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十大死因
」 癌症 糖尿病 心肌梗塞 衛福部 心血管疾病年輕愛運動不是無敵星星!20歲體保生校園突暈倒 「天天2杯手搖飲」送醫血糖飆破千
雖然在印象中,糖尿病多發病於年長、肥胖、家族病史者身上,不過隨著現在人飲食習慣改變,即使是愛運動的年輕族群,恐怕也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營養師許瓊月在節目中分享,有名熱愛運動的男大學生從小愛吃炸雞、高中起每天喝2杯手搖飲,有天竟在校園昏倒送醫,檢查發現「血糖值破千」,年僅20歲就已罹患第2型糖尿病。許瓊月在節目「震震有詞」中分享,這名求診的男大學生從小愛吃炸雞,高中讀體育專班時,更養成每天要喝2杯手搖飲的習慣。儘管父母都叮嚀他要均衡飲食,多吃青菜,不過男大生認為自己還年輕,不需要過度注意這些,直到有一次他在校園中暈倒,送醫後竟發現血糖值飆到一千多,被確診出罹患第2型糖尿病。許瓊月表示,這名男大生狀況嚴重,需要急性治療,後來透過施打胰島素,總算才把血糖降下來。許瓊月提醒民眾即使年輕又有運動習慣,若不控制飲食,一樣會罹患糖尿病。根據衛福部數據,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5位,依據2019至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統計,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2.8%,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對糖尿病友來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運動、飲食控制以及定期監測血糖是防止血糖失控的關鍵。
每年近萬人死於糖尿病 專家示警注意2指標:及早發現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由於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應定期量測血糖,特別是要注意空腹血糖與醣化血色素兩個指標,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根據2023年國內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高居第五位,並且依據2019至2023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達12.8%。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為了預防糖尿病及延緩其嚴重併發症,民眾應掌握以下自我照顧五要訣,包括利用40歲以上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定期監測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70-99 mg/dL)。衛福部表示,糖尿病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一為糖化血色素(HbA1c)≧6.5%;二為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三為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四為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衛福部提醒,糖尿病是複雜性慢性疾病,糖友們應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執行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南投縣衛生局說明,若是民眾發現血糖異常,符合糖尿病前期(醣化血色素介於5.7%至6.4%)或有三項以上危險因子(如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及低高密度膽固醇),應與醫療人員討論個人化的危險因子管理,及早介入;保持均衡飲食,遵循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並在醫事人員指導下進行體重管理;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何走路、慢跑、游泳等。此外,南投縣衛生局也強調,當地已成立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的專業團隊,協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並提升其自我照護能力。民眾若有糖尿病相關問題,可洽詢當地衛生所或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療院所,透過全面的醫療服務來降低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漱口水爭議1/酒精濫殺好菌「恐影響血壓升降」 換季防爆發心血管疾病
在商業廣告多年的宣傳下,許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是必備的口腔清潔用品,事實上並非如此,甚至有醫師警告,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可能會影響血壓,甚至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秋冬換季溫差變化大,三高族群需特別當心。 秋天氣溫瞬息萬變,正是心血管疾病發季節,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資料,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尤其最常發生在季節交替時。 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庭瑜表示,血壓是最大關鍵,幾乎8~9成的腦出血都跟血壓有關。「每到冬天腦出血患者就增加約3成,除了溫差大會刺激血管收縮,天氣冷也容易讓血壓上升,增加腦出血風險,所以首先要定時服用血壓藥,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再來就要注意症狀。」 但血壓無聲無息,很多人血壓高也不自知,萬一無意中刺激血壓上升,可能就會引爆心血管疾病,而日常生活常見的漱口水,竟然可能是肇禍兇手? 美國心臟外科醫生Jeremy Londonb日前在社交平台PO文表示,為了心臟健康,他不會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為這類漱口水會殺死口腔內所有細菌,其中包括好的細菌,這些好菌有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能幫忙血管壁擴張,有助於調節血壓,當這些好菌都被殺死之後,自然就會影響血壓,尤其對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好。 「英國也有這樣的相關研究,關鍵就在於一氧化氮。」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一氧化氮可刺激血管的內皮細胞擴張舒張血管,使血壓下降,同時增加血流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此外,一氧化氮也可避免血管內壁形成斑塊、血栓阻塞,減少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率。 