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液化
」 地震 土壤液化 大直 都更 大直街94巷「社」宅淪胭脂2/「禁限建令」緊箍咒封印社子島 專家憂溫控失調熱壞台北城
台北市社子島開發案吵了20多年,近期台北市長蔣萬安喊出2027拆遷完成、2028準時動工,嚇壞了大批現有居民,深怕一紙公文來就「無家可歸」。專家直言,台北市府打著「居住正義」大旗,宣稱給購屋弱勢的年輕人「來台北有個家」,卻讓壓搾原居者成了另一批「區徵弱勢」,其實鬆開套在社子島頭上「禁限建」的緊箍,就是還給當地居民的居住正義。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批評,各地「區段徵收」都宣稱具有「公益性」與「必要性」,明明最重要的是在地居民意願,竟然只被列為「審查參考」,難怪蔣萬安敢在反對聲浪不斷之下,逕行喊出2028啟動開發,忽視社子島對台北盆地通風降溫、調節風場的功能,與2050年「淨零碳排」趨勢不僅背道而馳,少了社子島的臺北盆地,「沒人敢想像夏天會多可怕」她示警說。社子島自救會發起人李華萍(右)與老鄰居王先生等人,憂心忡忡地直指區段徵收不公不義,要求市府解除「禁限建令」。(圖/方萬民攝)政大地政系兼任教授徐世榮直言,各地政府以蓋「社宅」名義來執行區段徵收,希望博得輿論好感,也趁勢在內政部審查時「輾壓」在地居民反對聲浪,「社宅」兩字幾乎是不公不義的「區段徵收」遮羞布;社子島位於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當時1.1萬居民都被市府認定危如累卵,現在卻又更多人口引入,「難道把青年的命當韭菜?」徐世榮說,目前社子島內舉凡道路等不少公共設施為兩旁地主捐贈,若能讓居民原地重建,可以要求配合一定比例退縮,藉此拓寬道路、重整街廓,並以原佔地規模重建。住在社子島30年的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也直言,社子島在1970年便已被北市府頒布「禁限建令」套牢,連基本修繕都限制重重,遑論拆屋重建,監察院也已判定違法,北市府卻依然故我毫無畏懼,簡直把監察院當「塑膠」,更不甩居民哀號。她批評,如今員山子分洪道早已完工,社子島滯洪功能已大大降低,北市府在嫌社子島房屋老舊影響居住安全之餘,卻遲遲不願鬆綁監察院認證違法的「禁限建令」,還把北面稱為「浮覆地」的7.97公頃爛泥地劃入重劃區,濫竽充數與私地主搶重劃地,更顯「區段徵收」不公不義。70歲的在地農民王先生則指出,「生態社子島」要填土堤防9米,北市府卻連土方哪裡來計劃都提不出,他與眾多居民根本不屑北市府「恩給」,因為居住危機就是濫觴於北市府「禁限建令」,只要不公不義的禁限建令鬆綁,「我們自己有錢整理房屋」他直言。北市府擬定的社子島區段徵收計畫中,私立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毫髮無損,反而當地國中小都被迫遷移,居民認為與海大背後錯縱複雜的政商關係脫不了關聯。(圖/方萬民攝)在地房產業者透露,在鄰近的洲美被「北士科」計畫開發逐漸成熟之際,目前關渡平原華碩總部一帶也快圈地完成,不少地產商與大財團正準備下一步轉進社子島,因此透過民代對市府施壓頻頻,台北市長蔣萬安驚天一句「2028準時開發」,恐怕也是安撫地產商壓力。其實區段徵收重劃也不是沒好處,市府提供12.9公頃土地興建集合式住宅,且鑒於北市洲美地區與桃園航空城徵收爭議,各界也放大眼睛盯著看社子島安置狀況,這便是居民與北市府談條件的最好利基,至少實際使用坪數有望「一坪換一坪」,死守老屋「反而跟自己過不去。」內政部官員則透露,在北市大趨勢人口減少之下,社子島案開發公益性與必要性實在不高,加上位於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北市府又無法詳列開發須配合的堤防填土來源,因此即使土地徵收小組有條件通過,下一關都市計畫委員會大會也很難有進展,「蔣萬安興沖沖地喊出時間表,內政部可沒有背書喔!」這名官員直言。台北市政府地政局則回應,社子島開發的民間統計意向數據以市府官方調查為準,迄今僅有約2.32%土地面積地主曾陳情「不參加區段徵收」,顯示大多數居民支持區段徵收開發。此外,社子島有房屋老舊耐震能力不足、防洪保護標準不足及救災動線不佳等相關問題,市府在兼顧財務自主與居民安全雙贏下,將以區段徵收優化全區住宅;至於7.97公頃堤防外土地是河川區,因為涉及防洪安全考量,必須統一徵收辦理,否則防洪設施無法完備,並不是市府拿「爛泥地」搶重劃後分配的土地。教育局也說,未來富安國小與福安國中將遷移到「老社子島人」優先承購的住宅區附近,方便學子通學。至於台北海洋大學為何能全區保留?市府僅稱是教育部管轄,未多回應。另有關「生態社子島」計畫堤防土源,市府工務局態度低調,並不願說明土源取得計畫。
他喊1縣市沒空汙、不怕淹水地震「最宜居」! 2派網友戰翻
中度颱風凱米昨(25日)凌晨登陸後,清晨順利由桃園新屋出海,但颱風環流與西南氣流合流,導致中南部雨勢相當兇猛。對此,就有「桃園」的網友表示,颱風來的時候,桃園不像南部常常會淹水,地震時也不會像台北有土壤液化的問題,空汙方面更沒有中部的火力發電,「所以是不是桃園才是最宜居的城市呢?」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網友熱議。原PO在PTT的Gossiping板問卦,「說到桃園,颱風來很少聽到什麼災情,相對的也很少有颱風,不像南部常常淹水或是缺水;再來地質屬於較硬的地質層,不像台北有土壤液化的問題,地震來也是相對安全;空氣的部分也不像中部,因為火力發電這麼糟糕,所以是不是桃園才是最宜居的城市呢?」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網友熱議,「桃竹苗非山區都差不多吧?颱風地震沒什麼大災情過」、「桃園天然災害真的相對少」、「桃園不知道多久沒大停水了」、「颱風從新屋出海,卻兩天沒啥風雨的怪地方」、「堅硬台地真的福地。」但也有網友表示,「是,但也是怪人國」、「常常停水」、「一堆怪人都是在桃園啦,還有外勞」、「對抗天然災害是吧,其他不好說」、「這次沒什麼風雨還滿意外的」、「桃園不是沒淹過,梅雨季時雨量200下三個小時,低窪地區淹一天,搞到隔天放假」、「納莉颱風、0610豪雨,桃園都有淹,供你參考」、「桃園很多人家沒被淹過水,但還是有要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時刻。納莉、0610,我提是因為淹到火車站了……」、「這個去查氣象紀錄都查的到。」
