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家
」南極冰層消失中…面積竟是「不列顛群島」5倍大 專家示警:絕對世界災難
衛星資料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遠低於歷史冬季水平,這對一個曾經能夠抵禦全球暖化的地區來說,非常令人擔憂。專家指出,若沒有冰來冷卻地球,南極洲可能會從地球的冰箱變成散熱器。英國冰川學家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據BBC的報導,南極洲巨大冰層調節著地球的溫度,白色表面能將太陽的能量反射回大氣,並冷卻冰層下方與附近的海水。然而,目前漂浮在南極海洋表面的冰面積不足1700萬平方公里,遠比9月份的平均值少了150萬平方公里,換算下來,消失的冰面積大約是不列顛群島(British Isles)的5倍之多。海冰在南極大陸的冬季(3至10月)形成,接著大部分會在夏季融化,它們是由冰山、陸地冰、巨大冰架互相構成的系統,這些覆蓋在陸地上的海冰可以充當保護套,防止海洋升溫。不過,「英國南極調查」(British Antarctic Survey)的卡洛琳霍姆斯(CarolineHolmes)博士則示警,隨著季節過渡到夏季,海冰萎縮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屆時冰融化可能會形成無法阻擋、互相反饋的循環。隨著更多海冰消失,海洋黑暗區域暴露出來,吸收陽光而非反射陽光,就會讓更多的熱量被吸收到水中,反過來融化更多冰,科學家稱之為「冰雪反照率效應」(ice-albedo effect),這可能給地球增加更多熱能,破壞南極洲作為全球溫度調節器的作用。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of Exeter)冰川學家西格特(Martin Siegert)教授也坦言,「我們正喚醒南極洲的巨人嗎?這絕對將是世界的災難。」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地球科學家霍格(Anna Hogg)教授也感嘆,「有跡象表明,南極冰蓋已符合最悲觀狀況的預測。」
光汙染日益嚴重 地球科學家:星星恐在20年後絕跡
過去12年中,世界各地的地球科學家觀測並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未來趨勢,由於光污染的快速增長,夜空中的星星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看見。據《衛報》的報導,地球科學家的報告指出,星星能見度的變化相當於天空亮度每年增加了9.6%,這一數據甚至還並未包含人造衛星無法監測、但越來越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的LED藍光照射,儘管多國採取了減緩光污染的政策,但狀況還是持續惡化。研究作者指出,換個角度看,天空在這種亮度增加的趨勢下,本來在夜間可看見250顆星星的地區,在20年後只能看到不到100顆。在繁華的都市裡,夜空從來沒有真的變暗過,相反的,天空中充滿著人造光,這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光在大氣中散射的結果。這種光污染導致了肉眼可見的夜空變亮,並削弱了星星的能見度。為了更好地理解不斷增長的光污染會如何影響我們對星星的觀察,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基帕博士(Christopher Kyba)蒐集了2011至2022年間由5萬1351名地球科學家用肉眼觀察星星能見度的評估。研究結果顯示,人造光使夜空的亮度每年增加了約7至10%,這相當於在不到8年的時間裡,夜空的亮度增加了一倍,《華盛頓郵報》記者甚至認為這種「失去夜晚」的態勢堪稱是行星等級。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引起學者對於明亮夜間環境對於人類健康危害的擔憂,儘管這方面的研究還未有定論,不過該研究小組成員也表示,夜間的人造光源算是項新的人類壓力來源,同樣也將對於自然環境帶來適應的問題。唯一可確定的是,這樣的問題將持續成長且不斷侵蝕地球的夜空,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完全看不到梵谷眼中的美麗星空。
「台灣真的在移動」? 氣象局:斷層會偷偷亂動
