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量
」 垃圾 環保局 焚化爐 南投 資源回收![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5498/sm-ca577aaa1ee53ae5aacd1d57a96ed57f.jpg)
台灣燈會試營運 3天近3噸垃圾驚人
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7日起桃園市政府於A19站旁試營運,現場人潮湧入,經桃園市環保局統計,試營運前3天的垃圾清運量為2.97公噸、資收量為0.6公噸、廚餘量為0.81公噸。環管處長張書豪表示,目前清運量都在人力範圍內,待正式開幕後會加強周邊人力,也會隨時掌握垃圾桶的動態。張書豪表示,台灣燈會2月7日至2月9日試營運,每天平均垃圾清運量為0.99公噸、資收量為0.2公噸、廚餘量為0.27公噸,沒有比預期的還要多而造成無法清運的情形,因此目前周邊環境掌握度良好。張書豪說,此次為因應燈會引入大量人潮,環保局於燈區周邊放置了80個智慧垃圾桶,可隨時掌握垃圾量並派員清理,讓垃圾桶不會有爆滿的情形,目前因A19站青塘園周邊有大型卡比獸及皮卡丘,人潮較多,因此垃圾量也相對較高。場內燈區由委外的清潔公司處理,外圍部分則是由中壢區中隊及大園區中隊協助垃圾清運,平均每日有約60名的清潔隊員。張書豪也提到,環保局此次特別於燈會展場及周邊熱點區域布設AI環境衛生辨識系統,當偵測到有民眾亂丟垃圾時,AI攝影機可自動辨識截取違規畫面;另也有安排展區周邊巡檢的電動機車,可全天巡檢,藉此及時發現並有效遏制汙染環境的行為。環保局說明,2月12日至2月23日燈會期間辦理2個回收活動,其中「提燈電池回收換好禮」只要收集小提燈的2顆電池至燈會服務台或12區清潔隊即可兌換好禮。另「智慧回收機回饋儲值金」可以至指定地點,將寶特瓶、電池及鋁罐等回收物投入智慧回收機,每5個回饋金儲值1元至一卡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5460/sm-bf4904cfe07f604dfd72cd5f5cb64996.jpg)
第2屆台灣觀光金獎 麗寶集團奪雙金! 麗寶樂園渡假區、福容福隆創佳績
交通部觀光署於今日觀光節慶祝大會中,公開頒獎表揚「台灣觀光界優良觀光產業及從業人員」得獎者。麗寶集團囊括兩項大獎,分別是麗寶樂園渡假區總經理吳佳如獲得【觀光遊樂業從業人員-高階主管】以及福容大飯店福隆店獲得【觀光旅館及旅館業】肯定。獲得觀光遊樂業高階主管獎的麗寶樂園渡假區總經理吳佳如,是當年麗寶集團接手月眉不良資產的重整團隊成員,吳佳如表示:麗寶樂園渡假區擁有全台灣唯一的綜合渡假區,匯集休閒、遊憩、娛樂、購物、競速等元素,主打全齡、一站式休閒娛樂體驗,每個事業體的目標族群和經營模式都不盡相同,需靈活應對多變市場。並以「永續生活」與「永續旅遊」為核心,推動低負擔、高價值的休閒模式,讓旅遊不僅帶來娛樂,更兼顧環境、經濟與社會的長遠發展。麗寶樂園渡假區主打一站式旅遊,吃喝玩樂、住宿、購物、賽車一次全滿足(圖/福容大飯店)面對疫情期間台灣觀光的衝擊,麗寶樂園渡假區主動出擊,與國際知名IP「LINE FRIENDS」,於2022年起在園區內打造全球首座「LINE FRIENDS TOWN熊大的麗寶小鎮」,並於麗寶福容大飯店推出八款主題房,成功提升住房率。此外,全台最大摩天輪「天空之夢」同步推出主題車廂,完整沉浸式體驗吸引國內外遊客,助力樂園連續兩年蟬聯「全台最受歡迎樂園」殊榮。同時,園區積極落實ESG永續經營,全面電子化紙本作業、推動無紙化入園、導入AI智能客服等,並強化渡假區垃圾分類,使112年垃圾量減少100噸,更獲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肯定為「資源回收推廣成效優良企業」,展現環保與商業並行的卓越成果。福容大飯店福隆店獲得【觀光旅館及旅館業】肯定(圖/福容大飯店)榮獲「世界奢華大獎」(World Luxury Awards)及「世界奢華水療獎」(World LuxurySpa Awards)的福容大飯店福隆,在高端旅遊及健康養生領域擁有卓越表現,不僅是對飯店整體品質的高度肯定,也印證福容大飯店福隆作為國內外旅客心中理想度假選擇的品牌地位。今年再度榮獲「觀光旅遊團體獎」殊榮,連續四年獲得觀光金獎個人獎及團體獎肯定。福容福隆,結合沙灘海景與海洋溫泉,成為獨具魅力的度假勝地。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玩法,秋冬時節吸引大批國內外旅客前來泡湯。而春夏透過舉辦福隆國際沙雕祭,推動沙雕藝術與觀光的結合,攜手國際知名IP如LINE FRIENDS與BT21等合作,讓遊客在欣賞藝術作品有增添趣味性,同時感受更多樂趣與驚喜。此外,飯店周邊提供登山、單車等戶外活動,讓遊客在四季皆能盡享東北角的多元風光。更多詳情請上官網:https://www.fullon-hotels.com.tw/tw/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2346/sm-36c6bbe585941740dd2131220b12d0d0.jpg)
塑膠吸管是垃圾?6縣市丟錯最高挨罰6000元
每到過年前,家家戶戶會大掃除,清出來的物品是否可回收或直接丟垃圾車,其中喝飲料使用的吸管要如何處理,常常讓民眾很困惑。針對吸管回收與否,台灣各縣市規定不同,在基隆市、新北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及金門縣等6縣市塑膠吸管要回收,沒按規定處理恐依法挨最高6000元罰鍰。非營利環保組織「RE-THINK重新思考」日前在官方臉書發文,連續3年、依政府最新規範,整理逾百項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製作成「回收大百科」,為民眾解惑。而最常見的塑膠吸管,到底要丟垃圾桶還是回收讓不少人很頭痛,塑膠吸管分成吸管本體和吸管套,吸管材質包含PP、PE、PLA。光是吸管材質在台灣各縣市就有不同認定,像是在基隆市、新北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及金門縣等6縣市,就是回收物,其他縣市就不能回收,當作一般垃圾處理;吸管套的包裝為PE、LDPE材質,就是屬於一般垃圾。在回收大百科中,「RE-THINK重新思考」介紹塑膠吸管是有回收價值,但因為垃圾量不夠、如何蒐集回收和再生困難等原因,也導致其回收價值浮動;不過依旦好好收集,能夠壓成吸管磚,它的材質單純是很適合回收再利用的。事實上,各縣市民眾未依照所在縣市規定處理塑膠吸管,可能被相關單位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罰錢,丟錯塑膠吸管可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0459/sm-cfdf53c2eebc8648379f97e6b28ede66.jpg)
