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鳴
」 氣喘 咳嗽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新冠肺炎「嬰幼兒呼吸道殺手」進流行期! 台中海線1周3例
台中1歲男童有感冒症狀,日前因呼吸急促就醫,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緊急住院治療。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近來正值季節交替、早晚溫差大,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RSV病毒,該院1周就有3例發生。余秋霖表示,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當時男童出現感冒症狀,由母親帶到醫院就診,診療過程中發現,男童喘鳴聲音特別大,呼吸也很急促,馬上從鼻腔取出鼻涕檢驗,確認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較流感高2倍強度」,余秋霖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特別強,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尤其以1歲以下的嬰兒更容易遭傳染,或是年長者抵抗力差也容易被感染,病毒潛伏期約2至8天左右。余秋霖說,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後,下呼吸道黏膜會受到破壞,引起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常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發燒,也會咳到吐,若沒有及時治療,甚至可能出現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發紺、呼吸困難等症況,嚴重時恐引發嚴重呼吸衰竭,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據了解,RSV病毒的流行期在秋冬季節,以台灣來說大約是11月至2月,高峰期常出現在初冬時、約12月至1月左右。即便感染過也不會有免疫力,有些民眾甚至同一年反覆感染好幾次。余秋霖說,該名患者住院6天,期間安排排痰、點滴治療,同時採用支持性療法,已逐漸恢復健康。
2個月大早產兒「咳嗽2天」惡化至胸凹併肺炎 搶救16天脫險
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對嬰幼兒的威脅最為明顯。近期一名胡姓早產兒於2個月大時出現流鼻涕、咳嗽等症狀,兩天內病情急劇惡化,發高燒、呼吸急促,甚至出現嚴重喘鳴和胸凹現象,最終診斷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及細支氣管炎,所幸經過16天的急診室與加護病房搶救,終於平安康復。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結合早產兒基金會,響應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推動「遠離RSV,按月接種加追蹤」,呼籲政府效法日本和韓國,將RSV預防單株抗體的健保給付範圍擴大至33至35週的早產兒,並同時儲備多種預防手段,確保安全穩定的接種計劃,避免中斷保護力,從而全面提升RSV防疫的覆蓋率。基金會也分享一起個案,一名胡姓早產兒在2個月大時出現流鼻涕、咳嗽等症狀,沒想到兩天內病情急劇惡化,發高燒、呼吸急促,甚至出現嚴重喘鳴和胸凹現象,最終診斷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及細支氣管炎。隨後病情再度惡化,併發肺炎且需插管治療,經過16天的急診室與加護病房搶救,才終於平安康復。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表示,早產兒出院後的前6個月是感染RSV的高風險期,這些嬰兒一旦感染後住院、重症的比例遠高於足月嬰兒,對家庭和醫療體系帶來巨大負擔。統計顯示,兒童因RSV住院的平均時間為3至7天,嚴重者甚至長達20天,每名患者的醫療費用可能高達20萬台幣。由於目前RSV尚無特效藥物,防治策略的重點應該是預防,減少感染後重症與住院的風險。事實上,衛福部曾在官網說明,在台灣每年約有1千個嬰幼兒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高達九成為兩歲以下的嬰幼兒。而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棘手之處,在於其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只需兩三天的時間,便可能從發燒的症狀發展為嚴重的呼吸窘迫,進而演變成肺炎或支氣管炎。衛福部指出,長期追蹤研究顯示,曾經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而住院的寶寶,之後發生氣喘的機率較高。雖然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在嬰幼兒絕大多數會自行痊癒,但少數可能造成嚴重呼吸道併發症。因此提醒家長們,如果發現寶寶有呼吸急促、食慾活力減退等症狀,一定要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換季惡夢來臨!氣喘患者竟不知過敏原 IgE檢測有助阻斷發炎反應
根據衛福部資料,氣喘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45萬人死亡,台灣平均每5名氣喘患者中就有一人控制不佳。前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郭漢彬教授說明,氣喘主要以外因性(第二型)氣喘為居多,因外來過敏原如塵蟎、動物、菌、花粉等誘發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氣道收縮、分泌物增加等,進而出現如「喘、悶、咳」等三大氣喘現象。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則指出,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影響全台200萬人,然診間觀察,過去有許多患者不曉得自己是否有氣喘症狀,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若氣喘放任不處理,恐造成氣道反覆腫脹與重塑,影響呼吸及生命安全。郭漢彬教授建議,若民眾有類似症狀,應及早進行相關血液檢測,確認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對各別過敏原的濃度是否過高,找出真正造成氣喘的主因。郭漢彬教授也提醒,目前氣喘的治療除了口服藥、吸入型類固醇等,也有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若民眾有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與喘鳴聲等類似氣喘症狀,應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切勿隱忍。