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食物
」 營養師 熱量 飲食厚鬆餅堡熱量可觀! 營養師:控制體重與血糖者需注意
最近社群軟體上,大家紛紛曬出原先日本熱銷的麥當勞「楓糖厚鬆餅堡」美照,有3種口味,限時只賣35天,因此,在台掀起一股熱潮,因為屬於早餐時段的品項,又是限量商品,太晚去還可能買不到。但要注意的是楓糖厚鬆餅堡的熱量不低,需要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台灣是出了名的美食王國,早餐當然也是應有盡有,中式的清粥小菜、豆漿店的燒餅油條、西式的漢堡薯餅,都有一票忠實的擁戴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早餐並不是以多「早」來認定,起床後的第一餐即可被當作早餐,選擇上建議盡量以少油、少糖、天然無加工物的飲食為主,只要避開NG地雷食物,就算是沒時間自己煮的外食族,依舊可以吃得均衡又健康。1.含糖飲料 NG!含糖飲料內所添加的糖分,大多使用了人工合成的糖漿,容易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也難以維持飽足感。在醫學上更被證實有提昇高血脂、失智、癌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因此程涵宇建議,無論中式米漿、豆漿,還是西式的奶茶、紅茶、咖啡,都應盡量選擇無糖為佳。2.高飽和脂肪或高油脂 NG!選擇奶茶、拿鐵等添加奶類的飲品時,建議用鮮奶來代替奶精,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滷肉飯、油條、燒餅、蔥油餅等可口早餐,都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應注意攝取量與頻率。3.精緻澱粉 NG!過度精緻的澱粉如麵包、蛋糕、中式飯糰都是營養師眼中的NG食物,長期且過量的攝取容易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問題,更是減肥人士的一大敵人,不可不注意。4.加工食品 NG!火腿、培根、熱狗、鑫鑫腸是台灣人的早餐首選配料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人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約兩片火腿),就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糖尿病盛行率創新高! 年輕化時鐘快轉「恐影響台灣勞動力」
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結果顯示,台灣盛行率創新高達10.6%,遠超日本、韓國、香港等鄰近國家,總罹患人數恐突破300萬人關卡,且年輕化時鐘快轉,小於40歲的勞動人口中,糖尿病粗盛行率從0.77%上升至0.98%。醫師提醒,國人發病時間愈來愈早,併發症也順勢提前爆發,恐影響台灣勞動力。糖尿病相關疾病健保負擔已逐年增加,實質影響台灣競爭力。延緩併發症出現,日常血糖監測為關鍵,近年有賴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已有連續葡萄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簡稱CGM)科技,可制定個人化治療,只要落實理想糖值達標率(Time In Range,簡稱TIR)的紅綠燈管理原則,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控糖,降低併發症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指出,台灣的糖尿病盛行率已超越日本、韓國及香港,位居亞洲前列,糖尿病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過去,臨床上主要依賴糖化血色素(A1c)作為糖尿病管理的唯一指標。然而,A1c只能反映過去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無法呈現長時間內血糖波動的全貌。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誕生,讓糖尿病管理從傳統的單點測量進化為持續監測。透過CGM,糖友能夠追蹤理想糖值達標率(TIR),TIR代表血糖在標準範圍內的時間百分比。TIR越高,代表血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證據,TIR每增加10%,A1c大約會降低0.8%。相反地,若TIR降低10%,微量蛋白尿的發生率會增加40%,而視網膜病變風險則會上升至64%。相比於A1c,TIR能提供更完整的血糖波動資訊,不僅能即時監測糖友的血糖情況,還能全方位展現血糖的波動狀態,幫助糖友更有效地調整日常生活作息。黃理事長強調,目前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以紅黃綠三個顏色反應葡萄糖濃度的數值,讓指標更加直觀,目前共識建議第1型及第2型糖友應維持TIR比例7成在綠燈範圍。台灣糖尿病管理也持續依照國際共識滾動式修正治療指引。糖尿病衛教學會歐弘毅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除靠定期回診的醫療照護外,更有賴日常生活中自我的監測及管理,而以臨床經驗來看,青壯年糖友在日常中最大困境不外乎不方便或認為不需要,而無法規律監測血糖,然而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周邊血管及組織的傷害就越大,這也是併發症提前報到的主因。現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產品,藉由傳感器每日24小時,連續14天偵測葡萄糖濃度,並能產生葡萄糖圖譜,及計算TIR理想糖值達標率,讓糖友有更完整的數據可以調整日常作息,確實藉由這樣的產品先落實個人化糖尿病管理,幫助糖友延緩併發症出現。成大醫院杜業豐醫師從臨床經驗指出,飲食控制和規律自我監測是大多數糖友的共同難題,但CGM技術突破了傳統血糖監測的局限,能全面掌握葡萄糖波動,幫助糖友建立個人化飲食控制對策。以美食部落客黃小姐為例,初期因視網膜病變確診糖尿病後,對澱粉類食物充滿恐懼,擔心病情惡化。配戴CGM後,她發現蛋糕對自己的血糖影響比預想中小,反而地瓜和紫米燒肉飯糰更容易讓葡萄糖飆升。黃小姐說:「CGM(俗稱小圓餅)幫我破解了控糖迷思,別人的地雷食物在我身上並沒有那麼邪惡」醫師提醒,透過科技輔助,糖友可以隨時調整飲食策略,找回控糖的信心,更加安心飲食、自在生活。杜業豐醫師更提到,由於糖友的情況各異,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一直是重大挑戰,並分享病友案例:「CGM也能有效幫助調整處方。即使這位大學教授糖化血色素已經控制在6.1,但糖值波動大就還有空間讓控糖品質更好。」CGM不僅幫助自我監測,還能即時分享數據給家人或照護者,並提供完整葡萄糖數據給醫療團隊,便於制定個別治療計劃,讓照護者與醫療團隊成為強大的後盾,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照護網,進而增進國民健康,提升台灣競爭力!