年前「斷捨離」注意!大掃除打包回收別用這類袋子 違者最高罰6000元
每到農曆新年前,家家戶戶都會趁著年前大掃除,也是「斷捨離」的好時機。在打掃後家中可能會有許多垃圾或回收物,不少人會買黑色大塑膠袋打包,其實這是違法的;新北市環保局有宣導,回收物不可使用不透明塑膠袋盛裝,違者最高罰6000元。新北市環保局早在臉書粉絲專頁「新北i環保」發文宣導,強調不能用不透明塑膠袋打包回收物,並解釋這項規定是為了減少垃圾混入的情形,供清潔人員方便判斷內容物,並確認回收物裡面是否有危險物品,在增加回收效益外也能保護清潔人員的安全。許多人整理回收物會用袋子裝好交給清潔人員,但新北市環保局臉書粉絲專頁「新北i環保」早宣導,裝回收物要用透明塑膠袋,違者可依法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圖/翻攝自臉書/新北i環保)在貼文底下也湧入部分民眾抱怨,「才買一大綑(黑色塑膠袋),說換就換沒替人民想想」、「前陣子才剛買一大捆黑色大垃圾袋準備來裝紙容器的」,還有人認為這樣規定很擾民,「跟以前一樣就好,現在規定東規定西的,只會讓垃圾量變多」、「政策擾民,又宣導不足」。不過新北市環保局也在留言區補充說明,若使用不透明塑膠袋裝回收物,不可綑綁打包還要敞開開口,另外建議民眾也能使用紙箱、紙袋、布袋或可重複使用環保袋盛裝資源回收物品。違者將依廢棄物處理法處新台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89437/sm-959d9fdf248999c5aad2d42a51141af5.jpg)
屏東瑪家落實資源回收反成「垃圾山」 環境部長允諾補助改善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處理量能不足反而導致資收暫置場堆積如山,族人等待丟回收資源要1小時,還衍生出騎機車代丟垃圾的新興行業。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下午前往視察,允諾中央補助1輛資收車,並協助另設資收暫置場。瑪家鄉民代表柯俊傑表示,政府要求執行破袋檢查圾圾分類,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垃圾量減少一半,但資源回收爆增56%,而瑪家鄉為適應山區陡坡及小路,資源回收車噸數小,結果載不到兩個部落就滿了,要先回到清潔隊將資源倒出再繼續路程,後半段的部落往往要等上1個小時才能丟收回。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陳情,在立院多次質詢環境部,她說,原鄉因地理環境與平地不同,山區道路又窄又陡,垃圾清運車體積限制無法轉入小巷弄內,有些路線垃圾車距離部落超過500公尺,部落還發展出一個新行業,有摩托車幫忙載垃圾到丟垃圾的地點,一個收10元,一天可以賺到2、300元。彭啓明現場允諾,中央會補助一輛資源回收車,是否有第二輛再評估,至於資收場過小,會輔導鄉公所寫計畫再向環境部申請,全力支援。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立委伍麗華(左)質詢時反映問題,環境部長彭啟明(中)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全鄉僅2輛資源回收車,無法負荷暴量的回收物,常得往返清運,增加民眾等待時間,且現有的車輛老舊,故障率高與維修費遽增,再加上資源回收場因空間與人力不足,都增加公所處理壓力,盼中央協助補助回收車、興建新的資源回收場經費及人力問題,提升民眾清運資源回收物便利性。彭啟明結束視察行程後,轉到內埔鄉參訪獲得低碳社區特優獎的東片村及隘寮村,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成為全台典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89415/sm-3c8878c87410bbd1fa3c464f05c31e11.jpg)
屏東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反亂象叢生 環保部長允諾補助改善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處理量能不足反而導致資收暫置場堆積如山,族人等待丟回收資源要1小時,還衍生出騎機車代丟垃圾的新興行業。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下午前往視察,允諾中央補助1輛資收車,並協助另設資收暫置場。瑪家鄉民代表柯俊傑表示,政府要求執行破袋檢查圾圾分類,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垃圾量減少一半,但資源回收爆增56%,而瑪家鄉為適應山區陡坡及小路,資源回收車噸數小,結果載不到兩個部落就滿了,要先回到清潔隊將資源倒出再繼續路程,後半段的部落往往要等上1個小時才能丟收回。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陳情,在立院多次質詢環境部,她說,原鄉因地理環境與平地不同,山區道路又窄又陡,垃圾清運車體積限制無法轉入小巷弄內,有些路線垃圾車距離部落超過500公尺,部落還發展出一個新行業,有摩托車幫忙載垃圾到丟垃圾的地點,一個收10元,一天可以賺到2、300元。彭啓明現場允諾,中央會補助一輛資源回收車,是否有第二輛再評估,至於資收場過小,會輔導鄉公所寫計畫再向環境部申請,全力支援。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立委伍麗華(左)質詢時反映問題,環境部長彭啟明(中)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全鄉僅2輛資源回收車,無法負荷暴量的回收物,常得往返清運,增加民眾等待時間,且現有的車輛老舊,故障率高與維修費遽增,再加上資源回收場因空間與人力不足,都增加公所處理壓力,盼中央協助補助回收車、興建新的資源回收場經費及人力問題,提升民眾清運資源回收物便利性。彭啟明結束視察行程後,轉到內埔鄉參訪獲得低碳社區特優獎的東片村及隘寮村,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成為全台典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86932/sm-33f5ca877ed28e56b68beee77a1c3a60.jpg)
