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聯盟
」 以色列 選舉 柯文哲 納坦雅胡 泰國日政壇震盪日圓續貶股市下跌 法人:台股受惠財報展望行情樂觀
日本眾議院選舉自民黨與執政聯盟黨席次不過半,石破茂恐成「最短命首相」,日圓應聲走貶,日圓兌美元匯價貶破153大關;接下來美國11月5日總統大選,法人指出,日本在國會選舉後面臨較大政治不確定性,台股同樣在美財報正向與大選逼近影響,後市謹慎偏多。台股28日收在23,198.07點,下跌150.38點,跌幅為0.64%。第一金投信表示,目前與韓國QRAFT金融科技公司(QRAFT Technologies)合作編製每周金融風險情緒訊號,反應未來一周市場多空情緒。進一步分析,本周美國多家科技大型企業財報登場,市場看法偏多,台股與美科技股連動度高,投資看法正向;提醒美、日選舉變動因子加大,台股受惠財報展望,行情審慎樂觀。台灣市場AI風險情緒訊號數值上升至23%,近期市場觀望美財報表現與美國總統大選,受到國際資金略轉向觀望,市場對於下行風險提升、防禦策略加強。本周開始進入美國科技股的超級財報周,市場高度關注美股重量級科技股財報表現,本周將關注些企業的營運表現與產業展望,市場重要指標。觀察本周台股情緒風險訊號相關指標變化顯示市場前景穩定,看跌期權總交易量下降45.16%,看漲期權總交易量則下降34.14%,兩指標皆見大幅下降,顯示波動性較預期降低、投資者持續謹慎態度,而期貨未平倉合約小幅增加2.45%,表明投資市場穩定,投資部位維持,多空方向並未有明確變動。觀察美股情緒風險訊號,包括美國0-1年短天期公債近3個月波動率為0.24%,顯示利率決動加大;美國0-1年短天期公債與標普500指數近6個月的相關係為-0.73,負相關性續提升;美國0-1年短天期公債近一個月動能提升至9.72%,反應市場審慎態度。強勁的經濟數據可能暫時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但明年就業市場和通膨放緩的預期正在壓抑聯準會逐步降息的可能性。最新日本市場AI風險情緒訊號數值大幅上升至72%,上周日本10月核心通膨率降至1.8%,低於央行預估的2%目標值,這是5個月來首次跌破2%,市場原本期盼薪資與服務價格可望推升消費力,但消費未如預期,廠商加價縮手,這也可能為日本央行後續升息添變數。日股主要指數日經225、東證股價指數、日經300下跌,反應市場低迷情緒。觀察日股情緒風險訊號反應投資風險謹慎態度,賣權和買權交易量大幅下降表明市場參與度下降,看跌期權總交易量大幅下降23.45%,看漲期權總交易量亦下降21.68%,買權未平倉合約總額成長2.47%,市場不確定性和對沖活動增加。
日本政壇大地震!日圓走貶「0.2121」創3個半月新低
日本政壇大地震,本希望透過提前大選鞏固政治基礎的新任首相石破茂,卻意外遭遇執政聯盟未獲得過半議席的局面,導致石破茂恐成「最短命首相」,因此日圓今(28日)也應聲走貶,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掛「0.2121」,創下3個半月新低,與9月中相比,可多換近4萬日圓。受日本政壇影響,日圓今(28日)上午走貶,若以10萬台幣在台銀掛出「0.2121」現鈔賣出價時換匯,可買到47萬1475日圓,不過若在9月17日台銀牌告「0.2317」時拿10萬台幣換匯,當時只能換到43萬1592日圓,等於現在換匯,可以比9月多換39883日圓,接近4萬日圓。報導補充,在27日舉行的日本第50屆眾議院選舉中,日本自民黨及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共獲得215個議席,未能超過眾議院465個議席的一半,時隔15年首度未能取得過半席次。其中,自民黨獲得191個議席,較選前的247個減少56個,公明黨議席由選前的32個減至24個。在野黨中,立憲民主黨從98個席次激增至148個議席,成為自民黨之後眾議院第二大勢力。國民民主黨議席也從7個增加到28個。選舉慘敗意味著執政聯盟失去了國會話語權,石破茂能否繼續維持政權成為焦點。本月1日,石破茂當選日本新首相,週日是石破茂任期的第27 天,如果他在選舉受挫後辭職,他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任期最短的首相。不過石破茂目前已表態不會辭職將,將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上週的分析顯示,若最壞的「尾部風險」情景發生,即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喪失足夠的席位而無法組建政府,則市場可能會出現經典的避險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日圓預計將升值、長債收益率下降以及日股下跌。具體來看,巴克萊預計,美元兌日圓可能下跌2%,10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將下行7個基點,而日經225指數則可能暴跌5%。
日本大選執政聯盟喪失過半 陳冠廷:台日關係仍將穩定發展
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出爐,在「裏金醜聞」重創執政黨形象下,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失去國會過半優勢,石破茂首相可能需要尋求維新會或國民民主黨合作組閣。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冠廷27日深夜表示,即便日本政局出現重大變化,台日關係仍將維持穩定發展,未來更需要持續加強雙邊合作。陳冠廷指出,自民黨因「裏金」(活動費、暗中的金錢)問題重創選情,涉及46名議員、總額高達數億日圓的政治獻金收支不當問題,不僅引發日本國民強烈不信任,也突顯日本政治體制改革的迫切性。他分析,此次選舉結果顯示日本政治生態正面臨戰後最大轉變,石破茂首相需要更多政治智慧,與在野黨協商組建穩定政府。「裏金事件反映日本政治長期以來的結構性問題,但台日關係的根基早已超越單一政黨層次。」陳冠廷強調,日本各主要政黨在對台政策上具有高度共識,政黨輪替不致影響台日關係的基本面。他指出,台日雙方在民主價值、經濟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基礎穩固,包括半導體產業鏈、科技創新等合作領域,都將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持續深化。陳冠廷表示,接下來還要關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台灣應持續強化台美日三方在區域安全的合作關係,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儘管日本國內政治正面臨轉型,但台日之間長期建立的互信與合作模式,將確保雙邊關係持續穩健發展。
沒拿下過半席次!執政黨眾議院選舉大敗 石破茂恐成「最短命」日相
