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榮醫院
」 彰化 黎雨青 陳嫚羚 員榮醫院 外遇與妻家爭產黎雨青房子全都要 岳母怒:不要拿我女兒錢養小三
網紅醫生黎雨青日前遭本刊揭露,與知名營養師「氧氣女神」陳嫚羚外遇長達10年,讓蕭姓妻子在長期精神壓力下含恨而終,黎雨青近日發出道歉聲明,當中竟詳述妻子的病情,在大眾面情演的深情款款,卻對岳家表示妻子留下的2000萬房產他「全都要」,至今更不肯將妻子的存款交出,讓岳母震怒並決定守護愛女的遺產,怒斥女婿「不要拿我女兒的錢養小三」。
氧氣女神當小三頻挑釁正宮 網紅醫師妻遭折磨10年腦溢血亡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黎雨青(47歲),憑藉帥氣外表和醫生形象而多次上《全民星功略》、《命運好好玩》等知名節目,更營造照看蕭姓病妻和體貼顧家的好丈夫人設,但他早已外遇網紅營養師陳嫚羚(37歲)長達11年,陳嫚羚更多次發送2人的鹹濕合照挑釁元配,蕭女在長期精神壓力下,原本的免疫性疾病幾度惡化,最終於9月病逝,其親友也忍無可忍,希望能說出真相。
打臉渣醫稱外遇是十年前 親友秀對話證亡妻斥小三「到我老公診所拍業配」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主任、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黎雨青,遭報外遇營養師陳嫚羚長達10年,而蕭姓元配則在長期精神壓力下,9月因腦溢血猝逝,黎雨青9日接受電訪,稱外遇是10年前的事情,且當時已獲原諒,蕭姓元配親友則對此說法無法接受,再拿出對話紀錄證明黎、陳的婚外情持續至今,蕭女更稱陳「不離不棄就是要跟著我老公」。記者調查,陳嫚羚原是藥廠業務,2014年認識黎雨青後展開長達11年的婚外情,陳嫚羚後考上營養師,化身成「氧氣女神」頻上節目,代言更是接到手軟,還多次傳訊息挑釁元配,蕭女承受長期精神壓力,最終於9月猝逝。消息經本刊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黎雨青接受電訪稱外遇已是10年前的事情,當時已向妻子承諾並道歉,有妥善處理婚姻出軌一事,現在與陳女則只是工作上的短暫聯繫。蕭女親友則再拿出證據黎、陳的婚外情是從10年前持續至今,陳嫚羚2021年9月還到黎雨青位於烏日的診所拍淨水器業配,侵門踏戶的舉動也讓蕭女氣憤不已,害她「一時飆血壓」。而名醫江坤俊7月被爆出偷吃護理師,蕭女與親友聊天時也談到此事,稱這段畸戀維持11年讓她十分無語,且小三已36歲,「不離不棄就是要跟著我老公」,更提到陳嫚羚約6年前曾大鬧數回,近5年才沒有太大動作,只希望「別妨礙我就好」。
名醫是渣男1/氧氣女神當小三頻挑釁正宮 網紅醫師妻遭折磨10年腦溢血亡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黎雨青(47歲),憑藉帥氣外表和醫生形象而多次上《全民星功略》、《命運好好玩》等知名節目,更營造照看蕭姓病妻和體貼顧家的好丈夫人設,但他早已外遇網紅營養師陳嫚羚(37歲)超過10年,陳嫚羚多次發送2人鹹濕合照挑釁元配,蕭女在長期精神壓力下,原本的免疫性疾病幾度惡化,最終於9月病逝,其親友忍無可忍,希望能說出真相。本刊調查,黎雨青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又考上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並取得碩士學位,他在大學期間透過聯誼認識當時年僅19歲的蕭女,蕭女出身音樂世家,自己也透過優異琴技進入音樂系,高雅氣質和優異家世讓黎雨青對蕭女展開熱烈追求,2人順利地從校園到婚紗,這卻是蕭女夢魘的開始。「大家聽到醫生都對他印象滿好的,元配家裡也很照顧黎雨青,還買房子給他們住。」蕭女親友恩恩(化名)回憶,蕭女研究所畢業後,黎雨青便迫不及待地求婚,2人2005年在親友的祝福下步入禮堂,女方家裡為了讓小倆口能安身立命,還配合黎的工作地點,在台中幫付頭期款購置婚房,甜蜜的婚姻卻僅維持短短數年就變調。黎雨青與蕭姓妻子從大學時就認識,蕭女陪著他從窮學生到如今的大網紅,黎卻結婚沒幾年就外遇。(圖/讀者提供)恩恩說,蕭女在婚前就罹患免疫性疾病,身上的軟骨會漸受侵蝕,只能服藥控制病情,也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無法生育,蕭女一度因此打退堂鼓不願結婚,黎雨青則信誓旦旦,承諾自己會對她不離不棄、百般呵護,蕭這才點頭走上紅毯,昔日的保證言猶在耳,蕭女的付出卻換來無情背叛。2014年,蕭女發現已在家醫科任職的丈夫,送花給當時還是藥廠業務的陳嫚羚,蕭女起初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陳嫚羚「侵門踏戶」,多次發送訊息和鹹濕照片挑釁,這段婚外情才曝光,黎雨青的態度則讓蕭女徹底寒心。「黎說他兩邊都放不下,又不願意離婚,蕭的狀況也因此越來越差。」恩恩說,蕭女數度要求黎與陳嫚羚斷絕關係,黎則始終優柔寡斷,稱陳會以死相逼、無法分手,蕭曾投入數百萬元支持其事業,因而要求黎支付600萬元贍養費後結束婚姻,黎則不願付錢,也不願意離婚,3人的感情僵持不下,黎雨青和陳嫚羚的畸戀也因而維持超過10年。