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返神經
」 甲狀腺結節江蕙抗癌9年曾出現肺栓塞!醫師:失聲是重大警訊
台語天后江蕙封麥9年,日前答應於10月國慶晚會上復出開唱,昨(10)日她透過寬宏藝術拋出震撼彈,江蕙公開親筆信,透露當初引退原因是因為罹癌,期間一度失聲、倒嗓,治療時還出現大出血、肺栓塞,震驚各界,所幸目前已恢復健康。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指出,作為有癌症史的患者,失聲、丹田失去力氣,其實是重大警訊,可能暗示腫瘤組織壓迫、復發轉移侵犯神經,都是很可怕的症狀。姜冠宇在臉書粉專上指出,有癌症史的病人,對於失聲、丹田失去力氣,都是重大警訊,從廣泛的癌症復發經驗來看,這些症狀都會聯想到喉返神經、隔神經等等,「或有可能暗示腫瘤組織壓迫、復發轉移侵犯神經。那都是很可怕的症狀。」談到神經壓迫的部分,姜冠宇表示曾遇過病人四肢全部攤掉的,因為是壓到脊髓,不過他也說那是更嚴重的案例,該類型案例是很難存活的。至於肺栓塞的由來,「當癌症轉移到骨骼或其他器官時,癌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如TNF-α、IL-1、IL-6,可以激活內皮細胞和血小板,從而刺激凝血系統。」此外,這些細胞因子會引發炎症反應,進一步增加血栓風險。姜冠宇說,當然之後可能要面對化療、放療,患者還要再承受更虛弱的過程,「對抗癌症,其實是一個很辛苦的旅程,不只身體的痛苦,還有經濟上的打擊。」這也是為何要盡量擴大篩檢族群,把可篩檢年齡儘量往前推,盡量減少每個人可能發生在未來的悲傷,最後他也祝福江蕙,「衷心希望江蕙可以撐過這一關。」
唱不出高音驚罹食道癌!男業務半年後離世 9成患者還有這2症狀
高音唱不上去竟是罹患重病。一名愛吃辣物45歲男業務某次到KTV唱歌時,突然唱不出高音,之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體重急降等症狀,就醫被告知罹患食道癌第IVB期,還疑似轉移到肺臟,手術後僅半年就病逝。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表示,該名業務雖不抽菸,但應酬時都喝烈酒,也愛吃麻辣鍋、麻辣燙,可說是無辣不歡。他有次在KTV歡唱發現聲音沙啞、唱不上高音,並陸續出現吞嚥困難、胸悶、體重快速下降等症狀。陳麗華表示,男業務確診半年後虛弱到坐輪椅,人也瘦得不成人形,即使動手術仍不敵病魔離世。開業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吳昭寬說明,食道不同於其他消化器官,缺少「漿膜層」造成癌症生長速度很快,且旁邊又有豐富淋巴系統,讓癌細胞很早就可經淋巴結擴散吳昭寬表示,有9成以上患者出現吞嚥困難、體重減輕症狀,另胃食道逆流、背痛或胸骨後疼痛、上腹部疼痛,都可能是食道癌的表現,嚴重時會因轉移發生其他症狀,例如到肺部會慢性咳嗽,並因壓迫喉返神經沙啞、說不出話,以及喝水易嗆到,甚至因腫瘤出血而胸痛咳血;若轉移到骨頭,則會有全身痠痛。值得注意的是,食道癌除名列男性10大癌症死因第5位,目前也無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美國癌症協會(ACS)指出,除了刺激性食物會增加罹食道癌風險,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等食品,則因含有亞硝酸鹽,其與食物中二級胺結合會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應減少攝取這些食物並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蔬果。
「唱歌突走音」竟是奪命警訊!她被檢查出惡性腫瘤 醫揭嚴重後果
