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
」 地磁暴 極光 北京北京、黑龍江極光現蹤 地磁暴恐影響太空船、衛星
大陸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表示,1日至2日會出現地磁暴,讓北京和黑龍江等地出現罕見的美麗極光。而地磁暴是一種太陽爆發活動,會造成太空船和衛星造成影響,而地磁暴4日可能還會出現。據《大皖新聞》報導,地磁暴是一種太陽爆發活動,日冕物質噴發的過程中,可以將數億噸太陽物質,快速拋離太陽表面,而磁場能如果命中地球,就會讓磁場發生變化,產生地磁暴。報導稱,如果磁暴活動變強,那大氣層會不停被加熱,這會給太空船阻力,減速且降低軌道高度,而在這樣的大氣環境下,也會對太空船安全大打折扣。不過,地磁暴也會產生極光,而據太陽黑子數變化來看。2024年是活躍年,所以冬天大陸北方還是有可能看到極光。據《抽屉視頻》報導,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觀測,大陸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都會出現極光活動,北京也有極光的觀測紀錄,而近日的極光也讓風雲3號G星單日軌道下降300公尺,是日常的4倍,而4日可能會有小到中等地磁暴。據悉,在地磁暴發生時,會讓通訊產生雜訊,甚至會讓通訊中斷,1889年的磁暴讓擾亂了加拿大魁北克全省的電力配置,連美國南方的德州都能看到極光。而對信鴿玩家而言,地磁暴也讓牠們的歸巢之路有了麻煩,而賽鴿在當天的歸巢率,只有百分之十幾。
地磁暴來襲!北京史上第2次極光影像記錄、北海道20年來首見肉眼可觀測極光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在12月1日晚間出現極光,不少當地居民以及遊客拍攝到這一美景。就連北京懷柔、門頭溝也記錄到了極光現象。無獨有偶,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夜空同日晚間也被觀測到出現淡紅色「低緯度極光」,名寄市天文台2日於X發布美麗極光的縮時影片,消息曝光引發各界關注。綜合《北京日報》、《山西晚報》、《日本放送協會》的報導,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太空氣象監測預警中心監測,北京時間前天(1日)20時到23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影響,地球發生了「全球磁場指數」為7的大地磁暴。「全球磁場指數」是衡量地球磁場活動的指標,它的取值範圍是0至9,數字越大,表示地球磁場活動越強烈。此外,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在12月1日晚間也出現極光,據稱,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漠河市今年多次觀測到極光。大陸網友1日晚則表示在北京懷柔拍到極光,而門頭溝區也有人記錄了極光的畫面。隨後,中國國家地理頻道轉發貼文表示,這是「北京史上第2次極光影像記錄!」無獨有偶,北海道北部名寄市1日晚間也觀測到了淡紅色的「低緯度極光」,名寄市立天文台說明,北極圈、南極圈出現的極光多為藍色和綠色,不過「低緯度極光」的特色是呈現淡紅色。此外因太陽活動將活躍至2025年,未來仍有可能在北海道觀測到極光。十勝縣陸別町的日本最大規模開放型天文台「銀河之森」也指出,雖然這是當地今年第4次透過鏡頭觀測到極光,但卻是大約20年來首次可以透過肉眼就清晰觀測到它。報導補充,日冕物質拋射是典型的太陽爆發,在太陽黑子強大的磁場驅動下,數億噸甚至數萬億噸的日冕物質被以每秒數百到上千千米的高速拋出,從太陽大氣層釋放到太陽風和行星際空間。噴發的物質是一種電漿,主要由嵌入噴發磁場中的電子和質子組成。在其作用下,地球磁場發生方向以及大小的明顯變化,磁暴隨之發生。隨著磁暴活動的逐漸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不斷加熱,進而膨脹並擴散至更高的空間中,這給太空船在軌飛行造成了額外的阻力,產生類似拖曳的減速作用,降低太空船軌道高度。當下正處於太陽第25活動週的上升期,截至目前,今年過往的每一天裡太陽表面都存在著黑子,少則一兩個,多則十幾個,對比2019年,281天零黑子的情況反差巨大。黑子活動區就是太陽爆發的源頭,這裡是太陽表面磁場最強、能量最密集的地方,典型的事件如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往往都來自太陽黑子。根據目前太陽黑子數變化情況來判斷未來太陽活動的勢頭,2024年仍然是太陽活動的高年。這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冬天裡,大陸日本等地的北部還有看到極光的可能性。
強烈地磁風暴來襲! 北京、黑龍江罕見出現極光 明可能再現
大陸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1月30日發布「大地磁暴預警」,12月1日17時到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爆發影響,出現Kp指數(每3小時全球磁場指數)為7的大地磁暴,Kp指數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小地磁暴,1日晚黑龍江漠河北極村出現紅綠極光,北京懷柔也拍到史上第二次極光影像記錄,目前地磁活動還在持續,預計地磁暴4日可能再現。Kp指數反映地球磁場活動,數值越大對應地磁活動越強。這與11月30日發布的大地磁暴預警相符。受地磁暴影響,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均出現極光,甚至北京都有清晰的極光目擊和觀測記錄。澎湃新聞報導,CME作為典型的太陽爆發活動,是在太陽黑子強大磁場驅動下,將數億噸甚至數兆噸的日冕物質,以每秒數百到上千公里高速拋出,形成類似爆炸衝擊波,衝擊波快速傳遞到太陽系各處。被轟擊後,地球磁場發生方向及大小明顯變化,地磁暴隨之發生。除極光外,磁暴帶來影響很多,其中之一是驅使地球高層大氣微粒運動加劇,最終造成大氣整體受熱膨脹,向更高太空擴散,從而對飛行在太空的航天器製造更大的飛行阻力,威脅航天器在軌安全。此次地磁暴過程造成風雲3號G星的軌道單日降低約300米,達到日常情況下軌道衰減數值近4倍。幸好在準確預報下,衛星運控部門提前做好準備,所以此次大地磁暴對風雲衛星運行影響不大。對於信鴿玩家而言,鴿子從幾百公里外藉助太陽和地磁導航回家,地磁暴給這些信鴿歸巢製造不小麻煩,甚至有賽鴿俱樂部當天歸巢率只有百分之十幾。這是今年繼2月27日、3月23、24日、4月23、24日、9月19日,第7次發生大地磁暴級別的地磁活動。根據最新監測和預報,受太陽冕洞高速太陽風和12月1日CME的共同影響,12月4日可能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大陸紅星新聞報導,北京天文館研究員、《天文愛好者》雜誌主編朱進1日晚稱,雖然極光常見於高磁緯地區,但如果地磁暴特別強,極光發生的範圍會擴大,據記載,地磁暴厲害時,甚至在赤道地區都能看到極光。