八斗子山崩 基隆「破百處」敏感地質區曝光
基隆市潮境公園路口處昨(4日)發生山崩,造成台2線雙向交通中斷,事件引發外界對地質敏感地注意。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料,基隆市有破百處「山崩、土石流、順向坡」等敏感地質區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3D災害潛勢地圖」顯示,基隆市被列入山崩、土石流、順向坡的敏感地質區域達逾百處,但主要分布在山區及丘陵地,距離7大行政區中的人口密集區,尚有一段距離。相較之下,台北市的順向坡、岩體滑動雖明顯少於基隆,但順向坡位置緊鄰北投公館公園、丹鳳公園、陽明交大、石牌等處,東華公園也幾乎整個被列入順向坡範圍內;內湖亦有多處緊靠順向坡地。(圖/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不過,比山崩、土石流更讓地質專家憂心的,是地震週期約700年,橫跨新北、台北並從金山進入海洋的山腳斷層。3D災害潛勢地圖顯示,絕大部分台北,以及三重、蘆洲、五股、士林、中和、永和、板橋,都被列入「土壤液化潛勢」地區,其中台北市西區精華地帶、五股、三重、蘆洲、新莊與板橋部分地區,均被劃入土壤液化的高潛勢區。(圖/翻攝自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表示,山腳斷層一旦錯動,即會發生直下型地震,屆時任何警報系統將會因為震源太近失去預警作用。台北盆地、蘆洲、樹林、板橋也會因地處沙泥層、盆地效應,產生更劇烈與更久搖晃。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指出,山腳斷層一旦錯動,台北將出現毀滅性災情,「沒辦法重建,只能放棄」。
台灣有高達36條斷層「住哪裡安全」 專家點名這3個區域:堅如磐石
0403及0423地震過後,花蓮縣截至目前為止已拆除的危險建築物或圍牆、建築裝飾等共計10件,另有3件拆除中及2件待拆,面對災情不斷,網友就好奇,台灣有高達36條斷層,「哪裡才安全啊」,對此,台灣3大地質專家陳文山、郭鎧紋和李錫堤教授分析出最安全的3個區域,引起關注。近日民視的《新聞觀測站》節目就邀來台大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3 位專家指出,當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時,林口、桃園的台地因有堅實地盤,傷害會比較小,反觀台北盆地的震動則會比周邊大。除此之外,3位專家也表示,彰化到雲林的海邊,如彰濱工業區一帶,因為「活動斷層較少」被歸類為無震帶,近30年僅發生200次左右的地震,相對其他以萬起跳的地區安全。另外《ETtoday新聞雲》先前也引述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說法,桃園因為「斷層活動平穩」、「台地地形」這兩大原因,是台灣最不受地震影響的縣市。所謂的「斷層活動平穩」,是指自發性的地震機率很低(震央);「台地地形」則受場址效應影響小,也就是若地震發生,會淡化地震能量的強度,所以4月3日桃園震度達5弱卻沒有傳出什麼災情。包括從經濟部地調所調查顯示,台灣本島19縣市只有桃園未發現活動斷層;統計資料也顯示,1972年至2018年,這46年間震央在桃園且規模超過4的地震只有2起,還是在同一天,地質研究則指出,桃園屬台地又沒有土壤液化,加上無斷層活動,相較比其他縣市安全。
震出無情紅黃單3/災情僅次花蓮「這縣市」黃單到處貼?相較新北卻遭質疑開單標準過嚴
根據CTWANT記者調查,至26日前,403地震全台已開出危險建築紅單77件,黃單153件。細究數字發現,除了震央花蓮房屋受損最為嚴重外,桃園一共拿到66張紅黃單次之,遠勝新北24件。記者採訪桃園、新北兩地民眾發現,桃園民眾笑稱「黃單像符一樣到處貼」,新北民眾則苦喊「牆都破了也沒開黃單」,兩地標準出現天壤之別。根據國土署和雙北市政府最新統計,除了花蓮發出紅單61件、黃單60件最多,第二名竟是桃園8件紅單、58件黃單;新北市共發出10紅單、14黃單,台北市共發出2紅單、17黃單。CTWANT記者調查發現,桃園判定黃單的標準與新北市有落差,桃園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蔡逸勳說明桃園開單標準,只要人常駐留的地方有掉落危險就會開黃單請屋主修繕。(圖/蔡逸勳提供)國土署日前曾發新聞稿解釋紅黃單判定標準,紅單是主結構受損有結構安全顧慮或地基不穩者;黃單是受損情形無結構安全顧慮,「但內部非屬主結構的物件有掉落傾倒傷人顧慮」,或鄰近環境有建築物傾倒疑慮可能受波及等情況。不過新北有多處受災戶即使牆壁破了大洞、屋內受損嚴重,有居住安全疑慮,卻沒被列進黃單管制,地方、中央標準似乎各走各路。CTWANT記者實地走訪土城延吉街296巷的一處老公寓,1樓多戶出現牆壁破洞、位移及明顯裂縫,每回餘震牆壁不斷剝落,卻因為沒有傷到主要梁柱,連黃單的資格都未能拿到。業界有一傳言,因市府人力、經費、中繼宅的量能不足,與負責現勘開單的各技師公會產生默契,提高了開單標準。反觀新北市牆壁磁磚大片掉落,只要非主要樑柱受損,室內屬裝潢部分再如何慘重,都不會被列入黃單範圍。(圖/記者林榮芳攝、受災戶提供)對此,新北市工務局回應,「不太可能吧,如果該開紅單卻不開,住戶也不見得敢住在裡面吧。」評估單位之一的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解釋,國土署的說明主要讓民眾概略了解震後建築評估初步判定的原則,紅黃單的震損評估判斷除了結構系統區別外,還需其他層面加以考量,並針對個案逐一檢討才能精準評估損壞等級。新北市建築師公會負責第一線評估的建築師劉獻文也解釋,結構破損一定會是紅單,但黃單的認定可能會造成局部需要撤離或局部仍可使用,在這部分,會考量沒有立即性結構危險、龜裂的部分屬於室內裝修範圍,且屋主在不影響居住安全且可以自己修復的情況下,就不會掛類到黃單;也需要評估災後市府可支應的量能,將救災資源合理分配。