茶香走味1/名間鄉將建焚化爐 茶農憂打擊全台手搖飲產業
南投縣政府日前宣布,優先選址在名間鄉新民村興建焚化爐,並將在一月中旬公布空汙等環境影響模擬結果。但居民質疑,縣府並未評估南投縣內其他適合的地點,就直接選定被列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的廠址,有帶頭違法的疑慮,而且名間鄉是台灣手搖飲基底茶的主要來源地,一旦造成污染,不僅將嚴重摧毀手搖飲產業,更可能危害台灣民眾健康。茶樹必須種在環境乾淨、空氣流通的地方,尤其風要大,茶廠老闆余金炘擔心附近一旦建焚化爐,茶葉品質受到污染。(圖/甯其遠攝)名間鄉的茶廠老闆余金炘從事製茶42年,是南投縣首位採用有機農業的茶農。他說,茶葉沒有外皮,特別會受到落塵污染的影響,他曾經應南投縣府的邀請,到台南市永康參觀當地的焚化爐,聽取廠方的說明,各種防污染的措施都很完整,但問題是未來焚化爐運營一定是委外,由民間廠商經營,縣府準備興建的焚化爐容量有500噸、700噸等不同版本,比南投縣每天250噸的垃圾量多出許多,民營廠商為了利潤,勢必會收受外縣市的垃圾,處理外來的垃圾,尤其是事業廢棄物,到時候燒出來有什麼污染落塵,誰都不知道,「南投縣政府你能保證,未來我的茶葉能夠賣出去嗎?」 一位當地居民表示,名間鄉是台灣的產茶重鎮,每年產量達3900多公噸,占全台產量3成,供應台灣8成的手搖飲基底茶,自從先前爆發手搖飲店用越南茶混充台灣茶引發爭議後,一些大型手搖飲連鎖店標榜使用台灣茶葉,直接向名間的茶農購茶,其中當然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若在名間興建焚化爐,一旦造成污染,全台愛喝手搖飲的民眾都可能喝下肚,而整個手搖飲產業鏈也可能受到嚴重打擊。 另一位居民說,有一位在南投養乳牛的酪農朋友告訴他,之前從彰化某處買牧草餵牛,結果牛奶中竟驗出戴奧辛,懷疑是因為牧草中的殘留造成,而台灣年輕人這麼愛喝手搖飲,這些人都是家庭之中重要的生產力,萬一長期攝入污染物而慢性中毒,將會拖累多少家庭。他說,自己並不是一味反對蓋焚化爐,但南投縣這麼大,不解縣府為何偏挑中這一處特定農業區做廠址。 根據《區域計畫法實施細則》規定,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不同,是經農業主管機關認定的優良農地或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必須加以特別保護的區域。特定農業區的土地使用受到明確的用途限制,必須符合特定的農業相關用途,上面的建蔽率和容積率也有限制,還需要符合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包括土地使用對水質和土壤的影響等,並可能有對農藥和化肥使用的限制。 「本來我們出家人是不干預世事的,如果今天只是影響到我,那沒關係,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不是影響一年、兩年,而是世世代代,影響的層面非常的久遠。」名間鄉靈山禪寺住持聖元法師憂心地說,南投是唯一不靠海的縣,名間又被群山包圍,如果產生污染,恐怕完全出不去。他說,但名間鄉是農業鄉,如果農產品被檢驗出有污染而滯銷,這些農民的生計怎麼辦?污染不僅危害農民的健康,一旦沒有經濟來源,一定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問題,「而且手搖飲的茶葉也是以名間鄉為大宗,所傷害的都是一些年輕人啊!」出家人原本不問世事,但靈山禪寺聖元法師希望南投縣政府能重新考量設置垃圾焚化爐的計畫。(圖/甯其遠攝) 聖元法師說,據了解,焚化爐燒民生垃圾,一公噸才3、4千元新台幣,但處理事業廢棄物每公噸費用約1、2萬塊,在公辦民營的情況下,業者自然大部分願意去燒事業廢棄物,蓋再多的焚化爐也不夠用。他建議,應由中央來協調,訂定處理民生垃圾與事業廢棄物的比例,並讓其他縣市支援沒有焚化爐的地區。他舉例說,南投縣草屯有一個鳥嘴潭,它的水可以供應南台中、北彰化,南投的水也供應六輕,「既然南投可以供應外縣市水,為什麼其他縣市不能幫忙燒垃圾呢?大家能夠互惠,不是很好嗎?」 CTWant致電詢問南投縣政府對相關指控的回應,至截稿為止尚未獲回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86933/sm-6fb83c90b63f2090737b1b04054d7000.jpg)
茶香走味2/日產250噸垃圾蓋700噸爐 陳翰立質疑縣府動機
南投縣政府宣布,為了縣內每天產生的250噸垃圾,計劃興建可處理700噸垃圾的焚化爐,並經評估後已選定名間鄉新民村為優先預定廠址,將在2025年1月完成環境評估。名間鄉民不滿指出,南投縣府聲稱在6個地點中選址,但根本只是「陪榜」,日前發包興建前的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案,也只針對新民村內的特定農業區,根本未對考慮過其他地點。名間鄉長陳翰立則痛批,南投縣府根本是「先射箭、後畫靶」,急著蓋焚化爐,令人懷疑背後動機。名間鄉的垃圾露天堆放在暫置場已超過6年,近年開始打包堆置,但包裝也難敵風吹日曬,縣府直到2024年9月才運走約300噸。(圖/報系資料照) 南投縣政府公布的焚化爐「最佳預定廠址」位於名間鄉外埔段,面積合計約為7.5公頃,土地使用分區為特定農業區,使用地類別為農牧用地,南側鄰近濁水溪堤防外道路,東側鄰近國道3號高速公路,目前均屬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管理,並租予民眾種植作物。縣府計劃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完成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畫後,將向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租用土地,並採BOT方式招商投資興建焚化爐。 陳翰立說,南投縣府宣稱從6處適宜地點綜合評估,選定名間鄉新民村列首選,實際上卻未評估其他地點,就直接指定名間鄉新民村的特定農業區土地為優先選址,還聲稱該處附近沒有敏感設施。他說,其實該處1.3公里外就是新民國小,附近還有名間國中,再遠一點的社寮國小、國中距離3公里,而竹山秀傳醫院距離也只有2.3公里。 「縣府什麼都沒做,就直接指定選址,這樣我沒有辦法接受。」