多數民眾依賴漱口水緩解口腔不適症狀,醫師建議度過急性期後,還是要根本治療病因才是解決之道。(圖/報系資料照)國際期刊《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2022年時曾進行研究,找來19名健康民眾開始每天用2次含酒精漱口水,並測量血壓。結果發現,24小時內,血壓上升了2到3.5毫米汞柱,而血壓每升高2毫米汞柱,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7%和10%。 「除了殺光好菌,含酒精漱口水也會影響唾液分泌!」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表示,口腔唾液中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與酵素,含酒精漱口水因為容易揮發,所以會進一步影響唾液腺分泌,導致口腔唾液變少,也可能影響血壓升降。 黃斌洋提醒,只要好好刷牙、使用牙線,其實可將漱口水作為選擇性輔助用品,除非是雙手較不靈活的長輩或中風患者、或剛動完口腔手術者才需要。大多數民眾可能是因為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原因使用漱口水,建議先治療好口腔疾病才是根本之道,而非依賴漱口水。
晚期肺癌新突破!連續免疫合併治療顯著提升患者存活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潘昱僑報導】有位60多歲的女性患者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並伴有肋膜間皮瘤,經過兩年免疫合併治療,經影像檢查後顯示幾乎沒有癌細胞,六年多下來,目前在家人的支持下定期回院檢查,生命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另一位50多歲女性患者被診斷為肺癌骨轉移,因無法忍受鉑金化療的副作用,醫師建議嘗試免疫合併治療,經過七年的治療,病情得到控制、癌細胞大幅減少,且身體狀況也得到了改善。頭號健康隱憂!晚期肺癌治療的新選擇據衛福部公布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肺癌已成為台灣癌症中死亡率中的冠軍,堪稱國人最大的健康隱憂。由於肺癌早期多無症狀,患者確診時通常已是晚期,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過去治療肺癌的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及標靶治療,但對許多晚期患者來說效果有限。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晚期肺癌患者的另一種選擇,除了單獨使用免疫療法外,研究指出免疫合併治療可以進一步改善病況、延長平均存活期,是晚期肺癌治療的新突破。如有感冒或肺部不適 連續超過7天要留意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醫師指出,過去20年來,肺癌一直是台灣十大癌症的首位,每年新診斷的肺癌案例接近17,000例,同年死亡人數約13,000例5。黃醫師提醒,肺癌早期症狀雖不明顯,但其實已有徵兆,如有感冒或肺部不適持續超過七天、連續咳嗽超過兩周,應有所警惕並就醫檢查,特別是無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此外,他也指出二手菸對肺腺癌的影響,尤其在女性患者中更為明顯,因此戒菸對於預防肺癌極為重要。從副作用大的化療 到精準標靶治療的演進黃醫師回顧,2000年以前,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是化療和放療,但這些方法的毒性強、副作用大,病人接受度通常不高。2000年後,隨著基因檢測的發展,標靶治療成了新的治療方式,對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陽性的病人標靶效果相當顯著,但對於基因檢測陰性的病人,仍需接受傳統化療。免疫調節劑的突破 啟動T淋巴球對抗晚期肺癌2015年,免疫調節劑的出現為晚期肺癌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黃醫師解釋,免疫調節劑透過啟動體內的T淋巴球來對抗腫瘤細胞,打破腫瘤細胞表面PD-L1與淋巴球上的PD-1結合所形成的保護膜,讓淋巴球能識別並攻擊腫瘤細胞,顯著延長了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平均存活期。使用免疫調節劑依PD-L1表現決定 部分患者選擇自費治療黃醫師說明,目前免疫調節劑的使用方式多樣,需根據患者的PD-L1表現來決定具體治療方案。根據國外臨床研究,PD-L1高表現(超過50%)的患者單獨使用免疫調節劑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中等表現(1-49%)或低表現(小於1%)的患者可合併化療或使用雙免疫調節劑。由於健保給付條件較為嚴格,黃醫師建議根據患者的經濟能力和體能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持續兩年免疫調節劑療程 顯著提高五年存活率根據臨床研究,持續治療兩年的患者中,有19-25%可達到五年穩定的成果,對比過去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0%,是項很顯著的進步。黃醫師指出,免疫調節劑的療程建議持續兩年,許多患者在接受兩年治療後會自費延長療程。良好醫病關係與精神支持 助力免疫合併療法效果提升黃醫師強調,免疫合併療法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也需要患者與家屬的堅持與配合。他表示,良好的醫病關係對治療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得到身體的治療,還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對於他們面對疾病、保持積極心態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面對肺癌這項重大挑戰,黃俊耀醫師呼籲全體國人包括肺癌病人、家屬及癌友應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他指出,政府已開始補助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有助於精準醫學的發展,幫助肺癌病人找到合適的治療藥物;若沒有對應的標靶藥物,也可使用免疫調節劑。黃醫師強調,肺癌治療每十年都有重大突破,未來會有更多副作用少的新藥上市,他鼓勵患者及家屬積極面對、與醫生合作治療,期望在未來五年內提升台灣肺癌治療的成果,讓病人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希望。
又提高了!台灣人平均壽命升至80.23歲 排除癌症可再增3.46歲
