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
」 美國 印度 奈及利亞![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5061/sm-5a81748ee8380ef9db46ba337878b9ed.jpg)
8條巨蟒「死亡纏繞」! 村民見獨特奇景紛紛驚呆
泰國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蛇類是比較豐富的,而且天氣炎熱的季節,蛇類活躍更加頻繁,家住郊區或者野外,稍不注意,就會與蛇來個接觸。近日在當地的消防單位接獲一名40歲村民通報,表示他家附近空地發現居然有8條巨型蟒蛇糾纏在一起,許多村民見狀後直呼從未見過這樣的奇景。泰國村民發現有8條巨蟒纏繞在一起。(圖/翻攝自khaosod) 根據泰媒khaosod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沙繳府瓦塔納那空縣(Watthana Nakhon)塔奎延鎮(Tha Kwian),據消防單位說法,當地一位40歲村民表示,在他家附近的空地發現8條巨型蟒蛇糾纏在一起,由於蟒蛇數量過多,因此只能求助專業團隊進行捕捉。消防單位獲報後,也立即派遣救援人員前往現場查看,果然發現8條巨蟒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於蛇的數量過多,且體型較大,許多村民更直呼令人毛骨悚然,還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奇景。報導稱,地方官員隨即聯絡專門處理蛇類的沙繳府基金會爬蟲類救援隊,尋求專業支援,而救援隊隊長本塔姆(Boontham Anusit)率領隊員攜帶捕蛇工具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努力,成功將8條巨蟒全部捕獲,並一一裝入肥料袋內。這些蟒蛇事後被送往塔奎延鎮行政辦公室進行檢查,經過評估,未來會帶到適合的自然環境野放。專家表示,被蟒蛇咬傷,雖然不會中毒,但造成的傷口很容易感染,所以一旦被蟒蛇咬傷,也需要及時到醫院處理,萬不可大意。相對於咬傷,蟒蛇最令人恐懼的一點就是它們的「死亡纏繞」。科學研究發現,當蟒蛇的體型超過了3公尺時,纏繞力量是非常恐怖的,一旦被纏上,即便是一個健康的成年男子,也無法自行掙脫,若是脖子等部位被纏,很容易就會窒息。泰國村民發現有8條巨蟒纏繞在一起。(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89254/sm-65c5ef11685b0642bbd543ecd880e5f9.jpg)
加州野火害逾10萬名居民撤離 受災戶狠批:只救富人和名人房
野火肆虐的洛杉磯郊區阿爾塔迪納,在10日迎來國民警衛隊士兵巡邏。然而對於已經飽受摧殘的居民來說,這一援助來得既遲且少。40歲的當地居民尼古拉斯諾曼(Nicholas Norman)憤怒地回憶起7日晚上的情景,「當我們努力用水保護自己的房屋免遭火焰吞噬時,沒有看到一位消防員的身影。」作為一名教師,他指責救援資源分配不均,「他們在帕利塞德忙著保護富人和名人的財產,卻讓我們普通人的家園化為灰燼。」然而火災無情,不分貧富。在本週首批遭受火災侵襲的太平洋帕利塞茲高檔社區,富裕居民對當局同樣表達了不滿。32歲的造型師妮可佩里(Nicole Perri)看著自己位於帕利塞茲的豪宅被燒成灰燼,對消防隊使用的消防栓乾涸或失壓感到極度憤怒,「我們的城市完全讓我們失望了!」她聲淚俱下地說,「應該採取措施防止這種悲劇發生。」她還批評地方官員的應對不力,「我們失去了一切,而城市、市長和州政府的支持幾乎為零。」據當局報告,目前洛杉磯的多起火災已導致至少11人死亡,摧毀了約1萬棟建築物,超過10萬名居民被迫撤離。官方將火災歸因於每小時100英里的強風和最近幾個月的乾旱。然而對於許多加州人來說,這樣的解釋並不足以平息他們的怒火。65歲的退休律師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居住在阿爾塔迪納,他認為應對系統需要全面檢討,「官員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他認為,「這裡需要進行徹底的評估,因為數十萬人因這場災難完全流離失所。」洛杉磯市長卡倫巴斯(Karen Bass)因火災期間前往加納訪問而遭到嚴厲批評,儘管當時已發布惡劣天氣警告。此外,削減消防部門預算以及未能有效疏散居民也進一步引發憤怒。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和市長巴斯呼籲對火災展開調查。共和黨籍總統當選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則借機批評加州的自由派領導,指責他們在災難應對上失職。然而川普的攻擊帶有高度政治化色彩,其中還包含對消防栓問題的虛假陳述,這令一些倖存者感到沮喪。37歲的建築師羅斯拉姆齊(Ross Ramsey)表示,「這是川普的典型伎倆,他用虛假信息引發爭議」,他一邊清理母親家廢墟中的灰燼,一邊說道,「現在指責任何人都為時過早,我們應該專注於如何幫助受災居民重建生活,然後用事實和數據來找出問題並解決」。隨著火災的餘燼仍在燃燒,加州居民對政府和救援系統的不滿情緒正在升溫。當局面臨的不僅是重建的挑戰,還需要直面災後的問責風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86138/sm-49c9d8eb7c3fe5b1a935484297888a22.jpg)
他被狂轟9槍當場死!巴西議員家門口遇襲喪命 岳母「臀、背部中槍」送醫
