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心主任
」 地震 餘震 氣象署 氣象局 陳國昌嘉義發生3.1地震 專家示警「和中埔大地震同位置」
昨(26日)凌晨1時58分,嘉義縣中埔鄉發生規模3.1的地震,震源深度為5.6公里。對此,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也指出,這次地震的震央與1941年發生的中埔大地震相同,警示台灣可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需提高警覺。根據氣象局資料,嘉義縣於凌晨1時58分發生規模3.1的地震,震源深度為5.6公里,中埔鄉嘉義市及台南白河地區的最大震度達2級,嘉義民雄則有1級。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雖然此次地震規模不大,但這次地震的震央與1941年發生的中埔大地震相同,警示台灣可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需提高警覺。郭鎧紋指出,這次地震發生的地點位於木屐寮斷層南邊,九芎坑斷層北邊,還有彰化斷層、六甲斷層和口宵里斷層交匯的區域。這些斷層帶是彰雲嘉南平原與東部丘陵的交界處,也是造山帶的前沿地帶,屬於地震活動頻繁的區域。郭鎧紋強調,雖然這次地震規模不大,但過去曾有大地震的歷史,加上震央位於地震活躍區,台灣及日本都已進入大地震時代,民眾應該保持警覺,隨時留意地震安全相關資訊。據了解,1941年12月17日發生在嘉義中埔的強烈地震,規模高達7.1,對當時的台南州(即現今的雲林、嘉義及台南地區)造成嚴重災害。這場地震導致360人喪生、729人受傷,並大規模摧毀超過1萬戶住宅。除了帶來重大的人員傷亡,地震還引發了草嶺地區的山崩,形成堰塞湖,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持久影響。此外,這場大地震之後,餘震頻繁發生,特別是在主震後的一週內餘震次數較多,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根據觀測,主震後一直到翌年2月底,共發生了1,259次餘震,其中有感餘震達到227次。
11分鐘連6震「全為0403花蓮餘震」 氣象署揭原因:應力調整
震不停!今(22日)下午5時8分發生規模5.5地震,隨後又接連發生多起地震,全台都有感,短短11分鐘內連續6起地震,之後仍有大大小小餘震。對此,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這幾起地震都是0403花蓮地震的餘震,。根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下午5點8分芮氏規模5.5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是這系列地震中規模最大一次,各地最大震度為花蓮4級、南投4級、宜蘭4級、台東2級、嘉義2級、雲林2級、彰化2級、苗栗2級、桃園2級、嘉義2級、新竹縣2級、台南2級、新北2級、台北2級、高雄1級、新竹市1級、基隆1級。接著,5點9分、5點12分、5點15分、5點17分、5點19分,分別發生芮氏規模5.5、4.4、5.3、4.9、4.9、3.2地震。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前5起地震,以5時8分和5時12分規模較大,震度4級達到國家警報標準,而這些都屬於0403地震的餘震範圍,目前透過餘震將能量釋放。吳健富提醒,雖然能量逐漸變小,但偶爾還是有規模4~5的地震發生。由於0403主震規模7.2,與規模5.5地震能量相差500倍,能量大的地震釋放需要較長時間,地球會應力調整,如同翹翹板一樣,慢慢取得平衡。吳健富指出,目前餘震發生範圍,區域多會在地震空白區域,因應力調整之後,會發生在未地震的地區。地震數量變少,代表能量慢慢釋放,但明天開始鋒面來襲帶來降雨,山區在地震後土石已經鬆軟、鬆脫,若再下雨可能會有山崩落石的危險,提醒民眾避免山區活動。
嘉義凌晨8地震侵擾!4月已有19起 專家提醒:不排除有更大地震