黎雨青與陳嫚羚婚外情超過10年,陳更曾傳泡湯照片挑釁蕭姓正宮,導致蕭女身心俱疲。(圖/讀者提供)在10年時間中,陳嫚羚考上營養師,化身為「氧氣女神」嫚嫚營養師,除多次上節目外,保養品和營養食品等各種代言更是接到手軟,陳嫚羚的氣焰也因而越發囂張,在黎雨青與妻子出國遊玩時傳訊息辱罵渣男,不時還會用言語激怒元配,長期的精神壓力也使蕭的病情每況愈下。「蕭的某一次嚴重發病,就是在她知道這段外遇的時候。」恩恩提到,蕭要面對枕邊人的不忠與第三者小人得志的嘴臉,又因害怕父母擔心而不願將自己的委屈告知雙親,心力交瘁則讓她的免疫疾病越發失控,身為音樂老師的她因病失聰,得裝上助聽器才能授課,而她在2024年早早退休,原想著離開校園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時光,卻在9月因突發性腦溢血而身亡。黎雨青在妻子的告別式上悲傷痛哭,看在蕭女親友眼中卻只覺諷刺。(圖/讀者提供)「黎雨青在告別式的時候哭得很慘,我真的不知道他有什麼臉哭。」恩恩說,蕭的父母至今都還不知道女婿外遇,黎雨青在妻子的葬禮上悲傷落淚,將失去摯愛的痛苦表現得活靈活現,在知情人看來卻是無比諷刺,因而希望說出真相,讓世人知道黎雨青與陳嫚羚的真面目。針對本刊的查詢,黎雨青表示,此事已是將近10年前發生,而如今妻子病逝,不知有心人士為何要就此事做文章,也再次對家屬造成傷害。此外,記者致電陳嫚羚經紀人遭拒接,另再發送簡訊致經紀人和陳嫚羚粉絲團,但至截稿前均未得到回應。
名醫是渣男2/月入40萬幫小三買屋不手軟 妻子買8000元衣服竟遭痛罵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黎雨青憑藉帥氣外表和優良形象走紅網路,除了是營養品亞培安素代言人,還在台中馨美美學診所和全能家醫診所任職,每月收入約40萬元,而他與「氧氣女神」、網紅營養師陳嫚羚外遇超過10年,更大方幫小三買房,蕭姓妻子支持其事業多年,他卻一再縮減給老婆的家用,蕭女買件衣服都換來他的一頓怒罵,差別待遇也讓蕭女親友難以接受。「黎雨青對小三花錢不手軟,老婆卻是買件衣服都要被罵。」蕭女親友恩恩(化名)回憶,黎雨青在2022年大手一揮,在台中幫小三出頭期款買房,地點更選在蕭女長輩家附近,2人出入的親密畫面更多次被蕭家親友直擊,相較於對外遇對象的大方,黎雨青對妻子則是斤斤計較。恩恩說,蕭女生性儉樸,在黎雨青的一再哭窮下,家用2022年從原先的6萬降到4萬元,蕭女得自己倒貼錢才能維持家計,而蕭女因丈夫的背叛身心俱疲,在親友建議下買一件8000元的衣服想安慰自己,卻換來黎的一陣怒罵,她此後花錢更畏首畏尾,直到9月因腦溢血喪命,身為「醫生娘」的蕭女都幾乎沒有名牌服飾或包包。網紅營養師陳嫚羚形象良好,各種產品代言接到手軟,實則當黎雨青小三10年,黎雨青更買房相贈。(圖/翻攝營養嫚嫚說-嫚嫚營養師臉書)據了解,黎雨青的家境並不優渥,他與牙醫弟弟黎雨憔都是國防大學醫學院畢業,蕭女娘家在小倆口結婚時,還配合黎的工作地點,在台中幫付頭期款購置婚房,蕭女婚後更全心支持丈夫的醫療事業。「他說要開藥局,公公婆婆說要買房投資,蕭女都有出錢。」恩恩回憶,黎雨青是公費生,畢業分發國軍臺中總醫院家庭醫學科,薪水跟其他醫生比也相差一大截,而當時黎父想在苗栗老家蓋房,要求2個兒子出錢贊助,黎雨青因而將自己大部分的存款交給父母,之後還數度向妻子開口。蕭姓正宮因丈夫婚外情而身心俱疲,最終因病身亡,享年僅46歲,其親友萬分不捨,決定公布黎雨青的真面目。(圖/記者周志龍攝)蕭女出身音樂世家、家境殷實,黎雨青的父母在蓋房後,又開口稱想在新竹買房投資,黎也說自己想合夥開藥房,蕭女先後給丈夫數百萬元,陪著黎雨青從窮學生、住院醫生到如今的大網紅,還在家醫診所擔任執行長.原以為能就此苦盡甘來,最終等來的竟是無情背叛。2014年間,蕭女發現黎雨青外遇時任藥廠業務、如今的網紅營養師的陳嫚羚,陳嫚羚多次傳訊息挑釁,黎父黎母也因蕭女長期服用類固醇無法生育的頗有微詞,蕭女在數度爭吵後身心俱疲,提出要結束婚姻。蕭女拿了數百萬元給丈夫買房開藥局,投入的錢都付諸東流,黎雨青卻不願支付贍養費離婚,連給妻子的家用都一再縮減。(圖/讀者提供)由於黎雨青聲稱自己的投資都血本無歸,蕭女付出的數百萬元也就此付諸東流,蕭女因而要求黎雨青支付600萬贍養費結束這段婚姻,黎雨青卻兩手一攤,表示自己沒錢不願離婚,更無法與陳嫚羚「斷乾淨」,這段畸戀也因而僵持10年,最後還約定好「一人一天」,每周一、三、五在小三處,二、四、六則回歸家庭。針對本刊的查詢,黎雨青表示,此事已是將近10年前發生,而如今妻子病逝,不知有心人士為何要就此事做文章,也再次對家屬造成傷害。此外,記者致電陳嫚羚經紀人遭拒接,另再發送簡訊致經紀人和陳嫚羚粉絲團,但至截稿前均未得到回應。
彰化75歲老翁熱暈倒騎樓 體溫破40度昏迷送醫搶救
