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大停電
」 停電全台一年三次大停電 三三會林伯豐籲面對缺電現實「核二核三延後除役」
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今天(16日)主持例會中強調,303全台無預警大停電,這是自2016年以來第四次大停電,政府應面對台灣會缺電的事實,檢討能源政策解決缺電問題。電力穩定供應與價格合理,對台灣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只是近年來國內外重大企業、工商團體及美僑、歐僑商會對台灣的能源政策表示憂心,包括穩定供電、合理電價、綠能進度與電網韌性。今天例會中並邀請前副總總統陳建仁發表「後疫時代的產業創新」專題演講,陳建仁也非常認同林伯豐提到發展「綠能」的看法。林伯豐認為,政府超前部署各項政策之外,最重要的是溝通機制,建議政府以「客觀、科學、務實」的態度,用產業角度來檢討未來台灣能源政策,並提出四點具體可行方案。開春以來,台灣繼2021年5月兩次全國性大停電,今年3月又發生大停電,半導體、光電、蘋果供應鏈、石化、鋼鐵等產業受創,估計損失恐高達上百億元,台電統計至少549萬戶受停電影響,因此在今天三三例會中,林伯豐於致詞中發表關於產業企業界給予能源政策建言。林伯豐表示,首先,因應淨零排碳,重新檢討台灣2025年「50%(天然氣)、30%(燃煤)、20%(再生能源)」的能源配比。其次,發展再生能源要兼顧環境生態,降低再生能源躉購費率(2019年英國建置離岸風電5.5GW,競標價格每度新台幣1.52元),並鼓勵企業發展儲能設備。再者,完成電網重要樞紐檢修,透過智慧電網加強電網韌性,強化電網風險管理。第四點則是,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二、核三延後除役,以降低電力排碳係數,協助企業永續發展。林伯豐強調,期望政府在能源配比能參考國際趨勢,並兼顧台灣在能源的脆弱性,不輕易放棄任一種能源的配置,確保台灣能源充足穩定供應,讓產業能根留台灣,為經濟發展盡一分心力。
蔣萬安怒飆要蘇揆承諾一年內不停電 反被嗆:你祖父承諾要反攻大陸!
針對303全台大停電,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時動怒,表示蔡政府執政前不曾發生大停電,蔡政府上任後停電事故不斷,且標準SOP就是寫檢討報告、甩鍋基層、向人民要更多納稅錢,他不斷要求蘇貞昌承諾一年內不停電。蘇貞昌認為,談政黨執政淪為意識形態,並回嗆「你祖父(承諾)說要反攻大陸,到現在還沒有反攻大陸!」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質詢時,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未來一年內不再發生大停電,遭蘇揆反嗆「你祖父承諾要反攻大陸。」(圖/圖攝影趙世勳)蔣萬安質詢時指出,2003至2016年,近15年間不曾發生過全台大停電,蔡政府上台六年發生四次全國大停電,「過去都不會有人為操作疏失,為什麼民進黨任內就發生四次?」蘇貞昌回說,停電不應該,但與政黨無關,是人為操作疏失,應加強人員訓練。蔣萬安批評,執政黨將四次大停電推給基層人員,為何蔡政府執政前都不會發生大停電;蘇貞昌則強調,不是政策錯誤,「委員一定要打成政黨,就陷入意識形態。」蔣萬安越說越激動,批評過去815大停電,和這次一樣都是因為人員操作失誤和電力系統脆弱有關,「五年前和五年後蔡政府都推給基層人員,更新電網檢討系統,同樣要投入一千多億更新電網,SOP檢討報告推給基層、要更多錢。」痛批拿納稅人辛苦錢,卻一是無成,政府難辭其咎。「院長,你願不願意承諾,未來不會發生大停電?」蔣萬安追問,蘇貞昌說,303電力足夠,也非用電尖峰,後續調查也已查清楚,政府沒有推卸責任,要蔣萬安不必一直操作意識型態。對於蔣萬安不斷追問蘇貞昌,敢不敢承諾接下來不會發生大停電,蘇貞昌最終耐不住性子,反嗆「這種政府過去看多了!」「從你祖父說要反攻大陸,到現在還沒有反攻大陸。」蔣萬安當場傻眼,表示現在在談電和能源問題,蘇院長卻講這些;蘇繼續嗆聲「你如果一定要講這種,不會輸你啦,你今天是為了選舉,要選票是吧?你承諾什麼?你承諾反攻大陸啦!」
電網成破網1/百億經費打水漂? 智慧電網韌性強度一夕掀底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南台灣的台南永康區和高雄岡山區接著又陸續發生停電,事後相關停電調查矛頭都指向電網韌性不足。然而據本刊調查,政府自2012年起就投入「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智慧電網方案)建置,前瞻計畫經費還補強電網的強度,立委質疑政府花了階段性經費至少上百億,停電事故卻從未明顯改善,人民納稅錢形同打水漂。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六機組跳機,影響838萬用電戶;去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2021年5月17日C、D分區輪流停電,影響193萬用電戶,前述三次大停電都是因備轉容量率不足。這次303大停電則因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龍崎以南發電機組跳脫,電力系統自動切離保護,影響約549萬用電戶,僅次於815大停電戶數,蔡政府執政以來已經發生四次大停電,也引起民眾對於台電供電穩定的疑慮。興達發電廠事故連帶影響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以南的機組跳脫,屏東縣部分區域停電甚至超過12小時,有養殖戶陳情3萬台斤牛蛙死亡,損失慘重。(圖/ 翻攝自鍾佳濱臉書 )根據經濟部公布「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指出,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則為氣候異常、居家辦公致用電增加、水情不佳及大修機組未歸隊,諸多因素疊加造成供電事故,經濟部共列出36項改善對策,包括電廠運轉、電網輸送、歲修排程、電力調度及分區輪流停電機制等面向。