根據2022成人氣喘照護指引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為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為15%,換算全台目前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由於氣喘屬於慢性疾病,大多需經歷長時間的治療與診斷,也因此許多人把「喘、悶、咳」等當作一般感冒處理。廖信閔醫師解釋,氣喘是複雜的發炎疾病,因此診斷已從過去臨床症狀表現的分類,轉為檢測特定的生物標物,如: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 E、過敏原反應等。目前根據發炎原因,可將氣喘分為大多數的第二型氣喘,以及非第二型氣喘,嚴重型氣喘則有超過半數屬於第二型氣喘,當中大多數為過敏型。患者因氣道長期處於發炎階段,受到過敏原的刺激,會誘發身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導致支氣管管徑狹窄,進而誘發氣喘急性發作。郭漢彬教授舉例,若免疫球蛋白E(IgE) 濃度大於>30 IU/ml且任一個過敏原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 數值異常,即符合過敏性氣喘定義。也因此,針對過敏性氣喘治療,除了減少環境中可能的致敏原因,目前採以「階梯式治療原則」,目標是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一旦病情控制穩定,即可降階減少藥物種類與藥量。衛福部統計指出,21%氣喘患者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郭漢彬醫師也表示,診間有許多民眾就算已確診氣喘,仍採取消極的治療態度。根據北醫的治療追蹤系統顯示,「服藥時間不穩定」、「類固醇吸入不足量」等,都是患者常見的錯誤行為。郭漢彬教授提到,不少患者多認為發作時再就醫即可,或是擔心類固醇的心悸、噁心暈眩,或是喉嚨痛、月亮臉與水牛肩等副作用,而未積極治療。長此以往,若氣道未受到良好控制,時常發炎的情況下會導致上皮增厚、上皮纖維化,使氣道變小,恐演變成嚴重氣喘。不僅發作頻率提高,肺功能更有可能因此衰退、出現氣道重塑等不可逆的傷害,嚴重者甚至有死亡風險。一名約40多歲的上班族李先生從小就有氣喘症狀,每當秋冬換季便容易急性發作需就醫治療,影響工作甚鉅。廖信閔醫師說明,由於李先生當時的症狀已符合氣喘定義,且某幾項過敏原數值異常,因此確診為因過敏原引起的外因性氣喘。所幸在找出氣喘成因與積極治療後,李先生的氣喘發作頻次不僅明顯降低,至今5~6年過去,秋冬也幾乎未再因急性發作而須入院治療,對工作及生活品質都有大幅的改善。由於時序即將進入秋冬換季,廖信閔醫師提醒有疑似氣喘症狀或過敏性體質的民眾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準備,如配戴口罩、減少暴露於空氣中的致敏因素,以減少氣喘發作。台灣氣喘暨過敏疾病衛教學會指出,當室內外溫差超過7度以上,便容易誘發氣喘發作。此外,秋冬盛行東北季風,也會將北方塵土帶往台灣,使得空氣中PM2.5的含量升高,增加氣喘患者對汙染源的過敏反應。而9月進入開學季,校園中的灰塵髒汙等過敏原與流感病毒也會增加氣喘孩童與青年學子的發病機率,家長也應多留意家中孩童是否有氣喘症狀。2022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提到,台灣屬於海島地形,地處亞熱帶且氣候變化不一,使得過敏原集中,進而增加了氣喘病人的發病率。醫師建議,若民眾疑似有氣喘的類似症狀,建議可至專業醫療院所進行IgE檢測,協助醫療人員判定氣喘成因,對症下藥。
數十年菸齡翁戒菸多年仍患COPD! 醫曝3方式有效改善喘鳴症狀
有數十年菸齡的許先生,年74歲,已退休,因呼吸喘合併有喘鳴聲,十年前就被外院胸腔科醫師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近來逐年呼吸困難,幾年前聽從醫生建議已戒菸,雖有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及其他症狀藥物規律控制,但還是常發生咳、喘和有痰的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經親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胸腔內科門診,透過教導許先生從自主運動與呼吸訓練、飲食著手改善,約半年後已讓許先生行動比較不喘,精神狀態良好,明顯提升日常生活品質。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見3症狀 嚴重會胸悶、呼吸困難洪崇文醫師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是一種呼吸道的疾病,常見三大症狀:(1)慢性咳嗽——早期最容易出現的症狀,患者常誤以為是一般感冒或吸菸煙霧刺激所致,不以為意(2)咳痰——伴隨咳嗽後出現黏痰、白痰或黃痰,常與呼吸道感染或氣喘病混淆(3)呼吸困難(喘)——患者可能會感到胸悶,日常活動能力漸漸下降,如爬樓梯或搬重物會感到喘息甚至喘不過氣,連散步行走都會感到喘鳴不適,當合併其他肺部感染症時,情況會更嚴重。吸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主因 肺功能檢查為必要篩檢工作洪崇文醫師說,據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有很高的比例是跟「吸菸」有關。常見原因還包括二手菸、有害微粒子進入肺部造成慢性發炎及慢性咳嗽、肺部功能老化、遺傳、以及其他原因(如肺發育不全、患有氣喘、支氣管過敏病史或肺部反覆感染者)。肺功能檢查則是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必要工具。戒菸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 如有不適,仍應儘早就醫洪崇文醫師建議民眾應該戒菸與遠離汙染環境,若有出現慢性咳嗽、咳痰、胸悶或呼吸困難現象要盡快就醫。「戒菸及遠離菸害」是預防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呼籲民眾做好防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病對健康的危害。
RSV夏天異常現蹤!2歲童咳到吐 醫曝3大症狀:咳嗽出現「這聲音」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通常在冬天流行,不過今年異常地和A流與新冠一併在夏天時悄悄現蹤。兒科醫師林智葳提醒,家裡孩子如果有高燒、嚴重咳嗽症狀的話,請儘速就醫診治。林智葳在臉書《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表示,最近門診發現好幾個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孩子,都是2歲以下,RSV通常會在冬天流行,例如前年的10月,但今年異常地和A流與新冠一併在夏天時悄悄現蹤。他指出,RSV的主要症狀為高燒、嚴重咳嗽、咳嗽出現喘鳴聲(wheezing)且痰多到爆炸,有個孩子燒到第6天,還有孩子咳到吐、咳到無法入睡。林智葳提到,RSV感染後,病程約為7至10天,通常都會痊癒,但2歲以前得到RSV而住院的孩子之後得到氣喘(Asthma)的機率是沒有得過孩子的1.9倍,在較小周數的早產兒身上,更可能高達10倍。他提醒,家裡孩子如果有高燒、嚴重咳嗽症狀的話,請儘速就醫診治。此外,腸病毒也處於流行期。疾管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3歲弟喉嚨痛急診…手術2小時夾出「扁平異物」 醫示警:恐害食道破裂