大陸鄭州1名女子唱歌突然走音,不料竟被檢查出惡性腫瘤,消息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據悉,這位女生十分喜歡唱歌,但最近她唱歌時,突然發現自己的歌聲常常莫名其妙走音,這讓她倍感困惑並深感痛苦,同時直覺告訴她這並非尋常現象,於是決定尋求醫院的幫助,以查明原因。《瀟湘晨報》報導,貝貝(化名)最近唱歌突然跑調,讓她倍感困惑,於是來到鄭州市中心醫院高新院區檢查。通過超音波檢查發現,貝貝的甲狀腺有一個4a級結節,需要做穿刺查看病理,穿刺病理結果是BRAF基因發生突變,考慮惡性腫瘤。2天後,貝貝再次來到醫院配合治療,然而胸部CT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貝貝的右側迷走鎖骨下動脈出現一個極為罕見的解剖變異,她被查出喉不返神經。醫生說明,喉返神經及喉不返神經都是支配聲帶的神經。據了解,喉不返神經是喉返神經的一種罕見解剖變異,正常喉返神經從鎖骨下的主動脈弓下方進入氣管食管溝,而喉不返神經則是直接入喉,喉不返神經的存在不但增加了外科手術的風險,還會增加神經的損傷概率,術中損傷率可高達75%。面對診斷結果,醫生們迅速制定了手術方案。手術過程雖然緊張,但最終順利完成。令人欣喜的是,僅僅3天後,貝貝便康復出院了,1個月後複查各項指標都在理想範圍內,唱歌也不走音了。專家提醒,喉不返神經一旦受損,可造成患者聲音嘶啞,甚至呼吸困難、窒息、死亡,且神經的損傷通常不可逆轉。
甲狀腺切除聲音沙啞、講話費力! 「微創注射手術」半小時成功解決
一名65歲的張小姐因甲狀腺癌接受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卻聲音沙啞及吞嚥時會有嗆咳情形,且講話時非常費力,令她感到困擾不已,故轉而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耳鼻喉部求診,經門診內視鏡檢查發現單側聲帶麻痹合併閉合不全,後與醫師討論接受門診「微創聲帶玻尿酸注射手術」,術後回診穩定,生活品質也獲得改善。聲音沙啞原因多 手術也可能造成聲帶麻痹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醫師李自祥解釋,聲音沙啞是門診病人常見的主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不當或過度的使用聲音、感染、聲帶結節(長繭)、聲帶息肉、聲帶囊腫、聲帶萎縮及麻痺。其中聲帶麻痺更可能因為接受甲狀腺手術、頸椎手術、頸動脈手術、食道手術及肺部手術等造成。由於這些手術部位接近喉返神經,即使手術過程中醫師仔細保留神經,細微的神經還是可能受影響。門診微創聲帶注射手術 治療僅需半小時!由於喉部是很敏感的器官,喉部或聲帶手術傳統上都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李自祥說明,病人除了要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外,也需要住院幾天,並有較高的醫療花費。門診微創聲帶注射手術,藉由局部鼻腔及喉部麻醉減輕喉部的感覺和不適,在鼻內視鏡的輔助下,針對聲帶注射玻尿酸,整個手術過程半小時內可以完成,病人休息過後無不適即可回家,玻尿酸注射後須噤聲2天,使藥物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也讓聲帶充分的休息。避免全身麻醉 無須住院省去麻煩李自祥表示,門診微創聲帶注射手術的治療時間短,術後恢復快,病人除了不必住院外,也可避免全身麻醉的風險,新竹臺大分院針對門診微創聲帶注射手術提供完整資訊及評估治療,讓竹苗地區有需要的病人獲得完善及優良的醫療服務。
微創經口無痕切除手術不留疤 傷口癒合快、傷口小是愛美患者最佳選擇
20多歲陳男胸前有一道術後疤痕,多年來造成日常生活不便。陳男最近發現頸部有腫塊而求診,經診治為疑似惡性的甲狀腺腫瘤,原本擔心手術又會造成疤痕,經醫師建議,接受「微創經口無痕切除手術」後,腫瘤不僅完整切除,且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更讓陳男重拾健康與自信。惡性甲狀腺腫瘤 不適合微創消融治療大里仁愛醫院甲狀腺外科巫奕儒醫師說明,陳男小時候因先天性疾患開過刀,造成胸前一道長長的疤痕,雖經多次處理仍難以抹滅,尤其去游泳池或海水浴場,都不敢只穿著裸胸的褲子,一定要套一件上衣或外套遮蔽,對胸前疤痕一直存在心理上的陰影。最近數月以來,卻發現頸部前腫塊,到放射科林偉哲教授求診,經診治為甲狀腺腫瘤且疑似惡性,不適合施作微創消融手術,於是轉介甲狀腺外科專科巫奕儒醫師。