內政部最新統計,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較111年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重回80歲分界線以上,也中止了新冠疫情期間國人平均壽命連跌三年的逆境。然而,參照國發會剛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我國75歲以上高齡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恐怕將會進一步高於預估數。歷年排除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概況,國人平均壽命將可因此提高3.46歲至83.69歲。(圖/內政部)內政部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這是該部會第11年公布。主要是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運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1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進行比較。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此項統計排除這三項死因,國人一般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意即,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若扣除惡性腫瘤離世,國人平均壽命將達到83.69歲。內政部認為,這顯示惡性腫瘤對國人死因減損壽命最嚴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112年因此死亡的國人人數為5萬3,126人,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25.84%。據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而心臟疾病亦連續16年位居第2位,這兩項病症是為國人生命最大的殺手。罹病逝世令人難過,人人也都希望能圓滿終老。但是,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最新報告指出,在台灣,2025年的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千真萬確的「超高齡(super-aged)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加,2024年65歲老年人口為449萬人,預估2043年將超過700萬人,並於2050年達到最高峰757萬人。此外,我國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亦朝向「更高齡化」發展。依據中推估結果,85歲以上人口2024年為45萬人,至2070年將增加為219萬人,占整體老年人口之比率亦將從10.1%上升至31.4%,表示每10名老人中,即有3名為85歲以上的超高齡人口,屆時每1名青壯年人口需扶養1名老人。據此,台灣社會要續命,國人要努力活的健康,即使年華老去,仍要維持自我照顧起居的能力、社會參與更不能少。
2024後疫情免疫力大調查白皮書正式發表
隨著Covid-19新冠疫情退燒,民眾回復正常生活,但仍有諸多醫界專家與健康媒體提出要注意「免疫負債」的健康呼籲,提醒民眾在後疫情時代應該更加注重自身的免疫力狀況。有鑑於此,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與正官庄共同進行了上千位民眾的免疫力與健康狀況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免疫力與健康議題的網路輿情分析,共同發表《2024後疫情免疫力大調查白皮書》,並邀請多位專家舉辦「大健康時代:免疫力『全方位」趨勢座談會」,分享調查報告中的重要趨勢觀察。近八成民眾表示疫情確認後的健康狀況變差在調查報告中發現,近八成35歲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在確診後的身體狀況變差、生病頻率增加、感冒恢復的時間也變長。大數據(股)公司數位民調策略總監葉峯谷博士表示,新冠病毒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六名,雖然近年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對高齡者、免疫力低下者和慢性病患者仍是極大威脅。同時新冠確診後的部分康復者的健康狀況明顯發生了變化,有66.8%的受訪者指出,確診後感冒的恢復時間變長,55.7%的受訪者表示生病的頻率增加,這都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民眾絕不能輕忽自身的健康狀況,對身體保健仍需多加注意。83.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需要提升免疫力在新冠疫情的推動下,民眾越來越認知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對免疫力的專注度顯著提升,關於免疫力的網路討論聲量也隨之增加。在眾多免疫力討論中,民眾最關注的是因免疫力下降而導致的「感冒」與「疲勞」問題,「感冒頻率變高」(13,576筆)成為年度最熱門話題,其次為「慢性疲勞症候群」(11,918筆)的相關討論,此外還包括「過敏」與「皮膚」等問題同樣備受民眾關注。長期的免疫力下降對於體力與精力的持續消耗成為了許多民眾的困擾,這些健康問題影響的不僅是身體狀況,也對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產生負面影響。70.6%的受訪者希望透過中藥(醫)來增強免疫力從輿情數據中可以發現,「漢方食補」的討論聲量增長最快,較監測前期增長了19%,顯示漢方食補在現代健康管理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同時民眾對於中藥和方的討論度也日益增加,有81.4%的受訪者表示願意透過中藥(醫)來調理身體,70.6%民眾希望透過中藥(醫)來增強免疫力。大健康時代:免疫力「全方位」趨勢座談會(圖片/正官庄提供)余雅雯中醫師與李婉萍營養師也在論壇中表示,新冠確診恢復後最常見的是引起了慢性疲勞中的氣虛症狀,但這都可以透過中醫藥或食補來逐步調理改善,譬如使用有中藥之王之稱的人蔘切片來沖泡蔘茶飲用,或是食用乾扁豆、紅棗等補脾胃的常見食材,都是很好的選擇,同時也呼籲民眾在日常就應該多注意養生保健,維持良好的免疫力,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也能保持健旺的精神,進而提升良好的生活品質。
平民人參登場!42歲乳癌患者吃「這一物」19年沒再復發 專業醫:可抑制多種癌症
在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現代,要如何防癌、抗癌成為當代的飲食顯學。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就曾分享一個案例,一名42歲罹患位三陰性乳癌第3期的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後,每天食用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至今已19年未見癌症復發。而江守山也提到,白蘿蔔對多種固體腫瘤如肺癌、胃癌、結腸癌、膀胱癌和前列腺腫瘤等都有抑制作用。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江守山醫師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詳細分享這起案例,他回憶表示,該名女患者在完成乳房切除、化療和電療後來到診所,表示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年幼的孩子長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守山醫師建議該名患者必須要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晚上關燈睡覺,避免接觸塑膠等有害物質,並且每天至少食用一次白蘿蔔或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江守山醫師解釋,白蘿蔔富含維生素C、葉酸、鉀和膳食纖維,是個十分營養的食材,除此之外,其中最大的價值在於白蘿蔔含有琉代葡萄糖苷,該物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吲哚類和蘿蔔琉素等抗癌物質。而為了能最大化白蘿蔔內的抗癌成分,江守山醫師建議民眾在烹飪白蘿蔔時,可以先將白蘿蔔切塊「靜置10分鐘」後再下鍋。此舉雖然會讓白蘿蔔口感稍微變辣一些,但能讓白蘿蔔產生更多的抗癌物質,顯著提升其健康效益。江守山醫師也提到,白蘿蔔的抗癌效果不僅限於乳癌,除了血癌和白血病外,白蘿蔔對多種固體腫瘤如肺癌、胃癌、結腸癌、膀胱癌和前列腺腫瘤等都有抑制作用。此外,白蘿蔔還含有維生素E、多酚和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能降低胰島素阻抗,並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再加上其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江守山醫師將其譽為「平民人參」。
