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安全對話
」 美國 拜登 台灣 日本 四方安全對話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四方安全對話」重視印太和平穩定 總統府:國際社會有高度共識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舉辦第四屆「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領袖聲明,重視印太區域和平穩定重要性,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23)日表示,這突顯了國際社會對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有高度共識,以共同促進全球安全及繁榮。郭雅慧表示,近期美澳雙方領袖會議、美日雙方領袖會議,相繼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決心,總統府誠摯感謝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等國際夥伴,持續以具體行動及聲明維護區域安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的會後聯合聲明中強調,強烈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破壞穩定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並譴責不當使用海警及海上民兵船的危險行徑。對此,郭雅慧說,臺灣是民主防線最前緣,也是印太區域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臺灣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也會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持續為世界貢獻良善力量。
四方安全對話重申區域穩定重要性 外交部:攜手夥伴共創繁榮
第四屆「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於美東時間21日在美國德拉瓦州舉行,當中參與的成員包括美國、日本、澳洲與印度領袖。針對會後聯合聲明中強調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對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彰顯了國際社會對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高度重視,外交部表達感謝,並持續將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合作,共護區域和平。「四方安全對話」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除了對於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對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議題表達關注,針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破壞穩定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也表達強烈反對。當中也譴責不當使用海警及海上民兵船的危險行徑,彰顯出了國際社會對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高度重視。期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會晤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後白宮新聞稿指出,美日雙方領導人重申對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決心,並強調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行徑。 對此,外交部感謝美國及日本等理念相近國家再度重申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外交部表示,我國作為印太區域負責任的成員,也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夥伴合作,維護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美國本土國防吃緊 對台多項軍購案延宕…AIT仍提台灣是「優先中的優先」
台灣對美多項軍購案延宕,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4日表示,面對世界各地爆發衝突,軍備需求提升,美國本土國防工業吃緊,但台灣仍會是「優先中的優先」,也不排除台灣加入美國共同生產軍備的行列。另外,愈來愈多報告稱台海恐爆發衝突,谷立言則說,目前美國沒有撤僑規畫。谷立言7月上任並於昨天舉行首場記者會,對於美對台軍售延宕,他表示,這是拜登政府與美國國會的首要問題,因近期歐洲與中東地區的衝突,加上這些地區逐漸上升的國防預算及美國自身的軍事需求,他坦言美國本土的國防產業吃緊。美國正加倍投資其防衛工業,同時與傳統上無涉防衛領域的公司合作,提供非對稱戰力。谷立言指出,許多地方對美國都有軍備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優先機制,而很明顯,台灣是「優先中的優先」,美國已動用總統撥款權,外國軍事融資等幫助台灣滿足需求,確保台灣加速獲得所需要的裝備。而台灣也有意願與美國共同製造軍備,谷立言表示,美國正與一些夥伴探討擴大合作生產軍備的可能,也不會將台灣排除在外,這是絕對有可能的。近期台海關係緊張,但谷立言說,這次再回台灣,他對台灣的軍事改革、維持台海穩定更有信心,另外在更廣的印太地區,包含美日關係、大衛營、美菲關係、四方安全對話(QUAD)或AUKUS等,都為東亞甚至更廣的印太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谷立言說,這些累積起來都在避免區域內爆發大規模衝突,美國關注重點在於遏止衝突、鼓勵和平解決分歧、維持現狀,所以每個駐外館處都有任務要達成,沒有特別的撤僑計畫或討論。
傳賴清德將出訪並過境美國 谷立言釋善意稱AIT願協助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4日表示,總統賴清德未來一旦過境美國,會提供相關協助。谷立言自7月上任以來,4日首度與國內外媒體記者相見歡。外界關注,賴清德自5月20日以來,就職已經超過百日,是否有望出訪。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曾說,針對賴清德出訪,正在評估、規劃與協調中,也讓賴清德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的消息不脛而走。對此,谷立言指出,協助台灣高層過境美國是美國國內一貫政策,若賴總統未來過境,美方也將提供相關協助。總統府則回應,目前台灣內部有很多事情要面對,加上美國也刻正進行2024總統選戰,還有撲面而來的地緣政治挑戰,包含中東衝突不止、俄烏戰爭也未歇等,故近期沒有出訪計畫,但若有敲定出訪安排,會適時公開說明。谷立言強調,自己對整體印太地區安全的狀況深具信心,尤其美方在印太地區其實已打造綿密錯綜的堅實同盟網,包括美日關係、美日韓關係、美日菲關係及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還有「澳、英、美三方夥伴關係」(Aukus)更是進一步與英文、澳洲合作,目標都是致力於東亞及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谷立言重申,這些堅實的合作關係,都有助於美國避免在印太地區爆發大型衝突,美國會持續專注於攔阻衝突、鼓勵和平解決紛爭以持續「維持現況」。