日本於27日進行第50屆眾議院大選投票,但由於執政聯盟的自民黨、公明黨得票率太低,沒有成功取得過半數席次的的233席。這也讓才剛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是否能繼續獲得國會的首相指名選舉,成為外界的關注焦點。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本次眾議院大選應選465席,其中包含單一選區的289席、比例代表選區的176席。候選人方面有1344人登記參選。而選舉最終結果是,自民黨取得191席,公明黨則取得24席,雙方總計215席,如此結果不僅與選前估計的279席有著極大的落差,甚至連議院的過半席次233席也不到。相較之下,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取得148席,成長十分明顯。而在本次選舉中,在野黨及無黨籍候選人共計取得 250席,遠超過執政聯盟的215席,這也對執政聯盟來講,是個強悍的挑戰力。報導中提到,在這次選舉中,投票率約為53.11%,比上次選舉的55.93%有所下降,報導認為投票率的下降,是顯示出選民對政治日益增加的不滿情緒及冷漠。尤其自民黨誘因「黑金問題」,在北海道、東北、東京及大阪等城市地區失去了大量議席,執政聯盟的敗局確立,這也是自2009年政權更替以來,首次出現未過半數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選舉中,有10名自民黨的前議員因為涉入「小金庫事件」,最終沒有獲得自民黨的提名,其中包括安倍派(已解散)的前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西村康稔,以及前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但實際選舉結果出爐後,這些人還是順利當選,也以無黨籍身分當選。目前有消息指出,自民黨執行部考慮「追加公認」這些脫黨參選後勝選的議員,但即便如此,執政聯盟還是只有225席,仍無法取得議院半數席次。這次執政聯盟的失敗,在自民黨內部引發對現任黨魁兼首相的石破茂質疑聲浪。報導中也提到,石破茂之所以出任自民黨總裁,其目的就是要在這次選舉中取勝,所以才會在上任後立即解散國會。但實際狀況卻是,自民黨仍無法克服「黑金問題」帶來的負面聲浪。目前有消息指出,有關石破茂的進退問題,目前自民黨內高層正在進行協商。雖說這次選舉的總責任人小泉選舉對策委員長是絕對要面臨辭職的局面,但石破茂可能因補正預算的關係,有機會繼續留任自民黨總裁。除此之外,公明黨也因為這次失敗而陷入困境,聯合執政的代表石井啟一意外落選,引發黨內震撼。報導中也提到,自民黨和公明黨為了維持政權,未來可能會積極尋求與其他政黨聯合或閣外合作,目標可能會放在過去曾有政策合作的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等黨派。
墨西哥司法改革「法官民選」通過 美駐墨大使批:民主的重大風險
墨西哥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1日以微弱優勢通過了一項備受爭議的司法改革法案,推動全國法官由普選產生,根據該改革法案,墨西哥將允許民眾通過普選選出各級政府的法官。這也讓墨西哥近期反對聲浪不斷加劇,尤其來自司法界,包括最高法院的法官在內的司法工作人員已經展開罷工,導致全國大部分法院關閉。根據《路透社》報導,該改革由即將卸任的總統羅培茲歐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提出,他長期批評該國最高法院,指控其阻撓他的一些主要政策提案。他認為這項改革有助於根除司法部門的腐敗,並使其更符合民意。而經過超過12小時的激烈辯論,參議院以86票贊成、4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該改革案。投票過程中,有不少抗議者闖入會場,與官員爆發衝突,並有人揮舞墨西哥國旗,高呼口號。根據參議院通訊小組的報告,至少有一人在騷亂中受傷,一名反對派參議員指稱抗議者曾向他投擲汽油。而羅培茲歐布拉多在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投票結果表示樂見其成,並承認該改革存在爭議,「這是立法者的決定,無法讓所有人滿意,但我屬於那些對改革通過感到高興的人」。下一任當選總統克勞蒂亞辛鮑姆也支持此改革,並表示,「法官、治安法官和部長的普選將強化我國的司法體系,腐敗和特權將逐漸成為過去,真正的民主與法治正在建立」。然而批評者指責這是一場權力爭奪,將削弱總統權力的最後制衡。人權團體猛烈抨擊該改革,認為其「破壞權力分立」,並侵蝕民主。這項改革在下議院順利通過,羅培茲歐布拉多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通過後,必須獲得全國32個州立法機構的批准。瓦哈卡州和塔毛利帕斯州已率先通過該法案,預計其他州也將跟進。美國駐墨西哥大使肯薩拉查罕見地對此提出批評,稱法官選舉「對墨西哥的民主構成重大風險」,此言論引發兩國之間的外交緊張。有商業團體則警告,改革可能削弱投資環境,導致比索貶值。目前墨西哥的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聯邦法官則由司法委員會經專業考試和課程評估後選出。如果該改革生效,約7000名法官將需要通過選舉爭奪席位,或交出職位給受歡迎的候選人。
泰國新總理出爐! 前總理戴克辛37歲么女貝東塔成「最年輕領袖」
泰國前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因任命16年前遭到定罪而短暫入獄的皮奇(Pichit Chuenban)擔任總理辦公室部長,被認定有違憲之虞,並於14日遭到憲法法庭解職。而在今(16)日,泰國國會眾議院在特別會議中推選新任總理,為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的么女、現年37歲的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成為泰國歷來最年輕的總理。根據《法新社》、《BBC》等外媒報導,前總理賽塔今年4月底內閣改組時,任命他的顧問皮奇擔任總理辦公室部長,遭前參議員檢舉違反憲法中關於道德的規範,而憲法法庭9位大法官在14日下午,以5票對4票裁定賽塔確實違憲,即刻解除他的總理職務。賽塔所屬之「為泰黨」(Pheu Thai)所主導的11黨執政聯盟,在昨(15)日晚間召開會議,宣布支持貝東塔擔任下一任總理的候選人,此前聯盟中的其他10個政黨都未提出其他方案。因此,在經過16日上午的投票選舉後,貝東塔已確認當選總理。目前,泰國眾議院共有493位眾議員,新總理必須獲得過半(247票)支持,方能當選為總理。而「為泰黨」為首的11黨聯合共有314席,且泰自豪黨(Bhumjaithai)、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等主要政黨均表態支持為泰黨。報導指出,貝東塔進入政壇僅3年時間,在今日順利當選泰國第31任總理,是繼父親戴克辛、姑丈宋才(Somchai Wongsawat,盈拉的姐夫)、姑姑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之後,家族內第4位泰國總理。對此,貝東塔也於記者會上表示,「我對為泰黨、聯盟政黨有信心,將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出經濟危機」。
日本首相準備換人當 岸田文雄宣布退出自民黨總裁選舉