腸病毒5年來最嚴重!營養師激推4類軟質食物 5地雷飲食別碰
疾病管制署22日表示,時序已入秋,惟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家長教托育機構仍應保持警覺。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分享,小朋友若中標腸病毒可以多吃軟質食物,而且除了要多喝水,也要避開甜食、炸物等多種地雷食物。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2週(10月13日至10月19日)門急診就診計16288人次,較前一週(15946人次)略升2.1%,仍處流行期。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近日也在臉書發文提醒,腸病毒5年來最嚴重,全台已經有262班停課了!「中標腸病毒,最重要的就是多喝水,因為小孩容易因為喉嚨痛不喝水,而導致脫水。」至於水分有沒有補充夠,可以從尿液顏色來觀察,透明到淡黃色,就是飲水足夠;黃色到橘黃色,則是飲水不夠,可以再多補充一點;而橘色至深褐色,代表飲水過少!記得要多補充水分。飲食方面,高敏敏表示,就是軟質、清淡、不刺激,並且少量多餐,不要強迫小孩進食,爸媽也可以幫小孩把食物切小塊一點,比較好吞嚥。高敏敏也推薦以下軟質食物:高含水的蔬果:西瓜、蓮霧、哈密瓜、絲瓜、冬瓜軟質地點心:優格、布丁、奶酪、水果冰、冰淇淋軟質主食:麵線、粥、南瓜泥、地瓜高蛋白質食物:雞湯、蛋粥、魚粥、豆漿、豆花、蒸蛋高敏敏示警的地雷飲食方面,則包括:炸物:雞排、薯條、炸雞腿等等:加重發炎症狀,讓病情好的更慢!甜食:甜甜圈、含糖飲料、蛋糕等等:增加身體負擔及發炎症狀餅乾:洋芋片、爆米花、巧克力餅等等:乾硬餅乾,容易刺激口腔、喉嚨,加劇疼痛感黏稠、顆粒、酸飲品:米漿、柳丁汁、堅果漿、羹湯:易刺激胃酸分泌,腸胃更不適,而顆粒飲品可能讓嘴破更不舒服奶類:有些孩童喝奶類反而會容易吐,這時候就先避免喝奶或少量給予疾管署也提醒,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更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熱量陷阱隨處可見 營養師分析常見台式麵點熱量「紅燒牛肉麵超驚人」
在健康意識當道的現代,不少人都會希望飲食之際能夠除了吃飽外,還能維持自己的健康。營養師高敏敏日前就分享了一份「台味麵食熱量速查」,其中紅燒牛肉麵一碗的熱量就高達870kcal,是282kcal擔仔麵的3倍之多。營養師高敏敏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當中分享了許多常見的台式麵點熱量,在高熱量區中,紅燒牛肉麵以870大卡居首,是高血壓患者需要特別注意的選擇,其次是大滷麵(850大卡)、排骨酥麵(750大卡)以及羊肉麵(715大卡)。這些麵食因湯頭濃郁、肉品油脂豐富,往往會帶來較高的熱量負擔。對於高血脂、高血壓或急性痛風的患者來說,這些麵食需要謹慎選擇,尤其是蝦仁炒麵和酸辣湯麵,也分別含有620大卡和600大卡的熱量。屬於中等熱量的麵食包括鵝肉湯麵(580大卡)、鍋燒意麵(550大卡)、餛飩麵(535大卡)及醬燒沙茶麵(535大卡)。這些麵食的熱量略低於高熱量區,但仍需對其醬料和湯頭保持警惕。麻油雞麵(478大卡)及黑胡椒麵(474大卡)也是常見選擇,但對於控制血糖或膽固醇的民眾來說,仍應適量食用。低熱量麵食則包含宮保雞丁麵(423大卡)、蚵仔麵線(415大卡)、榨菜肉絲麵(400大卡)等。這些麵食的熱量相對較低,更適合需要控制熱量的民眾選擇。其他低熱量選擇如台南意麵(380大卡)、香菇雞湯麵(373大卡)、陽春麵(360大卡)和擔仔麵(282大卡),也都適合想減少卡路里攝取的民眾,但需注意一些麵食,如蚵仔麵線,因為加入太白粉勾芡,可能會導致血糖上升。高敏敏表示,對於喜歡牛肉麵的朋友,建議選擇清燉湯底,而非紅燒或蕃茄口味,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攝取。牛肉的部位也是關鍵,一般的牛腱肉或牛筋相對健康,而高熱量的牛腩和牛雜則建議偶爾淺嚐即可。選擇粗麵不僅能增加飽足感,相較於細麵也更有嚼勁,且吸收油脂較少。高敏敏也提醒,吃麵時千萬不要把湯喝光,因為湯中的油脂和鹽分較高,適量攝取即可。此外,像是肉羹麵和蚵仔麵線這類加了大量勾芡的麵食,因太白粉溶於湯中會讓血糖飆升,是營養師心目中的「地雷食物」。如果再加上大腸等內臟類食材,不僅熱量直線上升,內臟中的飽和脂肪也可能影響血脂。
吃起來不鹹「鈉含量卻超高」 6大地雷食物大揭密:早餐很常見
攝取過多的鹽分和鈉對身體有害,不過有些食物吃起來不鹹,卻隱藏大量的鈉,像是吐司、番茄醬等,很多都是早餐的常見組合,很容易不小心就忽略。營養師Ricky在臉書及部落格發文指出,鈉是身體的重要營養素之一,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鈉攝取量一天不要超過6克的食鹽。假如吃太多,可能會造成腎臟負擔,導致心血管和高血壓疾病。吐司吃起來不鹹,但其實鈉含量很高。(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食物感覺不鹹,但含有很大量的鈉,包括火腿、吐司、起司、番茄醬、泡菜和凱薩沙拉醬。1.火腿火腿是用鹽去醃漬的,每100公克的切片豬肉火腿就含有1006毫克的鈉。偶爾早餐吃沒問題,但每天吃就不建議,也不要用火腿這類的加工食品來取代肉類,還是建議多捨取原型食物為主。2.吐司2片半的吐司就含有600毫克的鈉含量,8~10片就差不多是鈉含量一天建議攝取量,而且吐司通常不會單吃,會額外加其他的東西。更可怕的是,吐司吃起來並不會鹹鹹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吐司也含有鈉。3.乾酪(起司)每100公克的切片乾酪含有1594毫克的鈉,雖然起司是不錯的鈣質與蛋白質來源,不過其中的鈉含量也是要多注意的。另外,通常乾酪也是全脂乳,所以熱量也都很高。4.番茄醬每100公克的番茄醬含有907毫克的鈉,所以很多醬料就算不是醬油或重口味的調味醬,不代表不會鈉含量過高。建議可以選擇低鈉版本的番茄醬,或是不額外加鹽的罐裝整顆蕃茄,直接買新鮮的大番茄會更好。5.泡菜每100公克的黃金泡菜含有497毫克的鈉,韓式泡菜每100公克含有487毫克的鈉,台式泡菜每100公克含有330毫克的鈉,有時候去小吃店拿小菜的泡菜份量,一不小心就會吃超過。6.凱薩沙拉醬吃起來完全不鹹,但每100公克的凱薩沙拉醬含有1275毫克的鈉,其實沙拉醬的鈉含量都不是很低,在挑選市售沙拉醬時,可以看一下背後的營養標示,或是挑選低鈉版本。
10種國民美食超傷腎 醫揭恐怖後果:不要輕易吃
