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勞工
」 勞工 基本工資 勞動部 蔡英文 調漲竹北運動嘉年派對27日展開 鄭朝方揭市集好物逛個夠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預告,竹北市27日將針對2至6歲學齡前幼童,辦理運動嘉年派對與Pushbike競賽,同時也安排桌球、跳床、足球等多樣運動體驗,希望在運動啟蒙之餘,也促進親子參與,即日起可洽竹北市公所網站線上報名。鄭朝方17日主持「2024竹北市長盃Pushbike競賽」暨「運動嘉年派對」記者會時預告,27日活動上午會進行PushBike競賽,當日下午則為運動嘉年華派對,會場設置在竹北縣政六路上,從光明六路口到光明九路口大約300公尺,活動皆使用12吋無踏板滑步車,希望藉此增強小朋友的平衡感與運動技能,同時兼顧最重要的安全,現場除了有運動市集外,也有「竹北好市集」活動,網羅了不少在地特色商家與創意品牌,從青創美食到手作設計好物等,呈現竹北多樣化的生活風貌,歡迎大小朋友同遊。值得一提的是,鄭朝方預告,竹北清潔隊17日起也擴大招募15名清潔人員,不分性別都可報名參與。他說,自己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清潔隊工作環境的改善,從工作服設計到車輛機具的升級,還找來美食業者王品集團授課指導,希望帶入五星級服務,也支持竹北團隊創新研發廚餘傾倒機,減少職業傷害,還有專業教練指導體能訓練,主要是基層勞工非常辛苦,公所十分重視也不忍。鄭朝方重申,除了對觀光客舉辦好的休閒活動外,也希望能打造一支服務品質好的清潔隊伍,照顧在地居民起居,正式聘用每月有望達新台幣45,750元薪水,也享有年終獎金、子女教育補助等豐厚福利,盼能擦亮竹北招牌。
最低工資估漲4% 物價恐螺旋式上漲 專家:時薪、月薪調幅脫鉤
勞動部將於4日邀集勞資政學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2025年最低工資。由於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最低工資調漲初試啼聲,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認為,為顧及上百萬廣大基層勞工權益,加上全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3.9%,調幅不能輸2024年的4.05%,因此新年度調幅至少是4%起跳。若2025年最低工資調漲超過4%,將創連續9年調漲紀錄。成之約表示,最低工資年年漲,影響各行各業,企業不只增加基層薪資,法定福利成本也增加,在連續3年通膨都超過2%警戒線後,恐推升物價呈螺旋式上漲。以上班族感觸最深的便當、飲料等外食費為例,成之約觀察,一次調漲幅度常是5%、10%,因為餐飲、服務業不僅考量工資上漲,還有店租、水電、食材等綜合評估,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情況下,最低工資調升,不意味勞工的實質購買力跟著增加。人資專家楊宗斌預期,最低工資調漲對製造業外籍移工、美容美髮學徒,或時薪制的速食店、加油站員工受惠最深,當然外溢效果會延伸到該年度社會新鮮人,假設2025年最低工資每月調漲為2萬8570元,企業3、4月校園徵才時,對社會新鮮人的起薪就會從今年的30K調漲至31K或32K。不過,楊宗斌認為,最低工資調漲僅基層勞工受惠,對月領3、4萬元以上的勞工幾乎不受影響。成之約觀察,近年最低工資調整,時薪、月薪調幅已脫鉤,時薪調幅比月薪大,致原本需要大量計時人員的雇主想採月薪制,而很多年輕人現在寧可身兼兩個工作也不想領月薪,除自由彈性,領時薪反比賺月薪還來得有利。楊宗斌提醒,除非有家庭經濟壓力,建議社會新鮮人還是以月薪制工作為主,對未來履歷表、職涯規畫較有幫助。
桃園停電事故沒完沒了! 凌濤嘆政策失能累死基層勞工
過去半個月,桃園市發生多起大規模停電事故,引發民怨。桃園市議員凌濤7日表示,台電高層以該地區建案多為由,解釋配電事故和電源不足是兩件事,是拿基層辛勞作為整治籌碼,呼籲行政院與經濟部檢討政策失能議題。桃園市大園區、中壢區領航北路與青雲路、龜山區等區域近來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經市政府統計,總計近萬戶居民受影響。凌濤指出, 過去半個月,桃園竟然已經發生20起停電事故,每一次停電都要仰賴基層的台電同仁積極搶修,才能恢復供電。台電基層個個疲於奔命,但台電高層卻拿基層的努力當作政治攻防籌碼,狠批能源政策失能,累死台電基層。有關台電高層過去澄清停電事故因桃園建案多,稱「配電事故和電源不足是兩件事」,凌濤質疑,新竹建案不多嗎?雙北建案不多嗎?別的縣市沒有重大公共工程嗎?每一個縣市都有的狀況,但為何停電事故集中桃園?凌濤批評台電高層,複雜化個案解釋,不檢討系統性危機,奉勸經濟部及台電高層,不要再試圖使用個別案例掩飾系統性缺點問題。他強調,台電高層不承認能源政策失能,只會繼續累死台電基層,台電高層應該閉上嘴,切勿再拿基層辛勞當政治籌碼,不然只會令第一線同仁心寒。他進一步指出,2022年夏季用電高峰,備轉容量率一度剩下4%,當時台電就曾用「降低電壓」的方式供電。可是有學者表示,台電可能因為電力吃緊,允許降壓、降頻供電,因而容易導致設備故障,因而停電。歸根究底,不正是因為整體能源政策失能致使供電不足,才讓電網脆弱、相關配電設配損耗?而桃園就是國家能源政策失能下,首當其衝的最大受害者。
