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法官
」 司法院 許宗力 法官 法官論壇科技監控設備使用率僅5%!挨批上億建置白花 基層法官有話說
知名遺體修復團隊「76行者」前總召陳修將虐殺女友,判10年10月定讞,卻棄保潛逃,外界質疑為何不採科技監控?司法院和法務部2022年啟用科技設備監控中心,但截至今年7月,命被告接受科技設備監控僅50幾案,設備使用率僅5.18%,立委批評花上億元建置設備宛如打水漂;但基層法官直言,要隨時掌握電子腳鐐訊號,對司法人力是沉重負擔。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身陷政治獻金申報不實風暴,檢方諭令會計師端木正200萬元交保、木可公關負責人李文娟150萬元交保、兩人均限制出境出海,是最近接受科技監控的案例。司法院與法務部2020年委託高檢署建置科控中心,斥資1億1753萬餘元辦理採購案,同年《刑事被告科技設備監控執行辦法》生效,並在2022年設置科控中心,每年另編2000餘萬元委外維護。然而使用率卻不如預期,審計部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11月底,各院檢機關命被告接受適當科技監控僅33案,其中院方約12案、檢方約11案;立委今年7月底調取資料,累計也僅50餘件。審計部指出,被告配戴或裝置的監控設備計有57套,與採購的設備數量1100套相較,使用率僅5.18%。立委林思銘說,不少立委質疑科技監控使用率偏低,本來希望運用科技預防嫌犯潛逃,法官、檢察官卻沒有好好利用。他呼籲要落實訓練,提高使用率,畢竟交保等手段,有錢被告並不在意,最怕的是自由被沒收。法務部次長徐錫祥承認,司法官目前不是很熟悉運作,將再宣導訓練。不過強制處分是司法官權利,只能多宣導以此作為羈押或交保等替代方式。有法官坦言,司法人力不足,讓被告使用電子腳鐐,除要寫裁定書說明充足理由,一旦出現警告訊號,誰來24小時掌握?過去也曾發生被告斷線失聯,法官緊急指揮警方拘提,被告辯稱未注意才漏接手機,法官只能無奈告誡。
大法官好扯1/憲法法庭一年只判決20件 地院法官每月至少結27件
司法院長兼憲法法庭審判長許宗力爭議不斷,對於龐大案件量壓垮全國法官,不但束手無策,司法院人事處,還要求所有法官「集體向社會發聲」、以爭取人力,讓全國法官看傻了眼。有法官眼尖發現,2024年已快過了一半,許宗力領導的憲法法庭,雖然帳面上結案數字不少,但實際上只對「3+1」個案子做出實體判決,相較於一般普通法院法官,每月至少要結20、30件案子,憲法法庭大法官的工作態度及效率,堪稱另類司法奇蹟。根據憲法法庭官網,大法官審結宣判的「3+1」個實體裁判案子,分別是:憲判字第一號的「販毒擴大沒收合憲案」,憲判字第二號的「無期徒刑假釋再犯部分違憲案」,憲判字第三號和第四號的「公然侮辱合憲案」。由於憲判字第三號和第四號的「公然侮辱合憲案」,是在同一天宣判的類似案件,有資深法官認為只能算是「1+1」案,所以從2024年1月1日至5月間,憲法法庭實際只對「3+1」個案子宣判。相較於2022年、及2023年,憲法法庭的實體判決數一樣很少,根據司法院統計,2022年判決只有20件,併案了16件,實體裁定1件;2023年的判決一樣只有20件,但一口氣併案了95件,因此實體裁判比例從2022年的1.16%,2023年一提升到5.06%,司法院自認為實體裁判比例「明顯提高」。立委開記者會關心基層法官工作量,認為電信詐欺犯罪猖獗,導致案件暴增。(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普通法院的法官可就沒這麼好命了!