微創手術傷口癒合快、傷口小 手術輔助工具多元化巫奕儒指出,大部分甲狀腺結節為良性腫瘤,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甲狀腺癌僅佔其中的5-15%。如果結節過大或懷疑有惡性的可能,就會建議手術治療。但是,傳統手術會在頸部留下一道疤痕,容易影響美觀。而微創手術是利用內視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口進行遠端手術,優點是傷口在黏膜下癒合快、不易見、且腫瘤清除率與傳統手術相當,適合要求美觀的愛美族群,因此,若發現頸部有異常腫大,應盡早到院檢查與治療。甲狀腺周圍的血液循環豐富,又緊貼頸動脈、喉返神經,一旦傷害可能造成大量出血及聲音沙啞等併發症,患者術後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巫奕儒表示,目前已有手術輔助工具能有效降低甲狀腺手術的併發症,例如能量器械手術刀可大幅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有效減少術後出血;而神經監測器則能保護聲帶,避免造成術後聲音沙啞,更是一大福音。家族史者需多加留意 男性也勿輕忽巫奕儒提醒,國人每3人就有1人有甲狀腺結節,尤其是女方直系親屬有家族史者,應特別留意;但男性也不能輕忽,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做頸部超音波檢查。另外,如果容易變胖、新陳代謝差,卻找不出原因,有可能是甲狀腺異常,建議抽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甲狀腺手術傷及神經風險高 術中這樣做保護神經減少組織損傷
一名52歲婦人多年前因甲狀腺結節腫大切除部分甲狀腺,術後恢復良好,但近年來覺得吞嚥不適,頸部有異物腫大,就醫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復發且有癌化的可能,因此決定再次手術治療。然而,多年前手術造成組織沾黏與解剖構造的改變,增加了神經及副甲狀腺的保留困難,經建議使用神經監測系統並搭配組織凝集儀避免神經損傷及減少出血,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聲帶也未因手術而受損。甲狀腺疾病多 部分情況需手術治療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器官,掌管全身的新陳代謝,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陳育賢醫師表示,常見以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疾病包含甲狀腺癌、良性結節腫大、甲狀腺機能亢進(葛雷夫氏症)、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瘤、毒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炎等。陳育賢醫師說明,當發現有甲狀腺結節時,不須太過擔憂,多數情況是良性的,一般先以追蹤為主,若評估可能為惡性腫瘤(甲狀腺癌),或是在追蹤過程中發現結節逐漸變大,導致甲狀腺增大壓迫周圍組織,產生呼吸困難、吞嚥困難或神經壓迫等,就可能需進行手術。甲狀腺機能亢進則好發於年輕女性,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影響心血管功能、肌肉骨骼功能、情緒焦慮等問題,對於女性也會影響月經週期與生育能力。甲狀腺機能亢進常見以抗甲狀腺藥物或放射性碘控制,但對於反覆發作、合併甲狀腺腫,或難治型機能亢進的病人,則需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腺來控制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手術雖常見 但小心併發症發生雖然甲狀腺手術很常見,但是由於手術過程中可涉及血管、喉返神經與副甲狀腺等重要結構,該注意導致併發症,因此仍需特別謹慎。