全台近日酷暑難耐,氣象署15縣市發布高溫燈號,高雄市旗津區更飆破40.8度成今日最高溫。4日彰化縣社頭鄉75歲老翁不敵高溫,中暑倒臥民宅騎樓下,救護人員當場後,發現老翁體溫破40度且意識不清昏迷,立刻將他送醫。救護人員將老翁送往員榮醫院急診搶救,該院急診室醫師王胤德表示,75歲老翁到院時意識模糊,體溫破40度,研判是中暑。立刻施打退燒針並補充水分,經治療休息後已恢復清醒。王胤德表示員林的溫度高達34度以上,呼籲民眾外出前後都要補充水分,避免攝取含糖飲料及酒精產品;盡量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在外進行活動,可挑選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運動。王胤德指出老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及孕婦較容易受到高溫影響,也提醒民眾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口渴、肌肉痙攣等狀況,應立即至陰涼處休息並補充水分,尋求醫療幫助以保障自身安危。
病毒流行期!流感、新冠、諾羅三大病毒夾擊 公衛專家:口罩戴好
由於疫情趨緩,衛福部宣布「口罩令」在5月19日全面解禁。然而近期流感、新冠、諾羅等病毒感染處於高峰,彰化縣有醫療院所急診甚至一度滿床。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提醒,民眾出入公共場所仍不能掉以輕心,最好還是戴上口罩。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實驗室病毒監測最近一週除流感病毒之外,腺病毒感染的案例也很多,其次就是COVID-19病毒,除上述幾種病毒外,其他檢出的病毒包括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顯示正值多種病毒流行期。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在COVID-19方面,彰化縣2024年累計385例重症,大多數病例都發生在3月前,雖然4月到5月感染病例已逐漸減少,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最近傳染病毒種類繁多,且在高峰期,民眾除了多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最好也能戴上口罩。另外,由於觀察到民眾對接種COVID-19疫苗的意願比過去降低許多,葉彥伯強調COVID-19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新的疫苗才有防護力,高齡或合併多重慢性病民眾仍應接種疫苗預防。此外,近期有民眾參加團體旅遊、聚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狀況,就醫檢驗後,發現是感染諾羅病毒。葉彥伯表示,民眾一旦有上吐下瀉等症狀,就不要再繼續旅遊行程,以免同行親友感染,且感染諾羅病毒後,嘔吐物也會有傳染性,民眾應注意衛生、小心防範。近日流感病例也不少,彰化縣員林市員榮醫院急診室醫師翁聖富指出,近日平均每日有20名病患因呼吸道疾病就醫,近期的流感以A型為主;此外,昨天有1名20多歲的女病患是因B型流感合併肺炎收住院。
48歲男肚大宛如懷有3胞胎 他登山休克昏倒一查「心臟出問題」
彰化有一名48歲的黃姓男子因心臟問題,身體內的水分無法排出,早成肚子萬如懷了3胞胎般腫脹,為了讓肚子消去,他曾赴醫院在1天內打了31針利尿劑,並排出1萬cc的尿,所幸黃男後來接受EECP體外反搏治療,1個多月下來,身體狀況明顯改善。姓男子因心臟問題,身體內的水分無法排出,肚子腫得像懷了3胞胎。(圖/員榮醫院提供)根據《中時》報導,黃姓男子在今年初發覺肚子愈來愈大,甚至被太太嘲笑說像懷了3胞胎,為了健身,黃男友爬山習慣,未料有次他爬到一半突然休克昏倒,求診後才發現,原來是心臟出了問題。黃男到員榮醫院求診時向院方表示,年初肚子愈來愈大,甚至會愈來愈喘,連躺著睡3分鐘都會喘不過氣,自1月起只能坐著睡覺。後來因腹脹難耐,他還就診1天內打了31針利尿劑,排出1萬cc的尿,肚子才消下去。當時醫院告知黃男心臟有問題,因此他想藉由爬山健身,3月間到苗栗爬山,沒想到山頂坐下休息喝水時竟心臟病發昏倒,所幸有一位背著神像爬山的男子,幫他做了30分鐘CPR後,再由消防人員送醫救治,據黃男表示,「冥冥中似有神助」讓他挽回一命。經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郭勛南檢查發現,黃男的左心室無力連帶引發右心室無力,導致右心衰竭,郭勛南指出,血液滯留在身體的靜脈會造成肝腫大,食慾下降,下肢腫脹以及腹水無法排出等情況,黃男的肚子因此才會像孕婦般腫大。黃男後來接受EECP體外反搏治療,據郭勛南表示,所謂的EECP,功能如同1個體外馬達,患者治療時不需打針也無需住院,治療期間可以讓心臟獲得適度休息並減少負荷,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改善心肌功能。黃男經過1個多月下來的EECP體外反搏治療和藥物治療,狀況明顯改善。
香港母女胃食道逆流崩潰!特地飛台灣求醫 竟是重度憂鬱引起
