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
」 馬桶 廁所 病毒 衛生紙男病患無性行為「加油站大號竟染性病」 醫曝風險:有可能
在外上公廁要小心,否則也有可能感染性病。有男子自述沒有性行為,只是到加油站上大號,下體不小心碰到馬桶內側,結果幾天後發現尿尿會痛,還出現白色的膿。對此,泌尿科醫師也提醒出門上廁所,不要碰到馬桶比較安全。泌尿專科醫師朱信誠在《Threads》指出,最近好幾個男生因為淋病來看診,都自述沒有性行為,其中一人是在加油站公廁上大號染病,「那種坐式馬桶有一個斜面」,患者自述下體不小心碰到斜面,過2天開始發現尿尿會疼痛,而且流白色膿。朱信誠聽完表示:「那你GG很長耶!」病患一聽面露尷尬,但嘴角上揚,連忙撇清:「沒有,我只是坐比較前面…」。朱信誠解釋,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貼文一出,引發一番討論,多數網友都不相信,「這應該都在騙吧,不是說公廁機率超低的」、「那些說法只是給病人台階下,不要造成家庭失和」、「唬爛,不敢承認而已」、「碰到就淋病,那不就帶原者上廁所不洗手,按電梯按鈕之後摸過的人又摸嘴巴眼睛都中?不信」。對此,朱信誠解釋,如果沾染到有細菌的分泌物,是有可能的感染的,因為公廁不曉得被誰使用過,「我還是建議大家出門在外把自己的30cm收好,用一隻手捏住小頭,不要碰到馬桶比較安全」,另外酒精消毒並鋪衛生紙隔絕是不錯的方法。
怕公廁髒! 她如廁「這姿勢」反傷膀胱慘住院14天!
多數公廁都有清潔人員定時整理環境,不過仍有許多女性顧慮衛生問題,因而選擇半蹲解尿,避免觸碰馬桶坐墊,但據泌尿科醫師歸家豪在節目中分享,有女子安排到離島旅遊,行前就有排尿不適的症狀,到了當地深怕公廁不乾淨,因此半蹲著尿尿卻導致發炎,甚至引發腎盂腎炎還要住院治療。歸家豪在《醫師好辣》中分享,該名女子當時半蹲著尿尿,此時尿道開口括約肌無法很好地放鬆,導致「尿到一半就斷掉」,造成骨盆底肌無法好好放鬆,膀胱內的餘尿變多,若裡頭是乾淨的尿還無妨,但女子膀胱裡是帶有細菌的尿液,時間一久就造成膀胱發炎。該名女子返回本島後出現血尿、發高燒的症狀,除此之外,尿液甚至逆流回腎臟,確診為腎盂腎炎,最終收住院治療打了14天的抗生素。對此,他強調,「半蹲式尿尿」大腿無法放鬆,骨盆底肌會不由自主地收縮,就沒辦法把尿排得很乾淨。歸家豪建議,如廁前先沖水也可避免上一位使用者殘留的尿液噴濺到自己身上。不過,他表示,沖水時一定要蓋上馬桶蓋,沖完後可降低馬桶當下的細菌數量,只要馬桶水不直接接觸尿道口附近,基本上是不會感染。另外,也有人會直接「踩在坐式馬桶上」如廁,曾有女大生在《Dcard》呼籲千萬不要!原來她父親的同事患有嚴重的腸胃問題,推估是便祕,因此在家排便時都習慣蹲在坐式馬桶上以便出力,未料馬桶長期被重壓不堪負荷,某天突然爆裂,他整個人從馬桶上摔下,「我爸同事的腳踝直接被馬桶的碎片割斷,僅剩一層皮連著」。
批飯店馬桶不穩踩上去瞬間「倒地碎掉」 網吐槽:最討厭踩馬桶的
有些人出門在外不敢上公廁,情急下會踩在坐式馬桶上,然而此舉不僅危險,還會造成他人困擾。有名網友近日稱,他日前到飯店住,豈料在飯店踩上1個不穩的馬桶,當下直接倒地碎掉,求問「有人知道大概要賠償多少嗎」?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看不下去。該名網友稱,近日他帶著孩子出遊,旅行住飯店時,踩上一個不穩的馬桶,當場直接倒地碎掉,幸好人沒有受傷,但卻受到不少驚嚇,坦言「踩馬桶是個危險的壞習慣,這個教訓太深刻了」,事後飯店服務員上來房間處理態度算冷靜,明天一早就會處理,他最後求問「有人知道大概要賠償多少嗎」?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看不下去,留言表示「馬桶你嫌髒床你睡不睡了站著睡嗎」、「我無法理解,請問,你為啥要踩馬桶?」、「一次性馬桶墊買一包你們家會破產是吧」、「人家本來就是坐的你蹲著? ? ? ?嫌髒就墊一次性墊不就好了」。
「2種癌」常同時出現在1病人身上! 醫授7招有效防範
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積累突變嚴重時,可能會衍生食道癌。致癌原因仍有待釐清,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中老年人居多)、性別(男性比女性多)等因素之外,日常生活對食道的各種慢性刺激,都可能導致食道癌。食道癌與口腔癌危險因子一次看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尚有:含亞硝胺食物(如醃漬、煙燻食物)、熱飲(超過攝氏65度)、肥胖(坐式生活)、慢性胃食道逆流、Barrett's食道炎、腐蝕性食道炎、食道弛緩不能及遺傳(Tylosis, Plummer-Vinson syndrome)等。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尚有:口腔牙齒因素(不合適的假牙、齒齦炎和口腔衛生不佳等慢性刺激)及遺傳(Fanconi anemia, dyskeratosis congenital)等。口腔癌患者近4成同時罹患食道癌 50歲以下機率更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說,臨床發現,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常和其他的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口咽、下咽、喉、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同時或異時發生,且癌化的細胞帶有相似的基因變異。