實質薪資近七年首次負成長 李彥秀提4大訴求捍衛勞工權益
日益惡化的勞動環境、過勞與低薪等議題長期受社會關注。為保障勞工權益,國民黨立委李彥秀29日表示,各行各業出現缺工現象,進而造成勞工所需負擔的工作量愈加沈重,但實質薪資卻毫無提升,甚至因應大環境的影響,飽受通膨的困境,她提出4大訴求呼籲民進黨政府正視勞工權益並立即改革。立法委員 李彥秀、勞工工作委員會主委鄭光明、台北市公務機關基層勞工產業工會理事長 林宏泉、台北企業總工會理事長 高令國 、台灣護理學會榮譽理事長王桂蕓 、組發會社會部主任水雲翔等人於國民黨總部召開「過勞、低薪,勞工心聲誰知道」記者會。李彥秀指出,台灣近些年實質薪資倒退,加上物價通膨,導致隱形貧窮線越來越嚴重,各行各業出現缺工的現象。缺工問題頻繁出現,導致勞工所需覆蓋、分擔的工作量越來越沈重。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統計,去年一月至十二月,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僅剩41334元為過去三年來首次薪資的負成長。有關實質總薪資部分,則是下降至53189元,是過去七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也是近11年來最大的負成長。李彥秀提及,民進黨政府曾對外表示近年來是二十年來經濟成長最好的時段, 但看在勞工1100萬勞工的眼中,卻猶如活在平行時空。李彥秀進一步指出,隨著實質總薪資同比倒退,連續三年都出現負成長,勞工所領到到的薪資通通被「吃掉了。」她指出蔡英文說,過去這幾年經濟成長雖為近二十年來最好水平,但受雇人員的報酬卻是二十年來降到最低,加上勞保年金面臨13兆負債,平均每個國人需負擔將近56萬元。面對勞工所得日益倒退,李彥秀向蔡政政府及即將上任的準總統賴清德提出四大訴求,第一:提高雇主的提撥比率,比照過往GDP數據顯示,勞工的所得分配創新低,行政院應當祭出相應措施確保勞工權益外,也讓勞工的退休金與退休生活受到更好的保障。第二: 負債高昂的勞保年金應固定撥補,工會代表表示希望能夠提高撥補至12%,面對勞保年金負債達13兆,政府必須要實行固定的撥補,而非取決行政院主計處的心情;第三:勞退基金最後給付的責任應由政府負責,透過修改勞基法,保障勞工的退休金與生活。第四:實行全國51勞動假期,喚醒社會的勞動意識外,也能夠讓勞動的尊嚴讓國人看到。
基本工資將隨電價調漲? 許銘春:今年第三季審議再定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5日邀請勞動部長許銘春就「事業單位應加強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作業流程及必要教育訓練,並落實職場防災管理」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許銘春會前受訪表示,針對基本工資是否跟隨電價調整,將於今年第三季最低工資審議會討論再決定調整與否。經濟部日前通過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4月起電價平均漲價約11%,將對企業和民眾帶來重大影響。而對於即將調漲的電價,外界關心基本工資是否也要一併調整,對此,許銘春指出,今年第三季將召開會議,由最低工資審議會委員參考各項重要因素、指標,來保障基層勞工的生活。許銘春續指,《最低工資法》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上路,其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法定參採指標之一,且已包含各項民生物價指標,包括柴、米、油、電等都在考量範圍內。此外,針對行政院提出的超徵稅收將優先補貼勞保、台電等建議,許銘春表示,儘管行政院尚未討論細節,但只要有分配勞動部一定會積極爭取,勞動部將盡力爭取300億超徵稅收。
狂換20份工作!她揭台灣公司「常見1惡行」 一票網友掀共鳴挺爆
為保障勞工權益、加強勞雇關係,台灣政府推出《勞基法》,確保基層勞工的工作相關權益。不過近日一名女網友發文指出,她求職以來換了近20份工作,包括餐飲業、服務業、傳產業等,經常遇到沒有按照《勞基法》規定的公司,讓她不禁感嘆「找依勞基法的公司怎麼這麼難?」而這篇貼文曝光後,立刻引起網友熱議。原PO日前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從從學生時期的打工,到如今的正職工作,前後總共換了將近20份工作,接觸過的行業包括餐飲業、服務業、傳產業、商辦等,對此原PO感嘆,經常遇到不遵守法規的公司,像是雇主給薪低於基本薪資、員工車禍仍要上班,甚至還有公司不給加班費、國定假日雙倍薪、特休假等。原PO坦言,自己面對這種狀況,會選擇直接檢舉該公司,原PO也進一步分享,日前她於228連假當天上班,任職公司的老闆又未付雙倍薪水,因此她便向勞工局檢舉此事,不過檢舉後擔心失業,原PO只好無奈發文,尋求廣大網友分享的職缺機會。對此,許多網友看完原PO文章,紛紛留言回應「台灣環境就是欠缺你這種願意站出來維護自己權益的人,大家都在說公司違法,真正敢檢舉的有幾個」、「就連科技業也有一堆不遵守勞基法的」、「尤其懂越多之後,就覺得台灣很多公司真的…然後一堆奴還幫這些爛公司爛主管講話」。一名換了近20份工作的女網友,發文感嘆「找依勞基法的公司怎麼這麼難?」(圖/翻攝自Dcard)
