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
」10逾兆人民幣救世措施下週登場 陸常委會逢美大選調整彈性高
美國大選之際,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4日至8日召開會議,望批准一項超過人民幣(下同)10兆元的財政刺激計畫,內容包括6兆元的地方政府化債方案,以及在五年內發行4兆元債券,用於土地和房地產購買。本周全球焦點雖是5日的美國大選,但4日登場的全國人大會議同樣廣受關注。根據陸媒指出,通常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全國人大會議,從10月底改期至11月初,時間點恰好與5日美國總統大選重疊,使大陸政府能夠根據選舉結果調整財政計畫。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會議若批准一項超過10兆元的財政刺激計劃,相當於大陸GDP的8%以上,其中包括發行6兆元的特別國債。這筆特別國債將在含2024年在內的三年內籌集,目的是協助地方政府處理債務風險。報導指出,過去十年大陸經歷過數輪化債,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輪置換了12兆元的地方債務。若此次化債規模達到6兆元,將成為大陸規模第二大的化債輪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可能還批准在五年內發行高達4兆元的特殊用途債券,用於土地和房地產購買。這將是在地方政府年度發行配額之外的額外措施。措施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能力,並緩解其與房地產開發商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
中國財政部重磅宣布! 䆁出第四波近年最大化債利好措施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12)日上午10點舉行新聞發佈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及三位副部長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政策,其中包括近年來最大化債措施;藍佛安還強調,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赤字提升空間。這場發佈會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緩解地方債務的措施,也就是「化債」工作。藍佛安表示:「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可以騰出更多的資源可以發展經濟。」依財政部12日介紹,2023年已安排超過2.2兆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額度,今年則安排1.2兆人民幣的額度,這項政策「及時雨」將大大減輕地方化債壓力,騰出更多資源發展經濟,鞏固基層「三保」(保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據中國中信團隊整理,財政部歷史上曾主導完成了三次大規模化債行動,第一輪(2015-2018年)化債發行共約12.2兆人民幣置換存量政府債務;第二輪(2019年)發行1579億人民幣置換隱性債務;第三輪(2020年12月-2022年6月)累計發行1.13兆人民幣特殊再融資債。副部長廖岷表示,財政部與相關部門將積極研究出有利於房地產平穩發展的增量措施,包含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支持收購存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和及時優化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副部長王東偉表示,2024年安排新增專項債限額3.9兆人民幣。而專項債重點是研究擴大專項債使用範圍,健全管理機制。其目的將研究完善專項債投向清單管理,增加成為項目資本金領域;專項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型住房;支持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信證券表示,這些措施或能有助提高個人住房交易活耀度、提高住房改善意願,並且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再者,符合9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嚴控增量」思路,既能減少閒置土地,又幫助緩解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支持收購存量房、加大保障型住房的供給。
中國首份債務管理報告出爐 2023年末債務破300兆元