食道癌約有5~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因此在診斷及追蹤時必須特別加以注意。反之,口腔癌(包括口咽癌及下咽癌)之患者中約有5~14%,甚至40%同時有食道癌。其中年齡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二種癌症的機率更高。食道癌與口腔癌常見這些症狀癌症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功能保留較好,生活品質較好,且預後也較好。所以,一但出現下列症狀且持續數週,務必提高警覺,即時就醫檢查。口腔癌的症狀包括:口腔內持久不癒的潰瘍(同一位置、超過兩週以上)、白紅斑、不明腫塊、不明原因出血、咀嚼吞嚥時痛或耳朵疼痛、局部壓痛、感覺異常(麻木感)、舌運動受限、張口困難、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口臭(腐爛味)、掉牙、體重減輕和頸部硬塊等症狀。食道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吞嚥時有異物感、漸進性吞嚥困難、吞嚥疼痛、飯後嘔吐、食物逆流、火燒心、體重減輕、胸痛、吐血、黑便、吞嚥時嗆咳、慢性咳嗽、反復肺炎、聲音沙啞和頸部硬塊等症狀。預防勝於治療 7個提醒要時刻留意賴建仲表示,食道癌與口腔癌大多是可以預防的。食道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方式,遠離致癌因子是必要且相對有效的防癌步驟。拒絕致癌因子:避免菸、酒、檳榔、含亞硝胺食物(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或湯品。執行均衡飲食,少吃醃製品,多食用原型食物、綠色蔬菜及新鮮水果。補充維生素 C 以減少胃內亞硝胺的形成。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的運動,避免肥胖帶來身體的負荷。定期篩檢(口腔黏膜檢查、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以及癌症風險因素者。定期牙科檢查,並及時解決任何口腔問題(牙齦炎、牙周病)或不合適的假牙。考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尤其是年輕人。有助於預防與 HPV 相關的口腔癌、食道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發現疑似症狀,請及早就醫診治。
中年男4天沒大號掛急診 等不及醫師開藥…靠廁所1設施秒洩洪
若沒有固定排便,對身體健康會有影響。有一名中年男子掛急診,因為4天沒大號,肚子嚴重脹氣,但沒等醫師開藥,就馬上衝洗手間,過了20分鐘就順利解決,而功臣竟是廁所的一項設施,讓醫師哭笑不得。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指出,有一名50多歲男子急忙掛急診,自述4天沒有排便,感到肚子脹氣,想大號又拉不出來,看對方相當著急,他馬上問診並做理學檢查,隨後開立灌腸藥物,要幫忙處理「難解之屎」。出乎意料的是,當他還在輸入資料,印完藥單後,病患一溜煙跑去廁所,過了20分鐘後,看到對方滿面春風,開心表示:「醫生,我已經有大出來了,不用幫我灌腸啦」,更大讚急診室的廁所好上很多,因為馬桶旁有手把可以抓住,如此便很好用力,「不然在家裡上好久,都上不出來」,這讓他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急診廁所有這麼好用,但也希望不要再有下次了。男子大讚馬桶旁邊的手把可以抓住,好方便用力。(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據了解,現在多數人住家都是使用坐式馬桶,只有公廁才會出現蹲式馬桶,國外曾有研究發現,使用蹲式馬桶的人排便時間減少,也會覺得更輕鬆,因為蹲著更符合人體排泄系統的結構,主要原因就是蹲式比坐式的「肛直腸角」角度要大。假如有排便不順或便秘的困擾,可以嘗試使用蹲式馬桶,或是使用坐式馬桶時,在腳底下加個小板凳,會使腿肚的角度較小,更容易排便,也能減少腳痠麻的現象。
外借廁所給遊客!一堆人沒公德心 害他「除夕至初五」都在通馬桶
出門在外應急時會跟商家借廁所,不過這時就是考驗公德心的時候。有位網友透露,過年期間他給大家方便,大方外借廁所,結果蹲式馬桶不但嚴重堵塞,坐式馬桶上也一堆腳印,讓他不禁痛批遊客沒有公德心,「嫌髒請回家慢慢拉」。原PO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表示他在過年時想到大家出門在外可能需要應急,於是提供廁所外借,結果遊客卻沒有公德心,還有人在廁所內抽菸,廁所明明都有貼告知,要求遊客勿丟衛生紙,仍有人硬要丟,讓他從除夕到初五都在通塞住的馬桶。他也相當無奈,「過個年我們的馬桶就爆炸了,坐式的也一堆腳印,嫌髒請回家慢慢拉」,馬桶如今已無法在正常使用,塞住的部分也無法再通,因此他只好在門上貼著故障標示,而他也安慰自己還好沒有裝小便桶,否則後果恐怕會更嚴重。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公共廁所就如同開盲盒,打開都好驚喜」、「夠扯,我也不喜歡借廁所給客人用,我都說水箱壞了」、「好心都會被當成應該的,真的要收使用費」、「這年頭不需要好心」、「太多人方便當隨便,所以很多商店家廁所一律不外借」;另外原PO也在留言區補上被遊客使用後的馬桶照給大家看。