缺「低薪」勞工…憂開放旅宿移工 5大工會齊發聲明向賴喊話
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當選新總統,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等5工會發表聲明,指出賴清德曾提及將擬定「台灣因應新時代需求的勞動法令」,令人聯想到蔡政府當年《勞基法》修法強度關山,憂心選後新政府可能開放旅宿業移工,但業者缺的是「低薪」的勞工,並非真正缺工。工會提及,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曾主導二修《勞基法》,即便引發幾波社會各界動員抗議,甚至被譏評「賴功德」仍不為所動,賴參加「工」辦政見發表會時曾表示將擬定「台灣因應新時代需求的勞動法令」,新政府是否將不與工會、基層勞工事先溝通討論的強硬姿態闖關修法?針對旅宿業移工,工會說,選後政府可能開放旅宿業移工,無視勞動部先前表態應從國內擴大就業,優先保障國人就業的政策著手,勞工團體批評,所謂缺工並非真的產業人力不足,而是國內特定產業的業者只想使用薪資低廉的勞工,所以是缺「低薪」勞工,並非真正缺工。工會強調,為了凝聚社會共識、朝向共榮發展,包括修法提高雇主勞退提繳率、企業併購之勞工權益保障,以及如何解決勞保年金財源不足、醫護人力不足、警消等公教人員沒有完整勞動三權保障與薪資審議無基層代表、青年及特定產業低薪等問題,朝野政黨思考回應這些重大勞動政策及法案,均應考慮納入勞工參與機制且正視工會訴求。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蘇裕國表示,仍在檢視觀光署送件的報告,會先召開學者專家委員會議,最後還要經跨國勞動力政策諮詢小組討論。
最低工資法挨批換湯不換藥 官員齊聲消毒
延宕七年的最低工資法昨日終於完成三讀,將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列入應參採指標,但勞團認為法案內容與「基本工資審議制度」差別不大,批評執政黨「將現況當政績」。對此,閣揆陳建仁今天被問及此事時說,最低工資法通過後,政府會定期檢討最低工資,並將CPI納入必須要「參考」的參數,望各界與政府共同努力,保障基層勞工以及年輕朋友基本薪資。陳建仁還說,蔡總統上任以來連續8年調漲最低工資,從每個月的2萬08元調整到2萬7470元,漲幅為37%,訂定最低工資法也是蔡政府明確目標。他還說,最低工資法中的CPI是「應」採取的參數,不是「得」,大家要放心,CPI一定是會列入參考的參數當中。針對勞團批評,「最低工資法」,未明訂調漲底線,只提高基本工資審議的法律位階,是詐騙全國勞工,等同一部廢法,勞動部長許銘春今天受訪時也喊冤,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最低工資法中是「應參採指標」,但若要在法規中硬性,最低工資不得低於某個指標,世界各國最低工資法無此規定,也會讓審議委員討論時欠缺彈性。她還說,蔡政府這幾年審議基本工資,CPI都有全數反映,強調新法對勞工保障是足夠的。媒體追問,勞工工資本來就不能低於最低基本工資,新法與基本工資究竟事不是「換湯不換藥」?許銘春表示,新法有助讓最低工資審議制度更加健全,使審議指標、審議程序更明確。基本工資審議辦法過去只是法規命令;未來,新法不僅法律位階提升,也明定每年第3季都要開會檢討,新法將讓最低工資審議能更加穩定。
朝野協商先前無共識…《最低工資法》今拚三讀 預料上演「表決大戰」
選戰倒數計時,攸關勞工權益的《最低工資法》草案12日送進立法院院會處理。雖然朝野政黨都同意盡早完成三讀,但朝野對勞工代表在審議會人數、最低工資參採指標等4項條文協商無共識,民進黨和在野三黨團都祭出甲級動員,預料將上演一場「表決大戰」。現行基本工資調整是依據《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法律位階僅是行政命令,「原則上」每年第3季審議,僅羅列7類數據「應蒐集並研究之」,基本工資未必每年能調升。蔡英文總統2016年提出訂定《最低工資法》政見,將行政命令提升至法律,草案卻延宕7年才送進立院審議。《最低工資法》4項保留條文重點物價指數 納入應參採指標勞動部2018年11月提出預告草案,2019年送行政院審查,因內容有爭議,在大選催化下,至今年9月21日才獲行政院會通過,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納入應參採指標,規定每年第3季召開審議會,勞動部設立研究小組,明定勞雇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高開罰150萬元。立院初審時,朝野對最低工資審議會組成人數、參採指標、勞動部何時公開勞工薪資研究報告、違反《最低工資法》廠商能否參與政府採購等4點,無法達成共識,保留黨團協商,其餘照政院版通過,但朝野協商未果,留待今日院會表決。