巴西近來接連爆發一系列針對地方官員的致命襲擊,26日晚間,北塔布萊魯(Tabuleiro do Norte)的市議員德阿勞霍(Marcos deAraujo)就在自家門口遭兩名槍手伏擊,德阿勞霍身中9槍當場死亡。從監視器畫面可見,57歲的德阿勞霍當時坐在家門口與75歲的岳母和另一名女子聊天。下一秒,兩名槍手突然衝向他們並開槍射擊,其中一名槍手向德阿勞霍開了至少4槍,隨後另一名槍手跟著有補了幾槍,德阿勞霍最後身中9槍當場死亡。根據巴西媒體的報導,這起槍擊除了導致德阿勞霍喪命,他的岳母瑪雅臀部和背部也中彈,緊急送院搶救。據了解,德阿勞霍除了是名市議員,還擔任商會主席及市政委員會成員。今年10月,他才剛剛贏得第4次連任,德阿勞霍遇害的消息也讓當地社會震驚不已。根據報導,兩名犯案的槍手作案後迅速騎著摩托車逃逸,至今仍下落不明。北塔布萊羅市政廳針對德阿勞霍遇刺身亡一事,宣布全市進入為期3天的哀悼期。德阿勞霍被槍殺的前一天,皇家馬德里前鋒費利佩(EndrickFelipe)的姊夫貢薩爾維斯(Maurício Gonçalves)也被槍殺身亡。另外在4個月前,東北部城市若昂迪亞斯(JoaoDias)的市長德奧利維拉(Francisco De Oliveira)及其父親也在一場槍擊中身亡,針對巴西近來針對地方官員的攻擊殺害事件,目前巴西警方已著手來釐清背後的真相。巴西市議員在家門口被槍殺。(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8369/sm-5328e77d566687b0779aa6f482648e28.jpg)
火化前一刻「遺體動了」! 緊急推回加護病房救治
印度拉賈斯坦邦(Rajasthan)一名25歲男子因為癲癇發作,送醫治療後被宣布不治。沒想到,當他的遺體準備被推進火葬場火化時,他竟突然復活,緊急被送回加護病房救治,不過,最終經過搶救後,仍被醫生宣告身亡。根據《印度時報》等外媒綜合報導,印度拉賈斯坦邦一名25歲男子羅希塔什(Rohitash Kumar)是一名聾啞人,21日因為癲癇發作,被送往醫院救治。後續經過治療後,在當天下午2點左右,被醫生宣布身亡,並在未接受驗屍、確認死亡的情況下,就被送往太平間。沒想到,當羅希塔什的遺體被送往火化場火化時,他竟突然出生命跡象,開始呼吸,立刻被送回醫院的加護病房進行搶救。但不幸的是,經過搶救後,最終還是在22日凌晨約5點30分離世。事後,根據當局調查,醫師通報庫馬爾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肺部疾病導致的「呼吸衰竭」。但地方官員拉瑪瓦塔(Ramavatar Meena)透露「他們只在文件上進行了屍檢,並沒有進行實際屍檢。在沒有進行屍檢的情況下,就發布了報告。」對此,當地衛生部門目前已經將該院的3名醫生停職,整起事件的詳細情況仍持續進行調查當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74651/sm-6b170d7ead4e757e809f34983d0be438.jpg)
強調蔣萬安無房產合法住宿舍 北市府:公布個資造成安全疑慮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延鳳7日質疑,台北市長蔣萬安有豪宅可住卻申請官方宿舍,蔣萬安澄清指出,他名下沒有任何房產,之前與父母同住,小孩陸續出生後才依法申請職務宿舍。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李政軒也質疑,許多中央、地方官員名下有房產卻申請宿舍,要求綠營不應雙標,況且,公布市長及局處首長的住址、個資不僅有違反《個資法》之虞,也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的疑慮。蔣萬安澄清說,他在台北市、在全國各縣市從未置產,名下沒有任何房子,之前都是跟爸媽一起同住,一方面可以就近陪伴,二方面可以幫忙照顧孫子,從這兩年開始,二寶、三寶陸續出生,家庭成員變多,因此依法、依規定申請職務宿舍。李政軒表示,蔣萬安在台沒有房產,所以申請職務宿舍,一切的過程都是依法、依規去申請職務宿舍,所以並沒有任何相關的疑慮。李也公開向林延鳳喊話,其他包含交通部長陳世凱、教育部長鄭英耀、財政部長莊翠雲、臺南市長黃偉哲等等中央、地方的首長,如果有房產但又住職務宿舍,是不是林延鳳也要請他們趕快撤出職務宿舍?如果以同樣的標準,她是不是要把這些首長從職務宿舍趕走?「林延鳳議員,她能夠爲他們的安全風險負責嗎?」李政軒說,不僅林延鳳所指的「豪宅說」純屬捏造,另外一方面,她其實公開了包含市長以及多位市府的局處首長的個資,包含姓名、戶籍地、實際的住址甚至還在媒體群組公開了實際居住地點可資辨識的照片。他質疑,這可能有違反了《個資法》的疑慮,甚至對於市長與局處首長個人以及家人造成的安全疑慮。李政軒說,政治人物是否有自己的住處屬私人的事情,蔣萬安自從回到臺灣之後,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房產,他是跟家人、父母一起長期居住的。也是因爲後來有生小孩,家庭成員增加,所以才申請入住了這個職務宿舍。市府相關的職務宿舍,其實它一來是爲了保障市府首長們的安全跟居住的需要,所以詳細的一些數據跟規劃,其實這個會是由人事處他們來考慮到,包含這些個資安全的疑慮,沒有疑慮的話,才會對外再來去進行說明。李政軒說,如果職務宿舍的申請有任何違法的疑慮,議員依照職權可以去進行檢驗;但如果像蔣萬安這樣一切依法、依規定進行申請,沒辦法理解爲什麼會不只捏造、同時又公佈了個資,造成安全疑慮的風險。他強力譴責,林延鳳議員對外公布蔣萬安市長的居住地點及同仁戶籍地的行為,並表示議員違法公布蔣萬安的居住地,已經嚴重影響到其家人和三個孩子的安全和生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74301/sm-55ae476b96b867d09081659f7dc8b59c.jpg)
藍綠爆發肢體衝突 陳玉珍三分鐘審完財劃法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日再審《財劃法》,各部會及地方官員都受邀前來財政委員會報告、備詢,國民黨團一早6點甲動,同時在主席台上組成人牆,國民黨籍召委陳玉珍在藍委保護下,逕自宣布逐條討論,遇有異議條文完直接宣佈保留,僅花三分鐘就將法案送出委員會。國民黨團早上6點就抵達會議室現場,約於8點半後,民進黨立委陸續到場,綠委郭國文到場時直接衝向國民黨立委,不斷怒轟「你們站在這邊,怎麼開會?」之後更暴怒直接衝進藍委人牆中,藍委張智倫為此阻擋郭國文,郭則不滿怒扯張衣領,兩人爆發嚴重肢體衝突。最後,陳玉珍在藍委保護下,直接表示開始逐條討論,綠委高聲呼喊有異議,陳玉珍則將條文保留,就這樣一路將法案念完,三分鐘後便將法案完成初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73610/sm-1ac7f483a5221ee6b04486f10e4f7495.jpg)