「同棟建築局部判黃,對住戶效益不大;整棟判黃,所有住戶要做都更或補強才有共識,不然最終只會有黃單的住戶要負責出錢而已。」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解釋,桃園、新北紅黃單開單數量除了與市民通報數有關外,可能也因為地方技師公會的判單標準不同,讓桃園在數字上看起來受災較為嚴重。(圖/記者林榮芳攝)反觀桃園,PTT和社群網友紛紛PO出不到10年的新成屋竟也一堆被貼上危險建築黃單,與向來號稱地質堅硬的印象有所落差。記者詢問2名在各建築中走跳的桃園房仲,兩人一開口就說,「桃園超多黃單都亂貼,就跟貼符一樣!」「很多是裝飾柱、地磚破、一點點裂縫就被貼單,搞得像危樓!」他們看到新北市延吉街296巷未被貼單的受災戶室內受損照驚呼,「這怎麼可能沒貼單,太扯了!」顯示2市對於開單標準,有很大的差異。CTWANT記者也詢問桃園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蔡逸勳開單標準,他回應,公會依內政部公告的評估表判單,表中有相當清楚的破壞情形與比例數字規定可進行分級,墜落物與傾倒物有危害疑慮將列入黃單。他也舉例,如果是辦公室、客廳、通道等人常駐留的地方,有天花板、燈具物品掉落危險,就會列入黃單。對於2縣市判單標準差異,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雖然紅黃單會有基本的判定基準,但每個地區的技師公會與市府也會討論出一個共通統一性的判定原則,因此或多或少會有區域性的落差。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市民通報的數量,影響開出紅黃單的數量。恰巧桃園與新北紅黃單最多的土城,地質同為礫石,記者好奇是否有相關?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從地質與震波分析,403地震在台北及桃園的震度都是5弱,由於傳來的震波主頻遍向略高頻,所以台北盆地內軟弱土層並未被激發放大振幅。相對的,土城及桃園地下是較堅實的礫石層,這次反而較容易與較高頻的地震波起反應,而略為放大了振幅。儘管如此,戴雲發仍認為,台北因為盆地效應,當地震來時會搖晃的更久,若碰上大地震,台北還有土壤液化問題,受災情況絕對會比桃園嚴重,只是剛好這次震波、搖晃的方式或人為因素影響,出現不同結果,只能說雙北是萬幸,但不能僥倖。
台北6.2地震太危險…恐倒4000棟房 專家示警:將把台灣摧毀
花蓮403強震以來,至今仍持續有餘震發生,昨(27)日凌晨又有規模6.1的地震侵擾,全台多地區有感。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10多年前曾警告,台北土壤液化嚴重,若發生規模6.2以上的地震,恐怕將有4000棟建築倒塌,若達7.3,則會倒掉3萬5000棟樓房,相當於「一個中級地震就會把台灣摧毀」。自4月3日到現在,花蓮已累積餘震達1320起,且多為規模6以上的地震,氣象署就提到,27日凌晨2時11分左右,花蓮又有規模6.1強震,地震能量向北釋放,且震央較靠近北部,新北市震度達到4級、台北3級,加上盆地效應及大樓影響,讓雙北地區都很有感。可怕的是,若是地震震央若發生在北部,李鴻源就曾多次示警,由於雙北地區土壤液化嚴重,台北如果發生了6.2級地震,相當於每1、2年會在中南部、花東發生一次的中級地震,就會讓台北倒掉4000棟房屋;萬一到了7.3級地震,則會倒掉3萬5000棟房子。李鴻源直言,「這是我們沒辦法承受的災情」,並警告當局應該要加強防災、救災,思考如何讓都市更新,將過去並不符合法規的老舊建築物汰換掉。另外,李鴻源也提到,應該要考慮遷都問題,由於政經中心位在大台北地區,若是因為地震倒塌,恐導致台灣系統癱瘓,因此建議將政治中心移往中部,經濟中心仍在北部,「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7.2強震撼全台!網一面倒推「這縣市」最安全 地質專家認證了
台灣東部海域昨(3日)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深度僅15.5公里,最大震度達到6強,全台劇烈搖晃,各地皆傳出災情,目前已造成9人死亡、逾千人受傷。台灣地震、颱風等天災頻繁,就有網友好奇究竟哪個縣市最安全或是比較不會有大地震,釣出大批鄉民解答,引發熱烈討論。網友在PTT八卦板發文,指「地震與颱風是臺灣特產,那居住在哪個縣市是比較安全的?或是比較不會有大地震的縣市呢?」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怕颱風就買彰化」、「認真回,苗栗」、「新竹,想想科技園區為何會蓋在那」、「新竹,地震和颱風影響都不大的地方」、「澎湖、金門,認真」。多數鄉民則表示,「桃園不是最安全嗎?印象前幾年有調查」、「聽說桃園地質比較硬」、「桃園青埔,有相關報導」、「青埔,全台最強地質」、「當然是我大桃園台北可以遷都了」、「絕對是桃園」、「桃園頂多是運動中心天花板掉下來而己」、「桃園,地盤硬地勢高」、「桃園,台地比較平」、「桃園沒斷層帶跟土壤液化區」。事實上,國立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顏宏元曾在2018年說明,桃園沒有活動斷層,因此自發性地震相對較少,且過往發現的楊梅、湖口、雙連坡、南崁等4條斷層,經勘查後證實都只是沖刷造成,非實際活動斷層,若單純以「地震多寡」為條件,桃園確實受地震影響最小,是相對安全的居住地。花蓮近海3日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最大震度達到6強,是繼921大地震後25年來最強的地震,位於震央的花蓮成為重災區,一共48棟樓房發生災損,還有4棟嚴重傾斜,分別是軒轅路天王星大樓、北濱路民宅、明禮路統帥大廈、華爾街大樓,除了房屋倒塌,還有隧道路面坍塌,橋面凸起水管破裂等,災情慘重。
台南吊車拉天坑貨車又倒塌「土壤液化害的」? 南市技師公會:施工工法釀禍
