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集團
」 營收碳權擠毛巾2/「百分百綠電根本做不到!」 減碳遇瓶頸「國際大廠拿我們開刀」
「造紙、水泥業者跟我說,現在他們看煙囪,都感覺噴出的是錢!」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6年開始交費,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2024年上路,不過台灣政府收錢的腳步更快,2024年1月起計算、2025年收碳費,還不能抵減國際間的稅費和碳權,讓業者集體陷入「碳焦慮」。聚集全台最高市值企業家的三三會,3月20日邀請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總經理田建中面對面;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一開場就提到,台灣明年開徵的「碳費」和全球的做法不一致,擔心錢付出去了,在國際上卻不被認可。事實上,業者已多次表達意見,認為台灣收錢進度超前,在全球經濟尚未完全復甦時增加成本是雪上加霜;田建中也提到,碳費不是稅,未來會有專戶處理,以此培育節能減碳新創業的產業聚落。林修銘表示,2023是台灣推動碳定價制度元年,8月7日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12月22日首批國際碳權掛牌交易,首日吸引台積電、聯電、鴻海、中鋼、長榮海運等27家企業搶購一空,首波售出共8.8萬噸碳權,金控是最大買家,交易金額逾80萬美元。在全球供應鏈居重要地位的台灣科技廠,為接軌國際減碳,目前以採用RE100及ISO14068等標準為主。「我們聽到很多產業界的聲音,就是不要急著去加入RE100,」田建中解釋。RE100是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及碳揭露計畫(CDP)所提出的國際再生能源倡議,要求百分百綠電生產。「我建議業者先考慮ISO14068比較適合台灣,因為這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推出的新碳中和管理標準,允許使用碳權去做折抵,對企業來說有緩衝的餘地。」田建中說。台灣某傳產龍頭大老跟CTWANT記者直接攤牌,「因為RE100根本辦不到,台灣火力發電超過8成,綠電根本不夠分。」另一位業內人士說,「連RE100的最大擁護者亞馬遜,最近因AI高用電,加上綠能不穩定,現在轉而購買核能,因為實在太難了。」像是蘋果、微軟、HP等國際科技大廠,原本講得很高調,但現在也都把減碳壓力往產業鏈延伸「就是朝我們台廠開刀。」而承壓最重就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以台灣『用電怪獸』台積電為例,身為『護國神山』,大家都讓著他,但台灣根本沒有這麼多綠電」身為台積電重要供應鏈的傳產業者向CTWANT拆解其中奧秘,他說,台積電本身生產的碳排放只有約11%,50%以上來自電力,剩下的39%就是產業鏈,「台積電減碳已摳到極致,就像擠毛巾擰不出水了,就會把壓力轉嫁給其他供應鏈的廠商。」台積電為了減碳,連新蓋的工廠都要求使用電動水泥車,讓國產加速轉型。(圖/報社資料照、翻攝自無限+生活誌官網)台積電的ESG電子報就提到,他們在2022年開始,分別針對尚未取得ISO 14064-1溫室氣體查證證書、年用電量大於500萬度的供應商,推出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盤查主題工作坊,找講師去「鑑別」與「規劃」,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429間供應商的工廠、以及131種原料分析,今年目標是500間供應商、200種原物料,還會設立AI平台持續追蹤。田建中也提起一個小故事,碳交所在2023年10月跟英國標準協會BSI合作,開設ISO標準的認證課程,台積電馬上跑來詢問,要培養一批「稽核隊」,去產業鏈做碳排查與建議改善。未來若要做台積電的生意,沒有碳排查是拿不到門票的。除了供應鏈,承包科技廠建案的國產集團,居然被要求把柴油發動的混凝土預拌車,換成排碳較少的電動版;為了台積電這「貴客」,國產集團只好加速採購流程,去年起逐步更換成符合第六期環保標準的預拌混凝土車,今年也引進全台第一台電動預拌混凝土車,為24噸純電車,搭載350kW動力電池,充飽後一天可跑200公里以上;目前國產建材擁有350輛柴油的預拌混凝土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預拌車,小貨客車也都汰換為電動車,「現在全部都要綠色了!」國產建材實業董事長徐蘭英說。其他科技廠的減碳招數,更是五花八門。