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破洞
」 腸病毒腸病毒「重症前兆」曝光 醫示警家長:別碰小孩吃剩的
疾病管制署15日表示,上周國內腸病毒疫情下降,但仍高於流行閾值,門急診就診共計15666人次,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保持警覺。對此,兒科醫師顏俊宇表示,已經10月中了,腸病毒仍肆虐,「真的是傻眼!」他也示警要注意小孩的重症前兆,有的話要趕快送往急診。同時更提醒,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吃小孩吃剩的食物,「不然就算大人也會難逃中標喔。」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1週(10月6日至10月12日)門急診就診計15666人次,較前一週17456人次下降10.3%,惟可能受國慶日放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尚須觀察;近期疫情呈持平波動趨勢,處流行期病例數仍多。對此,顏俊宇醫師昨(18日)晚也在臉書發文指出,都已經10月中了,腸病毒還是肆虐,「真的是傻眼!」他最近看診持續性的目睹腸病毒的寶寶和小孩,有咽喉多處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也有手腳肛門出現紅斑疹和小水泡的「手足口病」,害得很多幼兒園和小學班級都受到影響而停課,「家長老師都一起大崩潰!」顏俊宇續稱,大部分小孩病程是燒2至3天,喉嚨破洞喉嚨痛大約5至7天,身體疹子大概1至2週慢慢消退,他也示警,主要需注意有沒有重症前兆,有的話要趕快送往急診,包括:嗜睡、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幸好腸病毒感染絕大部分都是輕症,接受症狀治療就會慢慢康復」。但顏俊宇也提醒家長,「要注意不要吃小孩吃剩的食物,不然就算大人也會難逃中標喔。」總之,為了避免腸病毒感染,平時就要注意個人衛生多洗手,以及避免分食及共用餐具,學校最好要定時500ppm漂白水消毒,減少同學間群聚感染的風險。
1歲童「喉嚨全是洞」痛到不喝奶 醫揭病因:正處流行期
腸病毒正處流行期,台中醫院兒科門診近1個月有高達7成兒童感染腸病毒就醫,年紀從1歲到7歲不等,還有1家3兄弟都中標,查出感染腸病毒出現泡疹性咽峽炎,住院5天後康復。醫師說,腸病毒每3、4年會大流行1次,上次是2019年,今年要提高警覺,並建議家有6歲以下幼童家長接種疫苗預防併發重症。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23至29日)腸病毒門急診人數為1萬9341人,較前1周1萬9233人些微成長,台中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徐浩庭指出,腸病毒在台灣每3至4年大流行1次,上次是2019年,今年要提高警覺。(圖/中國時報潘虹恩攝)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23至29日)腸病毒門急診人數為1萬9341人,較前1周1萬9233人些微成長,疫情仍居高不下。台中醫院兒科門診觀察,近1個月就醫兒童除了新冠或流感,約7成是腸病毒,兒童感染科醫師徐浩庭指出,罹患腸病毒兒童主要症狀包括喉嚨痛、手腳有水泡,3分之1患者是手足口症,其餘則是泡疹性咽峽炎。徐浩庭提到,還有1家7歲、2歲和1歲的3兄弟都中鏢,其中1歲么弟高燒、食慾不振就醫,到院時猛流口水,一查發現整個喉嚨破洞,痛到男童無法喝奶、吃東西,連口水都不敢吞。醫療團隊擔心男童不進食脫水將其收治住院,進行疼痛控制與靜脈營養輸液,治療3天後恢復正常進食,5天康復出院。徐浩庭指出,腸病毒在台灣每3至4年大流行1次。自2019年大流行後,因為新冠疫情防疫措施,一直沒有大流行,去年個案有明顯增加,但相較於2019還是比較少,而且曲線相對平緩,但今年從3月就開始增加,現在曲線持續上升,要提高警覺可能會有大流行。目前尚未可知新冠過後的免疫負債,是否會帶來疫情大流行,但徐浩庭提醒,腸病毒全年皆有,且型別多元,提醒家有6歲以下幼童家長,無論是否曾染腸病毒,最好還是接種疫苗預防併發重症危及生命。另,家長如發現孩子高燒不退,合併出現嘔吐、嗜睡、呼吸急促、肌抽躍抽搐等重症前兆症狀,應立即送醫。
腸病毒正流行「7成孩童感染」 一家3兄弟中鏢…喉嚨大破痛
正值暑假期間,而腸病毒疫情也處於流行期,近1個月就醫的病童高達7成都是感染腸病毒,甚至有一家3兄弟先後感染,其中1歲男童發燒高燒、食慾不振,檢查發現喉嚨破洞,痛到不敢吃東西,連吞口水都會痛。小兒感染科醫師徐浩庭透露,近日就醫的孩童除了新冠或流感,其他大約7成是腸病毒,主要症狀為喉嚨痛、手腳有水泡,患者中有3分之1是手足口症,其他則是泡疹性咽峽炎。徐浩庭指出,有一家1歲、2歲和7歲的3兄弟同時感染腸病毒,1歲弟弟因為高燒、食慾不振就醫,到院時猛流口水,檢查驚覺整個喉嚨破洞,痛到男童不敢喝奶和飲食,連口水都不敢吞,收治住院經疼痛控制與靜脈營養輸液,3天後可正常進食,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至於其他2名男童,情況較不嚴重,在就醫接受治療後,也已康復返家。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腸病毒約每3~4年大流行一次,但2019年大流行後,因為新冠防疫措施,至今超過4年沒有大流行。然而自今年3月起案例增加,醫師警告可能會有大流行,要勤洗手、戴口罩,環境用漂白水消毒,才能預防腸病毒。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顯示,6月23日至29日腸病毒急診人數為1萬9341人,較前一周的1萬9233人有些微成長,提醒家長及幼兒照顧者,暑假期間要持續提醒孩童,常以肥皂正確勤洗手、加強居家環境清消,維護幼兒健康。
