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組織
」 阿富汗禁帶輪椅登機!傷殘戰地記者被迫「爬進廁所」 發誓永不搭這航空
英國廣播公司BBC傷殘記者法蘭克加德納(Frank Gardner)因為航空公司不准他把輪椅帶進機艙,導致他在飛行期間想上廁所時,被迫在機艙走道的地板上爬行。事件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加德納現年63歲,他2004年在沙烏地阿拉伯被基地組織槍手開槍擊中,導致半身癱瘓。他本月1日在社交平台X發文,批評波蘭航空(LOT Polish airline)的規定「充滿歧視」,並揚言「在他們跟上21世紀之前,我不會再選乘這家航空的客機。」他在X上分享一張他拖著雙腿,倒坐在客機地板上、只見腿部的照片,並寫道:「哇!現在已經是2024年,在這班從華沙飛回英國的航班上,我不得不沿著這家波蘭航空公司客機的地板爬行去廁所,因為『我們不能在機上用輪椅,這是航空公司的政策。』」。他憤憤不平的表示:「如果你是殘疾人並且不能走路,這就是歧視。」加德納指涉事的是由波蘭航空華沙飛往英國倫敦的航班,他強調,自己並非要抱怨機組空服人員的服務不周,還提到「他們已經盡力相助」,而問題是出在航空公司身上。他稱機組人員曾想合力把他抬到廁所,但「這太困難了」,最終他決定用爬的前去上廁所。許多網友都指出,在客機上安排一張摺疊式的輪椅一點都不困難,很多國際航空公司都有這樣的服務,「要是沒有輪椅,要是他們必須得緊急撤離你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加德納的這則貼文,短短一天便獲得13萬的點讚以及700萬次的閱讀量,甚至有歐盟議員寫信告訴他,顯然波蘭航空已經違反了歐盟的相關法令。加德納表示,他希望這次的事件能讓波蘭航空的高層允許殘障乘客可以在客機有尊嚴的上廁所,「這真的不是什麼很困難的要求!」
瓦格納傭兵遭非洲叛軍伏擊 烏克蘭情報局稱:有參與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的雇傭兵集團瓦格納在非洲馬利(Mali)當地遭遇叛軍伏擊,結果導致數十名成員死亡。這是目前已知俄羅斯在非洲最大損傷的事件,而烏克蘭情報總局則表示,有參與這次的行動。根據《CNN》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2日至26日這段期間,當時瓦格納的傭兵正陪著馬利政府軍在阿爾及利亞(Algeria)邊境巡邏,結果在過程中遭遇叛軍的伏擊。據了解,這次襲擊是由叛軍組織圖阿雷格(Tuareg)和基地組織在薩赫勒地區(Sahel)的分支JNIM(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支持陣線)共同策劃的。有媒體報導指出,瓦格納傭兵在戰鬥中,疑似有遭遇重型武器、無人機和自殺式車輛的攻擊。他們聲稱在這次「複雜的伏擊」中,殺死了50名俄羅斯人和數名馬利士兵,在一些非官方的俄羅斯Telegram頻道中,甚至有提及死亡人數可能高達80人等消息。目前也傳出,瓦格納指揮官謝夫琴科(Sergei Shevchenko)與軍事網紅費德亞寧(Nikita Fedyanin)都在這次事件中喪命。整起事件發生後,烏克蘭情報安全總局(SBU)官員尤索夫(Andriy Yusov)對外表示,烏克蘭也參與了這次的襲擊行動,他們提供了必要的情報給發動攻擊的組織。但報導中也明確提到,烏克蘭情報局的說法還有待商榷。報導中也提到,俄羅斯過去多年來都透過瓦格納傭兵集團在非洲當地擴大影響力,希望能以此來增加對抗西方國家的資本,但這次的襲擊事件,有可能會影響到俄羅斯在非洲當地的戰略佈局。
布吉納法索50婦女離奇失蹤 疑為聖戰士份子涉入綁架
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叛亂頻傳,近期更市傳出有50名女性離奇失蹤,目前當地人推測應該是遭到聖戰士分子綁架。根據《衛報》報導指出,一名不願透漏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阿賓達東南方約10多公里處,12日當天有40名女性遭到綁架,15日當天在案發地附近的北方也有20人遭到綁架,但有一些人質順利逃脫。一位當地居民表示,因為食物都吃完了,所以有一群女性結伴前往野外採摘野菜與野果。但是12日晚間並沒有照慣例的回來,一直到更晚的時候,有3名婦女跑回來,這才讓整起事件曝光。而隔天又在附近地方傳出有20名婦女遭到綁架。報導中也指出,自2015年起,布吉納法索因為對抗基地組織,還有與伊斯蘭國組織有關連的聖戰士份子,國家一直爆發叛亂,而這接連不斷的武裝叛亂行為已經造成數萬人死亡,200多萬人無家可歸。而這次綁架50名婦女的元凶,目前也推測應該是聖戰士份子。目前當地官員已經證實了這2起的綁票事件,雖然當地軍方與民眾曾在案發地點進行掃蕩,但沒有找到任何婦女的行蹤。而根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指出,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蒂爾克(Volker Türk)則是呼籲,綁匪應該立即無條件釋放這50名婦女。
