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
」 地震 大地震 美國 地區 板塊![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6674/sm-8c4e33233af525dea85b57f1672ca53e.jpg)
女山友攀馬博拉斯橫斷墜崖遭雪埋17天 搜救隊今搏命吊掛帶回遺體護送返家
一支8人登山隊日前在攀登高難度登山步道「馬博拉斯橫斷」時,其中1名女性隊員在烏拉孟斷崖不慎失足滑落山谷,無法移動。南投縣消防局1月30日獲報後立即啟動搜索,惟期間遭遇惡劣天候、積雪嚴重、連續鋒面來襲,直到今(15)日上午8時許再度出發搜救,並成功在斷崖下方約400公尺處尋獲罹難女子遺體,並在下午將她運送回花蓮。據了解,南投縣政府消防局在1月30日上午7時許接獲女子失足墜崖通報後,派遣轄區第3大隊、信義及玉山分隊消防員,會同玉管處巡護員組成搜救隊,搭直升機趕赴救援。搜救隊在墜崖女子的2名隊員導引下,確定其墜谷位置,持續下切達150公尺,沿途雖發現女子掉落的綠色哨子、2支登山杖,但直到已達繩索最後止滑結,仍未發現女子蹤跡。後因天候惡劣、積雪嚴重、雪高及膝,且搜救同仁陸續出現高山症反應,加上將有連續峰面來襲,搜救隊在連續搜索4天後只能無奈決定先下撤。其後經過多日監測,多方對天氣進行研判後,決定在今天上午8時搭配搜救人員申請直升機進行空勘,展開進行第二梯次搜救活動。搜救隊谮終在烏拉孟斷崖下方約400公尺處發現已經罹難的女性山友,但現場坡度極為陡峭危險,拖吊作業之困難程度前所未見,一行人決定返回前進指揮所,研妥搜救行動計畫。中午12時30分,消防署特搜隊及玉山消防分隊共5名搜救人員再次搭乘直升機,滯空吊掛人員至現場,並在下午1時20分接觸罹難者。4名搜救人員於峭壁斷崖險境中,拖拉及挖掘障礙物,終於成功將大體打包,再與直升機成功配合吊掛,下午3時1分成功降落花蓮德興棒球場後,將大體交由警方及家屬,完成本次艱鉅任務。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指出,本案特別感謝內政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及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的全力配合,才能夠完成此次不可能任務。消防局提醒山友,冬季高山氣候多變,登山應審慎規劃,攜帶合適裝備,並隨時注意安全。根據玉山國家公園官網資料,馬博拉斯橫斷又稱馬博橫斷,是台灣登山界公認的4大高難度障礙路線之一。馬博拉斯橫斷步道自南投縣東埔登山口入口,到花蓮縣玉里林道玉林橋出口,全長故96.3公里,是台灣縱走路線中第二長的路線。步道沿著中央山脈稜線而走,沿線自然資源豐富,除了因山高路陡,屏障性較大外,稜線上斷崖嶙峋,極富地形地質景觀與挑戰性;雖有步道系統,但步徑較差,必須有完整之登山裝備、充沛之體力、耐力,以及豐富登山知識,方可在此進行登山活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1/396571/sm-4c2b4cb4bbed7bd672e7a3c55ca2de07.jpg)
衣索比亞爆發規模6地震 119公里外首都也有感
東非國家衣索比亞(Ethiopia)於當地時間14日晚上23點28分發生規模6強烈地震,震央位於該國奧羅米亞州(Oromiya)梅特哈拉(Metehara)梅特哈拉(Metehara)北方約6.5公里處,震源深度僅10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震央周邊地區感受到強烈震動,就連119公里外的首都也有明顯感覺。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起地震發生後,資訊網站火山發現(VolcanoDiscovery)便在2分鐘內率先曝光相關訊息,隨後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在世界時間(UTC)14日20點36分公布資訊,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也於UTC時間20點44分開始分析。報導中提到,這起地震讓衣索比亞當地許多城市都有震感,梅特哈拉(Metehara)距離震央約11公里,當地人口約23,400人,受到中度搖晃影響;阿瓦什(Āwash)距離震央37公里,當地人口約36,500人,感受到輕度搖晃;納茲雷特(Nazrēt)距震央76公里,人口約214,000人,可能感受到輕微搖晃。此外,蓋萊姆索(Gelemso)、莫佐(Mojo)、德布勒伯漢(Debre Birhan)、畢索夫圖(Bishoftu)等地,雖然距離震央超過77公里,但仍感受到輕微搖晃。至於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距離震央119公里,當地人口約3,860,000人,也感受到輕微搖晃。除此之外,UTC時間14日20時28分,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也偵測到地震,推測是餘震,但目前沒有切確資料能確認規模與震源深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96543/sm-084423e4428dfaa7ca9c3c24e1948a0e.jpg)
大陸新一輪找礦行動 整體有重大突破
