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
」 月球 中國開使館車擋單行道…女駕駛嗆「外交豁免權」惹怒全網 身分被挖出慘了
大陸1名女駕駛日前駕駛掛著外交車牌的轎車,停在北京市朝陽區廣信街與廣泰東路十字路口處,因該處是單行道,導致其他駕駛動彈不得。期間1名路人上前勸說,不料竟被女駕駛反嗆「懂什麽叫使館車嗎?懂什麽叫外交豁免權嗎?」囂張態度引發網友公憤。對此,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並依規定開罰。綜合陸媒報導,北京1名網友日前趁閒暇之餘帶家人出遊,開車出門沒多久,便遇到交通堵塞的情況,然而等了許久,前車依然沒有任何動靜;其中1名駕駛下車查看情況,這才發現造成交通打結的元凶是1輛掛著使館車牌的黑色轎車;而車上的女駕駛眼見馬路塞成一團,竟紋絲不動地停在路中間。該名網友見狀,決定上前理論一番,誰知女車主緩緩搖下車窗,霸氣地說「要不你教教我怎麽停?我不停在這裡還能停在哪裡?」不久後,女駕駛讓車上的另名男子先帶著狗下車,她也隨後走下車,接著在男方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對方似懂非懂地不斷點頭,下秒便和狗狗一起離開了事發地點。開使館車擋單行道,女駕駛嗆:懂什麽叫使館車嗎?懂什麽叫外交豁免權嗎?(圖/翻攝自微博)女車主見同行男子逐漸走遠,立馬義正言辭地對前來勸說的網友說「懂什麽叫使館車嗎?懂什麽叫外交豁免權嗎?」女駕駛的囂張態度引發公憤,網友們迅速展開肉搜,挖出她曾擔任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現職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真名叫余琦,而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總部確實就在北京。對此,平安北京官方微信號發布情況通報,近日1輛外交號牌車輛在朝陽區廣信街與廣泰東路十字路口處因停車引發糾紛。經警方初步調查,涉事車輛登記在某國際組織名下,6月16日上午,徐某(男,61歲)與余某(女,58歲,就職於該國際組織)夫婦驅車至該地點,將車停靠在機動車道上,違反停車管理規定,影響過往車輛通行,後在他人提醒時仍拒絕挪車,並辱罵他人、發表不當言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對於上述交通違法情況,公安交管部門依法作出罰款處罰。對工作中發現的余某夫婦違規飼養犬隻的違法行為,屬地公安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相應處理。對余某存在的治安違法行為,屬地公安機關已立為行政案件開展工作。
刷新人類認知! 陸科學家精確測定月球真實年齡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7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公布中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通過對月球樣品的研究,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於2021年7月12日向大陸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198份65.1克。2021年,科學家團隊通過對嫦娥五號採集月球樣品中玄武岩的研究,證實月球火山活動可以一直持續到20億年前,刷新了人類對月球岩漿活動和熱演化歷史的認知。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獻華指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團隊2021年取得很好的成就,發表了三篇的《自然》文章,精確測定了嫦娥五號月壤樣品的年齡是20.3億年,過去認為30億年最晚到28億年就結束了。李獻華表示,透過對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研究,加深了人類對於月球的認識,因此他們也更加期待嫦娥六號任務能夠帶來更多新的發現。李獻華稱,月球南極艾肯盆地直徑非常大,超過2000公里,是太陽系最大的撞擊坑,它很可能揭示了月球形成早期的很多的資訊。嫦娥六號將是人類第一次到月球背面去取樣返回,而且這個樣品它帶來的對月球演化早期的資訊,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所以都特別期待。
大陸太空探索重要里程碑! 首次發現月球新礦物「嫦娥石」
今天是中秋節,大陸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昨天(9日)聯合在北京發布嫦娥五號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大陸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宣布,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這是中國在太空科學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科學成果,也是核與太空跨行業、跨專業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綜合大陸媒體報導稱,「嫦娥石」是一種磷酸鹽礦物,呈柱狀晶體,存在於月球玄武岩顆粒中。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創新團隊,透過X射線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在14萬個月球樣品顆粒中,分離出一顆方圓約10微米大小的單晶顆粒,並成功解譯其晶體結構。這項發現經國際礦物學會(IMA)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CNMNC)投票通過,確證為一種新礦物。