立法院2023年8月專題研究指出,近年司法案件量持續增加,法院及檢察機關未結之龐雜案件已成沉重包袱,其中電信詐欺犯罪猖獗即為案件量暴增主因之一,法官及檢察官處理案件過勞,恐連帶影響司法案件辦理效率及品質;以地方法院法官為例,2018到2022年度,平均每位民事庭法官每月辦結件數為27到30件不等,刑事庭法官更高達53到63件不等。這麼多的結案數,連立法院也認為,司法院應該「持續研謀善策,以減輕法官工作負擔。」許多法官不滿的是,司法院長許宗力領導的憲法法庭,15位大法官在2022年、2023年,各只結了20件實體判決,2024年目前只結了「3+1」件,可是許宗力卻對各審級法院法官的管考不遺餘力,根據司法院發布的《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規定,以一審為例,一般案件的結案期限為1年4月,如果期限到了沒結,就算遲延案件,須由各法院院長負責督促迅速辦理外,還要按月填具遲延案件月報表,層報司法院。在龐大的結案壓力下,士林地院法官李昭然2024年4月12日墜樓身亡,舉國皆哀,法官們自動發起「白花運動」,甚至要求許宗力下台,此時司法院才召開檢討會議,決議研議法官合理結案量、放寬管考、各法院研究報告採自由參加、及持續推動濫訴防杜等多項措施,以紓緩法官辦案壓力。全國法官發起「白花運動」,悼念士林地院法官李昭然,認為過勞司法難以提供良善服務。(圖/報系資料照)
虐殺性侵退休女師改判無期 基層法官痛批許宗力愛名
近期對於死刑是否存廢引發討論,而高雄男子劉志明虐殺性侵師鐸獎退休女老師,5度判死,最高法院發回,7日高雄高分院判無期徒刑。此消息讓被害家屬憤怒,更有基層法官批司法院長許宗力,「一個愛名的大院長,為了成就他死刑違憲歷史指標判決。」基層法官在內部論壇發文,標題為,「許宗力與他的最高法院兄弟們」,他表示,「左營哈囉市場退休女老師命案,果然在今天經高雄高分院更四審改判無期徒刑,這件起訴後,一直到更三審都是死刑,最高法院的兄弟姐妹們不屈不撓,每次都以各種理由撤銷二審死刑判決,終於高雄高分院更四審扛不住了。」法官說,「我無意涉入死刑存廢的正反意見,但現在死刑就是規定在那邊,你最高法院兄弟姐妹認為違憲,對這些怎麼想都該判極刑的案件,就應該直球面對聲請釋憲,而不是用這個極度浪費司法資源的方式,對下級審、被害人家屬以及一般善良民眾慢剮凌遲,合理懷疑這是不是在司法圈內一帶一入的高升提拔模式下,為了升官獲重用而形成的共犯結構?」法官指出,「一個愛名的大院長,為了成就他死刑違憲歷史指標判決,因此需要進行一些溫水煮青蛙式的『基礎建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質不判死刑,那麼為了實質不判死刑,就要找些會挺他的最高法院人選進去,這些人進入最高法院後,又會再拉些他可以控制的自己人進去,然後用各種連小學生都說服不了的理由一再撤銷下級審死刑判決,目的就是為了達成許院長的基礎建設。」法官表示,「這些人大概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讓人不齒的好事,因此不敢自為判決,但他們被一帶一入過,知道這是個有用的東西,於是再用上述的一帶一入壓力情境逼下級審就範,整個結構形成到澈底貫徹意志,甚至連句話都不用說,司法獨立可能有,只是越上面越少吧,因此,讓下級審又累又無成就感也羞於提及自己是法官的,不只許宗力,還有他的最高法院兄弟姐妹們。」據悉,2014年12月,失業男劉志明因不滿被分手,騎車到高雄哈囉市場,發現陳姓退休老師搶她汽車,拿鐵鎚猛敲她,並用手指性侵,把她的乳頭咬掉,高雄高分院更四審認為,劉不是計畫犯案,不符合「情節最重大之罪」,改判無期。