台灣是美食王國,各種小吃五花八門,讓人食指大動。不過有些吃太多對健康有害,不能吃太多。醫生就提醒,生活中有10種食物會緩慢傷害腎臟,必須少吃為妙。洪永祥醫師在臉書指出,人類出生約有200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1顆就少1顆,由於壽命不斷延長,腎臟的「存款」一訂要省著點用,才能避開洗腎危機。洪永祥醫師點名10個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食物,在不知不覺中緩慢傷害腎臟,應該要少吃。10.早餐穀物包含玉米片、小麥片等,主要成分是裹糖的碳水化合物,主打健康的穀片,宣稱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纖,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跟天然的糙米、燕麥、五穀米等富含高纖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是一樣健康的穀物,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曾發現,半數市售早餐榖片,每100公克含鈉量達500毫克以上,高糖、高鹽、高飽和脂肪。9.蔥花肉鬆捲與奶酥麵包台式蔥花肉鬆捲麵包鬆軟的口感,是因為含有豐富油脂,並且抹上了美乃滋讓質地更加柔軟,加入了美味肉鬆,整體扎實的重量直接奪得麵包界熱量冠軍。蔥花肉鬆捲麵包熱量高達565大卡,約2碗飯的熱量,另外日式麵包無論奶酥、紅豆、芋頭、克林姆都是超高油鹽糖的食物,一個麵包下肚,不但吃進去高熱量,其內餡更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吃多也是會讓身體造成腎臟極大負擔。8.燒餅油條製作過程會加入油脂,它是將麵粉先揉成麵糰,再丟入油鍋中炸。油溫越高,風險也就越高,除了一份燒餅油條的卡路里為500到600大卡,吃掉一份熱量大約是3分之2杯珍珠奶茶的熱量。高溫油炸更產生了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的傷腎致癌風險。另外,很多業者為了增加酥脆口感,多會使用含有重金屬「鋁」的膨脹劑,人體若攝取過多,可能會影響腦部腎臟,誘發失智與腎衰竭。7.鍋貼包餡食物像是鍋貼、水餃、小籠包,都是澱粉包著五花肉,澱粉高熱量,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與高熱量,當澱粉緊緊包著五花肉,一點油脂都不漏掉,完全吃進肚會超級傷腎,吃著就吃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腎功能就一日一日流失。6.肉鬆肉乾與香腸肉鬆事實上有很多營養加工食品,會用大量的油、醬油、糖與鹽調味,加工過程中幾乎胺基酸、維生素營養耗盡,只剩下高油鹽糖調味,尤其糖尿病人及腎臟病人,就不宜吃肉鬆。肉乾與香腸也是高油鹽糖,加上高溫加工的紅肉,除了會有致癌風險,也會引發身體慢性發炎。珍珠奶茶榮登冠軍。(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5.鐵板麵高油鹽糖全包了,除了高熱量每100公克的油麵熱量就有361卡,鈉含量更是高達712毫克,調味包通常是預先做好的,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調味成分跟勾芡,不僅很油也很鹹,熱量驚人,且經過鐵板上高溫烹煮的鐵板麵,容易卡上陳年焦炭,異環胺、丙烯醯胺與多環芳香烴增加罹癌風險。4.三寶飯一份三寶飯960大卡,加上配菜後熱量大約在1330大卡,比炸雞腿便當熱量還高,一餐就吃掉了一天2餐的熱量。烤鴨、烤雞的脆皮是因為醃料中含糖,經過烘烤後雖然香氣十足,但熱量也是驚人。叉燒是由五花肉製成,本身為高脂肉類,還有高鹽高糖的醬汁,超級傷腎,吃的時候要避開肥肉、雞皮、鴨皮。3.炸雞排裹著澱粉經過油炸的雞排,一片熱量平均可達630大卡,比吃2碗白飯還要多。可怕的不單是熱量,雞排的獨家調味都是有甜又鹹的高鹽糖,油品若不按時更換,回鍋油更是很多的致癌物與重金屬,經常吃不單單是發胖,更是傷肝傷腎身心傷血管提升致癌率。2.日式拉麵一碗拉麵含鈉量高達2000~4000毫克,有些專業吃貨一周7天,很多人吃著吃著就習慣拉麵的鹹度,導致血液中的鈉離子飆高,高血鈉除了造成腎臟負荷、超級傷血管,更造成水腫、高血壓與痛風的發作,絕對是傷腎的高危險。1.珍珠奶茶:不僅僅本身是傷腎的邪惡成分,更是台灣人攝取頻率最高的傷腎食物。一杯的熱量高達783.2大卡,奶茶當中的「奶」是以奶精製作,不論是粉狀還是液狀都屬於油脂類。高果糖也是傷腎的另一大原因,一天攝取過多的精緻糖,會增加三酸甘油酯堆積胰島素阻抗的增加,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些慢性病症是傷腎的最大元兇。洪永祥醫師呼籲,為了腎臟的健康,這些超級好吃但傷腎的食物,務必放在心中,不要輕易放進口中,偶爾嘴饞吃了要多喝水運動,增加代謝,任何一種都不要變成常規飲食,那是非常恐怖的。
無法想像!水餃含糖量超驚人 醫揭真相:吃20顆等於快2碗飯
水餃料理過程方便且口味多元,是許多人喜愛的餐點之一,但其實水餃的脂肪及含糖量相當驚人,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是「很雷」的食物!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醫師黃士倫就表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20顆等於近2碗白飯,不只是碳水高,水餃甚至還有隱藏的油脂含量,對此醫師也建議「控制體重的人這類食物要迴避!」黃士倫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水餃其實是「很雷」的食物,因為1顆水餃碳水高達5克,男生往往會點到20顆,折合碳水高達100克,若以1碗白飯60克碳水來算,20顆等於近2碗白飯,「更嚇人的是很油,10顆水餃有32克脂肪,20顆水餃64克脂肪!」因此黃士倫醫師建議正在控制體重的人,要盡量迴避這類食物。另外,黃士倫醫師也列出會讓血糖飆高的「地雷食物」,像是雞排、甜不辣等炸物,吃下肚會讓血糖居高不下,造成高血糖的時間延長。而早餐的雷區食物則要注意台式飯糰,因為由紫米、肉鬆、油條組成,也會讓血糖飆得很高,可以考慮營養師推薦的健康早餐,像是由生菜、肉、蛋組成三明治的三明治。黃士倫醫師分享1起個案,曾有一名懷孕前有糖尿病的媽媽,懷孕期32週仍改不了吃甜點的習慣,經常吃蛋糕、珍奶、白玉紅豆等精緻澱粉,結果連續血糖檢測高血糖區域動盪的非常厲害。黃士倫醫師直言,這些飲食習慣要改掉需要強大決心,但為健康著想還是要努力。
