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
」 大S 禁忌 咳嗽 流感 百日咳![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4567/sm-9d3e051496d5352b2cae6998080f9122.jpg)
大S骨灰罈放家中!詹惟中突現身豪宅「疑幫看風水」 本尊曝來意:我沒那麼厲害
女星大S(徐熙媛)過年期間前往日本家族旅遊,竟因染上流感併發肺炎,於大年初五(2月2日)在當地搶救無效身亡,享年48歲,噩耗一出震驚外界,而大S的骨灰已於昨(5日)搭乘私人包機返台,小S也發聲證實「熙媛已平安到家」,據悉大S的骨灰罈將永遠安放在家中。對此,命理師詹惟中今(6日)中午現身大S豪宅,被媒體問及是否幫忙看「長眠風水地」?他也給答案了。據了解,大S與家人們於大年初一(1月29日)飛抵日本旅遊時,大S已有咳嗽、哮喘等感冒症狀,後來一行人前往箱根泡溫泉後,她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初三(1月31日)緊急叫救護車送急診,但開藥後又被送回休養,直到2月1日全家來到東京後,半夜大S病情突惡化,又趕緊叫救護車,怎料2月2日上午7時就宣告不治身亡,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5天,後續大S的遺體也已在日本火化。昨(5日)下午,大S的骨灰在家人們的陪伴下,已搭乘私人飛機抵台,小S也透過經紀人發出聲明證實此事,「她已平安到家,相信此刻她已在天上開開心心、無憂無慮!我們不會幫熙媛辦告別式,因為她一向都是喜歡低調的人,若思念她,就放在心中吧!我們全家感激您對熙媛的愛~」據悉,小S因不捨大S一個人孤伶伶的在靈骨塔,也想時刻能跟姊姊說說話,因此家人們決定將骨灰罈安放在位於信義區的豪宅家中。然而,今天中午11時許,有媒體捕捉到,命理師詹惟中進入大S家,令人不禁聯想是否來幫忙看大S的長眠風水地。對此,詹惟中也解釋,朋友剛好與大S住在同一棟樓,他只是來拜訪友人,不是來幫忙看風水,「我沒有那麼厲害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4049/sm-d56db9926c200b740eb0f5538e76e3aa.jpg)
大S猝逝/搶先爆死訊嗆「要全台灣人道歉」!粉專被罵爆悄關閉
香港人經營的旅遊粉專「日本旅人 旅遊 購物美食情報」2日發文指出,「台灣有位大明星過世」患了日本流感急病,透露是48歲女星、演過流星花園,將矛頭指向大S,不少人質疑粉專造謠。3日小S透過經紀人證實噩耗,粉專提早洩露消息,不滿被網友質疑,還嗆「過幾日全台灣人都要跟我道歉,爆料免費還罵我?」引起眾人不滿,目前粉專已關閉。該粉專2日提前爆出大S死訊,由於沒有任何說法及證據,受到不少質疑,在小S證實後,粉專又再度發文嗆「過幾日全台灣人都要跟我道歉,爆料免費還罵我?」此舉引發網友不滿,「道你X,你也不是他們家人,爆屁爆」、「又不是什麼好事,也不是家人,在那邊爆料什麼還沾沾自喜的」、「這種事在未經家屬證實時,真的不應該爆料出來吧。」許多網友不滿粉專的所作所為,在Dcard上呼籲大家一起檢舉、下架該粉專,目前該粉專已搜尋不到,暫時關閉。另外,有網友聲稱朋友是帶大S那團的導遊,在1月29日接到徐家人這一團時,大S已經有咳嗽和哮喘的症狀,當晚他們抵達箱根,30日和31日大S都沒出門,31日晚上突然被救護車送醫,直到深夜才回到飯店。2月1日當天從箱根回到東京,結果2月1日半夜「感覺不行」,指出大S於2日上午病逝。除了小S、王偉忠發出聲明之外,其他包含粉專、導遊的說法都未經家屬同意,對此,律師林智群表示,「明星私事還沒正式確認之前,八卦已經滿天飛。那些導遊、律師其實不ok。」網友們紛紛表示,「然後那個粉專,一副自己沒錯的感覺最好笑」、「人家家屬悲痛中 他在那邊開心賺流量」、「人家當事人家屬想公布,自己會公布。如果家屬不公布,那也不要去好奇」、「看起來是中國的導遊,他們對於隱私一點都不在意,不意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94004/sm-c9eb2a65d3fb89b9173cabd8531ba765.jpg)
大S猝逝/神算活不過50歲應驗了!命理師揭「大S八字」令人發毛
才剛迎接新年,演藝圈便傳來噩耗!女星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前往日本家族旅遊,怎料卻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在當地搶救無效身亡,享年48歲,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令人感到玄妙的是,其實早在去年就有命理師鐵口直斷,大S「活不過50歲」,如今真的應驗了。據了解,大S與家人們於大年初一(1月29日)飛抵日本旅遊時,大S已有咳嗽、哮喘等感冒症狀,後來一行人前往箱根泡溫泉後,她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初三(1月31日)緊急叫救護車送急診,但開藥後又被送回休養,直到2月1日全家來到東京後,半夜大S病情突惡化,又趕緊叫救護車,怎料2月2日上午7時就宣告不治身亡,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5天,後續大S的遺體也已在日本火化。事實上,一名命理師早在去年11月就曾推斷過大S的八字,指她「離婚養育亡,命災50關」、「二婚夫克妻,子女不歸己」,沒想到此番算卦竟不幸地被說中了。對此,網友紛紛驚呼,「準得太可怕了」、「大師算的是真準啊,真把大S的死期給算出來了,有時候玄的東西不信還不行…」、「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玄學無敵準的有點驚悚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3957/sm-0543f874dad26281decae76167db1de8.jpg)
大S猝逝/出國前就生病?傳大S「抵達日本時無症狀」 最後死因曝光