院長不適任1/許宗力心中只有死刑? 憲法法庭編制大、基層苦哈哈
士林地方法院風評能力俱佳的法官李昭然日前墜樓身亡,就在2024年4月19日李昭然頭七當天,又發生高等法院陳姓女法官在辦公室兩度昏倒、一度沒心跳,苗栗還有一位年輕優秀陳姓書記官疑似過勞死,讓社會大眾心中起了大問號:司法究竟怎麼了?眼見司法院長許宗力擔任審判長的憲法法庭,籌備多時的死刑大辯論上場,不少法官指出,許宗力對死刑存廢問題,似乎比基層死活更感興趣,難怪司法界憾事連續不斷。有法官透露,許宗力身為司法院長,本該多替基層爭取人力,心中似乎只有死刑等釋憲案件,一再擴編憲法法庭人力,憲法法庭只有15位大法官,助理竟多達31人,書記官和書記則合計27人(書記官18人、書記9人),另外還有4位研究法官,其中一位李姓研究法官回任法官好幾年不用辦案,讓法界為之側目。至於許宗力7年前上台成立的新聞及法治宣導處,竟安插7個小編專門做司法大內宣!憲法法庭組織龐大,15位大法官竟配置62名研究法官、助理、書記官及書記。(圖/報系資料照)有法官指出,憲法法庭配置的研究法官、助理、書記官及書記共高達62人,都算在司法院的人員編制內,難怪司法院人事處面對基層要求補充人力的呼聲雙手一攤,表示行政院給司法院的人員編制已到上限,沒辦法再找人,原來司法院人事處長協助許宗力,把許多可以辦案的人力,調到憲法法庭和司法院服務,難怪基層補不到人。基層法官、書記官面對如潮水湧進的眾多案件,只能坐困愁城,但憲法法庭和司法院卻擁有相當誇張龐大編制,等於變相掏空基層辦案人力,基層過勞死、加班苦哈哈也就不足為奇。此外,司法院長許宗力和總統蔡英文力推的國民法官制度,當成民進黨的司改政績,耗費了龐大司法資源和人力,司法院原先預估1年國民法官有300件,結果卻大幅縮水,2023年全國各地方法院總收案只有108件,審結件數更是少得可憐、僅16件,可是宣傳預算卻是編好編滿。國民黨立委吳怡玎2023年10月18日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指出,司法院在2021年到2024年分別編列7000萬元、6400萬元、1400萬元、1400萬元,合計高達1億6200萬元。國民法官制度第1年審結16案,司法院編列4年宣傳費高達1.6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國民法官制度花了納稅人1億6200萬元,結果一年只結16件案子,對其他司法預算產生排擠校應。尤有甚者,許宗力似乎忘記他手中擁有的龐大司法資源來自於納稅人血汗錢,相較律師界承辦國民法官案需自理財源和人力,當然無法與司法院抗衡,許宗力卻在2023年9月的律師節慶祝大會上,以輕蔑態度質疑律師界,「辯方在國民法官案件的表現,是一盤散沙」,引起律師界強烈反彈。更諷刺的是,許宗力領導的大法官會議曾在2019年做出釋字785號解釋,要求行政機關重視公務員的健康權,規定在3年內修法,保障公務員輪班和值班權益,不料修法後,不僅當初聲請釋憲的警消人員大喊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連經常工作超時的基層法官也認為修法內容換湯不換藥,怒指「有修法和沒修法一模一樣,真是了不起!」現在士林地院、高等法院、苗栗地院接連出事,大法官會議夸言的健康權,司法院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去要求行政機關。
法官墜樓引爆過勞積怨 法官論壇炸鍋怒火狂燒
