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雲
」 地震聲援消防員!桃園搜救犬隊憶花蓮救災 「那年勁X雞腿堡有洋蔥」
山陀兒颱風侵襲台灣,消防員忙著救災,日前有網友PO出消防員穿制服外出買便當的照片,質疑未到午休時間就外出。對此,消防署昨(6)日下午回應「支持消防人員著制服購餐用餐」。臉書粉專「Tyfd-K9桃園搜救犬隊」也PO出當年有「洋蔥」的故事聲援消防員:「這世界破破爛爛,但總會出現縫縫補補的那個人,不要受到打擊!」2018年2月6日深夜11時50分許,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統帥大飯店、雲門翠堤、白金雙星及吾居吾宿社區大樓傾斜倒塌,造成17人罹難。臉書粉專「Tyfd-K9桃園搜救犬隊」昨發布貼文,憶起當年在雲門翠堤任務的第三天,帶著全身髒汙要回到飯店洗澡的路上經過速食店,「一群人就站在店外往裡面探頭,大家真的都餓了,但看著全身髒兮兮的搜救服及救助鞋,沒人敢踏進去半步。」花蓮大地震雲門翠堤大樓倒塌。(圖/報系資料照)就在大家遲疑時,店經理出來喊道「歡迎光臨」,消防員們也示意他們腳上沾滿泥巴的鞋及身上髒透了的衣服,店經理仍堅定的說:「花蓮歡迎你們。」這兩句話,也讓他們這幾天高壓的精神折磨及身體疲累釋放,聽到差點落淚。經理還特地開了一到收銀台讓他們點餐,並表示「隨便點,今天我們請客」,點完餐眾人還是拿出了鈔票想付款,連隔壁走道的民眾也從皮夾抽出兩千塊,說要請客,但店家婉拒,「那餐『勁X雞腿堡』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的味道,因為加了『洋蔥』。」桃園搜救犬隊強調,工作跟吃飯時間重疊的職業一定不只有消防員,各行各業都有,大家都很辛苦,「這世界破破爛爛,但總會出現縫縫補補的那個人,不要受到打擊!溫暖彼此,善的循環!」如今重返花蓮那間速食店,已不見當時的店經理,原PO仍心存感激:「不管你在哪裡,想跟你說聲,謝謝你,真的好暖。」
今「降雨趨緩」明再迎大雨 端午連假慎防雷雨
今(3)日受到鋒後乾空氣影響,各地降雨明顯趨緩,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花地區略有些轉涼。此外,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也在臉書PO出「台灣上空波狀雲」的雲圖,但他也在留言區強調,「這不是地震雲」。氣象署指出,今日僅台灣南部及花、東地區及各地山區仍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金、馬為零星短暫陣雨轉多雲的天氣。氣象署也提醒,由於近期連日降雨,山區土石鬆軟,應留意山區易有坍方、落石;氣溫方面,清晨低溫西半部及花東約20至23度,台東約25度,預測白天高溫北部、東北部及東部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體感舒適,其他地區溫暖微熱,預估高溫來到28到31度。天氣風險氣象分析師林孝儒表示,今、明兩日台灣轉受東北季風影響,雖然雲量還是比較多,各地為陰或多雲天氣,但時而仍有陽光露臉天氣,午後山區則受熱力作用影響,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機會;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花地區略有些轉涼,預測高溫約25至29度、低溫約18至21度;中南部及台東地區高溫約30至32度、低溫21至23度。不過林孝儒指出,周三至周五東北季風減弱並轉偏東及東南風環境,期間由於中國華南地區再有鋒面系統建立,將時而受到華南雲系東移影響,各地天氣將較陰沉外,也會漸轉有較廣泛的降雨影響,因此外出記得要攜帶雨具了。林孝儒說明,本周末則受偏南至西南風且水氣仍偏多的環境下,各地天氣感受會較悶熱,午後亦會受熱力作用影響,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尤其山區仍是有機會伴隨較大雨勢。