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副主席
」 習近平 美國 中國 拜登龍年抄底時刻1/台商看2024風向三大關鍵時刻 「三黨不過半兩岸可望破冰」
儘管不少政經名嘴大喊「中國崩潰論」與「去中化」,但兩岸經貿仍是台灣經濟主力,佔總出口三成五,也因此,16日的「2024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總統蔡英文領著一票官員拜年,對著在國際局勢夾縫求生的台商們說:「我們從未停下腳步,持續地尋求兩岸對話可能,希望逐步恢復雙邊有序的交流。」農曆春節過後,CTWANT記者就2024年牽動美中台三方政經關係的影響因素,與中國大陸北中南多地台商交流,整理出台商集體關注的三大重要轉折點,分別是3月中國召開「兩會」、5月台灣新總統團隊上任、以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國「兩會」,指的是一年一度的「人民全國代表大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合稱,今年的人大在3月5日、政協在3月4日啟動,在北京聚集全中國的官員、商界與民間代表,傳達當年的重點政策,「誰能當代表」也象徵著政策重點。陸股年前出現「千股跌停」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被免職,改由前上海副市長吳清接任。(圖/翻攝自Google股市、中新社)「由於近年失敗的經濟政策,決策團隊開始轉換,大家都在看是否有改變的可能。」經營航運物流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這一波動盪,從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後採取「動態清零」封城開始,同一年加緊政府監管、內部維穩,尤其是網路科技、教育培訓業、平台經濟和數位經濟等產業,包括阿里巴巴與騰訊這兩大龍頭企業。「特別是上海封城,如同親手把會下金蛋的母雞掐死!」這位台商觀察。上海是中國經濟最開放的示範點,吸引外資企業總部、外國移民、富豪匯集,但2022年3月底封城、持續到6月中,解除後引發大量居民離開上海,儘管整個中國在2023年1月全面解封,但不見「疫後反彈的報復型消費潮」,因為百業受創民眾不敢消費。戴德梁行表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A級商辦空置率高達21.8%,租金則跌回10年前價格。據彭博報導,外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在2023年為330億美元,年減82%,創下1993年以來最低。但中國外匯管理局18日連忙表示,去年「外商股權性質」直接投資中國為621億美元。但2022年時FDI為1833億美元,2021年更高達3440億美元,不管怎麼算都是慘跌。扮演經濟櫥窗的陸股上證指數,更是從2021年9月的3700高點,一路跌到今年2月5日的2700點關卡,跌回疫情前新低,為挽救市場低迷信心,證監會喊話,央行也在1月24日突襲式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大約新台幣4.43兆元的資金活水投放市場,但陸股漲勢曇花一現。就在陸股出現「千股跌停」後的兩天,也就是2月7日,「名字吉利」的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被免職,換上前上海副市長吳清,為要打擊「不法放空」,同時有多家官股銀行換將。一位物流業的台商樂看「換將」動作,並向CTWANT記者透露,「地方上傳出去年3月退休的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人馬有望重新回歸,借重他的財政經驗來救經濟。」這是傳聞或事實?就看3月的兩會會推出什麼財經政策。第二個重要時刻,就是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執政團隊5月20日就職。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倪永杰向CTWANT記者表示,「若仍堅持台獨路線,賴清德當政必然引發兩岸高度緊張,若政權不穩,多數溫和、理性的聲音力量就會起來,可能採取有限、局部的開放政策。」倪永杰也盼望,兩岸有辦法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形成全新的兩岸局面。去年兩岸關係不佳,甚至向ECFA的關稅優惠開鍘,針對12項出口大陸的石化產品恢復高額關稅,又讓一些鷹派對台學者放話,表示會繼續針對紡織、工具機等產業下手,以顯示中方「能施壓的籌碼很多」,產業界都不希望傷害繼續擴大。在珠三角超過30年的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葉春榮跟CTWANT記者表示,雖然民進黨拿下總統寶座,「但現在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局勢,不再是一黨獨大說了算,預期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也是兩岸破冰的契機。」美國總統大選將在今年11月登場,選舉結果也將持續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圖/新華社)第三時間點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在美中貿易戰持續進行下,如果鷹派的川普當選,勢必會更加激烈,在對中國科技的出口禁令、以及供應鏈上會更嚴苛,影響兩岸的代工產業鏈,這是台灣出口大宗。依財政部統計,台灣2023年全年出口4324.8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三高,其中對中國出口1522.4億美元,占總出口35.2%,第二名的美國和東協都占17.6%,可見若中國經濟不好,台灣也會受影響。從事電子代工30多年的台商對CTWANT記者說,「中國仍是目前最好的製造基地,東南亞不管是哪個國家,成本至少都要多15%以上。」其實東協各國有各自不同的困境,像是越南已經出現缺工缺電等問題,若不是美國的選邊站的壓力,台商其實不需要如此匆促地轉移陣地。即使全球供應鏈已一分為二,不少台廠移出中國,「事實上,東南亞的貿易量大增,也是因為很多零件還是必須從中國進口,只是組裝改道東南亞去規避美國的禁令,實際上仍難以脫離中國製造。」這位台商道出真相及心聲,也希望兩岸政府能放下政治立場、好好思索如何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下,不要兩敗俱傷。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預期新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會有更多轉圜的餘地。圖為立法院臨時主席柯建銘(右)頒發當選證書予新任立法長韓國瑜。(圖/報系資料照)