優秀男法官選擇走上絕路,讓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年1月11日司法節宣稱「減輕法官負擔」的話格外諷刺,法官論壇12日有多位法官發文質疑司法院多年來未解決「法官過勞」問題,讓悲劇一再發生,還有人要求許宗力下台負責。案發後,法官論壇上就有人諷刺,沒有人曾真正在乎過法官過勞的問題,「不信我們來看看司法院未來所發的『官樣文章』新聞稿究竟寫些什麼?」許宗力12日晚間7點多發出「給法官的一封信」,但內容大部分與司法節要減輕法官工作負擔談話內容雷同,讓許多法官跳腳,痛批果然是「官樣文章」。有法官在論壇發文悲嘆,司法院為逢迎政客利益與民意,司法政策可說毫無主見,民眾隨口罵一下就心慌慌,卻又不從科學或專業角度解決問題核心,只知道搞創意加工作給法官,事事增加法官負擔,事事都要法官親自參與決定。反之,節省法官勞力的措施與法制,卻寥寥無幾,以致法官案件負荷年年上漲,管考也年年增加嚴峻,叫法官如何承擔。另有人說,法官過勞,很多根本上的亂源就是憲法法庭的大法官所造成,不用管現實上是否確實有足夠的資源,只會自詡人權美名,亂慷法官之慨,什麼程序保障、什麼減刑,都可不用經過立法程序、國會監督,高興就司法造法,反正不是大法官自己做;高興就隨便開個小門小縫,法官就要做到死,真的很可悲。有法官貼文質疑,案件發生了,司法院該不會只以「遺憾、請法官善用心理諮商等語帶過吧?」更有法官私下表示,司法院推動的司改,不僅人民不埋單,司法信任度低迷不振,司法高官每每遇到爭議判決時,第一時間「先打自己小孩給外面看」的做法,更是讓基層法官心寒。◎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司法內戰1/檢方免賠1.2萬讓他們吵翻天 疑官官相護惹怒基層法官
台南地院日前對施用毒品的一名陳姓女受刑人裁定強制戒治,不料遭台南高分院撤銷,而台南地檢署未將陳女前案的刑期計入,等於將她多關了26天,台南高分院為此決定補償陳女78000元,卻又認定這26天中有5天是台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郭文俐的「重大過失」,不該由國家支付補償金,因此代位求償、要求郭文俐賠償國庫12000元,引發一場「司法圈內戰」。法界人士指出,台南高分院的「刑事補償求償審查委員會」認定郭文俐有重大疏失後,由台南高分院向台南地院簡易庭向郭提告求償,不過簡易庭法官審理後,認為郭文俐處理本案並無「重大過失」、只有「抽象輕過失」,2023年11月23日判決免賠,但還可上訴。結果惹怒台南高分院,在官網發布新聞稿、公布上訴理由,還公開郭文俐的全名,並指責台南地院簡易庭違法誤判,且「所為論斷顯違反經驗法則和論理法則」。台南地院簡易庭判決主任檢察官郭文俐免賠刑事補償,台南高分院發布新聞稿反擊。(圖/翻攝台南高分院官網)台南高分院上述新聞稿公布後,反彈最激烈的不是台南地檢署,而是和台南高分院同屬審判界的基層法官,不少法官在司法院內部網站「法官論壇」PO文,痛批台南高分院「公器私用」、「干涉審判獨立」,許多法官也對PO文「按讚」表示認同。基層法官認為,既然台南高分院以「個案當事人」的身分提告求償,就不該公器私用,把上訴理由以新聞稿登載在台南高分院的官網。還有法官質疑台南高分院此舉,難道「不會讓民眾覺得是在對下級審下指導棋嗎?」「不覺得南高(台南高分院)角色有點混亂嗎?」另有法官將箭頭指向司法院,認為台南高分院自己官網登這種新聞稿就算了,竟連司法院官網也將新聞稿原文照登!台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郭文俐風評不錯,曾應邀演講環保議題,許多同事對她捲入刑事補償案叫屈。