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
」 教育部 學測 立法院 鮮奶 家長![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3093/sm-51a9fc22227cfd76951e03454c41b993.jpg)
春節赴日「加熱菸勿當伴手禮」 自用送禮代購都違法
年節出國回台不要為自己或幫別人帶加熱菸,尤其是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其便利商店、車站、機場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加熱菸,如攜帶加熱菸進入台灣,依《菸害防制法》規定,可處至少5萬元罰緩!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林清麗主任表示,今年春節9天長假,許多人安排出國旅遊,國人更是習慣回國時攜帶禮物送親朋好友,加上加熱菸促銷團體強力行銷、甚至誤導可幫助戒菸等,使許多國人在日本旅遊時,都可以看到加熱菸廣告及販賣點,因此向基金會詢問「親友託我買加熱菸真的不行嗎?」、「日本機場直接買的加熱菸也不行嗎」?林清麗提醒,台灣提出上市申請的加熱菸都在專家審查進行中,目前中央主管機關還未審核通過任何一種加熱菸,根據《菸害防制法》第15條第1項規定: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未經核定通過之指定菸品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如從國外攜帶加熱菸進入台灣,不管是自用或代購,依第26條第2項規定,製造或輸入業者以外之人,製造、輸入指定菸品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可處至少新臺幣5萬元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回收、銷毀或退運;屆期未改善、回收、銷毀或退運者,按次處罰。所以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壞了旅遊的興致。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郭斐然醫師表示,加熱菸透過電子裝置加熱菸草產生煙霧,其基本原料依然是菸草。因此,加熱菸中包含甲醛、乙醛、亞硝胺、重金屬等多種有害物質,也都有二手菸及三手菸的危害,與傳統菸品相似。郭斐然醫師提醒,科學實證顯示加熱菸無助於戒菸,且會使吸菸者併用多種菸草產品,對尼古丁的依賴性依然存在。郭醫師強調,尤其加熱菸中的尼古丁會對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大腦帶來長期傷害,導致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調控能力下降及學習困難,因此被稱為「大腦毒藥」。馬偕醫院台北社區醫學中心主任黃偉新醫師指出,根據WHO「加熱菸健康影響報告書」,加熱菸霧中,有22種有害化學物質含量是紙菸的2倍,有7種有害化學物質含量是10倍,其危害與傳統紙菸不同。暴露於加熱菸煙霧的動物,其血清的尼古丁濃度比紙菸高出4.5倍。黃醫師進一步指出,日本研究也指出,在暗室內使用雷射光照射,發現肉眼看不見的加熱菸煙霧可飄至3公尺遠,所以加熱菸當然有二手菸的危害!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國際研究指出青少年使用加熱菸盛行率是成人的兩倍,日本調查也指出該國青少年(15-19歲)使用加熱菸比率,從2015年的0.6%上升至2019年的4.8%,增加為8倍。王瀚陽提醒,過年與寒假期間出國旅遊,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夾帶加熱菸回國,不僅違法受罰,對孩子來說更是最壞身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2141/sm-1fd5a86152edeb5a5e1a5ae03950b56f.jpg)
財政部稱「砍預算」剝奪發票中獎機會 事實查核中心揭真相
中央政府今年度總預算日前三讀通過,財政部的預算遭刪減3,500萬元,並凍結4,000萬元。其中,委辦費的刪減引發爭議,財政部聲稱,在野黨削減委辦費10%,等同於統一發票中獎經費減少18.5億元,導致360萬個中獎機會消失。然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則反駁,指出統一發票獎金屬於法定預算,根本不能刪減,批評財政部散布錯誤訊息。財政部進一步解釋,這次預算刪減影響甚廣,包括「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遭刪除60%,將影響國際租稅與財政合作及洽簽租稅協定;「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亦遭刪減60%,可能降低稅務法令革新措施的推廣效率;「國內旅費」則被削減20%,影響賦稅稽徵、海關邊境查緝、國有不動產會勘估價等業務。此外,「委辦費」削減10%後,可能影響統一發票的中獎權益及稅源掌握效果。對於統一發票的中獎機會減少,財政部賦稅署解釋,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58條,統一發票獎金經費來自全年營業稅收入的3%。雖然法律規定財政部「得」訂定給獎辦法,但該預算並非明確規範為法律義務支出。財政部表示,統一發票獎金的發放由財政部印刷廠負責,並委託金融機構執行,因此相關經費被歸類為「委辦費」。今年度營業稅收入增加,使得統一發票相關經費比去年多編列35億元,財政部原規劃利用這筆增額預算增開雲端發票專屬獎項,若全數用於增開500元獎項,預計可增加650萬個中獎機會。然而,由於立法院統刪委辦費10%,導致僅能增開290萬個獎項,較原計畫減少360萬個,恐影響統一發票政策的推動。針對財政部的說法,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進行查證後指出,統一發票獎金雖為法定預算,但依往例可刪減。事實上,今年委辦費仍比去年多出16.5億元,因此即使刪減18.5億元,整體中獎機會仍較去年增加290萬個。事實查核中心認為,「立委與財政部的說法,各自呈現部分事實」,但民眾的中獎機率仍比去年高。此外,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主張,統一發票獎金屬於法律義務支出,依法提撥營業稅3%作為經費,因此無法刪減。然而,事實查核中心指出,「法律義務支出」是指政府依法必須支出的經費,如人事、勞健保費用等,而統一發票獎金的編列方式與此不同。事實上,統一發票經費近年來屢次遭立法院刪減,顯示該預算仍具彈性。今年度總預算審查過程爭議不斷,中央部會指控在野黨刪減與凍結預算將導致政府運作受阻,而藍白立委則反批政府帶頭散播不實訊息。面對雙方說法不一的情況,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財政部與立委的言論各有其真實性,關鍵在於預算刪減後是否影響政策推動,而民眾的中獎機率實則較去年提高,並未如財政部所稱將影響民眾的小確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1919/sm-4b7772ce7dd5fbe5b6a2d912677eef92.jpg)