目前有消息指出,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似乎有意不參與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這也形同岸田文雄準備放棄日本首相的職務。報導中也表示,岸田文雄將會就此事情召開記者會說明。根據《TBS NEWS》報導指出,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將於9月進行總裁選舉,目前除了前幹事長石破茂、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有意參選外,現在也傳出現任幹事長茂木敏充、數位大臣河野太郎、經濟安全保障負責大臣高市早苗等人也有意角逐自民黨總裁一職。而在這時候,有多名黨政高層透露,表示現任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已經決定不參與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報導中也提到,如果岸田文雄不參選的話,屆時自民黨內的總裁選舉版圖將會有重大變化,爭奪位置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據了解,日本首相又稱為內閣總理大成,是日本最高行政首長,其遴選標準為國會議員在參眾兩院議員中提名人選,並召開聯席會議以進行表決,再由天皇進行形式上的任命。但多數時間為執政黨或是執政聯盟的首長、總裁出任,議會的選舉多流於形式。
各國政府總債務達91兆美元「堪比全球經濟規模」 IMF示警「這問題」需盡快解決
目前有報導指出,全球政府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91兆美元,這個數字幾乎等同於全球經濟的規模,實際上也對各國的生活標準造成了嚴重威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直接點名美國要盡快解決「慢性財政赤字」的問題,根據《CNN》報導指出,各國政府之所以會債務高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為了刺激經濟而舉債。疫情帶來的問題就連美國等富裕經濟體也明顯受到影響。但大多數政客在選舉時都刻意忽略這個問題,不願對選民描述債務洪流所帶來的增稅、削減開支措施。甚至有些政客出近乎「大撒幣」的承諾。報導中認為,此舉恐會再次推高通膨,甚至引發新的金融危機。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點名警告美國必須緊急解決「慢性財政赤字」的問題。Vanguard全球利率部門主管Roger Hallam表示,持續的赤字和上升的債務負擔,目前已經成為中期關注的問題。他認為,隨著全球債務負擔的增加,愈發引起投資人的焦慮。其實就連在法國,也因為政治動盪的關係,加劇了投資人對該國債務的擔憂,連帶導致債券收益率飆升。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債務將在未來10年達到GDP的122%。到2054年,債務預計將達到GDP的166%,如此比例將嚴重拖慢經濟增長。前美國財政部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的Karen Dynan表示,如果要解決美國債務問題,需要透過提高稅收、削減福利來完成,優先衝擊的就是會保障和健康保險計劃。但實際上卻是許多政客不願談論這些嚴肅的議題,這連帶地恐會讓民眾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Kenneth Rogoff其實也希望美國與各國政府應當開始縮衣節食,他認為,如今的債務不再是利息趨近於零的負擔。在2010年代,許多學者、政策制定者和中央銀行家認為,債務利率將永遠接近零,開始認為債務是免費的午餐。Kenneth Rogoff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政府債務就像持有浮動利率抵押貸款,如果利率大幅上升,利息支付的費用也會大幅增加。報導中也提到,目前美國政府在2024年將花費8920億美元來支付債務利息,遠遠超過國防預算,這數字甚至接近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健康保險計劃Medicare的預算。而在2025年,美國政府的債務利息費用將會超過1萬億美元,國債總額超過3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等同於美國經濟的規模。其實除了美國政客刻意忽略財務問題外,在英國也是如此。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日前譴責英國兩大主要政黨,認為其對公共財政問題保持緘默,對問題視而不見。財政研究所所長Paul Johnson表示,無論誰在大選後上台,除非他們運氣好,否則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提高稅收、削減某些領域的支出」,或是「借更多的錢並接受債務長期上升」。但其實也是有國家正在努力解決債務問題的,像是德國,近期的債務限額爭議,讓德國的三方執政聯盟背負著巨大壓力。但報導中也提到,延後控制債務,如果時間太晚的話,還是會使政府受到金融市場的懲罰。像是英國前首相特拉斯在2022年試圖通過增加借貸來推動大幅減稅,結果反而引發英鎊暴跌。
歷史性挫敗…法國大選首輪投票極右翼領先 總統馬克宏慘輸
法國總理艾塔爾選舉結果揭曉後,在巴黎總理官邸發表演說。(圖/美聯社)法國6月30日舉行下議院「國民議會」大選首輪投票,極右翼「國民聯盟」(RN)以33%得票率拔得頭籌,距奪得執政權只差臨門一腳。總統馬克宏的中間派執政聯盟僅獲得20%,掉到第3位,為歷史性挫敗。馬克宏此次慘輸,面臨可能得與極右翼「共治」的窘境,7月7日的決選將見真章。據法國內政部7月1日公布的結果,馬琳.雷朋的「國民聯盟」得票率大幅領先左翼和中間派對手,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以28%得票率位居第2,馬克宏的「同在」(Ensemble)聯盟排在第3。此前極右翼從未在首輪選舉獲勝,2022年其得票率為18%。法國大選將選出下議院577位議員,過半289席,選舉採取兩輪投票制。法國24台引據民調公司預估,國民聯盟最終可取得230至280席,若果真如此將出現「3黨不過半」局面,但Elabe民調預測國民聯盟可望過半。相較之下,馬克宏的聯盟僅能拿到70至100席。這次首輪投票率達近60%,較2022年的39.4%有明顯增加。馬克宏發表聲明說,高投票率表明法國人希望「澄清政治局面」。他呼籲選民在7月7日第二輪選舉時,團結起來阻擋國民聯盟。眼看極右派在首輪投票占優勢,許多民眾也聚集在巴黎的共和廣場抗議。一名抗爭者形容法國正在「走向極端」。6月9日,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受重挫,慘敗給國民聯盟,他因此解散下議院提前大選,此舉被認為是「政治豪賭」,結果卻慘輸。馬琳.雷朋在首輪投票中就成功連任議員,她則呼籲選民幫助國民聯盟取得國會過半。國民聯盟若席次過半,年僅28歲的黨主席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料成為新總理,法國將出現二戰來首個極右翼政府。馬克宏一旦被迫與國民聯盟「共治」,其中間路線恐會告終。在首輪選舉初步結果公布後,法國總理艾塔爾即傳出,決定暫停推進一項失業保險改革計畫,這項計畫旨在削減失業保險金支出。國民聯盟對馬克宏主推的大部分政策皆持反對態度,包括移民問題、退休金改革和強化歐盟政策等。
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登場 極右派高機率勝出