女星大S(徐熙媛)春節期間前往日本旅遊,不料竟感染流感病毒,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據傳,大S和家人於大年初一(1月29日)抵達日本,當時她已出現感冒症狀,後來病情不斷惡化,於2日病逝。不過,根據《壹蘋新聞網》消息,大S抵達日本時身體沒狀況,是1、2天後才發病,最後死因則是「敗血症」。據了解,大S一行初一抵達日本,當時她已出現感冒症狀,後來一家人到箱根泡溫泉,大S病情持續惡化,初三(1月31日)叫救護車急診,並於隔天轉往東京,昨天(2日)就醫不幸病逝。當下丈夫具俊曄、S媽、小S、妹夫許雅鈞,以及孩子們都守在身旁,一家人哭到無法自拔,不敢相信人就這樣走了。此外,小紅書上也出現一名自稱是S家赴日旅遊的導遊,公開大S在日本病逝的完整時間軸,內容提到大S抵達日本當天,就出現咳嗽和哮喘症狀,2月1日在箱根當地醫院就診,因無法確定病情,轉送大醫院後確診A型流感。導遊帶大S與其家人回東京,結果她半夜情況惡化,叫救護車送醫搶救,仍於2日早上7時許去世。不過,《壹蘋新聞網》報導,東京消息人士透露,大S初一抵達日本時身體無恙,約1、2天後才開始劇烈咳嗽,且病情急速惡化,進而引發肺炎,被緊急送醫搶救,無奈還來不及裝上葉克膜續命,就宣告不治。報導指出,醫師最後給出的死因是敗血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3911/sm-79d535aa6a2bea049205dc46f54f25f9.jpg)
大S猝逝/大S日本驟逝…醫揭1關鍵加重病情 她4次就醫後返回洩國外醫療不便
48歲女星大S(徐熙媛)春節與家人們到日本旅遊,近日卻被爆料已病逝日本,今(3)日小S(徐熙娣)透過經紀人證實,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於日本驟逝,震驚兩岸三地。而大S在日本發病到去世時間軸曝光,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揭泡溫泉流汗恐加重病情,而4次就醫卻沒住院治療被請回,感嘆國外醫療有多不便。大S在日本病逝消息被證實後,小紅書上出現一名自稱是S家赴日旅遊的導遊,公開大S在日本病逝的完整時間軸,撐大S抵達日本當天就出現咳嗽和哮喘症狀,晚上一行人去了箱根泡溫泉,之後從1月30日到1月31日都沒有離開旅館房內,在1月31日晚上被救護車載往醫院,之後送回旅館。到了2月1日疑似因箱根小醫院無法確認大S病情,改送到一間大醫院,確診為A型流感,先用藥物治療。大S確診流感後,導遊帶大S與其家人回到東京,結果在半夜她的情況惡化,家人們替大S叫救護車,送她到醫院搶救,但大S在2月2日早上7時許去世。此消息曝光後,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感嘆大S的狀況如他猜測一樣,「國外就醫就是重要的原因」,他說在大S因流感發病全身系統性發炎時,「應該早點點滴藥物治療補充水分」,不過大S與家人去泡溫泉,流汗後脫水反而加重病情。加上大S身體不適又是在日本,蘇一峰表示,在國外醫療不便大S沒有住院治療,4次就醫卻反覆要她回住處,忍不住說,「台灣醫療真的是世界第一不要懷疑!」小S經紀人代小S向媒體發聲明,「謝謝大家的關心!新年期間,我們全家來日本旅遊,我最親愛善良的姊姊熙媛,因得了流感併發肺炎,不幸地離開了我們。感恩這輩子能成為她的姊妹,彼此照顧、相伴,我會永遠感激她、懷念她!珊~一路好走!永遠愛你 together remember forever!」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3876/sm-8caecf18a2f4f4ddd71afd7960f67a49.jpg)
大S猝逝/大S病逝東京醫院時間軸曝光 「剛抵日就不適」發病到去世僅5天
48歲女星大S(徐熙媛)春節與家人們到日本旅遊,近日卻被爆料已病逝日本,今(3)日小S(徐熙娣)透過經紀人證實,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於日本驟逝,震驚整個華人演藝圈。有知情人士表示,大S出發當天就身體不適有哮喘症狀,不想掃興仍照常出發,待日本第3天就送急診,第5天一早就搶救無效過世。大S驟逝消息令許多民眾譁然,有消息指出,大S與家人春節期間到日本進行家族旅行,1月29日出發,但她出發前身體有感冒症狀,不想掃興的她還是一起飛往日本;他們有去箱根泡溫泉,不過大S身體狀況不見好轉,在1月31日變得更嚴重,於2月1日轉往大醫院治療;回到東京後大S病情依舊未好轉,家人們緊急叫救護車送醫,但治療無效,最終於2月2日病逝醫院。除此之外,小紅書上出現一名自稱是S家赴日旅遊的導遊,公開大S在日本病逝的完整時間軸,內容提到,大S抵達日本當天就出現咳嗽和哮喘症狀,晚上一行人去了箱根泡溫泉,之後從1月30日到1月31日都沒有離開旅館房內。到了2月1日疑似因箱根小醫院無法確認大S病情,改送到一間大醫院,確診為A型流感,先用藥物治療。小紅書上有自稱大小S一家人去日本家族旅行的導遊,並曝光大S在日本發病到過世的完整時間軸。(圖/翻攝自小紅書)大S確診流感後,導遊帶大S與其家人回到東京,結果在半夜她的情況惡化,家人們替大S叫救護車,送她到醫院搶救,但大S在2月2日早上7時許去世。據悉,大S家人在日本完成火化程序,再將大S骨灰帶回日本,告別式等後續問題仍在討論,尚未公布。小S經紀人代小S向媒體發聲明,「謝謝大家的關心!新年期間,我們全家來日本旅遊,我最親愛善良的姊姊熙媛,因得了流感併發肺炎,不幸地離開了我們。感恩這輩子能成為她的姊妹,彼此照顧、相伴,我會永遠感激她、懷念她!珊~一路好走!永遠愛你 together remember forever!」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3857/sm-312f7c491ad597d9843c53ef5a9a4a46.jpg)
大S猝逝/陳曉東目睹大S氣喘發作 得知死訊「太震驚難過了」
徐熙媛(大S)因流感病逝日本,享年48歲,今(3日)大S妹妹小S證實此不幸消息,震驚演藝圈。港星陳曉東2003年曾與大S拍攝電視版《倩女幽魂》,他聞訊悲痛表示:「就這樣失去了一個這麼好的朋友,太震驚難過了。」陳曉東難過表示和大S認識超過20年,相處很愉快,也透露當時在拍攝《倩女幽魂》,曾親眼目睹大S氣喘發作,「我們到了雲南,海拔比較高,當時大S突發哮喘,印象深刻。沒想到這次他們去旅遊,竟然會發生了這樣的意外,就這樣失去了一個這麼好的朋友,太震驚難過了」。而圈內不少星友也在社群上以黑畫面發文哀悼大S,金曲歌后蔡健雅寫道「阿彌陀佛,請安息」,徐佳瑩寫道「好傷心」,徐若瑄寫道「親愛的R.I.P.,善會繼續循環,愛永遠都在」,李千娜也寫道「一路好走,最美麗的妳」,足見對大S猝逝的不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1723/sm-14140704b4135c9196c9c5a3e88ee4d4.jpg)
今年首例百日咳現蹤 高雄2月大女嬰確診、匡列39人