中國第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於10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在10日的會議上,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受國務院委託作出「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報告」。據報告,披露2023年末政府法定債務餘額人民幣70.77兆元,約新台幣315兆元,包括國債餘額30.03兆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餘額40.74兆元,地方債務規模高於中央債務。按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初步核算數126.06兆元計算,中國全國政府法定負債率(政府債務餘額與GDP之比)為56.1%。國債餘額中,內債餘額29.70兆元,外債餘額3346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餘額中,計入一般公共預算的一般債務餘額15.87兆元,計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專項債務餘額24.87兆元。報告指出,為落實中央關於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報告明確規定五大工作重點,包括將透過科學確定政府債務規模和結構、深化國債管理改革、加強和完善地方政府債券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及積極配合人大監督相關工作等。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表示,這是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報告。這成為常態化制度後,各級政府都要向本級人大報告當地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如此可加強人大對政府債務的監督,推動債務管理規範化、法制化。財達證券副總經理胡恒松指出,當前需要全面把控、合理確定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和發行安排。一方面,應確保債務規模與國家財政收入和經濟實力相匹配,避免過度負債帶來的財政風險;另一方面,債務資金的使用應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支持關鍵領域和重大項目,如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社會保障等。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國泰下修今年GDP成長率僅1.2% 台綜院樂觀明年可望保三
國泰金控、台綜院13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數據,皆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其中,國泰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僅剩1.2%,不僅較主計總處預估的1.42%低,相較於其他智庫,如台綜院最新下修預測值1.41%都要來得悲觀,僅高於渣打預測的1.1%;本周為超級央行周,國泰研究團隊預估,美國聯準會(Fed)及台灣央行14日公布的最新政策,利率都將維持不變。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分析,美國緊縮政策影響逐漸顯現,中國經濟前景受地方債與房市影響,外部環境挑戰仍高,在外需復甦力道受到壓抑下,國內消費疫後復甦需求減弱,整體經濟成長動能較預期緩慢,因此,今年經濟成長率由1.3%下修至1.2%,明年由2.9%調低至2.8%,第1季台灣經濟氣候將持續呈現景氣轉弱之「陰」,出現機率將在60%以上。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認為,國內經濟受國際情勢影響,包括地緣政治、俄烏戰爭不確定性,加上氣候變遷、天災增加,都影響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在今年比較基期低的情況下,明年經濟成長會比較好;台綜院長吳再益表示,今年幸好有民間消費大幅反彈,不過,高於經濟成長5.8倍屬於特殊現象,明年終將回歸基本面,整體消費成長力道取決於民眾可支配所得多寡,預估今年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為8.31%,明年則降至2.3%。吳再益指出,今年國際景氣、貿易快速降溫,整體經濟環境較今年6月並未改善,是下修今全經濟成長至1.41%的原因;明年內需、民間消費回復正常,民間投資與出口有低基期的優勢,國際商品貿易成長回升,預估經濟成長率為3.18%。
陸70萬個村莊共欠近4兆 「小村大債」怎麼來的恐成地雷
中國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成為不容忽視問題,據當地農業農村部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中國70萬個行政村中,村級債務總額已達到約新台幣3.9兆元,根據陸媒報導,中國「小村大債」已成了不容忽視的問題,甚至恐成為中國想極力拚經濟復甦的「攔路虎」。中國大陸鄉村也不乏地方債風險,統計70萬個村莊就欠了高達9000億人民幣之多,成為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攔路虎」。