台灣人颱風天唱KTV「外國人好吃驚」 衛報:包廂幾分鐘內被預訂一空
強颱康芮重創全台,各縣市放颱風假後,民眾紛紛規劃出遊行程或到KTV唱歌的行程,造成包廂被訂光光,如此特殊的情況讓外媒感到驚異,還特地撰文分析台灣人在颱風天愛上KTV的傳統。根據《衛報》2日特地以「KTV與康芮:台灣在數十年來最強的颱風中歡唱」為標題,報導提到,康芮登陸台灣後、成為數十年來襲擊台灣的最強颱風,迫使全台各縣政府於宣布10月31日停班停課,「不過在1棟磚砌玻璃建築內,民眾在錢櫃KTV內飆高音」,內容同時指出,「強颱康芮並未阻止台灣人要在颱風天到KTV高歌的傳統」。這份報導更表示,「對閒閒沒事的台灣民眾來說,颱風天就是要衝KTV,與大多數場所不同的是,台灣的KTV在颱風期間仍營業,而且包廂很快就被預訂一空」。對此,《衛報》就認為「台灣人熱愛唱歌,城市內有成千上百家KTV可供選擇,除了大型連鎖的錢櫃,也有獨立KTV電話亭,還有路上行駛的小黃也會附卡拉OK讓乘客嗨唱」。這份報導最後也提到,台灣北部先前放的部分颱風假卻遇上相對溫和的天氣,引發外界質疑,這是地方官員「為了符合民意」才放颱風假,更提出這樣的作法,恐會造成台灣民眾降低對颱風的警戒心。衛報2日特別以「KTV與康芮:台灣在數十年來最強的颱風中歡唱」為題報導。(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3384/sm-3c26495c18f2793d8c3490185de5c5b4.jpg)
美小鎮警隊報集體離職「局長也不幹了」 居民傻眼疑和市議會有關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座小鎮在2023年發生一起執法人員集體離職的情況,原因是薪資過低,導致當地警局的警察集體離職,上千居民面臨沒有警察的窘況。未料近日在奧克拉荷馬州的一處城鎮也上演類似情況,而警集體離職原因疑似和市議會有關。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蓋里鎮警察小隊突然集體離職,包括警察局長。(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福斯新聞》等美媒報導,位在奧克拉荷馬州的蓋里鎮(Geary),爆發警察小隊全體成員在10月31日集體離職,包括警察局長,讓當地居民震驚又困惑。據蓋里警察局局長艾莉西亞福特(Alicia Ford)在臉書發文表示,「感謝蓋里居民讓我在過去一年擔任您們的警察局長。非常遺憾,我和其他蓋里警察都不再為這個社區服務」。艾莉西亞感謝居民對警隊的信賴,她同時大讚員警們犧牲奉獻的精神,「他們是一支了不起的團隊」,她指出,這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決定,但是非常正確,同時鼓勵居民「撥空了解您們的市議會成員,並且盡可能參與市政事務,尤其是參加市議會會議」。另外,地方官員艾倫(Terryl Allen)也證實,「我們的整個警察部門,在今天上午10時辭職了」,目前已安排臨時局長接任,並且要求鄰近兩郡的警力支援,承諾當地治安不會受到影響。不過報導指出,艾莉西亞會點名市議會,被外界解讀是暗指市議會造成警隊會集體離職的主因。不過,相關單位並未正面回應。美國先前就有部分小鎮,因為警察薪資遠不如大城,導致難以招募新人也留不住資深的員警,被迫走上解散一途。不過,有部分市鎮發現,關閉警局對當地影響不大,犯罪率並未因而飆升。根據德州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鮑藍(Richard T.Boylan)一份透過同儕審查的2022年研究報告發現,一般來說,解散警局的城鎮犯罪率並沒有出現變化。許多城鎮行政長官表示他們對這樣的改變十分滿意。舉例來說,伊利諾州華希本(Washburn)警局在2021年解散,讓郡府接管當地1100居民的執法勤務,據地方首長佛尼(Steve Forney)表示,「真的看不出來有多大不同」,他並大讚專責部門相當積極,「過去我在採取這一步上總是猶豫不決,但如今我認為這很適合我們」。蓋里警察局女局長點名市議會,被外界解讀是暗指市議會造成警隊會集體離職的主因。(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1203/sm-1b2a42c24ebcca2fdfdc055528c44682.jpg)
喬治亞州渡輪「舷梯倒塌」多人落水 至少7人不幸身亡「意外原因仍不明」
美國喬治亞州薩佩洛島(Sapelo Island)渡輪碼頭在Gullah-Geechee文化節日活動中發生渡輪舷梯坍塌意外,當時至少有20多人落水,最終導致7人死亡,多人重傷。根據《CNN》報導指出,整起意外發生於19日下午,當時有不少人正聚集慶祝島上的Gullah-Geechee文化節。根據喬治亞州自然資源部(Georgia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上尉霍奇(Chris Hodge)表示,舷梯坍塌發生於19日下午4點左右,當時至少造成20人墜入水中,最終造成7人不幸身亡。事發之初,麥金托什縣(McIntosh County)的專員曾表示,推測是有船隻撞擊了碼頭造成此意外,但自然資源部後來澄清並無撞擊跡象,目前尚不清楚坍塌的具體原因。根據麥金托什縣法醫艾默森(Melvin Amerson)確認,死者年齡均超過70歲,分別是卡特(Jacqueline Crews Carter,75歲)、吉布斯(Cynthia Gibbs,74歲)、約翰遜二世(William Johnson Jr.,73歲)、麥金托什(Carlotta McIntosh,93歲)、托馬斯(Isaiah Thomas,79歲)、韋爾奇(Queen Welch,76歲)和休斯頓(Charles L. Houston,77歲)。其中,休斯頓是自然資源部的牧師,曾擔任喬治亞州巡邏隊和喬治亞調查局的牧師長達40年,同時也是普萊恩斯(Plains)的一名志願消防員。在整起事故中,有6人重傷,2人被空中救護直升機緊急送往醫院救治。