台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因此時常因為板塊運動而引發地震,對此《報地震-中央氣象局》臉書也發文指出「台灣真的在亂動」,氣象局在全台灣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藉由監測大地變形,地球科學家可以監視斷層、火山活動,以及地層下陷或滑動的一舉一動。而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也確實造成了明顯的地表位移。氣象局發文表示,「既然手機上的GPS可以監測我們每日的移動路線和距離,那麼,同樣的概念和技術,是不是也能監測臺灣的地表,看看它每天移動了多少呢?當然可以!」中央氣象局已在全台灣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結合各單位的建置成果,台灣已有超過450個連續觀測站,進行大地測量,建立臺灣大地變形的資料庫。氣象局表示,從地表來看,大型地震會造成明顯的地表位移,像是車籠埔斷層的錯動,為台灣地表帶來一道劇烈的、長達105公里的傷痕,斷層上盤的水平位移為1公尺至9公尺不等,而在大甲溪更出現地殼抬高、落差5公尺的瀑布景觀。氣象局也強調,「其實,除了地震期間,在短短數10秒內出現的「同震滑移」之外,地震前(間震期)、地震後(震後期),我們的斷層也都有「偷偷」地亂動!」氣象局表示,「中學地科告訴我們,地震是來自受擠壓的板塊,隨著應力不斷累積,在短時間內釋放能量、產生位移的結果。然而,地殼不只在地震時會動,平時地殼在「累積能量」的過程中,就會在地表出現非常微量的變形,或者是小小的、不起眼的地震。地球科學家就是透過這個原理,長期連續監測臺灣地表的一舉一動,希望可以找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氣象局也補充,雖然目前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地震預測技術,藉由地震前、中、後所蒐集的地表微小變形資料,可以讓地球科學家更了解地殼運動的樣態,或是分析出地震的發生週期、計算地震的災害潛勢,評估臺灣各地斷層的活動和地震的機制。
搜奇/國家公園驚現「幽靈腳印」 地面夠潮濕才會浮現2萬年前人類足跡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公園,發現一片「幽靈腳印」,每當地面濕氣足夠時腳印就會浮現,原先以為這是傳說中的大腳怪腳印,直到近幾年科學家著手研究,發現這竟是2.1萬至2.3萬年前的人類足跡,也就是說人類在末次冰期時代就抵達美洲。白沙國家公園化石足跡。(示意圖/達志/美聯社)位於美國西南邊的白沙國家公園(White Sands National Park),一直都是考古學家的寶庫,公園內擁有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冰河時期的化石足跡」,曾經挖出哥倫比亞猛瑪象、劍齒虎等等珍貴化石。據《NBC NEWS》報導,野生動物科學家大衛布斯托斯(David Bustos)在2005年於園區西部的河岸邊,發現一片古人類足跡,據《國家地理》報導,早在1930年代初期有科學家注意到,白沙國家公園的乾涸湖床上出現好幾個腳印,長22英寸、寬8英寸,當時以為是傳說中大腳怪存在的證據,不過有趣的是,每當地面夠潮濕時,這些腳印才會顯現出來,因此當時又被稱做「幽靈足跡」(Ghost Tracks)。這些「幽靈腳印」,只有在地面足夠潮濕時會出現在地面上,乾涸時又再次消失。(圖/美國地質調查局、伯恩茅斯大學) 直到2016年科學家們才證實這些腳印是人類足跡,現在其中一些腳印又被證實是在2.1至2.3萬年前留下,為北美出現的最早人類足跡。根據《科學》期刊在2021年發表布斯托斯的研究,其中提到在白沙國家公園的腳印上下層硬土中,發現古老的水生植物種子,並透過放射性碳定年法確認了年代。依據現有的歷史考據,人類最早足跡可以回推到1萬6千年前,有些科學家則認為可能是1萬3千年前,根據亞利桑那大學公布訊息,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人員傑夫皮加帝(JeffPigati)和凱瑟琳普林格(Kathleen Springer)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鑑定「幽靈腳印」上下方的種子化石,發現這些種子雖然年代不一,但目前最老的種子可追溯到2萬3千年前,徹底翻轉過去歷史。這些「幽靈腳印」,只有在地面足夠潮濕時會出現在地面上,乾涸時又再次消失。(示意圖/達志/美聯社)科學家們也逐步推演當時的生活,他們認為這些足跡是幼童和青少年流下來的,偶爾參雜成年人的腳印,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地球科學家馬修班納特(Matthew Bennett)表示,「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在這裡玩耍,成人在旁邊看顧他們,還有狩獵、生活」。目前,這些珍貴的腳印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考古學家丹尼爾奧德斯 (Daniel Odess),透過3D列印等技術保存,因為這些腳印因出土後正迅速消失。這些珍貴的腳印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考古學家丹尼爾奧德斯 ,透過3D列印等技術保存。(圖/翻攝自VRT NWS臉書 )不過,並非所有科學家都贊同研究結果,像是奧勒岡州立大學人類學家羅倫戴維斯(LorenDavis)就表示,研究人員應使用更多鑑定技術確認這些足跡年份,「這項結果足以改寫教科書,我們真的需要用高標準來看待這項研究」,還有其他考古學家認為,用種子年份推論「幽靈腳印」年份恐怕太草率,認為種子年份相差數千年,而且還需考量當時的氣候、水份等環境因素,需要更多檢驗。