連3天通宵打牌!37歲男頭劇痛昏迷「嚴重腦出血」 醫嘆:只能長期臥床
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裡,就有3項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急診醫師林忠慶就提到,一名37歲男子連續3天通宵打牌,到最後一晚時,因頭部劇烈疼痛失去意識,送醫檢查才發現是嚴重腦出血。後來,經過手術治療,該男子雖然成功救回一命,卻也被迫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林忠慶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個腦血管破裂的案例,曾遇到個案與朋友連續打了3天牌,到第3天晚上時,他突然向朋友抱怨「頭超級痛」,痛到想標眼淚,朋友起初以為他是輸錢想落跑,繼續調侃男子。怎料,不到30秒時間,男子就趴在桌上,完全昏迷。林忠慶表示,男子的友人將他送至急診後,經過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嚴重的腦出血,已經壓迫到腦波,影響到他的意識,甚至是呼吸心跳。醫護人員緊急安排腦神經外科進行開刀手術,進行顱內減壓,並由影像科醫師做血管栓塞,才將男子的命搶救回來。林忠慶說到,男子住院1、2個月後,意識還未完全恢復,也留下很嚴重的神經學後遺症,後期只能長期臥床,需要有人照顧。對此,林忠慶提醒,如果有腦動脈瘤的情形,務必要定期回診追蹤,同時也要注意生活、飲食、壓力、作息等問題。另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重症醫學中心衛教指出,腦動脈瘤其實不是腫瘤,而是一種腦血管的退化性疾病,在腦血管分支處血管壁,因為承受強大的血流直接衝擊逐漸變薄脆弱,時間久了形成不正常的凸起,雖然該病變在平常很少產生症狀,但只要破裂,往往造成嚴重腦出血,也是一種最嚴重的腦出血性中風,有將近5分之1的患者在到院前就死亡,到院者也有3分之1因為其他合併症死亡。
26歲女「1天喝6杯珍奶」 胸部流出綠膿醫看傻:飄陣陣惡臭味
手搖飲料喝太多,身體恐無法負荷!急診科醫師柯世祐曾遇過一起驚人病例,一名26歲體態豐腴的女子稱發燒掛急診,但檢查後沒異狀,直到她表示胸口會痛,衣服掀開秒竄出惡臭味,還發現右胸下流出黃綠色膿汁,確診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而柯世祐一問之下,發現她不愛喝水、愛喝奶茶,一天還能喝到6杯,才知道病因是病態性肥胖。日前柯世祐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起和肥胖相關的驚悚病例,他說病患是一名26歲女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有120公斤,她到醫院就診時發燒到39度,但沒有其他症狀,也確認過沒有遭蚊蟲叮咬。但病患表示她胸口會痛,掀開衣服發現胸部下緣因為她過胖、常常摩擦,大面積皮膚都紅紅的還「皮都破破爛爛的」。令柯世祐醫師驚訝的是,女病患右胸下緣還不斷流出黃綠色膿汁,惡臭陣陣撲鼻,他當下推斷女病患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對此,女病患不好意思地說,她胸部摩擦狀況有段時間了,最近才出現感染的症狀。柯世祐醫師告知女病患,傷口需要好好換藥,並服用抗生素,但最大關鍵是她已經是病態性肥胖,得到減重門診減肥才行。柯世祐醫師詢問她平日飲食是否過量,女病患自稱自己吃不多,但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喝水,偏好喝奶茶解渴,出社會後特愛珍珠奶茶,1天喝6杯都不是問題,讓柯世祐聽了很震驚。據悉,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心臟相關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疾病、腎臟相關疾病、肝臟相關疾病」這8種,都與肥胖有關,尤其現代民眾常常喝手搖飲料,過度攝取糖分就容易造成肥胖。
夏季流感、新冠助攻!肺炎鏈球菌感染創5年新高 疾管署籲打疫苗
國內今年出現罕見的夏季流感,加上第6波本土新冠疫情,連帶讓肺炎鏈球菌,今年感染數累計199例,也寫下5年來同期新高紀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6日表示,這3種傳染病常伴隨發生,呼吸道黏膜先遭病毒破壞後,肺炎鏈球菌就更容易附著,造成次發性感染。提醒男性肺炎死亡率是女性1.5倍,可趁父親節前夕帶爸爸打公費疫苗。羅一鈞解釋,肺炎鏈球菌感染上升,跟今年6月、7月的夏季疫情反常增溫有關係,今年至今累計199例,創下自2020年以來5年同期新高,其中23例死亡。病例中65歲以上民眾占38%、男性占61%。羅一鈞提醒,肺炎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且男性肺炎死亡率是女性1.5倍,可趁父親節前夕帶爸爸打公費疫苗,保護力達75%以上。疾管署全年提供65歲以上民眾接種1劑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可加強免疫保護效力,預防肺癌。另外,新冠疫情下降速度不如預期。上周新冠中重症併發症446例,雖較前一周下降24%,但死亡達104例,較前一周上升16%,最年輕死亡30多歲男有癌症病史未打XBB疫苗。羅一鈞表示,原本預估8月中脫離流行期,但近期下降趨勢變慢,速度不如預期,預計延後至8月下旬脫離流行期,除非開學後有明顯疫情變化,否則第7波疫情約在秋冬之交才會上升,另KP.3已超越JN.1成為主流變異株。
致死率與「癌王」胰臟癌相同 專業醫提醒:4危險徵兆要注意