一位3歲小男孩因為疑似吞入異物,被家屬送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急診室。醫師江鴻逸經過病史與理學檢查發現,小男孩並無呼吸窘迫情形,症狀是喉嚨痛和吞嚥不適,無皮下氣腫,亦無喘鳴呼吸音,前後照胸部X光顯示在食道處有一個環狀扁平異物,診斷為小兒食道異物,立即會診小兒科醫師曾文禹,安排緊急全身麻醉腸胃鏡異物夾取術,前後歷經2小時順利取出一元硬幣,讓家長放下心中的大石。江鴻逸表示,吞入異物通常是偶發事件,請家長要特別注意學齡前兒童的安全,尤其孩童一拿到東西可能就會往嘴巴裡塞,這時就會發生意外。一般來說,包括硬幣、鈕扣、藥物或是電池等物品,都很有可能會被孩童吞入,如果家長發現這一類物品被孩童意外地吞入,必須趕快就醫,如果拖延搶救時間很有可能會造成食道破裂,甚至需要重建食道,這將是孩子一輩子的遺憾。江鴻逸提醒,當家長到院後,應盡可能向醫護人員說明事發經過,例如吞入時間、物品種類和孩童發生的症狀等,同時把殘餘物品或藥物包裝提供給醫護人員參考,以便做出正確的醫療診斷。一位3歲小男孩因為疑似吞入異物,被家屬送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急診室。(圖/翻攝自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臉書)曾文禹說明,在辨認出是否為需要夾取的異物之後,就會連絡腸胃科內視鏡團隊與開刀房執行內視鏡異物夾取術。由於考慮異物可能因為夾取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故在開刀房插管是最安全的方式,並保護在異物取出過程中不會掉落到呼吸道內造成二次傷害。醫師提到,當胃鏡進入食道與胃後,會依據異物型態選取適當的工具協助將異物取出。倘若進到胃裡仍未看到異物,需考慮異物可能已進入小腸,此時只能觀察與等待異物排出,或是不幸造成穿刺後開刀取出。因為異物夾取完後食道或胃內常有些許傷口,所以通常會在兒童病房觀察數天,待進食穩定後再行出院。江鴻逸和曾文禹呼籲,由於幼童很容易將可以伸手取得的東西放入嘴巴裡,因此舉凡小東西或是尖銳的物品,例如鈕扣、硬幣、電池、磁鐵、針、小型塑膠玩具和巴克球等,都應該收藏在兒童無法拿到的地方。其中電池與兩顆以上的磁鐵特別危險,電池在食道與胃都容易造成灼傷,甚至穿孔,兩顆以上的磁鐵則可能因為夾住組織造成缺血與壞死,需要多加留意,避免發生憾事。
吃完麻辣鍋喉嚨劇痛!26歲OL隔日倒地死亡 醫生:她是窒息而死
中國有名26歲女子日前下班跟同事吃麻辣鍋慶生,回家後覺得喉嚨痛,吞服止痛藥、消炎藥也不見好轉。次日一早狀況急遽惡化,女子趕緊請假就醫,但到院後僅10分鐘就倒地不治。醫師根據女子生前症狀推測,她竟是被活活悶死的。中國醫療網紅「Drx說」日前在微博分享病例個案,表示這名女子吃完麻辣鍋回家,睡前發現喉嚨有點痛,但以為是火鍋太辣導致,沒有重視。沒想到,隔天女子病況加劇,不僅喉嚨更痛,甚至出現吞嚥困難、呼吸不順等症狀,但她以為感冒惡化,吞服幾顆消炎藥就去上班。然而,當她抵達辦公室,咽喉痛不僅沒有減緩,還出現憋氣感、畏寒等情況,她連忙請假到醫院求助,沒想到在診間門前,意識已經開始模糊,接著大口呼氣後倒地不起。經過醫師搶救,仍然不幸身亡。事後醫師綜合女子先前的症狀,加上檢查後發現,女子會厭充血腫脹,堵塞聲門,因此研判女子是「急性會厭炎」送命。「Drx說」指出,患者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吃火鍋時,因為高溫和辛辣刺激,導致會厭發炎、水腫,又受到冷飲刺激,導致病況惡化,該種情況與普通的咽喉發炎、疼痛類似,因此可能被患者輕忽。醫師表示,會厭位於舌根後方,進食時食物會經過咀嚼形成球狀,此時會厭自動關閉,防止食物進入肺部。但要是會厭發炎,就可能堵塞呼吸道,就會導致呼吸困難。急性會厭炎的病情進展十分迅速,一旦發病後沒有及時診療,可在極短時間內窒息,因此死亡率較高。會厭發炎可能堵塞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一旦發病後沒有及時診療,可在極短時間內窒息死亡率。(圖/翻攝微博/Drx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官網指出,會厭軟骨位於聲帶氣管上方,若細菌、病毒感染,外傷、咽喉局部刺激,急性過敏,都可能會引起會厭發炎,一旦化膿腫脹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就有危及生命的可能,造成會厭急性發炎的細菌,以B型嗜血流感桿菌最為常見,一開始幾乎都是以咽喉吞嚥疼痛來表現,有的伴隨發燒、甚至出現聲音沙啞、呼吸喘鳴聲、無法平躺呼吸及胸悶、流口水,病程進展迅速,快者幾小時內就會窒息死亡。
張學友感染RSV病毒!取消演唱會 台大醫師曝:1歲以下嬰兒「高危險族群」
62歲「歌神」張學友上週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而緊急取消三場小巨蛋演唱會。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小兒科教授黃立民提醒,除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共病族群外,1歲以下的嬰兒是最高的危險族群,他們容易感染RSV並因此而併發重症需要住院治療。感染RSV後,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缺氧等症狀,甚至會併發肺炎和支氣管炎,並可能導致長達10年的後遺症。因此家長應減少帶嬰兒出入人多擁擠的場合,並勤洗手。最好的預防方法是讓嬰兒接種RSV單株抗體,以降低感染和重症風險。呼吸道病毒RSV不容輕視!黃立民醫師解釋道,RSV是一種可能影響各個年齡層的病毒,但最常見於嬰兒。感染症狀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多數人會在1到2週內康復,但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和患有慢性疾病的長者而言,併發重症風險更高。黃立民醫師進一步指出,RSV感染的嚴重程度與肺容量成反比。由於1歲以下的嬰兒肺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支氣管有如筆尖般非常狹窄,一旦感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缺氧等嚴重症狀,需要住院治療。此外RSV感染還可能影響嬰兒的日常生活,例如會因為呼吸不順暢而影響進食和睡眠,進而導致脫水或營養不良,增加了康復的困難。減少出入人潮密集場合 保護寶寶免受RSV威脅黃立民醫師強調,嬰兒一旦感染RSV引發肺炎或支氣管炎,通常會需要住院觀察。有超過八成的RSV住院病例是健康足月的嬰兒,對於1歲以下嬰兒來說RSV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此外RSV非常容易傳染,每位感染者可能會傳染給4位嬰兒,因此在產後護理之家、托嬰中心等地,群聚感染事件經常發生。RSV感染對嬰兒的影響不僅在於患病期間,還可能留下損害呼吸道功能,例如氣喘、反覆性喘鳴等長期後遺症持續長達10年,影響孩子的童年。因此家長應該注意減少嬰幼兒出入人群密集的場合,並在家人出現感冒症狀時進行隔離,以免傳染給嬰幼兒。最好的預防方法是讓嬰兒接種RSV單株抗體,以預防感染和重症。黃立民醫師同時也提醒,一旦嬰幼兒出現高燒、呼吸短促、喘鳴聲或活動力變差等情況,應立即就醫,以防止肺炎、細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以確保嬰兒的健康與安全。
