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經濟
」國際局勢緊張…2023全球軍費總額創歷史新高!台灣排名21
隨著國際軍事緊張局勢升溫,2023年全球軍事支出總額2.443兆美元,約新台幣80兆元,創歷史新高,是2009年以來最大漲幅6.8%。其中,台灣的軍事支出較前一年增加11%,達166億美元,約新台幣5450億元,在全球排名第21,較前一年下滑一個名次。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1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軍費連續第9年上揚,這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非洲、歐洲、中東、亞洲、美洲等5大地區的軍事支出都增加,歐洲、中東和亞洲漲幅尤其顯著。全球軍事支出前5大國依序為美、中、俄羅斯、印度和沙烏地阿拉伯。美國軍事開支年增2.3%,達9160億美元。大陸則連續29年增加軍費開支,2023年總額2960億美元,增幅達6%。大陸的軍費開支占整個亞洲與大洋洲的一半,這也間接促使日本等鄰近國家在軍事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日本去年的軍費支出為502億美元,台灣166億美元,均成長11%。印度的支出則增加4.3%,達到836億美元。SIPRI高級研究員田楠(Nan Tian)表示,考量到俄烏戰爭「毫無結束跡象」,加上當前中東局勢,以及亞洲日趨緊張等種種因素,各國可能會繼續提升軍事力,預計全球軍事支出的成長趨勢至少還會持續好幾年。「彭博經濟研究」地緣經濟首席分析師威爾希日前指出,冷戰後的「和平紅利」即將一去不復返,西方國家的軍事預算可能須回到冷戰時期占GDP高達4%,才能應對21世紀的安全挑戰。據估算,若美國及七大工業國集團(G7)盟友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將相當於在未來10年額外撥出超過10兆美元。
史上最大規模「選舉年」 小摩示警:全球經濟和股市將承壓
2024年將是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選舉大年,據統計,今年全球將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上演選舉大戲。其中,美國、俄羅斯等大國選舉牽動世人神經。今年各國的選舉將覆蓋全球近一半人口,預計將成爲歷史上選舉最多、覆蓋人口最廣的一年。小摩在近日的報告中寫到,今年步入「選舉大年」,預計多國的選舉將對經濟和股市將產生重大影響,結果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民粹主義、民主惡化和地緣經濟分裂,許多選舉可能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選舉。預計全球經濟將面臨下行壓力,而股市可能表現出更多的波動性。除了美國、俄羅斯將分別於今年11月和3月舉行大選外,新一屆歐洲議會選舉也將於6月6至9日舉行。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近日也透露,他的計劃是今年下半年舉行大選,此外,墨西哥、印尼、南非等多個國家也將在今年舉行大選。而在所有的選舉中,小摩預計美國的大選將是最重要的。從目前的的民調結果來看,今年的美國大選很有可能再次出現拜登和川普的對決。報告稱,與其他選舉相比,美國大選的影響更大、更值得避險,因爲川普的勝利可能會產生更廣泛的宏觀影響,包括通過一系列行政命令取消或逆轉拜登的許多政策。川普預期的政策之一是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預計將引發全面的貿易戰。如果實施,這可能會推動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漲4至6%。面臨貶值風險的將是人民幣、歐元和墨西哥披索等。摩根大通策略師發現,有關選舉的不確定性也將導致波動率指數上升,而潛在的經濟衰退將使情況進一步惡化。在美國大選年,標普500指數的波動性要比非大選年高出2個基點。因此投資者應為更高的風險溢價和市場波動性做好準備。此外,小摩補充道,今年大選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主題是「民主指標」的持續侵蝕,這也將對市場產生影響。並指出,較弱的治理造成了更高的波動性和更低的市盈率,「我們發現,在民主指標降級後,10年內的股票回報率平均比這一指標升級的國家低5%。」
IMF:地緣經濟嚴重裂解 恐使全球GDP總值下降7%
「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16日於瑞士達沃斯登場的前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報告警告說,過去數十年,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如今卻出現了嚴重裂解,可能使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總產值下降多達7%。而如果科技領域也脫鉤,有些國家蒙受的GDP損失甚至會高達8-12%,主要為低收入和新興經濟體。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證實,大陸副總理劉鶴18日將與美國財長葉倫在瑞士蘇黎世會面。外界預計兩人將就中美經濟發展交換意見。IMF報告中列舉了政府政策正在逆轉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幾種方式,例如對貿易、移民和跨境資本流動的限制。