「班班有鮮乳」續命有望? 張啓楷:能拿彰化縣當示範區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23日表示,「班班有鮮乳」政策上路沒兩下就草草結束實在可惜,中央不妨以彰化等酪農大縣為示範區,用小規模辦理班班有鮮乳政策,讓好政策續命。張啓楷23日在立法院召開彰化縣「班班有鮮乳」政策推動經費補助協調會,並邀請彰化縣議員吳韋達、張雪如及教育部國教署、農業部畜牧司及農糧署官員與會討論。張啓楷說,地方從官員、民代到小朋友,都希望繼續延續讓學童喝鮮乳的政策,也強調彰化縣要冰鮮奶的冰箱都編預算買好了,中央政策卻「嘎然中止」,讓地方無所適從,呼籲中央幫助彰化地方酪農業發展,讓彰化縣成為「當地產、當地喝鮮奶」示範區。張啓楷指出,會議訴求有四,首先行政院食安辦公室曾發公文給地方政府承諾「地方如果續辦中央會繼續幫忙」,請中央不要食言;第二,彰化縣政府已配合中央政策編列2025年度「班班有鮮乳」預算且送縣議會通過了,中央說好要補助彰化縣政府年約新台幣3,000萬元,不應失信於民。第三,既然本學期「班班有鮮乳」政策都已經起跑,考量政策延續性與安定性,切勿失信於民,尤其是滿懷期待的小朋友;第四,營養午餐推動多年來成效不錯,不能因「班班有鮮乳」的政策,把提供鮮奶補充學童營養政策和原本的營養午餐政策混在一起,讓營養午餐品質打折;最後,彰化縣是酪農大縣,希望可以爭取彰化縣「班班有鮮乳」的政策示範縣。張啓楷強調,期望農業部和教育部好好研議,就相關經費及原訂的政策方向明訂補助計畫,幫助彰化縣這個酪農畜牧大縣產業發展,讓每位彰化縣學童能喝到彰化當地原產、引以為傲的美味健康鮮奶,地方產業及學童健康都能兼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1680/sm-9b0dc9b8a13ff23d67349d7e7c302c45.jpg)
批吳沛憶造謠體育署預算 滿志剛:增加近19億
罷免綠委團體「蟾蜍剋星」發起人滿志剛今(22日)表示,立委吳沛憶日前發文直指藍白合刪體育署11億,裡面包含選手獎金,造成風波不斷,但其實是刪減1億0152萬餘元、凍結4,500萬元,根本是吳沛憶造謠,喊話「一起來罷免造謠立委吧!」滿志剛在臉書發文說,吳沛憶指藍白合刪體育署11億,結果造成這兩日風波不斷,甚至連職棒總教練也被拉下海痛批刪預算的委員是「又壞又笨」。滿志剛說,原本還錯怪媒體為何製作假新聞,原來錯的不是媒體,是造謠的委員,一個立法委員不好好審預算,在那邊做側翼的事,被罷免真的是剛好而已。滿志剛指出,吳沛憶說體育署被刪11億,結果PO出的公文卻是細部項目有關體育教育推展的「凍結」提案。「什麼是凍結?」滿志剛解釋,凍結就是委員對此案有疑議,等相關部會說明完、釋疑後即撤案;或是按照預算支出,等支出到某一階段後剩下的即可解凍繼續支應。「到底被吳沛憶委員造謠的公文到底是哪一張,我也幫大家找出來了」,滿志剛指出,吳所出示的公文是通案刪除各部會的「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15%,不是體育署總預算的15%,而根據立委王鴻薇說法,刪除的出國費用也是把官員從商務艙改坐經濟艙而已,完全沒有影響到選手的權益。滿志剛說,都說當家不鬧事,結果執政黨立委一直造謠生事,害媒體做成假新聞,更影響到棒球圈,無非就是想利用去年台灣獲得世界12強冠軍,趁民心可用之際來分化彼此,以獲得自己的政治利益。他痛批吳沛憶愛造謠,被罷免真的是剛好而已。滿志剛表示,今年體育署預算總共刪減1億0152萬餘元、凍結4,500萬元(刪減比率:1.36%、凍結比率:0.60%,合計:1.96%)他說,今年度(2025)體育署審查完後的預算總共73億8,081萬餘元,比去年度(2024)預算54億1,511萬餘元相比,預算增幅為36.3%,沒有砍11億,是增加近19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1014/sm-b3be6738dd3e3c67565bfb3e8439d976.png)
學測英文作文圖片模糊惹議!教團籲採多元評分 大考中心回應了
114學年度大學學測今(19日)進入第2天,上午進行英文科測驗,其中作文題目中因紙本印刷導致細節不清,使考生難以準確辨識地點與情境,進而對圖片情境產生不同解讀,引發部分學生擔憂,深怕影響評分結果。對此,大考中心表示,考生作答應就試題所提供圖片,重點是強調情境對比,只要考生敘述合情合理,大考中心沒有預設立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本會接獲現場師生反映,114學年度學測英文作文題目中,要求考生根據圖片描述情境,試題中左邊圖片顯示多人排隊的場景,但因紙本印刷導致細節不清,使考生難以準確辨識地點與情境,進而對圖片情境產生不同解讀。有部分學生認為圖片為車站、機場、速食店、賣場等,但實際為電影院,學生擔憂此情況可能影響評分結果。全教會呼籲,大考中心應通知評分老師,對於考生根據圖片所做的多種合理情境解釋應予以接受,避免以單一標準評判作文正確性。評分時應聚焦於考生的英文表達能力、邏輯性與創意,而非單純檢視是否準確描述圖片內容,以確保不偏離考試核心價值。全教會並建議,未來選用圖片時應更加注重清晰度與情境明確性,避免引發解讀歧義。此外,可考慮增加文字提示輔助圖片描述,以減少因印刷問題而造成的困惑。未來如再遇類似情況,應於考試結束後迅速發布官方說明,向考生與社會大眾釋疑,並承諾於評分過程中採取彈性策略。對此,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回應,英文科目的作文題目是颱風來襲時的颱風假、颱風來襲的可能影響,以及因應颱風來襲的停班停課,是絕大多數考生的共同生活經驗,也是台灣常見的新聞議題,未獨厚特定群體。黃璀娟說明,該題目第一段,請考生根據2張對比圖片,描述颱風假時實際可能出現的2種不同情景;考生作答應就試題所提供的圖片,強調情境對比,至於圖片所在地點,只要考生敘述合情合理,大考中心沒有預設立場。至於評分原則,黃璀娟指出,會由閱卷評分標準訂定會議及試閱會議後確定。於評分標準訂定會議時,會由多位大學教授依據試題的引文(含圖片)與寫作任務,並參照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抽樣考生作答情形,經過詳細討論後擬定初稿;而後在試閱會議時,會在所有閱卷委員針對評分原則獲得共識後,才開始正式閱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0947/sm-b852b8e3571e80b0654bc99454f904b2.jpg)
發票經費遭刪18.5億?中奬機會少360萬個 財政部:恐剝奪民眾小確幸
立法院民眾黨黨團針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於黨團協商階段提出諸多有關財政部主管預算之刪減、凍結提案。財政部表示,加上昨日表決通過之通案刪減科目,大部分通刪比率甚高,將嚴重影響財政業務之推動,其中在野黨團「統一發票給獎經費」刪減18.5億元(包含了發票中獎獎金),恐剝奪民眾小確幸,也嚴重影響兌獎便利性。財政部指出,通案刪減科目中,「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通刪比率高達60%,嚴重影響國際租稅與財政合作及交流,以及洽簽租稅協定,營造有利投資環境;「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通刪比率高達60%,不利相關稅務法令革新措施快速有效傳遞民眾知悉,影響民眾權益及稅收徵起效果;「國內旅費」通刪20%,影響辦理賦稅稽徵業務考核、海關邊境查緝、國有不動產會勘估價、參加各項業務聯繫會議等業務;「委辦費」通刪10%,影響民眾統一發票中奬權益及掌握稅源之效果財政部賦稅署說明,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58條規定,為防止逃漏、控制稅源及促進統一發票之推行,財政部「得」訂定統一發票給獎辦法;其經費由全年營業稅收入總額中提出3% (77年5月10日由1%修正為3% ),以資支應,依此,營業稅收入愈多,民眾可中獎的奬金愈多。惟考量政府財政狀況,統一發票給獎及推行經費原未編足,嗣考量統一發票制度攸關稅源掌握及民眾權益,自100年度起按3%編列,該預算尚非屬法律明文規定支出。(圖/財政部提供)該署表示,依前開給獎辦法第7條第1項規定,統一發票獎金之發給委由財政部印刷廠辦理,並由該廠轉委託金融機構等執行給獎作業,故相關經費以「委辦費」編列。隨著114年度營業稅稅收預算數增加,本項預算數亦隨之增加35億元,而為鼓勵民眾索取雲端發票,強化稅務勾稽及落實節能減碳政策,該署原規劃持續增開雲端發票專屬奬別組數,經估算,如果全數用來增開500元雲端發票專屬獎,估計全年度可增加650萬個中奬機會,如果經通案刪減,全年度只能增開290萬個,減少360萬個中奬機會,不利統一發票政策推動。財政部賦稅署進一步說明,統一發票給獎經費均本撙節原則覈實編列,期盼立法院各黨團給予支持,俾營造優質賦稅環境,並據以維持為民服務品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0931/sm-674db78ebb37ead5af003d6a29b30152.jpg)