5個月大嬰確診「咳嗽像狗吠」 專業醫提醒「2症狀」千萬別忽略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明顯復甦的跡象,不僅有不少醫師出面示警,疾管署也表示目前疫情進入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得不注意。而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也表示,近期就曾遭遇一名5個月大嬰兒個案,確診後出現宛如狗吠聲的咳嗽,送醫檢查後發現血氧濃度降到90%,最後收至兒童加護病房。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最近一週新冠病毒疫情有增溫趨勢,再加上嬰幼兒免疫較脆弱又沒有施打疫苗,很容易被交互傳染,建議家人彼此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產生群體免疫,減少嬰幼兒被傳染的風險。除此之外,黃士倫醫師也提醒,疾管局臆測新冠病毒捲土重來8、9月將達此波高峰。黃士倫醫師也提到自己近期遭遇的案例,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新冠病毒確診,引發哮吼出現了咳嗽嘶吼聲、聲音沙啞一天。媽媽帶來醫院時,血氧量測降到90%。後來與媽媽討論後,建議收至PICU兒童加護病房,但由於黃士倫醫師所在的院所沒有床位,黃士倫醫師還親自將小嬰兒轉院至彰濱秀傳。黃士倫醫師表示,兒童哮吼(croup)好發於6個月到3歲大之間,典型症狀包括接著有像狗吠聲的咳嗽 (barking cough)、吸氣性喘鳴(inspiratory stridor)、聲音沙啞(hoarse voice)及呼吸困難(mild to moderate respiratory distress)。兒童哮吼以往常見的病原體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於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國外已有不少案例是由於COVID-19導致兒童哮吼之發生。黃士倫醫師也提醒,最近新冠病毒似乎又蠢蠢欲動,提醒各位爸媽家中若有學齡前兒童,一定要隨時留意他進食的狀況,是不是容易嗆到溢奶,或者哭聲有所改變,並且隨時監測小孩的血氧。呼吸喘伴隨血氧下降,或者小孩的活動力胃口有變差的情形,則需要立即就醫。若延誤就醫時機,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呼吸窘迫,甚至需要緊急插入氣管內管,因此不得不當心。
張學友染RSV惜停演唱會!3類人是高風險族群 台大醫提醒:常有6症狀
「歌神」張學友攻蛋演唱會7日晚間驚傳停辦,張學友透過環球音樂臉書,證實感染了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自上星期從台灣回香港後就感到不適,不得不喊停演唱會行程。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教授黃立民說,RSV感染的症狀可能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大多數人會在一到兩週內康復,嚴重會導致呼呼吸短促與氧氣濃度過低。他提醒,兒童、年長者及患有某些呼吸道共病的成年人,都是RSV容易找上的對象。黃立民先前曾說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病毒,會影響肺部和呼吸道,和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樣需要受到重視,尤其是對於60歲以上的民眾,因為年齡增長導致免疫力下降,導致罹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增加。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教授黃立民。(圖/報系資料照)RSV感染的症狀,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大多數人會在1到2週內康復,但嚴重的話,RSV也有可能導致呼吸短促和氧氣濃度過低,可引起細支氣管炎和肺炎,有時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惡化,例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或鬱血性心臟衰竭等,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據衛福部疾管署衛教,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潛伏期約3天,症狀期約1週,RSV發生在嬰幼兒,因為嬰幼兒的氣管很細,若肺部發炎反應,呼吸道症狀會更為顯著,而成人也會產生類似症狀。一項針對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每年因RSV住院的65歲以上老人多達17.7萬人,因此而死亡的約有1.4萬人,因此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在官網上刊載包含60歲及以上成年人、孕婦、或是青少年,都可能罹患RSV,建議他們諮詢醫師是否要施打疫苗來預防RSV。台灣近期已有RSV疫苗通過核准,預計將於2024年6月上市。
嚴重咳嗽、伴隨呼吸困難,以為新冠後遺症 一查竟是「氣喘急性發作」
從事科技業的李小姐從小有氣喘病史,新冠確診後又出現嚴重咳嗽的情形,還伴有呼吸困難、喘鳴和胸悶的症狀,於是到醫院門診看診。藉由胸部X光、抽血和肺功能檢查,診斷為氣喘急性發作。經由一段時間的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呼吸道的症狀漸趨穩定。出現呼吸系統疾病 應盡快就醫診治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胸腔內科胡耕寧醫師表示,胸腔內科是一個專注於呼吸系統相關疾病的醫學領域,這些疾病包括慢性咳嗽、支氣管擴張症、肺炎、肺結核、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及間質性肺病等。許多人可能會在生活中遇到呼吸系統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經常感到呼吸急促、胸部疼痛、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建議民眾不要焦慮,可至胸腔內科門診進行評估,並接受最妥適的治療。另外,預防勝於治療,若有家族病史、長期吸菸習慣或長久暴露在污染、有毒物質的環境中,也建議可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掌握己身的健康狀況。身體理學檢查加上必要測試 釐清正確病灶胡耕寧醫師說明,針對呼吸系統相關疾病的評估,通常醫師會詢問病人的病史和症狀,並進行身體理學檢查及肺功能測試、X光檢查、電腦斷層掃描、胸部超音波、支氣管鏡等必要的檢查。評估後會根據病情和症狀,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向,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呼吸復健運動、正壓呼吸器等。胡耕寧醫師提醒,如果出現呼吸系統相關的症狀要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確保及早發現疾病,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嚴重氣喘用藥沒改善!婦拒絕回診惡化 靠長效生物製劑擺脫險境