田建中舉例,科技廠跟他說,現在工廠內的電梯是給機器坐的,員工被要求5樓以下用腳爬,有廠商規定辦公室無紙化,每個月結算用紙量來罰錢,「還出現一個新趨勢,就是『零售轉租賃』,新公司不買電腦了,改用訂閱制,不用時就還給電腦製造商。」台灣是筆電王國,業者為了減碳,除了材料、包裝、運輸,甚至也從回收下手。(圖/黃鵬杰攝)畢竟電子產品要回收,沒人比製造者更清楚怎麼拆解零件,就不會是過去那種壓碎、燒製與化學溶解等分離金屬的做法;田建中說,台灣是筆電王國,但生產一台筆電需要300到4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經過大廠們努力在生產、包裝、運輸上減碳,目前極限就是220公斤,「他們說是最緊繃了,再往下不可能,會損害效能,要等整個科技大變革才有辦法。」受限於科技瓶頸的,還有造林賺碳權,法新社報導,澳洲先前撥出近4200萬公頃土地去造林來賺碳權、也已賣向世界各國,但最近同業用衛星去調查,發現有八成的樹長不好、林地也在萎縮中,被媒體稱為「一場災難」。田建中表示,前一陣子不少企業老闆被徵詢過,是否要去投資東南亞的造林計畫,「要留心問一下『方法論』,是否為『REDD+』的專案,因為國際間正在質疑他的減碳效益,如果投資這種林場,可能會卡在『最後一哩路』、認證過不了。」雨林國家聯盟在2005年首次提出REDD構想,透過付錢的方式勸阻破壞森林,200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擴大了可獎勵範圍,轉變成REDD+,但缺乏證據證實REDD+專案有助於減少毀林,可能只是導致破壞移到別的地方。「其實聯合國也坦言,對於碳權就是『做中學』,標準可能會一直變動。」所以投資前更要謹慎,至於在台灣造林賺碳權,田建中也坦言,種樹不難,問題是拿證書要花很多錢,且是每年都要重新認證,「一個案子成本10萬美元以上,如果土地小於100甲,就不划算了,不如拿去種水果」。
國產南港起家厝開發案今動土 林家持有68年開發利益翻千倍
國產建材集團起家厝台北廠「國產南港開發案」,於今(22)日上午舉辦動工典禮儀式,該案占地6500坪,為北市少數大面積開發案,同時也是國產第一代創辦人林燈,於公司成立初期為了蓋水泥廠全台跑透透買進的45萬坪中最重要的土地之一,今日國產集團總裁林孝信及林家成員國產副董林明昇、中保科副董林建涵皆出席。國產建材集團在創辦人林燈時代,為了蓋水泥廠全台跑透透買地,才有今日全台29個工廠有45萬坪土地的規模。其中南港台北場1萬多坪土地,當年入手價每坪才100、200元,如今已飆漲至500萬元,2021年國產董事會通過158億元開發預算。國產集團董事長徐蘭英表示,南港大型開發案身處大台北「東區門戶」的軸心地段,未來完工現代智慧綠建築群將點亮大台北都會。(圖/方萬民攝)林孝信致詞表示,這塊地到現在已經68年,土地價值差了千倍,早期董事長鄉下出生,對各種事都有獨特看法。老董事長林燈22歲到台北,建的第一個工廠是石綿工廠,發展後發現土地不夠用,民國43年搬到這裡成立國產,陸續發展基樁、電線桿及水泥製品,買時1萬多坪,鐵路局徵收後剩不到9,000坪,100年鐵路地下化後變更計畫跑10年終於開工。該案位於南港路三段與昆陽街附近,距離南港車站開車僅5分鐘,分為A、B兩棟,A棟為國產自有的商辦大樓,B棟為代興建的台北市政府大樓,完工後國產可分回約4.6萬建坪及550個車位。A棟為地上26層、地下5層,預計於2027年完工。國產創辦人林燈於68年前以每坪100、200元價格買進作為國產南港水泥廠,如今土地每坪飆漲超過500萬元,改建商辦開發利益可觀。(圖/CTWANT資料室)集團董事長徐蘭英致詞表示,這10多年來,國產善用現代先進科技,建立了以科技行控中心為基礎的大溯源管理系統,厚實深具競爭優勢的營運基礎,同時也以創新研發,積極發展綠混凝土產品、碳盤查認證、以及碳礦化技術等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發展,現在又要點燃資產活化策略,相信在這雙重優勢引擎加足馬力之後,可望奠定國產集團的世紀大未來。林孝信也提到,每個行業30年就是個關卡,未來時間沒有所謂第二代、第三代,每個人都是第一代,南港開發案4年半完工後又是個新環境,新計畫要技術更新,跟環境、世界變化走,「國產86年了,再過14年100年,能破百年行業不多,但再過100、200年都是跟老董事長走,期許國產蒸蒸日上,我們一定會成功的。」林家自宜蘭員山鄉發跡,由林孝信的父親林燈早年開設台灣最大的石棉加工廠,有「石綿大王」稱號,1945年物資短缺的年代,他經營建材貿易與加工,後擴大改組為國產興業公司,從事水泥加工及建材製造,日後創辦了「國產實業」集團,林燈經營的國產實業,原交由長子林政嘉打理,次子林孝信另行創業。1977年時友人問林燈,「日本有間警備保障株式會社(SECOM)想來台投資」,林燈告訴剛從日本唸書回來的林孝信,「有興趣,咱就來做。」於是成立「中興保全」,起初只有買賣、安裝防火防盜的器材,直到80年代台灣治安欠佳才正式跨入「警備保障」。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國產實業因林嘉政過度投資陷入債務危機宣布破產,由林孝信以中興保全資金投入接手。如今,國產實業及中興保全成了國產林家的兩大事業支柱。由於南港具有四鐵共構交通優勢,加上東區門戶計畫加持,南港房地價格不斷創新高,包括華固建設以每坪513萬元天價,取得國產南港開發案對面土地,以及指標建案「世界明珠」實價登錄商辦每坪單價最高達139萬元,住宅最高單價每坪175萬元,均刷新南港房價最高紀錄,也讓國產建材集團的南港大型開發案潛在開發利益值得期待。