對審議會組成人數,行政院版設21名委員,政府代表3人、勞資代表各7人、學者專家4人,但在野主張排除政府代表,增加勞方人數。國民黨團堅持勞方代表要9人,專家代表改3人。藍營堅持 勞方代表增至9人對於工資漲幅的參採指標,在野黨主張調幅不得低於CPI增幅,並要求納入公式,盼直接綁定。國民黨、民眾黨也主張最低工資的年度調整幅度,不得低於CPI年增率,且不得低於前一年最低工資,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強調,修法是要保障實質購買力,而不是提高名目薪資。時力總召邱顯智並要求,勞工薪資研究報告應在審議會召開前公開。時力黨團並主張,違反《最低工資法》廠商不得參與政府採購,獲得藍白響應,勞動部則認為應回歸現行法令。對於最低工資應否訂出公式,各界看法不一。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過去曾討論要訂公式,但是這樣做會失去彈性,例如若規定只要物價調漲到「觸動機制」就要調漲工資,不利於雇主,反而可能造成勞工被裁員。違規廠商 不得參與政府採購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若最低工資要訂出公式,勞資雙方對公式的內涵會吵不完,很難達成共識,因此世界各國幾乎都沒訂最低工資公式。不過辛炳隆說,雖然不訂公式,但要有參考指標,各國通常規定最低工資每年漲幅不得低於前一年的CPI年增率,這樣才能維持勞工基本生活,但要不要入法,可以討論。民進黨團幹事長劉世芳指出,盼《最低工資法》盡早完成三讀,讓最低工資法制化,而非人治,再也不用受到政黨、勞資對立的因素影響。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最低工資法》各界討論多年,社會大眾都有一定共識,雖還有4條保留條文,但各政黨看法差異不大,希望今日能走完最後一哩路。許銘春說,這部法案除了提升法令位階,也完善審議機制、明確審議指標,未來審議工資時能夠更穩定地定期調整,保障所有基層勞工的權益。
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 二審不得退回被刪
躺了4年,行政院會2日終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將11項多元指標入法,其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列為應參採指標。而比照勞動部2018年預告的草案,行政院版本刪除「行政院應於接到審議結果20天內核定」及立法說明的「二次審行政院不得退回」等文字。意謂只要政院不核定最低工資,可以不斷退回至勞動部。而緩漲基本工資的前例就是行政院前院長陳冲與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爭議,當年也使王如玄請辭。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認為,未來政院若不尊重審議會決定,則勢必要付出政治代價。對此,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行政機關運作有其倫理」,最低工資要經行政院核定後公告,近年行政院也尊重審議機制,如果真的退回的話,行政院會提供相關原因,相信第二次審議會更完整,近幾年審議的過程中,勞資雙方調整越來越有默契,最低工資的目標為保障基層勞工生活條件,已成為近年大家共同追求的價值,之前的擔心應該不會再發生。政院草案重點是將審議指標入法,除CPI外,並明定10項得參採指標。同時成立跨領域研究小組先行評估,成員涵括學者專家,及與國家整體經濟社會情勢相關部會代表,每年4月擬最低工資實施影響報告,並於審議會30日前提出研究報告和調整建議。草案並明定勞雇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並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150萬元,且公布姓名及限期令其改善,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桃市產總則建議,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應比照立法院,全程公開直播會議過程,並在會後提供逐字紀錄,以利全民瞭解審議和決策過程;草案完全未處理台灣長期存在的家務移工與基本工資脫鉤問題,不能對此一重大的漏洞視而不見。
行政院調漲基本工資 時薪調升至183元、月薪2.7萬
行政院長陳建仁14日在行政院會上聽取勞動部報告「基本工資調整」一案,拍板後決定,為保障基層勞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同意核定本次基本工資調整方案,自113年1月1日起,月薪調升至2萬7470元,初估約有179萬名勞工受惠;時薪則調升至183元,調幅約4.05%,估約有60萬名勞工受惠。
民進黨施政願景高雄登場 李柏毅:做勞工朋友後盾