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6月30日登場。此次選舉對法國總統馬克宏至關重要,因為若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取得過半席次,馬克宏可能將在2027年前剩餘的任期內,與該黨陷入尷尬的「共存」狀態。這將是法國總統22年來,首次與主流政治以外的政黨分享權力。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在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被極右派領袖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國民聯盟擊敗。馬克宏隨即提早議會選舉,震驚全法。瑪琳·雷朋領導的歐洲懷疑論、反移民政黨長期以來受到排斥,但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權力。《路透》指出,法國此次議會選舉,可能讓該國迎來自二戰以來的首個極右派政府,為歐盟核心帶來巨大變化。據法廣報導,法國此次登記選民為4950萬,海外屬地和海外選民已提前1天於6月29日投票,而法國本土的投票站昨開放,截止時間一般定於晚上6時,但在巴黎、馬賽等大城市,關閉時間稍晚。首輪投票率預計可達66%,較上次2022年議會選舉首輪投票率高出近20個百分點,重回1997年的高投票率水平。本次選舉競爭主要圍繞在3大陣營,民調顯示,極右國民聯盟呼聲最高37%,其次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28%,再來才是馬克宏的執政聯盟「同在」20%。法國議會共577席,當選者任期5年,任何政黨要想獲得絕對多數,須至少取得289席。選舉採二輪投票制,在首輪得票超過半數的候選人直接當選;若無人得票過半,則獲得不低於本選區12.5%登記選民支持的候選人進入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極右派領軍人物巴德拉(Jordan Bardella)會不會取代艾塔爾(Gabriel Attal)登上總理的寶座?左翼聯盟會不會異軍突起,縮小國民聯盟得票空間?都有待今天首輪選舉結果出爐,若執政黨和極左與極右處在三角關係的情況下,馬克宏必須要決定第二輪要如何進行合縱連橫的策略。
法國大選極右翼勢力抬頭 股債雙雙跌至谷底
眾所矚目的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將在30日舉行。由於擔憂極右翼勢力抬頭恐讓法國政治光譜從中間往右轉向,法國股債雙雙跌至谷底、歐元維持承壓。這場法國政治地震,使得法國藍籌股CAC 40指數28日盤中曾跌至今年1月以來新低,也讓該指數6月全月累跌6%,創2023年5月最大單月跌幅。法債價格則跌至7個月低谷,推升十年期法債殖利率急升6個基點至3.33%。目前法國與德國公債殖利率利差已擴大至86個基點,為逾10年來最大紀錄。歐元也遭遇賣壓,近日多維持震盪下行走勢,28日收盤報價為1歐元兌1.0716美元,累計年初迄今歐元兌美元已貶值3.18%。媒體綜合法國多家民調結果預測,疑歐派與主張反移民的極右翼國民聯盟在首輪投票可望獲得36.2%的支持率,成為議會最大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緊接在後,預料得到28.3%支持率,至於總統馬克宏所屬的中間派聯盟,包括他自己的復興黨只獲得20.4%支持率。法國議會選舉制度分兩輪制,如果首輪投票沒有任何政黨獲得過半票數,按規定將必須舉行第二輪投票。法國議會第二輪投票將定在一周後,也就是下月7日進行。政治專家指出,如果國民聯盟在這次議會選舉獲得過半席次,馬克宏將被迫陷入與國民聯盟分享政治權力,即所謂的「共治」政府(cohabitation)。總統將主要負責領導國防和外交事務,至於國民聯盟領導的政府則主政內政、政府和預算。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突破過半席次,法國則將出現所謂的僵局議會(hung parliament),導致政府運作面臨癱瘓。馬克宏和他的盟友也曾提出建立一個廣泛執政聯盟的想法。不過專家認為,在法國政治兩極分化嚴重的環境中,發生可能性不大,議會最終還是無法運作。經濟學人(Economist)認為,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法國選後勢必都會陷入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任何少數政府都很可能在不信任動議中倒台。即使是國民聯盟或左翼聯盟拿下多數席位,法國也會進入一段緊張的共治時期。
5年劇變!左派綠色浪潮成「最右傾世代」 歐洲極右翼崛起始末一次看
大西洋兩岸的民主國家年輕人(18至24歲)以往更傾向投票給中間偏左政黨,尤其在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曾有許多歐洲青少年走上街頭發起示威,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全球暖化等議題,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GRÜNE)。然而,在經歷了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和經濟危機後,本屆202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卻迎來了「最右傾的世代」,其中首次允許16歲公民投票的德國,更有16%的24歲以下年輕人,投給了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比5年前遽增11%。據CNN的報導,長期研究歐洲再生能源議題的德國作家哈克諾斯(Paul Hockenos)11日撰文指出,5年前的歐洲議會選舉期間,整個歐洲大陸的青少年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各國政府嚴肅看待氣候變遷等議題,還喊出「如果能讓氣候降溫,我們就去上學」(We’ll go to school if you keep the climate cool)等口號,為他們翹課發起示威的行為進行辯護,被學界稱為「綠色浪潮的一代」,當時更有1/3的德國年輕人投票支持了國內的綠黨。哈克諾斯解釋,傳統上,18至24歲的大西洋兩岸年輕人,更傾向投票給提倡改革和社會主義的中間偏左政黨,因為他們還沒體會過社會的現實與殘酷,內心充滿著理想,也並未面臨經濟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歐洲右翼的保守派政黨長期以來皆反對政府賦予16歲或17歲青少年投票權。「然而,我們將時間快轉到5年後,這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據英國《金融時報》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包括1/3的法國年輕選民、1/3的25歲以下荷蘭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其中德國的16歲公民在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首次擁有投票權,而奧地利、比利時、馬爾他和希臘等國,則早已開放國內的16歲或17歲年輕人參與投票。