大學學測英文作文考「颱風假」 5標門檻預估出爐
114學年度大學學測今(19日)繼續進行第二天考試,首堂英文科決戰就在上午。根據大考中心統計,英文科共有12萬696人報考,缺考2820人,缺考率為2.34%,比去年2.24%略增0.1%。德勝者文教預估英文科五標分布,預測頂標為13級分,前標12級分,均標8級分,後標5級分,底標4級分。其中前標與底標比去年略升一級分,其他級分則保持不變。全國教師會英文科解題團認為,本次考題難易度適中,預測學生分數大致與去年相似。整份試題包含8篇文章,題材廣泛,包括社會創新、健康問題、海外旅遊住宿、交通號記發展、恐怖電影對心理發展的影響、俄國酒文化及動物園存在的爭議。不僅考驗學生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也需要具備跨學科知識及批判思維能力。全國高中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英文科解題團指出,考題更加取材生活化,包括世界咖啡館的對話交流模式、動暈症、巴黎聖母院鐘聲歷史與修復、膠囊旅館、交通號記的演變、恐怖電影對觀衆的影響、蘇聯飲酒文化詳述及動物園存在爭議。這份試題對考生來說相對友善,難度適中,結構上略容易於去年,有利中上級別考生獲得比較好的成績。全中教認為,非選擇題難度同樣適中,翻譯題目繁主創意與科技,符合最近AI科技時事,以言語細節來看,除了「驅動力」之外,少見艱澀詞氣,預期對考生來說相對觀容。作文題目則與自然災害相關,以「全台各縣市放颶風假的標準」為題,接地民心,考生應能自然發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0873/sm-d6bfe19c29e76f5705e0e43bf6cac831.jpg)
憂總預算恐被砍逾4千億 行政院籲理性審查
針對在野黨提案大幅刪減行政院預算,以及立法院17日通刪939.76億等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8日說明,若再加上其他提案刪減凍結部分,可能達4千億元以上,所減列部分大多都是行政業務經費,如此將導致行政機關難以運作、連基本行政都非常困難;行政院籲請立法院冷靜思考,理性審查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李慧芝解釋。今年度總預算3兆1,325億元,較去年度增加2,806億元,所增加的範圍包括公共建設(798億元)、國防經費(415億元)、健保財務協助方案(336億元)、健康台灣深耕措施(60億元)、國家癌症防治計畫(40億元)、撥補住宅基金興辦社宅(200億元)、國民年金(136億元)、國科會科學研究計畫(126億元)、地方教學研究及校園設施(53億元)以及2至未滿6歲幼兒照顧及服務經費(49億元)等,在國家GDP持續成長下,預算本就會合理成長,且這些新增的預算都是攸關國家發展及提升國民健康等重要計畫經費,也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並非浮濫增加。李慧芝續提及,在野黨提案減列行政院政務委員270萬以及聯合服務中心的1,200萬人事費,但政務人員及聘僱人員待遇,係依據「全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行政院暨所屬各級機關聘用人員注意事項附表」、「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附表」等相關規定辦理,這些人事費用是法定支出,依法不能減列,此類提案與法律規定完全不符。李慧芝表示,媒體宣傳費遭到通刪60%,將使得各部會政策難以傳達宣導,包括非洲豬瘟防疫、農業食安、醫療長照擴大癌篩計畫以及治安防治、反詐反毒甚至交通新制等等,也阻礙了民眾知的權利。此外,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費用也遭提案刪減98%,國家政策推動傳播以及中英文國情施政資料編譯彙整都被禁止,國人難以得知政府的政策,國際社會也無法知道台灣政府的作為。除此之外,行政院的施政推展聯繫費用也被提案全數刪除,中央政府無法推展施政,無法透過媒體對外宣傳,也無法步入民間社區,行政院如同被噤聲、被癱瘓、被禁足。李慧芝並表示,在野黨另提案將NCC、數發部、陸委會等機關的業務費刪到只剩一元,包括民眾網路報稅相關業務都會受到重度影響,還將造成安全韌性的重大風險、與國際的合作關係也將被斬斷;此外,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預算也遭提案全數刪除,但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是為了因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以及立法院2023年5月三讀通過的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條之1而依法籌設,建置個資保護的獨立監督機制,強化對公務機關的監督,並確保個資蒐用之合法性與可信度,如果無法正常運作,恐將違反憲法法庭判決,也難以保障民眾的隱私權。李慧芝提及,在野黨的提案當中,各機關國外旅費以及出國教育訓練也被統刪60%,將嚴重影響與國際的連結,包括洗錢防制、國際金融監管單位合作,資安以及體育外交都將受巨大影響,台灣政府恐怕跨不出台灣;尤其是在醫療防疫領域,一切措施與工作都是在與時間賽跑,過去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有賴於衛福部透過國外旅費先行派遣兩位專家到中國武漢帶回第一手資訊,比世界衛生組織更早確認了新冠病毒的傳染特性,台灣才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守住了第一波疫情;如果沒有足夠經費,這場防疫賽跑連第一步都踏不出去。李慧芝重申,有關立法院報復性地減列首長特別費刪減60%,其中包含行政院、法務部等11機關更遭全數刪除,這些都是年節以及特別勤務或表現的機構加菜金、慰問金等,又或是推廣偏鄉農特產等經費;行政院長卓榮泰對此特別強調,中央政府首長特別費都是對基層員工的慰問與犒賞,並沒有任何一毛會進到首長的個人口袋,法律也不允許發生這樣的狀況,他也希望,假若立法院要做情緒性的刪減,可以刪他一個人的首長特別費 ,但其他部會首長的部分,則請立法院高抬貴手,不要刪除。行政院也籲請立法院冷靜思考,理性審查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0868/sm-4ccaa93487d5bcbb781d1d5177f79341.jpg)
兒權盟籲規劃國小階段心理健康措施 教育部回應了