林孝儒提醒,下周一端午節,由於隨著鋒面南下至福建沿海,台灣附近西南季風亦有增強趨勢,整體大氣環境較不穩定且水氣偏多,預期迎風中南部清晨前後有短暫陣雨外,中南部及花東山區仍要比較留意午後熱力作用所帶來的短暫陣雨或雷雨,因此這個周末假期安排戶外活動還是要多加留意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了。此外,鄭明典也於3日上午在臉書貼出一張衛星雲圖,寫道「台灣上空『波狀雲』」,並說明波狀雲常出現在逆溫層介面上,比對紅外線雲圖可知,今天這雲層不高,低空有逆溫層時,大氣雖然潮濕、雲量多,基本上還是相對穩定。鄭明典在留言區也特別說明這不是地震雲,並解釋「氣象學裡面沒有地震雲這個說法」。
花蓮規模6.1地震有預兆? 她前晚目睹2異象…網朝聖:真的震了
花蓮繼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後,至今陸續發生大大小小餘震,今(27日)再度地牛翻身,凌晨2點21分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值得注意的是,有民眾在昨天傍晚拍到「蟲蟲大軍」,如今真的發生地震,意外引發關注和討論。根據中央氣象署,這起地震芮氏規模6.1,震央位在北緯24.19度、東經121.68度,相對位置為花蓮縣府北北東方23.0公里,位於花蓮近海。震源深度24.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凌晨2點21分發生地震。(圖/中央氣象署)一名女網友26日傍晚在社群平台《Threads》表示,在宜蘭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必經之路拍到的奇觀,只見滿滿的蟲從地底竄出,讓人渾身發毛,「同學甚至猜是不是有屍水…還是大地震前兆」,她事後更驚呼:「完蛋」,因為她看到一大群鳥飛走,幾乎3分之1的天空都是燕子,忍不住感到擔憂。蟲蟲軍團從地底竄出。(圖/翻攝自Threads)貼文曝光後,引來一番討論,「剛看地震預報發現台北1天沒地震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毛毛的」、「我要自動理解為下大雨」、「剛剛刷到花蓮紅色天空,怕」、「這噁到不能只有我看到,順便提醒大家小心地震」,還有人拍到所謂的「地震雲」,此外也有專業網友解答,那一群蟲子是蛾蚋的幼蟲。如今真的發生地震,不少網友紛紛來朝聖,「結果真的地震了」、「預言家」、「警報來了」、「預言成功」、「果然震了」、「看來是真的…」。
921大地震4異象 倖存者憶:螞蟻傾巢而出「天空一片血紅色」
4月3日花蓮大地震造成嚴重災情,至今餘震不斷,也讓人回想起1999年的921大地震。一名當時的倖存者就分享,當時地震前出現的異象,而地震發生後,醫院外頭擺滿整排用草蓋住的屍體,畫面十分震撼,令他印象深刻。原PO在臉書《花蓮人》社團透露,他家正好座落在車籠埔斷層帶上,921大地震的傍晚開始,家中發生許多異象,數以萬計的螞蟻開始傾巢而出,整間屋子很嚇人,愛犬像發狂似地狂吼,天空也出現不尋常的強烈焚風現象,一整個是恐怖的血紅色畫面,還有所謂的「地震雲」出現在山的上方。原PO回憶,地震發生時,整個家園隆起約半層樓高,更是位移幾公尺的距離,全家在屋內任憑上天的安排,歷經上下左右震盪全毀、土地翻滾、天地撼動的聲音,平安順利在全倒的斷垣殘壁瓦堆縫中僥倖存活。一名921大地震的倖存者回憶當天情況。(圖/報系資料照)當原PO逃出去後,先將家人從瓦礫縫中平安救出,再跑到鄰居家拯救其他可能生存的生命。遺憾的是,有一名長輩不幸被倒塌的磚瓦砸中頭部,當場失去生命。他和另一名鄰居,利用當下找到的木板,費盡千辛萬苦將阿婆攀越後山隆起半層高的道路,請人開車載去醫院。原PO目睹,醫院外頭擺滿一整排屍體,僅簡單用草蓋住,讓他內心相當難過、惶恐,卻必須堅強勇敢。經歷921地震之後,他的老家如今只剩廢墟,雖然世事無常,但他認為平安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和幸福。
