce30a01d81d808955403e48c1eb1d.jpg)
停火協議生效!3人質獲釋返回以色列 醫院:健康狀況穩定
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目前首批3名人質已經獲得釋放返回以色列,而以色列當地醫院也表示,人質的健康狀況穩定。根據《CNN》報導指出,停火協議原定於19日生效,但過程中發生一些插曲而延誤,主要是因為以色列要求哈瑪斯提前提供人質名單,哈瑪斯後續則將此歸咎於技術性問題。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哈瑪斯釋放首批3名以色列人質,分別是24歲的戈嫩(Romi Gonen)、31歲的施泰因布雷徹(Doron Steinbrecher),以及擁有英以雙重國籍的28歲達瑪里(Emily Damari)。後續3人被轉交給國際紅十字會,由以色列軍方護送至南部的雷伊姆(Re'im),隨即送往特拉維夫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根據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初步檢查,這些人質雖身體狀況良好,但醫護人員仍會進行進一步的健康檢查,特別是監測她們是否因471天的囚禁經歷出現潛在問題。希巴醫療中心薩夫拉兒童醫院主任佩薩赫(Itai Pessach)表示,醫療團隊將全力協助她們恢復健康,並強調與家人團聚是當前最重要的目標。作為人質釋放的交換條件,以色列計劃釋放90名巴勒斯坦囚犯,這也引發大批民眾在奧弗監獄(Ofer Prison)外聚集,等待親人歸來。停火也讓數千名被迫離家的加薩居民有機會返回家園。停火生效後,聯合國和多個國際組織迅速行動,將援助物資送往加薩。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首批卡車已進入地區,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則表示,另有4000輛卡車的物資正準備運抵。根據協議,第一階段雙方預計釋放33名以色列人質和約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但後續階段的執行情況仍不明朗。雖然目前停火正在持續,但並無明確保證以色列不會重啟對加薩的轟炸行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89955/sm-10d0fca3254ad641ca077322f25569ab.jpg)
以哈停火協議「傳出最新進展」 以色列有望答應從加薩撤出
以哈戰爭持續已久,日前傳出雙方的停火協議有所進展,兩名參與談判的官員於14日表示,哈馬斯已接受一項加薩地帶的停火協議草案,並同意釋放數十名人質。而來自美國和卡達的調解人透露,以色列和哈馬斯目前前所未有地接近達成協議,為結束持續15個月的戰爭帶來曙光。根據《美聯社》獲得的協議草案,這項協議的真實性已獲一名埃及官員和一名哈馬斯官員的確認。一名以色列官員則表示,協議取得了進展,但細節仍在最後敲定中。三名官員均要求匿名,因為談判細節尚未公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14的演講中表示,「我相信我們會實現停火,這一切取決於哈馬斯。」他補充說,「目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成功,結果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公佈。」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埃及和卡達不斷進行調解,以結束戰爭並促使釋放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中被俘的數十名人質,目前仍有近100人在加薩境內被俘,軍方推測其中至少三分之一已經死亡。而協議草案旨在暫時停止戰鬥,為結束這場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提供希望。這場衝突不僅破壞了中東的穩定,還引發了全球抗議。根據協議草案,在第一階段的停火期間,為期42天,以色列國防軍將從加薩的人口重鎮撤出,允許巴勒斯坦人返回北部家園,每日約600輛人道援助卡車將進入加薩地區;第二階段的細節仍在協商中,但初步計劃包括哈馬斯釋放其餘俘虜,以換取更多囚犯,並推動以色列軍隊「完全撤軍」;第三階段則預計在人質遺體歸還後,啟動國際監督下的三至五年重建計劃。儘管協議為停火和和解帶來希望,但草案未包括以色列在達成協議前的停火書面保證,這使以色列有可能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恢復軍事行動。不過埃及調解人已口頭向哈馬斯保證,談判將繼續進行,並在第一階段結束前達成新協議以推進後續階段。以色列在協議中仍保留對費城走廊的控制權,此區域位於加薩與埃及邊境,曾是哈馬斯要求撤軍的重點。而以色列則將從內扎里姆走廊撤軍,此地區被視為巴勒斯坦人返回加薩北部家園時的安全檢查點。停火協議與人質釋放消息傳出後,以色列證券市場出現積極反應,交易所股價顯著上漲,反映了市場對和平進展的樂觀態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9709/sm-49817fc38a6245f88cc528e356d076a4.jpg)
停火協議即將完成 哈馬斯同意首階段釋放33人質