一位5旬婦人長年苦於氣喘,使用傳統吸入型類固醇(ICS)仍咳個不停,調高吸入型類固醇劑量合併兩種支氣管擴張劑,療效仍不理想,且年紀大行動不便需兒女陪伴就醫,婦人備感灰心不願回診,竟引發急性惡化送急診!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鄭至宏為婦人申請健保給付長效型生物製劑,半年就使氣喘症狀獲 得 良好控制,終於拋開口服類固醇讓治療更方便,不再造成兒女負擔。 嚴重氣喘急性惡化 需送急診住院世界衞生組織(WHO)估計2019年世界有2.6億人罹患氣喘,台灣約11%成人,15%小孩有氣喘,會反覆咳嗽、胸悶、哮鳴音或呼吸困難。嚴重型氣喘約佔所有氣喘 患者3至10%左右,其中又以兩類佔多數,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過高,例如動物毛髮等過敏物質刺激上呼吸道,造成上皮細胞發炎,產生後續的發炎反應; 另一類為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多導致。氣喘惡化的特徵在於症狀加劇,如喘、咳、喘鳴、胸悶、夜間症狀等,以及肺功能下降,嚴重恐危及生命。 類固醇分兩大類 注意避免副作用鄭至宏醫師表示,氣喘治療方式採階梯式用藥,分為1階到5階,基本治療為吸入型類固醇,嚴重患者須使用中至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合併兩種支氣管擴張劑,若仍控制不佳,建議加入其他藥物合併治療,甚至口服類固醇。 不少患者聽到「類固醇」都會擔心,事實上,類固醇應用於氣喘治療有兩大類, 一種為「吸入型類固醇」,主要作用在肺,不太會造成全身性副作用;另一種「口服/注射型類固醇」,通常用於急性惡化時控制症狀,雖可快速致效,但長期依賴可能造成月亮臉、水牛肩、肥胖、胃潰瘍、骨質疏鬆等副作用,甚至增加感染風險。 建議依個體情況規律用藥,平日控制好症狀,才能避免急性惡化發生。新型生物製劑 精準治療阻斷發炎近年多了生物製劑新選擇,針對致病機轉阻斷發炎,包括抗IgE、抗IL-5或抗 IL-5受體以及抗IL-4α受體。鄭至宏醫師進一步解說,無論是哪種生物製劑,目標都是 阻止氣道或肺部持續發炎,讓氣道不再繼續收縮,達到治療效果,並減緩急性惡 化,逐漸改善肺功能,讓患者可減少甚至停用口服類固醇,改善生活品質,臨床觀察皆有不錯的療效。患者是否適用生物製劑,抽血可檢驗相關生物標記,協助判斷嚴重氣喘的類型,並建議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一位4旬女性護理師,長期胸悶、呼吸喘,體力也虛累累,原本尚不嚴重,確診新冠肺炎誘發氣喘急性惡化,奔急診就醫,抽血發現嗜酸性白血球上升,且數日後2度急性惡化!鄭至宏醫師評估病況後選擇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治療半年後症 狀大幅好轉,不再急性惡化,免吃口服類固醇,還能找回好體力登山。別等到肺功能退化才治療!醫師最後提醒,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最大的目的是避免 在急性惡化後或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只要記得用完後漱口,正確使用不太會有 全身性副作用;口服類固醇雖然快速有效,但長期依賴對病人健康是一大隱憂。 民眾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持續一陣子未改善,甚至胸悶、易喘,建議及早至醫療 院所就診,才能維護健康。
2歲妹喘半天才急診…血氧剩87%急送PICU 家長「冷吐1句」惹怒醫
近期適逢入冬最強寒流肆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增多,流感、新冠疫情也再度流行,不管門診、急診或住院都人滿為患,還有不少人在等病床。彰化一名2歲女童最近半夜被送到急診,醫生發現患者喘得很嚴重,一測血氧發現僅剩87%,情況相當危急,不料家長竟淡定地說「她每次感冒都這樣」,讓醫生超傻眼。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近日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分享個案,指該名2歲女童凌晨被送進急診室,「小女孩咻咻的喘鳴聲,不用聽診器都可以感受到」,一測血氧發現僅剩87%,情況相當危急,然而診所的轉診單註明患者下午就開始喘,家長卻拖到凌晨才帶她到醫院,看起來絲毫不緊張。黃士倫表示,家長的態度讓他難得動怒,直接跟女童媽媽說「她的狀況不太好,正常血氧是100%,血氧低於90%、狀況又不穩定,可能需要插管!」結果對方還是搞不清楚嚴重性,甚至說「她每次感冒都這樣」,於是醫生不再多話,開始為患者施予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氧氣等治療,並安排X光、抽血等檢查。經相關處置,女童的血氧仍未恢復正常,於是黃士倫再度跟爸媽討論,「她今天的情況不太穩定,需要住進加護病房,不過剛剛詢問過本院兒童加護病房PICU滿床;鄰近的彰基也滿床、彰濱秀傳分院是有PICU病床的。討論最後決定轉院至彰濱秀傳」,他也偕同隨行護理人員一起押救護車轉院,以免任何突發狀況。抵達彰化秀傳醫院後,黃士倫直到孩子的血氧恢復到100%,生命徵象穩定,才放下心中大石頭,「早上我打去彰濱PICU問了孩子的狀況,挺穩定的,孩子很爭氣,沒有插管平安下莊」。最後,醫生也提醒,「天氣冷熱變化劇烈,有呼吸道敏感的族群要好好保養,忌吃冰品、避免過敏原、多曬太陽運動喔!」
咳不停恐氣喘!醫教你4症狀辨別 全台七成患者不自知
當你感到咳嗽時千萬別掉以輕心,事實上,頻繁的咳嗽很有可能是氣喘的症狀。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鶴健醫師提醒,全國有七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氣喘,他建議,民眾透過以下4種常見的症狀來評估,如超過2項則需及早就醫。王鶴健醫師在《健康2.0》分享,氣喘是一個慢性的氣管發炎,導致呼吸道氣流受阻的疾病,在季節交替溫度改變時就容易發作。根據統計,台灣氣喘人口約有200萬,其中成人氣喘盛行率約10%、孩童則約20%,而高峰分別出現在10至14歲以及65歲以上,即使從小沒有過敏或氣喘病史者,成年後也可能罹患氣喘。王鶴健表示,隨著環境及空汙等因素,氣喘人數逐年增加,但國內有高達70%患者並不自知。事實上,若感覺平時容易感冒或久咳一直沒好,就很可能是氣喘。王鶴健列出氣喘常見的4症狀,首先是「喘鳴呼吸聲」即呼吸時肺部會發出「咻咻咻」的呼吸聲,聲音上可大可小,有時可能小到難以聽見;其次是「呼吸困難」當喘鳴嚴重時,往往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也就是大喘。