美國務卿會晤中國國家副主席 雙方大談美中關係對全球影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於18日出席聯合國大會,並且在場邊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會晤。《路透社》用「世界兩大經濟體緩解緊張關係的最新一次碰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兩人在會晤之後,美國國務院就此發表聲明,表示會談內容是「坦誠和建設性的討論」,更表示,布林肯與韓正均同意中美雙方應保持開放的溝通管道,兩人也討論了有關俄烏戰爭、北韓與台海局勢。報導中也提到,這次布林肯與韓正的會面,有助於推動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3年稍晚時間的會面。其實除此之外,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曾於馬爾他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了12小時的會談。目前外界普遍認為,兩國的領導人均會出席11月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峰會,美國政府過去數個月都積極希望在這個峰會上促成拜習會的發生。
重申主張!陸外長王毅與蘇利文會面 為「拜習會」鋪路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見圖)16日至17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為「拜習會」鋪路。(圖/摘自白宮網站)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俄羅斯之際,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6日至17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晤,為「拜習會」等各項事宜鋪路。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3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此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缺席二十國集團(G20)印度峰會,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參加,等同宣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是「拜習會」可能登場的下一個多邊場合。美國總統拜登對習近平缺席G20峰會表示「失望」。李強當時於G20場邊短暫會見拜登,相關消息是由拜登揭露後,中國外交部再被動證實。《路透》17日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時值美中關係的關鍵時刻,蘇利文和王毅16至17日在歐洲地中海小國馬爾他(Malta)舉行多輪會晤。在各國領袖即將於周二(19日)前往紐約舉辦的聯合國大會時,王毅將缺席聯合國大會,並預計於周一(18日)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缺席聯合國大會,由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前往參加。外媒猜測,王毅可能是訪俄途中借道馬爾他,與蘇利文會晤。《新華社》指出,王毅和蘇利文兩人圍繞穩定和改善中美關係進行了坦誠、實質性、建設性的戰略溝通。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必須恪守中美3個聯合公報,落實不支持「台獨」的承諾。中國的發展有著強大內生動力,遵循必然的歷史邏輯,是阻擋不了的,中國人民正當的發展權利不容剝奪。據報,雙方同意繼續落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保持雙方高層交往,舉行中美亞太事務磋商、海洋事務磋商、外交政策磋商。雙方還探討了進一步支持和便利兩國人員往來措施等,並討論了亞太地區局勢、烏克蘭、朝鮮半島等國際和地區問題。本次王毅與蘇利文會見,中方主動發布,並稱「保持雙方高層交往」,顯示中美高層願意重回談判桌上,而舊金山APEC的「拜習會」應為重要議題之一。
鑽石大樓誕生3/幸福企業強強聯手!上海商銀員工入股 全因他看「紡織大王」父親做