(圖/翻攝網路)由於基層法官炮火相當猛烈,逼得台南高分院不得不由發言人出面回應,並在「法官論壇」發表聲明,強調當初該院獲判敗訴時,許多媒體幾乎都按郭文俐的說法大登特登,可是收到判決書後,發現簡易庭判決沒有正確援引起訴事實、還張冠李戴,為了回應媒體平衡報導的公益目的,才發布新聞稿,而且基於課責原則,司法機關應該認真求償,不是「敷衍了事、官官相護」。只是台南高分院的聲明如同提油救火,激怒更多的基層法官,加碼砲轟台南高分院,有法官留言指出,「完全無法理解,似乎不說明還比較好。」還有法官說:「看完大部分人都覺得沒有增加對司法的信心,請不要這麼自我感覺良好好嗎?」「還不見你們檢討,這種二審新聞稿司法院也認為適當就是了?」「是不是只要以後當事人發新聞,高分院都要發一篇,不然哪個訴訟沒有公益目的?你們就不要打臉自己。」雖然也有法官PO文替台南高分院緩頰,認為台南高分院發布新聞稿只是說明來龍去脈,「應是正向處理事情的方法」,不過隨即遭其他法官打臉,認為整件事如果真的這麼正向,不會有這麼多法官在年底忙著結案的時候,還跳出來說話,並強調「身握權力而不知節制、自知的時候,更會讓人民感覺可怕。」
法官也崩潰2/律師辯護國民法官被指散沙 司法院擬找法助上陣挨批
國民法官制度是司法院重點推動的政策,甚至有司法高層認為「國民法官可以救司法!」不過實行9個月以來,各界毀譽參半,司法院長許宗力日前在律師節慶祝大會上,數度指責律師在國民法官案件上的表現是一盤散沙,形同掀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引起律師界強烈反彈,司法院採取補救措施,日前發公文要求各法院統計法官助理名額,疑似要將基層法院的法官助理挪用為國民法官的約聘公設辯護人,讓基層法官罵聲不斷。每年9月9日是律師節,全國律師聯合會今年邀請總統蔡英文、司法院長許宗力、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檢察總長邢泰釗等司法高層參加律師節慶祝大會,蔡英文致詞時提到,她上任以來,逐步落實《國民法官法》等各項司法改革,希望將國民的視野及經驗納入審判,也希望律師在個案當中為當事人爭取最佳利益,在臺灣邁向法治國家的過程中扮演維護民眾權益、落實公平正義的關鍵角色。司法院長許宗力在律師節慶祝大會中,批評律師在國民法官的表現是一盤散沙,引發軒然大波。(圖/總統府官網)不料輪到司法院長許宗力致詞時,他卻表示今年開始實施的《國民法官法》新制,各方指出檢辯實力不對等問題,而且最近幾件國民法官法庭審理程序中,顯現出相對於有組織、有訓練、有專職人力配置的檢方,欠缺有組織奧援的辯方通常單打獨鬥,即使3位出庭,也看不出團隊合作跡象,顯如一團散沙。由於許宗力致詞時批律師「一盤散沙」不只一次,激起台下律師們的憤怒,全律會也發表聲明認為「難以苟同」。司法院事後兩度澄清,強調感佩律師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努力付出,正積極研議妥適方案。司法院新聞及法治宣導處長陳婷玉也回應,相關問題會再跟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商,如果法扶律師的接案意願不高,會考慮透過司法院所屬法院編制內的公設辯護人上場,司法院也會對公設辯護人積極進行訓練。司法院發函各法院調查法官助理人數,基層法官認為是想挪用當國民法官的約聘公設辯護人,反彈聲浪高漲。(圖/報系資料照)不過有法官爆料指出,司法院已發公文要求各法院統計法官助理名額,懷疑要將法官助理挪用當國民法官的約聘公設辯護人,引起基層法官反彈。