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停火協議似乎終於快取得一個共識,目前有以色列官員表示,哈馬斯已經同意在首階段就釋放33名人質。據了解,協議由卡達的談判代表負責協調,以哈雙方的意見差距也在協調下逐步減少。以色列高層官員也表示,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可釋放的人質名單,其中甚至可能包含已故人質的遺體。而協議執行的時間目前雙方尚未取得共識。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政府認為,哈馬斯及其盟友目前仍扣押著94名以色列人質,其中至少有34人已死亡。而雙方議定的人質釋放的協議將分階段執行,在第一階段停火42天的期間,哈馬斯會釋放33名以色列人質。第二階段談判目標為結束目前的戰爭。根據最新提議,以色列將在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及加薩邊界維持一定的安全控制,而對於加薩邊界緩衝區的範圍是否要保留軍事力量,目前以哈雙方仍未取得共識,哈馬斯希望緩衝區維持在先前300至500公尺的範圍內,但以色列則要求擴大至2,000公尺。在協議執行期間,加薩北部居民將被允許返回原居地。此外,與以色列人死亡事件相關的巴勒斯坦囚犯,將根據協議送往加薩走廊或其他國家,而非釋放至約旦河西岸。而報導中也提到,這次之所以能夠快速推動協議的討論,除了卡達居中協調外,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局長巴爾內亞(David Barnea)有參與協議的討論,被外界視為是成功突破談判的關鍵因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86596/sm-efa07d5288528a317fb067c34fff874a.jpg)
中東動盪又遇紅海危機營收上升 長榮海運年終20個月入帳
2024年可以說是中東地區十分動盪的一年,不僅以色列先後與哈馬斯、黎巴嫩發生衝突,造成中東地區局勢不穩,就連葉門武裝組織也在紅海地區進行騷亂與劫掠,讓紅海地區的安全性岌岌可危。而就是在這2大危機的夾擊下,全球海運運價也趁勢再起。據了解,業界指標長榮海運的年終獎金已於31日入帳,據稱是發出20個月。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回顧過去5年,長榮海運自2020年起便迎來史上最旺行情。疫情初期,員工領取約10個月年終;2021年因運價暴漲創下40個月年終的高峰;2022年更拉高至至45個月,展現海運業的賺錢實力。雖然2023年運價雪崩,年終也回落至4至5個月。而今年又因紅海危機影響,運價再現三級跳,讓員工迎來20個月年終。而仔細統計下來,過去5年,長榮就發出129到130個月的年終。報導中也提到,長榮海運於2024年前三季的合併營收達3,477.56億元,較2023年同期成長67.98%,稅後純益則高達1,087.54億元,年增239.4%,毛利率達39%,每股純益50.68元。業界表示,今年的盈利大多來自地緣政治等不可預測的「災難財」,雖然成績亮眼,但未來仍充滿變數。因為運價抬升而受惠的,除了長榮海運外,還有貨櫃巨頭陽明海運。陽明海運前三季合併營收達1,692.29億元,稅後淨利為516.34億元,年增750%,每股盈餘14.79元。陽明2023年的年終獎金因運價下滑而跌至2個月,但今年長榮宣布20個月年終後,推估陽明可能發出約5至6個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4601/sm-a96a8db4b1513969f55911771b33a558.jpg)
迦薩停火協議談判進度完成90% 是否持續駐紮「這一地」還沒有共識
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在加薩地區停火人質釋放協議談判,目前進度已經取得明顯進展。巴勒斯坦一名參與多哈(Doha)會談的高級官員表示,談判已完成90%,但仍需解決一些核心問題。像是以色列軍隊是否繼續駐紮在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這是一條位於加薩南部與埃及接壤的重要區域。目前雙方對此還沒有取得共識。根據《BBC》報導指出,這次談判內容包含以色列與加薩邊界全長建立一條數公里寬的緩衝區,該區域將允許以色列軍事力量存在。若達成共識,預計數日內可落實三階段的停火計劃。據了解,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包含以「20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取1名以色列女性士兵。而人選將會從服刑25年以上的400名巴勒斯坦囚犯中選出。但高級法塔赫領袖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不在釋放名單中。根據以色列方面統計,目前哈馬斯仍扣押96名人質,預估其中62人尚在人世,但當中有些人已經失蹤,哈馬斯必須要出面尋找。報導中提到,人質釋放行動會在埃及和卡達的監督下分階段進行,加薩平民將逐步返回北部,每日約有500輛卡車運送援助物資進入加薩地帶。而停火協議的最終階段,是宣布結束長達14個月的戰爭,加薩地區將由一個無政治背景的技術官僚委員會管理。而另外有報導指出,哈馬斯於20日在開羅(Cairo)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 PIJ)、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PFLP)代表舉行會議,繼續討論談判進展。這場衝突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跨境攻擊以來,已造成約1,200人死亡,251人遭脅持。截至目前,通過多次的談判、軍事行動已有超過100名人質獲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84598/sm-53491efa87e8bf4c465008fccf9e838b.jpg)
2海軍飛行員在紅海上空遭擊落 美軍:友軍誤擊釀禍