馬桶沖水病毒噴6公尺!2類人要多注意 醫曝公廁選這種最衛生
內科醫師鄭元瑜日前在YouTube頻道《健康1+1》中表示,沖馬桶所產生的細菌,飛濺範圍可達6公尺,因此建議上完廁所沖水要蓋上馬桶蓋。另外,上公共廁所時,最好是選擇坐式馬桶,如只有蹲式馬桶,建議佩戴口罩。而鄭元瑜也提醒,免疫低下者及長輩這2族群,上廁所要更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細菌類致病原傳染風險。內科醫師鄭元瑜日前在YouTube頻道《健康1+1》中指出,根據早期研究,廁所內有許多細菌熱點,都是藉由沖馬桶飛濺到空氣中。而每次沖馬桶所產生的細菌,飛濺範圍可達6公尺,已超過一般廁所大小,是很大的汙染範圍。鄭元瑜表示,若沖馬桶時不蓋馬桶蓋,液滴所產生的氣溶膠會像噴泉般快速往上噴濺,瞬間速度約每秒2公尺。沖水的8秒後,氣溶膠晃被輸送到馬桶上方1.5公尺的高度,懸浮在空中,時間可達20分鐘,過程中還會隨著氣流散到物體表面。鄭元瑜透露,氣溶膠要是落在潮溼物體表面,如牙刷、漱口杯等,病原體就會存活比較久。像是常見的像是常見消化道致病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可能會存活到4小時;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存活好幾天,甚至是幾個星期,廁所就會變成有利傳染疾病的條件。因此他也提醒,免疫低下者及長輩這2族群,上廁所要更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細菌類致病原傳染風險。另外,對於公廁要選坐式馬桶或蹲式馬桶?鄭元瑜指出,最好的選擇是坐式馬桶;如果只有蹲式,建議上廁所前要配戴口罩。
鍾明軒遇霸凌者上門求合作 自揭感情狀況:還是處男
鍾明軒今(2日)以愛心大使身分出席《襪!我們不一樣:「反霸凌」快閃特展》,他分享國中階段上廁所經常遭同學尾隨圍觀, 童年陰影導致,他至今都不敢上小便斗,沒想到成為網紅後,還有過去欺負他的學長上門找他合作,他則高EQ交給經紀人婉拒。鍾明軒透露國中時期,經常有同學跟著他進廁所檢查他的生殖器,導致他即便廁所沒人,也只會去坐式廁所如廁,被問是否會想回頭找傷害過他的人,他說,「找不到,太多了,因為我不敢正眼看他們,都是餘光,所以我根本不知道他們長相長怎樣!」鍾明軒坦言沒有收到霸凌者的道歉,倒是有個常揭他傷疤的學長,以前見到他就問,「你阿母勒?」等他成名後,還私訊尋求他合作,「我會說請經紀公司處理,其實很多都是我的本意,我會說『不好意思,請幫我回絕』。」目前還是單身的鍾明軒,不排斥認識女生。(圖/太古可口可樂提供)鍾明軒13歲那時翻唱〈煎熬〉爆紅,一路走來承受許多謾罵,如今蛻變成「國際美人」,他認為:「我現在的存在不就是個華麗的報復?我不敢說有成就,但我現在長的滿漂亮。」他自嘲已經百毒不侵、是M體質,「我從小被罵,習慣被罵,稱讚多有點不習慣,有點喜歡被罵的感覺,因為我想做給人家看,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罵我!」他更自招不想活太久,先前去算命,老師也斷言他只會活到4、50歲,「他要我多拜媽祖娘娘,不要太愛這個世界,做好該做的事情就好。」23歲的他,自招還是單身,他感嘆自己在台灣「0桃花」,去到國外經常被路人搭訕、稱讚他的外表,但他直言不想遠距離,還是希望交台灣另一半。被問擇偶條件,鍾明軒說,「我現在有點像半性戀,只要跟我合得來,我就有可能喜歡這個人,看到漂亮女生也會想要多認識!」被問是否能接受與女生發生關係,他笑說,「還沒有Try過,理論上我還是處男!」
公廁馬桶蓋「鋪滿衛生紙」 藥師警告:越墊越髒
在外上公共廁所有許多不方便,就有網友分享自己親身經歷,他表示肚子痛屎在滾了,在外上廁所找不到蹲式馬桶,只有坐式馬桶,他只好把衛生紙把馬桶蓋「鋪好鋪滿」,並表示這樣才不會上完之後,不小心帶了「菜花」回家;不過專家揭露,這行為只是多此一舉,此舉可能越墊越髒,並指出病菌離開人體後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因此傳播疾病,反而要注意「廁所裡的衛生紙」。小周藥師周本正錄製短影音衛教指出,公廁馬桶蓋「鋪好鋪滿」衛生紙或坐墊紙再上廁所「有可能會越墊越髒」,由於馬桶坐墊表面是緊緻無孔洞的材質,就算上一位使用者皮膚帶有病菌,但病菌離開人體幾分鐘內就會死亡,不太可能傳播疾病。小周藥師還表示,廁所中的衛生紙會吸收濕氣及藏汙納垢,拿來墊馬桶恐帶來反效果。他並表示,不能否認上一位使用者的分泌物接觸到坐墊,若又剛好碰觸到傷口,的確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可先使用酒精或抗菌液清潔馬桶坐墊,但比起性病,沖馬桶的按鈕、門把、水龍頭更容易傳染腸胃疾病,呼籲沖馬桶時要把「馬桶蓋蓋上」,且手部不要亂摸眼耳口鼻,如廁後應立刻洗手。包括小兒科醫師黃昌鼎也指出表示,曾有實驗發現每次沖馬桶可以產生14萬5千個微粒,這些氣膠微粒會散布到整個廁所,不只衛生紙,浴室所有東西都會被汙染,因此預防細菌散播的最佳方法,就是蓋上馬桶蓋沖水。另外,國外健康網站《SELF》報導,紐約大學微生物學教授菲利普指出,包括梅毒、疱疹、淋病等這類病毒,離開人體外約10秒就會死亡,而且很少出現在馬桶坐墊上,廁所裡最該擔心的其實是糞便的細菌。對於如何避免被細菌汙染?菲利普建議,先用沾過酒精或消毒液的紙巾擦拭馬桶坐墊,最好使用沒有直接放在馬桶旁邊的坐墊紙,沖水前先蓋上馬桶蓋上,才不會讓糞便的細菌四處飛散。
運動30分鐘VS.分段累積 運動、減重效果一樣!如何選擇強度、分段累積?