陳育賢醫師進一步說明,甲狀腺的血流非常豐富,術後出血率約為2%,多發生於手術後2至4小時內,甚至可能延至數天,若血腫過大,可能引起呼吸困難,需迅速處理;而甲狀腺後方的喉返神經掌控著聲帶運動,因此損傷可能會導致聲音嘶啞,雖多數情況下3至6個月內會恢復,但仍有1%-2.8%患者可能永久性失聲,需進一步治療;位於甲狀腺附近的副甲狀腺在於調節鈣、磷平衡,影響骨骼健康和神經肌肉功能,術後有0.3%-49%可能產生暫時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導致肢體麻木或抽筋;2%-13%產生永久性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併發低血鈣,需長期服用或注射鈣離子及維他命D。術中這樣做 保護神經與減少組織損傷根據患者情況,手術可選擇搭配高階能量器械及神經監測系統。神經監測系統可即時監測喉返神經功能以保護神經;高階能量器械精確處理組織的特性有助外科醫生更好掌握手術過程,減少神經和副甲狀腺功能受損。陳育賢醫師說明,目前常見的高階能量器械包括超音波刀和組織凝集儀,超音波刀使用震盪熱能;組織凝集儀使用高頻雙極電流,可以同時切割組織並封閉小血管,達到止血並減少組織損傷,精確處理組織以減少出血並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減輕疼痛、縮短術後恢復時間。術前多評估 術後遵醫囑 有助甲狀腺疾病復原陳育賢醫師提醒,甲狀腺是一個構造較為複雜的器官,選擇經驗豐富的手術團隊,包含前期制訂合適的治療計畫、手術過程中細心處理以及術後照護等,皆有助於甲狀腺疾病患者重回健康軌道。術後病友也應遵醫囑,除了注意傷口衛生、逐漸恢復活動量、保持均衡飲食與愉快心情之外,也要定期追蹤並與醫師密切合作以確保甲狀腺疾病的復原。
陸絕美網紅突消失半年!自爆患甲狀腺癌「惡性晚期」 病榻照曝光
外型絕美,過去以一首《學貓叫》的夯歌擁有高人氣的大陸網紅馮提莫,過去在中國大陸的直播圈、演藝圈人氣不低。但去年12月她合約到期後,整個人消失了大半年。這兩天她突然透過社群發文,對外自爆在消失的這半年時間,她其實罹患了甲狀腺癌晚期,緊急開刀才救回自己一命。今年31歲的馮提莫,過去從直播圈一路紅進演藝圈,因為歌聲不錯,發行過單曲、專輯,演藝之路看似一片光明。但她在爆紅後爭議也不斷,陸續傳出她整形過,還爆出她收700萬台幣見「土豪乾爹」等爭議,甚至還傳出有人為了抖內她,挪用千萬台幣的公款。大陸網紅馮提莫罹患了「甲狀腺癌,惡性晚期」,消失了大半年在專心開刀治療。 (圖/翻攝微博)不過關心她的粉絲跟網友可能有發現,馮提莫自去年12月,和平台的合約到期後,她就暫停直播,整個人銷聲匿跡。根據大陸媒體報導,馮提莫直到最近對外接受採訪,才坦言自己消失的這大半年,得了「甲狀腺癌,惡性晚期」。患了大病的她,沒告訴父母,也沒透露給支持她的粉絲,一個人努力面對病魔。馮提莫受訪時回顧這段時間接受治療的經過,提到甲狀腺癌的治療,手術部位必須從頸部切開,且因為腫瘤跟喉返神經及聲帶位置相近,若要取出腫瘤,可能會影響聲帶,當時連醫師都直接回她「唱歌這個妳就別想了」,讓以歌聲衝出高人氣的馮提莫,一度相當受挫。所幸馮提莫的甲狀腺手術開得很成功,不過她的脖子上,也因此留下一條淺淺的開刀傷疤。馮提莫提到,其實罹癌對她來說並不恐怖,但術後她有一段時間,完全說不了畫,更不要說唱歌,她一度悲觀到「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甚至燃起輕生念頭。不過不服輸的她,找了許多專家幫忙,經過多方練習,才慢慢讓聲音回復到過往的清亮。現在的她已能充滿自信的表示,現在自己的嗓子已經恢復了,「過程很艱難,感謝老天和自己的毅力」。◎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講話很虛?恐是單側聲帶麻痹 「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2小時獲新「聲」