由於葉門胡塞武裝(Houthi rebels)騷擾的關係,美軍已在紅海地區進行了一年多的維安行動。但近期卻傳出,有2名海軍飛行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到擊落。但美軍則表示,之所以會遭到攻擊,是因為發生「友軍誤擊」的意外,目前2名飛行員已平安救出,其中一人輕傷。而這起意外也是美軍在紅海地區採取軍事行動以來最嚴重的意外。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F/A-18戰機是在從「哈里·S·杜魯門號航空母艦」(USS Harry S. Truman)起飛後,被隸屬於該航母打擊群的「蓋茨堡號」(USS Gettysburg)導彈巡洋艦誤擊的。雖然中央司令部並未解釋為何巡洋艦會將友軍戰機誤認為敵方飛機或導彈,但中央司令部提到,該地區在此之前已擊落多架胡塞無人機以及一枚反艦巡航導彈。報導中提到,自杜魯門號進入紅海後,美軍已加大對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以應對該組織發射導彈和無人機的威脅。但這類美軍戰艦群的部署也可能激發胡塞的反擊行動。自2023年10月哈馬斯(Hamas)突襲以色列造成1200人死亡後,以色列在加薩的反擊行動已導致超過4萬5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在這場衝突背景下,葉門的胡塞武裝便針對約100艘商船發動了導彈和無人機襲擊,甚至劫持一艘船、擊沉2艘船並導致4名水手喪生。雖然胡塞一直聲稱他們的目標是與以色列、美國或英國相關的船隻,但實際上許多被襲擊的船隻與這場衝突無關,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前往伊朗的船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2013/sm-2c28a67ea23ea308d73110d35e0e43ef.jpg)
2天內空襲敘利亞480次 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線部屬軍隊
在阿薩德政權倒台後,敘利亞的政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以色列在此時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空襲,在短短的2天內就執行了480次的攻擊行動,目標主要是放在敘利亞的重要軍事設施、武器庫及海軍基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此次行動成功摧毀敘利亞海軍艦隊,是「一次重大成功」。而這也是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過非軍事緩衝區,將地面部隊部署到敘利亞境內。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強調,此次攻擊是針對化學武器庫及遠程導彈設施,目的是防止這些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的資料顯示,空襲目標集中在首都大馬士革、霍姆斯(Homs)、塔爾圖斯(Tartus)、拉塔基亞(Latakia)及帕邁拉(Palmyra)等地。也有媒體拍攝到,拉塔基亞的敘利亞海軍港口及大馬士革西南的梅澤赫空軍基地(Mezzeh Air Base)遭受重創,軍艦及軍用直升機被摧毀。敘利亞活動團體「首都之聲」(Voice of the Capital)表示,這是大馬士革近15年來最猛烈的空襲,以色列軍隊還在緩衝區以外部署,駐紮在距離大馬士革僅25公里遠的貝卡瑟姆村(Beqaasem),該地位於以色列先前攻占的赫爾蒙山(Mount Hermon)在敘利亞一側山麓,赫爾蒙山位於敘利亞、黎巴嫩及戈蘭高地交界處,是重要的戰略高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阿薩德(Assad)政權的垮台為「中東局勢的新篇章」。納坦雅胡認為,敘利亞政權的崩潰是以色列對哈馬斯(Hamas)、真主黨(Hezbollah)及伊朗(Iran)連續打擊的結果。納坦雅胡同時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改變中東局勢,強調建立一個「無重型戰略武器及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安全區域」。而以色列這次的空襲行動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部分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趁敘利亞內亂之機擴張領土。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批評以色列「利用敘利亞內部局勢的發展」,埃及則指控以色列趁混亂狀態佔領更多敘利亞領土。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否認部隊正向大馬士革推進,但承認已在緩衝區外行動,並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保護以色列安全。報導中提到,以色列在1974年與敘利亞簽訂停火協議,建立了一個非軍事的「緩衝區」以緩解雙方衝突。然而隨著此次地面部隊越過該區並進一步行動,外界對以色列的意圖產生疑慮。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丹農(Danny Dannon)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信中強調,以色列的軍事部署是「有限且臨時的措施」,目的是在防止對以色列公民產生威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0218/sm-e6e63b56bdbdbe595eb6c88f26dc4d22.jpg)