地震又起!嘉義地區今(13)日凌晨出現共8起大小有感地震,最大為凌晨2時44分左右芮氏規模4.9地震,最大震度達4級,就連新竹、花蓮、台東和澎湖都有1級。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指出,預估未來3至5天還會有規模3到4的餘震,但和梅山斷層無關,過去該地區最大地震規模僅5.0,民眾不需太過擔心;但地震專家、氣象署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認為,這個狀態並不尋常,也不排除會出現較大地震,建議民眾應該加強防範。嘉義地區今凌晨受地震侵擾,大小地震共有8起,最大一起為凌晨2時44分芮氏規模4.9地震,深度僅在10.4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包括嘉義縣太保市、義竹鄉最大震度到達4級,就連新竹、花蓮、台東和澎湖都出現1級地震。而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嘉義地區從4月份截至今日,已陸續有19起地震。經過氣象署地震中心初步研判,這次地震和梅山斷層無關,為嘉義地區當地構造所造成,推估未來3至5天將出現規模3到4的餘震,但民眾不需要太擔心。不過,郭鎧紋卻示警,嘉義這一帶地震活動早在4月3日就出現,今天地震次數竟然比花蓮還多,「感覺很不尋常」。郭鎧紋提到,今天凌晨發生在義竹、布袋的地震都位在嘉義南邊,因為斷層被沉積物蓋起來,和梅山斷層距離比較遠,但整個範圍連起來會經過台南北邊,因此不只是嘉義南端、台南新營那帶也要注意防震準備。郭鎧紋進一步表示,未來地震活動可能是能量慢慢緩和釋放,地震活動漸漸平息,但這起地震附近,在1941年曾發生過中埔地震,造成360人死亡,1964年台南白河也曾發生規模6.3地震,亦使得數十人失去性命,往後不排除有更大地震發生,也由於地震無法預測,各地應該隨時提高警覺。
嘉義梅山斷層百年周期到?50%機率爆發強震 前地震中心主任:沒什麼不可能
花蓮近海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嘉義地區同一天也發生2起規模4以上地震。對此,中央大學更模擬梅山斷層百年周期一到,若與嘉義前緣構造二者同時破裂,恐出現7.3強震,也作為今年「921國家防災日」情境地震模擬,讓政府提前做好相關因應措施。地震專家郭鎧紋則解釋,翻閱過去歷史地震紀錄,就知道「沒什麼不可能」,不能排除7.3強震狀況,但仍以梅山斷層發生機率較高,另根據日本學者推測,梅山斷層地震周期約170年,在未來50年發生大地震機率達50%,且時間有可能提前,因此民眾需做好準備。嘉義地區規模3以上地震4月還不到5天就發生9起,其中規模4以上則有3起,包括3日當天發生的2起。對此,中央大學團隊在去年完成「新城斷層大規模地震評估」,作為去年「921國家防災日」震災動員演練的腳本基礎,今年中大則針對嘉義地區可能發生致災的梅山斷層與嘉義前緣構造,模擬二者同時破裂,推測將引發規模7.3左右強震,同時作為今年「921國家防災日」情境地震模擬。不過,參與上述計畫的中大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也坦言,嘉義前緣構與梅山斷層同時斷裂的機率並不高,可能超過2千年才會發生,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倒是嘉義地區後續活動仍要留意,畢竟近期該地區地震活動相對頻繁。面對學界對7.3強震的模擬,中央氣象署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也指出,翻閱過去歷史地震紀錄,就知道「沒有什麼不可能」,因為很多地震都是發生之後大家才嚇一跳,就像這次花蓮7.2強震或921大地震一樣,所以能提前模擬是最好,至少政府已經提前做好因應。但郭鎧紋也認為,梅山斷層確實更應該注意,因為根據日本學者研究推測,梅山斷層地震周期約170年,雖然現在距離1906年嘉義規模7.1強震,還不到170年的周期,但未來50年,梅山斷層發生大地震機率達50%,加上近期地震似乎有轉趨活躍趨勢,所以必須多加留意。雖然近期嘉義地區地震活動有明顯上升趨勢,但郭鎧紋分析,1906年嘉義梅山斷層規模7.1強震僅釋放約23顆廣島原子彈能量,而1999年嘉義1022地震規模6.4也僅釋放2顆原子彈能量,再加上近期地震活動規模也相當小,釋放能量更是有限,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
日偵測台灣地震規模上修至「7.5」 氣象署曝原因
花蓮外海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為921大地震後最大規模地震,搖晃劇烈,全台均有感。日本氣象廳偵測到地震規模為7.5,美國則偵測到7.4,對此,氣象署也說明台灣、日本、美國偵測到地震規模不同的原因,指出台灣使用芮氏規模,日本和美國用地震矩規模,因此能量單位不同,規模也不太一樣。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臺灣東部海域,3日上午07:58:09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災情不斷,目前最新死亡人數累計7死。而此強震也為921大地震後,25年來最大地震。日本氣象廳也公布了偵測到的地震規模為7.5,並對沖繩沿海地區發布海嘯警報,預計高達3米的海浪將到達沖繩地區,美國偵測到的地震規模則為7.4。至於為何偵測到的地震規模不同,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表示,台灣使用的地震能量單位與日本和美國不同,台灣使用芮氏規模,日本和美國則用地震矩規模,台灣靠近地震看到所有地震波向,與傳到美國各地震站,且被吸收的地震波、地震規模不同,所以才會有規模不同的差異。吳健富表示,目前氣象署人力全力投入餘震等相關資訊即時提供,短時間不會重新針對地震規模、深度定位,屬於比較後面的資料處理。