校安通報學生自傷、自殺死亡人數 校安通報自傷、自殺人次近年兒少輕生頻傳,台灣兒童權益聯盟日前在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中提案指出,約有一半的精神疾病發生於18歲前,表明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主要應於學齡前與小學時期,呼籲應於國小階段積極規劃心理健康相關措施。教育部則回應,目前研議把「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延伸至國中小階段。台灣兒童權益聯盟祕書長林慧華指出,大家都知道感冒要看醫生,但心理健康卻往往被汙名化,導致有學童心理有問題卻因擔心被標籤化而不敢向輔導室求助,但教育部卻沒有提供相關協助,導致日積月累之下孩子情緒無法獲得紓解,導致悲劇發生。提案指出,2023年整體兒少輕生人數達50人,相較於2022年的49人、2021年37人逐年上升,且近年國小學生自殺、自傷發生率居高不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4年6月共同發布一份小學兒童健康與福祉基礎教育實證指導,強調應注意兒童因害怕被貼上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標籤,而錯失尋求支持機會,且108課綱中並無針對心理或情緒困擾及精神疾病相關項目。提案建議,教育部應全面檢視國小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並將精神疾病及尋求健康心理支持基礎概念導入,促進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正面與積極理解,而非停在疾病預防,以有效減緩心理健康問題刻板印象,避免兒少因憂慮被標籤化而排斥尋求心理健康支持服務。教育部指出,學校應加強辦理健康促進及建立健康生活行為等活動,已把「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納入主要推動議題,並補助辦理健康促進學校計畫,盼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90863/sm-8efe764e5a30a1784880391ee27fc2c0.jpg)
刪減60%首長特別費 卓揆向立院喊話「高抬貴手」
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黨團協商階段,在野黨提案大幅刪減行政院預算,以及17日立法院通刪939.76億等事,本周做最後攻防,行政院再度喊話,籲請立法院理性審查。發言人李慧芝轉述行政院長卓榮泰的話表示,假若立法院要做情緒性的刪減,可以刪他一個人的首長特別費 ,但其他部會首長的部分,則請立法院高抬貴手。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立法院報復性地減列首長特別費刪減60%,其中包含行政院、法務部等11機關更遭全數刪除,這些都是年節以及特別勤務或表現的機構加菜金、慰問金等,又或是推廣偏鄉農特產等經費;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對此特別強調,中央政府首長特別費都是對基層員工的慰問與犒賞,並沒有任何一毛會進到首長的個人口袋,法律也不允許發生這樣的狀況,行政院也籲請立法院冷靜思考,理性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對此特別強調,中央政府首長特別費都是對基層員工的慰問與犒賞,並沒有任何一毛會進到首長的個人口袋,法律也不允許發生這樣的狀況,假若立法院要做情緒性的刪減,可以刪他一個人的首長特別費,但其他部會首長的部分,則請立法院高抬貴手,不要刪除。行政院也籲請立法院冷靜思考,理性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李慧芝今指出,有關今(2025)年度總預算3兆1,325億元,較去(2024)年度增加2,806億元,所增加的範圍包括公共建設(798億元)、國防經費(415億元)、健保財務協助方案(336億元)、健康台灣深耕措施(60億元)、國家癌症防治計畫(40億元)、撥補住宅基金興辦社宅(200億元)、國民年金(136億元)、國科會科學研究計畫(126億元)、地方教學研究及校園設施(53億元)以及2至未滿6歲幼兒照顧及服務經費(49億元)等,在國家GDP持續成長下,預算本就會合理成長。她說,且這些新增的預算都是攸關國家發展及提升國民健康等重要計畫經費,也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並非浮濫增加。李指出,而目前在野黨通刪的939.76億元,再加上其他提案刪減凍結部分,可能達4千億元以上,所減列部分大多都是行政業務經費,如此將導致行政機關難以運作、連基本行政都非常困難;行政院籲請立法院冷靜思考,理性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李慧芝提及,在野黨提案減列行政院政務委員270萬以及聯合服務中心的1,200萬人事費,但政務人員及聘僱人員待遇,係依據「全國軍公教員工待遇支給要點」、「行政院暨所屬各級機關聘用人員注意事項附表」、「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附表」等相關規定辦理,這些人事費用是法定支出,依法不能減列,此類提案與法律規定完全不符。李慧芝表示,媒體宣傳費遭到通刪60%,將使得各部會政策難以傳達宣導,包括非洲豬瘟防疫、農業食安、醫療長照擴大癌篩計畫以及治安防治、反詐反毒甚至交通新制等等,也阻礙了民眾知的權利。她說,此外,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費用也遭提案刪減98%,國家政策推動傳播以及中英文國情施政資料編譯彙整都被禁止,國人難以得知政府的政策,國際社會也無法知道台灣政府的作為。除此之外,行政院的施政推展聯繫費用也被提案全數刪除,中央政府無法推展施政,無法透過媒體對外宣傳,也無法步入民間社區,行政院如同被噤聲、被癱瘓、被禁足。李慧芝並表示,在野黨另提案將NCC、數發部、陸委會等機關的業務費刪到只剩一元,包括民眾網路報稅相關業務都會受到重度影響,還將造成安全韌性的重大風險、與國際的合作關係也將被斬斷。她說,此外,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籌備處預算也遭提案全數刪除,但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是為了因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3號判決以及立法院2023年5月三讀通過的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條之1而依法籌設,建置個資保護的獨立監督機制,強化對公務機關的監督,並確保個資蒐用之合法性與可信度,如果無法正常運作,恐將違反憲法法庭判決,也難以保障民眾的隱私權。李慧芝提及,在野黨的提案當中,各機關國外旅費以及出國教育訓練也被統刪60%,將嚴重影響與國際的連結,包括洗錢防制、國際金融監管單位合作,資安以及體育外交都將受巨大影響,台灣政府恐怕跨不出台灣;尤其是在醫療防疫領域,一切措施與工作都是在與時間賽跑,過去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有賴於衛福部透過國外旅費先行派遣兩位專家到中國武漢帶回第一手資訊,比世界衛生組織更早確認了新冠病毒的傳染特性,台灣才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守住了第一波疫情;如果沒有足夠經費,這場防疫賽跑連第一步都踏不出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0811/sm-409c6012ce3c7e2a76c9fe3a5e31b07f.jpg)