川普嗆聲哈馬斯!就職日前如不放人 準備迎接前所未有的「嚴重打擊」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向哈馬斯發出強烈警告,要求哈馬斯在自己2025年1月20日就職日前,釋放在中東被扣押的人質。川普表示,如果屆時未釋放的話「中東將付出沉重代價」。川普也強調,那些對人類犯下暴行的人將會遭受「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嚴重打擊」。根據《The Wrap》報導指出,在川普於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表這番言論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哈馬斯目前正承受著巨大壓力。目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已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準備達成讓加薩走廊(Gaza)的人質返回,這是在美國政府與美國人質亞歷山大(Edan Alexander)家屬交流後取得的進展。蘇利文也提到,目前真主黨(Hezbollah)已經與以色列達成13部分停火協議,這使得哈馬斯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蘇利文強調,哈馬斯感受到的壓力來自多方面。除了真主黨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外,哈馬斯的最高領袖辛瓦爾(Sinwar)也已被擊斃。這使得哈馬斯不得不重新考慮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及人質交換協議的可能性。蘇利文還補充說,美國政府正在與包括以色列、土耳其、卡塔爾和埃及等地區主要角色積極合作,促成停火,希望能最終讓人質回家,並結束中東地區的戰爭。除了對哈馬斯的警告,川普也於1日任命布魯斯(Massad Boulos)為阿拉伯和中東事務的高級顧問。馬薩德是川普女兒蒂芙尼(Tiffany Trump)的岳父,外界認為,這項任命代表著川普重視阿拉伯及中東事務的一個重要關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79808/sm-4302ef6a09387e9db21403fd7dfdfc42.jpg)
以色列再度空襲加薩 人道組織座車爆炸釀5死
以色列於11月30日再度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汗尤尼斯(Khan Younis)進行空襲,結果這次擊中了一輛載有人道組織工作人員的汽車,造成5人死亡,其中至少有3人是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員工。根據外媒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表示,這次空襲的目標是一名涉嫌參與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Hamas)領導的對以色列襲擊的武裝分子。以色列稱,該名恐怖分子曾與世界中央廚房合作,並要求該援助機構調查其在加薩的員工背景。但世界中央廚房發表聲明表示,組織的首要任務是為受戰爭影響的群體提供支持,但如今他們面臨的挑戰已不僅僅是物資短缺,還包括戰火中的生存風險。隨著加薩局勢不斷惡化,世界中央廚房的援助行動也變得更加困難。該組織強調,仍將致力於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但必須在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除此之外,世界中央廚房也提到,對於車內任何人員涉嫌與10月7日襲擊有關的指控並不知情,並對於這次空襲感到「心碎」,目前正在「緊急尋求更多詳情」。同時,該機構宣布暫時停止在加薩的援助行動。據了解,世界中央廚房是由名廚安德烈斯(José Andrés)及其妻子帕特里夏(Patricia)於2010年創辦的慈善組織,專門在自然災害和人道危機中為前線人員提供食物。2024年4月,該機構曾因其7名員工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而暫停在加薩的工作,但在事件發生幾週後重新回到該地區繼續運作。而當時以色列表示,對援助人員發動空襲純屬誤會。根據加薩衛生部的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至今已有超過44363名巴勒斯坦人在空襲中死亡,約105070人受傷。除了針對武裝分子的空襲,以色列的邊境限制和持續的軍事衝突進一步加劇了加薩的人道主義危機。由於嚴格的邊境管制,援助物資無法順利進入加薩,9月份的援助物資抵達數量甚至達到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的資料顯示,目前北加薩地區仍有超過40萬人滯留,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人道專家警告該地正處於饑荒的邊緣。而在11月30日當天,加薩市(Gaza City)也遭到以色列的空襲。據巴勒斯坦民防部門表示,這次空襲造成7人死亡,另外有6人失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78923/sm-f3e6568a52abe5e083a2df85f250f1fc.jpg)
以色列與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拜登:會嘗試促成加薩停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近期宣布以色列與真主黨(Hezbollah)雙方達成停火協議,雙方除了結束14個月的戰爭外,拜登更表示「這是歷史性的協議」。目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內閣批准後,表態支持與黎巴嫩組織真主黨的停火。納坦雅胡表示,雖然目前已準備好實施該協議,但如果真主黨違反協議,以色列仍保留完全的軍事行動自由。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根據協議,雙方自從27日上午4點起,黎巴嫩以色列結束戰爭。美國總統拜登強調,這次停火協議的目標是「永久終止敵對行為」,以色列不再受到真主黨及其他恐怖組織的威脅。拜登也提到「以色列在戰場上已經展現出勇氣,現在也必須在確保區域和平與繁榮方面展現出勇氣。」拜登同時感謝黎巴嫩和以色列的領袖,並認為這項協議提醒我們和平是可能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對協議的促成表示歡迎,並指出這是經過數月努力的成果,馬克宏表示「這應該為黎巴嫩翻開新的一頁,但加薩走廊(Gaza)仍在戰火中,法國將繼續推動停火、釋放人質及人道援助。」