42歲的小華,非先天性言語功能障礙患者,但在說話這件事日漸感到困擾,經常有氣無力,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聲帶麻痺且以注射玻尿酸仍無法改善,後來改採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及語言治療輔助,恢復情況良好,已可重返職場並到教會唱詩歌。69歲的市場攤販王先生,食道癌手術後也出現說話氣息音與喝水易嗆咳等問題,無法叫賣對生活影響極大,曾接受過一次玻尿酸治療注射但效果不符期待,改接受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治療,目前術後2年追蹤良好,不僅聲音宏亮,還可以每天唱卡拉OK,大幅改善生活品質。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系喉科主任謝麗君醫師表示,嗓音障礙的個案中除了聲帶水腫或聲帶長繭外,單側聲帶麻痺也十分常見,有高達2~3成的病人發生原因不明,常見的症狀有聲音沙啞、因聲帶無法完全閉合而出現講話氣息音、發聲費力、音量減小,嚴重時還會伴隨吞嚥困難及嗆食。謝麗君醫師表示,在採取保守的「嗓音及行為治療」下,一般而言,可能在3至12個月內自然恢復,解決「失聲」的問題,但若受到腦、肺、食道或甲狀腺腫瘤等壓迫聲帶致使神經受損,或接受甲狀腺、心臟、頸椎等手術後造成的單側迷走神經或喉返神經受損時,則會使肌肉喪失收縮能力,造成聲帶無法運動,導致聲門閉鎖不全的問題。針對這些患者長久性發聲功能受到影響或因工作無法配合長達1年的等待期,可進一步選擇「聲帶注射手術」,採取注射玻尿酸或自體脂肪等物質填補聲帶麻痺造成的空隙,患者可不需住院,但因注射物質會被人體逐漸吸收,持久度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可以維持半年至1年左右。另外,無法接受效果短暫且需反覆注射手術的永久性單側聲帶麻痺者,可以選擇持久度與穩定度較佳的「甲狀軟骨成形術」,由於此術式複雜度高,需仰賴醫師高端的技術與豐富的經驗,目前馬偕紀念醫院率先亞洲與全球同步參加「可調式新式咽喉植入物」臨床試驗,目前此新式可調整植入物已通過食藥署審查取得醫材證。謝麗君醫師表示,最新的「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有別於過往需在植入前由醫師仔細雕琢適合大小,且植入後無法調整,可能發生「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遺憾;而可調式甲狀軟骨成形術的特點在於,手術時間約2小時,只在頸部留有4至5公分傷口,醫師於手術中即可讓病人嘗試說話,並對發出的聲音立即進行反饋調整,手術當天聲音就能有明顯的改善,在術後聲帶消腫後,若對聲音不滿意,還可以於門診進行微調到最佳「美聲」,且不需特別復健、練習及保養,恢復正常生活。謝麗君提醒,若出現氣音、聲音沙啞、失聲或喝水容易嗆到的情形時要盡早就醫,若診斷為單側聲帶麻痺,應積極尋找原因,配合醫師、語言治療師的治療,患者應避免聲帶乾燥,多喝水,減少長時間說話,減少胃食道逆流或是刺激性飲食;此外,18歲以下孩童聲帶因會隨著生長而發育,有聲帶麻痺困擾時,不建議採用植入物的方式,而改以神經接合術治療為主。
甲狀腺結節手術恐留疤 達文西手術開啟「無痕」新世界!
甲狀腺結節大多屬於良性,但若是結節太大壓迫氣管、食道等,或超音波掃描細針抽吸顯示結節惡性度較高就有可能需要開刀治療。然而,頸部手術在許多民眾印象中就宛如「割喉」,更認為會留下像項鍊一樣的疤痕影響外觀,因此消極面對、害怕接受手術而延誤治療。但義大醫院頭頸部腫瘤外科主任王誌群表示,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傳統觀念應慢慢改變,現在其實有很多新的手術方式,可以創造「頸部無痕新世界」,達文西機器手臂就是其中之一,也能讓病患獲得更好的手術結果。「這些」甲狀腺結節恐惡性 需手術切除甲狀腺甲狀腺結節又稱為「結節性甲狀腺腫」,依甲狀腺內異常增生的腫塊數可分為單一或多發性甲狀腺結節。王誌群主任指出,國內約有5%的人有甲狀腺結節,其中又以女性居多,結節產生的確切原因不明,但有9成以上的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通常會先定期追蹤,利用超音波與細針抽吸檢查來觀察結節型態,再評估是否需手術切除甲狀腺。王誌群主任表示,如果合併有以下情形,經由醫師專業評估後懷疑為惡性結節或有較大的惡性發展可能,便會建議手術治療,包含:家族史:有甲狀腺髓質癌或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的家族史危險因子暴露:頸部曾曝露在輻射線下(如因頭頸癌接受過放射線治療)性別:男性。