許多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心理都能帶來好處,但是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常常忙到沒辦法空出一段時間來好好運動。不過,國健署提到,總是忙到沒時間運動,或擔心運動時間不夠的民眾不必再感到憂心了,有研究顯示其實分段累積運動量的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才是最重要的。3次10分鐘、10次3分鐘 運動效果也都相同國健署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研究證據顯示,分段累積運動量與一次做完的效果相同,運動不需每次一定要連續10分鐘以上,可將30分鐘的運動或活動拆成3次,每次10分鐘,甚至拆成10次,每次3分鐘也可以,對於減重、慢性疾病預防或改善,其實都同樣具有效益。因此,民眾可以在生活中找出空檔,利用零碎時間(如:通勤、午休)或是改變生活習慣找出運動的機會(如:上樓時改爬樓梯),不斷透過「+ 10分鐘」的累積,達到每日規運動及身體活動量的目標。選擇中等強度以上運動 如何輕鬆分辨運動強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建議,成人每週應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而且一週中要有2次肌力運動。不過,運動強度該如何分辨呢?國健署表示,運動強度是依據身體在運動時感到吃力的程度,換算成此時大約的心跳數作為判別,可分為以下4種強度:費力身體運動(High-intensity Exercise):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中度身體運動(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輕度身體運動(Low-intensity Exercise):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坐式生活型態(Sedentary):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國健署提醒,輕度身體運動、坐式生活型態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民眾可以依照個人身體的狀況,選擇適當的運動強度,才能避免在累積健康資本的同時造成傷害。
孩童放暑假又晚睡怎麼辦? 父母「學會3點」放風不放飛
放暑假,家中的孩子是否仍維持和上學時一樣的生活作息與活動量呢?根據一項南澳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當小學生放假時,他們的活動量較少,花更多時間在螢幕上,也吃的更不健康。降低螢幕使用率 維持穩定生活作息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說明,暑假期間年紀大一點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安排起居與學習時間,但國中小的學童就需要家長多費些心力,有些學童終日抱著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視度日,這種典型的「坐式生活」,將影響學童的發育,特別是成長的關鍵期,需要規律且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才能刺激生長發育。徐錦興提醒,過多的螢幕使用必然壓縮到其他活動的時間,建議家長與學童共同規劃假期的安排,可參考美國兒童學會螢幕使用時間的指引,2-5歲一小時內、6-17歲不超過兩小時,並規劃運動、藝術等非螢幕類的活動,一起參與孩子的每一項學習,動手操作、熱情探索。暑假生活三要點 孩子放風不放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說明,許多父母會有孩子放假就等於放飛的感覺,對於他們的日常作息要持續「要求或管控」還是放寬會陷入兩難。放假期間要求孩子完全依照上學時的生活節奏不太容易,建議父母可以鼓勵及引導孩子做到三點。(1)規律與充足的睡眠:多項研究已指出,睡眠狀況與壓力、情緒有密切關聯。放假時讓孩子可以晚點睡,但仍須設定上床時間,及睡滿至少七至八小時,避免無限制的睡到中午。(2)練習TOAD Time - Together Outside After Dinner。在晚餐之後全家一起到戶外走走或散步至少二十分鐘,讓大家有機會共同聚在一起走動及聊聊,而不是在家中各自的空間做自己的事。(3)生活日常結合身體律動習慣:應用科技功能(例如 Siri、Alexa) 提醒自己每一小時要起身動動,或是在浴室的鏡子、冰箱或水壺等家中各處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上廁所、喝水、開冰箱前做做伸展或其他律動。