上述選前民調出爐後,隨即引發歐洲主流政黨對極右翼崛起的擔憂。最終選舉結果也顯示,歐盟領導國德法2國的執政黨得票率,皆輸給國內的極右翼政黨,包括法國「國民聯盟」(RN)以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了15.2%的選票,逼得馬克宏必須提前舉行大選。另一方面,德國極右翼政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及「自由民主黨」(FDP)。更令人震驚的是,德國16至24歲的年輕人中,有高達16%的選民投給了AfD,比5年前遽增11%,且這個數據幾乎與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得票率不相上下。雖然大多數德國青少年並沒有選擇AfD,但有鑑於該黨成員不斷在公眾場合重複著禁忌般的納粹口號,並毫不掩飾地展現對納粹主義的同情,甚至還積極宣揚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透過言語暴力煽動仇恨,AfD竟然能對德國年輕世代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這對德國社會、乃至歐洲整體政治環境來說,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訊。尤其歐洲議會選舉前的6月6日,正值二戰諾曼第登陸80週年紀念日,這個結果無疑讓許多大西洋兩岸的選民和政治人物感到背脊發涼。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AfD主要候選人之一克哈(Maximilian Krah)曾在5月20日聲稱,納粹黨最惡名昭彰的準軍事部隊「黨衛軍」(Schutzstaffel)成員,並非每個都是罪犯,該爭議言論隨即引發歐洲輿論譁然,並導致歐洲議會的右翼民粹主義黨團「認同與民主黨」(ID)決議,將把AfD逐出隊伍之列,這也意味著,歐洲其他極右翼派系事實上已與德國極右翼分道揚鑣。然而,德國年輕人政治立場的遽變並非無跡可循。專門研究德國14至29歲Z世代年輕人的態度、趨勢和觀點的《2024年德國青年》(JUGEND IN DEUTSCHLAND 2024)報告指出,人們普遍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和政治現況感到不滿,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帶來的歐洲經濟蕭條,似乎讓年輕人對國家應對未來的能力感到憤怒且無奈,這反映在個人財務、工作機會、住房問題和社會認可等議題上,然而AfD沒有直接提出這類問題的解方,而是將矛頭轉向移民和歐盟的過度介入。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年輕選民向右傾的趨勢,並不僅限於德國;葡萄牙、義大利、瑞典、荷蘭和法國的選舉結果都顯示,年輕世代更支持主張極端民族主義、反對綠色政策及歐洲懷疑論的政黨,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
整個歐洲都在向右傾! 德法「極右翼」得票率皆贏過執政黨
歐洲議會選舉於當地時間9日正式落幕,歐洲懷疑主義及極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ID)這次在總席次720席中贏得了58席,比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多出9席。雖然純粹從數字來看,極右翼的收穫並不大,反而是結合了歐洲各國中間偏右基督教民主黨與保守黨的「歐洲人民黨」(EPP)囊括了189席,成為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但極右翼在本次選舉取得的進展,仍對主導歐盟機構的親歐主流官員構成了重大挑戰。綜合CNN、BBC的報導,從帳面數字來看,親歐盟黨團此次可謂大獲全勝,中右翼的EPP、中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黨團「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S&D),以及「歐洲自由民主聯盟」黨團的繼承者「復興歐洲」(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預期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的24小時內,EPP可能會組建「大聯盟」對抗極右翼的崛起,以避免中右翼分裂跑去與極右翼分子合作。EPP、S&D、RE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的3大黨團。(圖/翻攝自European Union)然而,歐洲議會中的黨團並不正式,也沒有投票的強制性,立法者會根據具體議題及情況進行投票。例如中右翼可以在支持烏克蘭等議題上與左翼一起投票,當然也可以在移民和氣候政策上與極右翼合作。尤其能影響布魯塞爾如何運作的,不僅有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的國內政治也不可避免地將對當選的歐洲議會議員施加壓力。尤其27個歐盟成員國中,目前有13位政府首長屬於歐洲極右翼及民粹主義政黨,例如剛遭到刺殺的斯洛伐克總理費佐(Robert Fico)、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等。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也有望成為荷蘭的新首相,就連其他不屬於任何歐洲議會黨團成員的歐洲領導人,也都普遍支持及同情極右翼的想法。有「荷蘭川普」之稱的極右翼民粹政黨「自由黨」(PVV)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圖/達志/美聯社)與此同時,歐盟領導國之一的法國,其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聯盟」(RN)女性領袖勒龐(Marine Le Pen)的崛起,也迫使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必須在國內大幅右傾,甚至採取越來越多的反移民和反伊斯蘭政策。而RN此次也獲得了31.5%的得票率,成為自1984年以來首個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超過30%選票的法國政黨,相較之下,馬克宏所屬的「復興黨」(RE)僅獲得15.2%的選票,也因此外界普遍預期,勒龐應該會在202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另一方面,歐盟領導國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則擺脫選前一系列的醜聞陰霾,以15.6%的得票率躍居第2,領先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的「社會民主黨」(SPD),以及執政聯盟的另外2個政黨「綠黨」(GRÜNE)及「自由民主黨」(FDP)。