一對香港籍母女因嚴重胃食道逆流,近日特地飛到台灣,找上彰化縣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診治中心主任吳文傑醫師求救,希望做胃鏡抗逆流手術。經過診斷,醫生發現患者是假性胃食道逆流,轉介身心科後確診為重度憂鬱,患者服藥後情況改善,終於擺脫困擾多年的痛苦。據了解,這對香港母女,母親約70歲,女兒約3、40歲,一到臺灣就直奔員榮醫院,要求吳文傑為她做「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媽媽表示,自己被胃食道逆流困擾多年,一躺下就感覺胃液往上衝,伴隨胸悶、耳朵痛、頭痛等症狀,在香港求診多年未能改善,看過吳醫師的網路影片及文章介紹,與女兒特地飛到台灣手術。吳文傑研判,患者的情形是「假逆流」,是其他因素造成,母女2人半信半疑,於是便先為她們做96小時無線酸鹼膠囊檢測,將膠囊監視器放在食道裡面監控,只要胃酸反流經過膠囊,就會被記錄下來,且患者仍可運動、吃美食、跑步等。經過96小時紀錄,膠囊會隨糞便排出,結果證明並未紀錄到胃酸逆流。這對香港母女仍有疑慮,於是又接受了24小時酸鹼導管檢查,結果患者還是沒有食道逆流的情況。眼見患者堅持要動手術,醫師果斷拒絕,推測是心理因素引起,建議轉往身心科就診,患者服藥後情況果然改善,返港後繼續到身心科治療,終於擺脫困擾多年的痛苦。吳文傑強調,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很多,包括連接食道與胃的賁門口太鬆、胃的壓力太大、脹氣及食道太敏感等;此外,有憂慮、焦慮、恐慌、自律神經失調、胸口悶、臉潮紅、頭痛失眠等症狀的更年期婦女及食道病變患者,都可能出現假逆流的情況。
第八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 無懼戰火災害展現人道光輝
第八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於24日(五)於衛生福利部辦理,今年共有三位個人及三組團體獲頒個人獎及團體獎肯定。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另一亮點為首次頒發年度緊急人道援助獎,2023年初的土耳其大地震導致近六萬人死亡、十餘萬人受傷。當至暗時刻降臨,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特搜大隊整裝即刻救援,給予土國人民來自八千公里外的關懷與協助。本次得獎者背景多元紛呈,個人獎部分,振興醫院魏崢醫師為國內心臟外科的引領者之一,完成許多全球首例的心臟外科手術,包含越南第一例心臟移植,以及發展台灣首件通過美國FDA許可的植入性心血管醫材,讓世界看見台灣心臟外科的實力。林口長庚李奇龍醫師被譽為「亞洲婦科微創之父」,在婦科領域著力甚深。除了代訓海外醫師近200名,至今已完成超過一萬例腹腔鏡或達文西手術,更集合亞洲及大洋洲各國醫療機構成立亞太婦科微創協會。聯新國際醫院許詩典醫師自2007年起便長期投入尼泊爾義診,至今以往返尼國50餘次,號召63梯次的行動志工共同參與,診治超過四萬人次當地病患。許醫師並在尼國推動永續醫療站及校園中央廚房,逐步完善尼泊爾的公共衛生。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活動現場大合影(圖/衛生福利部提供)。團體獎部分,欣向美牙醫診所以高端器材及專業服務立足業界,不但參與貿協國際醫療推廣活動,更為衛福部國際醫療計畫會員。欣向美牙醫診所積極推動參加國際認證輔助,讓更多海外僑民及國際病患在尋求醫療協助時,有機會選擇台灣牙科的專業協助。馬偕醫院國際醫療中心2023年前往烏克蘭進行義診,作為亞洲首支前往烏克蘭的醫療團隊,除了提供醫療服務,亦進行手術示範交流及醫學教育,讓醫療資源緊缺的烏克蘭獲得協助,更讓世界看見來自地球另一側人民的關懷與支持。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自2017年起組團赴蒙古義診;作為地區醫院,即便資金籌措不易,員榮醫院仍展現對蒙古的關懷。除了以代訓及線上教學指導當地醫療人員,自2022年起開始派駐醫院護理主管進駐蒙古,透過醫療協助落實醫療外交。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亦首次頒發「國際醫療特殊貢獻獎」,獲獎者邱泰源醫師關注醫療領域已40年,邱泰源醫師長期推動台灣安寧緩和照顧與世界接軌,創立醫療旅遊醫學教育中心,讓台灣在競爭激烈的旅遊醫療商機保有一席之地。邱醫師為台灣醫療發生不遺餘力,不僅以行動努力推動台灣重返WHA,更獲頒世界家庭醫師組織(WONCA)「榮譽終生直接會員」,成為台灣家庭醫學界獲頒此殊榮第一人。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蒞臨致詞祝賀(圖/衛生福利部提供)。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致詞時指出,台灣國際醫療不只由醫療及護理界推動,包含消防機構、外貿協會、學校團體及新聞從業者亦共同加入,透過各自的專業擴大台灣在醫療、急難救助、物資援助及媒體曝光,擴大台灣國際醫療的影響力。