雖然女性結節發生機會較多,但男性結節惡性的機會較大年齡:小於15歲或60歲以上,可能會有惡性變化結節型態:結節壓迫到周邊組織引起壓迫症狀(如:聲音沙啞、呼吸道不順暢、影響吞嚥等)結節持續快速生長結節大小超過4公分以上 單一結節,比起多發性結節更容易有惡性可能 結節壓迫到周邊組織引起壓迫症狀(如:聲音沙啞、呼吸道不順暢、影響吞嚥等)結節持續快速生長結節大小超過4公分以上 單一結節,比起多發性結節更容易有惡性可能傳統手術怕留疤? 達文西手術可「頸部無痕」然而,傳統甲狀腺切除手術一般會在前頸部留下6-10公分左右的長條疤痕,即使以內視鏡手術治療,雖傷口較小,但仍會留下2-4公分的疤痕。王誌群主任提到,若病患又有蟹足腫體質,留下的頸部疤痕更會嚴重影響外在美觀,許多民眾便因為害怕外表改變而拒絕手術、消極治療。不過,現在已有新的手術方式能幫助病患達到「頸部無痕」。王誌群主任分享到,曾有一名47歲的良性濾泡型甲狀腺瘤女性患者,過去右手臂旋轉肌曾受傷接受手術後留下蟹足腫疤痕,因此當病患知道甲狀腺腫瘤須接受手術時就非常擔心頸部會留下如項鍊般的蟹足腫疤痕。但在王誌群主任和病患溝通評估後,這名患者決定接受達文西手術,並採用「經腋下/經乳暈」手術方式進行甲狀腺切除,術後頸部不僅沒有疤痕,發聲、說話也不受影響,住院兩天後便出院返家。王誌群主任表示,達文西手術能提供3D立體放大影像,視野比傳統手術多近10倍,可更清楚地看到神經、血管,能順利保留喉返神經、副甲狀腺,此外,達文西機器手臂內視鏡電燒頭的多角度旋轉,與其較佳的止血功能也更能精準切除患部,避免大量出血,術後恢復快速,且能達到頸部無痕美觀的效果。運用機器手臂輔助手術也可降低術後併發症、縮短住院時間等。除了「經腋下/經乳暈」手術方式,達文西機器手臂也可運用在「經口手術」、「腋下手術」、「耳後手術」,亦能精準切除甲狀腺腫瘤,而且不會在病患身上留下任何疤痕。王誌群主任指出,現在有很多種切除甲狀腺手術方式,每個手術各有優缺點,若害怕手術疤痕影響外觀,也有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創造頸部無痕新世界,病患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陪姊就醫「雙雙確診甲狀腺癌」…弟曝:只是順便檢查 醫籲1族群要注意
大陸江蘇一名33歲趙女士在做健康檢查時,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隨後她在弟弟陪同下就醫,弟弟想著也順便做個檢查,沒想到2人均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所幸2人手術都很順利,如期出院。綜合陸媒報導,江蘇一名33歲趙女士去年底做健康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今年1月在弟弟的陪同下就醫,弟弟想著來都來了,也順便檢查一下,沒想到一檢查發現,姊弟倆均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大陸江蘇一名33歲趙女士在做健康檢查時,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隨後她在弟弟陪同下就醫,弟弟想著也順便做個檢查,沒想到2人均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圖/翻攝荔枝新聞)醫生表示,弟弟的情況較複雜,左側腫瘤較大,已侵犯喉返神經,要把腫瘤切除,費了很大的功夫,且弟弟淋巴結轉移比較多,在清掃淋巴結的方面也花了相當大的精力,以減少復發的機率,所幸姊弟倆的手術都很順利,如期出院,之後也要定期複診。據相關醫學統計顯示,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女性發生率遠高於男性,儘管如此,男性一旦患有甲狀腺癌,更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醫生表示,甲狀腺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且有家族聚集性特點,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建議一年至少做1次甲狀腺超聲和甲狀腺功能檢查。
國人罹患甲狀腺結節機率高 專家籲有症狀及早就醫!