嘉義今連2震! 專家揭是「廣義梅山斷層」導致:高鐵近期應減速行駛
嘉義縣太保市今(29)日下午1時26分發生規模4.9地震,21分鐘後又出現規模3.6地震,接連的地牛翻身,讓人想起1906年發生在梅山鄉規模7.1的強震。地震專家郭鎧紋對此透露,此次地震是由廣義的梅山斷層造成,但不確定活動週期,因此不必太過擔心,反倒近期經過嘉義站的高鐵應要減速,降低潛在風險。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稍早透露,今日下午1時26分位於嘉義縣太保市出現的規模4.9地震,以及隨後1點47分的規模3.6地震,都是獨立破碎板塊造成,預計在2天內規模低於4以下的餘震就會釋放完畢,故和造成當地1906年發生之規模7.1強震的梅山斷層,以及導致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無關。嘉義縣下午1時26分發生規模4.9地震。(圖/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對此透露,氣象署是據地質調查所資料判定,梅山斷層只到嘉義縣民雄鄉,才會認為今日發生的地震無關梅山斷層,但據中正大學教授石瑞銓研究,梅山斷層有從嘉義市北邊往西延伸新港鄉,而他認為甚至往西延伸台灣海峽,因此今日地震可說是由廣義的梅山斷層造成。規模4.9地震發生21分鐘後又出現規模3.6地震。(圖/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郭鎧紋表示,儘管梅山斷層未破裂至地表,不代表其沒有往西延伸,但他回顧歷史資料,發現1800年左右嘉義縣梅山鄉沒有強震紀錄,近期不認為會出現諸如1906年規模7以上強震,此外梅山斷層的活動週期可能超過100年、200年甚至更久,但因目前建築遠比百年前還堅固,所以民眾不用太過擔心。郭鎧紋提醒,雖然目前無法確定梅山斷層的活動週期,但他想到高鐵的行駛速度相當之快,尤其是南來北往的直達列車,通過嘉義往往沒有靠站,雖有緊急煞車系統,仍需很長時間才能停下,因此建議高鐵公司近期若有直達列車駛近嘉義站應要減速,才能降低潛在風險。
宜蘭外海昨規模5地震!北、東部民眾有感搖晃 氣象署示警:未來2天恐有4級以上餘震
宜蘭縣東部海域昨(25日)晚間9時48分發生規模5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北東方25.1公里,最大震度宜蘭縣、花蓮縣3級,新北市、桃園市2級,台北市1級。對此,氣象署地震中心示警,預估未來2天內恐再發生規模4到4.5餘震。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顯示,宜蘭縣東部海域昨(25日)晚間9時48分發生規模5地震,地震深度10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東北東方25.1公里,震度3級地區為宜蘭縣、花蓮縣;震度2級地區為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南投縣;震度1級地區為基隆市、台北市、台中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根據《中央社》報導,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由於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較淺,預估未來2天內恐再發生規模4到4.5餘震,不過這類地震比起深層地震,餘震次數並不多,民眾無須太過憂心。只是為何此次震度不大,許多民眾卻感覺到明顯晃動?吳健富說明,東部地震主因為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擠壓、導致能量釋放,從目前資料研判,此次地震成因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而此種板塊隱沒系統又稱為「弧後擴張」,這類型的地震特徵多為淺層地震,加上由於此次震央較靠近台灣,因此北部、東部民眾較有感搖晃。
日本規模7.6地震引發海嘯 中央氣象署發聲了