高雄市22日公布新增1例「百日咳」確診案,為2個多月大女嬰,1月2日出現咳嗽有痰症狀,前往診所就醫,但仍持續咳嗽2周且伴有吸入性哮聲,家人帶往醫院採檢確診通報。衛生局疫調指出,女嬰主要照顧者為母親與外婆,外婆1個月前就有出現咳嗽症狀,目前正接受採檢中,衛生局共匡列39人。衛生局表示,今年全國首例百日咳確診案為2個多月大女嬰,並於1月2日就開始出現咳嗽有痰症狀,曾前往診所就醫,但仍持續咳嗽2周以上,且伴有吸入性哮聲,家屬趕緊帶往大醫院檢查,1月21日檢出為百日咳陽性確診。衛生局指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圖/衛生局提供)疫調指出,女嬰家人共7人,平時主要照顧者為母親及外婆,外婆於1個月前即有咳嗽症狀,已安排至醫院住院及採檢通報,其餘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局目前已匡列 39名高暴露風險接觸者,包含7名家人及32名醫護人員,已針對7名家人安排採檢,接觸者均已完成預防性投藥並進行健康監測至2月11日。衛生局指出,百日咳為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而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疑似症狀包含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目前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圖/衛生局提供)目前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國內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也呼籲家長,外出返家接觸嬰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5463/sm-4cd378e11f3f7e995b6317318fa3583c.jpg)
與新冠類似…陸人類偏肺病毒升溫「3族群最危險」 醫示警:無疫苗和特效藥
中國近期爆發多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其中又以與新冠肺炎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為大宗,在入冬以後明顯增加,特別是14歲以下的兒童,老年人和幼童都是高危險群,傳染途徑、預防方式等也曝光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提到急性呼吸道呈上升趨勢,其中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逐漸變多,而這一個病毒是直到2001年由荷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據了解,人類偏肺病毒(HMPV)又稱「人類間質肺炎病毒」,臨床表現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相似,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咳嗽、鼻塞、呼吸急促、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嘔吐等,嚴重可能發展成細支氣管炎、哮吼、熱痙攣、肺炎及腦炎等;有過敏體質的人,很可能誘發哮喘或氣喘發作。人類偏肺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物。(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人類偏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以直接、間接性的接觸傳染,潛伏期約3~6天,症狀輕者大約1周左右可以逐漸獲得緩解。其中,5歲以下兒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可能引發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藥物,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想要避免感染人類偏肺病毒,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並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室內也要通風,避免前往流行疫區、戴口罩、減少出入人多的場所、勤洗手,沒洗手別亂摸眼、鼻等部位。對此,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接受《中央社》訪問,透露都是受免疫負債影響,人類偏肺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抗病毒藥物,除了幼兒、老人和免疫力較差者,若有糖尿病、腎病或肝病等慢性疾病,也要注意,一旦發生感染,只能使用氧氣、呼吸治療,萬一變嚴重就只能靠運氣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3906/sm-152666d3b10c4c9f69f3afcb4caecb3d.jpg)
北部校園爆百日咳群聚!再增2例 北部12歲男童「4症狀」曝光
疾管署今(19日)公布我國新增2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北部一起校園群聚案件,指標個案為12歲男童,於11月30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有痰、食慾及活動力下降等情形,12月9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採檢通報後於12月12日確診。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及接觸者匡列,並針對接觸者進行健康監測,其中家庭接觸者共3人均無症狀,已進行預防性投藥,另同校密切接觸者16人,1人有咳嗽症狀,該名有症狀者經採檢後於12月17日研判確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累計30例百日咳確定病例(含6起為家庭或學校關聯群聚),其中29例為本土病例,1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數為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與2019年並列)。2019年至2023年同期百日咳病例數分別為30、5、0、2、0例,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32例,以3個月(含)以下嬰兒(占51%)為多,其次為20歲以上病例(占36%)。