甲狀腺結節是國人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平均約每七人中約有一人罹患。民國六十年代政府實施食鹽加碘政策前,缺碘性甲狀腺腫大的患者極多,甚至大如棒球、排球,而以往的手術及醫療水準不如現在,此類患者治療起來頗為棘手,往往傷口極大,手術時間長,併發症也常發生。在食鹽加碘政策實施後,大脖子症大幅減少,但近年來國人喜愛食用玫瑰鹽、海鹽等國外進口食鹽,因未添加碘,可能導致近年來國人碘攝取不足狀況漸增,近來甲狀腺結節比率不減反增,提醒有甲狀腺問題的民眾,宜及早就醫,而現今手術技術成熟,多可降低併發症風險。甲狀腺疾病 國人常見新竹台大分院甲狀腺外科醫師黃俊雄指出,甲狀腺是人體重要內分泌器官,主要分泌甲狀腺素負責調節身體新陳代謝速率,代謝速率過慢、過快都屬於甲狀腺功能異常,當代謝速率過慢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容易水腫、肥胖、活力差,而代謝速率過快則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容易燥熱、暴瘦、心跳過快等。除了甲狀腺功能異常外,甲狀腺結節也是國人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之一。黃俊雄醫師表示,「許多病人可能是看到、摸到頸部腫脹,或是健檢發現,甚至是結節過大壓迫食道或氣管,出現吞嚥及呼吸困難才被診斷」。95%甲狀腺結節為良性 個人精準化治療為目前主流黃俊雄醫師說明,甲狀腺結節經超音波及細針穿刺檢查多可判斷良惡性,其中約95%為良性,僅5%為惡性,而通常大小愈大(如超過3-4公分以上)者,甲狀腺癌的機率也較高。雖然甲狀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七名,但致死率低,患者宜與醫師完整討論後,決定相關治療計畫。近年來也有針對一至四公分以下的甲狀腺癌患者採取非手術的追蹤療法,但宜與醫師充分討論瞭解優缺點,依個人情形考量後再施行為宜。另外,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中約有35~50%經藥物治療後效果不佳,可考慮口服放射碘治療,而手術治療亦是可考慮的最終治療選項。黃俊雄醫師也提到,甲狀腺癌中有約百分之一是惡性度極高的未分化癌,長得極快且易侵犯周邊組織,即使能夠手術切除,病人存活率也可能只有半年,是醫師最大的夢靨,而近年標靶治療的進步,為這類患者提供了一線曙光。兩大甲狀腺手術併發症 影響生活品質黃俊雄醫師進一步說明,雖然甲狀腺手術技術發展日趨成熟,但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後方為氣管及食道,之間有一對負責控制發聲的喉返神經,副甲狀腺也位在甲狀腺的後方,而甲狀腺手術最常見的兩大併發症就是喉返神經及副甲狀腺的傷害。若傷到喉返神經,會造成聲音沙啞、音調改變,喝水容易嗆到、甚至吞嚥困難,可能形成暫時或永久性傷害;若傷到副甲狀腺,則會造成低血鈣血症,出現手麻、腳麻、臉麻等症狀,雖多數在數周內可恢復,但仍有少數造成長期問題。輔助先進儀器 手術更安全所幸,目前甲狀腺手術已有許多術中輔助儀器,可以提升手術安全。黃俊雄醫師指出,喉返神經的外觀有時難以與血管區分,而甲狀腺發炎造成沾黏或腫瘤侵犯等,都可能提高傷及神經的風險。使用神經監測器導航可以透過偵測訊號,降低傷害喉返神經風險,建議以下情形可考慮使用 -- 甲狀腺曾開刀、甲狀腺癌、巨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另外,術中也能搭配組織凝集儀,可讓手術更順利及縮短時間。黃俊雄醫師說明,甲狀腺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傳統手術使用電燒來止血,但較粗的血管使用傳統電燒止血效果不佳,多需以綁線處理,而利用組織凝集儀透過能量傳導直接截斷血管,能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也大幅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建議沾黏越嚴重、結節越大、手術風險愈高的病患可以優先考慮。黃俊雄醫師提醒,甲狀腺疾病極為常見,相關問題應盡快就醫,由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甲狀腺外科、一般外科等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診斷,及早治療多數治療效果極為良好,切勿諱疾忌醫。
甲狀腺手術最憂術後出血 醫師曝「這樣做」治療更安全