衛福部日前公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第一名還是癌症。而在眾多嚴重中,雖然胰臟癌僅排名第七,但由於其發生率幾乎等同於死亡率,因此有著「癌王」的稱號。但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也提醒,除了胰臟癌外,膽管癌的致死率也是十分的高,甚至與胰臟癌並列第一,民眾不得不防。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日前出席《早安健康》節目錄製時表示,膽管癌是一種膽管長期處於發炎狀態、細胞在反覆修復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病變,是一種發生率不高但極具威脅的癌症。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民眾有先天性的膽道疾病、膽道結石及一些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便是膽管癌的高為族群,尤其60至70歲的男性。梁程超醫師指出,膽道系統遍布整個肝臟,而肝臟長腫瘤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可能會引起腹部悶脹,而許多人僅以為這是胃部不適。即便民眾即時就醫,醫師也不一定第一時間能聯想到是膽管癌,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梁程超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因為膚色異常、尿液茶色、異常倦怠、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罹患膽管癌。梁程超醫師解釋,如果膽管癌的腫瘤生長在膽管輸送膽汁的位置(總膽管或肝門脈附近)的話,腫瘤會阻礙膽汁運送,進而引發黃疸,使患者面色泛黃。在預防方面,梁程超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熱量的飲食,因為這類食物會導致膽固醇濃度升高,進而在膽汁相對不足時,身體容易因此產生結晶。除此之外,運動也可以促進膽管收縮。
力拼2030減1/3癌症死亡人數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成關鍵
根據衛福部公布之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多年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佔總死亡人數四分之一,每年約有超過5萬名國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治療是台灣健康議題中極待解決的問題。賴清德總統也喊出健康台灣願景,目標在2030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顯示政府對癌症早期篩檢、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重視。而基因檢測在精準醫療中更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能識別癌症患者的基因突變、估計治療效期,更能因應腫瘤新衍生的抗藥性,迅速更換治療,從而幫助醫師為患者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隨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正式納入健保,行動基因(ACT Genomics Co. Ltd.)協助將NGS檢測無縫整合到各家醫院的癌症治療計劃中,幫助更多癌症患者獲得更精準的治療,國家健康願景更邁進一步。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的效果優於傳統手術和化、放療,先進行基因檢測可找到患者可能的突變基因,更精準地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然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的項目數量不同,費用也有所差異,自費價格約1到10萬元不等,對癌友而言更是筆不小的負擔。所幸自今年5月1日起,NGS納入健保給付,將以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條件,採取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方式,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預估每年將有約2萬多名癌友受惠。國際上已有許多利用NGS檢測衍生的生物大數據進行臨床應用,進一步發展創新癌症醫療產品。例如韓國藉此提供公共衛生研究有效的資料和樣本管理系統;日本則成立專門負責醫療研發的資助機構以支援基因研究和數據管理。行動基因技術長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近期將通過與研究機構合作,發展基因檢測結合機器學習的本土疾病風險評估模型,以協助疾病預防與診斷。陳華鍵進一步說明,由於NGS檢測在分析過程中產生大量數據,需要強大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來發現和再分析疾病。行動基因將持續透過機器學習優化演算法,並導入LLM與Generative AI科技,提升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行動基因目前也在研發深化AI科技的應用,並參與國際研究計畫,如美國癌症研究之友主持的同源重組缺失之生物標記協調專案(HRD Harmonization Project)。近期,行動基因更優化了其癌症基因檢測技術,不僅一次可檢測440個癌症相關基因、13個融合基因和350多種融合基因組合,涵蓋標靶、免疫、荷爾蒙和化學治療評估,檢測結果更於近日縮短至8個工作天,幫助醫療團隊更快擬定出最佳精準治療方案。行動基因研發團隊也持續觀察最新檢測形式,確保提供最具臨床價值的檢測。陳華鍵表示,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是台灣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行動基因作為醫療單位臨床及研究的精準檢測夥伴,致力於技術創新,研發費用更達2023年營業支出的26%,以提供更完善的專業檢測數據。未來將持續與醫療機構緊密合作,輔助臨床判斷與治療策略,共同推動癌症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進步與普及,造福更多癌症患者。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50歲以上男性要注意 專業醫:攝護腺癌6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癌症身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男性特有的攝護腺癌是排名第5。泌尿科醫師王建勝就表示,攝護腺癌有9成患者都是50歲以上的男性,也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徵兆,所以有6成患者當注意到確診時,已經進入到晚期階段。王建勝也提到,如果男性出現頻尿、排尿困難、尿液異常等情況時,記得要馬上就醫尋求幫助。王建勝醫師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攝護腺癌在男性中非常普遍,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中。事實上,近九成的患者都是五十歲以上的男性。為了早期發現潛在問題,建議定期進行攝護腺篩檢,其中包括PSA血液檢測,這對於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然而,攝護腺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這導致許多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了解並注意一些可能的症狀變得尤為重要。例如,尿頻、排尿困難以及尿液異常等跡象,都是可能的警示信號。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該及早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王建勝醫師也提到,處理攝護腺癌的方法多種多樣,具體取決於患者的情況。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關鍵是與醫生密切合作,制定最適合個人情況的治療計劃,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王建勝醫師最後也呼籲,無論年齡大小,男性都應該關注自己的攝護腺健康。定期檢查是預防攝護腺癌的有效措施,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隨時注意任何異常症狀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些預防措施,我們可以共同守護健康,減少攝護腺癌的風險。