上海商銀總行重建大樓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兩家皆為各自產業界的「幸福企業」,前者是前董事長榮鴻慶追隨父親榮宗敬腳步,擔任上海商銀(5876)副董後,也讓員工入股一起分享銀行獲利;後者則是被形容為「有免費午餐的那一間建築師事務所」,從創辦第一天開始即供餐,迄今已逾41年。CTWANT採訪負責設計總行新大樓的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潘冀建築師告訴記者,「榮董非常尊重建築師工程團隊,以禮相待,會主動邀請我坐他旁邊,總是面帶笑容聽著我們解說,是位有修養的長者。」上海商銀大股東為上海望族榮家,原是無錫人,一百三十多年前,14歲的榮宗敬離鄉到上海錢莊工作,後與友人開辦麵粉廠、紡織廠,事業日益壯大,贏得「麵粉大王、紡織大王」,並受銀行家陳光甫邀請,在1919年上海銀行增資時投資20萬元入股,占了資本額的20%成為最大股東,擔任銀行董事,開始經營金融事業。上海商銀創始總行位於上海市寧波路八號。(圖/翻攝自上海商銀官網)榮宗敬育有三子,榮鴻慶為最小的兒子,兒時就住在上海陝西北路186號、近南京西路口的「榮宗敬舊居」洋樓裡,這棟購於1918年,是上海灘為數不多、保存完好花園洋房之一,2004年列入靜安區文化遺產,隔年獲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爾後義大利精品Prada花了6年時間斥資修復,於2017年讓百年歷史名邸新生做為文化活動場所,掛起了「PRADA 榮宅」名牌,2018年Prada早春系列時裝秀也辦於此。在戰亂動盪時期,榮宗敬兩個兒子遷居海外,榮鴻慶隨父親到香港,看管家業,先於1947年在香港成立南洋紗廠,1965年上海商銀來台復業出任董事、常董、副董到擔任長達30年董事長,直到2021年卸任,完成世代交替由李慶言接棒擔任董事長。上海商銀因著大股東榮家的背景,榮鴻慶的堂兄榮毅仁為前中國國家副主席,因此在1990年代兩岸金融往來時期,藉由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率先辦理兩岸匯款業務,搶得市場佔有率先機,接下來對於在大陸台商的授信、人民幣業務業績等皆有不錯成績,奠定今天上海商銀發展的基礎與起跑點。榮鴻慶(中)擔任上海商銀董事長30年,圖為上海商銀於2005年歡度90歲時,與兒子榮智權(右)、孫子榮康信(左)合影。(圖/報系資料照)1988年上海商銀是國內銀行圈率先推出24小時ATM提款服務,並於統一超商合作在店內設置ATM,儘管如今已被國泰世華銀行、中國信台銀行搶占,但1991年設置無人化電子銀行,1998年建立網路銀行,著重數位平台發展,設立上海商銀App。「上海商銀以企金為主,個金部分雖未像其他金控部位大,仍持續成長,在企金的經營也持續深化服務中小企業、二代等的經營與資產配置管理。」榮家第四代、上海商銀常務董事榮康信如此告訴記者。榮鴻慶有一子榮智權,出任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董事、董事長與南洋集團董事長外,也擔任台灣上海商銀董事,榮智權兒子榮康信與爺爺和父親一樣是高個兒,身高超過190公分。上海商銀著重形象,曾砸下700多萬元在全台25個據點,打造成粉紅豬pukii 吉祥物夢幻之家。(圖/上海商銀提供)學歷史、資訊的榮康信,曾在資訊、電信業工作九年,直到2000年金融海嘯及網路泡沫後回台加入上海商銀,與爺爺一起拚事業。2008年美國雷曼債券事件重傷台灣金融業時,上海商銀卻沒事,當時被問及此事的榮康信說:「我們的客戶是兩、三代和我們往來,連我們都不買,怎麼會推薦給客戶。」令業界印象深刻。「榮常董和他的祖父一樣,都是笑瞇瞇的,而且跟行員同仁打成一片,從參加運動會來說,榮常董與我們組拔河隊下場比賽,雖沒有客氣放水,也是笑談之中讓對方同仁組的隊贏了!」上海商銀行員提起這段小插曲。榮康信是否會循著祖父榮鴻慶腳步,從常務董事、副董事長到接下上海商銀董座,仍是未知數。但在全球經貿環境日益動盪及AI浪潮下,百年上海商銀如何穩健前行,就看這位榮家第四代和經營團隊如何接招。
美高層接連拜訪北京 拜登盼化解美中超級大國間的危機
美國高級官員近期陸續飛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中方官員會晤,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亦已訂於16日出訪北京。美國《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政府相信美中高層建立個人關係,有助化解兩個主要超級大國間的危機,為美中關係建立新的基礎,以避免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朝野政治攻防進一步激化美中矛盾。氣候大使凱瑞接棒 16日飛北京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12日在北京會見出席第14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的美方代表時指出,競爭應是促進共贏的良性競爭,而非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韓正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做出貢獻。《紐約時報》11日報導,美中關係近年來一直處於危險的「自由落體」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認為,高層對話可以穩定兩國關係。美國高級官員今夏已陸續飛往北京,試圖說服和勸誘中國官員為兩國關係建立新基礎,此舉或成為拜登任期內最重要的外交推動。建一對一管道 打造關係新基礎報導稱,美國財長葉倫日前在北京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數小時,「表明這些交流可能有助於建立重要的一對一管道」。拜登和其幕僚亦表示,高層間建立個人關係,對於化解世界兩個主要超級大國之間的危機「可能是必要的」。報導還表示,至少有3位中國國家級部長將在10月前訪美,為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接觸」鋪路,即拜登與習近平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據了解,3位將訪美的中國高級官員,預料是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何立峰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美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中時便邀請秦剛訪美,秦剛已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何立峰則在會見葉倫時首次以「中美經貿中方簽頭人」身分亮相,出訪美國不無可能。凱瑞訪問北京,解振華回訪華府,亦屬禮尚往來。《紐約時報》認為,拜登政府和中國官員都在為2024年美國政治可能轉趨緊繃做準備,預計屆時美國兩黨候選人在美中關係議題上,競相提出鷹派言論。