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也呼籲立即在加薩停火,希望這次協議能成為推動中東和平的轉折點。納坦雅胡表示,之所以能促成停火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中包含「專注來自伊朗的威脅」、「補充耗盡的武器庫存、讓疲憊的預備役軍人休息」,以及「孤立觸發戰爭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納坦雅胡強調,真主黨已在14個月的戰鬥中被削弱,包括領導人被消滅、大部分火箭與導彈被摧毀及數千名戰士被殲滅,恐怖基礎設施也遭毀滅。根據協議,以色列將全面撤出黎巴嫩南部,而真主黨需將重型武器移至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北,雙方將會實施為期60天的過渡階段。在此期間,黎巴嫩軍隊將與聯合國維和部隊共同駐紮在邊境緩衝區。美國將主導監督機制,監控協議實施情況並處理違規行為。此外,有報導稱,美國在協議的保證信中表示,若真主黨再次襲擊以色列,美國將支持以色列的行動自由。報導中也提到,這份協議雖然是由拜登政府遊說多個月下的成果,但考量拜登的任期剩不到2個月,在川普繼任後,這份協議是否會繼續實行仍有變數。拜登也提到,美國及其盟友將確保協議的全面實施,同時表示若真主黨或其他人破壞協議並威脅以色列安全,以色列將根據國際法保留自衛權。拜登也強調,黎巴嫩、加薩人民應該擺脫暴力與流離失所的生活,並指出哈馬斯唯一的出路就是釋放人質。對於加薩走廊,拜登也提到,未來幾天將再次嘗試在加薩達成停火,並表示希望能為中東帶來繁榮的未來,其中包括巴勒斯坦人擁有一個滿足其合法願望的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享有平等的安全、繁榮和尊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78128/sm-ced962d86704f4047ed81156a152aa21.jpg)
國際刑事法院依戰爭罪通緝以色列總理 全球國家組織反應曝光
國際刑事法院於21日依戰爭罪、危害人類罪等罪名,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色列前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以及哈瑪斯(Hamas)軍事部門指揮官德伊夫(Mohammed Deif)發布通緝令。而消息曝光後,各界對此反應差距甚大,像是愛爾蘭總理表示絕對會配合逮捕,但美國、匈牙利等國家則是堅持不配合,其中匈牙利總理甚至還開口邀請納坦雅胡參訪匈牙利。國際法院的通緝消息曝光後,綜合《路透社》報導,各國態度如下:以色列方面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稱21日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一天」,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已經「成為了人類的敵人」,並強調這是「反猶太主義的一步」,目的是阻止以色列捍衛自己免受敵人侵害。前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以色列已不再被剝奪自我防衛的權利,企圖剝奪以色列正義戰爭中達成目標的權利將會失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認為法院的決定等同於認可恐怖主義和邪惡,這將國際司法系統本身變成了哈馬斯犯罪的保護傘。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稱這是「國際刑事法院的黑暗時刻」,法院已「失去所有合法性」,並發出了「毫無權力的荒謬命令」。安全部長吉夫爾(Itamar Ben-Gvir):認為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再次表明它「徹底充滿了反猶太主義」。美國方面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表示美國「從根本上拒絕」法院對以色列高層官員發出的逮捕令,對檢察官急於尋求逮捕令及過程中的錯誤表示深切關注,並稱美國正與其夥伴討論下一步措施。加拿大方面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強調遵守國際法非常重要,並表示加拿大將遵守國際法院的裁決。歐洲方面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Josep Borrell):表示對納坦雅胡和加蘭特的逮捕令不涉及政治,所有歐盟成員國應該尊重法院的決定並執行。奧地利外交部長沙倫伯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稱這項逮捕令「荒謬」。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勒莫因(Christophe Lemoine):表示法國會尊重國際法院的裁決,但未確認是否會逮捕納坦雅胡。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發言人:表示英國尊重ICC的獨立性,但未確認是否會執行逮捕令。挪威外交部長艾德(Espen Barth Eide):強調ICC應以公正的方式履行職責,並相信法院會根據最高的公平審判標準處理案件。瑞典外交部長斯特內加德(Maria Malmer Stenergard):表示瑞典和歐盟支持法院的重要工作,並保護其獨立性和完整性。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稱ICC的逮捕令是「希望的」並非常重要,旨在將犯下對巴勒斯坦人種族滅絕罪的以色列當局繩之以法。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表示如果納坦雅胡來到愛爾蘭,愛爾蘭會基於ICC的逮捕令進行逮捕。