自然資源部發言人卡明斯(Melissa Cummings)表示,受傷者中包括薩凡納州立大學(Savannah State University)的學生。為了應對這起災難,當地多個應急機構響應參與救援,出動配備側掃聲納的船隻和直升機進行搜救行動,並在榆樹林浸信會教堂(Elm Grove Baptist Church)設立了一個家庭重聚點,方便失聯者家屬前往查詢。對於渡輪舷梯坍塌一事,喬治亞自然資源部專員雷本(Walter Rabon)表示,舷梯是於2021年11月建成,採用幾乎不太需要維護的鋁質結構製成,但即便如此,相關人員還是幾乎每天都有檢查舷梯的狀態,2023年12月還進行大規模的檢查。但由於舷梯倒塌的原因至今不明,目前自然資源部與喬治亞調查局密切合作,重建重大事故的經過,並採訪目擊者以收集證據。美國總統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吉爾(拜登的妻子)和我為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哀悼,並為受傷和失蹤者祈禱,也感謝現場的第一應急人員。」拜登還表示,白宮正在與州和地方官員保持聯繫,以提供社區所需的各種支持。根據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的消息指出,該島其實先前才因為颶風海倫(Hurricane Helene)造成大規模破壞,島上甚至發生長達6天的停電。而這次事故更讓這個原本生活平靜的社區雪上加霜。報導中指出,Gullah-Geechee社區是喬治亞州海島上最後的黑人奴隸後裔聚集地之一,社區居民彼此之間非常緊密聯繫,以家庭、歷史和奮鬥精神為紐帶維持著他們的社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70634/sm-1336ab358641469a4cb6ab71fdff9004.jpg)
德國全新消防局火警「損失達8億」 調查發現:專家說不用裝警報器
德國西部黑森邦(Hesse)近日發生一起火警,不過起火地點居然是一處全新的消防局,由於事發當下火勢相當猛烈,導致整棟建築物付之一炬,損失高達8億元台幣,事後調查發現,這處消防局居然沒安裝警報器,原因是專家說「不用裝」。德國一間消防局16日失火,事後調查發現,消防局居然沒安裝警報器,原因是專家說「不用裝」。(圖/達志/美聯社)從《美聯社》的照片畫面可見,熊熊大火不斷從建築物內穿,火勢迅速蔓延,雖然現場有大批消防人員灌救,依舊無法立刻撲滅火勢,根據《衛報》等外媒報導,這起火警是發生16日,地點是黑森邦的史特達倫多夫(Stadtallendorf)消防局內。德國一間消防局16日失火,事後調查發現,消防局居然沒安裝警報器,原因是專家說「不用裝」。(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報導,當天凌晨消防局內突然冒出大火,接著火勢和濃煙就竄升,據黑森邦消防隊協會(theState Fire Brigade Association of the state of Hesse)主席費舍爾(Norbert Fischer)表示,火勢蔓延的速度非常驚人,發生這件事件後,「會讓許多人思考一下並採取行動」。報導稱,這場火警造成所有消防設備以及近12輛消防車被燒光,損失預估在2千萬歐元至2400萬歐元之間(約6.9億至8.3億元新台幣)。由於火警地點發生在消防局,加上消防員訓練有素,這場大火並未造成人員傷亡。據調查發現,起火點是一輛裝有鋰電池、配備外部充電裝置的消防車。不過更讓火調人員訝異的是,該消防局居然沒有安裝消防警報器,據地方官員表示,該消防局未安裝消防警報器的原因,是專家認為沒有必要,這樣的說法也讓當地民眾感到意外,目前會釐清為何當時做出這樣的建議,並做出相關檢討。德國一間消防局16日失火,事後調查發現,消防局居然沒安裝警報器,原因是專家說「不用裝」。(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64622/sm-6b3820911287ed3127f543cb62ff927e.jpg)
美阿拉巴馬州鬧區多名槍手「對人群掃射」…釀至少4死17傷 傷者:宛如恐怖電影
美國阿拉巴馬州21日深夜發生一起槍擊案,疑似多名槍手在當地鬧區持槍掃射,造成至少4人死亡、17人受傷。消防救援單位緊急趕赴現場,封鎖事發區域,而警方目前還未逮捕到相關犯罪嫌疑人。其中一名傷者埃斯拉米(Gabriel Eslami)回憶,「人行道上躺著屍體,空氣中仍然瀰漫著硝煙,它看起來就像恐怖電影中的場景」。根據《美聯社》等外媒報導,阿拉巴馬州伯明罕市警官費茲傑羅(Truman Fitzgerald)表示,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21日深夜11時許,地點在五點南方區(Five Points South),有多名槍手朝著人群開槍,現場發現了約100枚彈殼。費茲傑羅說到,消防救援中心宣布有2名男子和1名女子當場死亡,警方到達時,發現他們躺在人行道上、毫無反應,每個人都有多處槍傷,第4名受害者是另1名成年男子,他在送往醫院急救後不治身亡。另外,有至少17人在這起槍擊事件中受傷,一些傷者遭受了「危及生命的傷害」。伯明罕市警察局長瑟蒙德(Scott Thurmond)指出,當局認為,槍擊事件的目標是其中一名死者,這可能是一起雇傭謀殺案,「一輛車停了下來,『多名槍手』下車開始射擊,然後逃離現場」。目擊者辛格頓(Dajon Singleton)透露,當時他聽見很多人在尖叫,有的人在哭泣,而他走過去時,看見幾個人躺在擔架上,「目睹這一場景『非常可怕』」。對此,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等數個機構都參與了此次調查。伯明罕市長伍德芬(Randall Woodfin)直言,「現在,我的心猶如那些在生活中突然經歷巨大空虛的家庭」,他呼籲地方官員、聯邦政府等均有責任解決美國槍枝暴力流行問題,當局應該為城市提供更多工具來打擊犯罪。據悉,阿拉巴馬州去年廢除了在公共場合「隱蔽持槍」必須獲得許可的要求。警方目前還未逮捕到與此案有關的嫌疑人,他敦促民眾應該提供任何有利於調查的資訊,消防救援單位也在趕赴現場後封鎖事發區域。另據非營利組織「槍枝暴力檔案」(Gun Violence Archive)統計,美國今年已發生至少403起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的死傷人數至少4人,超過1萬2416人因槍枝暴力而喪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63147/sm-80da7b8b41bc2ad246222309c19c8808.jpg)