114學測第一天登場 老師指圖形要求更精準「數A變難了」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今(18)日登場,上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為數學A。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群認為,題型與題目數與113學測數A相同,但難易度比去年提高,且圖形精準要求較以往高,增加破題難度,主修數B考生須自學程度足夠,方能應考。今年度數A考試的各冊配分比例,第一冊22.5%、第二冊27.5%、第3A冊20%、第4A冊30%。中正高中數學老師林榮福表示,今年數A比去年難,在每大題中,有照難易度排列。其中約有25%的出題,對於在校修習數B考生而言,須自行自學足夠時間,方能應考。就題型形式方面,林榮福指出,高一、二年級配分比例均等。題目文字量與去年學測數學A相仿,但需要理解的數學觀念較多,需要將題目的文字敘述轉化成圖表,且圖形的精準要求較以往高,增加破題難度。林榮福認為,113學年度的數A題目出得很好,難易度均衡,相較之下今年題目真的較難,因此希望數A難易度能穩定,趨近於113學測數A的難易度。也盼多選題中的選項能考慮引導順序。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認為,今年試題著重觀念定義與活用,繪圖題目多,整題比去年難,學生恐哀鴻遍野,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且幾乎沒有基本題,考生需牢記與活用數學定義,方能答題。試題特色方面,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提到,第12題提到金屬比例與合金的波長,為結合物理的跨科考題。另外,不少題目極具巧思,多為考古題與模擬考未出現過之題型,如第9題,題目文字利用國中數學包裝,看起來很簡單,但需富有極強邏輯性才能解題;題組第18到20題的旋轉矩陣問題,線性變換為學測少出現的題目。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數學A評論教師群也說,混合題型配分約為15分,除了單選題外,亦包括非選擇題,例如第19題為求向量夾角,運用旋轉矩陣定義與求向量夾角公式。整體混合題型設計恰當。爭議題則有第8題指數冪次方中又有指數冪次方,恐有超綱之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0617/sm-c21bd68af98ff740d93929c76ba6d34f.jpg)
藍白聯手「通過通案表決」!總預算確定刪939億 約800案下周一處理
立法院17日下午上演114年總預算表決大戰,經過黨團協商後,目前仍有約800案須逐一表決,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各黨團黨鞭討論後,力拚將在21日完成總預算案三讀程序。通案部分已在院會完成表決,藍白再度聯手,通過13個通案表決。通案刪除預算部分,包括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全數刪除,而原本引起反彈的刪除各機關水電費10%,在野黨則縮手,將教育部所屬各級學校及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中央研究院、各科學園區管理局除外。大陸地區旅費:除現行法律明文規定支出不刪外,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全數刪除,中央研究院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警政署及所屬、移民署統刪30%,其餘統刪80%,其中國立故宮博物院、大陸委員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體育署、國家圖書館、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高等檢察署、調查局、疾病管制署、食品藥物管理署、海巡署及所屬吉以其他項目刪減替代,科目自行調整。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除現行法律明文規定支出不刪外,數位發展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監察院全數刪除;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國家安全會議、國防部、國防部及所屬、警政署及所屬、消防署及所屬、體育署、移民署、建築研究所、空中勤務總隊、海巡署及所屬、中央警察大學、中研院、青年發展署、僑務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審計部與調查局統刪15%,均不得流用,其餘統刪60%。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各黨團黨鞭討論後,力拚將在21日完成總預算案三讀程序。通案部分已在院會完成表決,藍白再度聯手,通過13個通案表決。(圖/摘自立法院直播)其中總統府、行政院、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核能安全委員會及所屬、國家文官學院及所屬、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家圖書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家教育研究院、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中央氣象署、漁業署及所屬、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及所屬、農業金融署、農糧署及所屬、疾病管制署、食品藥物管理署、中央健康保險署、國民健康署、社會及家庭署、氣候變遷署、資源循環署、化學物質管理署、環境管理署、國家環境研究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國家海洋研究院改以其他項目刪減替代,科目自行調整。各機關國内旅費部分,在野黨原提案刪除60%,引起反彈後,改為中央研究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審計部統刪15%,其餘統刪20%,均不得流用。水電費則統刪10%(教育部所屬各級學校及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中央研究院、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除外)。另外,特別費統刪60%,委辦費10%,軍事裝備及設施3%、一般事務費10%。總刪減數939億元7500萬元(約3%),其餘個別委員提約800案,待下周一院會處理。其中,藍白提出各自提出通案,包含要求媒宣費採限制性招標者,金額需限縮至各單位年度預算1成以內,115年度起預算書增加表列推展費預算以利國會監督;應注意避免集中特定廠商,且得標數量前三名廠商,不超過標案10%,限制性招標者不超過20%維持媒體政策之衡平性。另外,也要求各主管機關應做成每季及年度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傳費預算分析報告,包括得標廠商和得標金額,報告宣導成效等資訊公布主計總處專區;115年度起各機關編列媒體政策和業務宣導費,應以客觀平和指標;要求各政府機關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編列政策宣導費用,由單一媒體相關企業,該年度得標金額合計不能超過該部會該項預算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0582/sm-79284c6f45d08ee7ab2b7590bb04a2bb.jpg)
「小三染性病」原因是不安全性行為? 國教盟質疑疾管署模糊焦點