此外還有「胸悶」的感覺,有些患者在發作時不會有以上三種症狀,只有「咳嗽」就像是感冒,三不五時會咳嗽,但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好轉。王鶴健強調,單憑「喘」並不能評估是否有氣喘,需透過症狀、病程變化和呼吸檢測,進行綜合性判斷。通常氣喘容易在夜晚或清晨發作,也會因為氣溫變化、運動、大笑、呼吸道感染,以及暴露於過敏原與刺激性氣體而發作。除了減少誘發因子預防發病外,王鶴健提醒,一旦診斷為氣喘,應盡快開始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並定期回診,才能從根本治療發炎,維持好的肺功能且減少急性發作的風險。他透露,院方曾分析一份長達15年、涉及近22萬名氣喘患者的用藥習慣,發現台灣氣喘患者因用藥習慣錯誤,不敢使用吸入型類固醇,而是等到氣喘發作才用短效急救吸入劑,這種做法只能暫時緩解氣喘緊縮,反覆使用恐致氣喘惡化,若嚴重急性氣喘發作,會有休克猝死的風險。基於安全考量,王鶴健建議,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於2022年修訂《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呼籲患者不應過度使用短效型緩解用吸入劑,應遵從醫師指示,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作為氣喘抗發炎控制型藥物,以降低氣喘嚴重惡化及死亡風險。
8歲童氣喘!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送醫 醫曝過度依賴恐提升死亡率
一位8歲男童罹患氣喘5年,合併有鼻子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疫情期間怕感染新冠不敢就醫,發作時自行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沒想到入冬變天狂咳、半夜發作、呼吸困難,藥物越吸越多,甚至送急診住院!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姚宗杰提醒,過度依賴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恐與氣喘急性惡化、死亡率攀升有關,根據最新的2023年台灣兒童氣喘診療指引,建議6歲以上患者首選使用含有吸入型類固醇的治療藥物,可有效控制氣喘。免疫負債+秋冬變天 當心兒童氣喘4大症狀 免疫負債加上秋冬變天,近期兒科、急診通通爆滿!姚宗杰醫師表示,氣喘典型症狀包含喘鳴、呼吸急促、胸悶、咳嗽,急性發作時恐呼吸困難需要到急診室處理,嚴重時可能會致命。近期門診大增3-4成孩童患者,他提醒家長注意兒童氣喘的咳嗽有4大特徵「咳很久、半夜咳、變天咳、跑步吃冰也會咳」,須警覺與一般感冒不同。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度統計 ,目前19歲以下氣喘小兒患者約有近20萬人。台灣本土最新研究顯示,近幾十年台灣兒童氣喘盛行率不斷上升,13~14歲青少年,氣喘盛行率由1985年4.1% ,到了2001年提升為7%,目前氣喘盛行率為12.4%。原本有氣喘的病人,確診新冠後會導致支氣管更敏感,容易誘發氣喘,家長不可不慎。過度依賴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恐提升死亡率! 一年使用超過3支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就是依賴!美國過敏氣喘免疫學會(AAAAI)官方期刊2022年發表SABINA program 研究統計,全球12歲以上氣喘患者約4成過度依賴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而且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過度依賴與氣喘惡化風險相關,過度依賴可能會增加32%的氣喘惡化風險;《歐洲呼吸學會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20年發表瑞典真實世界研究,觀察到一年使用3-5支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死亡率增加了26%,使用6-10支增加67%,使用大於等於11支更會增加135%死亡率!「治療好氣喘的關鍵就是在孩子小時候別太常發作。」姚宗杰醫師提醒,氣喘每發作一次,氣管就會受傷一次,氣管經常發炎久而久之就會纖維化,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依據林口長庚醫院研究,8成兒童氣喘患者約在5歲前就發作,若有接受良好治療,75%可達到緩解,即使不用藥也有望不再發作。最新治療攻略曝光: 「抗發炎緩解型藥物」作為12歲以上治療首選氣喘治療分為控制型藥物及緩解型藥物。姚宗杰醫師說明,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可暫時緩解症狀,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只能治標。由於氣喘根本原因在於支氣管慢性發炎,因此2023年台灣兒童氣喘診療指引更新,接軌全球氣喘治療指引(GINA guideline),建議12歲以上青少年與成人相同,使用含有吸入型類固醇(ICS)與長效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Formoterol)的「抗發炎緩解型藥物」作為治療首選。醫師進一步說明,對於第二階、第三階以上較常發作的患者,除了每天使用控制型藥物,氣喘發作時使用抗發炎緩解型藥物,不只可讓支氣管擴張,同時提供吸入型類固醇達到抗發炎的效果,從臨床研究顯示有較佳的氣喘控制療效。至於6-11歲孩童,急性發作有需要時可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但須注意單獨使用之疑慮,以免增加氣喘惡化風險跟死亡的風險,建議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時一併使用吸入型類固醇藥物。控制氣喘3關鍵 留意過敏原、勿自行停藥遵循醫囑用藥姚宗杰醫師最後呼籲,現今藥物治療技術相當進步,能有效控制氣喘,提醒患者切忌自行停藥,醫師會每3個月會重新評估患者狀況,若控制穩定有望減藥。改善環境家長可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過敏原刺激物,包括塵蟎、蟑螂、寵物毛髮、黴菌,另外還有二手菸、劇烈運動、壓力、感冒病毒等誘發因子。也建議孩子隨時戴好口罩防範呼吸道病毒,也可為呼吸道保溫。建立醫病夥伴關係找到可信賴的兒童過敏免疫科醫師建立夥伴關係,醫師會持續評估病情、調整治療藥物、檢視治療反應等循環步驟,視情況修改治療方案。預防勝於治療,定期回診即可為孩子健康把關。
咳嗽不止別輕忽 醫叮囑:恐是癌症