陳翰立說,縣府應該多徵求幾個地點,公開、公平地進行環境評估,如果名間鄉新民村這塊土地真的最適合,那可以討論接下來怎麼做;但如今縣府直接指定名間鄉這個預定地的原因是交通方便、土地取得容易,更關鍵的是這塊土地的面積在10公頃以下,僅須南投縣府府自行進行環境評估即可,不需經過中央審核,這個決策的過程太過草率,而且目的讓人質疑。南投縣政府宣布將新建垃圾焚化爐,並以名間鄉新民村為首選位置,名間反焚化爐自救會7日在名間鄉公所前高舉旗幟抗議。(圖/報系資料照) 陳翰立說,根據環境部的規劃,台灣目前有24座垃圾焚化爐,到了2027年將會有29座,屆時就足以處理全台的垃圾量,不必再增加焚化爐數量。他說,南投縣政府未經過多方評估,就選擇了一個最快、最便於設廠的位置,讓人不禁懷疑,縣長許淑華是「想建而建」,要搶在其他縣市之前動工,擠進這29座的焚化爐名單內。 陳翰立說,前環保署長郝龍斌1992年在任內推行「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南投原本也要興建的焚化爐,但發生其他縣市的焚化爐蓋好後卻缺垃圾可燒的情況,南投的計劃因此喊停。雖然南投沒有自己的焚化爐,但過去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每天幫忙南投燒50噸垃圾,而盧秀燕上任後喊卡,南投縣政府卻未積極尋求其他縣市幫忙解決垃圾問題,也沒有向中央政府求助,消極的態度才會造成縣內垃圾無法清運,累積至26萬噸。 立委羅美玲表示,名間鄉是台灣重要的茶鄉,南投縣政府若有意在此興建焚化爐,首先必須要充分與地方鄉親、茶農及果農溝通,縣府所謂新穎安全且效率最高的垃圾處理再生能源中心是怎樣的一個運作方式?鄉民所關心的焚化爐對土地、水源,農產品的影響及衝擊,這些議題縣府都必須跟名間鄉民面對面說清楚,在未取得居民的共識之前,都不宜進行下一步。CTWant致電詢問南投縣政府對相關指控的回應,至截稿為止尚未獲回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84708/sm-52c2f14e51888583f22410702956b42d.jpg)
新北清潔隊員業務較繁重...福利卻不如北市 環保局回應了
新北市清潔隊員業務量繁重,工作範疇廣泛且專業,議員指出,近年新北市垃圾量不減反增,清潔隊員人數比台北市約少700人,但土地面積、人口數及工作量均遠超北市,建議市府比照北市,將清潔獎金增加1.5倍,調漲至1萬5000元。對此,環保局表示,未來視環境部清潔獎金支領標準,並依照市府財政狀況,爭取提升同仁福利。山陀兒、康芮颱風接連襲台,新北市部分區域遭受重創,全仰賴清潔隊員善後,導致工作量暴增。然而,清潔隊員平時業務量也不輕,舉凡掃路、清溝、資源回收、大型家具回收、垃圾、廚餘及堆肥收運,另還有稽、巡查現場等。民進黨市議員黃淑君指出,疫情過後,民眾生活習慣改變,依賴外送點餐,大量使用免洗餐具,使得垃圾量暴增。新北清潔隊員約5500人,北市有6200多人,新北土地面積是北市8倍、人口數近2倍,新北沿線收運垃圾,北市則為定點收運,清潔隊員工作量新北遠大於北市,福利卻不如北市。黃淑君表示,新北跟進北市調整清潔獎金為1萬元及「加一補一」制度,北市調漲每日夜點費為200元,新北也由80元調成120元,但仍跟不上北市,北市早班另加發100元夜點費,可是新北卻沒有。黃說,近期北市環保局將替清潔隊員爭取「首都加給」,計畫增加清潔獎金1.5倍,也就是調漲成1萬5000元,建議市府應比照北市,替清潔隊員爭取清潔獎金,同樣調整為1萬5000元。國民黨市議員陳錦錠也認為市府應妥適評估,替清潔隊員爭取更好的福利。針對議員建議,環保局說明,新北市清潔隊員薪資約3.4萬元,辦理廢棄物清理勤務人員每月可加發清潔獎金1萬元,擔任駕駛達一定天數者可獲得每月1500元的駕駛安全獎金,執行勤務超過夜間9時,則按日發給120元夜點費;除夕到初五、端午、中秋或天然災害停班期間配合出勤,除加發1天工資外,另給予補休1天。環保局補充,清潔隊員享有國民旅遊卡、每年健康檢查及發給GORE-TEX等級透氣防水衣等工作配備。根據環境部規定,清潔隊員每人每月可領清潔獎金最高以1萬元為限,未來持續關注中央法規,替隊員爭取福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83233/sm-09a7e9552cad3b6504efe0b3b6e5ab3f.jpg)
花蓮低碳美食之旅!以不塑生活守護大自然,那就從餐桌開始吧!
現今全球因塑膠製品過於便利,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的威脅更是不容忽視。如此,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積極推動源頭減量,透過宣導「不塑友善餐廳」概念,鼓勵餐飲業者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讓旅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不塑友善餐廳積極推廣自備餐具外帶以及提供內用一次性餐具,不僅減少垃圾,更帶動旅客們實踐永續生活的意識。(圖/CTWANT)什麼是不塑友善餐廳?永續飲食的先鋒花蓮縣環保局為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設立了不塑友善餐廳的認證標準。只要店家符合下列六大條件中的至少兩項,即可申請加入不塑餐廳行列:1. 內用不提供任何材質的一次性用品(此項為必要)。外送餐點採用環保餐具並收回清洗重複使用。店內使用環保標章產品至少一項(如清潔劑、衛生紙等)。優先使用在地有機食材並提供客製化餐點。鼓勵外帶自備環保餐具或購物袋,並給予消費優惠(如折扣或加量)。其他創新減塑作為。符合條件的店家經環保局審核後,將獲得認證告示牌,並列入「花蓮縣不塑餐廳友善地圖」及清單,方便民眾查詢。申請表單可於「花蓮縣資源回收走透透」粉絲專頁或「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資源回收資訊網」下載。目前,已有22家花蓮餐廳加入不塑友善餐廳的行列,讓我們一起看看其中幾家的特色與努力!京湘排骨麵店內的環保餐具與高溫消毒設施,體現了店家對環保與健康的雙重堅持。(圖/CTWANT)排骨酥的環保新風味『京湘排骨麵』以獨特排骨酥聞名的「京湘排骨麵」是最早加入不塑友善餐廳的代表之一。他們在內用時提供可重複使用的環保餐具,並設置高溫殺菌的洗碗機,讓用餐更安心。此外,店家也鼓勵外帶顧客自備餐具,為減塑出一份力。六里屯是在地超過70年的經典牛肉麵,不僅滿足味蕾,還讓旅客們感受餐廳對環境的友善理念。 (圖/CTWANT)牛肉麵與低碳的完美結合『六里屯麵食專家』花蓮必吃的「六里屯麵食專家」,除了提供美味的牛肉麵,還以環保理念聞名。店內風格融合紅磚與工業風設計,並採用環保筷及可重複使用的餐具,成為環保與美味兼具的最佳典範。