青少年性病低齡化,2012年至2024年間,青少年淋病病例數在10至19歲群體中呈現6至7倍的暴增,青少女梅毒病例在10年間增長了53倍。疾管署對此解釋主要原因是「不安全性行為」,推測與「性觀念開放」「性行為年齡層下降」及「交友軟體聯繫」有關。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則質疑疾管署模糊焦點,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疾管署聲稱性病暴增的主要原因是「不安全性行為」,根據2024年最新性病數據揭示,10-14歲女性的淋病病例數自2018年的7例增至2023年的41例,增幅近5倍,10-14歲最低年齡段為10歲(國小三年級),這是否意味該年齡層已涉及不安全性行為?王瀚陽說,根據刑法第227條,任何人不得與16歲以下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或猥褻行為,即使是自願也屬違法。疾管署是否已針對性病通報數據進行分析,並向家長、學校或教育主管機關發出警示,以預防性病傳播與兒少受害?另外,疾管署於2024年7月的報導中以13至18歲為統計年齡段,但實際數據庫應為10-14歲與15-19歲,是否有意忽略10-14歲年齡段中女性病例數暴增的事實?另外,疾管署將青少年性病病例數上升歸因於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P)計畫的篩檢,但根據疾管署的臺灣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使用指引中PrEP篩檢主要針對年滿18歲或體重大於35公斤高風險族群,如HIV感染者之性伴侶(HIV檢驗陰性者)、性工作者、男男性行為者、多重性伴侶者,與青少年甚至10-14歲少女群體的性病病例暴增關聯性相當有限。國教盟質疑,PrEP計畫的篩檢程序是否能單獨解釋10-14歲與15-19歲青少年淋病與梅毒病例的暴增?疾管署是否忽略了對女性低齡群體性病防治的政策設計?是否應針對女性青少年病例的快速增長,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防治計畫?疾管署聲稱與地方政府、醫療院所合作推動防治措施,但根據國教盟掌握的資料,自2020年以來青少年性健康資源持續削減:衛福部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服務計畫於2023年12月停止。國教盟質疑,若性教育資源不足,且專業師資配置不足,疾管署如何確保政策的執行效果?疾管署是否應公開現有政策的成效檢討,並提出具體的資源復原計畫?王瀚陽表示,衛福部應全面公開性病數據,包括不同年齡段與性別的詳細分析,避免模糊處理,協助家長與教育主管機關全面掌握現狀。強化對女性低齡群體的篩檢與教育,確保防治資源投放到高風險區域。同事建議公佈、恢復並加強性教育資源,王瀚陽說,衛福部與教育部具體公佈現有的性教育為何?應恢復過去已停止的青少年性教育計畫進而加強,並結合家庭教育與校園篩檢,設計具文化適應性的性病防治課程。國教盟強調,青少年性病問題的解決需要誠實面對數據與現實,以多方協作推動有效政策。唯有透過透明、科學與有責任感的方式,才能真正保障青少年性健康,為下一代構建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9861/sm-45d66de11f0d4a62336c5a406fbddc19.jpg)
青少年淋病暴增7倍 家長喊話衛福部「擬防治計畫」
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23年13至18歲青少年的淋病與梅毒病例均創下近6年新高,且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台灣10至19歲青少年總人口數相比12年前大幅減少46.26%,但同期間淋病感染人數卻驟增6至7倍,每10萬人中有50.34人感染。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國內青少年淋病病例激增的情形,近日引發家長熱烈討論,凸顯出台灣性病防治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包括偏鄉與都市間的防治落差及性健康教育普及不足。性病的危險性不容小覷。根據衛福部淋病防治工作手冊,男性感染後可能導致精囊、前列腺發炎及不孕症;女性則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症狀,甚至造成子宮外孕或不孕症。此外,未及時治療的淋病感染可能引發菌血症、淋病性關節炎,甚至造成終身損害。針對性病激增的現象,郭綜合醫院外科部長暨泌尿科主任吳建穎醫師由於長期在第一線因此指出,性病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衛福部帶頭實施全面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他建議,應加強青少年對性病的認識,包括症狀、預防方式及潛在後遺症,並提供隱私友好的篩檢與治療管道。此外,並進一步指出南部已有醫師和心理師組成的團體,由醫生解說疾病的認識,心理師解說情感面的問題,來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建議衛福部應設立心理與健康教育資源,促進情感教育與疾病預防的雙向發展。台灣性教育學會也提出,政府在青少年性健康促進方面的資源投入仍需大幅提升。保險套僅是最後一道防線,預防的關鍵在於讓青少年了解延遲性行為的重要性,這是對自身健康負責的最佳選擇。國教盟呼籲衛福部2點。第一,應立即擬定青少年性病防治計畫,主動應對感染風險上升的危機。適切考量建立醫師與心理師組成的專業團隊,設計適合青少年的全面性健康課程。第二,提升性病篩檢與治療的資源投入,確保青少年能方便且隱私地獲得必要服務。推動性病防治宣導多樣化,利用網路、短影音等媒體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提到以目前診所曾收治的性病案例中,就有年僅16歲的青少年同時感染菜花、梅毒與淋病的病例,由媽媽陪同來檢查,經了解就是因為暑假期間和朋友們對性好奇,而有了不安全性行為導致。顧芳瑜建議及早接種HPV疫苗不僅能夠減少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機率,HPV疫苗的最適接種年齡為9至45歲,鼓勵父母親除了支持家中孩子施打,若自己也未曾接種過,不妨考慮和孩子一起施打。值得提醒的是,接種第一劑時年齡在9-14歲只要施打2劑即可,若已年滿15歲以上則應施打3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89673/sm-a398a17e1a312bae03dfa131bb1676ea.jpg)
地球最大朝聖集會!印度教「大壺節」明起登場 預估4億人到場朝聖
地球上規模最大朝聖集會、為期6週的印度教「大壺節」(Maha Kumbh festival)將於明(14)日登場。屆時預計有來自印度各地的數百萬,甚至更多的印度教信徒、神秘主義者和朝聖男女,將湧向北部城市普萊雅格拉吉(Prayagraj),在這個「3條聖河交匯處」進行沐浴。根據《路透社》統計,6週期間預計將有逾4億人參與這項宗教活動。據了解,這項已有上千年的傳統,緣自於印度教典籍、吠陀經典《往世書》的神話故事:傳說中,印度群神與惡魔們為了釀造長生不老的仙露攜手合作,當仙露釀造完成,大神毗濕奴的化身從惡魔手中搶了裝有長生仙露的金冠,之後諸神與惡魔為了搶奪罐子大打出手,在12天的大戰中,有4滴仙露撒出罐子,落在了人間的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的哈里德瓦(Haridwar)、普萊雅格拉吉,以及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的納希克(Nasik)、馬德雅邦(Madhya Pradesh)烏賈因(Ujjain)4四座城市,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大壺節就不斷在這四座城市中輪流舉行。大壺節緣自於印度教典籍、吠陀經典《往世書》中的神話故事。(圖/達志/美聯社)大壺節每隔3年,會在上述4座城市中輪流舉辦,其中又以每12年一次,在普萊雅格拉吉舉辦的節慶活動最為浩大。在普萊雅格拉吉市附近,有著一處恆河(Ganges River)、亞穆納河(Yamuna River)交會的河岸。印度教徒們相信,此處是恆河、亞穆納河與看不見的神秘河流「薩拉斯瓦地河」(Saraswati River)的「3條聖河交匯處」,在大壺節這個吉祥的日子裡在河中沐浴,便可以用聖水洗盡身上的罪孽,從此超脫生死輪迴,獲得救贖。印度教徒們相信,在大壺節這個吉祥的日子裡在河中沐浴,便可以用聖水洗盡身上的罪孽,從此超脫生死輪迴,獲得救贖。(圖/達志/美聯社)「大壺節」這項習俗,在2017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紀錄,2019年較小版本的「半壺節」(Ardh Kumbh/Half Kumbh)就吸引了2.4億人參與。