報告作者將這一過程稱為「地緣經濟分裂」(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長期」來說可能拉低全球GDP多達7%;報告並未明言「長期」係指多久時間。報告還警告,如果科技領域也脫鉤,有些國家遭受的GDP損失將更大,幅度可能高達8%至12%,主要會波及一些低收入和新興經濟體。IMF稱,「這可能會使幾十年來的經濟全球化功虧一簣。」IMF說,過去多年來貿易關係不斷深化,使全球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同時透過降低價格,讓已開發經濟體的低收入消費者受益。但「新冠大流行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一步考驗國際關係,並增加人們對全球化好處的懷疑」。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多國通過出口禁令限制醫療物資和食品的出口,這些禁令占貿易限制措施的90%左右。此外,俄烏衝突和衍生出的相關制裁,導致了能源和農產品市場的嚴重混亂。IMF說,世界貿易越分裂,成本就越高,而科技脫鉤將顯著放大貿易限制帶來的損失。「隨著國際風險分擔減少,(全球經濟分裂)可能導致總體經濟波動加劇,引發更嚴重的危機,國家緩衝也將面臨更大壓力。」IMF在報告中建議,從三方面著手應對全球經濟分裂:強化國際貿易體系;協助脆弱的國家處理債務;以及加緊腳步因應氣候變遷。1月16到20日,「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達沃斯舉行,預計將有52國的領袖,和多國的財長與央行行長出席,探討包括通膨、烏俄戰爭等2023年的全球經濟挑戰。本屆年會主題正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合作」(cooperation in a fragmented world)。
綠委控藍洩種金鑽技術給陸方?龍介仙教民眾自種鳳梨諷「別告我洩密」
大陸3月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引發朝野關切是否會衝擊鳳梨產業,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指控台灣蔬果的種植技術已逐漸被轉移到大陸,大陸全部學走後就一腳踢開台灣,「都是國民黨害的」。對此,曾與前總統馬英九協助行銷台灣鳳梨的台南市國民黨議員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不難,一般民眾在家裡也能種「別再瞎扯洩國家機密」。謝龍介強調,世界上還有許多與台灣同緯度的國家或地區都種鳳梨,但台灣金鑽鳳梨就是特別好吃,關鍵除了台灣土地特殊外,與本地空氣、水等因素、農民悉心照顧都有影響,這不是其他國家想學著種就能種出來的,否則金鑽為何能進入大陸市場?他也呼籲,既然金鑽鳳梨風暴肇因於大陸農產品害蟲檢疫問題,蔡政府就應回歸到兩岸協議儘速協商檢疫問題,別再亂扯其他不相干的事,轉移焦點。謝龍介昨晚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指出,亞熱帶水果有其特性,保存時間期短是出口商最要面對的挑戰,所以水果外銷很重視「地緣經濟」。儘管台灣目前水果保存、熟成技術都有進步,但是鳳梨很重,空運雖節省時效並不划算,只能透過海運出口,海運時間如果太長,又很容易爛掉,因此離台灣最近的中國大陸,在「運送時間」考量下就成為台灣水果最佳出口選擇,過去農民都是晚上裝貨櫃、隔天就能抵達中國大陸港口,再加上綠色通關,就能在保鮮期內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反之,如果要銷到澳洲、美國等較遠區域,就有很多困難必須克服,政府還要補貼運費,在成本上划不來。針對大陸此次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謝龍介說,他原本認為陸方動作太突然,但他進一步瞭解後,原來陸方去年就已經透過管道告訴農委會,從今年起不再同意台灣鳳梨透過燻蒸除蟲後進入大陸,農委會必須說清楚,是否有預先因應。由於陸方宣布從三月一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民2月底收到訊息後,就拼命採收,想趕在三月一日前搶進大陸,據他瞭解,僅228當天,抵達廈門港的台灣鳳梨貨櫃就一百多個,陸方隨後收批抽了十九個貨櫃有十二個櫃不及格,但這還不包括驗出出不及格後、台灣進口商要求退運回台灣的部分,他聽農民提到,緊急闖關的一百多個台灣鳳梨貨櫃,大約有一半不符合陸方要求退運,大概會在一週後返抵台灣,屆時也是台灣內銷鳳梨盛產「大出」之際,對鳳梨農的挑戰才真正開始。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其實不難,「所以別再瞎扯什麼國民黨將鳳梨種植技術洩漏給大陸」的離譜說法,一般民眾也可以在自家陽台以盆栽試試看。 只要買回帶皮鳳梨,將鳳梨尾部的葉子部分留下來,將葉子部分的果肉削除乾淨,再拿掉約三分之一的葉子,然後將剩下的葉子部分泡在水裏,不必全部浸泡,與種水耕蔬菜類似,大約幾天後就會長新鬚根,然後再移植到裝有土壤花盆中,澆水就會成長,13個月後就會開花結鳳梨。謝龍介最後還開玩笑的說,他把綠委口中的「國家機密」外洩給一般民眾,讓民眾可以在自己家裡種金鑽,鳳梨農可別來罵他,起碼民眾要自己種鳳梨還是要去先買一顆完整鳳梨取下芽冠,對於擔心鳳梨滯銷的農民,起碼仍有一點點幫助,同台的其他名嘴則起鬨「這也算是種鳳梨救台灣」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