大陸央視14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指出,大陸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效顯著:新發現10個億噸級油田、19個千億方級氣田;探獲10個大型以上鈾礦床,鈾礦資源量大幅增加;銅、金、鎵、鍺、銦等12種礦產資源量顯著增加;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礦產取得重大突破。 陸新一輪找礦行動有重大突破。(圖/大陸央視)據報導,大陸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新發現很多大型礦,特別是銅、鋁、鋰等礦產的新增資源量大幅度增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指出,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36個礦種採取一礦一策。既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錳等大宗礦產,也有鋰、稀土等戰略新興礦產。「銅礦是工業最重要的『糧食』。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國新增3000多萬噸銅,等同於以前10年期間總和。」此外,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新興礦產勘查的重大突破,為大陸新能源、新材料、航太航空等新興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有力資源保障。「在四川甲基卡到新疆的阿爾金,我們建立了一條3000公里長的鋰礦帶,資源量可能到2000萬噸至3000萬噸,能夠保證我們鋰的價格不受西方礦業公司的控制。」唐菊興說。能源礦產方面,大陸在鄂爾多斯盆地探明3個千億方級深層煤層氣大氣田,探明地質儲量突破5000億立方米;發現全球首個超深水超淺層大型氣田,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1000億立方米,大陸清潔能源自給能力顯著提升。2011年至2020年,大陸啟動了找礦突破行動。相關數據統計,這一輪突破行動,石油、天然氣新增資源量分別為101億噸、6.85兆立方米,發現17個億噸級大油田和21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田;新增煤炭資源量5268億噸、鎳資源量349萬噸,新形成32處非油氣礦產資源基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5342/sm-97566886914acaef8bea10e82a87632e.jpg)
嘉義大埔半夜又傳4.4地震 專家憂:曾文水庫壽命恐遭影響
嘉義縣大埔鄉於10日凌晨1點39分再度發生地震,這次地震規模4.4,震源深度14.7公里,震央位於北緯23.27度,東經120.57度,也就是在嘉義曾文水庫的旁邊。而也因為如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也十分擔憂,認為這次的地震對曾文水庫的壽命有一定的影響。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郭鎧紋表示,曾文水庫位於「玉井向斜」坡地,而此次地震的震央正好位於水庫旁,地震發生時受到擠壓會形成皺摺,若因此引發山崩,大量土石崩落至水庫內,將導致蓄水量減少,進而影響水庫壽命。根據「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資料顯示,嘉義縣大埔鄉位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代表該地過去曾發生過土石崩塌,或具有發生山崩與地滑的潛在風險,郭鎧紋認為應提高警覺。郭鎧紋解釋,這次地震規模雖然只有4.4,僅相當於0.002顆原子彈,但就規模4的地震而言,其破裂面積已相當於台灣大學公館校區的大小,其實還是不容忽視。除本次地震外,郭鎧紋也分享了全球地震活動的觀察數據。自2022年至今,全球共發生42起規模7以上的地震,平均發生間隔為27天。其中,間隔小於27天的地震事件有28次,占總數的66.67%;而間隔超過60天的則有6次,最長的間隔時間達110天。根據這些地震間距的分析,郭鎧紋預測在未來1個月內,全球很可能再次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呼籲民眾應保持警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95153/sm-4e4bbbb808124b788784dd1f333e61bf.jpg)
四川山崩!29人失聯持續搶救 村民徒手挖土「流血仍不放棄」救人
大陸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昨(8)日發生山崩,官方今(9)日證實,造成至少10戶房屋被埋,有1人重傷、1人輕傷,並有29人失蹤。據悉,村民不斷徒手挖土救人,雙手流血仍不放棄,不少家屬不願離開村子,指為等待奇蹟發生。綜合陸媒報導,這起山崩事件發生在昨日上午11時50分,經過官方初步查核,2名被救出的傷患已送往醫院治療,均無生命危險,另有29人失聯,最終人數還在進一步釐清當中。專家研判,這次災害可能與近期持續降雨及地質條件有關,目前山崩仍在持續。據了解,已有超過200位村民撤離並安置在某所中學,當局也調配30台發電機和100頂帳篷、400張救災床、1100床棉被,以保障災民用餐、住宿、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現場救援指揮部帳篷已搭在山腰上,包括消防隊、警方、醫療團隊等人員正積極上山救人。