紅帽咖啡以馬克杯取代一次性容器,成為不塑友善餐廳的模範,讓每杯咖啡都充滿環保意識。(圖/CTWANT)美崙濱海的環保香氣『紅帽咖啡』位於美崙濱海公園附近的「紅帽咖啡」,一直以馬克杯供應飲品,並鼓勵旅客們自備環保杯。旅客們常常帶著咖啡來到北濱公園曙光橋,遠眺海景,享受自然與咖啡香氣交織的美好時光。美食天堂作為垃圾減量的表率 『花蓮東大門夜市』夜市向來是垃圾量的重災區,但花蓮東大門夜市透過垃圾分類與減量措施,每日垃圾量已成功控制在2000公斤以內。旅客們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參與環保行動,為地球盡一份責任。花蓮縣政府推出的不塑友善餐廳計畫,店家獲得認證標誌,成為旅客們環保用餐的最佳選擇。 (圖/CTWANT)不塑友善地圖讓你輕鬆找到花蓮的永續美食指南為了讓旅客們更方便地找到不塑友善餐廳,環保局建置了「花蓮縣不塑餐廳友善地圖」及清單,詳細資訊可在「花蓮縣資源回收走透透」粉絲專頁或「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資源回收資訊網」查詢。而花蓮的不塑友善餐廳不僅提供美味佳餚,更是環保理念的實踐者。以實際行動帶領旅客們探索低碳飲食的美好,讓每一次旅行都能成為愛地球的旅程。讓我們從花蓮開始,用餐桌上的小小改變,共同打造更美麗的地球!花蓮縣政府 廣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77429/sm-1cf4f5b0e0bed064f3b44dd4baa1833f.jpg)
9成學校選保久乳!傳家長上網轉賣 北市府將控管
農業部與教育部共同推行的「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旨在為國小學童提供乳品,補充鈣質。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引發多項爭議。由於供應與配送方式不盡完善,傳出有家長將學校發放的保久乳轉售。「班班喝鮮乳」政策原訂於9月開學時啟動,但由於乳品供應不足及人力問題,延至10月才陸續實施。北市府學校考量校內無多餘人力協助分裝,及無相關冷藏設備恐導致鮮乳變質等問題,約有9成學校選擇保久乳。為解決問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也訂有配套措施,包括請學校評估校內人力配置,或可請家長、學校志工及中高年級學生幫忙,協助發放及乳品包裝回收事宜。農業部並提供協作人員免費乳品;學校依實際課務作息,安排乳品發放及飲用時間;請廠商依學校班級數提供相應數量之保冷袋,並加強班級宣導,請學生於開封後30分鐘內飲用完畢,避免打開後回溫分次飲用而造成鮮乳變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鼓勵學校評估校內人力設備後改為飲用鮮乳,但仍尊重學校決定,並持續宣導,請學校妥善規劃校內乳品發放及飲用事宜,結合現行學童營養午餐之乳品,每週均衡飲用,並融入校內營養教育課程,豐富學童對鈣質營養之知能。另請學校依據學生應有營養基準,設計菜單將乳品或乳製品納入食材使用,並搭配鈣質多元食材,提供營養均衡、衛生安全之午餐,並關注午餐供應及營養教育推動,並透過各種管道加強宣導營養均衡之重要性。然而實際執行後,不少學校為搶訂保久乳,應對冷藏鮮乳的配送時間及垃圾量增加的困擾疲於奔命。不少學校反應,為配合保久乳廠商的到貨時間,原本計畫每周供應2瓶乳品,如今卻改為一次配送多瓶,有些學校甚至直接一次發放一整箱給學生。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近期在社群平台流傳,部分家長將學校發放的保久乳以每瓶10元的價格轉售,甚至有人以物易物,原因是「家中沒人要喝」;也有學校老師表示,不少學生不喜歡喝保久乳,在學校直接將乳品轉送他人;有的家長則選擇將乳品載回家,但因過量而無法消耗,進一步上網轉售或交換物品。針對此現象,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北市透過統一配送系統控制乳品供應,避免一次發放過多乳品。她強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為學童補充鈣質,呼籲家長應以孩童飲用為優先。新北市教育局也提醒家長,應善用乳品以達政策目的。事實上,農業部長陳駿季近日指出,學校並非強制參與鮮奶政策,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然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直言,政策已出現明顯執行問題,應即刻停止或調整。他批評政府在推動政策時缺乏充分資源規劃,過於頻繁地啟動「班班」系列活動,展現不負責任的態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71714/sm-49daa4ba63d1d029300db915df3ff027.jpg)
各地焚化爐整改垃圾山難解 彭啟明喊話北市代燒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表示,台北市焚化爐仍有餘裕,希望能發揮「同島一命」的精神,協助其他縣市燒垃圾,環境部願意媒合。全國各縣市計24座焚化爐,自2017年起陸續進行俗稱「整改」的設備整修等改善措施,過渡期間燃燒量能下降,部分垃圾必須進入掩埋場,截至2024年9月底,裸露堆置垃圾量仍高達73萬公噸。而為解決全台裸露垃圾堆置量過大又難以去化的問題,行政院會24日拍板,希望在3年內以新台幣12億元,協助垃圾量去化困難的地方政府掩埋覆土、篩分打包,拚2027年之前內解決「垃圾山」問題。彭啓明指出,裸露垃圾量前4名縣市分別為新竹縣、屏東縣、南投縣與桃園市,其中新竹新建焚化爐預計2025年運轉解除困境,南投也刻正計畫新設焚化廠因應,若其他縣市焚化爐廠整改完成,量能恢復後便可解決「垃圾山」權宜之計,國內焚化處理廠有望於2027年達到29廠。彭啓明點名,台北市焚化爐還有餘裕,可惜受限台北市議會決議,無法主動協助其他縣市,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和議會發揮「同島一命」的精神,協助其他縣市處理垃圾,環境部樂意協助媒合。他說,源頭減量持續進行,才是治本之道,比方彰化縣長王惠美親自帶頭對垃圾「破袋檢查」就是很好的示範,環境部未來會對此增加補助。彭啓明重申,希望蔣萬安能與北市議會有效溝通,讓焚化爐仍有餘裕的台北市,能發揮同島一命精神,協助其他縣市燒垃圾,一解垃圾山困境。台北市政府則回應,台北市議會日前就曾提案建議,環保局應妥善處理北市家戶垃圾及中央調度權責,目前是以一定比例方式協助代處理外縣市家戶垃圾,中央如需台北市協助部分,環保局會先盤點市內垃圾處理量能,有餘裕時盡量協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66887/sm-9da6586bae62bb2caa1216481bb05bda.jpg)