駁斥美方有「疑賴論」 賴清德稱國際民主陣營愈站愈緊
總統賴清德1日表示,目前沒有出訪外國計畫,部分媒體操作美方對賴清德不放心、有「疑賴論」,也非事實。回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3年連續兩篇美國「疑賴論」的警告,先稱賴清德激進論述恐釀「美國擔憂賴清德將令兩岸緊張升溫」;再提因為賴清德領導的台灣恐將在美方與陸方中無法兼顧,只能朝「走入白宮」為目標,進而接連掀起美國「疑賴論」風波。此外,賴清德就職前也有匿名美國官員接受《金融時報》訪問直言,美國部分官員私下對於賴清德的表現非常緊張,畢竟賴清德根本沒有外交經驗,恐怕比前總統蔡英文更難捉摸,也遭外界視為是美方「疑賴論」的強烈警訊,對賴清德「難預測、不放心」。對此,賴總統回應,自己上任總統大約100天來,奠基於蔡英文過去8年打下基礎,並得力於副總統蕭美琴幫忙,既然美方肯定蔡總統的外交政策,自己也穩健延續,根本不會有「疑賴」問題。他說,在台灣一直艱難的國際處境下,如此外交成果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及,但相信穩健的步伐,國際間不會懷疑。賴清德指出,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近日也率團訪台,當時也盛讚自己「展現保護台灣人民的勇氣跟決心」,可見美方不會有「疑賴論」。他說,從兩岸議題談到外交策略,其實都展現自蔡政府以來,在外交事務上一脈相承、承先啟後的思維格局,國際社會也都公開對台表示支持。賴清德強調,在與民主陣營合作上,台灣也已經和美國為首的各國成立四方安全對話(QUAD)、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等團體「民主陣營越站越緊」,他說。
「香格里拉對話」美誇印太盟友 陸質疑批:亞太版北約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日上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簡稱香會)發表演說,他讚揚美中關係有所改善,但在演講中則大談印太地區「新的聚合」(new convergence)趨勢,細數過去3年來拜登政府建構的夥伴關係網絡,稱「我們支持台海的現狀。我們維護南海的法治」。奧斯汀提及前一天與中國大陸防長董軍面對面會談,稱雙方「進行了坦誠的討論」,而為了避免誤判與誤解,開放的溝通管道無可替代,對話是必須的。奧斯汀在問答環節提到,美中會在幾個月內恢復兩軍溝通。他說:「我告訴董部長,如因緊急情況來電,我一定會接電話,我定然希望對方也會這麼做。」奧斯汀在演講中表示,儘管歐洲和中東發生歷史性衝突,亞太仍是「我們的優先作戰區(priority theatre of operations)」,稱「唯有亞洲安全,美國才能安全,這就是為何美國長期在這個區域維持存在感。」他影射大陸在台海和南海問題上咄咄逼人,指亞洲地區的一些行動「破壞了現狀,威脅到和平與穩定」。奧斯汀說,亞洲各國圍繞「尊重主權和國際法、商業和思想自由流動、海洋和天空自由」的共同理念聚在一起,透過「對話而不是脅迫或衝突,更不是所謂的懲戒」來解決爭端。奧斯汀形容,印太地區國家如今在安全上有了「新的聚合」,這會形成更強大、有韌性、有能力的夥伴關係網。他說,美國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是「最大全球戰略優勢」,並細數過去3年來在印太領導建構的夥伴關係網絡,例如美日韓三邊合作、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奧斯汀稱「我們加強了朝鮮半島的穩定。我們支持著台灣海峽的現狀。我們也一直維護南海的法治。」大陸軍方官員在問答環節詢問,美國是否尋求在亞洲建立類似北約(NATO)的聯盟,並暗示北約東擴是導致俄羅斯總統普丁侵烏的關鍵原因。奧斯汀答道,他不同意這個問題的前提,表示烏克蘭戰爭爆發的原因是,普丁想要快速翻身並吞併軍力不如俄的鄰國,但到目前為止,普丁未實現任何戰略目標。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鋒中將在「香會」吹風會上,抨擊美國「印太戰略」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實際上卻抱守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他稱,美方真正目的是把一個個小圈子融合成「亞太版北約」這個大圈子,從而維持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地位。景建鋒說,亞太地區是和平發展的大舞台,不是地緣博弈的競技場。大陸軍事專家張弛受訪時也表示,美國一方面宣稱堅持地區安定繁榮發展,另一方面又繼續大力推動所謂的「小多邊機制」,這本身就自相矛盾。
台印貿易創84億美元 陳揆:持續提升雙邊經貿與安全合作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12)日接見「印度台北協會」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會長一行時表示,葉達夫曾擔任印度政府部門諸多要職,今年8月自印度來台抵任,顯示印度愈加重視與台灣發展緊密關係,台印度經貿結構高度互補,雙方在經貿、教育、文化及供應鏈等領域已取得長足進展,雙邊貿易總額更在2022年創下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信我國在孟買增設辦事處之後,將能進一步提升兩國全方位的合作夥伴關係。陳建仁指出,印度在2022年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並在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同時印度憑藉龐大市場、人口紅利及潛在商機,也一躍成為全球企業優先考量的主要投資國之一。台印度經貿結構高度互補,我國政府將持續鼓勵科技大廠及中小企業赴印度投資設廠,進一步推升雙邊經貿投資關係,積極響應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所力倡的「數位印度」及「在印度製造」等旗艦計畫。他也樂見台印度雙方持續推動文教交流,目前在台的印度留學生多達3,000人,我國也在印度成立27個「台灣教育中心」,相信透過兩國人民互動交流,將促進雙邊友誼更加密切。陳建仁強調,台灣與印度近年來基於互信與共享價值,已發展穩健的夥伴合作關係,雙方在經貿、教育、文化及供應鏈等領域密切交流,取得長足進展,雙邊貿易總額在2022年更創下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信我國在印度第一大城及金融中心孟買增設辦事處之後,將能強化台灣與印度西部地區的商務、觀光及民間交流,進一步提升兩國全方位的合作夥伴關係。陳院長表示,面對中國在印太區域持續擴張地緣政治影響力,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我國欣見印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等區域機制,共同因應區域和全球挑戰。院長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印度則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雙方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台灣作為印太區域負責任的重要成員,將持續強化與印度和其他理念相近的夥伴間經貿與安全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和平、安全與繁榮。葉達夫致詞時表示,印度與台灣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雙方均為開放多元、尊重人權的民主國家;同時雙方也有許多互補之處,例如在經濟領域方面,印度擁有廣大市場,台灣則是製造業的龍頭,且印度與台灣分別在軟、硬體產業各有擅長。此外,印度希望產業供應鏈能夠更多元化,而台灣正在尋覓新的投資地點,因此印度與台灣擁有許多共通點、互補性及共同利益,他認為雙邊關係相當強健。