900農民僅有2木船能載!奈及利亞船難釀64死 當地官員:不是第1次發生
西非國家奈及利亞北部贊法拉州(Zamfara)14日發生嚴重船難,一艘載有70位農民的木船在渡河時翻覆,船上至少64人死亡,僅6人獲救,當地緊急救援隊目前仍在持續搜索中。根據《路透社》、《CNN》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14日上午,事發當時,這艘木船正準備渡河前往古米鎮(Gummi town)附近的農田,沒想到船隻卻在途中傾覆,地方政府迅速動員居民進行救援行動,經過3小時努力,只有6位農民被從水中救出。領導救援工作的地方官員法拉萊(Aminu Nuhu Falale)表示,這是古米轄區第2次發生類似事件,緊急救援小組仍在積極搜尋,希望能找到更多倖存者。當地傳統統治者指出,每天有超過900多名農民必須渡河前往農田工作,但該地只有2艘船可用,因此常常出現超載的情況。報導指出,贊法拉州本就飽受控制礦產資源的犯罪集團侵擾,而在2週前,洪水更導致1萬多名居民流離失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60832/sm-2a5b6dbd26bbd17af4683733b4ea8e41.jpg)
北韓洪災4千人死亡!金正恩震怒 傳下令處決約30名官員
北韓7月底爆發嚴重洪災,據傳有約4千人死亡,1.5萬人無家可歸,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連續多日視察災區,針對災情慘重,他下令「嚴懲」官員,認為他們未能阻止大規模洪災和土石流,據南韓媒體報導,金正恩已下令處決多達30名官員。傳金正恩因官員防災不力震怒,處決30名官員。 (圖/達志/美聯社)北韓 7 月底遭遇「凱米」颱風重創引發重大暴雨洪災,大暴雨導致新義州市和義州郡超過 4100 棟住宅、約 3000 公頃農田及大量公共設施、公路和鐵路被淹沒。除此之外,還造成4000人死亡,超過1.5萬人無家可歸。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南韓媒體TV朝鮮(TV Chosu)報導,有北韓官員透露,金正恩在8月底下令處決20至30名地方官員,這些官員被控在洪災期間貪腐和失職。據了解,遭處決的官員多半來自洪災重災區慈江道等地。傳金正恩因官員防災不力震怒,處決30名官員。 (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報導並未提及被處決的官員身分,不過據悉淹水重災區慈江道書記、權力在朝鮮勞動黨黨內排名第30的姜奉勳,也在金正恩召開的緊急會議中遭到解職。對於「高官處決」一說是否屬實,目前尚未證實,但外媒翻出過往報導,像是北韓官媒《朝中社》曾報導,面對慈江道等地的重大災害官員難責其咎,並強調當局將對失職官員「嚴厲懲罰」。根據報導,這並非金正恩首度認為官員執行任務失敗後下令處決,金正恩曾在2019年時因未能與美國前總統川普簽署任何協議,被外界視為破局,當時有消息傳出,北韓下令處決時任外交部官員、負責與美接洽的特使金赫哲(Kim Hyok Chol),不過《美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金赫哲只是入獄。傳金正恩因官員防災不力震怒,處決30名官員。 (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50444/sm-be4f3e46c4ca7fe04a9f6291c369bd79.jpg)
雖拒抹黑但仍願概括承受 蔣萬安籲中央設「媒體報導兒少案」公告專區
台北市信義區某私立幼兒園,驚爆園長之子涉嫌猥褻、性侵園內超過20位女童,並拍攝600多部犯案影片,導致市長蔣萬安被綠營議員痛批監督不週、怠職卸責,監院也要介入調查,為何北市府未公開狼師及幼兒園的名稱,讓外界好奇,此事是否又會成為去年大選前爭議不斷的「新北幼兒園餵藥案」翻版,即使「真相只有一個」,但最後還是信者恒信。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受訪時再度強調,他上任市長後,在去年7月接獲第一個通報,立即進行相關處置,雖然前年該幼兒園也曾被檢舉發生類似不幸,但當時相關單位調查並沒有結果,他也還沒有進入台北市政府。蔣萬安強調,如今不幸事件再度發生,他願意願意面對問題,會檢視前年北市府接獲檢舉後的處理過程,有需要檢討的都願意即刻改進。對於監察院要調查北市府為何沒有公布幼兒園狼師及幼兒園名稱,衛福部官員第一時間先指媒體不報導該狼師姓名「是媒體誤會(法規)」,後來次長又出面坦承兒童少年權益保障法內容確有不夠清楚之處,讓外界更好奇,官方決定質疑媒體前,難道都未先整合內部各種意見、統一口徑?難道不怕被質疑為了「亂槍打鳥」決策粗糙?蔣萬安今天再度就「是否能公布兒少案機構、行為人姓名」的爭議,向中央有關單位請命,他建議中央應該修法,訂定統一規定,並明確宣布,機構若隱匿不報,相關罰則會要再提高,甚至要負刑法責任。他也建議「兒少權法」「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及政院正在針對草案內容討論的「兒童托育服務法」能一致修法,由中央設立全國統一、涵蓋三法範圍的公告專區,北市府也將提出具體修法建議,提供中央參考。蔣萬安的三項建議包括,第一《兒少權法》69條,主要是保護受害者及避免二次傷害,應慎重思考公佈機構、行為人姓名的可能性及衝擊,盼中央在更明確的原則規範上修法。第二項建議是,針對兒少機構隱匿不報,除現行罰則應再提高到至少60萬元以上 ,同時對重大的案件,若隱匿不報,甚至應該要課以刑法責任。第三,包括《兒少權法》、《幼教法》及現在有相關草案討論的《兒童托育服務法》,盼未來步調一致,對於是否公佈機構及行為人名稱能夠成立專區,依照明確標準對外公佈,讓地方政府及媒體有所依循。北市政府副發言人李政軒則補充解釋,如果中央能設立全國統一、涵蓋各法範圍的公告專區,將能提供家長更便利的查閱相關裁處紀錄。不過,根據衛福部昨日的說法,似乎較傾向僅訂出媒體報導的「原則」,「經過行政機關審查後」,媒體才能適度揭露涉案者資訊。由於傳出衛福部希望由地方縣市政府負責審核,不僅媒體質疑「新聞報導要先報備行政機關」,有違新聞自由原則,「乾脆別碰個資」,地方官員也私下叫苦,「要審查媒體報導內容是否符合增進兒少、維護公益、是否適度太困難了」,盼中央能扛起責任,全國統一處置,別將燙手山竽丟給地方政府,出事後又指責地方卸責。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43953/sm-a60d11df1968b35ec35f06ebc6a957cb.jpg)