國產建材爆發內線交易 總裁林孝信300萬元交保
上市公司國產建材實業在2019年10月14日發布重訊,公告孫公司獲益等重大訊息時,多名董事及相關人士涉嫌內線交易,違反《證券交易法》等規定,台北地檢署昨天(6日)指揮台北市調處兵分24路搜索訊問涉嫌人士,包括國產集團總裁林孝信、林孝信胞妹林富美、林孝信兒子中保科副董事長林建涵等20多人,北檢今天凌晨複訊後,諭令林孝信300萬元交保,其餘被告分別以10萬至100萬元不等金額交保。其餘18名交保名單包括,林孝信胞妹林富美、國產建材實業董事張世宗,2人各100萬元交保;林孝信的兒子中興保全副董事長兼國產公司法人代表林建涵、時任國產董事林純美、曾任國產董事的國賓影城創辦人張明吉、國產公司董事林泰宏,4人各50萬元交保;中興保全副總經理陳素玲、林泰宏友人賴金道,2人各30萬元交保;國產公司前董事張連豐、國票金總經理邱彥郎,2人各諭令20萬元交保;國產公司副總經理溫上元及其前妻蕭采彤,2人各15萬元交保;林富美媳婦楊卉琳、林泰宏妻子蔡秀球、林純美的人頭帳戶周健如、張世宗的胞弟現任國賓影城董事長張中周、張連豐妻子張簡雪雲、國票金經理李憲忠,6人各以10萬元交保。檢調獲報,國產建材實業於2019年10月14日發布重訊,公告孫公司「GREATSMART」處分國產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等訊息;此外,2020年3月,國產建材實業也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擬實施庫藏股買回股票,預定從當年度的3月18日開始買回10萬張,區間價為8至13元。兩次重訊公布前後,疑似有大批內部人或因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內線消息者,提早進場買進國產股票。國產建材創立於1954年,現有28座預拌混凝土廠,為台灣預拌混凝土的龍頭企業,除了預拌混凝土、水泥、營造建設及建材外,事業觸角延伸至保全、通訊、傳播、科技等多重領域。
國產建材上半年EPS 1.1元 年增近5成
國產建材實業(2504)今(10)日公布上半年財報,集團合併營收10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81億元;上半年稅後淨利為13.4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69億元,增加2.76億餘元,年增25.82%;今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1.10元,較去年同期的0.75元,年增近5成。國產表示,上半年集團合併營收、稅後淨利及EPS,均刷新同期史上最高紀錄。國產指出,近年因台商回流,科技大廠從北到南鋪天蓋地的擴廠,以及像是台北榮總重粒子癌醫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等先進醫療院所及指標性景觀建築對於科技建材的需求有增無減,因此創造了一季比一季更好的營利表現,目前手中的庫存訂單已經上看兩年左右。此外,國產旗下「南港大型開發案」最快在2021下半年取得建照,工期預計4年半。由於國產集團未來持有之商辦樓地板面積總數約達4.6萬建坪、約550個停車位,潛在開發利益相當可觀。國產建材7月營收達17.11億元,較去年同期15.33億元,增加1.78億元,年增11.60%;前7月累計營收達122.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0.30億元,增加了22.59億元,年增22.52%。
國產7月營收17.11億元 年增11.6%