美日印澳進行四方會談 強調維護印太地區和平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昨(21)日在日本廣島慶祝了他的就職周年,他對過去一年的施政持相當正面的看法,他說,「很榮幸一年前成為澳洲31任總理,也很高興過去一年作了很多基礎工作。」先前美國、日本、印度及澳洲在廣島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20日聲明強調,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及「反對以武力尋求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艾班尼斯周日在廣島會晤了G7領袖,並和美國總統拜登敲定了氣候協議之後,向媒體作了以上表示,澳洲《天空新聞》報導,雖然艾班尼斯正面看待了他第一年政績,但澳洲人民仍承受了快速上升通膨所帶來的生活成本壓力,通膨率高達7%,且能源價格高漲。澳洲公廣機構《SBS》指出,艾班尼斯的周年慶祝本來計畫以他的大本營雪梨為主,舉辦盛大的場面活動。因四方安全對話(QUAD)原定於24日(星期三)於雪梨歌劇院召開,並由艾班尼斯主持,規畫拜登、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參與過 G7(七國集團峰會)3天的峰會後,便會來到雪梨參加QUAD峰會,世界領導人在雪梨相聚一堂,必會使到艾班尼斯政治領袖的聲譽更為彰顯。怎料事與願違,先前拜登表示因要趕返華盛頓處理美國的債務問題,所以被逼取消本來擬定在雪梨歌劇院舉行的QUAD峰會,4位領袖則趁著G7在日本廣島舉行的同時,也舉行了QUAD峰會。報導指出,不過,中國近期向澳洲伸出橄欖枝,兩國正協調尋求安排艾班尼斯訪華。四方安全對話支持印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安全、氣候、衛生和科技,主要是促成組織之間的合作,解決地區問題。艾班尼斯在會上表示,這個地區尊重主權,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從維持和平的地區平衡中受益。拜登指,世界的未來有很多將在印太地區展開,將共同繼續確保這個未來提供更多的機會、繁榮和穩定。這是四方安全對話領袖的第五次峰會,2024年將在印度主辦下屆四方安全對話峰會。
美日印澳QUAD會議20日發布聲明 擬聯合投資晶片關鍵礦產
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議成員國領袖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於上周六(20日)在日本廣島舉行。QUAD領袖在會議中就各項區情情勢議題交換意見,包括東海與南海主權爭議,以及QUAD一向主張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理念。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及其他3個成員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提及:「我們強烈反對透過武力或脅迫,意圖改變現狀的破壞穩定或單方面行動。」這份聲明指出:「我們對有爭議的軍事化地物、海岸警衛隊和海上民兵船隻的危險使用、以及破壞其他國家近海資源開採活動的行動表達嚴正關切。」此外,會議也討論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等經濟安全保障問題,4國接近達成協議,共同成立一個公私合作機構,討論聯合投資尖端半導體與關鍵礦產等戰略物資。日本政府消息來源說,該投資計畫旨在保護供應鏈免於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脅迫;「這將是享有共同價值理念的國家,制定戰略,以鼓勵企業對新興重要技術進行投資的一個論壇」。美國政府帶頭發起該計畫。美國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四月底演說指出,「最終,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堅韌與尖端的技術工業基地,美國與其志同道合的夥伴,無論是成熟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可以一起投資、互相依賴」。QUAD原訂本周三(24日)於澳洲舉行峰會,但因美國債務問題時限逼近,拜登必須趕回美國,與共和黨掌握的聯邦眾議院協商,因此提前於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場邊舉行。
廣島G7峰會提前發表領袖公報 重申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20日舉行第二天會議,當天下午提前發表本屆峰會的《領袖公報》,對中國在南海「軍事化活動」提出警告,並暗批中國「經濟脅迫」,也重申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領袖同時表明,希望與北京構建「具有建設性的穩定關係」,還表示在國際問題上需要與中國合作。G7領袖強調,「與中國坦誠接觸和直接表達我們關切的重要性」。「我們的政策方針不是為了傷害中國,也不是為了阻撓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G7國家無意與中國「脫鉤或向內捲」,但認為經濟韌性須「去風險化和多元化」。公報中並呼籲中國運用影響力,促使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G7領袖「重申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需要多少就支持多少,以建立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公報還強調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重要性,稱必須確保主權、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以及基本自由和人權等共同原則。G7領袖對東海及南海情勢表達「嚴重關切」,並「強烈反對任何藉由武力或恫嚇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公報說,「中國在南海廣泛的海事權利聲索沒有法律依據,我們反對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化活動。」G7領袖也寫道:「我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它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成員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包括聲明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公報中亦對西藏、新疆及香港議題表示關切。英國《金融時報》說,該公報內容是G7迄今對北京最強烈的批評。公報中還指責所謂「經濟脅迫」,即利用懲罰性貿易行為在政治爭端上脅迫各國。20日,G7領袖討論「經濟的強韌性及經濟安全保障」議題,也首度發表相關領袖聲明,宣布將創建新框架「應對經濟脅迫的協調平台」,共同評估脅迫行為並進行遏制。美日印澳領袖20日另在場邊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會後聲明也強調「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G7廣島峰會21日閉幕,《領袖公報》原計畫當天發布。日本政府稱,韓國和印度等8國領袖與會的擴大會議已於20日下午開始,「僅限G7的討論已基本結束」,因此提前發布公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0日表示,G7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執意操弄涉華議題、抹黑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峰會主辦方日本等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另一方面,我外交部則表示,感謝G7成員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凸顯台灣安全已成為全球共同議題,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