疾管署指出,全球多國出現百日咳疫情上升且趨勢嚴峻,其中中國自去年底疫情上升,今年5月報告高達9.7萬例(往年不超過5千例),目前疫情已稍緩至單月1萬餘例規模;韓國今年累計報告3萬餘例,遠高於往年水平(單年不超過千例),目前疫情仍處高峰;日本疫情自年初起持續升高,惟尚低於新冠疫情前規模;亞洲以外,南太平洋澳洲今年已累計3萬例,趨近2011年之歷史高峰,美國及歐洲之法國、捷克、西班牙等國疫情亦遠高於往年。疾管署提醒,近年百日咳疫情以3個月以下(含)嬰兒感染比例最高。由於尚未達可接種相關疫苗年齡的嬰幼兒,一旦感染百日咳,病情通常較為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重症。此外,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逐漸減弱,當青少年及成人的疫苗效力衰退後,感染百日咳的風險可能增加,進而將病毒傳播給尚未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對嬰幼兒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疾管署再次提醒,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中嬰幼兒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疾管署強調,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另建議女性每次懷孕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疫苗),並建議於懷孕第28-36週接種,以使母親抗體傳遞給嬰兒的接種效益最大化,進而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另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建議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一劑Tdap疫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82910/sm-a0c9d06b3af5e7ff7124eb472947ba03.jpg)
境外空污影響記得戴口罩!屏東、鳳山空氣品質亮紅燈
大陸冷高壓影響時,伴隨境外污染物移入,環境部14日晚間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發出「空氣品質警報」,提醒北部六縣市及馬祖地區的空氣品質呈現「紅色警示」,對人體健康有極大的影響。毒物專家招名威也提醒,「今天的PM2.5超標,它是毒!」提醒民眾出門記得戴口罩。14日晚間警報影響範圍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湖口鄉、苗栗縣頭份市,以及連江縣。環境部今(15)日提醒鳳山、潮州、屏東(琉球)地區、馬祖、金門地區,所有族群應減少在戶外活動,呈「紅色警示」。南部、竹山、埔里地區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呈「橘色警示」。毒物專家招名威昨日在粉專上提醒民眾,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來自西伯利亞的空氣經過中國之後,順道也帶了當地的特產PM2.5」,讓空氣品質變為極差,再飄到台灣來。招名威強調PM2.5是毒,短時間內身體吸入大量的PM2.5對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它是可以穿透鼻腔和氣管,進入肺泡甚至血液,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影響的毒物。除了引發或加重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還可能誘發心臟猝死或中風。招名威表示,外面天氣看起來陰陰的,別以為只是陰天,「它其實是霧霾,是高濃度的PM2.5,大家出門記得一點要戴口罩保護自己!」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14日深夜也發文呼籲民眾,「空氣好髒,境外污染通過中,各地空氣都很髒,預計15日才會逐漸改善,請減少室外運動,出門記得戴口罩!」境外空污移入,環境部提醒民眾減少戶外活動。(圖/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77778/sm-41cd07e712f392b6627f1b07f44dcb5f.jpg)
《瘋狂電視台》封箱最終回!康茵茵竟演到忘了上台
演出十五年、國內外巡演162場的《瘋狂電視台》,今年臺北場演出後,未來暫時不再考慮加演。《瘋狂電視台》,這一次是真的要關台了!編導謝念祖擔心時代變遷,未來電視台的模式也許真的會只剩下兩個人,那麼《瘋狂電視台》的荒謬感就不成立,於是決定將作品停留在最好的時間點。《瘋狂電視台》封箱巡演最終場臺北站,除了主演唐從聖、康茵茵不變,其他角色皆換過不少演員,今(21日)彩排記者會上,也邀來過往曾參與過演出的演員羅北安以及趙正平,分享在演出時發生的趣事。《瘋狂電視台》演出至今,除了主演唐從聖、康茵茵不變,其他角色皆換過不少演員,此次記者會上也邀來過往曾參與過演出的演員羅北安以及趙正平,分享在演出時發生的趣事。羅北安看完彩排片段後表示:「這齣戲早期還有黃迪揚跟我們一起,不同角色換過好幾個演員!這齣劇的題材一直隨著時事更新,今天我看了一下,擂台賽只有少數台詞還維持當年的設定,其它都與時俱進!」唐從聖、吳世偉、黃逸豪、呂紹齊彩排「政論擂台賽」片段,以近期的新聞弊案結合日式格鬥技,隨著最新時事更改攻擊招式名稱。(圖/焦正德攝)唐從聖也回憶,演出的14年間,還曾碰上選舉日,因應如此,「一邊演、一邊直播開票,地球上大概沒有一個劇團會這樣演!」還有趙正平在中國巡演時,都會有熱情女粉絲舉牌告白「趙哥我愛你,我要嫁給你」。趙正平被提到這段,倒是靦腆笑了。趙正平表示:「從從才是這部戲的靈魂角色,很少有演員文武雙全,在台上又翻又踢又能感情豐沛,我們其他人相比之下真的不算什麼!」當演員們被問到演出過程中是否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回憶,唐從聖說:「有一年上海演出,花粉過敏導致我哮喘,台詞都無法好好一次講完,但也不可能因此停演,只能緊急買來當地藥房的噴劑備用,一邊演一邊趁空檔偷噴藥。」康茵茵扮Show Girl,有次演出竟忘了出場。(圖/焦正德攝)而劇中唯一的女主角康茵茵,則笑說自己因為戲份較輕,印象深刻的幾次都是比較糗的,「有一次擂台賽,Show Girl應該要出場,但我看戲看到忘我,只聽到演員們說“歡迎Show Girl!“卻忘記是自己該出場,我當時還疑惑,演員們需要什麼協助嗎?怎麼一直看我?」對於《瘋狂電視台》真的接近尾聲了,笑稱自己是全民大劇團養大的康茵茵表示:「這是我入行的第一個舞台劇作品,它教會我很多,也留下了許多和觀眾之間美好的回憶,其實很捨不得,但每個階段的結束,也象徵新的開始。」《瘋狂電視台》封箱巡演最終場臺北站,將於本週五11/22至11/24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連演三場,錯過這回,難再回味!詳細購票資訊請查詢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75819/sm-a808a89dc094a5983c222bfd1dda56a2.jpg)