尾牙痛風祭3/歲末聚餐「哪些食物最危險」 營養師列名單一次看
為什麼體內尿酸濃度會過高?雖然台灣患者大多是因為天生體質,但若不想頻繁發作痛風,勢必得調整飲食。首先,營養師建議要「完全禁酒」,研究顯示,就算是只有酒精殘留的薑母鴨、燒酒雞,都可能引爆痛風;另外要避免的還有含糖飲料,尤其是高果糖糖漿的手搖飲,更是造成痛風年輕化的主因,所以在尾牙聚餐時一定要盡量避開這些地雷食物。痛風擁有「富貴病」的封號,土城醫院風濕過敏科蔡秉翰主任表示,尾牙聚會幾乎餐餐大魚大肉,因此痛風發作的人數增加2~3成。「有些患者平時不吃藥,但考慮到之後要吃大餐,所以會自以為聰明地先服用降尿酸藥物,希望藉此讓尿酸不超標,卻可能造成反效果。」蔡秉翰說,尿酸濃度的波動起伏也是痛風發作的原因,突然讓尿酸一下子降、一下子升,反而可能誘發痛風發作,因此不建議患者擅自在餐前服用藥物,不如好好選擇聚餐時的食物,才是比較重要的事。營養師程涵予說,多數人認為只有啤酒較容易誘發痛風,但研究顯示,任何酒類都可能導致痛風發作,而且風險增加4成。「喝酒雖然只會微微增加尿酸數值,但其實卻會大大的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程涵予說,研究發現在24小時內喝超過1-2 份酒精飲料(一份酒精大約等於一罐5%酒精濃度的啤酒350ml),與沒有喝酒相比,痛風發作的風險高出4成,而且喝越多、痛風發作風險越高。另外,2015年的美國醫學雜誌針對724名參與者進行為期12個月的研究發現,喝任何種類的酒都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因此程涵予建議痛風患者最好完全禁酒,甚至連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都避吃。「因為就算煮再久,都無法使這些料理中的酒精完全揮發,研究發現煮15分鐘後,酒精殘留約40%;就算煮到2小時,酒精仍殘留10%,而這一點點殘留的酒精,就可能使你的痛風發作。」營養師程涵予表示,並非只有啤酒較容易引發痛發發作,研究顯示,任何酒精都可能增加4成發作風險。合成圖聚餐時要避免吃過多紅肉、海鮮、高脂肪食物,否則吃完後恐怕會導致痛風發作,也會使體內尿酸濃度升高。(圖/CTWANT合成)同時也要避喝含糖飲料,所以尾牙聚餐時最好別碰芭樂汁、柳橙汁等飲料。「研究發現,攝取1公克的果糖,會在之後的2小時內使每公升血液中的尿酸增加1~2毫克,而且喝較多的含糖碳酸飲料的人,尿酸濃度也較高,尤其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攝取量,與痛風發病風險明顯正相關,由於許多年輕人愛喝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手搖飲,可能也是痛風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另外,也要少吃一些高普林食物,包括紅肉、內臟和海鮮,以免身體代謝出更多的尿酸。「所有的紅肉例如牛肉、牛排、豬肉、豬排、羊肉、羊肉爐都是高普林食物,另外內臟類如豬肝、腰子、牛舌,及海鮮類包含貝類、干貝、牡蠣、龍蝦、蝦子、螃蟹、魚全部都是高普林食物,記得避免或減少食用。」程涵予提醒,聚餐時經常會出現的酸菜白肉鍋、佛跳牆,由於濃郁高湯含有高普林,因此也要少吃。還有高脂肪食物如培根、香腸、五花肉等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時也要避免大量食用。亞大醫院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在臉書PO文表示,一般來說蔬菜都屬於痛風族的安全食物,但還是有些例外,例如豆芽菜、紫菜、筍子都屬於高普林食物,建議少吃,但也不是說高普林就一定會引發痛風,例如香菇、金針菇、杏鮑菇雖然普林高,卻不會誘發痛風。蔡秉翰則提醒痛風族要多喝水,因為痛風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喝水量不足」。「導致體內尿酸偏高的原因,除了體質、飲食之外,還有代謝,如果體內尿酸無法排出,尿酸值自然就會偏高,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2000c.c.的水分,才能幫助體內尿酸排出。」◎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痛風者吃火鍋必閃食材出爐 乾香菇、納豆、蟹黃上榜
近期氣溫驟降、天寒地凍,相信火鍋、羊肉爐等熱騰騰的鍋類美食已經成為許多人聚餐的首選。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就臨床經驗而言,在冬天10個發作痛風的病人,有4個就是因為吃火鍋造成的。林軒任也分享了許多食材的普林值排行,其中乾香菇、納豆、蟹黃都被歸類在高普林值的食物中。林軒任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民眾不知道痛風發作到底有多痛,他曾聽聞病人解釋,那種痛的程度,連一陣風吹過都會痛!「所以痛風發作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啊!」林軒任醫師也提到,痛風好發於大拇指近端指節、膝蓋、腳踝、手肘,發作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且痛到幾乎無法活動。至於為何會造成痛風,林軒任解釋,主要是水分突然減少,或是體內的尿酸值突然升高。要治療痛風的話,要判斷是否為急性,如果是急性痛風,主要是採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NSAID)、秋水仙素、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但如果痛風沒有發作,這三類藥物不建議長期使用。而如果是慢性痛風保養,主要是透過降尿酸藥物,像是第一代 allopurinol、第二代 benzbromarone、第三代 feburic acid藥物,但如正處於痛風發作期,但沒吃過降尿酸藥物,不建議此時開始服用。林軒任也分享容易讓痛風發作的地雷食物,其中高普林值得食物有牛、豬、鳥禽、文 蛤、牡蠣、花枝、 蝦、章魚、鯖魚、鯛 魚、鮪魚、蟹黃、乾香菇、納豆、肉汁、雞精、湯底等,這些食物每100克都有100至1000mg,務必要特別留意。林軒任醫師也在文章中表示,民眾如果痛風發作時,應該吃消炎藥物、秋水仙素,或類固醇。而民眾如果是長期高尿酸,又伴隨三高、腎臟、結石,或痛風石等問題,應長期服用降尿酸的藥物。而如果長期吃降尿酸藥物的民眾,面對到痛風發作時,應該繼續吃降尿酸藥物,如果在此之前沒有吃過,則是等到痛風緩解後再服用。接著最重點的地方就是,平時都要避開容易誘發痛風的地雷食物。