台南五妃街與西門路一段路口,昨(6日)傍晚5時許疑因施工出現天坑,導致工地旁1輛小貨車墜落坑洞,沒想到吊車隨後嘗試拉起小貨車時,竟也陷入天坑,吊臂直接橫躺馬路,砸中警車、號誌桿和民宅,讓附近居民嚇壞,所幸未傳出傷亡,意外附近都是5樓以下透天厝,建商計畫要蓋17樓高樓,有民眾指出過去這邊是魚塭地,質疑土質問題才會造成坍塌,但土木技師公會證實是工法錯誤,才會釀禍!台南工地塌陷施工不當,造成吊臂砸車意外。(圖/三立新聞網)台南建築工地倒塌,吊臂砸落,工作人員忙著要來切割吊臂,工務局長水利局長現場指揮,台南市副市長率領團隊在場坐鎮,人在日本的黃偉哲掌握狀況並馬上取消行程要回台灣,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台南副市長趙卿惠說法,「基地的部分,包括塌陷的部分,還有這個倒塌的機械手臂部分,大概都可以在3點以前完成,那那個我們在灌漿的部分,稍早在12點半的時候就已經完成工作」。回顧這起工安意外,台南市五妃街與西門路一段路口6日晚間5點多發生新建工地施工處路面塌陷,1台小貨車掉落於坑洞內,而為了把貨車拉起,找大型吊車幫忙,怎料晚間8點多吊車也陷入地面,接著因為重心不穩倒下,吊臂直接躺西門路上,現場確認無人員傷亡情形,為避免發生安全疑慮,第一時間已擴大封鎖西門路等周邊道路,台南市府表示,事發工地已勒令停工,後續會依建築法罰27萬元。附近建築以透天為主,有民眾指出塌陷原因恐是土質問題。(圖/三立新聞網)不過看看意外現場,建築工地預計是要蓋地上17樓、地下4樓的建築,周遭的以4樓透天為主,沒有超過15樓;有民眾翻出歷史地圖,指著附近都是魚塭地,才會導致塌陷,「我爸都100多歲,他們原來就是住在這裡,我們都是種田的。這附近都是田,魚塭是在對面(安平區),不是在這邊(中西區)」。建商表示事前已經做過評估,那問題到底出在哪,根據台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許引絃指出,「土壤液化基本上是要有外力跟地下水位跟砂土層,所以基本上它外力,一般外力就是地震力,(這次)跟土壤液化比較無關」。至於是否跟土質鬆軟有關?許引絃回應,「基本上初步判斷是施工造成」,建築工地施工3個月塌出天坑,排除了土質天然問題之外,是否人為疏失得繼續追究。
報告稱大直塌陷與基泰「無直接相關」 議員痛批…北市府︰可找第三方再鑑定
北市中山區大直街94巷海砂屋都更案「基泰大直」9月7日因施工不慎,導致建案周圍25戶民宅遭波及,其中1棟甚至還塌陷,1樓直接變成地下室。如今,坍塌的危樓雖然均已拆除,但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昨(13日)卻透露,基泰大直損鄰案周邊173受損戶透地雷達及損鄰的報告最近研判,損鄰「可能是」地質局部疏鬆,無直接證據與基泰絕對相關,讓她痛批看不下去,住戶也因此大為光火。然而,台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僅回應,民眾若對結果不滿意,可另找第3方公會再鑑定。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到議會報告基泰大直案、都更及社宅政策等多項議題,對此陳怡君也在議會工務部門質詢時,出示多張磁磚損壞、門無法開闔及變形的屋損照稱,修繕表列出將近30項修繕項目,但基泰大直案的損鄰與透地雷達鑑定報告內容卻指出,受損的大直街94巷3弄12號狀況與遠離基地的30號相似,因此「無直接證據」顯示局部疏鬆的情形與基泰開發行為「絕對相關」。陳怡君質疑,住戶住了30幾年,九二一大地震時房子也沒裂痕,而且3弄14、16號房屋離基地最近,鑑定報告卻拿較遠的3弄30號來比較,不盡公平。此外,報告也建議增設微型樁保護鄰房,若無類似安全疑慮,何必做此建議,簡直自相矛盾。對此,建管處長虞積學也回應,鑑定報告發現12號與30號地下均有土質鬆動,僅說明不一定與地下孔洞有直接關聯,並非認為與基泰無關,且報告中也有比對房屋牆壁、梁柱現狀,即說明損壞與塌陷有關,待收到完整鑑定報告後,將函文基泰要求展開損害賠償協商,至於鑑定以12、30號相比原因,他則認為應尊重專業。他也強調居民若對結果不滿意,可另找第3方公會再次鑑定,等市府收到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完整報告,會發文要求基泰與住戶談損害賠償及後續協商。此外,塌陷的25戶自救會決定與基泰合作重建,市議員王世堅認為是對市府效率、品質的不信任,透露出民間「給政府蓋變國宅、給基泰蓋是豪宅」的想法。王世堅還指出,台北市土壤液化區高達50%,因此應要求北市所有建案一律做結構外審,蔣萬安則允諾1個月內給答覆。
「扶龍王」要求北市新建案結構全「外審」 蔣萬安指月內給答案
基泰建設施工導致周邊建物「鄰損」塌陷,住戶自救會自行遴選建商重建,台北市議員王世堅今天在北市議會質詢時指出,基泰鄰損住戶自救會寧可交由基泰重建,也不願與市府合作都更,是不信任市府的威信,他強烈主張,未來台北市的所有新建案都要先進行結構外審,不要再設「繁文縟節」的例外條件。台北市長蔣萬安則承諾會研究,一個月內給議會答覆。(圖/周志龍攝)大直基泰新建案疑似施工不當,造成建案周邊房屋塌陷歪斜,土木技師現場勘查後也發現,台北市規定地下層開挖12公尺以上,結構設計需委託審查,而基泰只開挖11.95公尺,懷疑可能與避免結構需外審的考量有關。土木技師因此委婉建議,政府應針對地質敏感區部分結構設計委託專業團體或機關進行審查(外審),調整地下層開挖深度,並要求連續壁的深度要做足,以免成為另類的「規避」。不過,建築業界則說,若新建案全面規定結構外審,建商每案大約要再另花十多萬元,而連續壁要加深、加厚,成本增加也將更多,恐將會「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被墊高、房價就可能上升,建商恐怕也會有很多意見,台北市政府將如何抉擇,令人好奇。蔣萬安今天到北市議會針對基泰大直案、都更及社宅政策等多項議題專案報告,對於基泰大直案造成的鄰損事件,蔣萬安說,25戶塌陷戶自救會已經自行遴選建商,決定與基泰合作重建;另東側、南側受損戶則由台北市政府協助進行公辦都更。市府也啟動結構外審修正作業,將開挖深度限縮至9公尺,及部分地質軟弱地區納入結構外審範圍。不過,王世堅顯然對於北市府「亡羊補牢」之道只是部份修正「外審」條件表達不滿,他強調,市府一定要建立威信,25戶受害戶寧可把毀損房屋交給「導致他們家園毀損的惡劣建商」重建,也不願與市府合辦都更,他除祝福、尊重住戶選擇,也問蔣,是否因為民間怕公辦都更時間會拖很久,而且「讓政府蓋變國宅、給基泰蓋就是豪宅」的想法。王世堅同時表示,北市府雖有意將新建案結構送外審的規定趨嚴,但台北市土壤液化區域超過一半,他主張,結構外審條件別再「繁文縟節」限制,既然要強化結構安全,乾脆所有台北市建案都要結構外審。對此,北市建管處長虞積學說明,是否將會找3大土木技師公會討論此事,目前已開了兩次會,近期就會著手修訂結構外審相關規定,蔣萬安也說,基泰案中,也有受損戶願意與市府合作公辦都更,且已經啟動,對於王世堅主張「全部外審」市府會討論,一個月內給議員答覆。