2024年首日,日本就發生芮氏規模7.6的強震,還引發大海嘯警報,對此,我國中央氣象署也做出回應,氣象署表示,因接獲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通報,今下午台灣時間15時10分,日本靠近本州西海岸規模7.4(日本氣象廳修為7.6)地震,研判可能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海嘯威脅,經初步推算,地震所引發的海嘯,將不會影響台灣。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規模7.6強烈有感地震,氣象廳發布大海嘯警報;我國中央氣象署則表示,該地震對台灣及周邊海域完全無影響。(圖/翻攝自日本氣象廳)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由於海嘯威脅地區較靠日本海內側,氣象署也有發布海嘯消息,海嘯對台灣沒有影響,另外,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廖哲緯指出,此次地震發生在日本國土西邊,與台灣之間有陸地阻隔,因此方向波傳達不到台灣,對台灣沒影響。不過受到地震引發海嘯的影響,台灣虎航也在台灣時間傍晚4時50分宣布,配合當地指引進行航班調整作業,其中IT228回航桃園機場的起飛時間等待通知、IT229延誤,後續航班資訊待通知,敬請旅客理解,也請目前在警告地區的旅客注意自身安全。回顧這起地震發生,日本石川縣在1日當地時間下午4時06分起,陸續發生3起芮氏規模達5.7、7.6及6.1的強震,而且是深度只有10公里的淺層地震,其中規模7.6的強震,不僅導致石川縣志賀町震度達到7級,石川縣和新潟縣部分地區震度達到6,就連京都、大阪和東京也感受到強震的威力,日本氣象廳也緊急針對能登半島發布「大海嘯警報」,同時針對山形及兵庫等縣發布海嘯警報,提醒能登半島可能出現5公尺高的海嘯。
甘肅6.2強震 專家揭「與921很類似」…當地恐再爆5強餘震
中國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18日深夜11時59許,發生芮氏規模6.2「極淺層」地震,截至今天(19日)中午前已造成111人死亡、236人受傷,另有數量不明、被困在倒塌房屋下民眾等待救援。該省地震局指出,震央附近近幾天仍可能發生5強餘震;台灣前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表示,這次甘肅地震的發生原因與921相當類似。強震已造成百餘死傷。(圖/翻攝自微博)郭鎧紋表示,該地震起因於印度澳洲板塊碰撞歐亞大陸板塊,此2板塊交界處除讓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隆起,也留下位於青海、甘肅的「拉脊山斷層」並引發大規模地震。他指出,拉脊山斷層與921大地震「車籠埔斷層」同屬逆衝斷層,當板塊互動造成破裂帶後,釋放出大規模能量引發地震。救援隊摸黑搜救。(圖/翻攝自微博)其中甘肅地震可分為「印度澳洲板塊向北擠壓歐亞大陸板塊」遠因,以及「拉脊山逆斷層」被觸發的近因,再加上當地房屋防震措施有限,因此災損較大,也考驗救災能力。另這次地震屬於「主餘類型」,為沒有「前震」的地震。許多民眾寧願頂著強風,也不願冒著餘震與房屋倒塌風險回家。(圖/翻攝自微博)甘肅省地震局副局長高曉明則在記者會指出,經本次地震區域構造分析、歷史地震活動、地震序列類型等因素判斷,震央地區幾天內仍有發生「5級強」餘震可能性,地震局將嚴格做好餘震序列監視跟蹤,架設地震流動監測設備,加強各類監測資料分析,與進行地震災情調查和地震強度判定。
台南昨深夜3.5地震超有感! 氣象署曝「50年僅4次」:震央很罕見
台南安定區昨(27)日晚間約10時15分發生了芮氏規模3.5地震,深度約7.8公里,台南市最大震度達到4級,屬有感地震。中央氣象署指出,台南發生地震的次數少,自1973年以來僅有4次規模3.5以上的地震,預估未來不太有餘震。該地震的震央位於台南市安定區,相當罕見,台南市最大震度4級,善化區也有2級,而永康區、新化區、七股區和嘉義縣則有1級;宜蘭縣今(28)凌晨0時45分也發生了規模3.5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近海,深度約12.5公里,宜蘭縣最大震度4級,花蓮縣也有2級。宜蘭縣近海地區今(28)日凌晨0時45分也發生了規模3.5地震。(圖/氣象署提供)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明,台南地區的地震次數少,均屬於偶發性地震,自1973年以來更只有4次類似地震發生,和構造斷層、盲斷層無關;而由於震央位於人口密度高、高樓多的安定區,且震央較淺,因此民眾會比較有感,但此次地震也只是偶發事件,預估未來並不會有餘震,即使有也很小。另外,吳健富也提醒,宜蘭地區地震本就較多,應是板塊擠壓所致,無特殊原因,而因為此次地震規模不大,也難以判斷主震或餘震。