據了解,司法院前後共發兩次公文,要求各法院調查法官助理人力,不少法官認為這就是高層要動用全國法助的心思,也是想要收回各法院的部分法助名額,挪給國民法官的約聘公設辯護人名額使用。有法官指出,高等法院的法官助理名額多到「滿出來」,像高雄高分院錄取的法官助理還挪給司法院刑事廳使用,但是基層法的法助人力不足,連庭長和審判長都要共用法助,有些庭長還不好意思使用法助,大家都苦哈哈,居然還要動用地院法助的歪腦筋。另有法官表示,雖然司法院目前只說先盤點人力,但白紙黑字寫出來的,只是什麼時候做的差別,希望司法院不要成為基層法官的豬隊友,不管高層要怎麼拿著刀叉吃哪個位置,但不該拿著刀叉指向基層人員。還有法官認為,調解可以送去鄉鎮市公所調委會,為何還要占用法院資源?而且調解的時段很少,還被排滿滿,排都排不進去。
法官也崩潰1/詐欺案如土石流解方難尋 司法院要基層吃自己引眾怒
詐欺案件暴增讓政府傷透腦筋,警政署統計光是2022年投資詐騙財損就高達34億元,當詐騙案件如同土石流般淹沒司法機關之際,以往常被抱怨輕判詐欺案件的法院終於受不了,今年8月底卸任台南地院院長的董武全開出第一槍,希望檢方增加偵查中移付法院調解案件,為此,司法院高層一方面拜會法務部,希望取得共識,還對基層法院廣發公文,希望自行勻撥人力處理調解案件,讓人力原就吃緊的基層法院雪上加霜!根據司法院統計,地方法院的詐欺案件科刑人數自2016年起逐年遞增,近6年來詐欺罪的科刑人數,除了2021年因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因素稍減,其餘均在1萬4000件至1萬5000件左右。其中占比最高者為提供帳戶的普通詐欺及詐欺集團提款車手、電信機房的加重詐欺兩類案件,二者於2021年及2022年的終結件數依序為6902件、7654件與5178件、7826件,前者共增752件,後者共增加2648件,而全台檢察官及法官每月新收案件量,也視地區的不同,由平均的數十件飆升至破百件。前台南地院院長董武全卸任時致詞表示,詐欺案件太多,院檢都積案如山,基層叫苦連天。(圖/周志龍攝)今年8月30日卸任台南地院院長的董武全,在司法院舉辦一審法院院長交接典禮上表示,詐欺、洗錢及組織犯罪幾乎占法官每月收案量的1/3以上,其中詐欺案件太多,院檢都積案如山,基層叫苦連天,他也常聽到基層的檢察官說:「讓我們活下去吧!」無論院檢都苦於詐騙案件爆增。董武全認為,法院審判期間的案件調解數量大幅成長,希望檢方偵查案件的調解件數也能增加,以解司法於倒懸。基層法官的聲音,司法院聽見了,不過實際的作法卻讓基層法官炸鍋。有法官在司法院內部網站「司法論壇」質疑,指司法院日前發文要求「法院與相對應檢察署協商,勻撥適度資源辦理檢察官偵查中刑案擴大移付調解之事件」,簡單來說,司法院也認為偵查中移付法院調解案件很重要,可以紓解訟源、減少案子進入法院,但卻表明無法提供人力,要求地方法院「自己去挖東牆補西牆」。基層法官認為,地方法院辦案人力吃緊,司法院不該要求各法院「自己去挖東牆補西牆」。(圖/報系資料照)一位看不下去的法官指出,司法院彷彿認為每個法院都有一些閒置人員可以隨時使用,「請問親愛的大院啊,上哪去勻、上哪去撥?」法官說:難道開庭的配合不用連庭務員、書記官一起勻撥嗎?這位法官懷疑,司法院到底有沒有搞清楚基層司法事務官辦理的調解案件數量,再來找檢察署要案子調解呢?還有法官指出,提高調解案件是為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民事訴訟,但是在時機上尚未成熟、或是一直期待做出績效的同時勉強當事人調解,後續會產生更多問題,如果調解真的是解決積案的萬靈丹,目前績效最好的北部和中部的大法院,民庭法官應該會有舒服的辦案環境,但事實上卻不然。希望別把調解當作是解決積案的藥方,也別讓各法院院長為追求疏解訟源率,忽略人員配置的合理性。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被控性騷擾 遭起底曾任性別友善委員