然而,部分AfD成員對納粹主義的同情,也導致法國「國民聯盟」急於與其切割,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德法2大派系事實上已陷入分裂狀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金融時報》在歐洲議會選舉前進行的民調更顯示,千禧世代和首次投票的Z世代歐洲選民,竟然都呈現出政治傾向往右傾的大趨勢,大約1/3的法國年輕選民、25歲以下的荷蘭年輕選民,以及22%的德國年輕選民都支持國內的極右翼政黨,意味著自上屆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以來,該數據又獲得顯著成長。報導補充,極右翼的主張包括反對綠色政策,因此歐洲極右翼的崛起,也反映在「綠黨/歐洲自由聯盟」(Greens/EFA)黨團於本屆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失去了18個席次,僅獲得53席。此外,極右翼對歐盟的運作模式多有怨言,也反對「布魯塞爾」對歐洲各國過多的干預。另一方面,歐洲議會的右傾,恐導致歐盟在移民問題上制定更嚴格的法律,例如「荷蘭川普」懷爾德斯便在選前承諾,將推出「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移民法」。不過,較反美的歐洲極右翼在烏克蘭的議題上則呈現分裂狀態,例如匈牙利為親俄立場,但義大利的梅洛尼相對上更支持布魯塞爾和北約的決策。
美稱以色列將接受拜登「3階段停火方案」 納坦雅胡打臉:不會休戰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於美東時間2日指出,華府「完全期望」以色列會接受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週公佈的加薩停火方案,如果哈瑪斯(Hamas)接受該協議,雙方將會先進入為期6週的休戰狀態。據BBC的報導,拜登上週公布的3階段停火方案,內容包括在戰爭永久結束前,將增加對加薩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以及促成以色列人質換取巴勒斯坦囚犯。然而,這項提議仍遭到部分以色列官員的強烈反對。據悉,這場談判正值以色列全面入侵加薩走廊靠近埃及的邊境城市拉法(Rafah)之際,據「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數據顯示,在巴勒斯坦難民被迫逃難後,拉法共36個避難所目前已全數清空。粗估汗尤尼斯(Khan Yunis)及其它加薩中部地區城市還有170萬人流離失所。對此,柯比於美東時間2日上午接受ABC News採訪時表示,如果哈瑪斯接受拜登的停火提案,美國「完全期望」以色列會同意這項停火協議,「我們正在等待哈瑪斯的正式回應。」他也補充,美國希望以哈雙方「盡快」同意啟動該計劃的第1階段,並在為期6週的休戰狀態中,「坐下來好好討論第2階段談判的內容,以及開始實施的時間。」拜登在上週的電視演講中指出,該計劃的第2階段將要求哈瑪斯釋放所有剩餘的以色列人質,包括男性士兵,而第3階段的停火將成為雙方「敵對行動的永久停止。」然而,2位以色列極右翼官員——財政部長史莫崔赫(Bezalel Smotrich)以及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在美東時間1日揚言,如果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同意拜登提出的停火協議,他們將辭職並推翻納坦雅胡的執政聯盟,原因是他們反對在哈瑪斯被徹底消滅之前,與其達成任何協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圖/達志/美聯社)與此同時,納坦雅胡也堅稱,在哈瑪斯的軍事和治理能力被摧毀,並釋放所有人質之前,以色列都不會停火。執政的「以色列聯合黨」(Likud)國會議員米爾維斯基(Hanoch Milwidsky)2日也告訴BBC,以色列執政聯盟一致反對這項協議,並批評該方案「完全不可接受」。米爾維斯基指出:「以色列政府的想法始終沒有改變,也就是哈馬斯不行再統治加薩走廊,不能再擁有任何能力,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政治權力,而且所有的人質都需要被釋放,在這幾項前提得到滿足以前,戰爭皆不可能停止。」但柯比卻指出,根據美國情報部門的說法,哈瑪斯目前的軍事力量已無法再複製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全境發動的突襲行動,他解釋「我們並沒有說他們不會再對以色列人民構成切實的威脅,但他們已喪失軍事能力來執行他們的計畫。」國際輿論上對以哈衝突的最新消息,則是馬爾地夫政府於2日宣布將禁止以色列公民進入其國土,這促使以色列外交部發出警告,要求其公民撤出該國。據悉,去年約有11000名以色列人造訪了馬爾地夫,不到該國國際遊客總數的1%。據加薩走廊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至少36439名巴勒斯坦平民死於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另有超過82627人受傷、85%的加薩人口被迫流離失所。對此,聯合國國際法院(ICJ)也在今年1月發布了一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法國史上最排外法案通過!32省抵制新移民法 馬克宏再陷政治危機
法國國會昨(20日)通過了史上最「仇外」的移民法案,以「復興黨」(Renaissance)為首的執政聯盟為獲足夠票數,與傳統右派「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及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妥協,限縮合法移民多項津貼,此舉不僅引發黨內不滿,更有1/3、32個左派執政的地方政府拒絕遵守法案的部分措施,左翼人士也批評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屈服於極右翼的壓力。但民調顯示,有7成受訪者支持新法。綜合BBC、《法蘭西24》的報導,法國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在歷經18個月的反覆激烈辯論後,於昨深夜以349票贊成、186票反對,壓倒性通過這項極具爭議性的移民法案,以減少非法移民的湧入。投票過程中不但左派聯盟反對,連執政聯盟黨團內政治色彩偏左的成員,也拒絕和支持法案的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國民聯盟站在同一陣線。251位執政聯盟議員最終有59人棄權或投下反對,衛生部長羅梭(Aurelien Rousseau)更為此辭去職務,甚至連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長雷托洛(Sylvie Retailleau),以及住房部長韋格列特(Patrice Vergriete)都會見了總理博恩(Elisabeth Borne),放話他們可能也會辭職。而勒朋對修訂後的法案則表示歡迎,並稱其為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勝利」。