「6大快樂營養素」提升心靈免疫力 少吃高油高糖!易使情緒失控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因而情緒低落和心理不適的機率也相對增加。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表示,透過飲食調整可以提升心靈免疫力,如Omega-3脂肪酸、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和鎂,這些營養素能促進心情愉悅,增加抵抗生活壓力的能力。 張麗娟表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是組成大腦及神經細胞與傳導的重要成分,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可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改善憂鬱。如鯖魚、秋刀魚、鮭魚、沙丁魚、鮪魚等。此外,色胺酸是一種必需胺基酸,是血清素的前驅物,在調節睡眠上扮演重大角色,可以幫助人體保持放鬆,如雞胸肉、豬里肌、鮭魚、毛豆、南瓜子、牛小排、雞蛋、傳統豆腐、鮮奶…等食物含有天然的色胺酸。 除了增加血清素分泌的營養素外,張麗娟也建議補充維生素B群、鈣、鎂,如糙米、薏仁…等全穀類,或是綠葉蔬菜、豆類、牛奶…等,有助於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性,降低焦慮感。另外,維生素C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減輕壓力活化免疫力,柑橘類水果、芭樂都是豐富的維生素C來源。 張麗娟也提醒,除了增加快樂營養素外,也要避免高糖、高油脂這些影響心情的地雷食物。精緻點心、糖果、蛋糕、餅乾…等高糖食物,雖可在短時間內刺激血清素分泌而發揮鎮靜作用,但因含糖食物容易被腸胃吸收,易導致血糖不穩,同時也會消耗大量維生素B群而影響抗壓力,反而使精神更加不濟,影響情緒穩定。而動物性脂肪、食物脂肪比例高的高油脂食物,易阻塞血管,使血液混濁、換氧能力下降,當膽固醇指數升高時,人體的壓力會無法下降,日積月累下,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張麗娟建議,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三餐至少有一餐吃全穀類雜糧例如糙米、燕麥等,建立一個均衡、多樣化的飲食習慣,注重攝取各種營養素,有助於提升心靈免疫力,增強應對生活壓力的能力,讓心情更加穩定和愉悅。
不鹹不等於低鈉!5大高鈉NG食品 營養師曝「這類麵」鈉含量驚人
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而選擇吃外食,許多人的日常飲食也偏重口味,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攝取過量的鈉,經過長時間的累積恐怕引發高血壓的風險。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就盤點出5大高鈉的地雷食物,包括吐司和麵包、湯品、麵食類、加工食品及醃漬物,其中他特別強調,雞絲麵的鈉含量相當驚人,若吃1碗就達到1天鈉攝取量的一半,但大部分民眾卻對於這個隱藏風險不知情。 鈉的攝取量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取量是2300毫克以下。對此,楊哲雄上月11日在好食課的臉書專頁公開分享5大類隱藏版高鈉NG食品,他表示,其實不鹹不等於低鈉,只是很多鈉都藏在食物中,像是吐司和麵包,為了讓它們的體積比較蓬鬆,因此在製作過程中就會加一些小蘇打和鹽,如果吃下2片吐司就達到1天鈉攝取量的7分之1,若是貝果類可能就達到1天鈉攝取量的6分之1。 楊哲雄提到,湯品類也是民眾不常留意的高鈉食物,因爲在煮湯品的過程會添加一些調味料,食物的鈉也會溶到湯裡,因此若喝了一碗約700毫升的湯,就有可能將1天所要攝取的鈉含量攝取完;他也指出,麵食類的納含量更是驚人,吃下1碗麵線等於1天鈉攝取量的4分之1,其中雞絲麵則是達到1天鈉攝取量的2分之1,鈉含量不容小覷。 楊哲雄補充,市面上很多加工食品為了調整適口性及保存期限的問題,在製作過程會添加不少的鹽,舉例來說,1條香腸就含有400毫克的鈉,1顆小貢丸則含有120毫克的鈉;另外,醃漬物也常為了要容易脫水,會相對加比較多鹽,像是吃稀飯配的蔭瓜,1湯匙4至6片,就有可能會達到500毫克的鈉。 楊哲雄呼籲民眾,攝取過多的鈉就容易造成高血壓,為預防高血壓的方法除了避免吃過多上述5大類的高鈉食物外,平時吃外食也要多加留意營養標示,定期量血壓及到醫院定期檢查也相當重要,若能儘早防範,就能輕鬆遠離高血壓的問題。
藏鋒歛「鈉」!營養師點名6類高鈉地雷 不鹹也重傷心腎
雖然近些年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都清楚高鈉食物會引發高血壓,甚至傷害心臟、腎臟。但現在有營養師提醒「食物不鹹不代表鈉不多」,更點名6種看起來口味一點都不鹹,但是卻含鈉量極高的地雷食物。其中就包含了油麵、雞絲麵、加工肉、泡菜、果乾、起司等常見的食物。營養師劉雅惠在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表示,前一天吃完火鍋,早上睡醒腫得像豬頭,身體的水分跑不出來,全身上下都很不舒服。劉雅惠解釋,其實水腫的原因很多,心、肝、腎疾病水腫,藥物造成、 營養不良、鈉攝取過量都可能會有水腫的情形出現。而在這其中,民眾最常發生水腫的原因就是「鈉」攝取過高,鈉會把水分留在身體裡,當前一天吃得太鹹、口味太重,隔天就很容易腫起來。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但國人普遍都超過這個建議量。為此,劉雅惠還分享了6類高鈉含量的食物,還有6類低鈉含量的食物,方便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控管自己的鈉攝取量。 6類高鈉含量食物1.全榖雜糧:油麵、雞絲麵。2.豆魚肉蛋:加工肉、香腸、貢丸。3.蔬菜:酸菜、泡菜。4.水果:醃漬果乾。5.乳品類:起士、乳酪。6.調味料:辣豆瓣、烏醋。6類低鈉含量食物1.全榖雜糧:冬粉、米粉。2.豆魚肉蛋:各式原型食物。3.蔬菜:各式原型食物。4.水果:新鮮水果。5.乳品類:鮮奶、優酪乳。6.調味料:白醋、胡椒粉。
瘋狂冒痘可從飲食改善! 醫授8大營養素有效抗痘