附近山坡上圍坐著許多不願離去的村民,其中一位老翁每次被勸下山時,都會說到,「想再等等,看能不能有奇蹟」。報導指出,當山崩發生時,村民們第一時間衝向前進行救援,有人用鐵鍬撬開瓦礫、碎石,也有人徒手搬開大石頭。一名雙手流血的女子將這個畫面記錄下來,並感嘆「背後原本是姑爺的房子,現在已經被沖到山下面去了」。當地村民也自發性組成志願隊,幫忙運輸泡麵、礦泉水等物資,還有人在家裡煮了10斤麵條,並將一碗碗熱騰騰的麵端給救援人員食用。救援人員透露,現場氣溫較低,施救過程中又發生多次山體滑坡,加上滑坡後的山體更加鬆散,救援進度緩慢,也因為地形複雜、道路狹窄,救援設備難以有效使用。救援隊也利用生命探測儀、派出搜救犬,希望能在廢墟中找到倖存者。截至目前,當地應急管理廳已調派省應急救援信息中心、省應急救援總隊、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川煤隊、安能三局、省地質局、消防救援總隊等共計780餘人趕赴現場開展救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95142/sm-a927f33fd49bc479312f049705fcaf7d.jpg)
加勒比海區域驚傳7.6強震 波多黎各與維京群島發布海嘯警報
在美東時間8日下午6點23分左右,加勒比海地區發生規模7.6地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報告,此次強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震央位於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喬治城(George Town)西南方,距離約129英里(即209公里)左右。目前也傳出,波多黎各(Puerto Rico)與維京群島(Virgin Islands)的沿海地區正面臨海嘯威脅。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國家海嘯警報中心預計,最早可能在美東時間8日晚上8點48分左右出現具有危險性的海嘯,恐會對當地海灘、港口及其他沿岸水域構成危險。但目前尚未確認是否已生成海嘯波,該中心正持續監測並評估相關風險。與此同時,美國國家氣象局也對對海地(Haiti)、貝里斯(Belize)和巴哈馬(Bahamas)提出了潛在威脅警報。根據海嘯警報系統資料,目前美國東海岸、墨西哥灣沿岸各州以及加拿大沿海地區並未被認定為直接受威脅,但中心表示,震央周邊1,000公里範圍內的沿岸地區仍可能受到危險海嘯波的影響。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海嘯災害,有關當局已建議波多黎各與維京群島的居民立即離開水域,遠離海灘、港口、碼頭、海灣及河口等易受影響區域,同時提醒民眾切勿前往岸邊觀察海嘯現象。至於人員傷亡或建築物損壞的情況,目前尚無初步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94905/sm-24459c1fefa109e24857be2acbbd265d.jpg)
這下情侶該去哪?阿里山「天長、地久」吊橋將拆除 未來僅有它重建
往阿里山必經的嘉義縣番路鄉觸口「天長橋」、「地久橋」2座吊橋,流傳著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傳說,吸引遊客絡繹不絕,因橋梁結構年久老舊,都封閉了,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表示,為顧及安全,2座橋都將拆除,地久橋會建新橋,工程最快3月發包。阿管處指出,出口的天長吊橋、地久吊橋遊客相當多,2座橋興建至今40餘年,屢次檢修,但仍有主索、垂吊索等鋼索斷絲等吊橋構件嚴重老化情形,加上近年來地震、風災影響,為遊客安全、提升旅遊品質,對2座吊橋全面整理。但「天長吊橋」橋塔位處陡峭河岸邊坡,下邊坡長年受水流侵蝕,橋塔基礎、錨定座周邊邊坡崩落明顯,多次修復邊坡效果有限,崩落風險極高,嚴重威脅橋塔及錨定座安全,且該處地質不宜改建,自去年2月29日起永久封閉, 將拆除,只保留橋塔紀念。阿里山公路起點處的天長吊橋已封閉禁通行,將拆除,只保留橋紀念。(圖/阿管處提供)「地久吊橋」則有多處木縱梁腐朽損壞,考量遊客通行安全,依《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第8條規定辦理,今年1月1日起封橋,由於損壞的主構件已超過使用年長,且不易更換,此橋將拆除,另建新橋。阿管處表示,規畫新建的地久吊橋約136公尺長,經費約1億元,已完成設計圖說審查,正辦招標前置作業,最快今年3月辦理工程招標,初估工期420日曆天,預計2026年下半年竣工。嘉縣府文化觀光局指出,天長地久兩座吊橋座落在八掌溪與獨寮山間河岸上的觸口村,是阿里山公路的起點處,是早期番路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天長橋在高處,位在龍隱寺後方,地久橋在低處,與觸口橋平行於台18線上。2座吊橋一高一低,跨越溪河,在橋上俯瞰風光,視野開闊,尤其天長吊橋距離溪底深,走完吊橋是一大挑戰,而橋名天長地久,更吸引成雙入對的情侶漫步橋上,既浪漫又考驗膽量,但隨著天長橋永久封閉,試膽量成絕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4天發生200次地震「當局下令全島疏散」 數千居民與遊客逃離希臘度假島嶼