在聖誕節誤觸地雷 布吉納法索客運爆炸釀10死5傷
布吉納法索東部城市法達恩古爾馬(Fada N'Gourma)於25日傳出一起爆炸事件,一輛客運因為誤觸地雷而發生爆炸,現場至少造成10人死亡、5人受傷的慘劇。根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指出,出事的客運是從法達恩古爾馬出發,原本預計要開到邊境城市坎查里(Kantchari)。但是在行經國道4號的布吉村(Bougui)時,客運卻因為誤觸地雷而發生爆炸。當地州長一份聲明中指出,這場爆炸至少造成10人當場死亡、5人受傷,傷者目前已經被送往法達恩古爾馬當地醫院進行治療,而現場另外還有幾個人失蹤。報導中指出,布吉納法索的國道4號是連接法達恩古爾馬與交通樞紐城市坎查理的重要道路,是一條重要的商業、資源供應道路,過去也經常遭到武裝份子襲擊與搶奪。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團體出面承認這次的爆炸事件,但發生爆炸的地區,目前有北非基地組織(Al-Qaeda)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兩個單位與政府軍作戰中。
瑞典藝術家繪畫諷刺穆罕默德遭激進份子追殺 在警方保護下仍車禍身亡
瑞典一名75歲的視覺藝術家和活動家維爾斯(Lars Vilks)曾畫出1條狗長著穆罕默德的臉,對穆罕默德諷刺的繪畫,至少導致伊斯蘭極端分子2次試圖謀殺他而失敗,此後維爾斯便生活在警方的保護下。然而瑞典當地時間3日,他在一場交通事故中身亡了。根據《BBC》報導,維爾斯當時乘坐一輛民用警車,在瑞典南部的馬卡呂德鎮(Markaryd)附近與一輛卡車相撞。當時警車上2名員警被撞死,卡車司機則受傷。維爾斯當時因這幅畫遭遇死亡威脅,從此生活在員警保護下。維爾斯在2007年發表諷刺穆罕默德的畫作後,冒犯了許多伊斯蘭教徒,他們認為對先知的這種視覺表現是一種褻瀆。時任瑞典總理的雷恩菲爾德(Fredrik Reinfeldt)先後會見了22個穆斯林國家大使,試圖緩和他們的憤怒。但伊拉克的基地組織仍然懸賞10萬美元(約新台幣278萬元)追殺維爾斯,2015年,維爾斯在哥本哈根一處咖啡館舉辦座談會,成為目標的他,現場遭到槍手掃射,導致1名電影導演身亡,維爾斯認為兇嫌的目標應該就是自己。槍擊案6年多過後,維爾斯3日搭乘警車行經瑞典南部馬卡呂德(Markaryd),孰料卻與另1輛卡車相撞,導致維爾斯和2名員警死亡、卡車司機受傷。瑞典警方沒有公佈3日車禍的死者身分,但維爾斯的親友已向媒體透露他的死訊。警方的一份聲明表示,目前仍不清楚車禍是如何發生的,但初步調查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其他人參與整起意外。
塔利班承諾「不生產毒品」請國際援助 專家分析難擺脫:他們太依賴
近年來,阿富汗的海洛因產量激增,為塔利班提供資金。不過17日的國際記者會上,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承諾,新政權不會生產任何鴉片、毒品,阿富汗將成為無毒國家。對此專家認為,儘管他們承諾這樣做,但他們很難擺脫這種有利可圖的貿易。根據《法新社》報導,穆賈希德表示,「我們向我們的同胞和國際社會保證,我們不會生產任何毒品,從現在開始,沒有人會涉及海洛因交易,沒有人可以參與毒品走私。」穆賈希德也呼籲國際幫助,為農民提供替代罌粟的作物,從中獲得用於生產鴉片和海洛因的主要原料。報導指出,反海洛因的言論,比如類似尊重婦女權利和媒體自由的承諾,是塔利班新領導人努力展示不同面孔的一部分,以確保獲得國際支持。世界上大部分鴉片和海洛因來自阿富汗,其生產集中在塔利班控制的地區,塔利班在其20年的叛亂中,對毒品徵收了重稅。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國際毒品貿易專家古德漢德(Jonathan Goodhand)表示,它已成為該組織的關鍵資源,可能很難被禁止。古德漢德預測,毒品將在運動中引發一系列緊張局勢。古德漢德進一步分析,「他們想塑造自己的形象,讓自己更加溫和,更願意與西方接觸,他們意識到毒品是一種方式。」但另一方面,任何限制都會影響塔利班的政治中心地帶,包括海曼德省(Helmand)和坎達哈省(Kandahar)。古德漢說,他們很難對毒品採取激進的態度。報告顯示,美國在2002年至2017年期間,花費了約86億美元用於打擊販毒活動,這些努力包括向農民提供經濟援助以種植小麥或藏紅花等。但據美國和阿富汗政府估計,他們的努力不斷受到控制主要種植區,並從中籌集數億美元的塔利班阻撓。