店員如廁被「小三女童偷拍」 阿嬤扯:小孩好奇心啦
太誇張!近日一位咖啡店女店員說,她在店內如廁被偷拍,沒想到兇手竟然是一名小三女童,事後她找女童的母親、阿嬤理論,而阿嬤竟然說,「小孩好奇心啦!」、「就是開玩笑」等話,讓她聽了啞口無言。原PO近日在論壇《Dcard》發文說,咖啡廳廁所有分坐式和蹲式馬桶,她去上坐式馬桶,廁所門被拉了一下,下秒探出一支IPhone,讓她嚇到趕緊拿手機錄影,「果真不到一秒她又將手機放在門底下偷拍!我如廁完走出廁所,看到了2位妹妹稀稀疏疏的交談,我當下就覺得很奇怪該不會是他們偷拍吧,我就先把他們的樣子記住。」原PO表示,她在第一時間跟主管、同事反映,主管也幫她調監視器,同事跟她去找小妹妹理論。女童媽媽說,「怎麼了?有什麼事嗎?」原PO回,她們直接秀出手機畫面給4位女孩看。媽媽暴怒,「是誰做的!」此時,一個小三的妹妹承認犯案,她把手機相簿都刪除了,開始哭訴說,其他姐姐慫恿她的。原PO傻眼,「一個9歲的小孩,被3個國一、小六的姊姊們慫恿,但難道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與錯嗎?」不料,女童阿嬤竟說,「小孩好奇心啦!」、「就是開玩笑」、「她是被慫恿的」原PO說,聽了這些話非常傻眼,「原來把不對的事情合理化這麼簡單。」同事表示,這嚴重到可以報警。原PO表示,幸好是她受害,如果是客人,公司會被客訴廁所設計不良,「但同時,我也蠻後悔自己怎麼沒有在更兇一點,反而那些不知所措的心情一直湧上來。因為妹妹哭還要安慰他說:沒關係知錯能改,下次不要這樣。」原PO說,「孩子的教育真的不能等,有錯誤應該立刻糾正,倡導對的做法,而不是包庇自己的小孩,更不是打罵孩子,當父母親的更應該要去分析小孩的行為吧。至於那3位國一妹妹,我想他們就讓最小的妹妹承擔一切了。那事不關己的態度,一句道歉都沒有,從未想過自己就是始作俑者時,妳們不丟臉,丟臉羞愧的是你們的父母。」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我會想去踩手機欸,那群小孩真的很不ok」、「手機搶過來,然後在所有人面前罵她給她教訓,順便打給警察,跟他爸媽說再告下去,未成年不會被告,但家人會」、「阿嬤的態度,那幾個妹妹長大後被這樣對待希望她也能這樣說」、「最小的感覺還有救,其他3個希望以後社會可以讓她們受到教訓」、「不管幾歲我都覺得超噁」。
久站致慢性腰痛 中醫曝「這些方式」助改善
近期一位43歲國中女老師,因授課需長時間久站,加上課堂寫板書,右側慣用手使用過度,造成慢性勞損,導致腰臀酸痛前來就醫,肩胛骨內側的膏肓穴緊繃疼痛,又逢過年佳節需打掃家裡環境,下背痛及臀部緊痛的問題綿延多月;不但腰、臀痠痛,久坐後難以起身且身體無法挺直,曾接受過傳統整復及推拿,但療效難以持久且無法根治疼痛。慢性腰痛 多因不良姿勢導致從今年1月開始至中醫科就醫,經理學檢查:直膝抬腿測試無神經症狀且無神經痛等灼熱感,初步排除脊椎退化壓迫神經的可能,側面站姿評估發現骨盆較為前傾,腰椎曲度小,軀幹略成駝背貌,屬於慢性腰痛患者常見的不良姿勢。中醫治療著重三層面 評估、針灸對症下藥擁有運動醫學背景及物理治療師證照、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陳沛亨表示,類似個案事實上很常見,中醫在治療的部分就會著重在三個層面,首先評估兩側肩胛骨的對稱性與否,先給予牽拉矯正,然後觸診胸椎脊突及兩側橫突,視情況給予胸椎矯正(坐式開胸,脊椎操作治療;第二個步驟進行針灸治療,主要針對緊繃肌群及相關穴道下針,除了傳統中醫經絡穴位,還會輔以解剖筋膜線上的關鍵點下針。平時習慣最重要 不適應儘速就醫而第三層也是最重要的:給予衛教。陳沛亨提醒,平時坐姿、使用電腦的螢幕必須水平於視線,椅子不可過低或過軟,且不要聳肩,頸部需直立,站姿更應注意雙腳平均承重,讓身體的重心處在正中間,減少腰臀的負擔。
莎莎東京「洗錢」 擔心放水流 日本全家泡澡省水有妙招
莎莎、郭彥均主持《WTO姐妹會》,日前在節目中分享各國關於「洗」的文化,提到日本當地獨有「洗錢」習俗,傳說用特定神社的水清洗金錢,就會令財富增加。莎莎說之前去東京旅遊時就有「洗錢」經驗,「因為我比較想洗大張的,我就帶了千元鈔票去洗,還同時幫我很多朋友一起洗,但那個水流蠻強的,同時十幾張我好難顧,比撈金魚還難,真的很怕它流走」。莎莎提及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日本計畫在2025年推出自動洗澡機,洗澡過程甚至會放音樂,讓使用者彷彿也在洗心靈。郭彥均稱讚商品像是「人類的救星」,來自香港的Jenny則不服輸表示,香港早在幾年前就為了行動不便或是老人發明了坐式自動洗澡機,只是在兩者外型比較之下,香港的洗澡機卻被虧像是坐「電椅」,來賓岑永康聽了後則開玩笑說:「這兩個我都不會用,到我這年紀一定是找真人來洗,泡澡的時候要有人聊天。」來自日本的田中則分享日本人愛泡澡,經過統計,日本家庭用水有40%都是泡澡使用,田中也分享日本人有三個省水妙招:「其中一個是大家泡澡不要換水,順序來說的話第一個進去的人是爸爸,下一個是小孩,媽媽是最後的。」另一位來賓徐瑋吟也說:「我曾經看過日本一款泡澡粉,功能是加速身體發熱跟代謝,因此可以讓水溫不用放到很高,也是省水錢方法之一。」在聽完日本的分享後,來自聖露西亞的韋喆也驚喜透露當地也會全家人用同一個浴缸水洗澡,他說:「比如生病的時候,家人們就會開始從爸爸、媽媽先洗,生病的人最後洗,等於是用全家庭的力量把那個病毒趕走,也象徵團結的力量。」