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偉強表示,2023年是個不平靜的一年,大型天災及區域衝突的新聞占據媒體版面,在這個人心動盪的時刻,台灣對國際的貢獻不減反增,不只前進戰事前線,也深入災區核心,讓國際收災民眾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溫暖。評審團總召石曜堂提到,本屆得獎者行跡令人動容,只有走出台灣,才能看見台灣在國際的困境;只有走進災區,才能讓醫者重拾習醫初心;只有深耕當地,才能讓更多人認識我們腳下這塊養育著2,300萬人的土地。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偉強談到,台灣的國際醫療發展已愈趨健全,Inbound與Outbound醫療並重發展。Inbound醫療機構除了成為台灣國際醫療會員機構成員,亦積極從事海外醫療認證及加入國際醫療聯盟。Outbound以義診、示範教學、建立當地公衛體系等作為長期工作,當國際社會發生突發災害,台灣的任務性醫療援助團隊前往即刻救援。展望未來,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將持續關注國際醫療的永續發展,讓醫療從業人員能夠在公益與商業間取得平衡。
乳房腫痛潰爛!33歲少婦感染超古老結核菌 醫驚:相當罕見
彰化一名已婚的33歲林姓女子,因乳房有硬塊且紅腫,甚至脫皮潰爛,近期前往坊間診所治療,但一個月後症狀仍未見改善,她擔心自己是罹患乳癌,改去醫院的乳房外科就診,結果醫師檢查後發現,林女並非罹患乳癌,而是感染了古老的細菌「結核菌」,需服藥半年才能根治。據了解,類似案例近150年來不到600個,相當罕見。替林女醫治的員榮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陳國棟表示,林女半年前開始感到左側乳房腫痛、有硬塊,同時伴隨紅腫及疼痛,她起初先到診所求醫,但服用抗生素1個月仍未好轉,林女擔憂乳房不保,因此轉到員榮醫院就診,醫師為林女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已有部分組織壞死,立即手術切除壞死組織,將膿瘍引流出來,再給予抗生素控制,並進行細菌培養。陳國棟醫師指出,林女起初連續2次細菌培養檢查都呈陰性,醫師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做切片檢查,結果竟驗出「噬酸性結核桿菌」,才知道林女是十分罕見的乳腺結核病,將其轉到胸腔內科治療,預計需連續服用6個月的抗結核病藥物才能根治。陳國棟表示,根據相關文獻記載,乳腺結核病近150年不到600例,相當罕見,他行醫近30年,這是遇到的第2個病例,他進一步解釋,乳腺結核病有3%至5%機率會轉為乳癌,而乳腺結核的感染有2種可能,一是原發型,當病人皮膚或乳房有傷口,哺乳時感染結核桿菌;另一種是續發型,病人本身就帶有結核菌,經血流帶到乳房,造成乳房結核。陳國棟醫師也指出,,結核菌是相當古老的細菌,人類歷史上最早感染結核病約在5000年前的非洲,主要是藉由空氣與飛沫傳染,後來隨著卡介苗、可對付結核桿菌的抗生素問世,結核病才逐漸受到控制。不過近年來,結核菌的盛行率增加,原因和結核菌的抗藥性、國際間旅遊增加、接觸來自高發生率地區的移工有關,據了解,女子丈夫工作的公司有不少外籍移工,推測可能因此接觸到結核菌。
聯華大火意外他2度斷氣! 搶命15天救回成功出院
聯華食品彰化廠4/25發生大火,釀9死13傷,火災當天消防人員搶救出10名OHCA(到院前心肺功停止)患者,在其中9人已搶救無效陸續身亡下,今天有好消息傳出,被送到員榮醫院的魏姓患者經半個多月的搶救後,已脫離險境,讓人見證生命的奇蹟。員榮醫院指出,魏姓患者有多重慢性病,到院時已無呼吸心跳,兩度徘徊鬼門關前,經動員院內急重症團隊、心臟科、胸腔科、麻醉科、高壓氧等團隊,整合各科專業,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成功救回寶貴生命。62歲的魏姓患者在脫離險境後,員榮醫療體系總院長張克士也兩度前往關心探視,祝福浴火重生。魏姓患者緊緊握著張克士的手說,感謝員榮堅強醫護團隊救他一命。張克士表示,他先前在台中榮總的專長就是心臟內科及急重症救護,深知要將OHCA患者救回是很困難的,能將人從死神中救回,對醫療團隊來說是很令人振奮與感動的事,當魏姓患者重新恢復心跳的那一刻,他深受感動,內心充滿感恩。員榮體系醫療副院長涂川洲指出,當魏姓患者一送到醫院,急診人員即依病患情況給予正確急救,因其無法呼吸,隨即插管,給予氧氣,並投藥預防氣管腫脹及肺部感染。因血液中一氧化碳濃度高,也隨即安排高壓氧治療,在病況穩定後,也安排身心科醫師,針對「創傷後症候群」予以關懷與治療。魏姓患者表示,他有三高、糖尿病、腎臟也不好,心臟還裝了兩根支架。同事告知,他從火場被救出時,已無呼吸心跳,現場救回後,送醫途中又失去呼吸心跳,情況十分危急,救護車還在路邊暫停,連司機都跳下車加入搶救,送到員榮時心跳已停止,幸好員榮有醫術精良、經驗豐富的急救醫護團隊及先進的高壓氧設備,才將他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
聯華食品彰化廠大火…無生命跡象「增至10人」! 業者點出起火原因