監委巡察內政部 期許以明揚事故為鑑檢討消防量能
監察院副院長李鴻鈞與內政今(25)日與監察委員一行13人前往內政部巡察,由於22日明揚國際工廠發生多人傷亡的不幸事件,內政部長林右昌致詞時,特別提出有關消防人力不足及災害現場資訊提供不足等問題,以及內政部目前作法及努力方向;監院族群委員會召集人王麗珍除了事件殉職及受傷的打火兄弟及民眾,表達哀悼慰問之意,也期許中央及地方以此為鑒,對消防量能、人力、設備、訓練等業務,能不斷精進及檢討,並加強跨部會聯繫,期盼類似不幸事件不再發生。王麗珍致詞表示,明揚國際工廠大火及歷次重大火災造成消防弟兄們嚴重的傷亡事件,均是大家所不能承受之痛,除了對林右昌任內完成「組織四法」修正及組織再造,表達敬佩之意外,也期盼透過此次組織改造能更有效率推動各項內政業務,達到人民的殷殷企盼。李鴻鈞在會中指出,對於本次屏東明揚國際工廠大火事件,提出應組成跨部會小組,澈底檢討現行特殊災害之建議,並由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及相關單位首長針對委員們所提問題逐一重點說明,詳細報告則於會後,另以書面答覆監察院。監察委員在會中分別就「明揚國際工廠大火造成嚴重傷亡」、「地方自治行政區劃」、「土地法第34條之1審核實務過於寬鬆」、「地籍及祭祀公業清理法規欠嚴謹」、「自辦重劃政策待檢討」、「失聯移工查緝」、「數位身分證設備處理」、「特殊災害之訓練及因應整合」、「消防人力、訓練是否足夠」、「淨零建築、新建住宅效能、綠建築之整合檢討」、「老舊房屋耐震補助及補強」、「都市更新」、「外籍移工人權」、「跨部會合作處理詐騙案」、「科技執法及治安問題」、「小黨保障及補助」、「土壤液化資料更新」等議題一一提出詢問。
不可與土地液化混為一談!北市地質敏感區研究調查還停在1995年版本
基泰建設大直工地造成周邊民宅下陷、傾斜,凸顯建商在施工期間缺乏政府、第三方機構監督,北市府近期緊急補強相關法規,但有學者認為,北市境內長期未對地質敏感區調查,恐對未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李咸亨19日指出,目前北市唯一所做的地質敏感區研究調查,還停留在1995年的版本。台北市境內長期未調查地質敏感區,恐對未來發展有不良影響,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李咸亨19日指出,目前北市唯一所做的地質敏感區研究調查,停留在1995年的版本。(圖/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李咸亨提供)大直民宅坍塌,外界懷疑可能與土壤液化有關,李咸亨昨解釋,土壤液化主要是指地震發生時才會附帶催生的狀況,而地質敏感是平時就存在的情況,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液化潛勢地區不一定同時具有地質敏感特性」,不過台北市也有少數兩者兼具的地區,像是士林區的社子島一帶。李咸亨強調,並非土地液化潛勢地區或地質敏感地區就不能蓋房子,而是房屋基礎結構設計與工程施作時,必須更加謹慎、嚴肅,像是大直民宅陷地案,該地區深度0至10公尺段就是屬於「地質敏感地區」。他說,在1995年接受北市研考會委託,調查並製作北市平原地區地表至地下15公尺深度地質敏感區位圖,規畫每5公尺製作一張圖表、共製作5張圖表,但當時市府邀建商開會商議時引起反彈,後續改為最常用的地表至地下15公尺深度版本供大眾參考,此版本深度0公尺至15公尺全部都是敏感地質才會標註是地質敏感地區,若只有10公尺至15公尺是正常土壤,就不能標註地質敏感地區,後來就沒有再調查地質敏感區。對此,建管處建照科長謝政憲表示,基泰大直工地附近地質確實比較軟弱一點,但依北市建築執照申請有關特殊結構委託審查原則中,所指定的地質敏感地區為信義計畫區、基隆河(士林段)新生地、北投區公館路沿線、士林蘭雅地質敏感地區等,確實無大直地區,後續會規畫把相關地質敏感地區納入委託審查範圍。此外,基泰工地造成民宅塌陷後,台北市長蔣萬安下令清查全市正在開挖階段的184件建築工地,15日檢查完畢發現有11件工地涉不符檢查項目,建管處已要求未通過檢查的工地停工,待複查過關後才能繼續施工,不過並未公布不合格工地的資料。
成效欠佳…建築物耐震補強補助計畫未如預期 近7成預算沒執行
近年來地震頻傳,營建署推動「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重建補強措施」,補助各地方政府,不過,審計報告點出,首期重建計畫擬定項目近7成預算未能執行,顯見該計畫未衡量各縣市執行能力,補助款分配也無明確依據。營建署回應,未來將祭出研修建築法規、提高補助額度、補助地方政府成立輔導團等3大措施,盼提高執行效益。中央2019年至2021年執行首期重建補強計畫,投入54億元預算,全面執行全國危老建物快篩、耐震評估、補強及重建,其中29億餘元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結構安全性能初步評估」等事項。審計部細究各縣市政府在首期計畫的補助狀況,在「重建計畫擬定」工作項目預算有9000萬,台北市等18個縣市政府獲得補助4108萬餘元,卻繳回1543萬餘元,等於有7成預算未能執行,2022年實際執行數1258萬餘元,也僅占整體預算41%,執行成效欠佳。審計部查閱地方政府在首期計畫的補助款繳回比率,3年平均為68.48%、26.72%、29.32%,顯示多數補助經費未能執行就繳回。營建署表示,此補助是鼓勵性措施,無法強制民眾申請,且需多次溝通協調住戶,由專業人士協助,於一定時間推動整合方能成案,加上國人對建築物結構安全重視度普遍不足,該補助又須有自付額,導致申請意願低落,因此首期計畫執行未如預期。針對土壤液化高潛勢地區或座落斷層帶的地區,像是高雄市、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營建署首期也依計畫核定補助3.4億、5960萬、6147萬、5899萬,但上述縣市的實際執行總金額均不及補助額度1%,地震發生次數占全國第一的南投縣3年獲核定6237萬元補助額,卻也都沒有執行數。審計部則要求,營建署應派員督導考核地方政府,也須改善高風險縣市執行率連年欠佳的狀況,否則將加劇人民面臨震災的風險,不利地震災害防災策略、城鄉災害防災策略推展。營建署指出,該計畫精神在於排除建築物軟弱樓層的結構問題,降低地震倒塌風險,與日前台北市大直工地施工損鄰,造成民宅地層下陷、傾倒不同,非屬此計畫弱層補強適用範圍。