櫻花妹嫁來台灣2年 驚見「公廁2現象」嚇傻:超不習慣
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不同,難免會不習慣。有一名嫁來台灣的日本人妻,剛開始對台灣公廁的現象感到驚訝,一時間有點難以適應。日前播出的《小明星大跟班》,討論台日文化差異,導致嫁來台灣的日本太太很吃驚:「台灣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來台2年的日本人妻Shoko坦言,對台灣公廁沒有衛生紙這件事感到驚訝,「在日本的話哪裡都會有衛生紙」,而且蹲式馬桶比坐式馬桶多。她也透露,日本人在使用公廁時,通常會用坐的,不過會先消毒一下。吳姍儒也最近和友人剛好聊到這件事,發現很多台灣女生在外面上廁所不敢坐在馬桶上,但是也不敢踩上去,就會以膝蓋微蹲、懸空的方式上廁所,也澄清台灣人並不是特別喜歡蹲式馬桶,只是大家比較怕髒。Shoko發現台灣的公廁通常沒有衛生紙。(圖/翻攝自我愛小明星大跟班YouTube)此外,來台灣8年的人妻Sumi也提到,台灣女生都會喝常溫或溫水,但是日本餐廳都會加冰塊,「很冰的、非常冰的水」,有次她的家人來台灣玩,全家一起去吃飯,由於該餐廳提供的是溫水,弟弟喝一口馬上吐出來,抱怨:「這個是什麼?這個是很溫溫的、這很噁心,我沒辦法,喝不下去!」吳宗憲補充,台灣人喝溫水已經是一個習慣,詹惟中也解釋:「日本人生水可以直接喝的」,想起過去帶客人去餐廳,他不會講溫水,只會用日文說「一半冷水一半熱水加在一起」,因為日文似乎沒有溫水,「我好像找不到」。
殘尿竟多149%!女醫師曝「2大排尿NG姿勢」:我也會犯 親授如廁正確方式
出門在外若遇到坐式馬桶不乾淨,不少女性會調整如廁姿勢,避免屁股碰到馬桶圈上,不過有醫師提醒,2種錯誤的小便姿勢,恐讓膀胱殘留尿液多149%,而且多數人都會這麼做,有時連自己也會犯。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在Youtube頻道「健康2.0」分享,女性相較於男性,在外憋尿的機率更高,原因在於公共廁所有時是坐式馬桶,導致女性如廁意願降低,或是出現錯誤的小便姿勢,第一就是「半蹲」、第二是踩在馬桶上「蹲踞」,這2種錯誤姿勢恐造成體內尿液無法完全排出,膀胱殘留平均多出149%。醫師提醒,採半蹲、蹲踞等姿勢如廁,容易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坐在馬桶上身體前傾或腳下踩小凳子,皆有助於排尿順利。(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醫師表示,若要排尿順暢,須依賴膀胱正常收縮、適度的腹部壓力及骨盆腔的收縮,3環節同步進行才能完成,但是2種錯誤姿勢,會讓骨盆腔、腹部緊繃,因而導致解尿不順。對此,醫師也教戰正確的如廁姿勢,首先要以「坐姿」方式上廁所,接著讓身體稍微往前傾,也可以準備小凳子墊高雙腳,幫助身體產生一點腹壓,進而讓尿液順利排出。另外,中醫師王心眉也提醒,由於女性泌尿道較短,所以更容易受到細菌感染,通常也會與陰道感染合併發生,因此平常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才能幫助膀胱及尿道的細菌排出,而如廁完畢也要使用乾淨衛生紙「由前往後」擦拭,避免糞便中的細菌,污染到尿道與陰道。
研究所面試完妹子廁所爆哭 出來竟「碰到教授」超尷尬
面試除了考驗臨場發揮,抗壓性也很重要。近日一位網友表示,她覺得研究所面試回答很差,結束後馬上到廁所哭,結果面試教授剛好也在女廁,2人甚至還在等電梯時碰面,「馬桶到底為什麼沒有直接把我沖走。」近日原PO在論壇《Dcard》發文說「今天面試完一左轉關門出來就哭出來了,可能是最近事情好多壓力真的太大,覺得自己剛剛都答的不好然後就炸開來了,家人還在樓下等不想被看到所以跑去廁所哭(我還特地挑了一間坐式的擦完馬桶蓋坐下來慢慢哭)。」她一出來就發現教授的東西在洗手台,原PO表示,她快速離開廁所,但在搭電梯時還是遇上教授,「教授人真的很好,她看起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是一直跟我說沒關係啦,這種事情就是這樣,我們也不是故意打斷你的之類的。」讓她聽了很暖心。