這幾年受疫情肆虐之故大家長期都戴著口罩,雖然幾個月前解禁了,還是有不少民眾因習以為常,所以外出還是會戴上口罩,但也讓很多人明明不是青春期卻拼命冒痘、用了痘痘貼還是沒有效。營養師指出,這樣長時間悶住臉部,會使油脂分泌更旺盛,造成毛孔堵塞,更易導致爆痘和氾濫的粉刺。另外,其實許多食物如牛奶、太油、太甜或太鹹的食物也會促進長痘。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的營養師Ruby廖敏涵在IG粉專《rabbit_nutrition》指出,痘痘主要是由毛囊阻塞與發炎所引起,但其實長痘痘的原因很多,例如身心壓力大、荷爾蒙失調、飲食習慣、睡眠品質不佳、使用不當的化妝品、保養品、清潔習慣不良、卸妝沒卸乾淨等都可能造成爆痘。很多人以為只要貼身含藥物成份的痘痘貼就可以治療痘痘,但Ruby指出,發炎的痘痘可分為丘疹、膿皰和囊腫型,而只有膿皰型痘痘才適合使用痘痘貼。抗痘營養攻略Ruby在此提供以下8種重要營養素,幫助大家效抵抗可惡的痘痘:Omega-3脂肪酸:如堅果、奇亞籽、深海魚等,能改善毛囊慢性發炎,還可降低血中IGF-1的濃度。維生素B:如燕麥、糙米、豆製品、肉類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可減少油脂分泌過多。維生素C:如芭樂、奇異果、柑橘、青椒等,能有效修復痘痘損傷的組織,加速傷口的癒合。維生素A:如菠菜、紅蘿蔔、番茄、紅椒等,維持表皮/角質細胞的完整,加速傷口癒合並減少痘疤。維生素E:如植物油、堅果、酪梨等,不但是強抗氧化劑,也具抗發炎的作用。礦物質鋅:如牡蠣、牛肉、堅果等,助於對抗引發痘痘的痤瘡丙酸桿菌,並可加速受傷皮膚的癒合及增強免疫功能。益生菌:如優格、優酪乳等,可減少和預防皮膚發炎,腸道菌會影響皮膚的健康。植化素:如彩虹蔬菜和水果,含豐富抗氧化成分,可減少慢性發炎。致痘地雷食物此外,Ruby也提醒大家也要注意會引發爆豆的食物:1.精緻澱粉和醣類如甜食、含糖飲料、麵包等,會使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增加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進而刺激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2.奶類製品如牛奶、冰淇淋、乳清蛋白等,會誘導胰島素分泌增加和IGF -1濃度上升,促使皮脂腺分泌油脂,刺激痘痘的形成。3.高油脂食物或產品如油炸食物、洋芋片等,易刺激身體產生發炎因子造成身體發炎,使油脂分泌太多而容易爆痘。4.高鹽食物如加工品、醃漬物等,會容易活躍皮脂腺,加劇痘痘的生長。不過Ruby強調,因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某些食物可能會容易讓某部分的人長痘痘,但對某些人可能沒有影響,因此,大家還是要根據各自身體的反應,找出會讓自己致痘的食物。如果痘痘的情況真的比較嚴重,也建議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治療。 本文經 營養師廖敏涵 IG粉專《rabbit_nutrition》授權報導 延伸閱讀「變胖」又「變笨」!「不吃澱粉」的四大後遺症,這樣吃讓新陳代謝回春20年|每日健康 Health漱口水的超神奇的5大妙用!姐姐把它拿來擦腋下,神奇的效果讓所有人都搶著學!年紀增長,胸部越來越垂,而且本來就平胸!沒想到「這一招」出現後,不但能打擊下垂,還能提升胸圍!
想減肥怎麼吃? 醫籲「5大食物」勿碰:很雷又為身體造成負擔
對於許多想減肥的民眾,飲食調控極為重要,但若吃進肚的食物不經挑選,到頭來反而做了白工。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指出5種地雷食物,建議正在瘦身的民眾勿碰,「為了減重改變飲食習慣,卻發現體重沒有什麼變化,這都不是你的錯,因為你吃錯了!」1、植物肉植物肉又稱未來肉,蕭捷健指出,最近未來肉非常盛行,但台灣人吃未來肉其實早已幾十年,未來肉就是由玉米澱粉加上植物油和大豆蛋白等成分製成,「我們不但早就在吃未來肉,也吃未來魚、未來生魚片、未來鹹酥G。」他透露,未來肉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更高,可以從一些產品的營養成分標示,看到未來肉的熱量榮登第二高,「我不認為這是更健康的選擇。」2、豆輪「這個食物是我心中最雷。」蕭捷健說,很多人以為豆輪是黃豆製品,事實上豆輪的成分是麵粉和沙拉油,經過蒸煮或油炸處理的高精緻澱粉和「高發炎」油脂。他強調,「烤麩和麵腸也是同一類食物。」3、假冬粉蕭捷健建議,「綠豆的升糖指數只有30出頭,是地瓜的一半。冬天想來碗熱呼呼的湯麵,又擔心升糖指數太高,來個綠豆做的冬粉就是很好的選擇,不但彈牙有嚼勁,又有飽足感,更重要的是不會讓血糖震盪。」不過他表示,現在便當店和火鍋店提供的冬粉,大多是馬鈴薯澱粉製成,吃下肚就和吃薯條沒兩樣,「區別綠豆和馬鈴薯澱粉的方法很簡單,馬鈴薯做的粉絲放進火鍋裡30秒就熟了,綠豆做的冬粉要7、8分鐘才會熟。大家在購買的時候,看一下成分就知道了。」4、假杏仁粉蕭捷健坦言,堅果有很多好的Omega-3油脂,適量吃能抗發炎,補充微量元素,「每天喝一杯15g杏仁粉做的杏仁茶,相當於吃下拇指大小的杏仁,加入Expresso(濃縮咖啡),就是好喝的杏仁奶拿鐵。」然而他指出,市面上大部分的杏仁粉,雖然標榜無糖,卻都添加了不少的馬鈴薯粉和香精,「喝到馬鈴薯粉杏仁茶,不但沒有吃堅果的好處,還攝取到高升糖指數的精緻澱粉和香精。」5、假豆腐蕭捷健透露,「很多豆腐製品,其實都不是大豆製成,蛋白質含量也不高,反而油脂和碳水不少,百頁豆腐加工程度高,含有不少沙拉油、砂糖、玉米澱粉和鹽,熱量是盒裝嫩豆腐的3倍,吃多了不但發胖,身體還容易發炎。」他還說,蛋豆腐成分是雞蛋、鹽、柴魚汁,完全不含黃豆;杏仁豆腐的原料也沒有黃豆,主要是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製成,「來一鍋百頁豆腐,組合肉和馬鈴薯冬粉煮的火鍋,再來一杯假杏仁茶,會發現一餐有90%都是精緻澱粉和不好的油脂,難怪身體越吃越差。」
口臭狂吃薄荷糖有用?營養師喊母湯「越吃越更嚴重」 地雷食物一次看