SpaceX完成首趟民間人士太空之旅成功 4人順利降落美國佛州海域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Inspiration4任務」於18日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主要是讓民間人士登上太空,4位參與的民眾於18日順利降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域,結束了為期3天的太空之旅。根據《BBC》報導指出,SpaceX旗下天龍號太空船2號(Crew Dragon)搭載著堅毅號(Resilience)太空艙完成首次搭載民間人士登上太空的任務,於美東時間18日晚間7點落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外海大西洋海面上,之後太空船就被SpaceX回收到船上。報導中指出,太空艙在水面被發現時,外觀上有明顯的燒焦痕跡,據悉是由於太空艙在返回地球時與大氣摩擦產生高溫而導致,當時太空艙外的溫度高達攝氏1927度,在太空艙內的人員必須穿著特殊通風系統的全套飛行服裝,才有辦法確保自己在太空艙內保持正常的溫度。首批透過SpaceX登上太空的民間人士,目前已知名單為38歲的電商公司Shift4 Payments創辦人兼執行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51歲地球科學家普羅克托(Sian Proctor)、29歲醫師助理阿爾塞諾(Hayley Arceneaux)與42歲工程師森布羅斯基(Chris Sembroski)。除了艾薩克曼是自己支付費用登上太空外,其餘的人選都是由艾薩克曼所挑選陪同飛行。有媒體推測,艾薩克曼為了這次的太空之旅,共計支付了2億美金。報導中指出,雖然艾薩克曼與普羅克托都具備有飛行資格,但在這次的太空飛行任務中,並沒有參與太空船的飛行操作,這次的飛行都是透過SpaceX地面的團隊透過遠端與導航系統來操作。而他們所參與的「Inspiration4任務」,目標地點是在地球上空575公里的軌道,比起國際太空站、哈伯太空望遠鏡所在高度都還要高,是自1972年的登月計畫以來,人類飛離地球最遠的紀錄。
網傳「花蓮8/15恐發生規模7.7地震」引恐慌 氣象局說話了
近日有民眾發現Youtube上有一段疑似地震預測言論的影片,內容暗示花蓮8月15日將發生規模7.7地震,引發議論。對此氣象局回應,「地震預測」如無嚴謹的科學論述與資料校驗,實不具備防救災之意義,民眾勿需恐慌。疑似預測地震言論的影片於7月16日發布,內容暗示,花蓮地區恐發生規模7.7地震,引起民眾不安。氣象局強調,一旦發生有感地震或異常地震活動,本局將於第一時間對外發布資訊,提供民眾與防救災單位參考應用。氣象局指出,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處,地震發生頻繁,以近十年統計資料來看,每天平均約發生100次地震,其中規模4.0至5.0的地震發生頻率約每2天多就會發生1次,而規模5.0至6.0的地震約2個星期多就可能出現。至於規模7以上地震的部分,可供統計分析的樣本較少,自1900年以來至2020年為止的121年期間共計39次,但幾乎都於1978年以前發生,之後僅3次,包括1999年9月21日921大地震;惟最近一次花東陸地上規模7以上的歷史地震活動要追溯到1951年,自該年10月22日至11月25日於花蓮北部近海與花蓮南部接連發生4次規模7以上地震(2次7.3、2次7.1),鑒於樣本數不足較難進行統計分析。氣象局表示,對於地震預測之研究,全世界各國與地球科學家,皆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進行各項地震預測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有成熟的理論根據與實際驗證可供實際作業運用;地震預測雖非短期內可以達成,本局亦積極進行數種相關之地球物理觀測作業,包括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及地殼形變、電離層電子濃度、地磁變化、地震波速度與地震活動度等,並與學研界合作進行地震前兆研究。囿於科學界現階段對於地震預測技術仍未臻成熟,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的確切時間、地點、範圍及強度;為減少災害發生,氣象局目前正積極推廣「地震速報」系統,也就是在地震發生後,速迅對位於震央附近以外區域發出預警,以爭取數秒到數十秒時間供各界採取應變處置作為。氣象局強調,「地震預測」如無嚴謹的科學論述與資料校驗,實不具備防救災之意義,民眾勿需恐慌;提醒民眾隨時做好防震與臨震應變準備,倘遇網路發表地震言論,建議不要為其傳播、炒作,避免引發社會關注,造成社會大眾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