胰臟癌有年輕化趨勢 專業醫提醒「1跡象」要特別留意
衛福部日前公佈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第一名還是癌症,第二名為心臟疾病,第三名則為肺炎。而在癌症中,有87%的逝者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但有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提醒,排名第七的胰臟癌在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林相宏更提到,如果血糖莫名上升的時候,就要特別留意。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在FB發文表示,與10年前比較,胰臟癌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57.4%及57.5%,順位由第8位上升至第7位。透過衛福部資料顯示,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胰臟癌、食道癌、女性乳癌、口腔癌的死亡率有明顯上升。林相宏醫師表示,胰臟癌的罹患率不僅症在上升,而且是全世界都在上升,甚至出現年輕化趨勢。一份研究表明,小於55歲的年輕胰臟癌患者上升的趨勢比年老的還要快,年輕胰臟癌患者已經佔了約10至15%。在美國胰臟癌已經是死亡率第3名 (台灣目前死亡率排名第7),美國預計2030年會上升到第2名。台北榮總胰臟癌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石宜銘表示,罹患胰臟癌的總人數看似不高,但死亡率超過八成,主因是太晚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且無法手術治療。胰臟癌在西方國家的流行率偏高,而國人罹患胰臟癌的原因,與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有關。造成胰臟癌的確切原因仍未明,石宜銘認為,跟攝取肉類、高糖、高脂肪、抽菸有關,還有年齡老化的危險因子。胰臟癌的發生年齡多在60歲以上,且男性較高於女性;不過,近年40至50歲即診斷出胰臟癌的例子也不少見,女性的發生率也已接近男性。林相宏醫師也解釋,根據他的經驗,通常出現相關症狀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他呼籲民眾如果血糖莫名上升時就要特別當心,因為在診斷胰臟癌的三年前,血糖其實已經開始上升。林相宏醫師更是呼籲有家族史、抽菸、喝酒、糖尿病、肥胖的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接受胰臟癌篩檢。
癌症連42年居十大死因之首 死亡時鐘較2022快轉14秒
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癌症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衛福部公布最新統計,2023年癌症在台灣奪走5萬3126條性命,相當於每9分53秒就有1人死亡,癌症死亡時鐘比2022年快轉14秒。癌症十大死因中,肺癌連續20年排名第一,而胰臟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相較於10年前排名皆上升。專家指出,共同的風險因子都是肥胖。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穩居首位,去年造成5萬3126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25.8%。去年癌症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199人,死亡率上升,但若加計人口老化因素調整後,即所謂「標準化死亡率」,反而是下降,反映出人口老化趨勢。就年齡觀察,去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死亡人數增加以65到74歲最明顯,比前年增加869人。另外,前列腺癌、胃癌則隨年齡增長,排名順位往前,顯示威脅性隨年齡而增加;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增長,排名順位往後。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表示,去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相較於前年的10分7秒,癌症死亡時鐘快轉了14秒。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提醒,癌症的共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不運動、肥胖和家族史,呼籲國人多利用五癌篩檢,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和肺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說,年紀越長、細胞變異的機會累積越多,因此越容易罹患癌症,而近年健檢及高階影像檢查普及,許多患者及早發現並治療,雖然最後仍死於癌症,但中間的存活期延長了;雖然癌症死亡時鐘逐年加快,但整體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代表也有很多早期發現的癌症患者被治癒。和前年相比,去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沒有變動,肺癌占據首位、肝癌居次。若與2013年相比,攝護腺癌、胰臟癌與卵巢癌死亡率分別上升44.3%、57.5%和28.7%,排名皆上升了1位,來到2023年的第5、第7和第10位。賈淑麗表示,觀察10年來胰臟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死因排名都上升,共同的風險因子都是肥胖。楊慕華分析,胰臟癌是胰臟慢性發炎,而肥胖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兩者確實有關聯性;卵巢癌和荷爾蒙有關,體重過重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至於攝護腺癌增加,主要和人口老化有關,和肥胖關聯性較低。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 癌症仍居榜首!交通運輸為事故死亡首要原因