手術是根治甲狀腺腫瘤方式之一。不過,醫師透露,甲狀腺的血流豐富,手術最擔心的風險是術後出血,過去就曾聽聞有病人血腫壓迫氣管,因此缺氧變成植物人的案例,要格外小心。建議治療前應與醫師主動溝通與討論,選擇更安全的方式進行診治。傳統手術傷口大、出血風險高蔡欣恬醫師指出,常見的甲狀腺腫瘤如良性甲狀腺結節、惡性甲狀腺癌。臨床上,如果甲狀腺結節過大壓迫到氣管、食道,導致呼吸不順暢、吞嚥困難,或是影響美觀,會建議手術摘除甲狀腺;若是甲狀腺癌可能還得廓清頸部淋巴結,合併放射性碘-131治療。術中器械輔助 病人治療更安全蔡欣恬表示,傳統手術傷口長達5~8公分,止血又是手術時重要環節之一,綁線止血耗費花時間,手術多半長達約1至1.5小時才能完成。目前可搭配組織凝集儀合併神經監測器,不僅可以加速手術時間,也降低術後出血的併發症風險,臨床上,病患接受度高,通常醫療保險都能給付。「病人手術時間短,麻醉時間減少、手術風險越小,降低喉嚨腫脹機率,縮短恢復期」。蔡欣恬解釋,組織凝集儀是藉由精準地控制且即時調整能量輸出的時間及功率,使組織與血管永久閉合,進而阻斷血流供應有效止血,幾乎不再需要綁線,不僅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一半以上,讓醫療團隊與患者能更加安心接受治療。「甲狀腺手術也要避開小心喉返神經及上喉神經。」蔡欣恬說明,傷害喉返神經恐造成聲帶麻痺,而傷害上喉神經可能造成聲音沙啞或發不出高音等併發症,雖然喉返神經、上喉神經位置差異不大,但每位病患的甲狀腺腫瘤大小不一,或是二次開刀神經沾黏的程度不同,且肉眼無法準確分辨,利用神經監測器藉由電流刺激傳達神經訊號,就能精確避開喉返神經及上喉神經,大幅提升安全性,也能更快速完成手術。國際甲狀腺意識月 醫籲主動檢查甲狀腺蔡欣恬分享,5年前曾與海外醫療團隊到斐濟義診,因當地沒有甲狀腺腫瘤專科醫師,很多病人甲狀腺結節巨大,甚至有達10公分以上,「就像是掛著2顆椰子一樣」;然而,甲狀腺結節越大、手術難度越高,出血風險也越大。相較台灣醫療發達、就醫方便,蔡欣恬呼籲,每年1月是國際甲狀腺意識月,建議國人主動檢查甲狀腺,尤其甲狀腺腫瘤幾乎沒有症狀,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更應定期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萬一需要手術建議主動與醫師討論選擇更安全的治療方式。
甲狀腺結節可能是癌症! 「這方法」女音樂家手術不留疤
一名20多歲女性音樂工作者,健檢發現右側頸部有1.5公分的甲狀腺結節,進一步超音波穿刺檢查,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醫師建議手術切除。由於考量個案為年輕女性,採取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切除術,頸部不留疤,加上她的工作因素,搭配神經監測及相關手術能量器材,術後頸部外觀與聲帶完全不受影響,讓她能儘速返回工作崗位,並上台演出。甲狀腺結節逾4公分 惡性機率高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暨甲狀腺醫學中心主任陳瑞裕指出,好發於年輕女性的甲狀腺結節,是國人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不少人都是健檢接受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才發現。一般來說,結節大於4公分以上,可能為惡性機率達10至15%而需手術;若是結節小於4公分,但影像表現有鈣化點、血管增生、邊緣不清楚,或壓迫氣管,也會建議手術切除。除此之外,若在甲狀腺超音波影像及細胞學穿刺診斷下,醫師高度懷疑為非良性結節,也會建議切除。其他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對藥物產生過敏、嚴重副作用等,也可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經口甲狀腺手術 隱藏傷口、頸部不留疤但傳統甲狀腺手術會在下頸部,留下一道5至6公分的疤痕,容易影響美觀,而有蟹足腫體質者的疤痕,範圍又更會加大。現今醫療進步,目前已有經口甲狀腺切除術,外觀不留疤且術後復原快。陳瑞裕醫師表示,經口甲狀腺切除術是從口內的下嘴唇進入,並將傷口隱藏在口腔黏膜內,可大幅改善美觀,由於口腔黏膜癒合較快,產生蟹足腫情形也相當少見,適合5公分以下的甲狀腺結節,或是2公分以下且未侵犯周圍組織的甲狀腺癌病患。術中搭配輔助利器 提升手術安全性陳瑞裕醫師說明,經口甲狀腺切除術是利用內視鏡進行,通常建議術中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及相關手術能量器材,可大幅提升醫療團隊手術時的安全性。神經監測儀可清楚監視神經位置,可避免傷及喉返神經,預防患者術後聲音沙啞的後遺症。而手術能量器材比如組職凝集儀等的使用可幫助止血,降低出血、感染的風險。「甲狀腺手術要特別注意出血的風險。」由於甲狀腺周圍分布豐富的血管,一旦出血過多,恐造成患者發生血壓偏低、心跳過快,嚴重甚至氣管壓迫、呼吸困難,有危及性命的可能。年輕女性健檢 建議加做甲狀腺超音波近年來,國人甲狀腺癌發生率有上升趨勢。陳瑞裕醫師提醒,大部分甲狀腺癌與個人體質有關,極少數可能與家族遺傳,或是飲食及環境有關,建議年輕女性在健檢時,可加做甲狀腺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遠離甲狀腺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