近期由於頻繁的地震的關係,在短短4天內發生200次地震,導致希臘著名旅遊島嶼聖托里尼(Santorini)的氛圍十分的緊張。後續由於希臘政府下令封島的關係,數千位居民與遊客於4日搭機、搭船離開島嶼,前往希臘首都雅典避險。綜合外媒報導指出,愛琴海(Aegean Sea)聖托里尼與阿莫爾戈斯島(Amorgos)之間,幾乎是每隔幾分鐘就會發生地震;4日清晨,當地記錄到一場規模4.8的地震,與週末曾出現的規模4.9地震相當接近,這使得島上民眾驚恐萬狀。根據希臘《公共廣播公司ERT》報導指出,近幾日已有超過6000名居民離開該島。當地政府也關閉了聖托里尼及附近伊俄斯(Ios)、阿莫爾戈斯與阿納菲(Anafi)的學校,以防止進一步危害民眾安全。4日清晨,許多居民在港口集結,準備搭乘渡輪前往雅典。希臘航空公司愛琴海航空表示,聖托里尼飛往雅典的航班已滿,而自3日起至4日晚間,預計有2500至2700人搭機離開。38歲的臨時工作者奧克拉拉(Beni Ouklala)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必須為了孩子們著想,趕緊離開這裡」,而63歲的船長迪亞曼托普洛斯(Eftichis Diamantopouulos)則表示「如果發生什麼事,那就是命運,我們會留在這裡」。根據記錄,聖托里尼在過去3天內共發生約550次規模3.0的地震。希臘地震規劃與保護組織(OASP)推估,這樣的地震可能還會持續數日甚至數週。有關當局也啟動緊急安置計畫,並已規劃了8個無建築物且地勢平坦的避難場所。此外,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也於3日向民眾呼籲保持冷靜,並表示當局正全力應對這場劇烈的地質現象。而為了疏散民眾,當地也增加額外航班,4日當天有15班從聖托里尼飛往雅典的航班,同時建議居民避免參加大型室內集會活動,以降低風險。18歲的居民多莉(Dori)也提到「整座島嶼幾乎被清空了,所有店家都關閉了,沒有人在工作。」報導中提到,聖托里尼位於非洲板塊(African tectonic plate)與歐亞板塊(Eurasian tectonic plate)的交界處,該地區因板塊碰撞而頻繁出現地震,雖然島上曾歷經多次地震,但如此頻繁的震動仍屬罕見。該島以其破火山口(caldera)聞名,此地區形成於約公元前1600年一場巨大火山爆發後,而最近一次大地震則發生於1956年,當時地震規模達7.5,造成至少53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目前希臘當局已派遣緊急救援隊伍進駐現場,同時呼籲居民盡快前往安全區域。除此之外,有關當局也加強對海岸地區的監控,警告民眾遠離可能因山崩而危及安全的區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700/sm-0c01f44c317a4a40921b90ea45909c0f.jpg)
南極衛星照驚見「巨型外星人臉」! 栩栩如生五官地質學家證實了
南極洲一年四季風雪極強,積年累月的風、雪侵蝕,甚至被一些陰謀論者認為藏有外星人基地,未料國外有幽浮迷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在 Google Earth 上看到南極有著一個巨大的外星人頭!《鏡報》報導,這名網友在Reddit論壇上發佈了幾張南極的衛星圖像,在南極州一處冰雪覆蓋的群山中,出現一張巨型的「外星人」的臉,它有著清楚的眼睛、鼻子和嘴唇的輪廓。根據報導,這名帳號ufo_scandinavia的幽浮迷,喜歡到處尋找外星人的蹤跡,日前他在Google Earth拍攝的衛星照片上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張外星人的臉的位置是在南極大陸的東南部,一片名為奧茨地(Oates Land) 的荒涼地區。奧茨地是以英國探險家勞倫斯·奧茨(Lawrence Oates) 的名字命名,他於1912 年參與南極探險時喪生。照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看這張臉像是維京人,還戴著金屬頭盔,但這張表情看起來有點痛苦的臉似乎有點眼熟?有人就點出是跟《復仇者聯盟》系列裡的大魔頭薩諾斯很相似,不過更多幽浮迷看過後,認為這裡出現過「外星文明」,而這張「臉」,正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跡。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這明明是自然形成的地貌」、「這是人腦造成的錯覺」;另據地質學家證實,它只是由冰川和其他自然過程形成和塑造的普通山峰,只能說大自然是最棒的彫刻家,可以塑造出任何讓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有許多網友吐槽,這就是自然形成的地貌。((圖/翻攝自 Google Earth)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3261/sm-6246cb3b243b110bebb1d4743aab3aab.jpg)
太幸運!母女大街上散步踢到化石 鑑定距今達逾4億年