連放3天颱風假!台東民眾怨聲載道:家裡快變垃圾山
因應颱風山陀兒侵襲,台東縣連放3天颱風假,清潔隊也停止收運,引爆垃圾危機,民眾怨聲四起「家快變垃圾山」、「垃圾桶要爆炸了」。有鑑於此,部分鄉鎮市清潔隊公告今(3)日機動性出勤,解決民生需求。颱風假太多天,有人覺得賺到了,也有人苦喊別放了。台東市民眾表示,颱風假期間一家大小整天窩在家,垃圾量比平日增加一倍,但是垃圾車停收,一包又一包的垃圾無處去,「家快要變成垃圾山」。民眾提到,垃圾事小,廚餘才惱人,為了防止腐敗飄散異味,靈機一動將廚餘密封冷藏,「腐敗是廚餘,冷藏是剩菜」。不僅民眾飽受垃圾之苦,為防災整備堅守崗位的縣政機關同樣與垃圾堆為伍,公務員輪班值勤,辦公室外的垃圾桶近乎爆滿,隨時可能溢出。颱風山陀兒緩步,台東縣自前日晚間6時停止上班、上課,至今已經連放3天颱風假,各鄉鎮市清潔隊也同步停止清運作業,垃圾危機一觸即發。因應民生需求,長濱鄉今日下午13時30分進行全鄉收運;成功鎮公所今日上午9時出勤收運;台東市今日晚間恢復正常收運;卑南鄉明日提前於下午13時收運;太麻里鄉及大武鄉今日停收,其餘鄉鎮市尚未公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64077/sm-fd0275a24ab0d12407053bfd23d5df18.jpg)
天災影響轉運垃圾堆10萬噸 花蓮居民憂心生活品質變糟
花蓮縣堆置垃圾量高達10萬噸,台泥水泥窯氣化爐去年底開始協助去化,不料,今年因天災重創蘇花公路,垃圾無法順利轉運,堆置量不減反增,民眾憂心垃圾愈積愈多,會影響日常生活,花蓮縣議會建議縣府環保局向公路局申請載運車輛管制期間通行許可,並協請宜蘭或台東處理,同時也希望台泥增開氣化爐,加速去化速度。環保局允諾會聯繫中央,讓載運垃圾車輛可在管制期間通行。台泥水泥窯氣化爐位在秀林鄉和平村,平均1天可去化220噸垃圾,環保局在0403花蓮大地震發生前,每天會載運約250噸垃圾前往台泥,剩餘30噸暫放窯旁儲坑,不過蘇花公路今年接連因地震、風災多次中斷影響載運,現在1天只能載送125噸,不及縣內每日產出約176噸的一般垃圾量。環保局統計,全縣目前累積裸露垃圾暫置量高達10萬9729噸,保守估計最快要6年才能全數去化完畢,由於花蓮市總量為全縣最多,達4萬529噸,市民擔心垃圾再無法處理,接下來進入冬天,東北季風會把惡臭難聞的垃圾氣味吹進市區,影響生活品質,議會專案小組昨前往堆置場現勘,與環保局研商垃圾去化問題。專案小組召集人胡仁順指出,垃圾場堆置的垃圾雖有壓縮打包,但因長期風吹日曬雨淋破損,在蘇花公路時常中斷情況下,垃圾量持續增加,專案小組提出3項建議,包括與公路局協調開放載運車在管制時段通行、協請宜蘭和台東幫忙處理縣內垃圾,以及向台泥研議再增設1爐的可能性。環保局副局長饒慶龍允諾會與公路局聯繫,協助垃圾載運車輛在管制期間內通行,宜蘭利澤焚化廠明年不會再收垃圾,台東也正在幫忙處理高雄垃圾,需評估有無餘力幫助花蓮,至於台泥增設氣化爐涉及成本要再討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3325/sm-39031d87f473bf478a69b04b6a8e9676.jpg)
中秋烤肉垃圾這樣分 環境部:瓦斯罐單獨打包、熄滅木炭、廚餘分開回收
中秋佳節將至,已有不少人開始烤肉,但是,環境部16日提醒,為了收垃圾時清潔隊員及民眾的安全,請記得將烤肉時使用卡式爐、小瓦斯爐及瓦斯噴槍的瓦斯罐「確認用完、單獨打包、加註示警、交給資收」;並且,廚餘要分開收集回收,烤肉木炭確實熄滅。環境部說明,瓦斯罐是高壓瓶罐,內裝的液態燃料,垃圾車為了減少體積有效清運大都有壓縮尾斗,瓦斯罐若丟入垃圾車,經過擠壓、摩擦,易產生火花造成爆炸。環境部表示,瓦斯罐屬於公告應資源回收的容器,瓦斯罐請丟資源回收車,為確保民眾倒垃圾及基層清潔隊員作業時的安全,民眾回收前,應確認已經使用完畢,獨立打包並標示「內有高壓瓶」警語,交由清潔隊員回收,千萬不能與垃圾一起丟入壓縮車,以避免一個不小心或便宜行事而發生意外風險。烤肉木炭請確實熄滅,以減少垃圾清運及處理時發生火災的風險。環境部指出,中秋烤肉喝完的飲料瓶罐,是公告應回收的項目,請收集丟資源回收車。烤肉、烤香腸、烤玉米等吃多少烤多少,源頭減少廚餘的產生;並且將廚餘分開收集,投入廚餘桶;無法破碎的牡蠣殼及蛤殼,請跟一般垃圾打包,丟垃圾車;通常在中秋節垃圾量增多,如果可以使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如叉子、盤子、杯子等,將可大大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環境部表示,除了卡式爐、小瓦斯爐及瓦斯噴槍的瓦斯罐,以及民眾家中常見的定型液、防曬噴霧、髮膠噴霧、殺蟲劑、噴漆等亦屬於高壓瓶罐,使用完畢一樣要回收,如沒有使用完,請找空曠處進行排空,不可自行戳洞以免發生危險。營業店家如有大量未售罄或過期高壓瓶,可通知販售廠商回收。也呼籲若丟垃圾前有疑問,可詢問清潔隊員,避免亂丟發生起火、爆炸等危險,以及違法受罰。環境部表示,高壓瓶務必落實「確認用完、單獨打包、加註示警、交給資收」4步驟,確實熄滅木炭,保障第一線清潔隊人員及民眾的安全,源頭減量、廚餘回收、垃圾分類,快樂安心過佳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62756/sm-f9a77d2a58d2e95992c96db5e2a8a8f3.jpg)
就怕爆炸起火!彰化清潔隊員中秋將嚴格破袋檢查「垃圾地雷」瓦斯罐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準備在家自行烤肉,彰化縣環保局就指出,中秋節收運垃圾時,最害怕的不是垃圾爆量,而是處處藏著「垃圾地雷」,其中光是去年中秋將垃圾破袋檢查時,便發現有210包垃圾藏著瓦斯罐等高壓容器,萬一引爆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環保局表示,每逢中秋節就是親友團聚的好時機,再加上民眾喜歡烤肉,會使得當月的垃圾量大增,去年就增加了6%,換算下來,大約增了1400公噸,同時也加重清潔隊員的負擔,只能加班清運。不過,環保局強調,民眾在烤肉時,常會使用卡式爐、小瓦斯爐,或是瓦斯噴槍,不少人會隨手放進垃圾袋,當成一般垃圾處理,如果清潔隊員沒有及時發現,就有可能在垃圾壓縮時,產生爆炸引起火災。據了解,2022年1月,新北市就曾發生垃圾車氣爆意外,因一位民眾將裝有卡式瓦斯罐垃圾袋丟進垃圾車,導致瞬間爆炸起火,讓2名清潔隊員前臂、後頸部分燒燙傷。而去年中秋節,清潔隊員收運垃圾時,便加強破袋檢查,在2萬5000包垃圾中找出210包藏有瓦斯罐、髮型噴霧等高壓容器,等同是讓清潔隊員「拆地雷」。對此,環保局提醒,瓦斯罐、髮型噴霧罐、殺蟲劑等高壓容器,都屬於資源回收物品,必須先確認是否用完排空,獨立打包後加註警語,再交給資源回收車人員,千萬不能直接丟入垃圾車。此外,為了保障清潔隊員的安全,今年中秋節期間收運垃圾,也會全面加強破袋檢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62715/sm-70bdc054c56dbce9f1b92ec4bd508ad7.jpg)