大直民宅坍塌原可避免? 土木技師:建商為省錢禍延居民
基泰建設工程疏失導致新建案周邊地面坍塌,7棟鄰宅成嚴重受損。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直言,這次災禍是可避免的,大直為軟弱地盤,建商沒有警覺性,才會釀災,且該案設計有問題,連續壁不夠深,土壤須做地質改良,這個錢花下來要上千萬元,建商之前不做,現在付出的代價會非常大。大直民宅坍塌位置圖。(圖/丁上程製表)余烈初步了解指出,那7棟5層樓的房子恐需拆掉重蓋,賠給鄰房,該案基地本身也都整個破壞掉了,回填後,H型鋼等建材埋在裡面,重新開挖利用難度很高,建商無疑是「省了小錢,花大錢」,甚至有些問題不一定用錢可解決。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副理事長蘇模原7日晚間先前往現場勘查,聽到現場有出現類似敲擊鋼骨「碰碰」的聲音,那時就研判可能出現減壓收力的狀況。他指出,發生地層下陷的原因不會只有一個,目前正向建商調資料、報告做調查,但由於工務所也陷進去,因此只能以現況做研判。蘇還說,目前首要目標是將災害降到最低,會先灌混泥土加固,填到一個程度後再做測量,若還是持續傾斜、惡化,就會改用砂石填灌,才會有利於後續善後工作,至於要釐清原因則需另外調查,而受影響的民宅是否能繼續居住,則有待科學鑑定判斷。大地技師公會理事長施志鴻分析,施工時在進行土質改良的效果不彰,連續壁推擠破損,導致房子、路面下陷。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大直一案明顯是建商開挖地下層時的疏失,不過北市日前也有多起路面坍方案例,問題都是出在「水」,無論是建商連續壁沒施作好,導致鄰房造成地基掏空;或是極端氣候短時強降雨,路面排水不良;又或是自來水、汙水管線破裂導致土壤液化,都有可能造成地層下陷。李鴻源建議,台北市現在該做的是,把近期地層下陷產生災害位置標示出來,去詳細釐清肇因,倘是管線老舊造成,就應跨單位討論,並套疊出地層下陷潛勢範圍,倘是工地造成,是否該對廠商有更嚴厲的管制,尤其是在開挖地下層階段。消基會董事暨房屋委員會委員張欣民表示,基泰要面對兩大族群問題,第一是鄰房受損如何賠償,是否應用危老或921重建模式重建,另外是購買戶而言,這屬公安意外,因尚未達到不能交屋狀態,恐難直接要求退戶,只能跟建商協調看看能否解約。
大直民宅狂塌! 地質學家揭「事故主因」:地底全都爛泥巴
北市中山區大直街94巷弄於7日發生民宅坍塌下陷事故,是因附近基泰建設於新建案施工不慎所導致。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前主任、地質學博士郭鎧紋指出,台北地區屬於較為鬆軟的土層,也就是以爛泥巴為主,約等於「先天體質不良」的狀況,而此次意外則是由於人為疏失,才讓連續壁出現了缺口,進而引起房屋陷落。郭鎧紋解釋,台北盆地是由淡水河三大支流大漢溪、新店溪與基隆河的礫石、砂、泥等堆積而成,大約從40萬年前就開始累積,也因為地質屬於軟爛的沉積層,其水土保持會較為不易。另外,郭鎧紋補充,下陷並不是地質的天然作用,通常是因開挖管線、建大樓、挖地下室時誤讓雨水進入,使得原本空間中的沉積物被沖走,才發生了塌陷的問題。其事故區域屬於土壤液化低潛勢地帶,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很小。(圖/擷取自台北市政府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對此,郭鎧紋強調,根據台北市土壤液化查詢系統的資料來看,此次出現事故的大直街94巷1弄其實屬於土壤液化低潛勢區域,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沒有,本來不必太過擔心,但由於底層支撐的連續壁破裂導致水流湧入,就如同「一個人先天體質不良,風一吹就感冒」一樣,所以大直民宅下陷問題的主因,仍是人為造成的工程疏失。
大直公寓原地塌陷329人緊急安置住飯店 土壤液化問題10縣市都有危險區
台北市中山區的大直地區7日晚間傳出大直街94巷因工地施工,導致6棟民宅鄰損,其中一棟公寓甚至原地倒塌下陷,造成329位居民緊急安置,附近學校今日更是緊急停課,影響附近近千人。地質專家就表示,該處雖然沒有被列入土壤液化危險區,但該地區是基隆河舊河道,中間曾是超級軟弱土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資料,也顯示10個縣市都是高危險區。台灣土壤液化的危險區域相當嚴重,特別是西岸沿海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土壤液化問題多。(圖/翻攝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大直公寓因隔壁施工導致下陷倒塌,這樣的問題也指向了土壤液化狀況,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的資料顯示,全台灣高潛勢區面積包含台北市有21.41%、新北市25.11%、高雄市39.55%、宜蘭縣44.24%、台南市38.31%、屏東縣10.17%、台中市15.49%、彰化縣47.23%、雲林縣32.05%、嘉義縣最嚴重竟然有53.15%都是土壤身處高潛勢區。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台灣在921大地震前建築法規不夠完善,也讓建物安全在發生憾事後,才會引起社會與政府的關注,加上現在台灣危老、都更的速度遠不及屋齡持續攀升,因此才讓這樣的狀況不斷發生。他也指出目前全台老屋數量逾440萬棟,呼籲地處液化潛勢區的建物應當特別當心。這樣的狀況隨著台灣房屋屋齡增長,都更速度又因各種原因緩慢,必須更加當心。(圖/台北市記者聯誼會提供)土壤液化是指土壤因地震的壓密作用,造成原本在深層土壤的水份被擠壓到表層,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為零,土壤失去剪應力強度,呈現如液態的狀況。當地表承受不住地下水的壓力時就會破裂。