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6種新礦物,中國大陸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後,世界上第3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大陸國家航天局已完成4批152份共計5萬3625.7毫克的月球樣品發放,有33家科研單位的98位申請人通過申請。第5批月球樣品正完成評審,後續按程序發放。大陸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資源部、中核集團等多個單位獲批承擔月球樣品研究工作,國外科學家、留學生也參加了聯合研究。目前已在岩漿分異、太空風化、氦-3氣體以及生物能轉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對認識月球起源與演化,探尋月球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實現「零能耗」的地外環境和生命支持系統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大陸國家航天局與國家原子能機構表示,作為中國太空及核領域的政府主管部門,將繼續致力於太空技術與核技術的融合共進,在深空探測和核技術應用方面不斷探索科學前沿。
震撼!中秋前夕中國宣布:首次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嫦娥石」
據《人民日報》報導,9月9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前夕,大陸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在北京發佈嫦娥五號最新科學成果。大陸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在發佈活動上宣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月球上發現的新礦物,被命名為「嫦娥石」。這是中國在太空科學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科學成果,也是核與太空跨行業、跨專業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嫦娥石」是一種磷酸鹽礦物,呈柱狀晶體,存在於月球玄武岩顆粒中。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創新團隊,通過X射線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在14萬個月球樣品顆粒中,分離出一顆方圓約10微米大小的單晶顆粒,並成功解譯其晶體結構。經國際礦物學會(IMA)新礦物分類及命名委員會(CNMNC)投票通過,確證為一種新礦物。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中國大陸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後,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發現新礦物的國家。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大陸國家航天局已完成4批152份共計53625.7毫克的月球樣品發放,有33家科研單位的98位申請人通過申請。第五批月球樣品正完成評審,後續按程序發放。大陸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資源部、中核集團等多個單位獲批承擔月球樣品研究工作,國外科學家、留學生也參加了聯合研究。目前已在岩漿分異、太空風化、氦﹣3氣體以及生物能轉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對認識月球起源與演化,探尋月球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實現「零能耗」的地外環境和生命支持系統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中美鬥上外太空 美衛星2度接近中國太空站⋯中國告狀聯合國護太空人安全
中美兩強競爭的場域,不再侷限於地球上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隨著中國太空科技高速進步,現在兩強已鬥到外太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證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今年發射的衛星先後2次接近中國太空站,已威脅到中國太空站裡的太空人生命安全。中國一狀告上聯合國,希望美國收斂行為。圖為神舟十三號太空人出艙進行任務。(圖/摘自中國國家航天局)中方向聯合國告狀 要求美國收斂「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官網近日發布消息稱,12月3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向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發出普通照會,通報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的星鏈(Starlink)衛星今年先後2次接近中國太空站,對中國太空站上的太空人生命健康,構成威脅。中國的投訴被公布後,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星鏈計畫在大陸社交平台微博上,遭到猛烈批評,有網民稱,「馬斯克是美國政府和軍方製造的一枚新『武器』。」