台中公車站牌下「堆滿垃圾廚餘」 日本作家傻眼:不只一次
依垃圾不落地政策,除環保局指定清運時間、地點,交付清除垃圾外,任意棄置垃圾將依廢棄物清理法告發,並處1200元至6000元不等罰鍰。不過定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近日卻發文表示,台中新社一處公車站牌底下常常出現大量垃圾和廚餘,感嘆「等公車的人真的很可憐」,照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撻伐,直呼「丟臉丟到日本去」。「日本人的歐吉桑」近日在台中市新社區騎單車,並行經台中車友最愛騎的路線之一時,目擊路邊的公車站牌底下竟堆滿大量紙碗及竹筷子等垃圾,甚至還有廚餘,更諷刺的是站牌上還貼著「禁止亂丟垃圾,違者依法處罰新台幣6000元」的告示。(圖/翻攝自Facebook/日本人的歐吉桑 ・台湾在住の日本人のおじさん)「日本人的歐吉桑」直言,搭公車的人真的很可憐,等公車時候需要忍耐垃圾臭味,令他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丟在公車站,「而且不是第一次,幾個月前也有看過。因為這條路是台中車友最愛騎的路線之一,我在想一想我們單車騎士有沒有能夠幫忙解決的這問題。」照片曝光後也引發台灣網友熱議「真不好意思,丟臉丟到日本了」、「請里長裝設監視器」、「不是每一位台灣人都這樣,謝謝你,還有不好意思」、「台灣人的公德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提升」、「真是令人心寒又丟臉的景象」、「台灣人一邊羨慕日本乾淨整潔,然後在自己國家又亂丟垃圾,真的不懂這些人」、「真的無法理解亂丟垃圾的人,覺得垃圾髒?那亂丟的人從內到外都更髒,畢竟是自己產出的垃圾。」但也有人表示,「日本也有亂丟垃圾,只是批評是沒用的。」對此,「日本人的歐吉桑」也在留言區回應,日本確實也有亂丟垃圾的問題,尤其是大城市週末或者祭典之後,垃圾量超多,「差異是在日本有很多民間團體存在,常常清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59966/sm-7c1ff8e6eef7ec6adeb93fc5b3f8ee53.jpg)
注意!大直橋下中秋烤肉只開放2天 時間看這裡
中秋節即將來臨,台北市除了4處河濱公園平日就開放野炊烤肉外,在中秋連續假期前一天下午起,也開放大直橋下空間讓民眾烤肉,不過有議員質疑,今年中秋節無連假,開放天數縮短為2天,影響民眾彈性,要求維持開放5天。水利處回應,因應「淨零碳排自治條例」,考量烤肉不僅增加碳排,也增加垃圾引發民怨,因此仍維持開放2天。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亮君指出,今年中秋節並無連假,若按照規定,比起以往連續開放5天,今年大直橋下的烤肉空間僅開放2天,建議為方便民眾安排中秋烤肉、野炊行程,同時避免開放時間過短導致場地擁擠,建議水利處今年將9月14日(周六)視為連假首日,於13日(周五)下午5時起,提前開放「大直橋下指定區」供民眾使用。不過水利處表示,因台北市已訂定「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考量烤肉不僅將增加排碳量,且往年河濱烤肉留下垃圾量衍生許多民怨,所以今年市府核定仍維持往例,除平時開放的4處場地外,中秋節前一日下午5時增加開放大佳河濱大直橋下區域。水利處說,目前河濱公園內開放烤肉、野炊的場地,有大佳、華中、道南、成美右等4處河濱指定區域,民眾若有烤肉需求可至平時開放的4處場地使用。至於大直橋下區域的開放時間,仍維持中秋連續假期前1日下午5時至連假結束日晚上12時止,今年開放時間為9月16日(周一)下午5時至9月17日(周二)。水利處呼籲民眾,只能在河濱的指定區域和時段烤肉,屆時會派員加強巡邏,若發現民眾在未開放的地點和時間烤肉、野炊,巡查人員會先勸導驅離,未依勸導停止違規行為者,會依「台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按違規次數及情節,每次開罰1200元至6000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58624/sm-5905f0574ad9fb44d0088134c8763bc3.jpg)
嘉義「民雄大士爺祭」湧入萬人 第一晚垃圾量高達7.2公噸
嘉義縣近日舉辦一年一度的「民雄大士爺祭」,吸引了大量人潮,街道兩旁也擠滿了各式小吃攤,甚至有人形容比過年還要熱鬧。然而這也造成許多垃圾桶爆滿,僅僅第一晚,公所統計的垃圾量就達7.2公噸,清潔人員忙碌至凌晨兩點才得以休息。根據《民雄大士爺廟》網站說明,「民雄大士爺祭」是全台知名普渡祭典,每年為期三天,是嘉義縣的年度宗教盛事,更和基隆中元祭、屏東恆春搶孤及宜蘭頭城搶孤,並列為台灣農曆七月裡最重要的四大祭典。每年農曆7月21日至23日,大士爺廟方製紙糊「大士爺」神像,供奉在正殿讓民眾膜拜,同時建法會壇連續三天誦梁皇寶懺,超渡魂野鬼。今年的嘉義「民雄大士爺祭」也自24日起,一連三天舉行,吸引大量人潮湧入當地廟宇及周邊市集,台鐵也為此加開班次,據統計,24日民雄車站湧進上萬人次,周圍販賣食物和飲料的攤販也因此生意興隆,然而許多民眾邊走邊吃,原先規劃的垃圾桶紛紛爆滿,垃圾堆得越來越高,甚至還有民眾拍照留念。不少民眾也將照片PO上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這比墾丁大街還要恐怖」、「剛逛完⋯差點擠不出來」、「民雄小過年,不,是大過年,因為過年還沒這麼熱鬧」、「昨天晚上11點去,想說去了應該收一半了,會有停車位,結果還是滿滿滿」、「誰說景氣不好的,有錢人還是很多,一堆留在台灣旅遊的啊」。根據《TVBS》的報導,僅在24日第一晚,民雄鄉公所就清理了7.2噸垃圾,回收品更達400多公斤,清潔人員幾乎忙到凌晨兩點多才得以休息,因此公所也呼籲民眾,應配合做好垃圾分類,以減輕清潔負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53070/sm-559f9e8bf0267f2cea8f12bc379aa2d5.jpg)