染腸病毒喉嚨破洞「痛到不吃不喝」怎辦?兒科醫激推1水果:加速修復
腸病毒肆虐全台,創下10年同期新高,全台破250班停課,其中光是台中就佔3分之1,共有86班停課,被列入腸病毒高風險區域。醫師透露,如果是以皰疹性咽峽炎為主要症狀的孩子,在病程第2、3天通常喉嚨會有一大堆破洞,痛到不吃不喝是常有的事情,進而引發低血糖和脫水,建議可吃1水果緩解。小兒科醫師傑登在臉書粉專「傑足先登傑登醫師」發文,「如果是以皰疹性咽峽炎為主要症狀的孩子,在病程第二、三天通常喉嚨會有一大堆破洞,痛到不吃不喝是常有的事情,要小心低血糖和脫水。這時請把握一個原則:『只要吃得下,想吃什麼都可以。』甜的、軟的、冰涼的通常比較能夠下嚥,所以布丁、冰淇淋、奶酪、放涼的蒸蛋、豆腐等等都可以」。醫師說明,過幾天患者稍微能夠吞嚥後,建議多攝取以下5類食物:1、優質蛋白質 是身體修復的主要原料。可從雞蛋、牛奶、優格、肉類獲得。2、維生素C幫助蛋白質合成加速皮膚黏膜修復。可從蔬菜水果獲得,強推維生素C之王「芭樂」。3、 維生素A 促進免疫細胞活性,加速傷口癒合。可從胡蘿蔔、菠菜、地瓜、木瓜等獲得。4、鋅除了能加強免疫,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非常重要。可從帶殼海鮮、牡蠣、堅果、種子等獲得。5、Omega-3具有抗發炎能力促進循環,幫助傷口消腫減少疼痛,加速修復。可從深海魚類、魚油、核桃等獲得。
腸病毒襲台中!托嬰中心21家停托、幼兒園86班停課 醫建議接種疫苗
腸病毒提早進入高峰期,中市這學期以來以有幼兒園86班次停課、托嬰中心21家(38家次)停托,等於1家托嬰中心平均停托1.8次,小兒科醫師指出,近日腸病毒就醫人次爆增,發燒就醫有50%是感染腸病毒,而住院病患則佔兒科病房30%,台中市衛生局提醒家長,如孩子經診斷感染腸病毒,應請假在家休息至少7天,落實生病不上課,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中市上周(第18周4月29日到5月3日)腸病毒門診就診人次為2626人次,另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為68人次。台中市教育局統計依台中市停課停托規定,本學期截至昨(5)日總共有幼兒園86班次停課;而社會局統計自2月以來托嬰中心因腸病毒停托共21家(38家次),等於1家托嬰中心平均停托1.8次,今(6日)有3家停托。腸病毒提早進入高峰期,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6日一早就湧入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就醫。(圖/記者馮惠宜攝)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今(6日)一早就湧入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就醫,1名9個月大的男童,還未接種過腸病毒疫苗,上周六(5月4日)開始發高燒,媽媽帶來就醫就確診;另外1歲2個月大的女童,上周托嬰中心已有幼童確診腸病毒,媽媽說女兒雖然打過2劑腸病毒疫苗,但上周六發燒且出現喉嚨破洞,讓她很焦急,趕忙帶女兒來就醫。李德敏指出,近1周門急診幼童發燒就醫,有近5成確診腸病毒,住院的病童中有3成是腸病毒患者,疫情明顯進入高峰。他也說,今年目前主要流行病毒株是「克沙奇A型」,但最容易造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目前已經有疫苗,尤其6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加上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呼籲家有幼兒家長可帶孩子接種疫苗。李德敏提醒,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孩染腸病毒…醫警告別上學 媽「無心1句」網傻眼:以為在抓交替?
腸病毒疫情再起,讓不少即將開學學童的家長憂心忡忡。近日一名帶孩子就診的媽媽被醫師告知小孩確診腸病毒,且「嘴巴裡破好幾個洞」,怎知她天真回答的1句話不只讓醫師傻眼,網友們看了也炸鍋大罵。小兒科醫師王韋力在臉書粉專「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分享該起案例,表示媽媽得知孩子罹患腸病毒、不可以上學時,很緊張問:「是喔?在哪裡?很明顯嗎?我看得到嗎?」他只好再次「壓舌板壓很深」讓媽媽查看孩子的後咽峽位置。怎知,媽媽在看到被壓舌而不舒服孩子的喉嚨深處時,脫口而出:「不過破洞在那麼裡面,我猜去學校老師應該也看不出來吧?」讓他聽了超傻眼。王韋力也提醒,「感染腸病毒請在家休息至少一週」,並笑稱「家中幼兒得腸病毒真的比農曆七月看到鬼還可怕」。網友們看完則是紛紛搖頭,「孩子喉嚨破洞,媽媽是頭腦破洞嗎」、「這媽媽觀念很不ok,別人的小孩生病都沒關係的概念」、「以為是在抓交替?那妳小孩要不要給人家抓」。也有家長指,「老師還真的看得到,因為老師們已經是各種專業看了,所以這位家長妳多想了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