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牡蠣
」食安連環爆2/越南牡蠣更毒!A肝病毒重金屬全都有 「混充本土」長期攝取恐致癌
越南牡蠣頻頻出包!除了A肝病毒,更被驗出致癌物無機砷,且超標5.4倍!越南牡蠣一斤比國產便宜20~30元,近年來進口量暴增20倍,已佔進口9成,也直接壓縮本土產量,例如受害最深的台南便減產5成。由於不需標示產地,因此部分不肖業者便將越南牡蠣「混充本土」銷售到市面上,長期攝取恐增加罹癌機率,蚵農表示進口、本土牡蠣難以分辨,建議從邊境時就要註明進口牡蠣產地,同時嚴格查驗,才能保障消費者食安權益。根據食藥署資料,今年1月以來,共輸入1142公噸的越南牡蠣,計有624批,其中2批被檢驗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依照「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無機砷上限為0.5 mg/kg,而超標的2批越南牡蠣分別為2.7mg/kg、1.3mg/kg,等於超標5.4倍、2.6倍。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2018年至今,有19批越南牡蠣不合格,其中諾羅病毒14件、重金屬4件、A肝病毒1件。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則表示,根據近兩年統計,越南牡蠣曾檢出重金屬鎘超標,此次檢出無機砷超標為近兩年首見。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資料顯示,砷是一種廣泛存在地殼中的自然元素。在大自然中,砷與氧、氯和硫形成無機砷化合物。在動物和植物體內的砷,和碳與氫形成有機砷化合物。其中無機砷毒性較強,會形成慢性中毒。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on Cancer,,IARC)已確認無機砷是人類致癌物,許多研究指出長期攝入無機砷可能導致皮膚癌、肝癌、肺癌,也會影響孩童智商發展與孕婦肚中胎兒健康,患者可能會皮膚暗沉,手掌、腳底與軀幹長出小型的繭或疣。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暨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曾受訪表示,牡蠣被檢出無機砷可能是因為飼養環境不佳,牡蠣成長過程中吸收累積有關。人體長期攝取砷會累積在骨頭,恐危害骨髓造血及免疫系統,建議不要吃超標食品。越南牡蠣短短6年進口量暴增20倍,也壓縮到本土牡蠣的生存空間,圖為嘉義縣東石鄉蚵農工作畫面。(圖/CTWANT資料照)根據財政部關務署資料,越南牡蠣從2017年進口150公噸,到2022年成長到3023公噸,短短6年暴增20倍,在進口牡蠣中占比高達9成,主要就是因價格低廉,一斤比本土牡蠣便宜20~30元,也嚴重影響本土牡蠣產量。其中受影響最深的是全國第三大牡蠣產地的台南,牡蠣年產量自106年到110年,從年產4,266公噸銳減至2,144公噸,減產50%,年產值也從近8億元減少到為3億元。然而大量越南進口牡蠣進入市場卻沒有加以標示產地,一般民眾根本難以分辨所購買產品來源,嘉義縣東石鄉自產自銷蚵農陳宏聰曾受訪指出,東石、布袋沿海養出來的本土牡蠣,每到冬季便因東北季風而產量減少,中盤商就會進口越南牡蠣來混充,流向消費市場、小吃店。陳宏聰認為,政府除推行國內牡蠣產銷履歷及QRcode溯源,更應從進口端嚴格把關,提高進口牡蠣檢驗的量能,要標明產地,才能和台灣本產有所區別,讓消費者能擇優選購。越南牡蠣為何頻頻出包?熟悉海鮮市場的業者透露,主要是水源遭受汙染,因為越南並沒有嚴格稽查工廠廢水的處理,因此導致水源污染嚴重,因此才會有A肝病毒、重金屬鎘與無機砷的問題。食藥署回應,行政院的食品安全辦公室有召集農委會、衛福部針對標示部分,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的聯合稽查專案,目前並沒有發現越南牡蠣混臺灣牡蠣的情形,未來會繼續督導業者落實。水試所目前有一套多重元素分析資料庫,若清楚標示為台灣牡蠣,百分之百不會判斷為進口,這可作為行政單位未來溯源管理的依據,藉檢測方法分辨進口和國產牡蠣。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牡蠣最厲害的就是鋅含量很高,而鋅是300種以上酵素的構成要素,可促進生長、神經發育、維持正常的免疫及生殖系統,與調節內分泌功能。如果對牡蠣有疑慮,可改吃淡菜、紅蟳、板腱牛肉,或是一些堅果種子如南瓜子、奇亞籽、白芝麻等,同樣含有豐富的鋅。
食安問題多!台進口牡蠣9成來自越南 近期2批砷含量超標逾5倍
台灣食安問題頻傳,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布,越南進口牡蠣檢出重金屬無機砷超標,民進黨立委林俊憲5日指出,台灣進口的牡蠣9成來自越南,市占率非常高,卻驗出砷含量超標5倍,讓消費者陷入食安危機。蚵農說,近幾年越南牡蠣進口量愈來愈多,不但未標示產地,還混充本地蚵,打亂市場,加上官方抽驗量相對少,真的憂心又無奈。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簡任技正吳宗熹表示,今年1月以來,共輸入1142公噸的越南牡蠣,計有624批,其中2批重金屬「無機砷」檢出2.7mg/kg、1.3mg/kg,等於超標5.4倍、2.6倍。林俊憲表示,國產牡蠣的品質好,從養殖端到消費端皆把關嚴格,但部分業者看上越南牡蠣每台斤60元至80元的利潤,比國產牡蠣每台斤僅30元的利潤高,因此自越南進口牡蠣從2017年150公噸,暴增至去年已超過3023公噸,增加了20倍,嚴重衝擊國內牡蠣養殖產業。他表示,全國牡蠣產量自2017年到2021年,從年產2萬3000多公噸減少到1萬8000公噸,減幅達23%。受影響最深的台南,牡蠣年產量從4266公噸銳減到2144公噸,減產50%,年產值也從近8億元減少為3億元。林俊憲強調,如今越南牡蠣被驗出砷含量超標,如果沒有標示產地,一般民眾難以分辨,政府不嚴格查驗,將造成國人食品安全隱患。他要求,從源頭把關進口牡蠣,食藥署應積極和地方政府、漁會合作,加速落實產地標示,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夠清楚知道所購買的產品來源。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旭陽表示,牡蠣都是系統性源頭管理,要符合台灣規定,並附產地證明和當地衛生證明,已將越南牡蠣調整成第二級管理。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蔡佳芬指出,陸續啟動市售牡蠣產地標示聯合稽查專案,透過跨部會合作查核,督導業者落實產地來源正確標示。林旭陽說,2018年至今,有19批越南牡蠣不合格,其中諾羅病毒14件、重金屬4件、A肝病毒1件。已在去年加強對越南牡蠣的抽批檢驗,提高到20至50%,若再檢出1件不合格產品,就會採取逐批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