斯洛文尼亞總理戈洛布(Robert Golob):表示斯洛文尼亞將尊重ICC對以色列和哈馬斯領導人發出的逮捕令,並「全面遵守」。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邀請納坦雅胡訪問匈牙利,並保證在匈牙利不會執行ICC的裁決,稱這些逮捕令為「厚顏無恥、玩世不恭且完全不可接受的決定」。荷蘭、瑞士、義大利、西班牙、奧地利:這些國家都表示會履行其對《羅馬規約》及國際法的承諾與義務。哈馬斯方面哈馬斯高級官員奈姆(Basem Naim):對納坦雅胡的逮捕令是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重要一步,並呼籲所有國家支持這些逮捕令。哈瑪斯官方聲明:呼籲國際刑事法院擴大追究所有以色列領導人的責任。人權律師與非政府組織人權律師布羅迪(Reed Brody):認為逮捕令「前所未有、正當且來得太晚」,並指出ICC在過去的歷史上,主要都是針對西方國家的對手,鮮少起訴過親西方的國家或官員。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認為這些逮捕令打破了某些人超越法律範疇的看法,呼籲國際社會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所有受害者爭取正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77146/sm-e669211731ca47a7811e06dc5927b68f.jpg)
以色列轟炸貝魯特市中心釀至少5死 傳真主黨接受「停火提議」
以色列軍隊持續對黎巴嫩展開攻擊,最新行動造成至少5人在貝魯特市中心喪生,同時真主黨的一枚火箭擊中以色列特拉維夫,導致至少6人受傷。不過據悉,黎巴嫩與真主黨已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提議,並向美國提交了書面回應。根據外媒《以色列時報》的報導,以色列軍隊繼續襲擊黎巴嫩,在貝魯特市中心造成至少5人死亡,而真主黨的一枚飛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造成至少6人受傷。據黎巴嫩高級官員透露,黎巴嫩與真主黨已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提議,並向美國提交了書面回應。該提議旨在全面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呼籲真主黨解除重型武裝,並在以色列軍隊從黎巴嫩南部撤出後,由黎巴嫩軍隊接管邊境地區。美國特使阿莫斯·霍赫斯坦已啟程前往貝魯特,就細節進行最後談判。黎巴嫩官員對停火提案表示樂觀,稱該草案為「結束戰鬥的最嚴肅努力」,然而以色列尚未對此計劃作出明確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表示,協議談判正在取得進展,但細節仍需保密。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的議會演講中強調,即使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仍將對真主黨展開「系統性行動」。他表示,「即便有協議,我們也不能允許真主黨恢復至2023年10月6日的狀態」,他還批評拜登政府在應對以色列與真主黨及哈馬斯的衝突中缺乏有效政策。根據統計,以色列在黎巴嫩的攻擊已導致至少3516人死亡、1萬4929人受傷,同時加薩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據醫療消息人士稱,11月18日的襲擊造成至少5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已造成超過4萬3922人喪生,10萬3898人受傷。以色列國防軍聲稱,自衝突升級以來,已消滅約3千名真主黨成員以及數百名其他武裝分子;真主黨則表示,襲擊以色列北部和中部地區是為了支持加薩。美國最新提案草案包括一個為期60天的過渡期,允許國際委員會監督協議執行。然而以色列是否能在過渡期內繼續在黎巴嫩南部行動,仍是談判中的關鍵爭議之一。美國特使霍赫斯坦計劃本週前往以色列,促使協議達成。但分析人士指出,即使停火生效,長期和平仍充滿不確定性。黎巴嫩官員警告,如果以色列拒絕協議,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5184/sm-9bdafeb8039c05295352791486495442.jpg)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釀40死 卡達決定退出加薩調解行列
同時打開兩個戰線的以色列,目前有消息指稱,以色列於8日晚間空襲黎巴嫩貝魯特郊區,其中包含數名兒童。而對於談判許久的加薩走廊停戰協議,目前傳出一直在其中斡旋以色列與哈馬斯紛爭的卡達,宣布退出斡旋國的行列。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黎巴嫩當局於9日宣布,以色列於8日晚間轟炸襲擊了貝魯特(Beirut)南部郊區,至少造成40人死亡。以色列還同時襲擊泰爾(Tyre),導致7人喪生。雖然以色列軍方先前就成命令部分居民撤離,但在社交平台X上,以色列軍方並未發布任何相關命令。黎巴嫩衛生部表示,救援行動仍在進行中,死者中包括2名兒童,目前已經找到遺體,將進行DNA測試以確定身份。此外,9日當天,在附近城鎮的襲擊導致13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與真主黨(Hezbollah)及其盟友阿邁勒(Amal)有關的救援組織醫護人員。同一天在巴勒貝克(Baalbek)東部平原,因為以色列軍方的襲擊,導致當地有20人喪命。總計死亡人數達到40人。以色列軍方表示,襲擊目標主要是真主黨在泰爾、巴勒貝克地區的基礎設施,其中還涉及戰鬥人員、「作戰公寓」及武器庫。黎巴嫩衛生部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年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黎巴嫩至少3136人死亡,13979人受傷,其中包括619名女性及194名兒童。