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馬克宏20日接受法國電視5台(France 5)專訪時也為上述爭議性的移民改革辯護,聲稱「這是我們需要的護盾」,並坦承法案是「妥協的產物」,有不完美之處,但仍守住共和精神。執政聯盟為了在國會取得足夠票數,在許多法條上都與共和黨及國民聯盟妥協。法國長久以來都以移民大國、「庇護之地」自居,然而極右派與部分右派主張的「國民優先」(préférence nationale)意識形態,即把資源留給法國公民或正式居留者,卻逐漸在治安敗壞和貧富差距加劇後,成功被排外主義者翻轉為主流輿論。根據法國市場研究機構CSA為歐洲一台(Europe 1)等媒體做的民調也顯示,有71%的受訪者贊成在就業、居住、社會與家庭補助上,以「國民優先」。對此,歐洲議會左翼黨團主席歐布瑞(Manon Aubry)20日在X平台上發文怒批該法案為「法國史上最仇外法案」。另有至少32個左派執政的省份也在當天宣布拒絕遵守移民法中限縮福利的措施,表示在補助上,不該有「國民優先」意識形態,合法外籍人士應和法國公民享有同等權利。
以色列爆示威潮 76%民眾希望納坦雅胡下台
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即將滿1個月,以軍持續對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狂轟濫炸,就連醫院、學校、難民營、人道主義走廊都不放過,至今已造成當地9770人死亡,包括7350名兒童和婦女,引發國際譁然。如今以色列國內針對極右翼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不滿情緒也開始蔓延,根據以色列媒體在當地時間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76%的受訪者希望他能夠下台負責。綜合《路透社》、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家報》、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的報導,由於人質救援行動緩慢,以色列國內針對納坦雅胡政府的示威潮在上週末持續擴大,包括海法(Haifa)、埃拉特(Eilat)、俾什巴(Beersheba)及首都特拉維夫(Tel Aviv)等地都有群眾聚集,更有人質家屬直接睡在位於特拉維夫的陸軍總部前。此外4日也有數百名揮舞著以色列國旗的民眾齊聚在耶路撒冷(Jerusalem)的總理官邸周圍高喊「現在就入獄!」就連納坦雅胡家鄉凱撒利亞(Caesarea)也有群眾發動示威,並試圖衝破安全路障。據悉,這位以色列總理自衝突爆發以來,完全沒有參與任何一場遭哈瑪斯殺害的以色列民眾的葬禮。根據以色列電視台《12頻道》(Channel 12)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有高達76%的以色列受訪者希望納坦雅胡請辭,有64%的民眾則認為戰後應立即舉行大選。此外,當民調問及誰應該對哈瑪斯的突襲負最大責任時,44%的受訪者認為是納坦雅胡,33%的民眾歸咎於以色列國防軍(IDF)總參謀長科扎維(Aviv Kohavi)和其他高級官員,僅有5%的人認為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應負最大責任。然而納坦雅胡本人卻試圖將以色列的破防,甩鍋給IDF和「以色列國家安全局」(The Israel Security Agency、Shin Bet,又稱辛貝特),還曾經在一則貼文中公開指責上述部門的安全失誤,並因此引發以色列國內的強烈反彈,納坦雅胡隨後也立刻刪文止火。對此,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政治學講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研究員葛林(Toby Greene)也指出:「納坦雅胡和其執政聯盟的支持度早在10月7日前就已經相當疲軟,如今衝突爆發後更是進一步下滑。如果現在舉行選舉,他必將慘敗。」報導補充,由於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及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及暴力事件日益激增,以色列當局又在今年4月突闖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逮人,導致巴勒斯坦人積怨已久的怒火一次引爆。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也因此在當地時間10月7日對以色列發起多管齊下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包括數千枚火箭彈攻擊,以及由陸海空兵分多路滲透到以色列境內,殺害逾千位軍民,並俘虜大約218名外國人和以色列人。據悉,自以巴雙方10月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加薩地區已有9770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4800名孩童及2550名婦女。
仍有人樂觀 趙少康指藍白合談判初期「摸底」難免但最後會合
藍白合首次談判一開始雙方氣氛不差,直到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反對「民主初選」說出重話,被外界形容是「不滿掀桌」,外界也不敢再對後續談判抱持樂觀期待。不過,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天分析,藍白雖在「如何選出最強候選人」的方式上卡關,讓支持者新情七上八下,但藍白是兩個政黨、原本欠缺互信,想在短時間內談合作,初期相互試探、瞭解對方底線恐怕免不了,衝突原本就難免,也沒人期待能一帆風順,但他認為,只要雙方秉持誠意,下定決心,藍白一定可以合。趙少康指出,談判中雙方各自放話、耍狠都是常見的過程,無論是國民黨提出的「開放式民主初選」或民眾黨堅持的全民調,都還可以磨合的空間,關鍵仍是雙方在政黨輪替、執政聯盟勝選的大目標下,心存合作的誠意,才是基層選民最期待看到的。對於外界有聲音認為國民黨突然拋出「民主初選」,讓民眾黨猝不及防,是導致柯文哲震怒的原因,趙少康回憶,他四年前曾向國民黨時任主席吳敦義建議採取「開放式民主初選」,「先辯論再投票」是美式初選做法,也是他一慣的主張,因為透過政策辯論與競爭,才能選出真正具競爭力的候選人,還能擴大宣傳與造勢,實現政黨輪替的民意。他還說,民主初選其實在國外已實施很多年,並沒有窒礙之處,新黨過去也曾用過,過程中雖出現爭端,但操作問題不該掩蓋制度本身的理想性和實用性,尤其藍白已先同意舉辦三場辯論,是個好開始,他相信,只要下定合作決心,以開放心胸推動後續協商,定能達成合作目標。趙少康昨日受訪時,就已經對柯文哲總統參選人競選總幹事黃珊珊指,當初新黨就是因為舉辦「開放式初選」導致不當動員、內部分裂,做出回應。趙少康指出,黃珊珊的說法不完全準確,黃珊珊當初為甚麼能出頭?就是因為有開放式初選,黃珊珊才會被新黨提名選市議員,如果不是開放式初選,黃珊珊會有今天嗎?,他還補了一句「做人要飲水思源」,顯然對於黃珊珊將「民主初選」形容成一文不值無法認同。趙少康還進一步解數,所謂「新黨辦民主初選,導致衰落」的說法根本是倒果為因,因為如果不是那次初選,新黨或許早已一蹶不振了,因為該次民主初選才能提拔不少優秀人才,他更向國民黨喊話,這種好的制度應該多去做,不應該只是應付一下民眾黨,畢竟政黨要可大可久,就需要可大可久的制度,不能每次都因人而異。