美國熱浪今年恐再創紀錄! 多州機構呼籲聯邦政府:將極端高溫、野火列為「重大災害」
非營利性會員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指出,由多州環境、勞工和衛生團體組成的聯盟,於美東時間17日敦促美國聯邦政府的行政部門防災減災機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為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提供重要的救災資金,但這2種情況目前均不被FEMA視為重大災害。生物多樣性中心能源司法主任兼高級律師Jean Su表示:「目前迫切需要FEMA將不斷加劇的熱浪和野火災害視為主要的氣候災難。現在是FEMA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時候了!這意味著為地方政府提供關鍵資金,以建立強大且有彈性的解決方案,例如社區太陽能和儲存、冷卻中心和空氣過濾等,這些都是我們保護工人和弱勢社區免受氣候緊急情況破壞的關鍵方式。」報導指出,科學家認為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並預計2024年將出現更嚴重的熱浪。美國各地初夏氣溫已經打破歷史紀錄,且6月的酷暑影響了西部及中南部地區,拉斯維加斯氣溫高達43.89°C,德州阿馬里洛(Amarillo)氣溫也上看39.44°C。達拉斯工人保護組織代表西德(Margarita Del Cid)指出:「氣候危機加劇,使德州勞工成為高危險族群,且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的負面影響對所有德州人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無論其社經地位。然而,大多數是移民或拉丁裔的臨時工特別容易受到高溫曝曬的影響。在德州,每3天就有1名建築工人死亡,而造成這些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炎熱,無論是中暑、體溫過高,或是長期曝曬導致的視力退化等健康問題。」美國野火蔓延,造成許多人命傷亡與財損。(圖/達志/美聯社)西德續稱,包括拉丁裔在內的有色人種社區通常居住在更容易受到野火災害影響的地區,這可能引發一些足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氣喘、支氣管炎,甚至影響大腦功能。因此若有將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定調為重大災難的聯邦標準,就能為這些脆弱社區和地區提供資源及支持。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WS)的數據顯示,極端高溫是美國天氣災害中的頭號殺手,導致的死亡人數比颶風、洪水和龍捲風的總和還要多。2023年,光是亞利桑那州馬里科帕郡(Maricopa County)就有近650人死於極端高溫災害,比2022年增加了52%。與此同時,隨著野火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強,許多地區正面臨更嚴重的空氣汙染。對此,美國產業工會聯合會(CIO)主席舒勒(Liz Shuler)也提醒,「2023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1年,但今年又有許多地區打破了新的高溫記錄,因此顯而易見的,勞工保護措施根本跟不上氣候危機的升級程度。 太多勞工平時暴露在高溫和野火空汙的工作環境下,且沒有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我們不僅需要制定強而有力的勞工保護標準,以應對環境變遷和加劇的氣候災害,還需要聯邦政府立即採取行動釋放資源。CIO呼籲FEMA根據《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Robert T. Stafford Disaster Relief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Act)迅速將高溫和野火列為「重大災害」,以確保勞工及脆弱社區,擁有所需資源來應對氣候變遷的威脅。」據悉,《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授權FEMA根據州、地方官員的請求,宣布發生重大災難,並釋放救災資金。例如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FEMA就曾迅速採取行動,透過《斯塔福德災難與緊急援助法》來應對新冠疫情。然而,FEMA至今拒絕將極端高溫和野火災害視為《斯塔福德法案》規定的「重大災難」。亞利桑那州公共衛生協會(AZ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執行董事亨布爾(Will Humble)也呼籲:「氣候變遷正在加劇亞利桑那州的野火和高溫災害,這類問題已在去年導致數百人死亡,雖然州政府和地方社區一直在應對這些威脅,但還遠遠不夠。將高溫和野火加入到FEMA已經宣布的災害清單中,將有助於亞利桑那州社區更好地應對這些日益常見的氣候威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38673/sm-8cfabdcc090352c7cc619a8c158dc7de.jpg)