巴基斯坦有毒霧霾太嚴重「太空也能看到」 數千萬人受影響「學校被迫關停」
自10月起,有毒的濃厚霧霾就籠罩著巴基斯坦東部與印度北部,其嚴重程度甚至可以從太空中清楚看見。透過NASA Worldview的衛星圖像可以看到,巨大的灰色霧霾覆蓋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並向東延伸至印度,甚至越過首都新德里(New Delhi)。根據《CNN》報導指出,由於有毒霧霾的威脅,當地數千萬人面臨嚴重的健康危機,巴基斯坦當局不得不關當地閉學校和公共場所。巴基斯坦的拉合爾(Lahore)和木爾坦(Multan)兩個城市幾乎沒有視野可沿,因為濃厚的霧霾完全吞沒街道,遮蔽建築物,基本上無法無法辨識。為何巴基斯坦當地會有如此嚴重的霧霾,主要是因為每年冬季當地農民焚燒農業廢料,再加上燃煤電廠的排放、車輛交通,以及當地無風的冬季氣候,幾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再加上冬天乾冷的天氣會束縛住污染物,無法像天候溫暖時那樣流通帶走污染物,因此空氣質量惡化,當地也因此每到冬天就被有毒霧霾覆蓋。巴基斯坦拉合爾官員表示,今年霧霾的危害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根據全球空氣質量監測機構IQAir,拉合爾在11日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1200以上(正常標準必須在300以內),這已經是被認為對人體有嚴重的危害。在旁遮普省的一些地區,過去一週的空氣質量指數數次超過1000。在木爾坦市,11日當天所測得的PM2.5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標準的110倍。據了解,PM2.5主要是來自燃燒石化燃料、沙塵暴和野火,當PM2.5被吸入人體時,會深入肺部組織,進而進入血液系統,會讓人體產生哮喘、心臟和肺部疾病、癌症以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甚至還會對兒童的認知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因為霧霾的關係,巴基斯坦的醫院和診所擠滿因空汙而求診的病人,旁遮普省衛生官員表示,超過3萬名病人在霧霾嚴重地區發生呼吸道疾病。巴基斯坦環保局表示,在費薩拉巴德(Faisalabad)、木爾坦和古杰蘭瓦拉(Gujranwala)等地區,肺部、呼吸系統疾病、過敏、眼睛和喉嚨刺激的病患數量「前所未有地上升」。也因為如此情況,拉合爾已經下令關閉學校、公家機關至17日。旁遮普當局於8日關閉18個地區的所有公園、操場、博物館、動物園和歷史遺址。在11日當天甚至進一步擴大禁令,禁止所有戶外活動,包括戶外體育賽事、展覽、節慶活動及餐廳的戶外用餐。除藥房、加油站及必要的食品和醫療商店外,市場、商店和商場也必須要在晚上8點前關閉。巴基斯坦環保局發言人巴希爾(Sajid Bashir)表示,這些新限制的目的是讓人們留在家中,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以減少健康風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巴基斯坦當地有超過1100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暴露在霧霾中。UNICEF駐巴基斯坦代表法迪爾(Abdullah Fadil)表示「隨著霧霾在旁遮普省持續肆虐,我對被迫吸入受污染、有毒空氣的幼兒的健康感到極度擔憂。幼兒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最大,因為他們的肺部較小,缺乏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免疫力。」拯救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巴基斯坦國家主任貢達爾(Khuram Gondal)表示,空氣污染和高溫嚴重影響兒童的教育與生命安全,他呼籲當地政府「緊急解決空氣污染問題」,並找到長期解決方案來應對這個每年反覆發生的問題。報導中也提到,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MJ)2023年11月的研究,每年全球有510萬人因石化燃料產生的空氣污染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則表示,每年有670萬人死於環境和家庭空氣污染的綜合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74753/sm-eda54ce0e06bab60b77b0d599b032d44.jpg)
巴基斯坦空汙創紀錄 近千人住院