自2023年10月以來,以色列和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之間的戰鬥不斷升級,以色列加強擴大轟炸行動,真主黨則加強對以色列的火箭及無人機襲擊。與此同時,在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衝同,身為斡旋國的卡達目前傳出決定退出調解角色,同時準備驅逐哈馬斯官員離境。但卡達外交部表示,外界傳聞驅離哈瑪斯官員、關閉哈馬斯辦事處的消息是「不準確」。有了解內情的外交官表示,卡達之所以決定不再充當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調解人,主要是因為加薩走廊停火協議和人質釋放談判長期停滯不前。卡達決定停止調解後,也決定不再讓哈馬斯官員在卡達保留辦事處。據了解,卡達在通知哈馬斯之前,已先行通知參與調解的美國和埃及,並於10月底告知哈馬斯與以色列。但也有外交官表示,卡達這個撤離調解角色的決定並非是永久性的,如果雙方願意抱持誠意繼續談判,卡達可能會恢復調解角色。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的一名官員對卡達驅逐哈馬斯的決定表示支持,並指出不應有國家接待恐怖組織。該名官員還表示,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一事,可能也是讓卡達做出如此決定的原因,因為川普所在的共和黨不會支持哈馬斯繼續待在卡達。報導中也提到,卡達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允許哈馬斯官員進出卡達,主要是因為當時哈馬斯因敘利亞內戰的關係,將總部從大馬士革遷至卡達首都多哈,後續美國歷屆政府均請求卡達官方充當與哈馬斯的溝通橋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72205/sm-9990f33090e92c817caf85116a3638e3.jpg)
傳美調查最大穩定幣公司Tether疑洗錢? 幣圈大跳水
根據《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美國監管機構和檢察官正展開對加密貨幣公司Tether的調查,該公司涉嫌違反制裁和反洗錢規定。聯邦政府對Tether的潛在打擊或許會對加密貨幣產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此消息一出,幣圈市場反應劇烈,25日比特幣價格瞬間跳水,從68762美元的高點迅速下跌至65816美元,跌幅超4.3%,隨後小幅回升至66784.62美元。Tether是泰達幣(USDT)的發行公司,而泰達幣則是一種與美元掛勾(聯繫匯率)的穩定幣,該幣是世界第三大加密貨幣,也是每日交易量最大的代幣。在無法使用傳統貨幣進行交易的市場上,泰達幣成爲了美元的替代品。據報道,曼哈頓的聯邦檢察官正在調查這筆錢是否被用於資助毒品交易、恐怖主義和黑客等非法活動,或者爲這些活動的收益洗錢。該公司的加密貨幣被美國製裁的個人和團體廣泛使用,包括哈馬斯和俄羅斯軍火商。Tether執行長Paolo Ardoino在報道後立即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稱:「我們已告知媒體,沒有跡象表明Tether正在接受調查。」Tether內部也表示,該公司不知道美國對該公司進行了任何調查。聲明還指出:「該公司與執法部門有充分記錄和廣泛的合作,以打擊那些試圖濫用Tether和其他代幣的不良行爲者」。目前爲止,眾多有關於Tether的負面消息傳出,但始終沒有具體確切跡象表明泰達幣會歸零。該代幣在報導後有所下跌,不過對其他代幣來說,它們對這則報導反應更加強烈,比特幣和以太幣的跌幅均超過2%。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72099/sm-b9f8cf8dc81dd318b0bea52c37a5e593.jpg)
2度面臨轟炸經巧手修復 加薩走廊學校鋼琴成倖存者希望
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入侵以色列之後,目前加薩走廊的戰爭已整整持續一年多之久,加薩走廊當地的民眾也歷經了整年的戰火摧殘,當地不少單位早已停擺無法運作,但唯獨一間學校內的鋼琴,卻意外地成為陪伴著倖存者、給予倖存者短暫幸福時光的希望。根據《BBC》報導指出,音樂家哈米斯(Khamis Abu Shaban)日前返回他曾任教的愛德華·薩伊德國家音樂學院(Edward Said 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加薩分校。映入眼簾的是,整個學校四處可見災難性的破壞:學校超過一半的建築被燒毀,超過400件樂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以及阿拉伯傳統樂器如烏德琴(oud)、卡農琴(qanun)和奈笛(nay),都被完全摧毀。但在其中,唯一屹立不倒的是一架山葉(Yamaha)的鋼琴,這架鋼琴曾於2014年以哈戰爭時遭受砲火摧殘,後來2014年由法國技師精心修復,象徵著當地音樂文化的堅持與希望。哈米斯見到鋼琴時,不禁笑了出來,並開玩笑地對它說「你是唯一存活的樂器嗎?你不想死嗎?」鋼琴的再次倖存,讓哈米斯在困難中得到一絲慰藉。哈米斯認為,這架鋼琴如今再次倖免於難,可說是代表著這片土地上,仍有許多孩子和教師堅持著音樂夢想。哈米斯打開琴蓋後,發現部分琴弦已被剪斷,琴槌也遭到破壞。哈米斯表示「我知道樂器是怎麼損壞的,有人故意打開琴蓋,對內部進行破壞。」但即便如此,鋼琴的存在仍然帶給他力量。「我看到它還是堅挺在我面前,」哈米斯笑著說「它告訴我:『我不會這麼輕易消逝,我依然在這裡,我會一直在。』」報導中提到,由於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加薩走廊當地的音樂學校根本無法恢復教學,教師們只能在臨時營地、聯合國設立的庇護所裡為數萬流離失所的兒童上音樂課。哈米斯表示,即便四周都是死亡的陰影,生活仍需繼續,孩子們需要一些讓他們微笑的東西來支撐度日。而特別的是,在授課的教師中也包括學院的前學生,例如16歲的小提琴手薩瑪(Sama Nijim)。