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四海路一段的聯華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彰化廠,今天(25日)清晨6點45發生火警,彰化縣消防局獲報動員大批消防人車到場搶救,現場22人受困目前已全數救出,分送6間醫院搶救,其中10人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而從火場空拍熱顯像畫面看出,廠房內管線因為大火溫度破表,而火勢順著管線一路竄燒,高溫延燒到整間廠房。對此,聯華食品稍早也發布聲明指出,「起火原因初步判斷為生產機台意外起火所致」。聯華食品公司彰化廠25日清晨發生火警,其中10人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圖/翻攝畫面)位於彰化縣北斗鎮四海路一段的聯華食品廠,25日清晨6時30分許發生火警,火舌不斷從4樓廠房竄出,現場濃煙瀰漫。消防局接獲民眾報案後,隨即動員北斗、二林、溪州、田中、彰化、員林等消防分隊人員到場,現場22人受困,目前已全數救出,分送6間醫院搶救,其中10人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消防員救出受困工人。(圖/翻攝畫面)彰化縣消防局25日清晨6時46分受理北斗鎮四海路一段87號(聯華食品)工廠火警,現場為4樓RC式建築物,截至10時6分總計22人送醫(12男、10 女),其中10人無生命跡象,分別送往員林基督教醫院(5男、3女)、員生醫院(1男、2女)、員榮醫院(2男)、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3男、4女)、卓醫院(1女)、仁和醫院(1男)。火勢在上午8點30分左右已受到控制,但搶救工作仍持續中。消防員救出受困工人。(圖/翻攝畫面)對此,聯華食品稍早也發布聲明指出,「起火原因初步判斷為生產機台意外起火所致」,詳細原因由消防人員鑑識。目前火勢已撲滅,受困人員(22人)也已全數救出,並送醫救治中。此外,火警對公司營運影響有限,本公司有另外2廠區,已啟動跨廠支援。另因公司有投保相關保險,目前已通知保險公司,相關財損皆會由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業者補充,該起火廠是鮮食廠,專做鮮食便當等產品供應國內超商通路,目前針對廠內財損、人員傷亡,內部都正在積極處理中。
聯華食品彰化廠大火再添2死 累計已7人宣告不治
彰化縣北斗鎮四海路一段的聯華食品廠,今天(25日)清晨6時30分左右發生火警,當下有22名員工受困其中,警消獲報到場救援,現場受困的22人雖已全數救出,分送6間醫院搶救,其中10人救出時,沒有生命跡象,除了稍早2名送醫的傷者已宣告不治,現在已證實,被救出送醫的10人中,目前5人確定死亡。累計這場火警到目前為止,已有7人不幸死亡。還原整起事發經過,聯華食品廠的彰化廠,清晨時分發生火警,火舌從4樓廠房竄出,現場濃煙瀰漫。消防局獲報後,隨即動員北斗、二林、溪州、田中、彰化、員林等消防分隊人員到場,受困的22人,分送6間醫院搶救,當時其中10人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22人送醫名單中,男性有12名,女性有10名,其中10人無生命跡象,分別送往員林基督教醫院(5男、3女)、員生醫院(1男、2女)、員榮醫院(2男)、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3男、4女)、卓醫院(1女)、仁和醫院(1男)。
再增1人!聯華彰化廠清晨惡火22員工躲冷凍庫 10人無生命跡象
知名大廠聯華食品公司為在彰化縣北斗鎮四海路一段的工廠,25日清晨發生火警事故!由於該廠為24小時作業,事故發生後,造成22名工人躲進冷凍庫裡避難受困,造成10人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並有12人嗆傷,目前受困人員均已救出,至於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彰化縣消防局也出動北斗、二林、溪州、田中、彰化和員林等分隊到場搶救,初步了解發現有22人受困在廠內,其中10人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為12男、10女,分別送往員林基督教醫院(5男、3女)、員生醫院(1男、2女)、員榮醫院(2男)、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3男、4女)、卓醫院(1女) 、仁和醫院(1男)。據了解,受困工人在火警發生的當下躲進冷凍庫裡避難,但由於後續濃煙實在太大,因此漫進冷凍庫裡,疑似才會釀禍。目前火勢也已被控制,整起事故也造成10人被救出時無生命跡象,並有12人嗆傷,至於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免疫新招1/對抗「突破性感染」有絕招 醫:疫苗打「這裡」效果更好!