5.4地震「震度低卻搖超大」? 氣象署揭2原因
台灣東部海域在今(26日)中午12點31分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深度約22.4公里。氣象署研判,此次地震為10月24日發生於南澳海盆的6.2地震餘震,並說明部分地區民眾主觀上「搖很大」原因。氣象署表示,這次地震最大震度為2級,位於宜蘭、花蓮及新北,其餘縣市最大震度均為1級。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中午地震成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且該地區地震多,能量累積也較多,到現在仍在釋放能量與產生餘震;另本次地震是10月24日餘震之一,所以不會說後續還有這次地震的餘震。此外,這次地震震度雖不大,但部分民眾感受到的搖晃程度卻大於實際震度,其主因為台北盆地效應、高樓場址效應等影響,吳健富提醒,台灣地震發生較為頻繁,民眾平時應做好防震準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南投4.6地震震央接近921! 氣象署:後續不會有餘震
南投縣水里鄉今(21日)凌晨1時16分發生規模4.6地震,地震深度28.9公里,南投、彰化、雲林最大震度3級。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由於東部板塊擠壓,而應力傳遞至西部導致地震,後續推估不會有餘震。此外,雖然本次地震震央接近921地震震央一帶,不過深度差別較大。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天凌晨1時16分南投縣水里鄉發生芮氏規模4.6地震,震央在南投縣政府東南東方19.3公里處,深度28.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氣象署指出,最大震度出現在南投縣信義鄉、南投縣南投市、彰化縣員林、雲林縣斗六市、彰化縣彰化市、台中市霧峰,皆為3級。震度2級地區則為嘉義縣、台南市、花蓮縣、苗栗縣,震度1級地區為高雄市、台東縣、宜蘭縣、嘉義市、新竹縣、澎湖縣。對此,吳健富表示,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擠上來,應力傳遞至西部,導致南投彰化一帶發生地震,該處屬於比較脆弱的位置,陸續都會蓄積能量並引發地震,雖然本次地震震央比較接近921地震震央一帶,但是深度深很多。他補充,本次地震規模不大,不太會有餘震,能量蓄積也比較短期,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規模3、4的地震,這次屬於比較大一點的地震,但也不必太過驚慌,平常心看待即可。
今發生首起規模6以上地震!專家曝「今年少震」原因:去年已釋放26顆原子彈
台灣東部海域今(24日)上午7時05分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震度3級地區包括宜蘭、花蓮、新北等地區,且因屬極淺層地震,全台有感,而這也是今年首起規模6以上地震。為何今年地震活動次數偏少呢?對此,中央氣象局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因為去年已經釋放了約26顆的原子彈能量。今天上午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方120.2公里,地震深度僅5.7公里,郭鎧紋指出,這是今年第一起規模6以上地震,之所以今年地震活動次數偏少,是因為去年規模6以上地震多達12起,相當於釋放26顆原子彈能量。郭鎧紋說明,根據過往經驗顯示,若某年規模6以上地震頻傳,由於地層內累積的能量已經差不多釋放完畢,因此隔年發生地震的次數便會減少,統計1900年至2022年的規模6.0以上地震,921大地震那年發生15起,為史上最多的年份;1951年縱谷地震13起排名次之;2022年發生12起,則創下122年來第3多紀錄。
台北規模3.1地震!民眾憂大屯火山噴發 中央氣象局說話了