其中,報告更指出「單一事故卻造成大範圍停電」,台電公司應積極推動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包括加速推動分散式電網建設、變電所改建工程、再生能源併網工程,以使電網架構朝全國融通及區域韌性雙軌並進,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的影響範圍。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曾也提出建議,台灣必須發展智慧與區域型電網,他以歐洲為例,許多國家已試行區域型智慧電網。事實上,台灣早已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智慧電網計畫。本刊調查,台電自2012年起分20年編列共958億元經費,投入建置智慧電網方案,目的就是增強電網韌性,並強化輸配電系統整合。截至2019年止已投入130億元,後續台電將再投入785億元,工業局和能源局也分別投入經費。當中經費規模最高的是用於低壓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及資料應用、電價結構檢討等共464億元,占整體規劃方案經費59.1%;其次為電網管理為174.7億元,占總體規劃方案22.25%。此外,就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與第三期中,針對智慧電網系統等相關項目,也編列12億2800萬元。「智慧電網」是為解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再生能源併網穩定供電、供電可靠度及電網韌性、用戶參與節能等三大問題。根據計畫目標分為短、中、長期,2020 年起強化電網供、需、事故處理等彈性調度能力;2025年起因應氣候變遷,強化電網韌性,提高供電穩定度;2030 年後則落實電業改革,強化低碳能源使用、市場公平交易等,達成能源永續發展。立委陳椒華認為,台電缺乏獨立客觀的電業機關監督,導致每發生事故後老是球員兼裁判,無法根本改善電力問題。(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台電表示,建置電網韌性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工具及大數據應用,目前台電積極推廣智慧電表作為智慧電網的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就即是掌握大數據的基本工具,可以對電力系統狀態進行資料監測、交換、分析,協助預測和控制。不過,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報告中指出,智慧電網方案中有關「AMI 智慧電表基礎建設」布建多年,除可記錄用戶用電情形、定時回傳電表資料外,也可取代人工抄表,然而除了高雄、花蓮、澎湖、南投及馬祖等 5 個地區用電戶數未達預計安裝目標,其他地區部分電表安裝後故障,還有76 萬多具通訊模組未完成驗收作業程序。事實上,過去台灣發生過幾次大停電事件,如1999年七二九大斷電事件,緊接著爆發九二一大地震,時任經濟部長王志剛下令要求台電徹底檢討現行輸變配電系統缺失,台電也組成專案小組研議整體改善計畫,後續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立委陳椒華指出,2001年起就開始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經費約5600億元,現在還有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約9百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也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約68億,各項經費陸續投入,卻還是經常發生大停電,顯然台電的問題不只是供電網路韌性問題。
停電害經濟損失上百億 民眾黨要求成立補償窗口、專案報告
立法院今(4)日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列席施政報告並備質詢,針對303全台大停電,民眾黨立院團痛批「供電保證跳票,政府承諾無效!」並提出三點主張,要求蘇揆在國會殿堂公開向國人致歉,為受影響549萬戶及產業成立單一補償窗口,同時要求經濟部與台電,下週二赴立院進行專案報告。民眾黨團總召邱臣遠指出,303大停電全台共計549萬戶受影響,產業、民生以及經濟損失高達上百億,民怨沸騰。今日施政報告總質詢民眾黨提出三點要求,首先,要求蘇貞昌在國會殿堂公開向國人道歉,並說明經濟部長王美花自請處分的結果。「供電保證跳票,政府承諾無效。」邱臣遠批評,蔡政府任內發生四次大停電,針對民生、企業生產線停滯造成的損失,第二點主張,要求蘇貞昌盤點損失並設立單一窗口進行補償機制。第三,要求蘇貞昌協調經濟部與台電,下週二進行303全台大停電進行專案報告,說明穩定電價供電小組失能問題、相關能源政策及調漲電價等議題。副總召賴香伶指出,根據台電初步調查結果,興達電廠燃煤二號機進行歲修至3月15日完成,台電雖否認趕工,但經過比對赫然發現,此次發生事故的機體編號3540,與去年513、517發生事故的機體為連動的基閥開關,令人憂心的是在歲修情況下,恐持續發生事故,同時也凸顯台電並未在去年的事故中精進,「公安操作SOP要重寫。」賴香伶批評,去全台大停電事故發生後,台電提出36項檢討報告,如今看來應有的措施全數失靈,除了顯示人員訓練不足,也與當時無人負政治責任有關,才會一路發生憾事;相信這次王美花會知所進退,下台後讓更專業的團隊處理。最後,賴香伶質疑,台電建制區域電網系統,將台灣分為21區,卻看不到進度和完工日期,無法讓國人信任執政黨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