您期待的幸福花現!自住最佳作 成家超首選
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自住客層更成為房市主要支撐力量,只有能夠站在居住本質為考量的建案規劃,才是真正購買首選。由佳榮泰建設推出全新個案「新花開」,正是以幸福成家為堅持,全面敬獻理想的建築佳作。佳榮泰集團,一直以來都在房地產界踏實前進,以一條龍的營建專業,從營造、建設,到銷售,執力站在與居住者同一陣線,並在都更危老、合建委建、土地開發等業務項目,皆以一步一腳印為精神,更用貼心服務一路站穩企業實力腳步;這一次,佳榮泰集團旗下的佳榮泰建設,以肩負責任為初衷,用「家在佳榮泰」為理念,從格局規劃到結構安全,皆不惜投入高成本、細膩籌畫,嚴謹推出位於五股登林路上、水碓重劃區的「新花開」,便是佳榮泰一心想帶給有心成家的每個人,最體貼又溫暖的心意。(圖/佳榮泰建設提供。)發現小陽明 宜居心天地水碓重劃區,是以低密度的概念規劃的城區,在寸土寸金的新北市五股區裡,呈現難得一見的舒適生活氛圍,面積達萬坪水碓景觀公園輕鬆到,休閒步道、觀景涼亭、櫻花秘境,還有能一覽台北101的景觀,都為這裡的環境注入優質的底氣,更擁有像小陽明的居住底蘊。「新花開」就位於這宜居天地中;德音商圈近距離,擁有德音國小明星學區,離未來五泰輕軌F10站很緊密,串聯五股交流道也只需車行約三分鐘,這對低密愜意的居境而言,還能具有如此完善又便利的生活機能,著實令人驚喜。安全好結構 上質耐震宅因為環境舒服宜人,「新花開」也希望給消費者一看就感到適居的好產品。嚴選60年國產建材實業的混凝土好品質,七道氯離子含量檢驗,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認證,搭配台鋼集團—沛波鋼鐵,再加上全棟建築混凝土最高使用至5000psi,提高耐震特性,皆為「新花開」打好最佳建築基底。值得一提的是,「新花開」為打好最紮實的安全力,本案九樓建築特別將地下室結構直入地下三層深度,更以厚達60公分的連續壁深入礫石層,堅實基礎,更能預防土壤液化,再透過SMRF特殊抗彎矩構架系統,都能穩定消散地震能量,讓建築更加舒適穩固。同時「新花開」也因為危老審查制度,更進一步通過臺灣大學地震研究中心結構外審的嚴格機制,讓建築安全性能都再加乘。嚴選最用心 坪效更驚喜而在建材配備上,「新花開」從靜音、安全、工藝、防水等各個面向,都講究嚴選知名品牌:NBD諾貝達木地板、錦綋氣密窗、YALE智慧電子鎖,SAKURA櫻花廚具、INAX精品衛浴;特別挑選的建材內涵,都為未來居住者帶來機能耐居、尊榮好居的生活體驗。更值得一提的,就是「新花開」在坪效的規劃上,完全足以讓人驚喜,高CP值的家居尺度,更是讓人覺得錯過可惜的實在感。首購坪數,換屋空間,都是用心打造一次到位的格局安排,豐盈採光、寬心動線,不浪費動線的室內佈局,「新花開」都把坪效機能推向極致,敬獻超驚喜的貼心家居。佳榮泰【新花開】接待會館|新北市五股區登林路67號迎賓專線|02-2291-5288個案官網|https://jrt-xinhuakai.com.tw/
高雄國賓飯店危老重建 居民憂「恐有地質風險」抗議
今年初熄燈的高雄國賓飯店申請通過危老重建,計畫興建2棟住商大樓,其中1棟樓高58層,將成高雄第3高樓。該案20日將開環評說明會,緊鄰的社區大樓陳情指出有5大爭議,其中地處土壤液化高潛區,呼籲環評委員重視地質風險。高市府則回應,尚未收到環評說明書,之後將依程序審查。依據「高雄市前金區後金段」住商大樓新建工程,5月在網路上公告的環境影響說明書指出,該案規畫興建2棟地下7層,A棟58樓、B棟52樓,戶數552戶(餐廳1戶、店鋪1戶、住宅550戶)。今天該案將召開環評說明會議,但一牆之隔的社區大樓「京城凱悅」管委會昨發聲明指出,該案基地位於高度風險土壤液化潛勢區,且鄰近愛河,若興建超高大樓,應適當增加臨棟距離,並確保興建開挖過程大樓結構安全,防止地層下陷、傾斜、管湧滲漏現象等安全問題發生。「京城凱悅」管委會也質疑,住戶日照權益恐受損,景觀造成壓迫,導致實際房價受損。此外,施工期間恐造成周邊交通壅塞、空汙、噪音等影響,希望獲得相關損害補償。高市環保局表示,該案尚未提送環說書件審查,待開發單位完成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後,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至市府,將依程序進行審查。進入審查程序時,民眾得依規定申請旁聽及發言表達相關意見。高市工務局回應,該案未提出建築執照申請,後續收到申請案件後,將依建築法相關規定辦理。有關冬至日照及停車場出入口位置設置等檢討,則因涉及都市設計及交通影響評估等審議程序,將由各審議委員會依規定研議之。
危險!北市有11處路段 列土壤液化高風險區
台北市信義區崇德街60巷日前因鄰近建案,發生道路坍塌下陷,市議員林延鳳指出,北市經調研評估有11處主要幹道路段為「高度風險」,她要求市府須提高土壤液化高潛勢區、高風險道路周邊工地查核強度和密度,並納入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北市工務局對此回應,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為5年計畫,目前已完成1年研究,將持續調查及研擬應對方式。工務局今年提出追加預算,當中「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計畫」為508萬元,林延鳳調閱期末報告資料表示,北市有11路段被列為高度風險道路,包括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2處、中山北路五段4處,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處、民權東路三段1處、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處及中正區中山南路1處。