前日相安倍遇刺身亡 台灣基進:挺台恩情永不忘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日在選舉造勢演說中遇刺身亡,台灣基進對此發表聲明表達震驚,譴責暴力並對安倍的逝世表達哀悼。台灣基進表示,安倍晉三出身自民黨,曾任日本首相、內閣總理大臣、內閣官房長官、自由民主黨總裁、自由民主黨幹事長等職位,他自2007年起「自由與繁榮之弧」、2012年「亞洲民主安全之鑽」、2021年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四方精神」聲明,都對台日關係或者印太戰略的推進,扮演著重要推手角色。台灣基進表示,安倍主導推動的東亞抗中陣線同盟形成的過程,雖然未明言,但已讓站在抗中前線的台灣,實質上成為了這個網路的核心之一,這也是為何安倍晉三長期以來對台灣大力關注、相挺的原因之一。安倍被視為對中鷹派,他對中國霸權的警覺及一系列的倡議,對於東亞防堵中國戰略的成形,居功厥偉。台灣基進指出,安倍遭遇這樣的事件,不僅是單純的暴力事件,更可能對接下來整個東亞乃至國際以及台灣局勢造成重大影響。台灣基進呼籲,台灣接下來更須加倍警戒,持續穩固對抗中國的同盟,將安倍圍堵中國威權擴張、遏止中共霸凌亞洲的精神傳承下去。台灣基進指出,安倍的逝去是一位時代巨人的殞落,過去安倍曾向國際社會疾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大力度挺台,如今台灣基進想要以「安倍的事,就是基進的事」作為報答,將他對台灣的友誼、恩情,以及抗中的意志,世代傳承下去。
面對記者提問 拜登:對台「戰略模糊」政策不變
美國總統拜登(Biden)近日表示,若大陸武力侵犯台灣,美國會以軍事力量保衛,此言論引發討論,白宮隨後也發表聲明否認此說法。拜登24日接受記者提問指出,對台「戰略模糊」政策不變。據《CNN》報導,拜登24日出席「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日印澳領袖皆出席這場閉門會議,會議結束後有記者問拜登說「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模糊政策,是否已經結束?」拜登回說「不。」記者繼續追問,拜登仍說「不。」;另一名記者問,如果台灣遭受大陸攻打,美國會派兵嗎?拜登說「美方政策不變,他在聲明已經說過了。」
拜登應邀啟動印太經濟架構 白宮顧問:台灣並未納入其中
美國總統拜登昨離開韓國,抵達日本訪問,今(23)日上午將前往東京皇居會晤日本德仁天皇,接著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首次進行面對面會談,隨後將共同主持備受關注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IPEF)啟動儀式。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22日晚間證實,台灣未受邀出席啟動儀式,也不會被納入IPEF。拜登22日下午乘坐專機抵達東京美軍橫田空軍基地,有「末日專機」之稱的美國空中指揮機E-4B同時飛抵沖繩普天間基地。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林肯號也在21日首度停靠神奈川縣橫須賀軍港,艦上約有5000人。拜登隨後轉乘總統專屬直升機「陸戰隊一號」(Marine One)於下午近5時半從橫田基地起飛,抵達東京都港區六本木美軍基地後,改乘專車前往美國駐日大使寓所,會見包括豐田汽車總裁在內的日本商界領袖。預定今天舉行的美日峰會,除討論俄烏戰爭、東海與台海安全外,日本共同社指出,重中之重在於,確認美國以核武及常規戰力參與日本防衛的「擴大嚇阻」,另外,美日外交、經濟部長2加2會談將同時舉行。今日下午4時15分,拜登將在東京六本木宣布IPEF正式啟動,印度總理莫迪也將出席,其他領袖則以視訊方式與會。蘇利文昨受訪時證實,台灣未被納入IPEF,美方期望台海和平,不樂見片面改變現狀,也不希望見到軍事侵略。他強調,美方正尋求深化與台灣的經濟夥伴關係,包括在半導體與供應鏈等高科技議題上。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對於IPEF,我方可觀察兩大指標,首先美國是否加碼經濟、貿易上的優惠,其次是成員國加入的形式,與啟動時,其他國參與的熱絡度。台灣短期內被邀請的可能性不大,但長期來看,若無台灣加入,IPEF的成效恐大打折扣。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則認為,台灣想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困難,也尚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希望藉由加入IPEF提升國際影響力,但目前IPEF細節皆未出爐,架構內容相當模糊,建議台灣應先多觀察後再決定下一步。24日登場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除了拜登、岸田、莫迪,即將出任澳洲新總理的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將出席。此外,莫迪將分別與3位領袖舉行雙邊會議,隨後造訪當地印度社區、會見日商領袖,預計在東京停留40小時。
白宮國安顧問曝「台灣不在印太經濟架構首輪名單」 外交部回應:遺憾但仍樂觀
美國近年積極推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不過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今(22日)表示「台灣不會被列在IPEF首輪名單內」,但他也強調美國期許深化與台灣的經濟夥伴關係,台美雙邊關係強化會和IPEF同時並進。綜合外媒報導,在跟隨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的同時,蘇利文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透露,台灣並未被納入印太經濟架構中,未受邀出席啟動儀式;不過他也強調,美國正尋求和台灣持續深化雙邊經貿關係,尤其是在半導體供應鏈等高科技議題上,包括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日前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的會面。美國是於2021年10月在東亞高峰會(East Asia Summit)首度提出IPEF構想,做為補足印太戰略(Indo-Pacific Strategy)布局的不足,並彌補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後在印太區域的經貿關係缺席;美國原訂於今年3月公布,不過因為俄烏戰爭影響而延宕,拜登明天將與日本、印度、澳洲等國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並預定在會議上宣布啟動IPEF。對此,台灣外交部晚間給出回應,表示對於未獲納入IPEF首輪名單感到遺憾。台灣做為重要經濟體,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絕對符合參與IPEF的資格;未來仍會持續積極爭取參與。另一方面如同蘇利文國安顧問所言,台美正在尋求建構深化雙邊經濟夥伴關係的機制。這將會是一個涵蓋供應鏈韌性、勞動、環境與永續發展等議題的前瞻性機制,可望為印太地區的經貿環境建立高標準,為台灣進一步參與區域經貿整合提供重要動力。外交部稱,台美雙方團隊正在積極討論,仍樂觀看待台美經貿關係前景,期待很快可以看到雙邊經貿關係步入嶄新階段。
烏俄另類觀點2/民眾揚言抵制華碩 台灣盲目醞釀仇俄情緒?