《中國新聞周刊》引述中國農業農村部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中國70萬個行政村莊中,「村級債務」總額已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9兆元,村級組織平均負債130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70萬元,來源包括過去農業稅短收,還有無益的建設。根據幾位近年到多地村莊調研的專家表示,中國村級債務分佈範圍極廣,無論從南到北或發展程度,幾乎都有村級債務,其中負債最嚴重的村莊,只有一兩千人,負債卻高達幾千萬。他們指出,「小村大債」已經是大陸實施鄉村振興的「攔路虎」,抑制村級債務增長迫在眉睫。據某省份的一位村副書記表示,他在村子裡工作接近15年,該村超過200萬元人民幣的債務中,有幾十萬元是舊債,是1990年代至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期間村集體形成的債務,這被學界稱為「傳統村級債務」或「舊村級債務」。這位村副書記指出,原來農業稅費任務重,不少農戶無法上繳稅費,只能是村集體為農戶墊付稅費,借款完成稅費上繳任務。幾十年來有些農戶錢還了,有些到現在沒有還上,因此債務延續至今。另外,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表示,在研究發現,一些歷史上是「好村」的村莊後來變差,原因是承擔地方示範任務,包括美麗鄉村建設、旅遊開發、人居環境整治等,推進政策硬性要求的建設專案中,有很多不太必要,導致一些債務比較龐大的村子,都是因形式主義工程欠了債,因此他認為,「形式主義的工程就不要再搞了,經營性的項目,村級組織也盡量少介入。要是能做到,可以大大減輕村子的負擔,減少債務」。
遭點名「前瞻」變「錢沾」 鄭文燦回嗆柯文哲只想貶抑他人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昨(27)日於臉書貼文批評中央政府,「前瞻」計畫變「錢沾」計畫,指出地方政府對於前瞻軌道建設的自籌比例過高,讓縣市首長吃不消,恐壓垮地方財政。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柯文哲對桃園財政狀況陌生,中央預算挹注最多的台北市,公共建設相對完善的首都,對於其他縣市,要有同理心,不要只想貶抑他人。前瞻軌道建設進入建設高峰期,柯文哲表示,因受到近年通膨及缺工的影響,已經動工的六都、七縣市的自籌款,從3909億暴增到5518億。中央政府放任興建,讓縣市政府負擔不起,更直接點名鄭文燦擔任桃園市長任期內,包含前瞻等重大施政計畫有150案,果然該市近日就傳出問題。他表示,前瞻計畫的放任建設,直接排擠到長照、教育、食安等其它項目,呼籲中央政府不該一再推出這種大撒幣政策,造成地方債台高築的後遺症。 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28)日透過臉書表示,柯文哲對於桃園市政府的財政狀況,非常陌生!鄭文燦說,桃園市的是全台灣成長最快的縣市,他擔任市長時,桃園市人口是205萬6千人,現在是230萬人,大家可以想像,桃園市需要增加多少交通、教育、文化、社福、環保的需求,需要更大規模的公共建設,讓桃園市趕上其他直轄市。鄭文燦指出,桃園市110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提到桃園市核定辦理1億元以上之重大施政計畫,包括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在內,計有150案,扣除中央補助款外, 未來5年共需要1716億元。鄭文燦續指,這個講法好像未來5年桃園市政府一年要編列343億元,柯文哲當了8年台北市長,應該知道地方政府自償性的經費,都不需要編入公務預算,以捷運建設而言,營運收入、土地開發收益、租稅增額收益,這些在計畫核定時,都必須扣除,桃園市政府的150案的自償性財源約1208億元,在計劃核定時都已經確認。鄭文燦說,桃園市政府5年共須編列重大建設509億元,平均一年102億元,約占本市總預算規模1400億元的7%,桃園市政府每年匡列資本支出預算都超過300億元,102億重大建設都足以涵蓋在內。鄭文燦強調,他擔任市長8年,上任前長短期債務是262億元,他111年12月卸任時,長短期債務餘額是328億元,「桃園市政府每一年編列債務利息都在2億元上下,一直都是六都最低的,最低是106年9千5百萬元,最高是110年2億8千萬元,這些數字都低於其他五都」。鄭文燦說,桃園市正在轉型,重大建設需求高於台北,納入前瞻基礎建設項目較多,若比較桃園市政府和台北市政府獲得中央統籌分配稅及一般補助款加總計算,他和柯文哲8年比較,桃園市少了台北市2300億元。鄭文燦認為,得到中央預算挹注最多的台北市,公共建設相對完善的首都,對於其他縣市,要深入了解,要有同理心,更要看到別人的努力,不要只想貶抑他人。
柯文哲帶頭幫13縣市財政抱屈 批民進黨不要讓「前瞻」變「錢沾」
中央前瞻軌道建設,今年各縣市進入興建高峰期,全台縣市5千多億自籌款比例過高,導致地方政府叫苦連天,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27)日在臉書表示,已經動工的6都、7縣市的自籌款,受到通膨與缺工等影響,從3909億暴增到5518億,新任的縣市首長直呼吃不消,擔心壓垮地方財政,「前瞻」變「錢沾」。柯文哲說,前瞻計畫在各縣市的軌道建設進入興建高峰期,已經動工的6都、7縣市的自籌款,受到通膨與缺工等影響,從3909億暴增到5518億,新任的縣市首長直呼吃不消,擔心壓垮地方財政,「前瞻」變「錢沾」。他批評,國發會回應「是地方政府主動提出」,不是中央主導,只是補助經費協助,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中央的國發會、公共工程委員會等部會,對全台的軌道建設,沒有訂出優先順序,現在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柯文哲怒斥,軌道建設雖然分布在各縣市,最後也是地方在營運,但必須國家整體的人口、社會、經濟等層面,都考慮清楚了,才動工興建。