藍白怎麼合?宋楚瑜給3大原則建議 「人民作主」為基礎盼能整合民意
10月14日國民黨、民眾黨將召開藍白合的會前會,其中國民黨將派出侯辦執行長金溥聰,民眾黨派出競選總幹事黃珊珊針對在野整合進行會談。身為2004年國親合老師傅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對此提出建議,他給了3個原則讓在野陣營參考,分別為治國理念一致、政黨主體要維持、分進合擊而非分贓政治。宋楚瑜受訪表示,近期在野陣營都透過喊話來表示整合的條件與意願,且外界有不少人會拿2004年的國親合的案例來對比這次的選舉,他身為2004年國親合的當事人,也算是在野整合的老師傅,願意提供幾個建議讓在野陣營參考,希望能整合中華民國的主流民意。宋楚瑜表示,第1個原則是「治國理念要一致,主張要分明」,治國理念包含兩岸和平、國際參與及民生優先,這3項理念要一致,才有合作的基礎。第2個原則為「政黨主體要維持」,他表示每個政黨不分大小、各自平等,這樣對話起來才會公平;另外在野陣營的整合規則也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不可以耍弄假民調,都說好遊戲規則,下好軍令,打仗起來才會有士氣,不會多頭馬車,各自為政。最後第3個原則「分進合擊而不是分贓政治,整合要無私」,宋楚瑜強調這是最重要的,表示要以「人民作主」為基礎,整合最大的力量。目前有6成的民眾不滿意民進黨執政,但在野陣營無人獨自超過6成支持率,要能整合中華民國的主流民意及有志之士,共同爭取總統勝選,才能讓「國會執政聯盟」最大化。
柯P再逼藍接球 提憲改七承諾 要催生「我國第一位總理」
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再出招,提出「憲政改革七大主張」,包括總統赴立法院報告、恢復立院閣揆同意權、凍結考監兩院、高階文官及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特別預算不再常態化、18歲公民權、以及終極目標推動內閣制入憲。柯文哲還說,他的「終極目標」就是推動內閣制入憲,把國家還給人民、產生中華民國第一位總理,媒體追問,七大憲改主張,是否就是藍白合談判基礎?柯文哲回應,他就是先提主張,再看國民黨如何回應,並未說明國民黨是否非要照單全收不可。媒體追問,若明年選舉後,三黨國會席次不過半,導致閣揆同意權一直難以獲得立院表決通過,怎麼辦?柯文哲回應,這就是為何他主張,閣揆要找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至少是「執政聯盟」要能接受的人,讓台灣各政黨學會「妥協」。柯文哲說明,民眾黨要做的,有些要修憲,有些要用行政命令,還有一些,總統如果願意做就能改掉,比方下屆考試院、監察院不再提名,這就屬於總統職權。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也得看總統本人想不想做,至於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則比較容易,因為是非對錯大家其實都已經曉得。柯文哲表示,18歲公民權就真的要修憲,但這也讓他思考到,目前修憲門檻真的太高,中華民國已經歷經七次修憲,變成「鳥籠憲法」,真的很難動,所以他認為「可以動的應該要先動」。柯文哲今天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終結有權無責獨裁總統制/把國家還給你」記者會,在會中提出四大主張,包括,廢除民選皇帝制,閣揆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閣員須經立院各委員會聽證後任命、總統須赴國會報告,受立院黨團質詢。其次,凍結考監兩院職權回歸三權分立、高階文官與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第三,選制公平保障多元,選舉年齡下修迎向世界潮流,包括18歲公民權、20歲被選舉權、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 不分區立委分配門檻降至3% 。第四,全力推動「內閣制」入憲、盡速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召開國是會議啟動修憲工程。柯文哲同時介紹他的七大承諾,內容是四大主張「精簡版」,包括總統到立院報告、立院行使閣揆同意權等等。柯文哲說,台灣民主成就仍要肯定,30年來台灣推動民主化,但不應制度發展到最後,變成有權無責的威權或獨裁總統,他看更像是民選皇帝制,因為一但當選根本無法制裁,應該要把國家權力拿回來,重新交給人民,他主張廢除民選皇帝制。柯文哲說,他主張三權分立,過去民進黨說要廢考監兩院,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民進黨一開始說要廢考監兩院,但有一天執政時,過去主張卻都不做,選前信誓旦旦,一但選後發現考監兩院可以做酬庸就不做了。柯文哲說,如果凍結考、監兩院職權不難,只要現任考委監委做完,下屆總統不提名,自然就會職權暫停,銓敘部審查與調查權,就移到行政院與立法院。他還說,在他做北市長期間,意識到一定要建立公開遴選制,而不要用一道命令決定,這會讓公務員覺得自己不須努力,只需巴結某個人就行。建立公開遴選制度,不僅能達到公平,最大好處是公務員會意識到個人升遷是需要爭取許多人認同,就不會去巴結單一人。至於「特別預算常態化」也必須解決,因為蔡總統任內,他最看不慣的就是此事,包括前瞻計畫、防疫特別預算、軍火等,但蔡英文很難監督。他還說,民進黨常自詡最有財政紀律,收支平衡,但那是因為「特別預算」不列在正常預算內,若包含在內一定會出現財政赤字,他因持堅決主張廢除「特別預算常態化」,重振財政紀律。
藍營回應了藍白合SOP 朱立倫:成為政治聯盟之後再談細節
藍白該怎麼合?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認為以民意為準,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8日)南下為立委參選人曹桓榮助選時,被問及此事,表示兩黨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確認可以成為一個政治聯盟後再談細節。柯文哲提出,他的SOP就是民主政治一切以民意為依歸,藍白合應該要以民調為準。民眾黨已經清楚表達,就看國民黨怎麼回應。朱立倫表示,兩黨之間一定要建立在共同的理想與理念中,確認是藍白合。這樣,大家為了理念來共同努力,組成一個政治聯盟,將來成為執政聯盟,這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方法從來沒有排除過,可以在成為一個政治聯盟之後,再談細節。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說藍白合已經是一場無聊的春夢,選戰將回歸三角督的競爭,棄保大戰即將開打。朱立倫認為,個人評論沒有意見,表示大家都是秉持誠心與同理心,過程中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在民意與大家的努力下,可以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