烏克蘭副總理費多羅夫(Mykhailo Fedorov)貼出一封給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公開信,呼籲華碩終止俄羅斯業務,華碩對此要求暫無回應,立刻引來輿論撻伐,台灣政治人物與民眾紛紛要求華碩退出俄羅斯,否則將發起抵制。一位從白俄羅斯來台研習外交關係的D同學認為,台灣在烏俄戰爭上太過偏重來自美國為主的西方觀點,完全忽略俄羅斯的訴求,有可能導致判斷偏差,對台灣並不是件好事。「我不贊成戰爭,我身邊的朋友、其中包括俄羅斯人,也不喜歡戰爭,但看問題要全面性,如果看法主觀、不科學,你後來的行為會發生很多問題。」D同學說,烏克蘭國內的情況比一般國家更複雜,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已存在多年,台灣人沒有必要一頭栽進去、無條件支持烏克蘭,更不需要因此仇視俄羅斯。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女留學生原本要向CTWANT分享自己對烏俄衝突的觀點,卻在受訪前臨時喊卡,僅透過友人表示,現在這個話題太敏感,考量台灣目前的氛圍,不宜發表意見。友人轉述,俄羅斯女留學生隱約感受到台灣社會開始醞釀一股仇俄的情緒,感到相當無奈。來自白俄羅斯的F同學說,俄羅斯出兵固然不對,但也應該要了解它的訴求與理由,才能解決問題。他說,白俄羅斯是單一民族國家,有95%以上人口都是白俄人,國情相對單純;但烏克蘭是多元民族國家,其中俄裔多集中在烏東,烏東的俄裔分離主義近年遭受政府及武裝民兵強力鎮壓,「我不想用『屠殺』這個詞,但我找不出其他的中文來形容。」他形容,這些俄裔的處境像是伊拉克、土耳其等國境內的庫德族人,只是庫德族人沒有另外一個庫德族大國可以保護他們,烏東的俄裔居民則尋求俄國的幫助,在長期談判未獲實質改善的情況下,終於爆發不幸的軍事衝突。烏克蘭副總理費多羅夫貼文要求華碩退出俄國市場,包括微軟、PayPal、Intel、全錄及中國銀聯等國際大型企業都曾被他點名。(圖/翻攝自費多羅夫推特)「如果你站在俄羅斯的立場,就被貼成你贊成戰爭,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D同學說,他是以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分析烏俄的關係,如果繼續忽視俄國的立場,就沒有辦法解決紛爭,也是不負責任的作法。他希望戰爭趕快結束,不再有更多人死亡,他身邊有很多烏克蘭人的朋友、也有俄羅斯友人,之前白俄羅斯發生大規模反政府的抗議,烏克蘭朋友也曾傳訊息來關心他跟家人。現在情勢下,在台灣的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關係開始惡化,希望台灣人不要加入這樣的仇恨中,也別在一旁助長在台灣雙方人馬的敵對情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指出,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同為東斯拉夫人,在歷史上共同起源於基輔羅斯,後來因為被蒙古征服,各自為政,烏克蘭一再被異族瓜分,終究被帝俄蠶食鯨吞。在俄國大革命時期,烏克蘭短暫獨立,後來加入蘇聯,在1932年的大饑荒有數百萬人餓死,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為了安撫烏克蘭,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內部親俄與親西派相持不下,後者主張加入歐盟、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自保,但無力阻擋烏東的克里米亞、頓內次克及盧干斯克獨立,造成長期的武力衝突。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四方安全對話」的領導人召開視訊峰會。白俄羅斯留學生認為,台灣對於烏俄戰爭的認知太依賴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觀點。(圖/翻攝自拜登推特)政大民族系教授、俄羅斯研究所兼任教授趙竹成指出,烏東當地近300萬居民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取得俄羅斯護照,在法理上是俄羅斯公民,但當初烏國雖在2014年與烏東的頓內次克人民和共國及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代表簽定「明斯克協議」,承諾停火並同意給予東南部兩州的自治權,但8年來完全未履行該協議,不斷有攻擊烏東的行為。基輔想採取軍事手段進攻烏東,又擔心俄羅斯介入,所以爭取加入北約,想把美國和北約一起綁住,並使用在北約改造下的武裝力量,解決烏東和克里米亞問題;而由極右民兵團體改編為政府軍的亞速營、艾達爾營等部隊,基本上政府很難管制,極有可能是在基輔未下令的情況下,自行前去攻擊烏東,結果釀成無法控制的後果。「幼小學生的世界只有好人跟壞人。」施正鋒說,過去俄國人不承認烏克蘭民族,現在烏國政府打壓境內的俄裔,這些都是冤冤相報,台灣實在不該斷然把複雜的國際問題簡化成「好人」跟「壞人」,甚至還有親綠媒體在社論指控「俄羅斯編造了北約東擴謊言」,但事實上,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維尼亞等波羅的海三小國以及波蘭、羅馬尼亞等國明明就加入了北約東擴。當年「古巴危機」時,美國不惜開戰,也要阻止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同樣的,俄羅斯也無法坐視烏克蘭加入北約,為什麼新聞媒體可以用錯誤訊息來帶風向?「查核事實中心在混什麼?人民可以用《社維法》檢舉嗎?當側翼也要卡差不多一點。」
美「5巨頭」特使團旋風訪台 30小時會見府院政要快閃訪問一次看
美國總統拜登(Biden)指派由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Glenn Mullen)率領的5名具國防、國安背景的資深代表所組成跨黨派特使團,於1日下午4時許抵台,拜會了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邱國正以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人進行交流,訪問團2日在接受蔡總統設宴款待後,於晚間10時許離台,結束30小時的快閃訪問行程。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率領的「5巨頭」特使團人員包括前國防部政策次長佛洛諾伊(Michèle A. Flournoy)、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歐蘇利文(Meghan L. O’Sullivan)、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S. Medeiros),一行人在1日搭乘灣流5型行政專機,自美國飛抵台灣,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外交部北美司長徐佑典親自前往接機。特使團訪台後隔日一早便前往總統府拜會蔡英文總統與賴清德副總統。蔡總統表示,台灣在民主領域是美國值得信賴的好夥伴,未來希望台美關係能更加緊密,共同為全世界和平與穩定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穆倫則透過此次訪問向蔡總統與台灣民眾保證「美國堅定維持承諾」的態度,並提及拜登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時,便已對台灣關係法》投下贊成票,4月是《台灣關係法》簽署43周年紀念,他堅信兩國之間的合作在未來將更為深刻與強健。