菲律賓市長遭控共諜 她驚曝私生女身世:從小躲養豬場
菲律賓丹轆省自治市班班(Bamban)是一間默默無聞的小城,35歲市長郭華萍(Alice Guo)近日被控是共諜,引發外界關注。對此,郭華萍否認,她說自己是私生女,兒時大多時間都待在養豬場。據BBC報導,今年3月菲律賓當局抄了班班市一家賭場,這其實是一處詐騙園區涉嫌人口販賣,700名人獲救,其中202名為大陸人,73名為他國人士。怎料,該園區一半的土地是郭華萍所有,而詐騙園區就在她的辦公室後方。郭華萍稱,她2年前選市長就賣掉該地。據了解,郭華萍被要求去參議院接受質詢,不過她對自己的身世交代不清,讓官員質疑她是共諜,為大陸工作。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下令,要調查郭華萍的身分。菲律賓地方官員通常出身政治世家,外界對郭華萍的背景卻了解不多,她的姓氏郭也不是該國華人的常見姓氏,郭華萍說話沒有外國口音,臉上常掛著笑容。對此,郭華萍否認是共諜,她是大陸父親跟菲律賓女傭的私生女,這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她無法跟他人說,親生母親拋棄了她,為此感到很羞恥,她沒有朋友和玩伴,躲在養豬場裡長大。郭華萍表示,10多歲時她開始參與父親的生意,到附近城鎮買豬飼料,她也沒有參與人口販賣和詐騙,「我沒有那麼強大,我只是一個二級市的普通公民,沒有那種關係。」對此,菲律賓當局正在調查此案,如果確認她違規擔任公職可能會被免職。郭華萍說,她知道自己可能會變驅逐出境,母親離開了她,現在也會被自己的國家驅逐嗎,她明年將拚連任,「我不會辭職,將繼續為選民服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20625/sm-a792faceeb06ce59fd6c29ce84905389.jpg)
刪「建請」直球對決中市府賣抵費地 社宅政策淪內政部政治操作標的
內政部27日點名轟台中市政府標售大量抵費地,不優先當成社宅,罔顧居住正義。然而知情人士向本刊透露,地方建築業對此譁然,原本內政部基層擬定上簽的公文為「建請」中市府保留為社會住宅,竟遭層峰大筆一揮,刪除「建」字,僅留下強硬指導「請」保留為社宅文字,針對性與政治操作意味濃厚,引發熱議。內政部表示,中市府2月中揭露達123筆抵費地公開標售,底價逾新台幣200億元,恐將助長台中房價飆升,加劇民眾買房痛苦,應優先作為社宅儲備地,以利推動居住正義。地政司官員攤開資料指出,近五年全國公開標售區段徵收可處分建築土地及市地重劃地區抵費地,標售總金額達1,691億元,面積超過37.6萬坪;而其中,台中市府近五年來標售504億元、5.3萬坪,占全國比重近3成「比例高了些」。對此,地方上市櫃建商老闆28上午向CTWANT記者直言「就是政治操作」,重劃區本來就有抵費地制度,都是為了有利自籌財源,避免重劃活動反造成地方政府財務負擔。假設原地主有100坪土地,重劃分回45坪左右,那麼剩下的土地就是抵費地,一般都由主導的地方政府公開標售,經公辦重劃後,交通、管線等基礎建設到位「這些都要錢」,必須標售抵費地補充財庫,才有望達到收支平衡。建商指出,台中市前幾年對標售抵費地相對保守,近年則因捷運等大型工程需要經費,必須處理抵費地標售來補財務缺口,拿來和台北等交通基礎建設已經完善的城市評比「並不公平」。且審視本次抵費地標售案,大多座落在第13期大慶及第14期美和庄市地「600坪以上能獨立推案的才2塊,其他全都是100坪左右,只有鄰地地主可能有興趣」。未具名地方官員則透露,中市府主導的社宅進度已經達標,並無短缺問題。而內政部原先是盤點統計資料庫,撈出中市府近期標售抵費地面積偏高,發文要提醒中市府,宜配合中央社宅政策,優先以推行社宅為主,字眼中性;沒想到上簽後,遭層峰刪除「建」字,並要求加大力道發布新聞稿,直轟台中市政府,與其說關心社宅「更關心政治攻擊吧」。對此,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林家正28日下午向CTWANT記者澄清,強調並無長官刪改公文用語事宜,盼外界勿以訛傳訛,特別說明以正視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15816/sm-af40fac694b352f17ec67d60f0befc6d.jpg)
淡北道路今動工 將紓解台2線瓶頸
淡水民眾引頸期盼多年的淡北道路,於今(2)日在新北市長侯友宜、行政院、交通部及內政部等中央、地方官員共同見證下,舉辦動土典禮。侯友宜市長要求施工團隊務必確保施工品質與安全,並達成118年完工通車目標,期待完工後為淡海新市鎮、北士科開發帶來加乘效益,共同促進雙北繁榮進步。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淡北道路計畫從開始推動至今已逾28年,期間歷經無數挑戰與各項審查,市府團隊和在地民代攜手努力,一一克服,他也三次率隊參加環評大會,終於在109年順利通過,並於今日正式動工。侯友宜表示,有淡水「救命道路」之稱的淡北道路,是打通北海岸台2線交通命脈的道路,這項重大公共建設絕非單一人可以完成,絕對是地方與中央以及所有民意代表共同努力,也感謝所有參與者與支持者,讓大淡水地區居民脫離交通夢魘。(圖/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侯友宜指出,淡北道路串連新北市與台北市,以分流原則增設路廊,可以有效提升道路容量與運輸效能,同時規劃人本環境的改造、大眾運輸導向與智慧交通管理等策略,達到增加區域交通服務效能,未來可串聯淡海新市鎮及北投士林科學園區。侯友宜強調,從淡海輕軌綠山線的完工通車,到正在施工中的淡江大橋,淡北道路更是健全北海岸交通的最後一塊拚圖,三項淡水地區重要交通建設,不僅促成低碳旅遊的友善交通環境,讓淡水的美景被世界看見,未來也將結合臺北港,串聯淡水、八里、林口地區,成為北台灣得天獨厚的海陸重鎮,進而發展智慧製造及物流中心,提升周邊腹地產業加值。