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熬夜導致肝火旺盛,有時口中難免出現異味,但口臭問題若太過嚴重,恐怕就不是火氣大這麼簡單。營養師余朱青透露,口臭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衛生習慣、有些是因為疾病、有些則是因為吃了一些容易引起口臭的食物造成,例如肉類、酒精飲料,以及常用來清新口氣薄荷糖,都可能是罪魁禍首。余朱青日前在臉書發文,「與人近距離講話時,是否曾經聞到對方不好的口氣,當場真的蠻讓人尷尬的,現在則是因為整天戴口罩,而讓很多人發現,原來自己也有口臭。口臭的原因蠻多的,有些是衛生習慣、有些是因為疾病、有些則是因為吃了一些容易引起口臭的食物造成的。」營養師提到,「像是如果吃太多肉類,蛋白質攝入過多,身體來不及吸收,在分解的過程會產生氨氣排出體外,就會產生不好的味道。加上大魚大肉之後,食物殘渣越多,一些細菌在分解食物殘渣的同時會產生可揮發的硫化物,也就有了口臭。另外酒精飲料 ,也容易造成口臭喔。酒精有利尿功能,會讓身體缺水,阻礙唾液分泌。如果過度飲酒,就會加重口臭。」余朱青指出,「如果發現自己有口氣不佳時,不少人會吃薄荷糖,雖然薄荷有清新的好味道,但是大多數的薄荷糖都含有糖,糖是細菌最喜歡的美食,在細菌分解糖的過程中釋放硫化物,反而會造成口臭喲。所以以不論是為了口氣或是身體健康,糖都要少吃。」專家建議,若民眾有口臭困擾,可多喝綠茶、吃香菇,「另外一些辛香料也可除口臭,像是吃生魚片會用到的芥末,芥末裡的成份也可以抑制細菌繁殖防口臭產生。另外含有維他命C的的食物,例如奇異果,奇異果上的維他命C、酵素、多酚以及膳食纖維,這些都有助於消除口臭喲!」
這些食物恐養大子宮肌瘤…美女醫揭3類地雷飲食 鹹酥雞、巧克力都上榜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骨盆腔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中,約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且通常為多發性,雖然多數情況沒有症狀,但仍為女性同胞帶來不少困擾。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提醒,如果子宮肌瘤越長越大,就需要開刀處理,甚至會影響子宮及卵巢機能,所以有相關問題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少吃地雷食物。「妳吃的食物在養子宮肌瘤嗎?高熱量高油脂都母湯!」美女醫師張瑜芹近日在臉書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東區 張瑜芹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是很多女生都有的問題,如果持續養大肌瘤就需要開刀處理,而且有反覆復發機會,甚至會影響子宮與卵巢機能,是非常討厭的問題。」醫師提醒,「如果有子宮肌瘤病史,或是經由婦產科檢查已經有小肌瘤,就要小心日常生活的飲食,別讓吃進去的食物都被拿去養肌瘤」;張瑜芹列出子宮肌瘤NG飲食,首先是高油、高熱量食物,包括雞排、鹹酥雞、薯條、洋芋片等,因為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膽固醇都會導致荷爾蒙失調,影響卵巢與子宮。除此之外,張瑜芹指出,像是蛋糕、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高糖食物,過量會使身體代謝異常,如果影響荷爾蒙分泌,就有可能引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以也是少吃為妙;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有已知肌瘤問題,但想要吃中藥進補,看中醫時一定要與醫生詳細討論。」
睡前吃宵夜更健康? 醫揭「6食物」安心吃:幫助保持血糖穩定
每到了深夜,總是容易肚子餓,但吃了宵夜又害怕變胖,覺得十分罪惡。對此,專家便透露,睡前若正確進食,不但可以幫助人體在睡眠時保持血糖穩定,還有益於健康。好日子診所李文祺醫師在臉書表示,許多人忙碌了一整天,加班完回到家,常常飢腸轆轆想吃點宵夜,但腦中有著「晚上8點後、睡前2個鐘頭內不該再進食」的說法,她強調因人而異。洋芋片是宵夜地雷食物。(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最近國外研究指出,睡前如果適當攝取正確的食物,反而有助燃燒燃燒卡路里,且能抑制飢餓酵素,有效控制體重,並認為空腹低血糖不僅妨礙睡眠,也讓人在隔日醒來後呈現沒精神或是不想起床的狀態。因此,睡前正確進食,能幫助人體在睡眠時保持血糖穩定,更有益於健康。李文祺解釋,若是極度飢餓狀態下才進食,人體的消耗順序則是會先以蛋白質為主,而不是脂肪,因此持續飢餓只會讓肌肉比例減少,反而使脂肪更容易囤積在體內。她也分享,睡前可以攝取的6種食物:1、豆漿及豆製品豆漿和各類豆製品的熱量低,豆類中豐富的鈣質還有助於瘦身及安眠。2、番茄番茄的熱量非常低,怕胖的人可做成沙拉食用,記得醬料不要加太多,且建議以低熱量的和風醬來提味。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豐富的鈣質和鎂,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並有助於提升免疫力。4、優格+堅果或水果:優格能提供鈣質,且乳製品色胺酸含量高,能幫助入睡;堅果則能提供膳食纖維、鎂及油脂,助睡眠外,又有飽足感;而水果則有豐富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5、雞蛋+低脂牛奶:茶葉蛋或水煮蛋,搭配低脂牛奶或無糖豆漿,富含蛋白質,且能增加飽足感。6、小魚乾或魷魚絲:這類食物是富含蛋白質的點心,增加飽足感;但切記要適量,還有注意是否有過度調味,以免鈉含量過高。李文祺並提醒,宵夜吃到5~6分飽即可,切忌吃到粗飽,進食量不多,腸胃的負擔相對就會比較少,也不要選擇湯水多的食物作為宵夜,像是粥、湯麵、玉米濃湯、綠(紅)豆湯等,容易引起夜間頻尿進而影響睡眠,且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另外,有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和嚴重失眠的人,吃宵夜會讓症狀更加嚴重。至於地雷食物,包括洋芋片、餅乾、燕麥飲和冰淇淋等其他精製甜點,當攝取這些食物會使人體極短的時間內血糖上升,反而會使我們食慾大開,而一些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和咖啡等,會刺激交感神經,造成失眠的情形。
腸胃炎就要吃稀飯?兒科醫曝:別只配醬瓜 「3地雷飲食」腹瀉更嚴重