民眾擔憂「餘震規模越來越大」 專業醫分析論文:「大致」會隨時間變小
花蓮3日早晨發生規模7.2的地震,後續截至6日上午7點,共計發生596起餘震,其中在凌晨4點26分左右甚至還發生規模5.3的地震。由於如此接連數日的密集餘震十分罕見,就有民眾擔憂餘震規模會不會「越來越大?」醫師黃軒為此翻閱相關論文,解釋餘震要比主震大的機率非常低,一般而言是「規模越大的餘震,發生的機會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降低」。醫師黃軒在FB紛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每次地震後,總是會有人提到「地震後會有餘震,不排除更大的餘震會出現」、「地震雲,前幾天就出現了」等言論,這也讓他十分好奇地去翻閱餘震相關的科研文章,而在翻閱之後,黃軒得出以下結論。黃軒解釋,餘震(aftershock)是指跟隨在主震後發生的一連串地震。主震發生後,斷層上的應力分佈會產生改變,在應力再調整的過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餘震。餘震與主震,通常發生在「同一個破裂帶」上,那麼「餘震就會比主震的規模變小」了。黃軒也提到,依照目前科學研究的分析:「真實的餘震,要比原本主震更大」,這機率仍非常低的。簡單來說就是餘震的規模「大致」上會隨時間變小,但要細究下去,其實應該是「規模越大的餘震,發生的機會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降低」。在同個地區能量已慢慢釋放,再發生規模7.3以上的地震機率也就不高了!他也實際舉例日本研究的紀錄,在熊本縣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後,當天的餘震規模演變如下:3.9→4.9→4.0→3.0→3.3→5.7→4.3→4.2→3.3→4.6→3.6→3.3→5.0→4.3→3.5→3.3→4.4→5.0而在隔天,熊本當地發生規模超過3.0的餘震如:6.4→4.5→4.2→4.0→4.8→4.2→4.1→3.1→3.5→4.6→3.8→3.0→3.5→4.2→4.4→3.8→3.9→3.5→4.0→4.1→3.5→3.6→3.8→3.6黃軒也引述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的說法,解釋目前餘震數量,已有下降趨勢,預估後面餘震不會再超過主震規模。至於「地震雲」的部分,黃軒也解釋,地震雲(Earthquake Cloud)是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雲體。但黃軒也提醒,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示「地震,能由雲體變化而預測」。
中國大陸百年大旱!長江流域曬出黃土 網瘋傳「大旱3年內必有大地震」
中國大陸近日遭受熱浪襲擊,不只多地出現攝氏40至43度高溫,長江流域甚至因為乾旱嚴重,就連鄱陽湖水位創下71年新低,水量只剩不到600平方公里,周圍的小湖泊全都消失。嚴重乾旱情況讓各種網路謠言四起,其中最離譜的,或許就屬「大旱後必有大地震」的「旱震理論」,不少網友擔憂經歷這次乾旱後,近年恐怕會有大地震發生;不過大陸專家呼籲「旱震理論」仍然有許多可議之處。從今年7月開始,中國大陸多個地區遭遇百年難遇的嚴重乾旱,不少大陸網友紛紛想起「旱震理論」,擔憂近年恐怕會發生嚴重地震;根據網路資料,所謂「旱震理論」是由大陸國家地震局的地震學家耿慶國提出,理論指出6級以上大地震的震央區域,在地震發生前1至3年的時間裡,往往發生了嚴重的乾旱,且乾旱範圍越大,震級也越大,如果旱災之後第3年才發生地震,那麼震級也會比乾旱後第一年發生的地震來得大。中國大陸民間瘋傳「旱震理論」,不少人擔心近期乾旱後3年內,將會發生大地震。