副總統賴清德與特使團會面時則提及近期爆發的烏俄戰事,坦言此次戰爭除了兩國之外,也將擴大影響歐洲和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就連世界民主秩序亦將被波及,期盼代表團幫忙協助台美簽訂BTA,讓台灣加入CPTPP,不被排除在民主經濟聯盟以外;另外,賴清德也直言,希望台灣未來能夠加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為維持區域和平出一份力。據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在2日中午設宴款待穆倫所率領的訪問團,期間雙方針對國際與區域安全情勢、台美合作與台灣國際空間、能源和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交換意見;餐畢,特使團在下午會見行政院長蘇貞昌;蘇貞昌指出,俄羅斯此次入侵烏克蘭,等同於威權體制國家對鄰國的侵略,而台灣所展現的自我防衛決心,與民主國家的團結合作,將會讓極權、憑恃武力侵略他國的國家領導者,尤其是中國不敢輕舉妄動。另外,特使團也在2日下午拜會國防部,部長邱國正、政務辦公室主任王紹華中將、情報次長室次長顏有賢少將親自迎接訪問團,但國防部並未透露雙方交流內容。最後,美國在臺協會(AIT)也安排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團和拜登特使團會晤,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副主任黃裕鈞也在其中;兩分人馬進行了45分鐘的會談。朱立倫受訪時表示,所有人都很關心俄烏戰爭情勢,對於兩岸與國家安全、台灣國防與區域安全交換彼此意見,最終目的便是要確保台灣安全。特使團一行人在晚間10時結束快閃訪問行程離台,總統蔡英文也特地在臉書發文,除了很開心此次與訪問團的交流外,也更堅定台灣與全球民主夥伴攜手合作的立場,「(期許)讓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更為堅韌,並為全球及區域和平穩定,持續貢獻良善力量。」
拜登大打名媛外交牌 欽點華裔花式滑冰女王任貝里斯大使
美國總統拜登大打名媛外交牌!他15日欽點華裔花式滑冰女王關穎珊出任貝里斯大使,另提名已故前總統甘迺迪長女、曾任駐日本大使的卡洛琳.甘迺迪,接掌澳洲大使職務。這兩項人事案還須經參院表決批准。現年41歲的關穎珊以翩翩美姿,高穩定性與藝術觀賞性,叱吒花式滑冰界10餘年,被譽為史上最傑出的滑冰天后。她曾5度於世錦賽封后,在1998年長野冬奧摘下花式滑冰銀牌,2002年鹽湖城冬奧再奪一銅。關穎珊高掛冰鞋後,她積極投入公共服務和外交活動,廣告代言與電視邀約不斷。2006年她成為美國國務院公共外交特使,現任國際特殊奧運董事會成員。白宮盛讚她「在體育等領域積累了輝煌經歷」。儘管關穎珊並未擔任正式的外交職務,但她大學主修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對外交並不陌生。2006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時,她曾與胡及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希一起用餐;美國前國務卿萊斯女士同年任命她為無給職的公共外交大使。再度出使美國重要邦交國的卡洛琳.甘迺迪,已不再是2013年駐日、初試啼聲的外交小白兔。澳洲是針對中國的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以及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成員,卡洛琳可望利用她在美日的豐沛人脈,為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出力。澳洲和日本是美國在亞太最親密的盟友之一,隨著華府與北京緊張關係急遽升高,卡洛琳的任務將是尋求加強美澳同盟關係。現年64歲、具律師身分的卡洛琳,去年在民主黨初選中支持拜登;她在父親與弟弟過世多年來,一直無意代表民主黨競選公職。2013年成為美國首位女性駐日大使。但她毫無外交實務經驗,與日本沒有淵源,對日本也不算了解,一度引發外交政策專家對她專業的質疑。但個人魅力十足的卡洛琳任內,所到之處都掀起熱潮。卡洛琳駐日期間,促成歐巴馬與時任日相安倍的互信關係,她是歐巴馬前往遭原爆的廣島歷史性訪問的推手,日本在11月授予她旭日大綬章,表揚她強化美日聯盟的貢獻。美國總統拜登15日欽點華裔花式滑冰女王關穎珊出任貝里斯大使。(圖/新華社)
蔡英文國慶談話:中國給我們壓力 「四個堅持」台灣人民給我們的底線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發表國慶演說,提出「四個堅持」,強調是台灣人民給我們的底線。我們將持續充實國防,確保沒有人能逼迫我們走向中國設定的路徑。因為這路徑不會有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更不會有2300萬人的主權。蔡英文總統10點25分發表國慶演說,以下是蔡英文總統談話全文:今天是中華民國110年的國慶日。每一年的這個日子,我們聚在一起,慶祝我們國家的生日。我們抱著莊嚴的心情,感謝這塊土地上歷代的前輩。他們不論先來後到,為這個美麗的家園犧牲奉獻。今天,在台灣生活的人們,已經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共同歷經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今年五月開始,台灣遭遇了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的挑戰。有八百多位民眾,失去了生命,他們是我們的家人、好朋友,是我們生命共同體的成員。在這裡,也就是在演講的一開始,我要向他們的家人,致上最誠摯的慰問。這一波疫情中,我們也再度看見台灣人民的高度自律和素養。不管天氣再怎麼熱,大家總是不忘戴上口罩;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都會自動掃實聯制QR Code,並且保持社交距離。疫苗到了,大家按照政府的安排,有秩序地接種。大家的努力,我很感謝,大家的配合,政府也絕不會視為理所當然。我要特別謝謝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等民間組織,跟政府攜手合作。我也要再一次謝謝醫護人員的辛勞,我更要再一次謝謝所有的台灣人民,在如此困難的時刻,是大家的團結,守住了我們的國家;是大家的民主素養,守住了我們珍愛的家園。除了自助,還有來自國際友人的協助。日本、美國、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波蘭等國家,在全球疫情嚴峻,且疫苗供應不穩的情況下,伸出援手。今天,除了即將來設處的立陶宛,其他國家的代表都在現場。這就是「民主大聯盟,世界加好友」。我要藉這個機會,邀請所有在場的來賓,以熱烈的掌聲,向這些國家的代表,致上我們最深的感謝。台灣人有一個美好的傳統,我們不會忘記別人對我們的好。去年我們送去的口罩,是「Taiwan can help」;今年他們送來的疫苗,是「友情的疫苗」,這就是「善的循環」。我要在這裡向國際社會承諾,台灣一定會在國際社會中,做出貢獻,讓「善的循環」不斷地擴散出去。