幸運的人連走路都能踢到寶!近期大陸遼寧大連有一對母女,在甘井子區的街頭散步,路過一個酒店前踢到凸起物,打熱線通報相關單位,有地質勘查專家前往查看,初步鑑定後發現是距今4.8億至4.4億年的化石,保存狀況相當良好,讓不少考古專家很驚訝。根據陸媒《央視新聞》報導,2個星期前遼寧大連有一對母女散步,要前往甘井子區的一間餐廳吃飯,走到一半踢到凸起物,母女倆拍下凸起的地磚圖案,看起來像是生物化石;事後宋姓母親透過資料查詢,並撥打熱線通報,相關單位隨即派地質勘查專家到場查證。經過專家初步鑑定,母女倆踢到的凸起物是化石無誤,形成於距今約4.8億至4.4億年前的奧陶紀,在大陸分布廣泛、數量大,因此沒有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中,無需特別保護,但其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能幫助市民了解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樣貌。而此次發現的化石又被發現是源於當地一間酒店7、8年前鋪設的地磚,業者透露是自家閒置的建材。有考古專家推測,化石原先存在地層岩石中,經加工成石板後得以保存,在大連的復州灣到長興島一帶及旅順地區,藏有這類化石的石灰岩屬常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92938/sm-5871c1870a6d338e8d6a2d60e83aa84b.jpg)
冰與火的悲歌!暴雨豪雪澆熄加州野火 但卻讓洛杉磯街頭「泥濘滿地」
遭到野火肆虐的美國加州,近期因本季首場強風暴來襲,大量的降雪與豪雨成功撲滅多處野火,但卻同時引發局部地區的泥石流與道路阻塞的危機。洛杉磯街頭甚至出現泥石流覆蓋馬路的情形。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帕里塞茲(Palisades)和伊頓火災(Eaton Fire)是洛杉磯地區的主要災區,而近期的降雨有效控制了火勢,其中帕里塞茲火災控制率達94%,伊頓火災則達98%。此外,休斯火災(Hughes Fire)也幾乎被完全撲滅,但整體災後清理和環境影響仍成為當地關注的重點。報導中提到,洛杉磯及周邊地區在27日的降雨量超過23.4mm,豪雨沖刷了帕里塞茲火災後缺少植被的山坡,結果導致泥沙和灰燼流入道路,附近著名的太平洋海岸公路(Pacific Coast Highway)也明顯受到影響。目前相關部門已出動大量人力進行清理,同時加固山坡以防止進一步的地質災害。鄰近的馬里布(Malibu)因道路危險條件而宣布4所學校停課。工人們在洛杉磯太平洋帕利塞茲附近一棟被燒毀的豪宅測安裝防護網,以防止泥石流。(圖/達志/美聯社)國家氣象局針對帕里塞茲、阿爾塔迪納(Altadena)和卡斯泰克湖(Castaic Lake)等野火災區發布「洪水警告」。氣象專家表示,這些剛被野火燒毀的區域,對於降雨引發的快速逕流極為敏感,大量的降雨會造成局部洪水或土石流。目前洛杉磯北部的泰宏山口(Tejon Pass)也因降雪關閉了作為重要的南北交通動脈州際公路5號(Interstate 5),一直到27日下午才重新開放。而這波風暴同時也波及聖貝納迪諾縣(San Bernardino)和河濱縣(Riverside)山區,當地降雪厚度預測可達一英尺,前往滑雪勝地大熊湖(Big Bear Lake)的車輛因此被要求加裝雪鍊。而聖地牙哥縣(San Diego County)部分地區降雨超過一英吋,為持續數月的乾旱天氣畫下句點。但美國乾旱監測網仍表示,南加州大部分地區依舊處於「極端乾旱」或「嚴重乾旱」狀態。由於多數野火已經熄滅的關係,目前火災帶來的環境污染成為當地的大問題,官方警告居民在清理受災區域時,必須配戴防護裝備,因為灰燼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質,例如焚燒後殘留的石棉、鉛、塑膠等有害成分。目前美國總統川普已指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和其他部門協助地方政府加速清理行動。白宮也發出聲明,表示聯邦機構需制定計畫,以快速處理火災後的大量受污染廢棄物。加州馬里布托潘加峽谷路 (Topanga Canyon Rd) 被泥漿覆蓋。(圖/達志/美聯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92364/sm-09822ef70a1ecb99b0974a8f59193153.jpg)
「地震魚」現身墨西哥海灘 當地人擔憂「災難降臨」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海灘近期出現一條罕見的皇帶魚。這條長達36英尺、體重超過441磅的巨型皇帶魚,其有著銀藍色的身體和醒目的紅色魚鰭。在過去皇帶魚都被視為是「地震魚」,所以牠的現身讓當地民眾引發對於災難來臨的擔憂,再加上其尾部受傷的狀態,更讓當地民眾感到不安。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過去民間傳聞,皇帶魚是地震或自然災害的預兆,尤其在日本的神話中,這種深海魚被認為是「海龍神宮的使者」,當地震來臨時會浮上海面警告人們。2011年東日本地震前,曾有20條皇帶魚接連被沖上岸,而當年的地震與海嘯導致超過15,000人喪生。墨西哥的這條皇帶魚是在2025年首次被發現,而2024年在加利福尼亞也有發生類似的事情,隨後當地便發生了7.0級地震。報導中提到,這條皇帶魚是由一群衝浪者在海灘發現的,他們使用衝浪板嘗試將這條魚移回海中。但皇帶魚的出現仍讓當地居民深感憂心。一位目擊者說道「這些魚一出現,往往伴隨強烈的海嘯。」雖然科學尚未證實皇帶魚與地震之間的直接關聯,但這樣的傳言仍舊讓人忐忑不安。據了解,皇帶魚通常生活於深達656至3,280英尺的深海,其無鱗的銀色身軀覆有一層黏性保護層,體型修長酷似「海蛇」。2021年,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在加州恩西尼塔斯的海灘發現了一條死去的皇帶魚,同年12月,加州尤里卡地區發生了一場重大地震,並引發了海嘯警報。該地震震中位於尤里卡海岸外45英里處,影響波及舊金山。報導中也提到,當地位於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之上,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作為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頻繁,是多次重大地震的震源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91351/sm-24befe18e2591d9fdd987c7fd1bbe41a.jpg)