一名美國官員表示,今年夏天的訪問旨在讓兩國政府有機會在政治競選升溫之前,就兩國關係坦誠對話。「對於中國來說,今年是最後的機會,因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研究室高級研究員孫韻(Yun Sun)指出,結合中國自身的經濟挑戰,尤其是經濟復甦緩慢,北京有動機做出補救,「華府也是如此」。台灣地位 仍是兩強最棘手問題但報導也稱,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凸顯兩國關係中日益惡化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外交無助於解決兩國之間最棘手的台灣地位問題。有分析稱,若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武裝衝突,而北京持續把華府對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出口管制等一系列政策視為「敵對行為」,也讓兩國政府對可能發生戰爭的討論趨於常態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技術問題已成為中美兩國關係的核心問題,因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若到訪,對於表明美國是否願意解決中國所關切的問題,至關重要,「在某種程度上,她的訪問比葉倫的訪問更重要」。
習近平大概率再當10年!《華爾街日報》點名5大可能接班人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前陣子似乎拿到了中共新的政治局常委名單,因此準確預測了中共20大之後新入常的4位人選,《華爾街日報》最近又點名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5名政治新星,可能在下一屆中共領導層的10年週期內晉升高層,甚至於習近平卸任時出任最高領導人。雖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這次的第3任期內安插了許多心腹進入第20屆政治局常委,卻沒有一名資歷及經歷符合接班人標準的人選。首先,中國領導人在地方職務上一定要經歷過省市委書記一把手,從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都有相關經歷。其次,則必須先擔任過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於在黨政軍都歷練過的人選,才能接替中共最高領導人的角色。不過20大誕生的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中雖然沒有潛在接班人,但《華爾街日報》還是從中共選出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點明了5位可能接班的政治新星:殷勇53歲的殷勇是北京市委副書記,掌控首都金融商業事務,擁有強大金融背景,他在哈佛大學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也有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CIC)新加坡辦事處總經理的海外工作經驗,更曾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20幾年,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任命為中國央行行長。鍾紹軍54歲的鍾紹軍是解放軍中將、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等同於所有解放軍事務的守門員,可以直接向習近平匯報事項。他自2017年就進入中央軍委會,並在2002至2007年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擔任習的私人秘書。諸葛宇傑51歲的諸葛宇傑是史上最年輕上海市委副書記,也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的第一副手,從政之前曾在國營企業工作。劉洪建49歲的劉洪建出生於福建省寧德市,並在該市工作近20年,而習近平曾在1988至1990年間擔任寧德地委書記。劉洪建於2021年被提拔為雲南省政法委書記,是當時最年輕的省委常委。郭寧寧52歲的郭寧寧是中共特別栽培的金融專業官員,也是為數不多1970年代的女性領袖,她曾在中國銀行香港、新加坡分行工作,也曾擔任過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
中共20大前夕中辦印發《規定》 重點推進領導幹部「能下」
中共二十大前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簡稱《規定》)。名為「能上能下」,但《規定》清楚指出「重點是解決能下問題」,分類施策,嚴格執行問責、黨紀政務處分、組織處理、辭職、職務任期、退休等有關制度規定。《規定》列出十五種情形的領導幹部,應當及時予以調整,包括:政治能力不過硬;理想信念動搖;擔當和鬥爭精神不強;政績觀存在偏差;獨斷專行或者軟弱渙散;組織觀念淡薄,不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領導能力不足;品行不端,行為失範;裸官或配偶、子女經商;因健康原因無法正常履行工作職責一年以上等。早在七年前,中辦就推出相關《規定》試行文件,如今在黨代會前夕正式公布,且適用於各級幹部,也就是包括中央領導幹部。中共中央領導人也有「七上八下」之說或慣例,即在黨代會召開之際,如果67歲可以留任,68歲或以上則離任。事實上,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常委無人超過68歲。五年前的中共十九大已經開始解決「能下」的問題,三名未屆68歲的十八屆政治局委員李源潮、劉奇葆、張春賢無法連任,李源潮連中央委員也沒有安排,劉奇葆、張春賢只擔任中央委員。北京當時稱,中央領導人不是「鐵帽子」,「符合年齡的也不一定當然繼續提名,主要根據人選政治表現、廉潔情況和事業需要」。