他說,更何況台灣嚴重少子化趨勢,也會影響未來的運輸需求及模式。柯文哲說,放任各縣市興建軌道建設,現在負擔不起,更直接排擠到長照、教育、食安等其它項目。他直言,中央政府不該一再推出這種大撒幣政策,也不考慮後果,更造成地方債台高築的後遺症。柯文哲認為,當中央政府放任各縣市政府搶著申請,中央僅「被動審核」,縣市首長看到這塊大餅不去爭取,會沒有選票壓力?爭取到補助當「政績」後,自籌款和營運成本又變成後續的沉重壓力,這不是國發會一句「不應為推動而推動」就可甩鍋的。柯文哲提醒,當中央不設定軌道建設順序,各縣市同時開工,突然投入大量的工程預算,超過建設廠商的容量,根本也沒辦法承造,只是造成流標一大堆。他進一步指出,流標後以為再追加預算可解決,除了造成預算暴增,還是沒解決問題,因為廠商根本沒有能量承造。這也是軌道建設計畫38項子計畫中,執行率僅5.3%的原因。「軌道建設要統籌規劃,要考慮成本效益,更要考量廠商的承造能量。」柯文哲主張,今天軌道建設「顏色對的先蓋」,開工以後流標的、地方財政無法負擔的,再叫大家自謀生路。他也批評,從前行政院長林全到現在最溫暖的閣揆陳建仁,請問《財政收支劃分法 》到底要不要修?柯文哲指出,選前民進黨口口聲聲要修法,執政後卻不捨得分配預算的權力,這件事見證了「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而台灣民眾黨黨團2020年已經提出版本了。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也諷刺,「收割完光環,中央雙手一攤。」
展望2022疫情利空鈍化 永豐金證券:高殖利率、科技與傳產有長線題材
永豐金證券舉辦2022年產業趨勢論壇,以「國際暨台灣經濟景氣」、「不動產市場勢及風險分析」及「綠能產業趨勢與商機」三大專題主軸,共有18家上市櫃公司與會,吸引超過500位機構法人參加。展望2022年,永豐金證券表示,市場對疫情的恐懼已逐漸免疫,台股下檔有高殖利率保護,指數仍有機會緩步推升創高,可持續關注上游晶圓代工、ABF、Server應用、車用相關;傳產部分如成衣、製鞋具有長線回補需求的題材,也是可以留意,而高殖利率龍頭股亦是關注重點。永豐金證券指出,目前美股財報與台股重要法說會已告一段落,短期進入財報空窗期,雖新變種病毒Omicron為市場帶來變數,但推估市場疫情的恐懼已逐漸免疫,未來關注重點仍在於新產業趨勢的發展,以及總體經濟上,通膨預期與Fed資金緊縮的節奏,將影響未來中期的指數走勢。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上看4.1%,對照今年基期仍屬強勁成長;全球經濟體面臨不可預期的挑戰,美國面臨通膨及債務問題,除了QE tapering即將實施,市場擔心2022年進入升息循環,若是升息可能引起金融市場震盪;中國則有房地產及地方債的問題,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可能拖累全球景氣的復甦。政治大學教授林左裕表示,疫情期間,台灣房市受到資金面、經濟面及成本面影響持續增溫,2022年房市上漲趨勢已見風險。除了房價所得比持續上揚壓抑買方意願外,住宅房屋租金年增率罕見出現負值;此外,國際通膨升高、QE醞釀退場,台灣也面臨潛在的通膨風險,因此房市投資須慎防升息的不確定性。另,中金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也指出,碳中和及新能源都是未來投資的主流趨勢。永豐金證券表示,展望4Q21與2022年,台股下檔有高殖利率保護,指數仍有機會緩步推升創高。建議可持續關注上游晶圓代工、ABF、Server應用、車用相關。傳產部分如成衣、製鞋具有長線回補需求的題材,也是可以留意,而高殖利率龍頭股亦是關注重點。
全中國四川欠債最多! 今年前10個月償債本息達1706億
由於大陸地方政府債券密集到期,雖然借新還舊緩解了今年地方償債壓力,但2020年前10月地方償債規模仍高達2.3兆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不同省分償債壓力不同。其中以四川省今年前10個月償債本息1706億元位居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首,江蘇省以1642億元緊隨其後。同時前10個月償債本息超過兆的省分還有山東、浙江、湖北、遼寧、貴州、廣東等。另外透過大陸財政部數據顯示,前10個月地方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1兆4197億元,占到期本息總額比重約為61%。這意味著地方償債的6成資金是依靠來自借新債。根據大陸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地方政府償還本金、利息高達2兆3156億元,超過去年全年地方償債規模1兆9719億元,並占今年前3季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約18%。據第一財經網報導,四川省今年前10個月償債本息1706億元,位居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首,江蘇省以1642億元排名第2。同時前10個月償債本息超過千億的省分還有山東、浙江、湖北、遼寧、貴州、廣東。而從總數來看,截至2019年底,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餘額規模超過1兆元的省分包括江蘇、山東、浙江、四川、廣東、湖南。另外還有貴州9673億元、遼寧8902億元與湖北8040億元。同時觀察地方償債壓力不能單看償債規模,還與地方財政實力緊密相關。例如第一財政大省廣東的前3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近9700億元,加上規模龐大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因此對廣東來說,償債壓力並不算大。但對於償債規模超過千億元的湖北、貴州、遼寧以及一些欠發達中西部地區,償債壓力相對較大。尤其受疫情衝擊最大的湖北,財政收入大幅下滑,今年前3季地方財政收入總計3487億元,前10個月償債就高達1157億元。貴州省前10月地方財政收入約2867億元,但償債規模就高達1073億元。