陽明山今發生芮氏規模3.1有感地震。(中央氣象局提供)台北市今天上午9點8分發生芮氏規模3.1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台北市北投區,雙北民眾有感。中央氣象局表示,並非罕見也不會有火山噴發風險。不過台北市政府嚴正以待,前市長柯文哲於2020年訂定「大屯火山群災害防救應變計畫」,台北市災防辦公室高級規畫師雷泰雄17日表示,台北市政府已事前調查若火山噴發會有立即危險的區域,並統計該區域的戶籍人口資料,根據中央氣象局的火山紅燈警示,來啟動應變疏散計畫。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今表示,此次地震主要原因為大量地下水灌入大屯火山岩漿庫岩壁,冷熱溫差造成岩壁破裂,近20年造成規模3以上地震就有17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一次,上次是在2021年11月28日,不算罕見,並非火山噴發跡象,後續也不太會有餘震。雷泰雄表示,當火山噴發紅燈警示時,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會提供火山噴發潛勢圖,針對熔岩流、碎屑流、火山灰會造成災害的範圍,再疊套台北市地圖去比對,找出危險的區域,立即發送細胞簡訊給危險區域民眾,另各局處也會立刻啟動任務分工,如交通局會提供疏散車輛,民政局協助聯繫戶籍民眾等,以確保火山災害時,民眾可以安全疏散。
北投罕見規模3.1地震「和大屯火山有關」 民眾憂爆發…專家給答案
台北市北投區今(17日)早上9時8分發生規模3.1地震,深度4.8公里,最大震度位於陽明山,雖然沒有災情傳出,但不少民眾擔心是不是火山要爆發。對此,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證實,該地震確實和大屯火山活動有關。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解釋,因為震央位在北投區,地震區域落在大屯火山區到山腳斷層附近,推估與大屯火山活動有關,地震位置約在七星山半山腰,接近山腳斷層,規模3以上地震在該區十分罕見,目前推測是岩漿庫的岩壁破裂,地下水與岩漿混合導致,並非附近山腳斷層引起的地震,而且這是單一事件,不是火山要噴發的跡象。另外,大屯火山觀測站(TVO)主任林正洪說明,從相關觀測資料來看,上午地震深度僅3點多公里,大屯山岩漿庫深度則有8到10公里,因此是大屯火山岩漿庫上方的岩層陷落造成。震源破裂的形式,和山腳斷層無關,能造成這樣規模地震,顯示岩層滿大一塊,按過去經驗推估,直徑可達數十至上百公尺。林正洪也分析,過去地震震央位置大多在偏北邊,但這次地震位置在七星山半山腰,反而偏南邊,的確比較少見,不過他也強調,從目前資料來看,沒有異常火山活動,請民眾不用太過擔心。
台北09:08規模3.1地震!網友驚呼「太恐怖」 氣象局稱罕見:恐與大屯火山有關
臺灣北部今天(17日)上午9時08分發生芮氏規模3.1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5.17度,東經121.55度,即臺北市政府北方14.1公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地震深度只有4.8公里。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最大震度方面,台北市及新北市皆為3級。對此,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日9時08分發生的規模3.1地震,震央位於北投區,地震區域落在大屯火山區到山腳斷層附近。陳國昌補充,該震央發生地震的頻率不高,近20年超過規模3的地震只有16次,算是較為少見。本次地震不太像是斷層造成,因為剛好集中在大屯火山這區,應是火山活動造成。地震也讓批踢踢網友驚呼連連。(圖/翻攝自PTT)上午9時08分發生在台北的有感地震,因瞬間搖晃力道之大,讓北部民眾驚呼「超恐怖」。批踢踢網友也紛紛驚呼「超大」、「超恐怖」、「台北有感」。
土耳其強震能量「921地震2倍」 台灣最該擔心「這一區」
土耳其邊境城市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本月6日接連發生2起芮氏規模7.5以上強震,尤其最大規模的7.8強震,震撼全球,目前已知在土耳其、敘利亞2國造成逾4800人死亡,還有不少民眾受困在瓦礫堆中。而對台灣人來說,說到地震最大的傷痛,莫過於當年南投集集的921大地震。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土耳其強震的能量,大約是台灣921大地震的2倍,不過他分析,因為台灣現在所觀察到的斷層僅100多公里,要發生規模7.8地震的機率並不高,但規模7.3至7.5強震還是有可能的。陳國昌受訪時提到,這次土耳其發生規模7.8的強烈地震,不少學者專家都預估,當地斷層約有200公里,但在台灣目前斷層發展,最長僅100多公里,所以要發生規模7.8的地震機率,基本上不是太高,關鍵就在斷層的長度。而也有人分析,土耳其這起大地震,能量大於廣島原子彈的威力,陳國昌也分析表示,這起世紀強震的能量,「大約是921大地震的2倍大」。而看到土耳其受到這起強震影響,死傷與建築物倒塌程度超乎預期,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認為,當位在斷層上的房子,一旦遇上地震,板塊擠壓時錯動,整個房子就會像「被剪刀剪斷」一樣,所以位在地震帶上的房屋興建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加強建築物本身的耐震設計,還有盡量遠離斷層。他並警告,台灣從南到北,都算地震活躍區,但西半部人口密集,相較於人口較為空曠的花東,要更加留意。