專家示警「梅山斷層週期快到了」 中央氣象署:地震真的無法預測
嘉義縣大埔鄉21日凌晨0點17分發生規模6.4的極淺層地震,震源深度僅9.7公里,最大震度6。而有專家認為,這次地震也代表著「梅山斷層百年週期」即將到來,民眾必須慎防。而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對專家說法表示尊重,但以目前技術而言,真的無法預測地震。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這次地震波及範圍廣泛,台南市感受到5弱震度,而震度4級的地區包括雲林縣、台東縣、南投縣、屏東縣、花蓮縣、彰化縣、台中市和澎湖縣;震度3級的地區為苗栗縣、宜蘭縣及新竹縣;震度2級的地區則延伸至新竹市、桃園市、新北市和台北市,甚至基隆市與連江縣也有1級震度。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次地震是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引發的。未來3天內可能還會發生規模5.0以上的地震,提醒民眾做好防震準備。針對外界關於梅山斷層活動周期的討論,吳健富表示,部分學者認為梅山斷層的活動周期約為110至115年。若以1906年的梅山地震為參考,當前確實接近其周期性活動的時間點。然而,地震的具體時間與地點難以準確預測,目前的地震學研究尚無法支持精確的作業性預測。吳健富解釋,其實類似的提醒並非首次出現,921地震後就曾有人提出梅山斷層可能是下一個活動斷層,但至今已過25年,仍無法確認何時會再次發生地震。吳健富強調,台灣地震頻繁且地質活躍,大規模地震隨時可能對民眾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更應重視平日的防震準備工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91330/sm-2e3de5834005bcf8fc9db7f31a9e9843.jpg)
嘉義凌晨地震50年來最大!氣象署:3天內恐有規模5餘震
今(21)日凌晨0時17分,嘉義大埔發生規模6.4極淺震地震,台南市楠西區災情慘重,餘震不斷。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提醒民眾,未來3天內還要小心規模5以上餘震。吳健富指出,本次地震的震央在嘉義大埔,深度只有9.7公里,地震發生的主因是菲律賓海板塊擠壓歐亞大陸板塊所致,地震「有感搖晃時間」達43秒,是5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吳健富提醒民眾,由於地震需要釋放能量,3天內還要小心規模5以上餘震。部落客PO出台南老家災情,牆面、天花板全垮。(圖/酒酒姐姐這一家-小p塗鴉臉書)吳健富指出,本次震央在嘉義大埔偏向山區,當地屬於地質破碎帶,平時有非常多的小型地震,偶爾出現規模5以上,而這次地震是當地50年來首次規模超過6,規模最大。此外,吳健富提到,嘉義地震容易讓民眾聯想到「梅山斷層」,不過本次地震震央和梅山斷層距離達50公里左右,無直接關聯。反而是「口宵里斷層」、「六甲斷層」和「觸口斷層」與這次地震震央相近,是否有關聯要進一步研究才知。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顯示,嘉義發生規模6.4強震後,餘震不斷,且多半集中在台南市南化區及楠西區,到凌晨1時46分,規模4以上有感餘震就有10起,其中2起達規模5以上。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台灣已超過150天沒有地震規模6以上的地震,今天這起地震約釋放2顆原子彈的能量,但未來一個月內,嘉南地區民眾仍應小心規模較大地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0211/sm-027ea151d342af0e0c5a02637c1d264e.jpg)
規模8大地震前兆!日本專家曝「這3縣」危險了
1月13日晚間21時19分,日本九州島東部的日向灘發生了規模6.9強震,且此次地震的震源正巧在南海海槽沿線,位置特別敏感,讓日本政府不敢大意。地震專家也示警,絕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新潟縣、靜岡縣、千葉縣都已經出現大地震的前兆,其中新潟縣更有機率發生規模8的大地震。新潟縣眾所周知的大地震前兆就是所謂的「靜穩化」現象,這種現像是指一個地區一直有定量的地震活動,但在一段時間內,地震的數量會異常減少,變得相當平靜。目前已在新潟縣長岡市附近觀察到此類現象,而2004年新潟縣規模6.8的中越地震就發生於此地岩體變形的邊緣,然而地震當時應變主體還沒有垮掉,如果應變本體又移動,可能引發規模7.5至8的地震。最初引發中越地震的應變位於一個被稱為「新潟-神戶應變集中帶」的區域。這是日本地殼應變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從新潟經長野、滋賀延伸到神戶。在這一帶,過去曾發生過多次大地震,因此被認為是地震活動活躍的地區,例如過去就曾發生如1995年規模7.3阪神大地震,因此2025年仍須高度關注。