許多民眾罹患腸胃炎時,為了避免給腸胃造成負擔,都會選擇較清淡的飲食,其中稀飯和醬瓜就是常見的搭配。不過,柚子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歐淑娟透露,「腸胃炎就要吃稀飯」的觀念深植人心,很多媽媽以為稀飯配肉鬆、醬瓜是安全牌,實際上還是要注意營養均衡,這樣才能修復受損的腸道,盡早康復。歐淑娟日前在臉書粉專「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指出,最近她在門診中觀察到,有腸胃炎狀況的孩子不少,「歐醫師跟好友聊天發現,原來除了腸胃炎就要吃稀飯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之外,很多媽媽以為稀飯配肉鬆、醬瓜是安全牌」,所以她除了要給家長們一些提醒,也列出腸胃炎期間的3大地雷食物。1. 只配醬瓜的稀飯稀飯確實是許多人會在腸胃炎期間首選的食物之一,一方面好消化吸收、二方面補充水分。不過,其實腸胃炎病人最需要的除了水分,還有均衡的營養。唯有營養均衡,身體才有原料可以修補受損的腸道、建造體內組織,才會早日康復,所以除了稀飯,還是可以搭配蔬菜、清淡烹調的豆魚蛋肉類吃。白色的口味吐司吐司也是大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的食品,不過市售許多「白色的吐司」不是簡單的「白吐司」,例如奶油吐司、鮮奶吐司是額外添加了許多油、糖的加工食品,若是有口味的話,還有額外甜餡料添加等問題,而這些都不是太理想的選項,原因在於營養價值有限、糖分太高,甚至可能導致腹瀉變嚴重。稀釋飲料當水喝運動飲料、果汁也是醫生在門診經常會被問到的食物,基本上除了「白開水」、「清湯(低鹽)」、「電解水(專為幼兒設計的口服點滴)」之外,其他飲品因為含糖,大多不是很ok的選擇。
李應元癌逝 營養師揭「隱形癌王」3大地雷食物:多吃胰臟50年就報銷
前駐泰大使李應元昨天(11日)晚間六點多因胰臟癌病逝,享壽68歲,而其實在上個月,李應元就曾被誤傳罹患「癌王」胰臟癌的烏龍死訊。但其實有「隱形癌王」之稱的胰臟癌,與飲食大有關係。營養師黃淑惠曾在TVBS《健康2.0》節目上提醒,油、高糖、高醣飲食型態,都會造成胰臟過勞、反覆發炎,進而提高罹癌機率。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上表示,從李應元大使臉書PO出的照片與訊息觀察,發現包括常喝酒應酬、常吃台灣、泰國等當地小吃,有時候這些東西頻繁的加諸在一起,就容易因為高油、高糖及高醣的飲食習慣,增加胰臟壓力,提高器官病變的機率。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也指出,大量的高油脂飲食,食物吃下肚後,就得靠胰臟分泌脂肪分解酶來分解,只要油脂吃越多,胰臟就需要一直做工,「就像馬達,本來有80年壽命,你一直操勞縮短了,50年差不多就報銷了。」節目上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也透露,有研究顯示,若吃得太油或太多醣類,也容易罹患胰臟癌;他引述近期國際知名期刊指出,有一篇研究是探討10萬多名美國人飲食與胰臟癌關聯性,發現平時少油少糖者,與高油高糖者相比,得到胰臟癌機率減少40%。
32歲女3年沒懷孕!就醫查出「卵巢早衰」 醫曝驚人原因:被免疫細胞攻擊
32歲的A小姐本身是長期服用西藥的紅斑性狼瘡患者,結婚三年都沒有受孕,至西醫婦產科檢查,卵巢功能竟然明顯退化,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值已經在1以下(小於1),代表「卵巢濾泡存量」偏低,懷孕機率大幅下降,由於月經長期不規則,加上常有臉部潮紅與皮膚乾燥的情況,從沒想過這麼早的年紀卵巢就開始早衰,於是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看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認為,A小姐的卵巢早衰不是屬於典型的腎虛型老化導致的卵巢衰退,反而是免疫失調導致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卵巢,造成卵巢機能衰退,而且紅斑性狼瘡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等等免疫系統的疾病不可隨便亂用溫補藥,應該以調節免疫的思維去治療,經過一年中藥與針灸的長期抗戰,今年已經34歲的A小姐在疫情嚴峻時候成功安穩生下小寶寶,紅斑性狼瘡症狀在中藥與西藥相互搭配的治療下,也有顯著好轉。周宗翰解釋,卵巢早衰一般是提早老化的徵兆,但是臨床上發現有越來越多案例是跟免疫調節失調有關係,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卵巢造成卵巢功能暫時衰退,這時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也會跟著偏低,可能伴隨出現月經延後,不孕、性慾下降、潮熱多汗、陰道乾澀、失眠煩躁等假性更年期症狀。傳統中醫治療以補腎為主,但是面對免疫失調導致的卵巢早衰,胡亂溫補反而會讓免疫失調症狀更加惡化,也可能加重本身潛在性的免疫系統疾病的惡化,如關節腫痛越來越嚴重,皮膚癢疹越來越惡化,通常這類型的病友補藥酒是碰不得的。周宗翰表示,免疫系統失調導致卵巢早衰的患者要自然受孕有一定的難度,先決條件是月經週期一定要規律,免疫疾病的症狀一定要控制好,所以長期規律服用的西藥也不能隨便貿然停用,中醫利用針灸與中藥把身體的平衡抓回,讓身體回到它該有的平衡,免疫反應太過與不及都不好,當免疫細胞過度活化,接著伴隨而來的是細胞激素風暴,造成身體發炎,卵巢與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到明顯影響,所以風邪外感常用的桂枝、荊芥、紫蘇葉,或是調理腸胃的木香、白朮、茯苓等中藥,對於治療卵巢早衰至不孕也有正面幫助,而頭皮針與耳針刺激,刺激耳廓影響迷走神經,傳訊至大腦,進而影響身體免疫調節,可以讓不聽話的免疫系統變溫馴。周宗翰說明,要調節免疫改善卵巢早衰的不孕,良好睡眠品質是關鍵,睡眠是很重要的身體修復時間,身體所有細胞的亞健康或微發炎狀況,都是在睡眠時修復,再來就是情緒要穩定,日常生活應保持心情愉快,適時抒發壓力,中醫認為過度的情緒會傷害臟腑,例如怒會傷肝;肝是掌管自律神經的總司令,情緒影響肝,肝影響荷爾蒙,荷爾蒙又會影響子宮卵巢的作用,進而影響女性健康。飲食方面,少吃加工食品絕對有必要,因為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為了改變口感、外觀色澤、香味及延長保存期限,往往含有防腐劑、色素、人工香料等添加物,火鍋料、醃製類絞肉食品,泡麵、罐頭等,都屬於容易刺激免疫系統的地雷食物,應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