巴基斯坦近日發生創紀錄的空氣污染,導致數百人住院、學校關閉和居家令,城市和城鎮被厚厚的有毒霧霾籠罩。據《ABC》新聞網報導,瑞士空氣品質監測公司IQAir的數據,在該地區最大城市旁遮普省(Punjab)的郊區,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日上升至1900。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空氣品質,根據IQAir的說法,這一數值超過美國環保署所定義「危險」水平六倍以上。根據當地官員的說法,5日有超過900人因污染住院,其中包括兒童和老年居民。當地政府6日下令所有小學和中學轉為遠距教學10天,並指示一半的勞工留在家中。政府還要求居民佩戴口罩。當局已建立「霧霾作戰室」來應對污染,採取如在道路上噴水、拆除環境有害的磚窯和禁止某些污染車輛等策略。研究顯示,極端空氣污染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農民在冬季收割期間焚燒作物以清理田地;磚窯在密集人口聚集地附近燃燒煤炭排放煙霧;使用柴油燃料的汽車在城市內行駛和停滯時排放廢氣。政府官員將霧霾歸咎於「來自印度的風」將其帶到巴基斯坦,她表示將寫信給印度政府以啟動共同努力減少污染。「每個人都在咳嗽,並且出現哮喘發作和過敏反應,」當地家庭醫生表示,她看到因霧霾而出現鼻竇、喉嚨、皮膚和眼睛感染的患者激增。聯合國環境計畫估計,每年空氣污染導致800萬人過早死亡,稱其為「全球公共健康最大的環境威脅」。在冬季,冷空氣會困住顆粒物,使霧霾變得更加濃密且持久。醫生建議居民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加濕器、空氣清淨機和口罩。官員表示:「今年霧霾開始得非常早且濃度很高。」他預測問題只會惡化,並補充說:「也許明年AQI會超過200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68941/sm-3c14800c72b6a441cd9acfaac1748e65.jpg)
攜帶3子女逃亡3年隱藏深山中 紐西蘭男子疑帶11歲女「搶銀行」現蹤跡
紐西蘭男子菲利普斯(Thomas Callam Phillips)自2021年12月與3名孩子們消失於紐西蘭北島的偏遠地區後,目前已經躲避警方查緝整整3年。他與三個孩子艾姆伯(Ember)、梅弗里克(Maverick)和潔達(Jayda)在這片荒野中失蹤。而隨著他們下落不明,菲利普斯所面臨的指控越來越多,包含2023年5月,菲利普斯疑似與11歲長女結夥行搶銀行。根據《BBC》報導指出,2021年9月,菲利普斯的座車被棄置於海灘遭人發現,後續引發大規模的陸海搜索。在3個星期後,菲利普斯突然現身,他聲稱自己與子女一直在灌木叢中露營。但菲利普斯還是因為先前引發的恐慌而被控浪費警力,雖然法院要求菲利普斯出庭應訊,但是在出庭的前夕,菲利普斯再度帶著三名孩子消失。而這次離家,菲利普斯便沒有再帶子女返家過,而孩子們的母親凱特只能透過警方發表書面聲明,呼籲大家幫助尋找他的孩子們。在經過2年的尋找後,凱特於2024年6月發布了一段影片,他在影片中懇求民眾幫他找到孩子們。凱特表示,最年長的潔達如今已經11歲,「她需要她的母親」。凱特還提到,艾姆伯患有哮喘,需要醫療照顧,而在野外生活根本無法獲得這些必要的醫療支持。雖然警方曾派出搜尋隊伍、直升機和飛機調查菲利普斯的蹤跡,但一直沒有任何發現。但在日前,一名少年在馬羅科帕(Marokopa)家族的3,439公頃農地上狩獵時,發現了4個背著背包的人影,後續證實這是菲利普斯與其3名子女,這也是自2021年以來,首次看到3名孩童的唯一記錄。奧托羅漢加(Otorohanga)市長巴克斯特(Max Baxter)認為,菲利普斯之所以能在這片崎嶇的森林中藏匿這麼久,必定有人幫助。報導中也提到,菲利普斯生長在當地,他的父母也依然住在馬羅科帕的家中。該地區充滿原始風貌,除了景觀壯麗外,還有崎嶇的山丘、深谷和茂密的森林。但在2023年5月,2名戴面具的人持槍搶劫了ANZ銀行的一家分行,警方後續調查發現,其中一名嫌犯竟然是菲利普斯,而另外一名女性同夥個子矮小,警方推估,該名女性可能是其11歲長女潔達。後續警方也發現,菲利普斯還涉嫌在2023年11月凌晨打破一家商店的窗戶,駕駛偷來的四輪摩托車逃逸。前紐西蘭警方危機談判專家伯德特(Lance Burdett)表示,如果菲利普斯真的進行銀行搶劫,這表明他正處於極度缺乏資金的狀態。「他們必須靠某些東西生存,即便是在野外生活,尤其是帶著三個孩子,也依然需要資金。」事實上,警方也曾多次發現菲利普斯在懷卡托(Waikato)地區的零售店中購買物資,並且每次都用各種口罩與裝扮偽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65114/sm-2f482a65ab4e194024ccf73541ea456b.jpg)
一直胃食道逆流要注意!恐釀食道癌 醫曝「癌前病變徵兆」
最近研究顯示胃食道逆流病患正在增加,在台灣每4 人就有1人罹患胃食道逆流疾病,特別是年輕上班族,是台灣一個文明病。長期胃食道逆流會變成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無聲的食道癌前病變,非一般人想的食道逆流而已。統計發現,慢性逆流的病人中有5-10%會發生巴瑞特氏食道的症狀。胃食道逆流後遺症 不治療恐變成食道癌汐止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世源說明,巴瑞特氏食道主要是因為長期受胃酸逆流所造成的黏膜病變,是胃食道逆流的一種後遺症。也有證據顯示是由先天的基因變異與後天環境間的許多綜合原因所導致。依據美國胃腸學會的定義,巴瑞特氏食道是指正常食道鱗狀上皮化生變成小腸柱狀上皮而有癌化可能的情形,巴瑞特氏食道的重要性在於它有較高的機會變成食道腺癌。而病程進展會由一開始的上皮化生變成異生,再變成食道腺癌。巴瑞特氏食道無特殊症狀 這些人為高風險族群陳世源指出,巴瑞特氏食道多半沒有特殊症狀。有些會有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胃酸逆流、吞嚥困難、 喉嚨有異物感、胸口灼燒感)、非典型症狀或食道外症狀(慢性咳嗽、哮喘、慢性 喉嚨痛、聲音沙啞、胸痛、牙齒糜爛、體重減輕等)。而年紀大於50歲、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抽菸、橫膈裂孔疝氣、中廣型肥胖等,都是巴瑞特氏食道的高風險族群,且男性高於女性。內視鏡切除病灶 降低食道癌風險若黏膜沒有化生不良的話,藥物治療目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1年和追蹤胃鏡。氫離子幫浦抑制劑不但可以避免黏膜從上皮化生變成異生,也可能可以減少巴瑞特氏食道病人發生食道腺癌的機會。近年因為內視鏡治療技術的越來越進步,陳世源表示,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治療的重點是癌前病變或早期癌也是直接用內視鏡方法治療進行病灶切除,以減少日後食道癌的產生。治療巴瑞特氏食道 日常生活習慣也要留意陳世源提醒,抽菸、喝酒、吃宵夜,以及辣和油膩食物、 咖啡、巧克力、碳酸飲料、果汁和薄荷等這些東西減少吃或不吃,因為它們可能會增加食道的酸度和減少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更加嚴重胃食道粘膜發炎和創傷。此外,也要注意體重和減輕體重以及平躺時將頭提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63573/sm-7f72b2fb4f7cd28407b559b9d1bd9be3.jpg)