若長期乾咳且經醫生診治後,仍未出現痊癒好轉的情況,當心是罹患癌症的症狀。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分享一則罕見案例,指出該名病患因肝癌腫瘤位置面積大,刺激到橫隔膜引起肌肉收縮,導致咳嗽不止,他建議:「若出現久咳不止或打嗝不停的狀況,別忘了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錢政弘近日於臉書發文,分享自己在醫學期刊上看到的一個案例,一名69歲男子有高血壓病史及抽菸習慣,因乾咳不停且咳到有輕微發燒和喘鳴聲,前往急診治療後,初步研判喘鳴聲是胃食道逆流引起咽喉腫脹所致,而咳嗽則是因病患長期吸菸,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炎發作,因此醫生立即處方口服類固醇、胃藥和吸入性的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病患。出院後,男子仍不停的咳嗽,甚至出現胸骨疼痛的狀況,再度入院治療時,醫生為緩解其症狀,使用嗎啡類的止咳藥和調節神經的藥物治療,由於該病患主訴有腹脹、便秘等問題,因此院方安排腹部的電腦斷層檢查,未料竟在男子的肝臟右葉發現一顆長達11公分的肝癌,推測病因是肝癌位置刺激橫膈膜,引起附近肌肉不停收縮,導致咳嗽不止,後續採用化學栓塞治療(抗癌治療),兩週後咳嗽症狀就消失了。由於肝癌的位置長在右側橫膈膜下方,引起附近肌肉收縮,導致男子不停的咳嗽。(圖/取自錢政弘臉書)對此,錢政弘補充:「之前我遇過打嗝不停的病患,也在肝臟相同的位置發現有10公分的肝膿瘍,採取插管引流膿瘍之後,打嗝就停止了。」他進一步呼籲:「常說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出現症狀時都已是大問題了,建議久咳不止或打嗝不停時,別忘了做腹部超音波!」該則貼文讓網友開始注重自身健康,紛紛至貼文留言,「感謝醫生分享,讓我們懂好多醫療知識,檢查出病因才得以治療」、「醫師給我們又上了一課,仁心仁術仁德」、「讚嘆您的細心與對患者的用心」。
季節交替「過敏三兄弟」出現! 中醫師給「3建議」有效改善
奇奇是氣喘兒,平日容易咳嗽、流鼻水、鼻塞、眼睛及鼻癢等,尤其早上起床和夜間鼻塞嚴重,容易夜咳影響睡眠;若下雨多日、環境潮溼,還會導致氣喘不定時發作。經醫院小兒過敏中西醫合療門診治療後,幾乎不再夜咳,氣喘也穩定控制,就連早上起床亦不會一直擤鼻水。過敏三兄弟 常見這些原因導致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莉華醫師表示,常見過敏疾病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故被稱為「過敏三兄弟」,這三種疾病可能單獨出現,或兩種、三種合併出現在過敏體質患者身上。過敏疾病的原因除了先天遺傳,還與後天的環境、季節氣候、生活習慣、過敏原暴露及情緒壓力等因素相關。過敏苦不堪言 疾病特性一次看林莉華醫師進一步解釋過敏的疾病特性:.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通常伴隨眼癢、鼻癢、喉嚨癢、鼻涕倒流等狀況。好發高峰為學齡期,但學齡期之後,可能仍會有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持續性的皮膚炎,且會反覆發作,典型症狀為皮膚紅疹、濕疹狀、皮膚增厚苔蘚化、脫皮、滲出組織液等。通常好發於小兒,但在成年人中也會發生,與遺傳或生活環境息息相關。若年紀小於2歲,好發於臉、頭皮、四肢外側(伸側);若為2歲至青少年時期,則好發於頸部、四肢內側(屈側)。.氣喘的主要症狀有陣發性呼吸困難、呼吸延長、咳喘、呼吸有喘鳴聲等,常常因吸入刺激物質、感染、接觸過敏原等情形而引發。此外,氣溫變化過大也很容易發作,且以夜間和凌晨居多。防範過敏發作 日常3點提醒針對過敏體質,林莉華醫師提供幾點生活習慣與飲食的建議:一、少吃生冷食物,如寒性水果、冰品及冰飲二、避免接觸過敏物質,常見過敏原為塵蟎、黴菌、狗毛、貓毛等三、經常換洗寢具,避免使用地毯、布/絨布沙發,窗簾則盡量採用百葉窗,並適時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等
肺炎黴漿菌「會走路的肺炎」!誰是高危險族群? 5大常見QA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季節轉換許多呼吸道疾病紛紛出籠,不只有流感病毒、COVID-19等,近日中國還傳出肺炎黴漿菌感染症大流行的消息。許多醫師紛紛提醒,雖然黴漿菌一年四季皆有可能感染,但夏天及初秋較常見,民眾要注意,而疾管署也整理了5大QA幫助民眾了解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的症狀、治療以及高風險族群。常見問題1: 肺炎黴漿菌是什麼?如何傳播?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它和一般細菌不同,沒有細胞壁,因此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對它無效。肺炎黴漿菌主要是透過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是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疾管署表示,由於肺炎黴漿菌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常見問題2: 哪些族群是肺炎黴漿菌高風險群?肺炎黴漿菌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不過夏季、初秋較常見。依據美國資料顯示,約3至7年會有一波大流行。雖然所有年齡都有可能感染,不過疾管署指出,肺炎黴漿菌較常見於年輕人、學齡兒童。此外,肺炎黴漿菌在家戶內的傳播最常見,而學校、大學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生活或工作的人感染風險也較高。若原先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仍在恢復期或免疫功能較差的病人,發生嚴重感染的風險會更高,因此要注意各項預防措施。常見問題3: 該如何預防肺炎黴漿菌感染?肺炎黴漿菌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疾管署建議,民眾若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沒有紙巾也可改以上臂、手肘代替,但切勿直接用手掩住口鼻;此外平時也要落實用肥皂勤洗手。常見問題4: 肺炎黴漿菌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若受到肺炎黴漿菌感染,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疾管署表示,常見症狀包含喉嚨痛、倦怠、發燒,及可能有持續持續惡化甚至長達數週的咳嗽。此外,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若感染者為小於5歲的幼童,感染後除了有上述症狀外,可能會有喘鳴(wheezing)表現。常見問題5: 肺炎黴漿菌感染要如何治療?若有肺炎黴漿菌感染疑似症狀,民眾可就醫由醫師進一步診斷評估,並進行適當治療。疾管署表示,事實上多數感染者皆可自行痊癒,但若發展為肺炎,則需遵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
黴漿菌疫情恐大流行!誰是高危險群?如何預防? 注意事項QA一次看