2023年十大死因國人最新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公布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占據首位。隨著新冠肺炎的影響漸緩,去年全國死亡人數減少2863人,新冠的死因排名也下滑到第6位。事故傷害則名列第8,是唯一非疾病死亡原因,其中「運輸事故」占了43.4%為最多,且各年齡層都是因運輸事故死亡為首要原因。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死因排名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新冠肺炎、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大死因排序多數和2022年相同,僅新冠肺炎排名從第3下滑到第6,而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上升1名,回到疫情前水準。衛福部分析,去年全國死亡人數20萬5575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2863人,下降14%,主要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減少所致。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去年新冠死亡數較前年減少5705人,降幅近4成,各年齡層死亡數皆有下降,預估今年(2024)新冠肺炎可降到國人死因第15名之外。另外,自殺死亡位居2023年國人死因第11位,自殺死亡人數達3898人,較前一年增加2.9%,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2.7人;各年齡層中,僅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首見下降,較前一年下降4.9%,其餘年齡層有回升到2019年疫情前水準趨勢,且在1到14歲、15到24歲、25到44歲等年齡層,皆排到前3大死因。事故傷害則是十大死因中唯一非疾病死因,意指「非蓄意傷害事件」。衛福部表示,去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較前年增加110人;其中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43.4%,其次是跌倒1665人,占比23.6%。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事故傷害主要死因,皆以運輸事故排名居首。0到14歲以意外溺死排名第二,15到24歲、25到44歲則以接觸毒藥品意外中毒排名第二,45到64歲、65歲以上高齡者,均以跌倒排名第二。消基會交通部召集人李克聰認為,去年幾波交通平權的抗爭,但交通部公布今年第1季數據,行人死亡人數卻還在上升,可見目前最需要的是建立「停讓」文化,無論是禮讓行人還是車輛間彼此相讓,都要有更扎實的教育,警方執法也要有更務實的依據。他強調,教育、工程、執法都需要長時間執行才能出現成效。交通部表示,經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降低,減少39人,機車、高齡者、酒駕、兒少族群都在減少,目標2030年降低死亡人數30%、行人死亡人數下降50%。交通部表示,在工程方面,與內政部共同推動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另就提升揭露資訊的完整性,增加民眾參與管道,也會推出「道路交通號誌標誌設計規則參考指引」,以改善標誌標線號誌各地不一致的情形。全國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1925
90%腦中風可預防 8大風險因子曝!「中3個」屬高危險群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呼籲,高達90%的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民眾掌握對腦中風危險因子及健康行為的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及降低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111年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換言之,在台灣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腦中風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更是不容輕忽,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亦嚴重影響餘生的生活品質。國建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上述8項之中有任3個,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國建署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而民眾到底要如何控制三高,建議遵守以下4要點。●安排定期健檢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或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自我掌握數據如何判斷三高數據是否異常呢?血壓部分,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血糖部分,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血脂部分,俗稱壞膽固醇的「(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評估罹病風險民眾亦可透過國民健康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維持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及遵循「三低一高 (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可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夏季重傷害1/「吃冰呷甜」恐增7種癌症風險 最可怕是它!存活率僅1成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抗癌已成全民運動,沒想到夏季陽光的強烈紫外線,竟也會增加罹癌率?專家指出,紫外線會使細胞氧化,進而增加癌化機率,而且氣溫飆升會使人想吃冰呷甜,正是癌細胞最愛的生長環境,研究證實會增加7種癌症的罹患率,其中也包含「癌王」胰臟癌,存活率僅有1成!根據衛福部最新數據,台灣一年約有12.1萬人罹癌,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前校長、具有52年治療癌症經驗的吉川敏一在《日本醫學博士打造的全面抗癌計畫》一書中,提醒夏天要注意防曬,以免增加罹癌機率。吉川敏一醫師表示,每年5~8月是紫外線最強的時期,紫外線是肌膚氧化的原因之一,氧氣在製造能量的時候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破壞體內細胞,除了會產生皺紋與斑點,更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動脈硬化等疾病。許多研究都指出,乳癌與攝取過多的精製糖相關,主要原因是會使體脂增加,進一步影響賀爾蒙。(圖/報系資料照)日本營養師望月理惠子認為,天氣熱易消耗體力、食慾不振,免疫力容易下降,再加上很多人夏天愛吃冰淇淋、刨冰等冰品、糖分高的食物或吃生冷食物,這些飲食習慣其實都是在給予癌細胞增生的機會,因為低溫與糖分過多,都是癌細胞絕佳生長環境,可能讓癌細胞增生的風險提高。「根據2022年國際期刊《癌症》研究指出,癌症與糖之間的確直接相關,尤其是高蔗糖或高果糖容易使身體發炎。」營養師程涵宇說,許多研究都證實乳癌、大腸癌、胰臟癌、食道癌、胸膜癌、小腸癌、子宮內膜癌都與攝取過多的糖份有關。