至於2025年的大壺節,據印度官員估計,6週期間將有逾4億人參與,是2024年穆斯林前往聖地麥加朝覲人數的200倍。為此,印度當局已經將沿河岸邊占地4000公頃的空地改造成一座巨大的帳篷巿鎮,當地搭建了15萬頂帳篷、配備3000多個廚房、15萬個流動廁所與99座停車場。而為了容納每日數百萬計的人聊,除了往返普萊雅格拉吉的表定列車外,印度國鐵還推出了98班專列,預計在節慶期間將運行3300以配合信眾輸運。北方邦邦長阿蒂提亞納特(Yogi Adityanath)告訴當地電視台:「最神聖印度教節慶之一在我的邦舉辦,我為此倍感榮幸。」阿蒂提亞納特是一名深具影響力印度教僧侶,同時也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中,擁有高度支持率的一位強硬派政治家。由於成功舉辦大壺節,可望提升印度人民黨在印度教徒中的聲望,為此北方邦政府已為今年活動撥款640億盧比(約新台幣244億元),不但在多個國際旅展中宣傳大壺節,也廣邀外國代表參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88257/sm-98a28cf92dbf7661d59412a5f86bd458.jpg)
新竹世界高中爆停招! 校方認招生不足:將進行科班調整
新竹市私立世界高中創立至今53年,是新竹地區老牌私校,但招生數連年下滑,校方向教育部申辦寄存作業,114學年度將調整科班轉型暫不招生。校方強調,寄存是避免影響學生權益,而非「停招」,教育部仍保留招生員額,既有學生會確保在學校畢業。世界高中設立1971年,曾是新竹重要的技職學校,但近年來招生不如預期,相較於全盛時期105、106學年度每年可招收6、700名新生,113學年度只剩約70人左右。目前全校汽車科、美工科、控制科、餐飲管理科及時尚造型科等5科,高一至高三僅200多名學生。校長李瑞光說,學校近年招生情況不如預期,因此向國教署申請寄存作業,未來可重新招生。他強調,學校經營沒有問題,只是未能反映在招生數上,因此規畫調整科班,最快115學年度就會調整,11日將再開家長說明會,確保學生從該校畢業,不會影響大學繁星推薦等資格,科班調整規畫確定後會對外說明。教育部指出,世界高中現有學生225人、教職員39人,經校內共識並申請就114學年度招生的汽車科、控制科、美工科、餐飲管理科等,先予保留科班數,僅招生時尚造型科學生,校方未申請停招及停辦,後續仍可依招生狀況及調整於115學年繼續招生,教育部將持續督導學校以保障師生權益為最優先考量。新竹市教育處表示,校方已向學生家長說明,暫停招生不影響在校生受教權益,市府尊重學校董事會決定,將持續扎根技藝教育,鼓勵孩子多元適性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7991/sm-b9035a0c613e307223e7ef117ed953d5.jpg)
兒少近視率一度達85%!醫師建議及早「踩煞車」
台灣學生近視比率高,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7歲至15歲中小學生近視人數多達96萬人。每逢學校開學,眼科診所不時可以見到大排長龍,原因是許多學生在學校檢查出視力不良,需要找醫師複檢並繳交回條,讓不少家長感到無奈。醫師指出,兒童近視度數快速增加,若能幫忙「踩煞車」,每年度數惡化控制在50度以下,高達90%到成年後不會演變成高度近視,因此定期追蹤不可少。教育部2002年公布《學校衛生法》,2003年陸續發布《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等4項子法,2009年訂定視力保健等實施計畫。教育部國教署學生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眼科醫師吳佩昌表示,目前高中以下學生,每學期需在校接受一次視力檢查,由學校護理師執行,若裸視視力不到0.9,須轉介眼科醫師。根據國健署健康訪問調查,7到11歲兒童有近5成被告知罹患近視,12到17歲青少年更高達7成;歷年近視流行病學調查則顯示,我國6至18歲兒少近視率一度達85%。吳佩昌表示,幾十年來兒童近視比率大幅增加,主因是使用3C等近距離用眼活動太多;弱視、斜視比率雖未增加,但弱視黃金治療期在6歲以前,建議3歲開始就要介入,而斜視不僅會導致弱視,也可能面臨被同儕嘲笑、容易跌倒等,同樣需要及早介入。「兒童一旦近視,度數會持續飆升!」吳佩昌指出,台灣國小、國中學生每年增加100度,高中50度,大學仍有25度,既然已經近視了,重點在於定期追蹤治療。不少成年人罹患高度近視,多是因為兒童時期走上「不歸路」,沒有好好控制度數,如果能夠及早「踩煞車」,讓度數增加少一點,就能減少失明風險。台灣學生近視比率高,開學期間眼科人滿為患,家長難免抱怨。吳佩昌表示,若是已經近視的孩子,平時有定期追蹤,可以趁寒暑假期間回診,並請醫師開立單子,和視力不良複檢單是一樣的,學校也可以認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87371/sm-204d15b9bb49895d195be5066d3a3407.jpg)
不只簡體考卷、名片印「中國台灣省」!市議員再曝高科大辦「北朝鮮+中國交流團」 校方回應了
近日,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遭學生爆出不僅考試使用簡體中文考卷,還有副教授名片上印有「中國台灣省」字眼,校方面對輿論雖然立刻對2名兼課教師開鍘,表示「不再續聘」,不過身為高科大校友的台灣基進黨籍高雄市議員張博洋3日再度爆料指出,該校2024年還曾由「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舉辦「北朝鮮學術交流暨中國大陸(大連)姊妹校交流團」,呼籲教育部進行徹查。對此,高科大人員出面回應,該交流團最終並未成行,「經考量北韓和兩岸情勢,於2024年5月22日公告取消出團。」近日,有高科大學生在網路上指出,該校「水產養殖系」有選修課任課教師不僅授課使用中國出版的教材,鼓勵學生「買中國課本能加分」,考卷也直接使用簡體中文字的中國考券。「應用英語系」學生也指出,有教授上課教材中充斥怪異用詞以及大量簡體字,讓人質疑是否直接將中國教材抄過來用。此外,還有學生在網上貼出材系友會會長、兼任副教授陳俊六的名片上,直接印著「中國台灣省」字眼,讓他們相當不滿。高科大學生在網路上指出,該校不僅授課使用中國出版的教材、考卷,校內副教授名片上,甚至直接印著「中國台灣省」字眼。(圖/翻攝自Threads)對此,教育部2日表態,將發文要求學校查明並作適法處置,至於兼任教師名片印「中國台灣省」,有損國家尊嚴,將列計行政缺失,作為扣減學校相關獎補助款或招生名額之參據;高科大則立即發布回應,表示針對試卷出現簡體字的兼任教師,已向系上表達下學期起「不兼課」,系教評亦決議「不再續聘」處分。張博洋昨日就曾發文指出,「中共教育統戰行之有年,從早期在大專院校舉辦「中華兒女兩岸交流青年團」到利用台商投資為媒介、產學合作為理由進行學術滲透,根本無孔不入」,他提到簡體字考卷、台灣省名片都是比較「沒在怕」的教授的行為,建議政府要認真查教育統戰滲透,「後面絕對可以挖出一座山。」今(3)日,張博洋又再度點名高科大,指出該校「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2024年6月曾舉辦「北朝鮮學術交流暨中國大陸(大連)姊妹校交流團」,並表示:「又是中國又是北韓,所以我昨天才會說教育部絕對要借題發揮全面徹查。」 據張博洋披露資訊,該交流團是在北朝鮮、中國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地進行交流活動,全程總共8天,可以「公假」計。錄取人數正取15位,備取5位。來回機票自費、團費59000元中則包含中國住宿及路面交通、大連來回北朝鮮交通、景點參訪門票、北朝鮮簽證、食宿及路面交通等費用。其中高科大會補助志工來回機票10000元,主辦單位則為高科大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協辦單位為高科大國際事務處、帶隊老師為東南亞產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留言:「共產黨統戰教育之旅!」、「東南亞產業發展?需要朝鮮經驗?」、「希望能密切觀察報名人的金流,查看是否被統戰進校園了!」、「高科大隱藏多少染色的教師主任?」不過,高科大校長特別助理陳銘志教授留言表示,「謝謝張議員關心母校情況,學校澄清說明本案緣由:有關本校東南亞中心原規劃2024年6月出訪北韓及中國進行學術交流一案,經考量北韓和兩岸情勢,於2024年5月22日公告取消出團。」並貼出當時公告部分截圖佐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87049/sm-d2b36097b00388415c7f8287b8b600fb.jpg)