民進黨在全台舉辦「信賴台灣•溫暖好政」施政願景說明會,昨(5)日首場在高雄市左營區舉辦,由立法委員候選人、高雄市議員李柏毅領銜,邀請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戴瑋姍、勞動部長許銘春、民進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許智善、立法委員劉世芳、市議員黃文志、市議員李雅慧共同參與,現場共有30多個工會參加。「就在我們左楠!感謝許銘春部長特別返鄉,帶領各大工會領袖,一起到場挺柏毅、挺台灣!」李柏毅說,在許銘春上台前,他特別端上一杯咖啡,這杯咖啡從種植、採收、運送到沖泡的過程,都是由各行各業的勞工一層一層堆疊起來的,高雄的建設也同樣是這樣一層一層打拼起來的,在場的每一位朋友都是高雄起飛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李柏毅致詞說,從前高雄市長陳菊時代,他開始擔任幕僚到當選市議員,一直都在左楠服務,世運、巨蛋、高鐵、眷村都有他與夥伴拚搏的痕跡,因此基層勞工與工會朋友的心聲他最清楚了解,也相當關注勞工朋友生活與權益。劉世芳表示,總統選舉無論三腳督或四腳督,賴清德都是贏家,呼籲大家集中選票支持賴清德,立委選舉也大力推薦李柏毅。許銘春說,民進黨政府過去8年執政,基本工資增幅達32%,勞保明年度也已編列1000億預算,希望給勞工們信心,也希望勞工朋友繼續相信民進黨。李柏毅說,他過去的老闆都是女性,也在年輕時就被教導對女性的尊重,但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時常不經意地貶低女性,顯示出柯的價值觀本質就是歧視女性的,一如柯瞧不起雙北以外的城市,才會認為「鄉下要有鄉下的樣子」,這樣的特質若當總統,高雄只會是他心中永遠的鄉下。
疫後基層缺工 勞動部救餐飲業祭補助「月薪32K再領6千」
台灣新冠疫情全面解封,民眾與各行各業,慢慢恢復往日的生活步調,過去因為疫情而緊縮的旅宿業、航空業,開始招兵買馬;而缺工問題同樣很嚴重的餐飲業,也正在補足人力。針對餐飲業的缺工問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最新公布了「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針對餐飲業內外場、廚務人員專案職缺,每月經常性薪資新台幣3.2萬元起,經推介就業可再領每月6000元起的就業獎勵。針對餐飲業基層勞工大量缺工問題,勞動部提出能幫忙媒合找人的方案,但前提是,餐飲業者必須要開出每個月3萬2的薪資,只要達到薪資門檻,政府就能補助一般失業勞工每個月6000元;另外對於高齡、中高齡或二度就業者,全時工作最高也能補助1萬,最長補助期限是一年。經濟部表示,依訪談調查的結果,餐飲業主要大量缺工的職缺,主要是內外場服務人員及廚務人員,職務內容包含食品烹調助手(幫廚)、餐飲服務人員、餐食服務櫃台人員,不包含專業門檻較高的廚師。勞動部指出,依照經濟部參考政府統計及業者訪談所取的資料,設定專案職缺合理每月經常性薪資為3.2萬元以上。失業勞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受僱於餐飲業內外場服務人員,一般身分失業勞工,可給予每月6000元就業獎勵,如同月薪達3.8萬元,最長可請領12個月。另外針對中高齡者、二度就業婦女等失業勞工,全時工作每月可給予1萬元,如同月薪最高可達4.2萬元,部分工時工作,每月則給予5000元就業獎勵,偏遠特定地區人士,另有加碼補助,一樣最長可請領12個月。勞動部並呼籲,有徵才需求的餐飲業者,都可向經濟部提出職缺需求,同時至各地區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登錄求才職缺,發展署於收到職缺後即立即進行專案媒合服務,加速媒合有願意投入餐飲業工作的失業勞工。
3年大學+1年兵役可行? 立委批:恐兩頭燒卻兩頭空
自蔡英文總統宣布一年義務役期延長之後,國防部拋出3+1方案,盼大學生於3年內完成大學學業並以1年時間當兵,教育部隨即頒布「大學校院學士班學生就學期間服役彈性修業實施指引」,引發外界質疑。民眾黨立法委員張其祿批評,最後恐會落得兩頭燒卻兩頭空的局面。立委張其祿表示,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近5年來約8成高職生都繼續升學,有學者批評這與《技職教育法》目標相違背,將造成產業缺基層勞工,水電工、土木工等人才及技術傳承將越來越難。目前蔡政府「無頭蒼蠅式」的教育及國防政策,已讓國家蠟燭兩頭燒,年輕人無所適從。喊出3+1政策,3年讀大學、1年服兵役,張其祿表示,國際間確實有類似案例,例如以色列國防軍與耶路撒冷大學、希伯來大學等大學的「Talpiot計劃」,篩選優秀特定學生接受為期三年的學術訓練,後續分發到各軍種服役6年才能取得學位,但當中約僅四分之三能順利畢業,且性質仍屬於儲備軍官訓練團,對照台灣國防部與教育部主導的3+1政策確實是世界創舉。張其祿直言,全世界大學學制都是四年,某些專業科系更因專業實習更達到了5年制、6年制以上(如獸醫系、醫學系),學生在4年內光要消化一百多個畢業學分、完成學分少卻耗時的實習,就已經相當緊湊,教育部若要求學校及大學生為了「3年大學,1年當兵」,強行挪用原有的課程規劃及排課順序,不但在教育上有揠苗助長疑慮,可能使學生無法對所學精熟,更不要說要在實習中達到產學銜接目的,張其祿無奈表示,難怪有人說「最不懂教育的就是教育部!」張其祿提到,目前面對專業人才斷層,連水電、土木工都大缺人才,已有學者警示「高職生都去升學,未來找不到水電工」。在這種狀況下,教育部不設法改善當前大學教育與產業銜接失調問題、重振技職教育,反而要變相剝奪大學教育最精華的第四年實習、產學合作、進入研究室見習及職場介接之機會。此外,張其祿也認為,國防部若未確保挪用大學最後一年所做的兵役訓練,能夠真的符合備戰所需,更容易使大學教育與國防訓練兩方都呈現「半瓶水」,兩頭燒卻兩頭空。