這一年來,疫情雖然衝擊了內需,但並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成長動能。全球半導體晶片的短缺,更凸顯了台灣在供應鏈上的重要性;而印太區域變化中的局勢,也讓台灣在區域中的關鍵地位,再次受到矚目。台日關係持續深化,歐盟跟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台美TIFA復談了、台灣也向CPTPP遞件了,在華府、在東京、在坎培拉,或者布魯塞爾,台灣議題不再邊緣,有越來越多的民主好朋友,願意站出來挺台灣。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和理念相近的夥伴攜手,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台灣的國際形象,不再是亞細亞的孤兒;現在的我們,已經是能夠勇敢面對挑戰的「堅韌之島」。但是當我們越好,中國給我們的壓力就越大。所以,我要提醒所有的國人同胞,我們沒有鬆懈的本錢。此時此刻的國際政治,正發生劇烈變化。威權主義的擴張,讓全世界支持自由民主價值的國家,都有警覺,而台灣正處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緣。也因此,隨著國際局勢的演變,此時此刻的中華民國,正處在七十二年來最複雜多變的局勢當中。我們走的每一步,勢必牽動世界未來的走向;世界未來的走向,也必將影響台灣的前途。印太區域的情勢,日趨緊張複雜。北京當局在全面掌控香港,壓制民主人士後,也調整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政經發展方向。同時,在南海、在東海,區域的秩序正受到挑戰。在台灣的西南空域,共機常態化的活動,嚴重影響我們的國安及飛安。而民主國家之間,則正努力強化各領域的合作基礎,來因應區域和全球的變局。G7、北約、歐盟,以及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對話」,不約而同關注台海的和平與安全,同時也關心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現狀,是否會遭到中國片面破壞。在這裡,我要重申,台灣願意為區域的和平發展,貢獻一己之力。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上,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我們也會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我也要強調,兩岸解決分歧,必須透過平等對話。我們期待兩岸關係和緩,我們不會冒進,但絕對不要認為台灣人民會在壓力下屈服。我們會持續充實國防,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確保沒有人能逼迫我們走向中國設定的路徑。因為中國所設定的路徑裡頭,不會有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更不會有兩千三百萬人的主權。從1949年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以來,已經經歷七十二年。這七十二年來,我們的經濟從貧窮到富裕、政治從威權到民主、社會從一元到多元,一步一腳印,成就了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嶄新樣貌。這個今天讓世人稱讚的樣貌,是歷經多個世代的人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沒有任何一群人可以單獨居功,也沒有任何一群人曾經置身事外。八二三砲戰中,英勇奮戰的國軍沒有分省籍。半導體護國神山裡的人才,也不會分政黨。鄭南榕是外省人,瑞莎原本是烏克蘭人。不久前才離開我們的棒球選手王光輝,則是阿美族人。國旗不見了我們一起生氣、台灣被打壓我們一起憤怒。這就是我們榮辱與共的情感。在這個包容的國家裡,不管先來後到,沒有人有原罪,也沒有人會因為不同的出身,而被排除在共同體之外。只要尊重、並且認同這塊土地,台灣永遠張開雙手,歡迎所有人,團結所有人。過去這七十二年的發展歷程,讓國家樣貌有了很大的轉變。但在轉變之外,我們也有不變的堅持。那就是「確保主權、捍衛國土」。這個信念,是讓台灣屹立不搖、民主開花結果的重要關鍵,也是七十二年來,國軍保家衛國、為何而戰的基礎,更是一代又一代台灣人民的堅持。這樣的堅持,從來都不是一黨一派的堅持。今天,國民黨的朱立倫主席、民眾黨的柯文哲主席、時代力量的陳椒華主席,都在現場。各位的出席,是台灣民主美麗的風景。政黨政治必定有競爭,但只要議題牽涉到國家的尊嚴,以及人民的未來時,我們就要團結起來,為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守住主權,守住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必須彼此約定,永遠要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這四個堅持,是台灣人民給我們的底線,也是我們的最大公約數,站在公約數的共同基礎之上,我們有責任累積更多的共識,以團結的姿態,來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責任,要確保這塊土地上的年輕人,可以世世代代,繼續自由奔放下去。從我2016年上任開始,就致力於貿易多元化、產業創新、能源轉型、人才培育及引進,讓國人看到台灣經濟結構的正向轉變。這幾年來,面對全球經濟變局,我們協助台商大量回流,加速產業轉型,一舉翻轉過去三十年,因為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所造成的經濟成長緩慢,以及資金和人才外流的問題。今天,台灣經濟的表現,不僅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而且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這證明了,台灣有能力創造更有韌性、更自主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走出一條不再依賴單一市場的新經濟路線,這是台灣經濟能夠立足世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關鍵。各位親愛的國人同胞,世界的大門已經為我們打開,我們要堅定走下去,讓台灣經濟在下一個三十年,繼續發光發熱。除了經濟轉型之外,我們還排除萬難,推動了許多改革。社會照顧擴大了、外交有了突破、國防改革也正在進行中。許多我們過去幾年付出的努力,成果正一一呈現在國人及世人眼前。很多人問我,接下來,我們還要為台灣做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在勇於改革以及壯大國力之外,我們要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長治久安的基礎,要讓中華民國台灣有足夠的實力,有穩定的社會,迎向下一個階段的變局和挑戰。我們必須要面對那些長期困擾台灣社會、充滿分歧、難以取得共識的議題,更必須去凝聚共識,找出社會大眾普遍能接受的解決方法,進而化解這些長年的爭議,台灣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往前走。我們有必要因應國家發展的需求,針對政府體制和組織、地方制度、國土規劃和區域發展等重要的治理議題,做必要的檢討調整,讓國家治理達到最有效率、最能反映民意的狀態。其中,憲政體制的改革,就是一個必須面對的事。