高科大考卷、教材竟滿滿簡體字 校方回應:教師一時不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有名學生於近日曬出期末考卷,但一眼望去竟整張都是簡體字,還有人加碼爆料英語系翻譯教材也出現同樣的狀況,甚至有副教授的名片上印著「中國台灣省高雄市」,引起熱議。對此,校方則回應,外聘兼任教師一時不察,將會再做檢視以及加強宣導。有高科大學生在社群平台Threads貼出期末考卷,指「高雄某國立科大段考卷全簡體」,可看到考卷中的題目跟選項皆是簡體字,只有校名、科系、題型解釋為繁體。不僅如此,還有應用英語系學生也PO出簡體字教材照片,指「出自於同間大學的英文翻譯課課程內容真的是超想吐」,甚至有位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兼任副教授的名片上,印著「中國台灣省高雄市」。英語系翻譯教材皆是簡體字。(圖/Threads)對此,校方則回應,考卷方面,是因水產養殖系動物組織學目前國內沒有繁體中文版教科書,授課老師需統整其他語言版本的教材,包含英文、中文、以及產業實務內容作為上課素材,且由於教授休假,外聘兼任教師一時不察直接引用中國教科書內的練習試題作為考卷,校方將會對教師包含外聘教師授課及評量方式再做檢視以及加強宣導。至於英語教材問題,翻譯本就牽涉多國語言互翻,也會有簡體中文的案例,校方尊重教師課程設計與規劃,但後續會加強宣導,出題或教材盡量以繁體中文為佳。而名片部分,校方稱名片部分屬個人意願之行為,秉持中立立場,尊重個人言論自由行為,據自由時報報導,對方則回應沒什麼不妥,認為Google中國台灣出現的是中華民國,並指台灣已經夠亂了,不要再製造更多的族群分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85185/sm-122f3db7a28ec5bbe6d26d5ba6eb4d5b.jpg)
茅房之亂1/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引誘犯罪!」 專家曝:求救鈴根本不會響
今年9月,花蓮某國小女學生在性別友善廁所遭男代課老師偷拍;10月,政大女學生也在性別友善廁所遭人偷拍,而這已是同間廁所第2次發生。家長向CTWANT記者怒批「這樣的廁所到底對誰友善?根本是引誘犯罪!」一位資深校安諮詢委員透露:許多校園友善廁所的求救鈴根本不會響,就算響了,也不知誰來救!近年來,政府基於性別友善的名義,陸續在包括學校在內的公共空間建築中,將原本兩性分界清楚的公廁施行成性別友善廁所。教育部2022年時函頒「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及宿舍指引」,建議大專校院每幢建物設置1處以上的性別友善廁所;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至少設置1處以上的性別友善廁所。教育部在今年1月邀請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針對性別友善廁所制定參考手冊,分析大專院校現有的性別友善廁所分為新建、改建、更名三大類;手冊中也針對相關設置提出建議,例如廁間有完整隔間、門縫不可過大、廁間有格柵防偷拍…等目前大專院校的性別友善廁所以「更名」佔最多,達997座,佔整體9成,主要是將無障礙廁所直接掛上性別友善廁所的牌子。舉例來說,朝陽科技大學自107年起便設置性別友善廁所,至113年已建置33間,皆是從無障礙廁所更名,由於本來就是男女通用、又是獨立一間,所以沒有隱私安全問題。而政大於今年9月、10月連續發生偷拍事件的性別友善廁所,則是2023年9月後陸續改建而成。政大女學生在Dcard上批評「臺灣女性從30年前透過不斷的爭取,才有了現在的男女廁,並且有法律明定理想的公廁男女比;30年後的現在,臺灣女性卻被假『性別友善』之名,行剝奪女廁之實。」發生2件偷拍事件之後,根據《政大之聲》報導,9月偷拍事件受害者Alice(化名)表示:「有去找其他性性別友善廁所的一些規章,發現新北市的簡章,就是性別友善廁所的標準是說下方是要無縫隙的。」她認為校內廁所可以做到無縫,然而校方在性別通用廁所的設計上卻有疏忽。偷拍事件後,政大學生對性別友善廁所的看法出現變化,許多人傾向避開性別友善廁所,前往更遠的一般廁所。政大總務處回應,性別友善廁所周邊已於10月23日完成監視器設置,未來也將實施每月一次隱藏鏡頭反偷拍偵測。Mandy(化名)是六都某縣市教育局的校園安全諮詢委員,5年間已走訪30間學校,包括小學、國中、高中。「部分性平示範學校甚至全是性別友善廁所,但內部規格卻幾乎不符合規定,許多校長、主任抱怨政策沒有考慮到實際需求,以及校園空間有限,如何打造符合規定的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廁所偷拍事件頻傳,專家認為男女混廁會增加犯罪機率、且難以預防。(圖/報系資料照)Mandy透露,以最基本的安全設施為例,教育部規定每間友善廁所都要有求救鈴,實地走訪卻發現許多學校都沒有。「就算有,但求救鈴卻不會響?我也問學校,如果求救鈴響了,誰會來援救?校方竟然沒有答案。」「政大、花蓮國小發生偷拍事件後,許多家長都氣得跳腳,老實說,我認為性別友善廁所真的很難兼顧安全!」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光是偷裝針孔攝影機就難以預防,又不可能在廁所裝監視器,萬一偷拍升級成性侵事件,試問誰來負責?Mandy也批評「有些人說可以定期做反偷拍偵測,我覺得這是天龍人的想法,不是所有單位都有錢做這件事,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出入口裝監視器,但一旦需要調閱監視器,就代表已經出事了,根本無法事先預防!」王瀚陽說,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2017~2018年間,134宗在市政府轄下公眾泳池及體育館更衣室發生案報告的性侵、偷窺案件中,近9成(120宗)在不分男女的更衣室發生,只有14宗在男或女更衣室發生,這顯示性別通用的空間的確更可能犯罪。「站在家長立場,我真的建議中小學的校園不要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王瀚陽說,自己擔任家長會長多年,深知現在的校園環境已經「不再單純」,他透露每年都有非常多件偷窺、偷拍案件,年齡層甚至下探至國小。但許多學校收到「教育部建議」後便開始行動,一位雲林的國小老師透露,「學校研習時,強灌老師多元性別觀念,要求排隊、體育課、廁所都不要分男女,當時我就反問:『那畢業旅行時要怎麼分房?』校方就說不出話了。」「許多孩子已經遊走於法律與道德邊緣,如果設置性別友善廁所,那根本就是引誘他進一步犯罪!」王瀚陽認為,性別友善所帶來的風險更大,大專院校學生尚且有能力保護自己,但若將幼童暴露在這樣的風險中,對誰友善呢?Mandy表示,許多中小學皆採對外開放,校外人士很容易混入其中,而校園內近年性平事件也非常多,性別友善廁所的確會增加犯罪機率,而且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男女混廁很容易滋生事端與尷尬,試想「國中女生會希望換衛生棉出來之後,發現下一位排隊使用的人是男同學嗎?」Mandy期盼教育部再次評估性別友善廁所,而且多訪談女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