秋冬是呼吸道病毒的活躍期,近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流感3毒齊發,求診患者大幅增加,除此之外,不少醫師也示警「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由於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一旦感染較易出現肺炎重症。對此,疾病管制署整理出5大QA,提醒民眾多加留意。疾病管制署表示,肺炎黴漿菌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經常透過飛沫傳播,引起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也是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由於普遍症狀相對輕微、病程較久,因此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疾管署4日公告「肺炎黴漿菌」感染症5大QA:Q1、肺炎黴漿菌是如何傳播的?藉由咳嗷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Q2、哪些族群是高風險群?所有年齡都有可能感染,但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易於學校、學生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發生疫情。Q3、要如何預防?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並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丢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Q4、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常見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及可能有持續惡化甚至長達數周的咳嗽;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小於5歲的孩童感染時,除有上述症狀外,可能以喘鳴(wheezing)表現。Q5、要如何治療?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若發展為肺炎,應遵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對此,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提醒,目前「肺炎黴漿菌」尚無疫苗可打,加上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愈來愈高,一旦侵犯到腦神經細胞恐演變成重症,預估12月到明年1月將有新一波大流行。
1歲妹連燒4天咳到「吐黏液」 醫示警RSV成人也會感染:4症狀注意
小融(化名)是一位1歲半的小女孩,最近剛被送去托嬰中心,才送去1個多禮拜,就開始高燒,伴隨嚴重鼻塞,甚至常常咳到吐,嘔吐物中還帶有像似痰的黏液,即使服用症狀藥物,還是燒燒退退。連燒4天後,家人發現小融食慾跟活動力明顯下降,而且呼吸明顯費力且偏快,於是連忙驅車前往就近的醫院。小兒科醫師聽診發現,雙側肺部有痰音及喘鳴的咻咻聲,胸部X光也顯示雙側下肺有發炎現象,抽血報告發炎指數及白血球數量都上升,判斷很有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感染,做了抗原快篩,也確定是陽性反應,於是診斷小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合併續發性細菌性肺炎」,收治入院讓小融睡在氧氣帳中,並以抗生素治療,在經歷幾天治療後,小融終於燒退帶藥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顏培如表示,近日因為疫情解封加上開學,許多學童連番生病,小兒科門診常聽到家長抱怨,幾乎每隔1、2個禮拜就需要看醫生,即將進入秋冬之際,更多呼吸道病毒開始蠢蠢欲動。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從9月開始,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分離陽性率開始急起直追,目前僅次於流感病毒。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群,會引發細支氣管炎、哮吼及肺炎。顏培如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會破壞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產生大量的壞死細胞以及分泌物,因此臨床上會觀察到病童的痰液很多,痰液阻塞幼兒小小的氣管後,就會使病童劇烈咳嗽、咳到吐,甚至呼吸急促,聽診時也會聽到氣管的咻咻聲,而且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病程常常比一般感冒來的長,通常發燒會持續3到5天,而整體的呼吸道症狀平均需要將近2周才會明顯改善。另外,具有氣喘體質的小孩感染後也容易導致氣喘急性發作。顏培如說明,呼吸道融合病毒治療方式目前以症狀治療為主,需要多補充水分,藥物只能幫助緩解症狀,針對咳痰力道不足的嬰幼兒,家長可以在餵奶前拍痰或用居家噴霧器化痰,吸鼻器也可輔助抽吸鼻涕,幫助幼兒改善不適。但須注意,若是發現病童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呼吸急促或是出現明顯喘鳴聲時,請就醫讓醫師評估。若是持續高燒不退,或是燒退幾天後又再度發燒,也須小心是否併發中耳炎、鼻竇炎或是細菌性肺炎,若是以上情形,就會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疾病、免疫不全疾病以及神經肌肉疾病等孩童,目前健保給付部分病童施打單株抗體(Palivizumab)來預防嚴重的感染,包括: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出生時妊娠週數未滿33週以及小於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的早產兒。顏培如也特別提醒,由於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後,身體並不能產生有效的終生免疫力,因此是可以重複感染的,即便是成人,也是會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雖然大部分是輕症,但年長者及免疫力低落的患者仍可能引發嚴重的肺炎及併發症。因此,呼吸道融合病毒並不是專屬於幼兒的疾病,事實上,今年美國FDA首次核可的二款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目前將率先施打於60歲以上的成人,而其中一款還可用於懷孕週數32到36周的孕婦,在病毒流行期將屆時施打,可以保護即將出生的嬰兒直到月齡6個月以及提供孕婦本身免疫力。醫師呼籲,台灣目前尚未引進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因此仍需靠著避免飛沫及接觸傳染來預防感染,可以做的像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在流行期出入人潮壅擠的場所,回家後接觸幼兒及長者前要換衣服。流行期將至,請大家有正確的觀念,才能一起守護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