林延鳳指出,雖然報告有提出11處高度風險道路,但她從市府「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卻無從查閱,且除了11處路段有安全疑慮外,依照目前查詢系統匡列的高潛勢區,還有南京東路一至三段、忠孝東路一段、延平北路五至九段、復興南路一至二段、南京西路、艋舺大道都在內,無論是周邊居住人口或每天經過的車輛都不少,一旦發生類似「天坑」狀況,後果不堪設想。她呼籲,天坑不僅是工程施作不慎,更顯示土壤液化高度潛勢區的危機,土壤液化道路風險分級圖資應納入查詢系統並敘明路段,要求市府對土壤液化潛勢區與高度風險路段,必須加強周邊工程稽查強度與密度,高度風險路段也要有長期地質改良計畫,從中、高風險降為零風險。對此,工務局回覆,道路液化潛勢評估為市府參與中央地調所土壤液化調查與風險評估的5年計畫,對北市緊急救援道路於土壤液化發生時的風險評估,目前完成第1年研究,後續將持續調查評估及研擬應對方式。工務局說,土壤液化現象發生在地層為砂質土壤,在高地下水位時遭遇強烈地震力搖晃,導致地下水壓突然上升,造成土壤承載能力暫時消失,可能造成房屋傾斜,地震結束後土地承載力就會恢復,情況與崇德街在沒有地震的狀態下,疑似施工問題造成的路基流失不同。
4/14、15高雄駁二防災總動員 掌握科技學防災 Child Safety We Care
由教育部及內政部主辦的「防災總動員-第11屆防災校園大會師」活動,今年移師到高雄市,該活動於112年4月14日、15日(星期五、六)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區P2倉庫辦理。活動邀集各部會、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一同展示防災教育,藉以喚醒師生、家長及社區對於災害的危機意識,提升全體國民防災素養,歡迎大家踴躍到活動現場親身體驗。本次活動邀集全國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到現場與大家分享,結合互動、科技、創意與在地文化等元素融入防災教育,更透過縣市及校際間的交流互動,精進防災作為。例如高雄市立中山國民中學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式,設計淹水監測警示模組,並串接通訊軟體(LINE)通知,達到預警及運作抽水幫浦;雲林縣石龜國民小學將防災教育社區化,依在地淹水潛勢設計狂風暴雨體驗設備,實際體驗超大豪雨的強烈;桃園市霞雲國民小學從在地出發,設計災前整備、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原的低、中、高年級課程模組,導引學生觀察體驗學習。學校除了積極推動防災教育外,亦結合「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 Goals, SDGs)核心目標,透過跨領域的整合,減少災害風險與永續發展、減緩氣候變遷的關聯性,提高應變與復原準備,進而強化防災韌性。如:臺北市立新興國民中學將防災教育以思辨與倡議方式,探究氣候變遷下如何面對防災;臺南市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整合防災教案,發展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設計,以水域安全為學習目標連結SDGs。活動邀集各部會、地方政府及防災校園學校一同大合影(圖/教育部提供)除了各校豐碩的防災校園建置成果外,各部會也提供許多實用的智慧防災科技互動體驗設施,例如內政部消防署導入AR互動遊戲,運用最新體感技術,融合各類防災知識,新穎有趣的防災虛擬體驗,寓教於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以「向山致敬,向海致敬」為主軸,呈現多款監測設備與模型,帶領大家學習如何與災害共存;經濟部水利署以淹水防災全方位互動教具,傳達氣候變遷的影響;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展示GPS測量架、車籠埔斷層岩心、岩心鑽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呈現大規模崩塌及水土保持教育相關教材及科技水保,輕鬆學習土石流防災。教育部表示,該部所屬各館所也以活潑創新的方式參與本次活動,讓防災觀念能深入大眾,例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開發地震、火災、順向坡、風力、水閘門等模型,傳遞相關知識;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防災小火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節水抗旱、居家防火、土壤液化、災防筆記本及颱風科學教具,了解生活中的防災概念。教育部指出,15日將特別舉辦8場「小小防災職人」活動,邀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共同在輕鬆有趣的體驗中學習防災的知識與常識,以及瞭解防災人員於應變救災的處置狀況。為期2日的活動,除了展覽、體驗課程外,現場亦規劃闖關遊戲增添豐富性,更有機會獲得高階智慧型手機、平版等豐富好禮,活動相關訊息,可至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https://disaster.moe.edu.tw/WebMoeInfo/)查詢,歡迎大家踴躍到現場挑戰學習防災知識!教育部特別關心所有師生的安全,以情感式的防災教育羈絆,串起家長及師生的情感鏈結,加深加廣防災教育人員風險辨識能力及防災工作,,既有基礎上持續精進。同時行銷推廣學校防災教育成果,邁向「深化扎根,營運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