(圖/翻攝自微博)簡單來說,該理論認為,在地震形成的過程中,會產生「地熱」,導致地表溫度升高,地表乾熱,將造成地區空氣水含量減少、濕度降低,因此造成少雨、乾旱情況,同時還會使該地區的地殼變薄,造成地殼下流動的岩漿形成「岩漿鏇泉」,引發地震。根據耿慶國的研究,中國大陸在大旱之後3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機率高達84.8,只有15.2%的旱區,在大旱之後3年內沒有發生地震;此理論雖然在地質學界屬於非主流,但據「華人百科」條目資料,耿慶國成功預測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以及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旱震理論」也因此擁有不少擁護者。《澎湃新聞》透過數據解析「旱震理論」真實性。(圖/翻攝自《澎湃新聞》)不過該理論真的準確嗎?《澎湃新聞》近日透過數據解析「旱震理論」真實性,報導首先指出,該理論所定義之「旱區」,占地廣大到25.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江浙滬3地面積總和,也就是說城市A發生大旱,遠在283公里外的城市B在3年內發生地震,就會被旱震理論視為「有效」。另一方面,在過去1百年內,中國大陸發生乾旱的次數並不在少數,再加上理論提到「乾旱後未來3年」,許多地方大多數時候都處於理論所說的「可能發生大地震時段」;以汶川大地震為例,在1900年至2013年共114年中,汶川有58年都是處於大旱或是大旱之後3年內。中國大陸民間瘋傳「旱震理論」,不少人擔心近期乾旱後3年內,將會發生大地震。(示意圖/Unsplash)報導也指出,「旱震理論」指出,大地震前3年半內有大旱的比例是96.6%,因此「大地震前必有大旱」,但如果把統計時間拉長,可以發現從1900年至2013年,中國大陸共發生142次6級以上大地震,大震之前1至4年為旱區的情況有79次,僅有一半出頭;在同樣的時間內,大陸地區共發生1297次大乾旱,1至3年後發生大地震的,只有38次,占比不到3%。報導最後提醒,民間除了「旱震理論」外,還有地震雲、霧霾預示地震等「預測地震的理論」,部分地區甚至有「大旱老虎理論」或是「大旱螃蟹理論」,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監測到任何大地震前必定會發生的訊號。
日本「天空切一半」 超完美結界網嗨翻:領域展開!
千變萬化的雲朵,總能替天空點綴出迷人風采,最近有日本網友分享奇蹟般的天空美照,只見天空彷彿被降下結界,左邊湛藍的天晴空萬里,右邊乳白的空堆滿棉花糖般雲朵,而中間恰好有向前延伸的電線,構成一幅極為特殊的景色。日本網友「@neinei_ninja250」在推特上分享這張奇特的天空照片,原Po透露自己平時喜歡騎著重機四處巡遊,日前兜風時驚見這個奇景,立刻拍攝下來分享到推特上,並直呼「好厲害的雲」。照片曝光後,網友們也對這形成極大對比的天空嘖嘖稱奇,表示:「被電線分開了」、「這種景色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強迫症表示舒服」。還有網友拿動漫《咒術迴戰》的施展結界技能笑稱「領域展開」、「五條終於從封印出來了」,目前這則推文已超過10萬喜歡、1.8萬轉推。此外,日本四國、佐賀、岡山等地民眾也不約而同看到這片景色。有人認為,這類型的雲是「大地震後的餘震中經常看到的雲」,還有人表示這奇特現象,可能是今年最強寒潮剛席捲日本導致,「這情況經常在急速降溫時出現」。雖然還未到「一分為二」程度,但台灣也常出現聚集滿滿雲朵的天氣現象,不少人更將這種雲朵稱為「地震雲」。不過,氣象局曾指出,這類雲朵其實是「高積雲」,雖然目前氣象學沒有地震雲這個名詞,且高積雲與地震的關係至今仍未有明確定義,但這現象很有可能是變天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