台商返台建廠熱,國產建材(2504)7月營收達17.11億元,較去年同期15.33億元,增加1.78億元,年增11.60%;前7月累計營收達122.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0.30億元,增加了22.59億元,年增22.52%。台商回流、科技大廠擴廠熱潮,加上前瞻建設計畫促進區域發展,國產建材表示,因為擁有BOT的台北港第二散雜貨儲運中心、與全台最多的28座混凝土廠,具有料源掌控、區域多廠協同作業、不間斷的混凝土巨量澆築等優勢,因此獲得9成台商回流廠商指定使用,手上擁有大量混凝土庫存訂單,且「南港大型開發案」最快在2021下半年取得建照,未來營運持續增溫。國產實業「南港大型開發案」設計圖。(圖/國產實業提供)據經濟部統計,台商回台2.0、根留台灣、中小企業等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共吸引超過1.1兆資金,無論是鮭魚返鄉建廠,或是根留台灣擴廠,全台由北到南都掀起炙熱的台商回流與科技擴廠風潮,也帶動區域建設利多與房市蓬勃發展。國產實業指出,混凝土獲得9成台商回流廠商指定使用,包括台積電南科廠、華邦電路竹廠、力晶科技銅鑼廠、台達電、聯發科、宏達電、群創光電、富田電機、台中精機、國巨電子等數十家企業。台北市政府以正式核定國產旗下「南港大型開發案」的都更及權變計畫,預期整體開發的時程,最快在2021下半年取得建照,工期預計4年半。國產實業表示,該案基地占地約6,500坪,預估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6萬餘坪,而國產集團未來持有之商辦樓地板面積總數約達4.6萬建坪、約550個停車位。
晶片需求強勁全台建廠熱 國產建材前6月集團營收年增24.5%
隨著5G、高速運算與車用電子等快速發展、促進全球半導體的強勁需求,科技大廠在竹科、竹南科、中科、南科、路竹科等地擴廠興建,帶動國產集團營收持續成長,今年1到6月的集團累計營收達105.7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4.97億元,成長20.81億元,年增達24.50%。國產建材6月營收達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20億元,增加0.8億元,年增5.25%;累計今年1到6月集團營收105.7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4.97億元,成長20.81億元,年增24.50%。國產建材實業在科學園區周邊設置了新竹、台中、新市、岡山等主力廠,主力廠配合區域3-5協力廠,形成區域聯防與營運營利優勢。 根據相關研究分析,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5,451億美元,年成長率達到17.0%。而且在消費、高速運算、5G和汽車半導體領域等成長強勁需求下,造成全球晶片大幅短缺。目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宣布,未來3年將投資1,000億美元用以擴產;聯電、力積電、美光也跟進加碼投資。聯電宣布將斥資1,000億元在南科擴充12吋P6廠,衝刺28奈米產能;力積電投資2,780億元在苗栗銅鑼科學園區設置12吋晶圓廠,將自2023年起分期投產;美光在台中后里A3廠啟用後,也將擴大在台投資,導入最先進的1α奈米DRAM製程,預料這波半導體產業的擴產投資熱潮,將帶動相關供應鏈商機,也帶來龐大的建廠工程需求。
【水果妹傳奇3】埋單開腦醫藥費 中保董娘成救命貴人
先天軟骨發育不全的點點郭潔穎在小學3年級時,因為不愛上課而藉口頭痛和肚子痛躲到保健睡覺,被強迫帶到醫院檢查而發現是水腦症發作,差點瀕臨生死險境的她,因為自己的調皮而撿回一命,但真正救她的貴人卻是中興保全公司的董娘莊素珠女士,不僅居間奔走安排醫院、醫生,還幫點點付清全部的醫療費用,點點至今感念救她的「莊阿姨」。點點自小學3年級開始,下課後都會到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辦的潛能班,其實就是專門照顧單親家庭及低收入戶小孩的安親班,由於點點每天早上在學校升完旗後就假裝頭痛,讓老師送她到保健室睡覺,中午回教室吃飯,點點又嚷著肚子痛再回保健室待到放學。點點坦承:「我那個時候真的只是逃避不想上課才跑到保健室睡覺。」但當時基金會的執行長兼潛能班主任的莊素珠阿姨卻認為極不尋常,「哪有每天在頭痛的?是不是有什麼毛病?」點點被大人們帶著到處看醫生,腦部超音波、斷層掃描檢查全部做完後,醫生宣布了一個壞消息,「可能是水腦症發作引起頭痛。」莊素珠得知後立即幫忙找醫院,遍尋良醫,甚至還負擔所有醫療費用,點點總算順利動完腦部手術,挽回她差點失去的生命。點點口中的救命貴人莊阿姨,就是國產集團總裁林孝信妻子莊素珠,2人育有2子,長子林明昇為復興航空前董事長,而次子林建涵則是中保集團副董事長,莊素珠已於2019年2月不幸去世,她生前擔任中興保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多年來做公益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