凌晨發生特大「地磁暴」 新疆出現璀璨極光奇景
由於太陽出現特大地磁暴的關係,結果影響到中國新疆地區,當地在24日凌晨出現異常璀璨亮麗的紫紅色極光,讓人看的是目不轉睛。但除此之外,地磁暴也讓中國的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運轉軌道降低了560公尺。根據《新京報》報導指出,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表示,24日2點到8點這段時間,發生了Kp指數(全球磁場指數)為8的特大地磁暴。據了解,這次的地磁暴是由太陽產生,主要是由「冕洞高速流」和「日冕物質拋射」交互作用而產生。當太陽表面的高速太陽風大量飛出時,會同時攜帶出許多具有太陽能量的物質飛離表面,因此形成類似爆炸衝擊波的事物,進而快速影響到太陽系各處,地球磁場在衝擊波的影響下,磁場方向與大小發生了變化,因此引發地磁暴的現象。而這次的地磁暴主要是在中國新疆地區引發特殊奇景,從24日凌晨開始,天空就出現紫紅色的璀璨極光。而中國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表示,因為地磁暴的影響,氣象衛星「風雲三號G星」運轉軌道降低了560公尺。
雲南亞洲象莫名一路向北 專家:地磁暴喚起其遷徙本能
大陸澎湃新聞網1日報導,雲南省西雙版納「斷鼻家族」15頭亞洲野象北上「遠足」,逼近昆明城,離家跋涉一路向北近500公里,除了缺食物、或迷路,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暨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研究員謝燦有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這是雲南野生大象固有遷徙本能的一次覺醒。有可能是因為某次太陽活動異常引起的磁暴,啟動了這種本能。據報導,除了這次北遷,近期還有另一批南下亞洲象,此前有專家稱,象群北上是因為原有棲息地遭到破壞,食物匱乏,北上是為了找食物;也有人說,是象群的首領迷路了,才一路向北。澎湃新聞報導,謝燦表示,如果象群是為了找食物,那北上不一定是好的選擇,北上沿途的食物可能更加匱乏。研究動物磁感應和生物導航的科學家謝燦日前在「朋友圈」提出:「我更相信這是雲南野生大象固有遷徙本能的一次覺醒。有可能是因為某次太陽活動異常引起的磁暴啟動了這種本能。」他認為,長距離行進,一路向北,方向明確,這並不符合單純覓食的特徵,這些亞洲象更像是在遷徙──先北上,然後可能掉頭返回──南下。象群這麼做,是因動物遷徙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地球磁場(簡稱地磁)。很多動物都在地磁指引下,季節性周而復始長距離遷徙。磁場擾動或多或少都會干擾動物遷徙過程。而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磁場。謝燦推測,這些亞洲象一路向北,更像是烙印在其基因中的遷徙本能,偶然間被激發,而這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太陽爆發活動及其在日地空間引發的一系列強烈擾動,被稱為太陽風暴。太陽風暴過程中產生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在到達地球時,衝擊地球磁層,可引起全球範圍的劇烈地磁擾動,即地磁暴或磁暴。大陸《科技日報》報導,地球正經歷一個新的、大約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而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氣管理局與太空總署科學家2020年9月15日表示,第25個太陽周期在2019年12月拉開序幕,太陽活動慢慢加劇,預計2025年7月達到峰值,然後回落,到2030年左右結束。澎湃新聞報導,有趣的是,雲南亞洲象群開始北上時間,與太陽風暴、地磁暴發生時間吻合。2020年2月18日-19日,曾發生一次中等地磁暴。有專家指出,前述亞洲象是2020年3月開始向北遷徙。謝燦推測,一種可能是,太陽風暴誘發了地磁暴,而地磁暴以某種方式啟動了這群亞洲象的遷徙本能。但現在還不清楚它們是否南下,以及「什麼時候南下」。此外,資料顯示,2020年7月另有兩次地磁暴,分別是7月14日與24日-25日。據官方「雲南發布」消息,前述遷徙象群2020年7月間曾在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大開河村傷人,致1人死亡。2021年4月15日-17日和4月24-26日,分別又出現了兩次中小地磁暴。巧合的是,前述亞洲象群4月16日開始北上進入玉溪市元江縣,4月24日其中兩頭大象南下返回普洱市墨江縣境內。謝燦解釋,大象本來就遷徙。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年一度的東非動物大遷徙中,就有大象身影。當然,那是非洲象。它們每年夏季北遷,然後再返回。雲南的亞洲象或許受地磁暴等因素影響,產生與非洲象遷徙類似的行為。「如果雲南的亞洲象明年或者未來還有類似的『遠足』行為,那麼也許可以說明他們遷徙的本能已經覺醒,並且在地球磁場的指引下開始慢慢建立周期性遷徙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