前懲戒法院院長李伯道涉性騷,時任司法院祕書長林輝煌挨批知情卻未依法通報,「法官論壇」持續延燒。有法官痛斥2人是總統的特任官,不是一般的法官,「真是司法悲哀」,也有人起底,李伯道在2020年任司法院設立的性別友善委員,對照如今他的違失言行,更顯諷刺。李伯道昨發聲明稿表示,「媒體所指涉之當事人,因其職務上之關係,在懲戒法院工作期間,與本人有密切之工作往來,如果在若干場合,確有讓她感到不適,本人感到非常抱歉與遺憾,願意坦然接受司法院公正、公平的調查,並負起應負的責任。」被騷擾的女部屬丈夫,昨也在臉書上貼文,指妻子事後當時曾向時任司法院祕書長的林輝煌報告,林陪著她一起流淚,一起痛罵李伯道,「這個禽獸應該要下地獄!」她先生說,「至於李伯道,我當然會找到你,我一定會要你看著我的眼睛,對我說出,你欠內人的那一句道歉。」為了推動司法改革,司法院在2020年2月20日召開「人權與兒少保護及性別友善委員會」會議,許宗力院長擔任召集人主持會議。當時他說,「司法人員應與時俱進認知,學習新的人權、兒少保護及性別平權意識」,時任台中高分院院長的李伯道是司法院的與會代表。「法官論壇 」有人為此貼文感嘆,當年許宗力講的話「言猶在耳」,請許致力於建構一個對性別平權意識保持敏銳度的司法體系。還有法官怒斥荒謬,指李伯道向女部屬伸魔手還可以平安下莊?基層法官犯錯就要受最嚴厲免職處分,套句被告常用語「令人難以甘服」!另有人難過地說,司法院系統只能讓被害人以具名方式站出來捍衛自己,難道只要被害人不願申訴,就可造就長官、加害人雙贏的結果嗎?有法官質疑,為什麼祕書長聽聞被害人的求助後,沒有給予任何保護,仍要讓被害人選擇退讓?這是什麼司法鬧劇?也有人在論壇上說,看到被害人的聲明,「真的羞愧難當,沒想到貴為總統特任的終審法院首長,竟然做出這種事,不知是何臉面執掌著懲戒法院? 」、「演藝圈的性騷擾者,公開道歉、退出演藝圈,司法院的性騷擾者卻神隱躲藏,推給被害人承受壓力發聲明」。
大法官白忙1/說好的健康權呢? 基層法官怒:法律有修沒修都一樣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2019年做出釋字785號解釋,認為法律未能保障公務員輪班和值班時的健康權,要求行政機關3年內修法,不料考試院銓敘部去年修法後,不僅當初聲請釋憲的警消人員大喊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連經常工作超時的基層法官也大感不滿,怒指「有修法和沒修法一模一樣,真是了不起!」司法院成為法官們砲轟對象,人事處在法官內部網站陸續PO了近萬字的解釋文,宛如提油救火、愈描愈黑,澆熄不了法官們滿腔的怒火!大法官釋字785號解釋源起於徐姓等消防員不滿超時服勤,認為勤務時間每日24小時,再休息24小時(勤一休一)超時服勤不合理,2012年10月24日向所屬機關申請調整勤務時間為每日8小時、陞任為組員或科員、及給付加班費或准許補休假,都遭上級駁回,提起行政救濟也都敗訴,轉向大法官聲請釋憲。大法官釋憲指出,警消等業務性質特殊的公務員勤休方式、及服勤超時補償等規定,應訂定必要合理的框架性規範,相關機關的規範不足,已違反憲法服公職權及健康權,應於3年內修正。