網路瘋傳這個縣 年收不到10億卻舉債400億 山野蓋「鬼樓」
大陸最窮困偏鄉-貴州省獨山縣舉債人民幣400億元建形象工程的弊案還記憶猶新,四川又爆出類似事件。大陸地方政府盲目舉債、專案爛尾問題僅是冰山一角。爛尾工程各地都有,但像貴州省獨山縣「水司樓」這般魔幻建築的爛尾樓,並非如此常見。日前大陸自媒體一支「看看獨山縣怎麼燒掉400億」的影片在社群網站瘋傳。點擊率將近千萬。影片拍攝許多蓋到一半或閒置的爛尾樓,包括花費人民幣(下同)22億建造仿紫禁城的宮殿、造價3千萬的獨山鐘樓,以及花費2億元建造的天下第一水司樓,如今獨自矗立在山野偏鄉之中,成了百分之百的「鬼樓」。影片僅在B站上的播放量就超過300萬次,甚至躍上新聞熱搜榜。貧困縣卻舉債逾400億獨山縣的爛尾工程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該縣長年名列國家級貧困縣,每年收入不足10億元。但在已被免職的獨山前縣委書記潘志立主導下,大肆興建各類豪奢建築,瘋狂舉債超過400億元,當地根本無力償還。市場對爛尾水司樓記憶猶新,四川巴中近日也爆出類似情況。陸媒調查發現,規劃占地數千畝、計畫投資數十億元的專案,在巴中遍地開花,然而這些專案目前多處於停工爛尾的狀態。其中,規劃占地5千餘畝的中丹安徒生童話樂園專案、規劃5,800多畝的盤興物流產業園專案,均停工爛尾。上述兩例,只是大陸地方政府盲目舉債、追求形象工程下,專案爛尾問題的冰山一角。在大陸政府以發展建設掛帥的政績考核下,諸多地方政府債台高築,這些專案多半是透過由當地政府提供隱性擔保的「地方融資平台」舉債。更有少數地方政府違規舉債,寅吃卯糧,早已入不敷出。貴州除了獨山縣出現債務問題,2019年包括餘慶、遵義、安順、銅仁、普定等地也相繼爆出債務逾期事件,貴州債務情況持續惡化。據大陸財政部「地方政府債務資訊公開平台」,從2015年~2020年上半年,31個省份的債務餘額和負債率都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但若以負債率排名,則以西部省份居前,前三名分別為青海、貴州、寧夏。隱性債務 違約風險升溫廣義的地方債除了地方政府直接發行的債券外,還包括大量由地方投融資平台發行的企業債、公司債以及中期票據等債務,後者簡稱「城投債」,通常被認為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主要成分。由於城投債在金融交易系統裡可以公開查詢,所以其違約情況往往成為地方債風險的風向球。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為地方政府借新還舊的重要時間點,加上疫情拖累,城投債違約風險升溫,不容小覷。要解決地方胡亂舉債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方明月表示,首先是推動地方政府角色轉型。只要以發展和經濟成長為政績考核的定位不變,自然會激勵地方政府借貸並刺激經濟增長。其次,限制「一把手」權力。每一堆政績工程的背後,都可能有一個腐敗的「一把手」。如果說政府職能轉換需要一斷過渡期,則限制「一把手」權力則是當務之急。第三,將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透明化。若要求所有地方投融資平台的各類債務完全公開,並註明是否有地方政府擔保或者承擔連帶責任,這樣不僅可避免「隱性」擔保,放貸機構間的資訊流通也可避免重複擔保和資不抵債。2020年上半年負債率最高的省份。(圖/大陸財政部、黃欣整理)
8800億元前瞻計畫 6年後恐使地方政府破產
政府研擬投入約新台幣88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讓各界擔憂國家財政是否可以負擔,國民黨立委曾銘宗2日指出,若執行前瞻基礎建設會使地方財政陷入危機,預估至2025年,除未執行前瞻計畫的台北市以外,其餘縣市將面臨破產。在財委會質詢時問,曾銘宗詢問財政部長蘇建榮,是否了解執行前瞻計畫後,會對地方政府財政帶來何種衝擊?蘇建榮回答,國庫院會隨時控管地方債務,並實施財政輔導方案。蘇建榮補充,地方提供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與財務都需經國發會審核與審查。曾銘宗指出,截至8月底地方未來舉債餘額為新台幣7325億元,扣除未參與前瞻計畫的台北市後,只剩新台幣4754億元。未來前瞻計畫地方配合款4127億元,故預估2025年後,地方舉債額度只剩新台幣627億元,屆時除台北市外,其他縣市都會面臨破產。蘇建榮對此回應,推動前瞻計畫後,財政部也會要求地方政府開源節流,也會債務控管。財政部也建立地方政府債務控管機制,若超過公債法的上限,就會分級加以管理。蘇建榮說明,目前各縣市,財務狀況都在控管中,原先有幾個國民黨執政縣市債務高達90%,經財政部輔導後,已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