樂高卡鼻子30年 美國男擤出來:彷彿可以聞到顏色
小朋友玩玩具時,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狀況,以防異物進到嘴巴或卡在身體裡的某處。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男子分享,樂高卡在他的鼻子裡30多年,出來的那刻,感覺真的非常好,彷彿可以聞到顏色了。根據《紐約郵報》報導,32歲Norton Havoc表示,多年來一直忍受著多種呼吸問題,其中包括哮喘,最近還被診斷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Havoc透露,26年前在玩玩具時,不小心讓樂高塞到鼻子裡,整個卡住,原本以為透過其他樂高可以讓卡住的樂高出來,結果反而更糟糕,樂高的前端卡住了,之後媽媽用鑷子取出玩具,但他們倆都不知道,樂高的前端仍然存在。Havoc提到,在過去的6個月裡,自己按照醫生的建議,在洗澡時擤鼻涕,因為他們住在亞利桑那州,環境乾旱,當玩具射出時,瞬間覺得感覺非常好,「我終於可以用另一側呼吸了,這太棒了,我從小就做不到這一點。」同時他也浮誇地說,「卡在鼻子裡近30年的樂高終於出來了,我現在可以聞到顏色了!」Havoc表示,之後計畫把樂高一起帶去和醫生討論有關自己的病情狀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61592/sm-8c4960eb14e88e20c17f4d8a97fb894b.jpg)
5大「放縱壞習慣」要注意! 重症醫示警「傷害身體無數次」:罹癌風險增加69%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壓力大,有時稍作放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對健康有害的壞習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日前就在臉書粉專分享,雖然生活可以放鬆,但不可以放縱,有5種「生活中常見的放縱行為」,只要放縱1次,身體可能就被傷害無數次。1. 你熬夜了黃軒引用2023年7月發表於《癌症》國際期刊上的1項關於睡眠習慣、時間與癌症風險的研究,從超過1.4萬人的數據資料分析可發現,睡眠時間短,確實與癌症風險升高有關。而與夜間睡眠時間為6至8小時的人相比,一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罹癌風險升高41%;若一天睡眠不足7小時,罹癌風險更增加了69%。2. 你喝醉了只要一次大量飲酒後,酒精會抑制大腦皮層功能,讓大腦處於相對缺氧的狀態,可能導致昏睡甚至昏迷,嚴重者甚至會因酒精中毒而亡。長期飲酒還可能引發身體慢性中毒,造成累積性傷害。另外,黃軒也強調,研究顯示,長期飲酒會導致大腦白質和灰質的減少,這些變化與大腦老化有關,即使是適量飲酒也可能使大腦提前老化;酒精還會影響海馬體,將導致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損害,特別是在大量飲酒後;而飲酒會改變神經遞質的釋放,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進而影響情緒和行為;長期飲酒還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包括注意力、決策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減弱。3. 你生氣了黃軒表示,「8分鐘的憤怒,40分鐘的血管損傷」,憤怒不僅傷肝,更傷血管,影響人體腺體的分泌功能,導致乳汁減少(哺乳期母親),並影響母嬰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不僅如此,持續生氣還會削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增加焦慮和憂鬱的風險。4. 你抽菸了吸菸對健康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吸菸是多種癌症的主要原因,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臟癌、膀胱癌、腎臟癌和口腔癌等;其次,吸菸會增加患冠心病、中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風險,尼古丁會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縮,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再者,吸菸會損害呼吸系統,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等疾病,並使哮喘症狀加劇;而長期吸菸會持久損害免疫系統,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襲,即使戒菸多年後仍會受到影響;不僅如此,吸菸也會增加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風險,並可能導致胰臟炎。5. 你吃太飽了據國際期刊《Nature》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頓高脂大餐就能短暫抑制免疫力,讓你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突如其來的一頓高脂大餐,足以誘發短暫的黏膜和全身免疫抑制狀態,進而導致腸道對致病菌的易感性增加,以及抗原特異性免疫受損。而另一篇研究也指出,若重新攝入膳食纖維後,免疫抑制狀態是可以恢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57994/sm-c9e46640d30e1f320dace71263b4d259.jpg)
7歲女童拿防曬噴霧狂噴臉! 狂咳送醫竟已近「白肺」