技職生也變升學導向!水電、土木工未來更難找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5年來約8成高職生都繼續升學,學者說,這不僅與《技職教育法》的目標相違背,也造成產業缺基層勞工,未來要找水電工、土木工將愈來愈難。教育部統計,106至110學年,高職應屆畢業生繼續升學比例分別是79.4%、79.5%、80.6%、82.4%、81.8%,有逐年上升趨勢,而最近3年都超過80%。前教育部國教署長、台北市立大學名譽教授吳清山說,這麼高比例的高職畢業生升學,與《技職教育法》主張的「學生習得一技之長後投入產業界」的精神相違背,難怪現在水電、土木、建築、農業、機械等領域都缺基層工作人員。他認為,高職生畢業後先進入職場,如果覺得有所不足,再回學校進修,這才是最好的方式。「沒有了工人,產業要怎麼運作」?高雄市中正高工校長高瑞賢表示,當政府廣設大專校院後,台灣的教育就變了,科大會透過各種方式吸引高職生去升學。不過,高職畢業生進入科大,能學得更多專業能力,且科大透過各種利多招收高職畢業生,並保證跟產業對接,畢業後去台積電、聯電、上銀等大公司,領較高薪水,高職生當然會走升學這條路。擔任高職老師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副主委臧俊維則說,只有高職畢業學歷找不到好工作,因此家長希望孩子繼續升學。2、30年前高職生每班不到10人去升學,現在不去升學的不到5人,情況已完全顛倒。他近幾年都遇到有學生高職畢業後想直接去就業,但卻陷入猶豫。臧俊維指出,學生書念多了,想法就會改變,不想投入勞力密集產業,基層工作沒有人做,就要找外勞來填補。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東原表示,現在的台灣社會,只有高職畢業學歷找不到好工作,因此家長會希望孩子繼續升學,至少科大4年當中,可以讓自己技術更專精。教育部回應,對於高職畢業生選擇升學予以尊重,但會強化技術型高中課綱所重視的專業實作能力,在學生未來升讀技專院校時,仍能持續深化精進技術能力。
物價因素…基本工資連7年調漲 8成受雇員工感受不到
近年來實質經常性薪資一覽表基本工資連續7年調漲,從105年的20008元調漲至今為26400元,累計調漲幅度破31%,讓基層勞工獲得基本工資保障,不過,直接受益可能僅2成基層勞工,因為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顯示,若考量物價因素後,105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從39304至今為41538,7年來僅增加2234元,換算下來,每月實質薪資僅年增319元,以當前物價來看,等於每月多出來的薪資只能多買3個排骨便當。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全體受雇勞工經常性薪資為45306元,7年來累計調漲6269元、幅度為16%,不過,根據勞動部日前統計,基本月薪受益人數約175萬人及基本時薪受益人有58萬人,簡言之,16%很大一部分是基本工資貢獻,加上考量通膨因素後,說明為什麼近8成受雇員工感受不到薪資成長的主因。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直指,近2年CPI高漲,不是消費需求拉抬,而是俄烏戰爭、供應鏈失調所致,當生產成本高漲,企業經營會更辛苦,要幫員工「全面調薪」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國110年、111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53%、2.35%,勞工不禁想問,為什麼經濟成長的果實,沒分配在薪資調整上;人資專家楊宗斌直指,我國薪資調漲不易,最大癥結是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當生產機會在國外,企業就必須把部份資源分配出去。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實質經常性增加不明顯,除與近2年通膨有關,若拉長時間來看,台灣企業偏愛給獎金,因為這是比較有彈性的作法,當景氣好時,企業主會多發獎金,當景氣不好時獎金就少發一點;楊宗斌表示,經常性薪資就是「底薪」的概念,承諾員工後就無法任意調整,獎金發放除了與景氣有關,業務、全勤等獎金則與員工個別努力有關。辛炳隆分析,近年來加薪呈M型化,即政府規定的基層勞工基本工資,加上近來缺工問題,企業主一方面符合法規,二方面解決人力荒,另一個加薪重點是攸關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專業人才,加薪才能有效留才。薪資最不會變動的,辛炳隆指出,就是月薪3萬多的行政、事務等工作,不僅學習曲線不高,仍有一堆大學畢業生來應徵,供過於求加上取代性高,預估未來薪資也不容易調整。