靜岡縣地震發生的其他前兆之一是地下水溫的升高。當地下岩層受到壓力而產生裂縫時,滲入這些裂縫的地下水會因高溫流體(如氣體等)的作用而被加熱,導致水溫升高。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地殼深處的應力變化,當岩層的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岩石破裂形成新的通道,使得深層高溫流體能夠上升到較淺的地下水層。水溫的異常變化往往被認為是地震即將發生的可能訊號之一。專家指出,靜岡縣燒津市和沼津市地下水水位正在隨著水溫的上升而抬升,這恐怕是南海海槽大地震的前兆,並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情況也變得越來越緊急!千葉縣在關東地區,包括千葉市在內的千葉縣西北部有一個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碰撞的地區,自2021年10月發生規模5.9地震以來,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增加。在大地震發生之前,基岩向其他基岩傾斜的地區會發生多次小地震,該地區的大地震次數也比較明顯。 如果千葉縣西北部發生規模7地震,首都東京的正下方就會發生地震,因此必須格外小心。在東京都內,從青梅市經過立川市延伸至府中市,有一條名為立川斷層帶的活斷層。這條斷層帶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地震活動潛力,將來可能會發生規模約7.4的大地震。根據地質研究顯示,這條斷層帶自1000至2000年前以來未發生過地震,因此累積的應力可能已達到臨界點,增加了地震發生的可能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9590/sm-a35afa9ed15ef2ecd53c82aa03f31221.jpg)
稱遭癡纏有「4千年之約」 「天道盟公主」不認為錢虐死翁
自稱「天道盟公主」的竺姓女子,曾涉棄屍案被判刑2年,去(2024)年再涉騙陳姓獨居老翁土地質押借款再囚禁凌虐致,檢方依傷害致死罪偵結起訴,移由國民法官審理,今(13日)開準備程序庭,竺女否認犯行,辯稱是陳翁纏著她,「認識第2天就說要把所有錢給我,還說4000年前就認識我,我再『阿達』都不可能要他死」。竺女2016年間涉用計獲得吳姓友人祖產還將吳男凌虐致死棄屍山中,該案經桃園地院一審依犯棄屍罪判刑2年,二審雖逆轉改判12年,唯全案經撤銷發回,更一審僅維持一審判2年定讞。前案審理期間,竺女2023又故技重施,得知台中海線陳姓老翁名下有多筆土地後,再出美人計色誘要陳翁用名下土地質押借款,並張姓、江姓友人一起將陳翁載到地政、戶政事務所,辦土地所有權狀換發、印鑑證明補發及申請土地登記謄本,之後即將陳翁囚禁大甲、沙鹿一帶旅宿長達10天。去年1月8日竺女將陳翁載至江男提供的清水區住處,過程中2人爆發衝突,竺女持掃把毆打陳頭、胸及四肢,隔日張男發現陳肋骨骨折、左肺扁塌,及腹腔大量內出血死亡,竺女則自行逃逸,仍報檢警追緝到案。台中地檢署認定竺女嫌疑重大,後依傷害致死等罪嫌起訴竺女,並聲請羈押迄今;去年底開延押庭時,竺女辯稱,因小腦受損達87%,常常會斷片,她會忘記事情,還嗆法官,「已押一年了,什麼都沒查到」、「判我死刑算了」。台中地院今天(13日)召開準備程序庭,竺女否認犯行,竺女辯未「綁架」陳翁,陳翁是被家人遺棄,獨居山上,還說是他纏著自己,並且要她嫁給他。還說,陳翁認識她第2天就說要把所有錢給她,還說「4000年前就認識了,今生是為了我而來…」她也當庭請法官思考,「他(陳翁)都要給我錢、100坪土地、2000萬的車,我為什麼要他死?他是我最重要的哥哥,再『阿達』都不可能要他死。」※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88751/sm-5ea3113cd50492f2539dbfbc240deda4.jpg)
遭控家族擁風景區大違建 簡賜勝批造謠:希望乾淨選舉
國民黨南投縣議員簡賜勝9日表示,家族被批評在九九峰遊憩區旁坐擁大違建,實在是造謠抹黑,希望在南投縣草屯鎮長18日補選前,能維持乾淨選舉。草屯鎮原鎮長簡景賢於2024年11月猝逝,因為任期尚未過半,依照《地方制度法》將於出缺3個月內完成補選,目前二大政黨主要由國民黨徵召原無黨籍縣議員簡賜勝對上民進黨提名的蔡明軒,將於18日投票,戰火激烈。民進黨南投縣黨部9日與綠營不分區立委林楚茵聯袂召開記者會,質疑簡賜勝家族在九九峰遊憩區旁坐擁大違建,並拿來作為民宿及招待所,林楚茵痛批,簡賜勝面對檢驗從不公開詳細說明,反而會生氣地質問其他候選人,簡直是轉移焦點。縣黨部表示,有民眾舉報,簡賜勝在九九峰旁坐擁違建民宿,經謄本調查,所有權人姓簡,且所有權人住址就是簡賜勝服務處。綠營南投縣黨部人員直指,九九峰旁的違建所有權人登記便姓簡,住址更直接登記在簡賜勝服務處,2023年9月簡家購入該違建後,還再新增不少違建設施,比方大餐廳、游泳池、電梯等,不少設施甚至連使用執照都沒有,整體違建比例超過一半,還做為招待所及對外營業的民宿,一旦當選鎮長「要拆自己家嗎」?針對對手陣營質疑,簡賜勝回應強調,自己並沒有拿指控文宣去飆罵對手,只是呼籲乾淨選舉別抹黑,沒想到被影射成「恐嚇」,這對自己並不公平,呼籲彼此君子之爭,乾淨選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88522/sm-f53983ac9872eff794eb6f70d527e22f.jpg)
三重鄰損案撤離戶陸續回家 2棟建築物需補強