原PO表示,「我是不是沒救了,等等就被標上抗壓性太低直接刷掉,真的離譜,想都沒想眼淚就自己噴出來了嗚嗚嗚好累。」不過,原PO並沒有放棄,她又面試了別間研究所,這次也輕鬆很多,不管大家是安慰她還是嫌她太草莓,她都想祝大家順利。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說不定等等直接良心發現然後錄取妳」、「往好處想,搞不好會錄取」、「不知道教授會怎麼想,但如果是我,我能理解人本來就是有情緒,會需要找個地方發洩」、「當年去某校面試,前面那位被教授兇,連外面協助的本校學生都被嚇到,結果最後正取,嫌貨才是買貨人呀」,也有網友持反面看法「你哭了被教授看到,印象分數其實蠻扣分的」、「沒事啦你離開教室的時候,就決定要不要你了」。
肛門癢是太愛乾淨?外科醫曝「私處清潔5觀念」 蹲馬桶勿超過這時間
肛門診療雖然相當令人害羞,但為了自身健康,如果身體不適還是盡早就醫為佳。外科醫師鍾雲霓透露,有患者詢問「我上廁所都有用純水濕紙巾擦拭乾淨,洗澡也確實清洗,肛門搔癢不確定是不是痔瘡的問題,要如何判斷呢?」因此她特地整理出有關肛門和私密處清潔的5大觀念,提醒民眾多注意。請由前往後擦,勿由後往前擦 這一題男性朋友比較沒有問題,可以幫女性朋友留意。女性生理上,肛門和「陰道-尿道」是鄰居,由後往前擦,會增加將糞便中的細菌往前帶到尿道周邊的風險。 這一題的延伸是,有些女病人痔瘡長期脫垂、甚至將內黏膜翻出肛門、終年濕黏,這時候易感染就不是往前往後擦的問題,是痔瘡該考慮處理的問題。 濕紙巾再好的也可能不適合你/妳 真的不要太愛乾淨,尤其肛門癢起來時,一定不要用任何私密處洗劑、肥皂或沐浴乳去洗,因為越洗越乾,越容易讓皮膚受傷,濕紙巾或濕式衛生紙非常方便,但如果使用了一陣子之後,感覺肛門癢了起來,請認真考慮它可能不適合你。再好、再天然的成分都可能引起某些人過敏。不管濕紙巾成分多麼的滅菌、多溫和都可能不適合,癢起來的時候請仔細觀察、切莫自己騙自己,想濕擦又怕濕紙巾不合適時,衛生紙沾點水,可能是另一種選擇。癢起來,先想到「皮膚太乾或洗太乾淨」,而非不乾淨 不少病人本來有過敏性鼻炎或異位皮膚炎等過敏體質,到了換季或天氣較乾的時候,肛門就會癢起來,一癢就讓人錯聯想不乾淨,於是掉入過度清潔、越洗越癢的循環裡。肛門處的皮膚很像稚嫩的嘴唇,本來就該有點濕潤、有點油脂,如果你不會覺得嘴唇髒而反覆用肥皂或紙巾磨洗,請不要這樣對待肛門。感覺肛門特別癢的時候,如廁後,用溫涼水洗、輕輕按乾,避免皮膚傷害;清潔後可以上點凡士林、替肛門皮膚表面補點油。蹲坐馬桶上的時間勿超過5-7分鐘 有時,上廁所姿勢的調整就可以幫助你在7分鐘內順暢排便。與其坐在坐式馬桶上等半天,不如墊一個有高度的凳子在腳下,讓腸子轉彎時的曲度被拉直,會比較好排便,這有點像蹲式馬桶幫助排便的概念。排便越順暢,肛門就越不會有腫脹、異物、脫垂的症頭,痔瘡肛裂的問題自然而然不藥而癒。另外,千萬不要迷信自己一定要跟別人一樣每天排,一天三次、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自己的節律自己掌握,千萬別為了追求跟別人齊頭式的排便頻率而蹲坐馬桶。總要出力,就是便秘,請注意蔬果攝取 沒有便意,而且持續好幾天沒排便時,可以多攝取容易帶動便意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藉由纖維增加糞便體積來刺激腸壁,有效幫助排便;有便意,但糞便硬、無法排出時,則要改為多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糞便內含水的膠狀成份,也供給腸道好菌足夠的養分來全力運作,有效軟便。大便很硬不是肛門的問題,是腸子製造不出好糞便的問題;要腸子製造好糞便,吃的東西就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吃錯了食物、排出了難排的硬便後,又把千錯萬錯推給肛門。
尿出一身病2/男性「坐著尿」更健康 犯2錯誤年輕也會「內褲濕答答」
走進男廁,眼前首見的是一排站立式小便斗,後方才是坐式馬桶區,傳統印象中,男性大多選擇站著尿尿,除了方便快速,或許還有顯示雄風的心理因素,不過,專家指出,其實坐著尿不只更乾淨,對身體健康也更有好處。此外,雖然年長男性較易有排尿問題,但若是生活作息不佳、壓力過大,就算是年輕男性也會有「漏尿」問題,尿騷味纏身非常尷尬。日本生活用品業者「獅王LION」曾針對1500名20至60歲的男性做「小便姿勢」的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6成的男性是坐著小便,而且5成是從「站著尿」改成「坐著尿」,轉變的理由主要是「尿漬易弄髒環境」。「獅王LION」同時指出,若以男性每天小便7次來算,若是站著尿,無論瞄準的是馬桶中央或內壁,「水花四濺」的情況都一樣嚴重,估算大約會有2300滴尿飛散,不只造成惡臭,也可能引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因此近年來愈來愈多男性開始坐著小便。