十九大之後,李源潮卸任國家副主席隨即「裸退」,劉奇葆、張春賢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昔日政壇第一美…裴洛西屢踩北京紅線 天安門記者曝她「抗中」真實目的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昨(31日)率團展開亞洲行,並傳出將造訪「不在行程表」上的台灣,引來北京激烈反彈,同時也讓各界好奇,裴洛西刻意引發美中關係和區域緊張,是否暗藏美國國內政治角力,或在昭示美中正式進入對抗、各國必須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選邊站的訊息。出身政治世家的裴洛西,父親小湯姆斯‧達歷安德羅(Thomas D'Alesandro Jr.)曾任巴爾的摩市長,早在1960年代就投入政治的她,除替父親競選外,還曾出席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就職典禮。但裴洛西的政治路,要等到進入21世紀才迎來真正的「第一」。裴洛西早在1960年代就投入政治,曾出席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就職典禮。(圖/翻攝自推特)她分別在2001年、2006年和2008年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少數黨女黨鞭、首位眾議院少數黨領袖、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國會議長。而裴洛西最著名也最爭議性的成就,當屬在1991年9月,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起紀念六四受害者的標語。前《CNN》中國分社社長齊邁可(Mike Chinoy)以見證者身分,回憶這段令北京痛恨的歷史,與分析裴洛西當年與現在刻意惹怒中國的原因。齊邁可認為,不論是天安門或是這次的亞洲行,「裴洛西要的都是戳痛中國共產黨」,並享受高調行動帶來的矚目,儘管她的行動可能僅止於宣示效果,還會引發難以預測的後果,但這就是裴洛西想要展現給世人的。裴洛西曾因在天安門悼念六四事件的受害者而被驅逐出境。(圖/達志/美聯社)因此,自天安門舉起「獻給為中國民主事業犧牲之烈士」橫幅而被驅逐出境後,裴洛西又在2002年當面致函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要求釋放中國與西藏社運人士;2009年再向胡錦濤要求釋放劉曉波等異議人士;2019年發表「美國與香港市民同在」的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聲明。都在觸動北京最敏感的神經。齊邁可也對傳出裴洛西將訪問台灣消息後,眾議院、白宮和軍方不在同一陣線的態度感到疑惑,猜測從消息走漏到在爭議聲中啟程的亞洲行,都是事先規劃好的計畫一部份,儘管這計畫可能不包含美國戰略意圖、拉攏太平洋盟友的實質助益,卻能滿足裴洛西戳痛中國共產黨的目的。齊邁可認為,習近平若無法阻止裴洛西訪台,可能會危及他獲得第三個任期的計畫;華盛頓若對北京退讓,則會向全球釋出美國不如中國的訊號,進而危及美國利益,如今裴洛西的亞洲行,已到了美中都無法向對方低頭,或是承受國家或政治利益受極大損害的地步。
南韓總統文在寅卸任 盼新政府續寫成功歷史
南韓準總統尹錫悅10日將走馬上任,現任總統文在寅的任期截至9日午夜,為期5年的總統生涯畫上句點。文在寅9日發表卸任感言時說,希望新政府繼承發展往屆政府積累至今的成果,續寫大韓民國的成功歷史。文任內高調推動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但最終未能取得良好成果,今後韓朝能否重啟對話,將是尹錫悅上台後的外交安保難題之一。外界普遍認為,南韓政權交迭後,尹錫悅新政府將在多方面走不同路線,但文在寅強調「承前啟後」的重要性。他說,沒有什麼比國民團結一心更重要,只有填平經歷選戰而加深的政治溝壑,走向國民團結之路,才能讓大韓民國朝著真正的成功大踏步前行。提及韓朝關係,文在寅表示,南韓民眾共同澆灌了迎接和平、繁榮、嶄新的韓半島時代的希望。韓朝關係未能更上一層樓,不能單怪南韓的決心和努力不夠,有些壁壘光憑我們的意志難以逾越。和平是生存和繁榮的必要條件,殷切希望韓朝重啟對話,繼續努力推動半島的無核化與和平的機制化。尹錫悅10日將正式就任總統,就職典禮活動於上午10時(台北時間上午9時)開始,11時許尹將抵達現場,並發表就職演說。演說的關鍵詞為自由、人權、市場、公平、團結,重點強調韓國再次騰飛,以及在國際社會發揮的作用等。此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派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作為特別代表訪韓。南韓駐華大使張夏成9日表示,從以往中方的來賓規格來看,派遣更高級別的人士體現出南韓的份量、韓中關係的發展成果、中方對韓中關係的期許。文在寅當天也在青瓦台會見了王岐山。日本外相林芳正則作為首相岸田文雄的特使訪韓,將在出席就職儀式後與尹錫悅單獨會晤,傳達日本政府著眼於應對朝鮮而期待日韓合作的立場,並轉交岸田的親筆賀信。鑑於烏克蘭危機和朝鮮接連試射彈道飛彈,岸田9日指出:「面對國際秩序可能動搖的事態,我再次強烈感到了日韓、日美韓合作的重要性。」
習近平致電祝賀拜登 當選美國總統入主白宮
新華社25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致電拜登,祝賀他當選美國總統。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同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致電賀錦麗,祝賀她當選美國副總統。之後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於11月13日例行記者會上也是中國官方首次公開祝賀拜登宣布入主白宮。據悉,美國大選投票日過了6天,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3日藉由例行記者會陸媒提問,首次向自行宣布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表達中方「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祝賀拜登和賀錦麗。當時沒有提到習近平何時會向拜登正式發出賀電。汪文斌表示,中國一直在關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這次美國總統選舉的反應,中方尊重美國人民的選擇,向拜登先生和賀錦麗女士表示祝賀,同時中國理解美國大選的結果會按照美國的法律和程序作出確定。