中國近日一名7歲女孩在自己臉上噴上防曬噴霧後,竟突發肺炎,醫師表示這是急性過敏性肺炎的典型表現,來勢常較為兇猛,當時女童已接近「白肺」,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嚴重危及生命,好在經治療後女童已無恙,於21日出院。據陸媒報導,涵涵近日跟著家人到杭州遊玩,在出門前涵涵拿著媽媽的防曬噴霧對著自己的臉噴了噴,噴完後只是咳了2聲,並無明顯不適,沒想到出門一會,涵涵就越咳越嚴重,甚至把早餐也吐出來了。父母發現情況不對,趕緊帶著女兒回飯店休息,過了一段時間,涵涵的咳嗽似乎有所好轉,但她呼吸竟逐漸急促,精神也明顯不好,父母趕緊帶著她來到醫院就醫。醫師迅速進行血液檢查和胸部X光檢查,胸部X光結果顯示兩肺大片斑塊影,而血液常規報告顯示「白血球升高、C反應蛋白正常」。結合臨床表現,醫師基本考慮是因吸入防曬噴霧導致急性過敏性肺炎。對此,醫師介紹,這是急性過敏性肺炎的典型表現,來勢較為兇猛,當時涵涵已接近「白肺」,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發展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嚴重危及生命。所幸院方迅速給予相關治療,第二天涵涵的氣促明顯已有緩解,咳嗽也在治療48小時後完全消失。浙江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週琴表示,不太了解防曬「噴霧」特性的父母及兒童,會將防曬「噴霧」劑直接噴在頭面部,這可能會使孩子在無意中吸入噴出的液滴,而這些液滴可能包含防曬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各類化妝品原料,進而引發健康風險,尤其是氣道敏感度較高的過敏體質兒童,極易誘發劇烈咳嗽或喘息發作等,原本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膚炎、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患者,更要慎用含易致敏成分的噴霧產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57902/sm-4db92c657f3b057616bd559a010a84e7.jpg)
今迎處暑!4生肖注意健康和安全 開運養生與禁忌一次報你知
2024年8月22日22點56分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因此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容易出現皮膚乾燥,口鼻喉嚨乾燥,乾咳無痰,發熱等症狀。天高氣爽中,也含有秋殺之氣,天氣逐漸轉成「晝熱夜涼」型態,養生聚焦於「留意晝熱夜涼」與「持續抗秋躁」。《易經》中講天人合一,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養生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四時之中,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遷,是自然界變化的一個規律,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迭起。養生就跟做事情一樣,一定要順勢而為,方能成功。2024年「處暑」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不宜參加刺激性或危險性的運動,多主意外之災,出差或外出旅行必須注意安全第一,不要作危險性的運動,以免樂極生悲,提高警惕,有備無患。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以下從食衣住行育樂探討「處暑」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這個季節仍有暑氣,脾胃功能還是比較弱,不適合吃過於油膩的食物,由於處暑也有“燥”的特點,過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傷及肺氣,肺氣旺則會傷肝,所以處暑時節的飲食應該“少辛多酸”,酸味有潤肺收斂的作用。中醫理論裡,處暑需益腎養肝,潤肺養胃,清熱交神,食材的運用如下:枸杞、紅棗、甲魚,能益腎養肝;梨、蜂蜜、海帶、海蜇、黃瓜,可潤肺養胃;蓮子、百合、銀耳、芹菜,助清熱安神。除了以上的食物外,還需要多喝溫開水,少喝寒冷的水,防止寒冷傷肺,多吃當令水果防燥邪,比如哈密瓜,梨,葡萄等。二、衣處暑到了以後,天氣就會逐漸變涼,要從防暑降溫慢慢轉向防寒保暖;最需要注重肚臍的保暖,因為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又沒有脂肪組織,更容易被寒氣入侵。不管男女,都要保護好肚臍,尤其是女人們,別再穿露臍裝了。三、住寒氣一旦從肚臍侵入到身體裡面以後,如果寒氣直衝腸胃,則可能發生腹痛、腹瀉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嘔吐,如果寒氣大量積累在小腹部位的話,則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出現問題,在晚上氣溫比較低的時候,要記得給自己的腰腹部蓋上被子或小毯子。溫差大易感冒,家裡的冷氣溫度設定不能太低,應適時調整,進出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出現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症狀。四、行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讓身體得到完整的睡眠,自然避免陰虛火旺,能強健益氣。早睡可以收斂陰氣,早起可以舒展陽氣。若經常熬夜,體內的陽氣損耗就變多,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另外,除了不要熬夜之外,還應該堅持午休,讓睡眠更加充足一些。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侯氣復。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即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這才符合養生學的觀點。五、育進行輕緩運動,適量運動本是好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但如果過量運動,尤其是劇烈運動,反而是傷身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本該收斂陽氣了,過量運動卻會消耗陽氣。六、樂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情緒容易起伏,要保持快樂心情,這樣精神心緒都穩定,得以開心、用心,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