侯友宜也表示,目前淡海輕軌藍海線二期修正建設計畫仍在中央審議,期盼中央儘速核定,以完善淡海輕軌的服務路網。而淡水地區相關交通建設逐漸到位後,未來淡海新市鎮二期將帶動產業進駐,再加上淡海安居、淡金安居社會住宅的推動,讓淡水居民能夠在地就業、就學、就養,成為民眾安居樂業的好所在。(圖/新北市政府工務局提供。)工務局長祝惠美表示,淡北道路於108年3月、5月以及109年1月共舉辦3次環評大會,皆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率隊參加,環評通過後新北市府積極在雙北市舉辦說明會向在地鄉親詳細說明。淡北道路全長5.45公里,規劃為雙向四車道,總經費103.40億元,中央原核定負擔37.18億元工程費,日前行政院已核定修正計畫,中央負擔提升到59.02億元,其餘由地方政府負擔44.38億元,中央與地方共同為雙北重大交通建設努力。新工處長王益翔說明,淡北道路今年1月起進行路權範圍內清除、整地、圍籬架設等作業,接下來將先行施作新北市路段及淡水河側平面道路,接續再往南施作臺北市路段,最後同時完成兩市兩端進出口匝道後開放通車。至於民眾擔心施工期間影響交通,已協調北捷公司及公車業者視情況加開班次,建議民眾儘量改搭大眾運輸,工程也將依核定的交維計畫落實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288920/sm-8888f282b9ae084f3f6133f1e3f35deb.jpg)
以色列遭入侵!哈瑪斯海陸空滲透「佔領軍事基地」 納坦雅胡:我們處於戰爭之中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今(7日)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突襲,已知造成以國6死200傷。以軍證實哈瑪斯除發射數千枚火箭,也透過滑翔傘、輕艇等方式進行陸海空滲透攻擊;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則指該國已進入「戰爭狀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圖/達志/路透社)《以色列時報》指出,以軍正在加薩走廊圍欄周邊的卡法阿扎(Kfar Aza)、斯德洛特(Sderot)、蘇法(Sufa)、納哈爾奧茲(Nahal Oz)、馬根(Magen)、貝埃里( Be’eri)和雷伊姆軍事基地(Re’im military base)等7個區域與激進組織及其支持者戰鬥,並至少有1輛馳車四型主戰坦克遭伊朗聖城軍提供的RPG-29擊毀,其中雷伊姆軍事基地稍早已被哈瑪斯佔領。多個以色列軍民遭俘擄。(圖/翻攝自推特)以色列陸軍發言人則透過新聞稿證實,哈瑪斯成員使用動力滑翔傘、快艇等方式,滲透進邊境城鎮並與陸上部隊發動進攻。推特等社群甚至可見激進組織成員直播「無差別攻擊」濫殺平民影片,並將此稱為「聖戰」。另哈瑪斯對推特上以軍士兵及平民被綁架影片,表示被俘者不是人質是戰俘;以色列則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但指有地方官員遇襲身亡。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稍早指出,以色列正處於戰爭之中,但「我們將會勝利」。軍方則發起鐵劍行動,回應哈瑪斯藉由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事件、明顯受到外國或其他組織支持的阿克薩洪水行動。以軍士兵遺體遭遊街示眾。(圖/翻攝自推特)值得一提的是,包含真主黨在內的中東多個激進伊斯蘭組織,在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後宣布加入其行列,約旦西岸更是升起「只有戰時才會出現」的哈瑪斯旗幟。哈瑪斯也明言,這場行動是對阿拉伯國家跟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回應。哈瑪斯本次除舉起阿克薩清真寺事件的宗教大旗,也企圖援引國際法把攻擊塑造成「擊退佔領的入侵者的戰爭」。另以軍已在南部集結地面部隊,準備發動攻勢;加薩走廊居民則表示,以軍至少對當地發動數十次空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286518/sm-ea1114f4175da5c970fbc4af95c5987a.jpg)
不滿被情婦提分手…已婚警濫用職權打人 還謊稱她「威脅自殺」送精神病院
美國賓州一名已婚男警日前遭到情婦分手,不僅沒有和平解決,甚至開始濫用職權報復女子。據悉,他捏造假證謊稱對方有精神疾病想自殺,還以暴力方式逮捕女子,將她送進醫療機構強行治療,而現在事情曝光,男警也已遭到逮捕。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37歲的員警羅納德(RonaldDavis)雖然已婚,卻出軌了另一名女子長達4個月,而當情婦提出分手後,他便從8月21日開始,不斷向同事求助,聲稱女子擁有精神健康疾病,並在下班後用警用電子郵件,提交了她試圖威脅自殺的訊息給地方官員,順利獲得了追捕令。後來,羅納德與他的「平民同伴」(civilian companion)在州立森林的野餐區發現了女子,從同伴拍攝的影片中可以看到,羅納德想將她抱上車子,但女子不斷掙扎,2人倒在地上扭打,而羅納德便將女子壓制住,用大腿膝窩以「摔角的方式」夾住女子的雙腿,痛得女子不斷大喊「我無法呼吸了!」,也讓她的前額、軀幹、背部、臀部、前臂、膝蓋和下半身都受了傷。報導指出,女子最終被羅納德送至醫療機構進行強制治療,而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表示,由於該女子並無出現輕生念頭,已於8月26日將其釋放。而在後續的訊問中,警方查看了當時所謂「威脅自殺」的簡訊內容,結合上下文來看,才發現那是女子與羅納德之間的家庭糾紛,而她只是對羅納德的控制行為感到沮喪,並非真的想要傷害自己。目前,羅納德被依重罪絞殺、非法束縛、非法監禁等罪嫌逮捕關押,警方也於9月21日提交庭審,不得保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