全台旅宿明年起不提供一次性備品 下一步恐連「1必需品」都沒了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今(30)日辦理《瓶水相逢減塑有旅》宣傳記者會暨環保大師論壇,邀請交通部觀光署周永暉署長、旅宿業者雲品集團盛治仁董事長、青年代表蘇打綠樂團何景揚團長(藝人阿福),與環境部彭啓明部長對談,分享及暢談各領域內如何響應環保減塑的經驗,現場並有60家各地旅宿業與飲用水相關業者參與,共同宣傳旅宿業減塑。強調減塑旅宿不僅是未來主流,更是展現個性與感情、活出樣貌的新時尚。環境部除宣布提供補助,鼓勵旅宿業者減少使用塑膠瓶裝水,也公布資源循環署的吉祥物「循環四寶」,希望以外星寶寶2.0可愛又復古的吸睛造型宣傳資源循環的理念,呼籲旅宿業者及全體國人,改變既有旅遊模式,不提供、不使用一次用備品與塑膠瓶裝水,同時也提醒「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將於明年1月1日上路,估計一年可減少2,300公噸塑膠、減碳約3,000公噸。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當年環保署成立時,外星寶寶風靡全台更帶領民眾合力垃圾分類的行動,如今面對垃圾量再次升高的狀況,環境部請2.0版的藍博士、紅辣椒、黃金鼠、翡翠蛙重出江湖,陪伴民眾適應9月1日上路的禁用一次性塑膠杯、明年全球塑膠公約等挑戰。彭啓明指出,正在舉辦的巴黎奧運以永續為主軸,彰顯減碳減塑是未來趨勢,環境部以補助、促參等協助,引進資源與資金鼓勵業者逐步轉換,共創環保新文化。彭啓明強調,環境部與積極與觀光署配合,要讓環保成為臺灣觀光的特色之一。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今(30)日辦理《瓶水相逢 減塑有旅》宣傳記者會暨環保大師論壇。(圖/環境部提供)觀光署署長周永暉以雙方長期合作的重點「小琉球」為例,在地年輕人目前以「海灘貨幣」機制,用住宿折扣等鼓勵帶動觀光客減少垃圾量與減碳、減塑行動。周永暉指出,全球正在倡議旅宿品牌的低碳減塑,觀光署也將以一年為期,要協助多一倍的旅宿業者取得環保標章,以爭取國內外觀光客支持。周永暉表示,除了鼓勵特色民宿,觀光署將訂出各縣市的KPI以帶動一般旅宿業者改善,他預估旅遊業成本會增加,觀光署也將編預算因應。周永暉指出,除了旅宿,運動賽事、展會等活動也是減碳行動的一環,近年的運動賽事可見到如馬拉松、自行車的參賽者也開始有意識設法減廢。坐擁日月潭美景的五星級雲品國際,近年積極參與國內外永續評比,甚至主動進行碳盤查。「環保不方便也不便宜。」董事長盛治仁直言,觀光業正在尋求在周到服務與減碳兩者間平衡,雲品在內部溝通初期也常面臨員工「五星級飯店怎麼可以沒有?」等擔憂與質疑。初步從2018、2019年開始在一個樓層嘗試不提供瓶裝水,取而代之的是在走廊設置氣泡水機,在房間提供以玻璃瓶裝盛並標明填裝時間的氣泡水,提醒住宿者若有需求再自行裝填。盛治仁也回顧,曾因不主動提供牙刷等備品遭顧客上網爆料引發上千回應,但他發現,2022年時9成網友跟著批評、2023年卻已收到4成支持的聲音。蘇打綠樂團團長阿福迴響指出,自己很喜歡到雲品度假,帶著孩子用自己的水壺裝水,騎著自行車享受周遭的湖光山色的愉快時光。蘇打綠曾舉辦零廢棄音樂節,阿福認為減塑文化應該從多接觸大自然、活出自己的個性與儀式感做起,當擁有自己風格自己時尚的環保杯,就不會想要用跟大家一樣的一次性的紙杯、塑膠杯了。他更認為,有自己風格的永續理念與減塑行動的旅宿業者,將得到相同理念的年輕消費者支持。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於今(30)日辦理《瓶水相逢 減塑有旅》宣傳記者會暨環保大師論壇。(圖/環境部提供)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說明,因應全球旅遊減塑倡議,資源循環署已訂定「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將於11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針對包含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進行規範。包含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等4種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改用大瓶裝取代小瓶裝用品;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6種個人衛生用品則不得主動陳列(SPA、游泳池等附屬設備、服務設施、客房以外之經營設施則不在管制範圍內),希望透過「以大代小」、「鼓勵自備」,來達到源頭減量,在旅遊的同時也能實踐環保。此外,國內部分飯店業者除提前配合一次用旅宿用品減量公告外,也跟國外許多觀光旅館、酒店一樣,自發性將一次用塑膠瓶裝水改以玻璃瓶裝水、增設飲水機等措施。玻璃瓶裝水在房客使用完畢後,會由廠商回收、沖洗再重新裝填。彭啓明鼓勵飯店業者可依現有設施特性、安全問題、成本考量及服務品質要求,優先針對會議場所及客房進行減塑作為,再來是游泳池、健身中心、遊戲場等休憩場所,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瓶裝水,建議的減塑方式有:(一)玻璃瓶裝水、鋁罐水;(二)設置飲水機、氣泡水機;(三)客房配備煮水壺、冷水壺;(四)搭配可重複使用的容器,如使用玻璃、瓷杯等;(五)提供外出使用循環杯借用;(六)宣導民眾自備環保杯等,提供消費者更多無塑選擇。資源循環署說明,一次性塑膠備品及瓶裝水的減量並不會影響飯店的服務品質,請民眾給予業者鼓勵及支持,優先選擇這類環保的旅宿業。為鼓勵更多業者以「重複使用」取代「一次即丟」,資源循環署也規劃獎勵補助措施,補助方式分為地方型飯店補助方案及區域型重複充填系統試辧方案,期以公私協力、跨領域合作帶動減少使用塑膠瓶裝水,降低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資源循環署呼籲,旅宿業者可以調整服務模式、逐步轉型,相信消費者也願意支持業者的轉變,也期許民眾及企業響應政府減塑政策,培養「自備、重複、少用」觀念,永續旅遊自備旅宿用品及拒絕使用塑膠瓶裝水,實踐減塑行動,一起為環境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