星鏈計畫是馬斯克於2014年提出,目的在建立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首批60顆衛星在2019年送入太空,迄今為止SpaceX已經發射了近1900顆衛星。大陸網民批馬斯克 是美方新武器該照會指出,「美國星鏈─1095衛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穩定運行在平均高度約555公里的軌道上,從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該衛星持續降軌機動至平均軌道高度382公里後,保持在該軌道高度運行。7月1日,該衛星與中國太空站間出現近距離接近事件。出於安全考慮,中國太空站於7月1日晚主動採取緊急避碰,規避兩目標碰撞風險。2021年10月21日,「美國星鏈─2305衛星」與中國太空站又發生近距離接近事件。該照會指出,星鏈的衛星處於連續軌道機動狀態,機動策略未知且無法評估軌道誤差,存在與太空站碰撞風險。為確保太空人安全,中國太空站於當日再次實施緊急避碰,規避兩目標碰撞風險。軌道誤差無法評估 中國緊急避碰「我可以負責任地向大家證實,今年7月和10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後2次接近中國空間站。」趙立堅昨日表示,在此期間,中國太空人正在太空站內執行任務。趙立堅指出,1967年《外太空條約》被公認為外太空領域國際法基石。該條約規定,太空人是全人類派往外層空間的使節,各國應尊重、保護太空人安全,若在外太空發現有對太空人生命或健康構成危險的現象,應通知聯合國祕書長或其他締約國,各國應為其國內私人公司的一切外太空活動承擔責任。趙立堅促尊重條約 護太空人安全趙立堅表示,為履行條約義務,維護太空人生命安全,中國政府於12月3日通過中國常駐維也納代表團向古特雷斯通報上述危險情況和中方採取的措施,並請古特雷斯周知各締約國。趙立堅指責美國口口聲聲宣稱所謂 「負責任外太空行為」概念,自己卻無視外太空國際條約義務,對太空人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趙立堅呼籲,美方應該尊重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外太空國際體系,立即採取措施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維護在軌太空人的生命安全和空間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
找到嫦娥的廣寒宮? 中國探測車在月球背面找到「神祕小屋」
雖然美國早在1972年就完成首次載人登月任務,但截至目前為止,對於月球的探索並未停止。而日前傳出,中國於2019年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在月球的背面發現詭異的方形物體,遠遠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小屋。而不少網友看到這個消息後,腦洞大開的認為「該不會找到嫦娥的廣寒宮了吧?」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所發射的太空探測車「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3日在月球背面成功著陸,目前已經有工作2年10個月之久,已經超過設計時推估的工作壽命11.6倍,是目前人類史上工作壽命最長的月球探測車。而在10月29日當天,玉兔二號在爬上一個陡坡後,竟然在前方80公尺的地方,發現神秘的「方形物體」,遠遠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形狀特異的屋子。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的熱烈討論,甚至有人認為「是不是發現了嫦娥的廣寒宮」。但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在報告中表示「對這種形狀的一個可能解釋是,一塊被撞擊事件挖掘出來的巨石。我們的空間將該物體稱為“神秘小屋”,但這只是一個佔位符名稱,而不是準確的描述」。或許會有人認為「距離80公尺而已,走過去看清楚不就好了?」但實際上,玉兔二號為了適應月球上「月夜無光照」與「極端低溫」等情形,是採取「月晝工作、月夜休眠」的工作模式。月球自轉1圈大約是地球上1個月的時間,其中被稱呼為月晝的日子大約是14天,而在這個時間中,玉兔二號才能憑藉的太陽能驅動自己進行工作。而且,玉兔二號在每個月晝期間的行駛距離僅有15至30公尺之間,神祕小屋距離玉兔二號有80公尺之遠,推估至少最快也要3個月的時間,要到2022年2月才能一睹神秘小屋的真相。
「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展開90天探勘 大陸繼美國成為第2個上火星國家
大陸航空器在今(15)日上午降7點18分成功落在火星,並發送回確認信號,成為繼美國後,全球第2個以航空器登陸火星探索的國家。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航天局首次火星探險航空器「天問一號」已經成功在火星北半球的一處平原著陸。天問一號上搭載的探測漫遊車「祝融號,是以中國的火神來命名,預計將在火星上運行3個月時間。大陸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6年開始,天問一號探測器是在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火箭搭載升空,並在2021年2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同月24日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開始進行維期3個月的環繞探測。這項火星登陸計畫任務,大陸國家航天局與歐空局、阿根廷、法國、奧地利等國際航天組織和國家航天機構都有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