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已經成立,這次的憲改,會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以維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為前提,來進行修憲。我理解修憲的門檻非常高,我要呼籲朝野政黨,憲改議題攸關國家治理,無論是執政還是在野,都必須放下成見,嚴肅地進行憲政議題的討論,尋求最大的交集。轉型正義的工程,歷史留下的傷痕與是非,如何撫平、如何評價,正考驗我們這一代人的智慧跟勇氣。此外,國家的能源政策該怎麼走,也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反覆的能源政策下,持續累積經濟成長的動能。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把握相應趨勢、及早評估風險,建構更具彈性、更有應變能力的供電體系。這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著手處理這些重要的議題,才能打下長治久安的基礎,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年輕人。然而,過去這些公共議題的討論,很容易因為政黨立場的不同,或是政治認同的分歧,讓原本只是路徑手段的不同,被無限上綱成意識形態的爭執。這些爭執無助於國家發展,只會讓我們被迫內耗、原地打轉。所以,我想要在未來幾年的任期中,引進社會力,共同來尋求解決這些議題的路徑。讓社會跟政治部門攜手合作,一起尋找不同意見的最大公約數,把困難的議題一一化解,為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奠定最堅實的基礎。2021年,是充滿挑戰,也令人感動的一年。今年夏天的東京奧運,台灣選手締造了史無前例的好成績。在國家生日的今天,我要再一次向所有的運動選手,以及所有後勤團隊,致上謝意。謝謝你們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奧運比賽的過程裡,台灣人民再次確立了不分彼此的共同體意識。我知道有人自認看球每看必輸,於是只要台灣選手出賽,他們就不敢看轉播,只能在心裡默默加油。我也知道,有人在看射箭比賽的時候,緊張到心跳得比選手還快。這就是共同體。它是一條無形的線,把我們每個人牽在一起,喜怒哀樂、榮辱與共。羽球男雙金牌戰,當電視銀幕上出現in的畫面時,我相信,不少人都跟著尖叫吶喊,甚至流下了眼淚。我們等這一刻等很久了。台灣的好,台灣的自信,台灣的勇敢,一直在等著被世界肯定、被世界看見。今年夏天,我們做到了。這幾天,當國慶預演的飛機,飛過台北上空時,很多路上的行人,會停下腳步抬頭看。他們在看保家衛國的空軍。不只是空軍,因為國慶,台北街頭出現了很多為國慶預演排練的部隊。疏濬的工兵、消毒的化學兵、憲兵快速反應連的重機,以及很多平常很難在街頭看到的各式戰鬥車輛,就在我們前面的重慶南路上,整裝待發。大家都拿起手機忙著拍照,也許不是很清楚這是什麼部隊,也許也叫不出裝備的名稱,但那是一種安心的感覺。這是我們的國軍。我們的軍隊,會保護我們的家園,有災難的時候會來救災,當主權領土和民主自由受到威脅,也會用生命來保家衛國。2021年,台灣最感動的畫面之一,就是東奧英雄回國時,我們的國軍出動幻象兩千,在我們自己的領空上,歡迎他們回來。國軍與東奧英雄都是這個國家的英雄。我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相信台灣的好,相信台灣的重要,相信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所組成的共同體,能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就讓我們帶著光榮和自信前進,做自己的主人,樂為世界人,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祝福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也祝福所有的國民身體健康,平安順利。謝謝大家。
首屆台美日國戰略論壇29日登場 安倍晉三致詞「不能讓香港的事情在台灣發生」
第一屆「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論壇」於29日正式開跑,多名美國、日本、台灣的政治人物均參與此次會議。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以來賓身分在會議現場進行開幕致詞。安倍晉三除了在致詞中強調台灣的重要性外,同時也認為「在香港發生的事情,絕對不能在台灣發生」。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在第一屆「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論壇」的參與成員部分,日本代表為眾議員、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美國代表為前駐日本大使、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與民主黨聯邦參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台灣則是由立法院長游錫堃以立法院「台日交流聯誼會」會長名義出席。而日本前總理、日華懇顧問安倍晉三則以來賓身分進行整場會議的開幕致詞。安倍晉三在致詞中表示,對於國際社會而言,目前最大的課題就是對於日漸崛起的中國,世界各國要如何面對、處理。安倍晉三表示,目前日本、美國,以及許多國家,都對於發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的事情感到十分痛心,同時也對於目前的香港現況感到十分擔憂。安倍晉三強調「台灣十分重要」,更表示「不能讓在香港身上發生的事情,在台灣發生」。安倍晉三表示,自己在2016年時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概念,以印太海洋為主,讓印太地區的國家可以進行人員、物品的交流,讓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民生活富裕。為此,海洋一定要自由開放,由相同理念的國家以《國際法》為依歸,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但這30年來,中國軍事預算暴增42倍,甚至試圖干預南海、東海的狀況,這讓身處在印太地區的國家十分擔憂。安倍晉三也提到了由日美澳印四國領袖所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安倍晉三也認為理念相同的國家應該要共同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概念,同時也透露英法德的艦隊也會在印太地區進行聯合軍演,以此維護印太地區的法治。對於台灣,安倍晉三表示「台灣是日本重要的友人」,他希望中國能夠認知台灣人與世界上的其他人們也有所連結,應該在開放讓台灣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同時他也表示,對於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感到遺憾,希望美國能重新加入,而且也呼籲台灣也務必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