由於Delta病毒傳染力極強,台灣頻頻出現突破性感染案例,根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7/2至10/29共有578名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89例符合突破性感染,比例突破3成以上,近日更出現國內首例接種4劑疫苗依舊突破性感染的案例,案16529分別接種2劑AZ、2劑BNT,卻依舊中鏢。一份最近發表的英國研究顯示,英國接種滿2劑新冠疫苗者,每500人中就有1人發生突破性感染,約占0.2%左右,而影響突破性感染的因素,主要有疫苗種類、接種時間多長、變種病毒強弱、個人免疫反應。其中,接種疫苗後引發的個人免疫反應相差甚多,舉例來說,老年人接種疫苗的效果就比較差。「關鍵就在於肌肉量!」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信彰理事長表示,維持免疫力的重要新觀念就在於肌肉,因為肌肉除了能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也能活化免疫細胞,「所以新冠疫苗才會注射在肌肉層,因為這裡是免疫重鎮!希望能刺激出更多的抗體生成!」但由於大多數老年人的肌肉量較少,疫苗刺激出的免疫反應也就跟著減少,所以效果才會不佳。德國癌症研究中心也曾進行研究,希望了解肌肉量流失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因此將名為「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的病毒,分別注入肌肉量不一的小鼠身上,結果發現,肌肉量較多的小鼠較能抵抗感染。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發現小鼠的肌肉細胞會對慢性感染做出反應,釋放出介白素-15(一種細胞激素,在免疫系統中主要刺激T細胞的增生),肌肉量愈多的小鼠釋放愈多,這能讓免疫T細胞潛藏在骨骼肌中,避免消耗T細胞數量,使免疫系統能夠長時間對抗病毒攻擊,這項研究也發表於知名期刊《Science Advances》。除了飲食均衡之外,多到戶外運動也能刺激骨骼、肌肉生長,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圖/焦正德攝)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是對抗病毒的方式之一,但多數人卻往往忽略,尤其肌肉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流失,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黎雨青說,「研究顯示,40歲之後,每10年身體就會流失8%的肌肉量,但多數人並沒有感覺,只覺得自己變得虛弱,但就醫又查不出哪裡生病,最後只能歸咎於『老了』!」黎雨青說,根據西班牙一項大型研究顯示,肌肉量流失與免疫力息息相關,當肌肉量下降10%時,感染風險就會增加;下降20%時會影響傷口癒合;下降30%時會虛弱到臥床;下降40%時死亡率就大幅增加,而其中多數皆是死於肺炎,顯見與呼吸道疾病非常相關。疫情期間,許多長輩都減少外出的機會,黃信彰也提醒:「肌肉流失速度比想像中更快,若是缺乏運動會更惡化!」建議秋冬防疫應該從「增肌」做起,均衡飲食、多外出活動,才能維持充足肌肉量,進一步提升免疫力。
免疫新招2/跌破眼鏡!台灣男竟比女性虛弱 「檢查3部位」判斷肌肉量
肌肉量嚴重減少稱為「肌少症」,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黎雨青表示,診斷肌少症有3個元素,首先是經由儀器檢測確認肌肉量已經減少;其次是生理功能受到影響,例如移動速度每秒鐘低於0.8公尺;第三則是力量,以握力來說,男性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男女的生理結構天生不同,一般來說男性的肌肉量都高於女性,所以相較於男性,過去總認為女性是「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但根據亞培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調查顯示,高達4成6民眾有肌少症風險,其中男性的肌少症風險竟比女性高,身體顯得更加虛弱!這項調查的對象是1322位50歲以上民眾,以亞洲肌少症共識會指標如握力,作為風險評估基準,結果發現男性肌少症風險51%,高於女性的43%,顯示每2名男性中就有1人具有風險,與普遍認知截然不同,跌破眾人眼鏡!黎雨青說,男性肌少症風險較高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受到50歲以上的男性正邁向更年期,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分泌都大幅減少,進而影響身體內分泌;第二是肥胖,調查顯示,男性的肥胖率比女性高,因此容易發生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飆高,導致身體囤積許多脂肪,自然就會使得肌肉量下降。雖然男女天生肌肉量相差甚多,但依照門診經驗,醫師認為女性更具有健康意識,注重運動與飲食,因此肌肉量維持得比男性好。(圖/報系資料庫)黎雨青提醒,男性雖然天生肌肉量較多,但維持肌肉量更需仰賴後天的努力,依照門診經驗看來,女性比男性更具健康概念,也比較注重飲食、勤運動,一旦發現身體出現狀況,通常也更積極求診,而多數男性則不然,所以往往更容易輕忽肌少症的相關症狀,如虛弱、行動力變差等等。「其實可以觀察手掌、脖子、額頭這3個部位,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有肌少症問題。」黎雨青說,這3個部位的皮膚都比較薄,假如肌肉量足夠,通常會顯得較為飽滿,如果發現手掌掌心與額頭凹陷、脖子鬆垮,就建議到醫院骨科、家醫科、老人醫學科檢查。「增肌」能夠提升免疫力,不僅在後疫情時代很重要,民眾是否能安享晚年也極為有關。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國人108年平均壽命雖達到80.8歲,但「平均健康餘命」僅72.4歲,代表民眾餘生平均有8.4年受病痛所苦,導致國人無法安享晚年的關鍵之一就是肌肉流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提醒,隨著肌肉流失,行動力將逐漸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便會大幅提升,日常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會如溜滑梯般直直落,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建議及早預防肌肉流失,健康才有保障。