研究表明,塔利班控制地區的農民種植罌粟。因此,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UNODC)的數據,該國幾乎壟斷了鴉片和海洛因,佔世界產量的80%至90%;數據指出,2017年罌粟種植面積創下歷史新高,過去4年平均約為25萬公頃。新政權的毒品政策將對世界海洛因價格產生影響,對西方國家以及俄羅斯、伊朗、巴基斯坦和大陸產生影響,這些都是主要的走私路線,也是阿富汗毒品的巨大市場。《恐怖的種子:海洛因如何為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提供資金》作者皮特斯(Gretchen Peters)表示,塔利班之前對罌粟的禁令是一種策略,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國際壓力;皮特斯認為,塔利班不會擺脫毒品交易,因為他們太依賴毒品交易了。皮特斯也直言,塔利班現在可以使用航空公司、國家機構和銀行,利用這些來促進毒品走私和洗錢。
「擊斃賓拉登」前海豹突擊隊成員稱高官應辭職 痛批拜登:撤軍阿富汗是災難
2011年突襲恐怖分子的巴基斯坦巢穴時,擊斃奧薩馬˙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前海豹突擊隊成員羅伯特˙奧尼爾(Robert O'Neill),痛批美國總統拜登從阿富汗撤軍是一場「災難」,並敦促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麥利(Mark Milley),應針對美國在阿富汗撤軍所造成的災難下台辭職、以示負責。根據《紐約郵報》報導,奧尼爾在推特上標註拜登的官方帳號,痛批總統對阿富汗事務處理不力,「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損失,我們最受歡迎的總統已經消失了,如果有意見的話,就來證明我是錯的。」他補充,「拜登反對突襲殺死賓˙拉登,至少他在7個月內失去了阿富汗。」他也標註麥利的官方帳號,「有阿富汗人從我們撤離的飛機上墜落死亡,但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辭職了嗎?」隨後又補上一條推文,「我去檢查了一下,還沒有喔!」奧尼爾認為,拜登(左)和麥利都應為撤軍阿富汗所造成的傷亡負責,辭職下台。(圖/達志/美聯社、美國國防部官網)喀布爾(Kabul)國際機場16日爆發混亂,大批急於逃離塔利班統治的阿富汗平民試圖逃離家園。根據拍下的影片顯示,當一架美國空軍貨運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時,成群結隊的人在旁邊奔跑著,許多人試圖把握住寶貴的生存機會,且至少有2個人在飛機起飛後,從機上墜落身亡。除了奧尼爾,另一名退役的海豹突擊隊隊員德里克˙范˙奧爾登(Derrick Van Orden)也一起呼籲政府高官下台負責。目前正在競選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國會議員的奧爾登,16日在談話節目《福克斯與朋友們》上直指麥利、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及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都應該辭職,「這些人的主要職責是針對外交和軍事事務向美國總統提供建議,然而他們完全沒有做到這一點,美國的國家安全架構現在顯然已經崩潰。」麥利在15日向一群兩黨參議員介紹阿富汗局勢時說道,他將不得不提前評估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在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重建的速度,因為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
阿富汗戰爭將於8/31前撤軍完畢 拜登強調:不再犧牲下一世代美國人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8日為他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決定進行了激烈的談話評論,堅持認為美國與盟軍在阿富汗的持續存在,無法解決這個國家自身的棘手問題。強調阿富汗人民有權,也有責任決定自己的未來,以及如何運作他們的國家,而非犧牲下一代的美國人去打一場贏不了的戰爭。拜登認為美國的資源,生命、金錢和注意力最好集中在其他地方。在被問及極端組織塔利班(Taliban)完全接管的可能性時,拜登開始辯解,並說阿富汗的歷史沒有表明美國能做什麼,「我們達成了這些目標,這也是我們進軍的理由,現在應該由阿富汗人來保衛他們的國家,確定在20年的戰爭之後,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了。」