財長稱可支應軍公教調薪3% 全教總:實際上是減薪3%
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在18日舉行的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公開表示,正面以待軍公教調薪,財政部長阮清華也回應,政府財政狀況足以支應公務人員調薪3%。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認為,按照物價指數來看,最新數據為112年4月份的105.11,對比兩年前110年4月份的99.35,兩年上漲5.80%,代表軍公教調薪至少要到6%才能跟上物價指數漲幅,不至於變成實質減薪狀態。倘若軍公教明年僅調薪3%,代表政府要對軍公教實質減薪3%。全教總表示,阮清華的說法是在幫政府帶風向,讓社會大眾對軍公教明年調薪 3%形成既定印象,其身為財政部長,該做的是明確指出,若明年僅調薪3%,這不是照顧軍公教,根本就是懲罰軍公教。全教總說明,以民國100年的退休的勞保養老給付為例:106年調整5.1%,預定112年調整7.4%,亦即到112年總共調整12.88%,反觀軍公教薪資從100 年至今,分別於107年調整3%,110年調整4%,倘若明年調整3%,則總共調整10.42%,比勞保養老給付還少了2.46%,代表在職軍公教調薪還不如退休養老給付的調整。全教總直言,勞保養老給付是依據物價指數調整,為合理的設計。但軍公教調薪沒有制度可言,因此出現在職不如退休,「這真是好棒棒的照顧軍公教!」政府若真正的照顧軍公教,就應該按照重要民生物價指數的漲幅調漲薪水。全教總認為,調薪是基本權利,維持軍公教的生活品質是政府的責任,因此支持合理的退休養老調整、照顧基層勞工的基本工資調漲,但反對把軍公教排除在合理制度之外。全教總強調,這兩年物價高漲,倘若明年軍公教僅是調薪3%,代表政府根本不把軍公教放在眼裡,因為調幅不如勞保退休養老給付、跟不上物價上漲幅度,更遠遠落後於重要民生物價的上漲。政府嘴巴說是感謝軍公教對國家重要貢獻、照顧軍公教,根本就是對軍公教的嘲諷,廣大軍公教吞不下去!
控訴北市聯醫照病比高達1比20成常態 工會要求儘速增聘人力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統計,各院區病房助理從2021年開始到2022年12月逐年下降,仁愛院區照病比更是經常來到1比20。工會23日召開記者會控訴,北市聯醫病房助理不足,卻得兼任傳送病人業務,要求北市聯醫儘速補足人力缺口。院方回應,人力若有不足影響政策推動,期待政府及各專家,給予指導共同解決。北市聯醫工會統計,2021年至2022年12月止,各院區病房助理數直線下滑,現在病房助理平均1人照顧14至20床,每日須紀錄病患進水及排出量,其中5到8床是全責照護病人,需要協助翻身、擦澡、餵食及換尿布。尤其仁愛院區人力嚴重不足,2年間病房助理數已減少2成,使得該院區照病比經常落在1比17至20之間。工會更控訴,各院區傳送員數亦持續減少,北市聯醫竟要求忙碌的病房助理擔下傳送業務,令不少基層勞工身心俱疲。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胡姓病房助理也說,1位病房助理照顧15到22床已是常態,還得負責將病人傳開刀房、洗腎等,實在難以負荷。尤其每次傳送病人至少花費半小時,若這段期間病房病人出事,究竟誰該負責?胡姓病房助理痛批,病房助理缺人、業務界線模糊,院方高層卻通通視而不見,呼籲北市聯醫立即補足人力,「請不要再濫用我們病房助理和護理人員的慈悲與善良。」工會理事吳承恩補充,北市聯醫去年起參加衛福部照護司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畫」,以致各院區全責照護病人增加,卻未見院方增聘人力,使得病房助理工作負擔越來越沉重,即使向院方投訴,這些問題仍無法被解決。工會呼籲,北市聯醫應補足病房助理人力、明訂照護比,並嚴格審查全責病患資格、明確劃分工作內容並補足傳送員人力。北市聯醫回應,醫院照護人力為醫療保健重要一環,院方感謝同仁全力配合執行全責照顧服務試辦計畫,將持續加強員工關懷與溝通,未來人力若有不足,影響政策推動,期待政府及各專家,給予指導共同解決。
要求經濟紅利全民共享 5綠委再喊普發1萬元現金
「還稅於民」的議題持續發酵,立法委員陳素月、劉世芳、莊競程、黃秀芳和許智傑等人,今(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稅收超徵4500億元,是因為企業營所稅成長幅度比政府編列預算高,這筆錢應該1萬元現金普發全民,經濟紅利應該全民共享,並照顧弱勢。疫情這兩年以來,台灣的經濟數據表現非常精彩,但貧富差距卻見擴大,主計總處早於本月21日發布薪資中位數,並指出去年各階層薪資都有成長,惟極端高薪族群成長最快,大幅推升平均薪資,以致領不到平均薪資67萬元的人數占比升至68.31%,續創新高。陳素月認為,主計總處數據這反映中產階層與極端高薪族群的薪資差距續呈擴大,疫情受害之產業眾多,底層庶民找不到工作機會,人民根本無感於中央的經濟數據,或是GDP超越日韓等創新高的經濟數據。