其中乳癌證據最有力,一份法國研究從2007年到2019年,總共收集約十萬人的大型世代研究,發現常喝含糖飲料的人,得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18倍,得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22倍。「因為攝取過多的精緻糖會導致體重增加,體脂肪也會跟著一併升高,而脂肪是荷爾蒙雌激素的來源,過多的脂肪就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程涵宇說。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胰臟癌,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是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也是首次進榜。胰臟癌初期無症狀,影像學檢查也難看出異狀,5年內存活率僅10%,高致命率讓它擁有「癌王」封號,也被喻為「醫生也舉白旗投降」的難治之症。程涵宇說,因為高血糖會損害胰臟,而且可能會造成胰臟基因突變,增加罹患胰臟癌的機率。再以子宮內膜癌為例,研究證實,每週食用甜麵包和餅乾超過 3次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每週食用這些食物少於0.5次的女性的 1.42 倍。由此可見,精緻糖進入體內後造成的危害,恐怕超乎你的想像。營養師程涵宇提醒,過量的糖分也會導致大腸息肉的發生,進一步增加大腸癌風險。(圖/程涵宇提供)
營養師推薦「12好食物」 長期食用可避免「乳癌」找上門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榜首還是癌症,而在癌症中,扣掉氣管/支氣管/肺癌與結腸/直腸/肛門癌等男女共通的病症外,女性乳癌高居女性罹癌致死排名的第三名。衛福部甚至發現,國內未滿50歲的年輕乳癌患者約32%,比歐美的25%還要高。為此,營養師程涵宇列出12種「好食物」,表示經過科學證實,長期食用可以增強生體防護力,避免乳癌找上門。營養師程涵宇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台灣110年新增1萬7432名乳癌病友,其中未滿50歲的年輕型乳癌5597人、占比約32%,比歐美比例更高,為歐美國家25%的1.28倍。為此,程涵宇列出12種食物,表示科學證實長期食用這12種食物,可以讓身體維持超強防護力好狀態,有效預防乳癌。而這12種食物分別如下:綠色蔬菜綠色蔬菜中含有能抗氧化的胡蘿蔔素,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胡蘿蔔素的女性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18~28%,並且可以降低復發率。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蘿蔔硫素能夠平衡體內雌性激素,進而降低乳癌的發生。蔥蒜蔥蒜中的硫化物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在烹調前要切得細碎一些,更有助於抗癌物質釋放跟作用喔!柑橘柑橘類食物大家都很熟悉,其中豐富的營養物質中,類黃酮有幫助體內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常常吃柑橘類約可降低10%罹患乳癌機率。莓果莓果多含有花青素及類黃酮,可以防止細胞損傷及阻止癌細胞的生長擴散。水果桃子、蘋果、梨子及葡萄含有多酚、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幫助預防乳癌。海鮮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鯖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抗發炎,除了預防乳癌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發酵食品發酵食物中有豐富的益生菌,能夠增強免疫力,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豆類豆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研究發現多攝取豆類能降低患乳癌風險約20%,豆類中的高纖維含量能夠預防乳癌。
降低睡眠呼吸中止併發症! 「1檢查」揪隱形殺手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影響睡眠品質,也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其關聯可從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時間點得到進一步證實。早在2005年,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夜間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相對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6倍。睡眠呼吸中止 嚴重可能猝死亞東醫院睡眠中心於2022年在美國睡眠醫學會官方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也顯示,相較於白天發作的病患,夜間發生急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對比值為5.5倍。心血管疾病長期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除了眾所周知的危險因子如吸菸和高血壓外,「睡眠呼吸中止症」更是常忽略的危險因素。定期進行睡眠檢查 減少健康威脅胸腔內科暨睡眠專科林倬漢醫師指出,即使是典型症狀如打鼾和精神不濟,也並非所有患者都會表現出來。對具有心血管風險的人群,定期進行睡眠檢查並重視睡眠品質和規律是至關重要的。大眾應該增強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識,同時提高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視程度,以減少其對健康造成的威脅。居家睡眠檢查 獲睡眠生理資訊林倬漢醫師解釋,居家睡眠檢查是一種舒適、方便的睡眠檢測方式。相較傳統檢查的複雜監測線路,它僅需要使用3到5條線路,專門設計用於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主要優勢在於提高患者的檢查舒適度,避免因不適或緊張而無法入睡的情況。同時,免去前往醫院不便並大幅縮短等待檢查時間。睡眠檢查不僅能夠測量睡眠呼吸中止指數,還能提供更精確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睡眠缺氧債數值,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自身的睡眠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避免不可逆憾事發生林倬漢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和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計畫,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預防可能的心臟和其他相關健康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