決定不甩美國了!中五中全會今展開 定案「國內大循環」
中共今天(26日)起舉行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前大陸高調紀念抗美援朝,警示美國;五中全會聚焦兩大主題:第十四個五年規畫和2035年遠景目標,16日政治局會議審議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畫綱要》,北京正改變以往中美友好搭配東南沿海做引擎的發展模式,以「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度過「動蕩變革期」。2017年12月28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當年度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的全體使節時講話指出:「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18年6月23日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再次強調:「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最好的發展期,與百年的大變局,成為習對國內外局勢的兩大論斷。8月24日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表示,國際形勢的關鍵字是:「動蕩變革」。習補充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這是動蕩變革期首次出現在習的公開講話中。10月14日的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官方慶典活動上,習近平對於大陸外部環境的判定略有改變,已經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衍變為「動蕩變革期」。他認為,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習近平的講話顯示,從大變局衍生出動蕩變革期,中共高層不僅清楚意識到中方面臨的外部壓力,也在承認並警告大陸存在內部的挑戰和困難。對北京當局來說,除了有應對外部摩擦乃至戰爭風險的預案,更要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推動大陸經濟繼續快步向前,超越美國,才是治本之道。在率領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與大陸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一起參觀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展覽之後,10月23日上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再度發表抗美援朝講話,他引述毛澤東當年所說的:「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或是習近平自己強調的,「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還強調會「殺出一條血路」。任何搞霸權、霸道、霸凌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不僅根本行不通,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雖然對內宣傳下有所收斂,但無疑是對美國發出強烈示警。與此同時,在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兩天之後,10月16日政治局委員舉行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畫綱要》,習近平接班後,先是宣示要發展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現在輪到西部的成都與重慶。翻開大陸地圖可輕易發現,將成渝地區與沿海三大增長極連點成線,就會形成一個占大陸經濟總量約7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間,形成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相對於東南沿海地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直未引起外界足夠熱度的關注。其實早在2020年1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大陸高層就曾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此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畫綱要》更是賦予成渝經濟圈「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表述。大陸財經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大陸發展方向,從主要東向大海,正在轉變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這也正是大陸高層口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來迎接美國大選後的全球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