免疫新招3/吃得少比較健康? 新調查曝「肌少症風險反增8成」
根據最新「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發現只要食量稍微減少,肌少症風險就會從38%攀升至64%!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黎雨青表示,這個結果打破了一般台灣民眾的普遍認知,「我們常常會覺得『上了年紀就不要吃太多』、『年紀大代謝降低就要吃少一點』等,但調查卻顯示只要少吃一點,肌少症風險就飆升,若食量嚴重減少風險更激增至83%,挑戰傳統『少吃才健康』的觀念」。「比起吃的量,吃的內容其實才是重點!」黎雨青說,由於現代人三高問題愈來愈普遍,隨著年齡增加,就會更加控制飲食內容,而多數人認為吃肉會增加膽固醇,所以常常避而遠之,但又沒有增加其他蛋白質食物的攝取,因此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就會導致肌肉量減少。無糖豆漿每100c.c.就有2.6公克蛋白質,CP值相當高,醫師建議每天三餐各喝一杯。(圖/報系資料庫)黎雨青表示,每個人依照體重計算,每公斤一天需攝取0.8~1.2公克的蛋白質,例如70公斤的人就需56~84公克的蛋白質,建議透過均衡飲食的方式攝取,例如動物性蛋白質如魚肉、雞肉;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類等,因為單一攝取某一類蛋白質食物,不僅難以做到、也不健康,舉例來說,大量吃肉就會增加心血管風險,他認為無糖豆漿的CP值頗佳,每100c.c.就含有2.6公克的蛋白質,只要三餐都喝豆漿、再搭配其他蛋白質食物,應該就能達到一日所需。黎雨青進一步說明,透過日常飲食補充營養雖最理想,但青壯年族群工作繁忙,難計算蛋白質攝取量,銀髮族群則因食慾與牙口變差,攝取足量蛋白質較困難,假若有這樣的狀況,可在醫師建議下考慮營養補充品,可選擇具醫學實證,經多項臨床研究的均衡營養補充品,更有保障。除了飲食之外,運動也相當重要。黎雨青說,「想要增加肌肉量,就要多做阻力運動,如果體力尚可,可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重訓,如果身體狀況不允許,也可以自己在家做一些簡單的阻力運動。」若身體較為虛弱,建議可先做和緩的阻力運動,例如從坐在椅子上慢慢站起。(圖/報系資料庫)以身體的大肌群來說,黎雨青建議先加強肌肉量最多的下肢肌群,「長輩們可以簡單從坐在椅子上,扶著椅背慢慢站起,重複20下為1組,一天進行3組即可。」可根據身體狀況慢慢增加強度,例如不扶椅背站起,長期下來就能慢慢增加肌肉量。黎雨青也建議民眾可以從20、30歲起就開始增加肌肉量,除了能增加免疫力之外,也能提早幫健康「存底」,將來才能享受有品質的老後生活。
74%疫苗接種者仍染Delta病毒 醫:肌肉量是生死關鍵
美國昨日公布一份最新研究發現,7月麻薩諸塞州發生多起群聚感染,469起個案中,高達74%已打完疫苗,專家在完成133例病毒基因定序之後,發現其中90%感染的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病毒株,顯見施打疫苗後,似乎仍然難擋Delta變種病毒。由於持續有境外移入案例,代表台灣仍不能忽視Delta變種病毒的威脅,再加上近日嘉義爆發工廠群聚事件,民眾仍須保持警惕。雙和醫院家醫科彭邦中醫師說,雖疫苗已開打且擴大接種對象,但台灣目前覆蓋率尚未達群體免疫狀態,除了接種疫苗之外,維持自身免疫力及謹遵防疫原則還是最根本之道。「肌肉量與免疫力有直接關聯性!」彭邦中醫師表示,肌肉能儲存免疫系統需要的蛋白質及分泌免疫相關細胞激素,當肌肉流失時,免疫力就會下降。研究發現,肌肉量與免疫力的好壞息息相關,維持充足肌肉有利於免疫系統;反之,肌肉流失變多,免疫力就會變得更差。也有研究顯示,只要肌肉流失10%,免疫力就會降低,染疫風險隨之增加;流失30%,疾病恢復能力陡降,重症風險提升;肌肉流失超過40%,肺炎死亡風險大幅上升。「儘管肌肉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彭邦中醫師提醒,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彭邦中醫師提醒,大家都知道要提升肌肉量就必須多吃像是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但卻常誤會整塊雞胸肉裡都是蛋白質,這可是錯誤迷思!攝取蛋白質前要先確認「蛋白質含量」,像大家悉知的雞胸肉,每100公克中只有31公克屬於蛋白質。除此之外,還要考量「利用率」的問題,才能確保蛋白質能有效轉化成製作肌肉、免疫細胞所需的原料。那到底一天要攝取多少蛋白質才夠呢?彭邦中醫師說明:「一般正常成人通常是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應至少攝取0.8~1公克蛋白質,但疫情之下,民眾若想維持肌肉量、提升免疫力及確保疫苗保護力,會建議提升蛋白質量至每日每公斤攝取1.2公克,尤其是中老年族群,肌肉流失及免疫下降的風險高。因此,以70公斤成人每天應補充蛋白質量為例,在疫情下將由原本建議的56~70公克提高至84公克,並搭配適量運動。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黎雨青醫師說明,從天然的原型食物補充營養當然是最佳的方法,但外食族、牙口與食慾較差的中壯年族群及長輩,因難以維持多元且適量飲食,面臨營養不均甚至缺乏的困境,針對這類族群就建議使用均衡營養補充品改善營養。
彰化婦人炊粿引瓦斯氣爆 夫聞爆炸聲見妻陷火海
彰化縣社頭鄉1名田姓婦人(59歲),昨(26)日下午3時在家炊煮時,因不明原因,瓦斯桶突然爆炸起火,廚房瞬間陷入火海,消防人員趕往救援,將婦人抬出,但她全身嚴重燒燙傷,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目前警消研判是瓦斯外洩導致爆炸,至於確切案發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警消調查,案發當時婦人正在廚房炊粿,意外引發爆炸,婦人的傅姓丈夫表示,夫妻在家門前經營菜攤,當天他開車載著婦人到雲林西螺採買貨物,下午3點到家後,他正在門前卸貨,而妻子則到廚房炊粿,豈料,突然一陣爆炸聲響,他跑到廚房查看,整個廚房已經陷入火海。警消獲報趕抵後,立即拉起水線展開灌救,火勢大約於3時30撲滅,但發現田姓婦人時,她衣服都被燒焦,全身燒燙傷,趴在地上,已沒有呼吸心跳,救護人員將她送往員榮醫院急救,但最後仍宣告不治,確切案發原因仍待警消進一步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