陳素月主張,現在稅收超徵4500億元,是因為企業營所稅成長幅度比政府編列預算高,這筆錢應該1萬元現金普發全民,並將結餘用在可支配所得受到最大影響的族群,比如學生貸款的學生、勞工,與深受疫情影響的餐飲業、服務業等。她說,「讓從企業收到的稅收,與全民、艱苦人共享。」「全球通膨影響下,主計總處已下修今年的 GDP 至3.06%、明年則估計為 2.75 %,明年經濟狀況將比今年更為嚴峻。」劉世芳認為,經濟成長減緩加上物價飆漲,為保障弱勢,先前也與其他委員合作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讓最低生活費標準能更快速地調整,使中低收入家庭能及時獲得補助。她說,從過去金融海嘯的消費券,到新冠肺炎期間的3倍券與5倍券,在今年政府稅收超徵約4500億元的財政基礎上,政府應針對疫後經濟振興拿出對策。莊競程指出,中央政府連續4年歲計賸餘都超過千億元,明年度也編列1110億元還債,創下22年來最高,顯示執政團隊恪遵財政紀律,對國家未來整體財政絕對是好事;國人常說半導體產業是「護國神山」,如果這個產業所創造的經濟果實能夠真正照顧底層民眾,更有「護國」的實質效果。因此,他贊成主要由科技產業創造的超額稅收4500億元,交給全民共享,除了普發1萬元現金,也要加強照顧弱勢階級,並且對於受到通膨衝擊的產業持續紓困。黃秀芳也表示,行政部會經常說台灣狀況比其他國家好,實際勤走基層、和民眾互動時,感受到的卻完全不一樣,這樣說法真的沒有辦法接受,只感覺政府只看數字、冷冷冰冰,不知民間疾苦。她希望,政府能夠做到照顧國人是政府的責任,只看數據說話會失去溫度;不只是傾聽,更要聽得懂人民的心聲,知道人民的苦;經濟紅利應該全民共享,並照顧弱勢。「近來接獲許多基層勞工受疫情的心聲,受疫情影響收入銳減,加上隔離政策導致無法活下去。」許智傑感慨指出,今年稅收超徵4500億,政府秉持資源平均分配原則,應普發現金給老百姓才是最有感的政策。他說,雖政府多次重申振興券更有效帶動經濟,但庶民百姓卻不認同這個做法,政府就該回應民意,普發現金,幫助人民走出疫情陰影,也更能有效對抗通貨膨障,讓有政府會做事的印象更深得人心!
籲減免年輕人學貸 湧言會喊話政院:超徵稅收「重分配」
台灣今年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首度突破新台幣3兆元,財政部官員推估全年總稅收可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以上。對此,民進黨湧言會立委趙天麟、林楚茵、王定宇、前新竹市議員李妍慧及前新北市議員何博文舉行記者會,主張「經濟成果,全民共享」並提出三點訴求,呼籲政府在過年前應以現金或是消費券形式,將稅收成果與全民共享;再建議政府減免全台84萬年輕人的學貸,體恤青年世代的經濟壓力;最後則希望政府就受影響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等再行紓困。趙天麟表示,希望湧言會所提出的三點訴求,政府可以用最寬鬆的領取標準與最便利的領取方式進行,近日賴清德副總統在地方與黨員進行座談,也有不少民眾對賴清德反應政府在發放相關補助上,有太多限制與不便利的地方,因此希望政府在「經濟成果,全民共享」之餘,能夠「領取標準最寬鬆,領取的方式最便利」。「整體經濟情況不錯,它可能是反映在特別的幾個產業。」王定宇表示,台灣近年經濟成果豐碩,但在不錯的經濟成果之下,自己與其他出身基層的湧言會民代們卻發現,疫情爆發至今,不少傳統產業訂單都停了,甚至有企業將年假提早到1月8日,經濟狀況好的可能是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傳統產業狀況卻非常嚴峻,像是服務業、餐飲業、傳統菜市場都相當辛苦,「右手看到整體經濟狀況好像不錯,左手看到一大群人正在受苦,這是客觀的現象,身為民選民意代表,湧言會無法坐視不理。」林楚茵則指出,當政府預算已經達標時,這些收進來的預算就應該與全民共享,並補充這些多出來的預算多來自於營所稅,大企業在疫情中確實守住業績,各工廠線也如期出貨,但餐飲業、中小企業確實受到影響,希望這次超收政府能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何博文說,近年台股榮景與稅收多來自於半導體產業,升斗小民、小店舖、小吃攤卻受到疫情極大衝擊,政府幾波紓困卻手續繁瑣,政府為了不讓錢財流入不當管道,從中有很多嚴格審核,紓困金多流入到老闆、企業主手中,以至於基層勞工難以實際感受到政府紓困。何博文指出,希望政府在年關之前以現金、支票直接匯款民眾,使民眾感受到政府的暖意,讓稅收成果共享於全民。李妍慧說,這次湧言會主張稅收「全民共享」,這是一種「重分配」的概念,將政府從企業得到財富,平均分給民眾;前兩年晶圓片產能高速增加,以至於現在「去化庫存」,園區無薪假也悄悄開始,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將產能消化完畢,這次一波台灣經濟,雖然大企業賺了不少錢,但即便是新竹周邊園區基層工程師來說,都不見得能夠感受到經濟成長成果,只覺得物價很高,生活很辛苦;因此主張政府能就稅收「重分配」,讓更多民眾享受到實質稅收超徵成果,全國人民快快樂樂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