他的學生穆罕默德(Mohammed Abu Eideh)在一次空襲中失去右手,無法在演奏穆罕默德以前最喜愛是烏德琴,於是薩瑪將小提琴弓用圍巾綁在他的手臂上,讓穆罕默德無需手掌便能拉奏小提琴。也有老師使用塑膠管製作奈笛給學生使用,因為原本的奈笛早已被破壞殆盡。在賈巴利亞難民營(Jabaliya)中,教師富阿德(Fuad Khader)組建一個兒童合唱團。起初家長們無法理解,並質疑「人在死去,你卻教孩子唱歌?」但富阿德回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我的責任就是音樂。」隨著教學進行,孩子們開始有所改變。另一位教師艾哈邁德(Ahmed Abu Amsha)說,音樂課讓孩子們開始歌唱、重現笑容,家長也來告訴他,音樂課讓孩子們變得開朗。儘管每當爆炸聲響起,歌聲會短暫停下,老師們鼓勵他們繼續,讓孩子們暫時忘記身處戰爭。但艾哈邁德也坦言,當孩子們離開後,他無法再維持正常的態度「我像是在吸收孩子們的負面能量,晚上試圖入睡時,這種感覺非常難受,我腦中會浮現每個孩子的故事,有些人見過街頭的屍體,失去父母、兄弟姐妹,我努力用音樂治癒他們的心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69613/sm-068d3fa08858a4a93e6d9f043253f64e.jpg)
要以色列加強對加薩人道援助 美國強烈警告:否則斷軍援
以色列對加薩的襲擊仍持續中,而加薩的人道危機未解,美國13日要求以色列在30天內加強對加薩的人道援助,否則就斷部分軍事援助。據BBC報導,美國13日發函給以色列,要以色列在30天內准許對加薩的人道援助,不然會切斷部分軍援,信件中引用了美國法律,稱以色列要在冬天前,在加薩全境增加各種形式的人道主義援助,包括每天讓350輛卡車通過4個主要過境點,允許馬瓦西人民向內陸遷移。一架飛機4月在加薩北部空投援助物資。據悉,這是美國向盟友以色列發出的最強烈書面警告,因為以色列對加薩北部發動新攻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報導稱,加薩不斷惡化的人道主義局勢,讓美國擔憂,而以色列上個月阻礙了南北之間近90%的人道主義行動。對此,以色列指出,他們的目標是北部的哈瑪斯,沒有阻止人道主義援助。據了解,聯合國沒有向加薩北部提供幫助,而當地40萬名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必需品也即將耗盡。負責管理加薩過境點的以色列軍事機構Cogat於14日表示,有30輛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卡車,已通過加薩北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指出,美國的軍援接受者,不會任意拒絕人道援助,這就是法律,也希望以色列做出改變,而30天的期限跟下月的美國總統選舉無關。據了解,自去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造成1200死,251人被劫為人質,以色列發起摧毀哈瑪斯的行動,據哈馬斯管理的加薩衛生部稱,自那時以來,加薩已有超過4.2萬人被殺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68989/sm-881557de5b6e7d1b9dc79ec9cec027d9.jpg)
被川普攻擊「兩人差不多」 賀錦麗耗費心力「去拜登化」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因為先前針對與拜登的差異問題中,回應表達的內容不清楚,結果讓共和黨籍總統候選人川普(Trump)抓住的話柄,川普甚至公開播放賀錦麗的影片,批評其與拜登之間沒有任何政策上的區別,完全無法勝任總統職位,這使得賀錦麗處於不利地位。而有專家認為,如今,要如何「去拜登化」、與拜登保持一個微妙的距離,就是賀錦麗的目標。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目前賀錦麗的競選團隊正討論如何修正他的回應,以及如何拉開與拜登的距離。拜登的低民調對賀錦麗的選情已經構成拖累,選民普遍渴望看到新的方向。但儘管如此,賀錦麗對拜登保持高度的忠誠,不願公開批評拜登。據知情人士透露,賀錦麗將會在某些議題上謹慎地與拜登拉開距離,例如在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戰爭問題上,這些舉動會在事前知會白宮,以避免造成內部分裂的局面。賀錦麗也曾提出一些新的政策主張,試圖塑造自己與拜登的不同。他提議創立一個「居家醫療」(Medicare at home)計劃,讓老年人能夠在家接受更多的護理,而不必依賴療養院。此外,賀錦麗還公布了自己的健康記錄,以展示自己年輕且充滿活力,與年齡較大的拜登和川普形成對比。賀錦麗還提出了成立由兩黨政策顧問組成的委員會,該小組將在小企業、可負擔住房、心理健康護理和退伍軍人護理等領域提出建設性建議,幫助改善美國人的生活。報導中提到,賀錦麗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就是要如何在與拜登「保持合作」的同時,塑造自己的領導風格。賀錦麗一直試圖在讚揚拜登領導的同時,強調自己的競選口號「新方向」(a new way forward)。另一方面,拜登對於賀錦麗的競選並未提供太多支持,甚至有報導指出,拜登因被迫退出競選連任,進而對賀錦麗心存怨恨。拜登的助手們也承認,賀錦麗需要在未來幾週內進一步拉開與拜登的對比,並強調自己的獨立性。即便如此,拜登對賀錦麗的支持仍然顯得若即若離,這讓外界質疑他是否真正全力支持賀錦麗。而在川普方面,則不遺餘力地利用賀錦麗的言論來打擊,強調賀錦麗的政策立場與拜登沒有差異。共和黨顧問們也指出,拜登在公開場合的舉動,如在9月11日紀念活動中佩戴「川普2024」紅帽,顯示他對賀錦麗的支持相當有限,甚至有可能暗中「破壞」賀錦麗的競選。此外,拜登在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影響後發表講話,也被認為是在搶走應該屬於賀錦麗的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