根據《CNN politics》報導,拜登在聽取了他的國家安全團隊關於當地不斷惡化的安全局勢的最新情況後表示,「我不會再派另一世代的美國人到阿富汗參戰,而且沒有合理的期望取得不同的結果。」8日的評論是拜登自4月宣佈撤軍計劃以來,首次在正式場合討論他結束阿富汗戰爭的決定。拜登長期以來一直對戰爭持懷疑態度,他抵制了來自軍方領導人要求保持駐軍的壓力,而且認定繼續駐軍沒有任何好處。然而美國決定倉促撤軍的同時,塔利班取得了重大進展,人們越來越擔心,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支持,阿富汗政府將徹底崩潰,恐怕爆發內戰。但拜登在當地時間8日,於白宮發表談話時仍捍衛其決策,指阿富汗軍方有能力自行驅逐塔利班。拜登在8日拒絕了與越南戰爭結束時的比較,說「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會看到有人從阿富汗的美國大使館的屋頂上被抬走。」他說,塔利班在最近幾週取得進展的速度,只是鞏固了他的決定的優點,「目前的安全形勢只能證實,在阿富汗再打1年不是解決辦法,而是無限期地留在那裡的秘訣。」報導提到,拜登在評論中說,美國軍隊將在8月31日之前完成撤軍,這比起他原來的計劃提前了數週。在搗毀該國的基地組織「蓋達組織」,並殺死首領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之後,拜登說軍事任務已經完成,「我們沒有去阿富汗進行國家建設,只有阿富汗人民有權利和責任來決定他們的未來,以及他們想要如何管理他們的國家。」美國政府官員們也在本週表示,撤軍現在已經完成了90%以上,最後一批美軍於上週離開巴格拉姆空軍基地(Bagram Air Base),標誌著美國在這個成為阿富汗軍事力量中心的龐大營地的存在即將結束。一些阿富汗士兵表示,他們在當天才得知美國人要離開了。5日陪同媒體參觀巴格拉姆的阿富汗官員承認,他們當時才得以進入基地的大部分區域,並瞭解留下來的物品。美國情報部門、軍事指揮官和國會議員都警告,如果沒有美國火力的支持,阿富汗政府將無法抵禦塔利班政權的進攻。塔利班已經在迅速占領阿富汗北部地區,導致美國軍事指揮官提出,一旦美軍離開,阿富汗就會發生內戰的前景。但拜登提出了一個不那麼悲觀的觀點,他不認為塔利班會不可避免地控制這個國家,但阿富汗的不和諧因素,確實是美國無法解決的,「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統一過阿富汗,沒有一個國家。」他說,現在美國必須繼續前進,「美國不能繼續被政策所束縛,對20年前的世界做出反應。我們需要應對現今的威脅。」拜登還直接談到在戰爭期間協助美國的數千名阿富汗人,他們現在正在等待簽證申請,發誓要讓他們來美國,「如果你們選擇,美國有你們的家,我們將與你們站在一起,正如你們與我們站在一起一樣。」而對於那些希望離開阿富汗的人,包括翻譯和其他工人,簽證程序一直都很緩慢,導致官員們制定計劃,要將他們重新安置到第三國家。拜登的助手說,在8月底縮編完成之前,等待簽證的人們的搬遷工作將完成,但沒有具體說明他們計劃搬遷多少人,或確認他們在等待期間將去哪裡。其他重大決定尚未作出,包括美國未來是否以及如何使用無人機來打擊阿富汗境內的恐怖主義嫌疑人,以及如何確保喀布爾(Kabul)民用機場的安全。
賓拉登繼任者 蓋達組織二把手遭阿富汗軍方擊斃
阿富汗國家安全局於24日深夜表示,恐怖組織蓋達組織(Al-Qaeda,又稱基地組織)重要成員馬士禮(Abu Muhsin al-Masri),已經被阿富汗安全局的特種部隊擊殺。阿富汗國家安全局於當地時間24日深夜10點左右,在推特上發文表示,阿富汗國家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在東部地區加茲尼省的安達爾地區執行任務時,成功擊殺馬士禮,該推文稱馬士禮為蓋達組織的重要成員。據悉,阿布·穆辛·馬士禮(Abu Muhsin al-Masri),別名侯薩姆·阿卜杜勒·拉夫(Husam Abd-al-Rauf),於1958年出身,國籍為埃及。於2018年12月遭到美國FBI發布國際通緝令,指控他提供資源給外國恐怖組職,並且計畫殺害美國國民。有媒體報導,馬士禮在蓋達組織為第二把交椅,地位僅次於現任領袖艾曼·查瓦希里,是蓋達組織中的重要領導人之一。蓋達組織自2011年領袖賓拉登、二把手拉赫曼遭美國特種部隊擊斃後,該組織就陷入衰落狀態,但2012年時,美國國務院仍稱該組織對美國造成「持久與嚴重的威脅」。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上個月也表示,阿富汗境內的蓋達組織成員已不到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