12:36規模5.2地震…最大震度4級 氣象局曝餘震機率
今(22日)12時36分發生規模5.2地震,震央位於台東縣近海,最大震度台東縣4級。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該處餘震不多,但仍要留意規模3到4的餘震。地震報告指出,今(22日)12時36分的地震其震央位於台東縣近海,地震深度7.2公里,各地最大震度包括台東4級、屏東2級、高雄2級、花蓮2級、雲林2級、南投2級、台南1級、嘉義1級、彰化1級。地震造成高雄捷運、輕軌全線列車一度停駛,無災情傳出。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這起地震為歐亞大陸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的位置,而該處位於板塊碰撞的周邊區域,雖受到長期擠壓,但該處發生規模5以上的地震次數較少。他表示,由於該處地質較破碎,未來餘震不多,但仍要留意規模3到4的餘震,至於規模4以上餘震發生機率小。
今年地震特別活躍 「規模6↑有10起」創123年第3紀錄…專家說話了
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今(1日)發生了3起地震,昨天更是多達7起。對此,中央氣象局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就指出,今年以來規模6以上的地震達到10起,創下1900年至今第3多紀錄,也是123年以來第3多。最近地牛翻身不斷,昨天有7起地震,其中1起規模5.0,今天更是接連發生規模4.1、4.4及5.7地震,尤其9月18日下午2時44分,花蓮玉里發生規模6.8級地震,造成橋梁斷裂、道路坍方,甚至造成花東鐵路受損。918地震造成富里鄉崙天大橋坍塌。(圖/花蓮縣府提供)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氣象局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今天下午這起規模5.7地震,屬於隱沒帶的地震,由於深度超過100公里,在東部很常見,雖然這2天有10起地震,但多是經常會發生地震的區域,且規模都不算大,所以民眾不用太擔心。郭鎧紋分析,台灣今年地震特別活躍,1至10月規模6以上地震就有10起,創下1900年至今第3多記錄,僅次於921的15起和1951年縱谷地震系列的13起。雖然地震頻繁,但是多發生在東部,造成損害也遠不及另外2者的損害。整體來說,台灣本來地震就偏多,民眾要留意,但不必杞人憂天,因為地震無法預測。
百年地震周期來了? 專家:規模7↑地震…約每30年會出現1次
本月17日台東關山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隔天台東池上就發生規模6.8地震,強震密集出現,讓外界紛紛揣測,是否百年地震周期將至?面對民眾擔憂,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台灣地震科學中心主任馬國鳳表示,若要比較災害性的地震,台灣其實約每30年就會出現一次規模7以上強震,平均每一個台灣人,一生可能會面臨2次規模7以上的強烈地震。由於台東關山先發生規模6.4地震,台東池上隔天接續發生規模6.8強震,接下來換花蓮卓溪發生規模5.9地震,面對強震不斷,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從第一個地震發生後至20日上午9時為止,台灣前後發生163次地震,民眾紛紛擔憂,怕接連的強震,是否會觸發百年一次的海溝型強震?據《TVBS新聞網》報導,馬國鳳指出,比較災害性的地震,平均每30年會出現一次規模7以上強震,而921大地震至今已過了22年,每一個台灣人平均一生內,可能會面臨2次規模7以上的大震。而面對現在外界擔憂,台灣是否接下來會面臨百年地震周期,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認為,以周期預測地震接下來的發展,意義並不大,因為地震周期通常長達好幾百年,但人類觀測地震歷史,不過也才2百年,且正負差差到20、30年都有可能,所以這樣推估的意義不大,只會徒增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