其實,坐著小便不只比較乾淨,研究顯示也會讓身體更健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說,「如果是一個身體健康的男性,採取哪種尿尿姿勢都沒有關係,但如果年齡超過50歲以上,坐著尿尿會更好,因為可以尿的更乾淨。」關鍵就在於體力,楊旻鑫說,站立尿姿的好處是速度快,但站立時兩腳需要支撐體重,括約肌無法好好放鬆,甚至肚子還需出力才能排尿,無法好好完成解尿,容易殘留尿液在膀胱內,長期就會衍生膀胱過動等疾病。加州大學泌尿外科系教授傑西·米爾斯博士(Dr Jesse N. Mills)指出,對於那些難以長時間站立的男性來說,坐著小便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能夠更多地使用腹部肌肉,把最後幾滴尿排出來,徹底排空膀胱內的尿液。若是已有排尿困難的問題,楊旻鑫建議坐在馬桶上時,腳下還可以踩凳子讓膝蓋高於肚臍,可讓括約肌更放鬆、小便解得更順利,不會殘存尿液。男性若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也會有解尿困難的相關症狀,例如尿不乾淨、或是內褲沾到餘尿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另外,隨著年齡增長,男性也會逐漸出現攝護腺肥大的問題,更容易在解尿完一陣子後,才又漏出些許尿液。楊旻鑫說,「這就是台語俗稱的『閃尿尾』,意思就是最後會尿一些在內褲上,導致整個人散發一股尿騷味,門診時我們會教患者解尿後,再按壓會陰部擠出殘餘尿液,就能避免這樣的情形。」別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有這狀況,楊旻鑫透露,門診時也遇過年輕男性有「閃尿尾」的狀況,推測可能是生活作息不佳、壓力大,造成括約肌無法放鬆,所以才導致這種尷尬的結果,建議要調整生活步調,避免括約肌過度緊繃,就能逐漸恢復健康。
性騷當有趣?陳時中攜手四叉貓玩廁所偷窺 遭藍白圍剿
首都之戰風波再起,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3日發表新政見,要將台北市政府轄管公廁全面廣設免治馬桶,還合體網紅「四叉貓」拍攝宣傳片,影片中卻以偷窺畫面當作笑料,引發藍白陣營圍剿,批評陳時中將噁心當有趣,在受害者傷口上撒鹽,更點名曾在公廁圖示性平爭議中,槓上桃園市府的綠營立委范雲。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3日端出廣設免治馬桶政見,還合體網紅四叉貓拍攝宣傳片,不過影片中因出現窺探如廁畫面,引發外界爭議。(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陳時中昨天向外界宣示,未來如能入主台北市政府,將優先把市府所管轄共3673座公廁的7200個坐式馬桶,全數汰換成免治馬桶,廁所內也將附設消毒酒精和坐墊紙,成為「公廁三寶」。然而,在宣傳影片中,四叉貓如廁時因驚覺沒有衛生紙,只好敲敲隔壁門求救,突然一組免治馬桶蓋從天而降,下一秒陳時中竟從廁所隔間頂端探頭過來,以俯瞰角度對著四叉貓微笑比YA,就是這幕讓不少網友雞皮疙瘩四起,直言廣告讓人不舒服。國民黨北市議員王鴻薇批評,在公廁被偷窺、偷拍對受害者來說是一輩子陰影,但宣傳影片竟將性騷擾視為創意、噁心當有趣,還質問身在陳時中競選團隊的范雲「這樣的創意妳ok?」北市議員徐巧芯則說,陳時中飾演變態大叔的舉動已經不是創意,根本是行銷災難。她說,先不提免治馬桶政策可能的衛生問題,光是看到陳時中把偷窺動作當宣傳,團隊是否有人很討厭他?像個傀儡被擺弄,不只被扮成粉紅貓咪,現在又飾演變態大叔,看了都有點覺得可憐了。北市議員游淑慧也炮轟,陳時中與其在意屁股以下的東西,不如在意市民如何填飽肚子。國民黨桃市議員參選人凌濤也說,假面陳時中為了人設才會拍出偷窺影片。曾任北市性別平等委員會副主委的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黃珊珊痛斥,偷窺如廁若造成有心人仿效,已非幽默可解釋,在現實生活已觸犯性騷擾防治法與刑法中的妨害祕密罪,把侵害隱私當有趣已踰越價值底線,這難道是陳時中口中的「文明城市」?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競選辦公室副發言人田方倫質疑,衛福部統計,近5年性騷擾申訴案件數攀升,其中「偷窺偷拍」更激升至34%,質疑陳時中在別人傷口撒鹽。眼看爭議越演越烈,陳時中團隊火速刪除爭議片段。陳時中回應,確實接到反映,團隊已立即修正;競總政策小組總召集人、立委管碧玲則說,政令宣導和文學戲劇的角色不一樣,已在創作者諒解下修改影片;范雲則說,已向競總表達任何會造成性騷擾印象的文宣皆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