新北市三重區六張街「莘聖沐光居」建案因地基開挖不慎,導致鄰近2側房屋傾斜、地板裂開。經三重區公所8日召開會議確認建築安全後,除192與182號建物住戶外,其餘預防性撤離戶於昨晚9時後返家。另為確保三重六張街住戶的安全,針對道路及182、192號建築物,需施作基礎地質的強化措施。三重區長王坤南表示,經土木技師與建築師公會多日檢測,目前周邊建築物結構穩定,僅192號與182號因鄰近事故核心區,需施作基礎地質強化措施,預計需時7至10天。王坤南強調:「安全圍籬與道路清理將於今晚9時前完成,市府將全力確保住戶的安全與便利。」預防性撤離戶已於晚間9點陸續返家。原先設於事故現場的指揮所也於8日晚撤離,並改在三重區六合市民活動中心,成立聯合服務中心,負責受災戶的財損理賠及諮詢服務。工務局施工科長陳俊翰表示,民眾返家後若發現家中有損壞情形,可向里長報備,由工務局協助統一列冊處理,後續將以鄰損程序進行補償與修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88529/sm-5c9ed885e21a08eb12a99de9b4a0b416.jpg)
陸「未來金屬之王」儲量躍居世界第二 全球鋰資源格局重新布局
新華社報導,開闢新「鋰」程碑!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8日宣布,大陸鋰礦找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鋰礦儲量從全球占比6%升至16.5%,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鋰資源格局。鋰,被喻為未來「金屬之王」,在現代社會舉足輕重。從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移動通信到疾病治療、核反應爐燃料等新興產業,鋰都是關鍵元素,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長期以來,大陸鋰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進口量占比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制約了相關產業發展。新發現的西昆侖-松潘-甘孜長達2800公里的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豐富了大陸鋰礦資源種類和分布範圍,形成開發利用新方向,鋰礦儲量有望進一步提升。在鋰輝石型鋰礦外,鹽湖鋰資源開發也取得顯著進展。鹽湖鋰資源開發成本低、汙染小,青藏高原鹽湖鋰資源量大幅提升,大陸成為繼南美鋰三角、美國西部之後第三大鹽湖型鋰資源基地。大陸還攻克鋰雲母提鋰技術難題,解決了鋰雲母含鋰量較高但提取複雜、成本較高問題,提高了利用率、經濟性,打開鋰雲母型鋰礦找礦新局面。開闢新「鋰」程碑。此次重大突破,將有效緩解大陸鋰資源供應緊張局面,推動全球鋰資源市場更加健康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4/388164/sm-fbed930f7a9cdb145d112bf78e579dbd.jpg)
西藏7.1強震逾50死!專家曝「恐引發台灣地震」 氣象署發聲了
大陸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於台灣時間今天(7日)上午9時5分,發生芮氏規模7.1強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西藏自治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指出,截至今天中午12時30分,強震已造成53人遇難、62人受傷。有專家認為,西藏強震可能使青藏高原擠壓到揚子地塊、導致台灣發生地震。對此,氣象署稍早回應了。依據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公告資訊,臺灣時間2025年1月7日9時5分在中國西藏,發生規模7.1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震央位於北緯28.639度、東經87.361度。美國地質調查所也偵測到,主震至少還發生了2起規模5以上餘震,第1起是在主震後8分鐘,規模5.1;第2起則是11分鐘後的規模5.0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西藏自治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指出,截至中午12時30分,這起地震已造成53人遇難、62人受傷,目前當地已啟動二級響應。地震發生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進行人員搜救,全力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防止次生災害,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善後等工作。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認為,規模7.1地震的威力相當於22.6顆原子彈,接下來的餘震也可能造成喜馬拉雅山脈發生山崩,且未來若青藏高原受到推擠向北東方向移動,不排除會擠壓到揚子地塊,進而導致台灣發生地震。對此,氣象署說明,本起地震對臺灣無直接影響,民眾無須驚慌,惟若已赴或近期規劃前往相關地區旅遊之國人,請留意自身安全並隨時注意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