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修法後,今年元旦起施行新修正的《公務員服務法》第12條、及《公務人員保障法》第23條條文,不料內容幾乎換湯不換藥,基層法官大感不滿。司法院人事處去年12月間在內部網站指出,法官有周休二日,並非全年無休,不算是修正後的《公務員服務法》第12條第4項至第6項規定的「輪班輪休人員」,另外,「值班費走下神壇」,根據修正後的《公務人員保障法》第23條規定,「值班就是加班」,依「加班費支給辦法」第5條第1項的規定,辦公日加班不得超過4小時,假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月不得超過20小時。人事處還向基層法官溫情喊話,表示司法工作是高度責任制,相較於一般公務員,法官自發性加班不須待在辦公室,也不須「經機關指派」等限制,希望法官注意健康,「為國家為家人保重」。2021年底高雄城中城大火造成46人死亡,消防人員疲於奔命,共動員377人。(圖/報系資料照)基層法官看到司法院人事處的解釋,愈看愈火大,一位署名「低薪人」的法官痛批:「司法院整天說要對法官好,要改善法官環境,結果宿舍也不修,然後好不容易修法了,卻不趁這機會爭取法官的權益,結果有修法和沒修法一模一樣,真是了不起!」怒指司法院,「不加人手又不給合理補償,這是哪招?」署名「氣死」的法官提出質疑:「加班20小時以上就不用顧法官的健康?」「那值班就是加班法制的修改,有何意義?人事處應該妥善規劃人力資源、妥善適用人事法令,而非叫法官剩下的自己做功德。」另有一位署名「修法後更不利」的法官指出:《公務員服務法》修法後,法官族群變得更不利,如果要依法貫徹「值班等於加班」,就應該用時薪來核算。」還有法官指出,法官無法適用修法新制,「這真是這個號稱法治國家裡的最大笑話」,這位法官認為,或許法官應該「限量結案」讓案件暴增,那麼司法院或行政院就不會限制加班時數上限了。根據司法院2006年調查台北地院和桃園地院兩處法官工時,以每周5個「工作日」計算,法官平均每周工作時數約58.9小時,平均每日工作11.8小時。再根據司法院最新統計,全國法院一年新收案件逾350萬件,全國共有2127位法官,平均1人一年要處理1600件案,數字相當可怕,絕大多數法官每天都在跟案件賽跑,現在跟2006年相比,法官過勞更為惡化。有資深法官指出,大法官釋憲目的或許立意良善,但是國家的預算大餅就麼多,註定了每年的人事費大概就那樣,如何能滿足大法官的釋憲意旨?銓敘機關和人事機關只能改變修法後名目,服勤時數、限制、補休、給付名目增加,但人事預算無法增加,結果當然有修法和沒修法一樣。一位資深檢察官認為,大法官釋憲往往充滿高道德的人權標準和憲法意識,令人欽佩不已,卻不考量執行機關該如何落實,徒然引發民怨、落得白忙一場。
獨/只審過2年案件竟當庭長? 基層法官有意見、司法院仍過關
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昨天(26日)通過一審庭長任命案,其中最受爭議的是一位司法院調辦事法官,從檢察官轉任法官以來,只在桃園地院擔任2年審查庭法官,未曾真正審理一般案件,這次卻高升桃園地院庭長,人事提案公布後,引起基層法官議論,紛紛到法官論壇留言,不料人審會竟照案通過,不少法官認為堪稱司法院近年來大驚奇。據了解,這件人事案從7月20日傳開後,在司法院內部網站的法官論壇引起討論,有法官質疑這位檢轉院的法官審判資歷不足,懷疑他是否有能力帶領庭員辦案,有法官反諷說他沒調上級審,直接判一審當庭長已經算是「有情有義」,另有法官認為,累積很久的審判資歷,不如人家2、3年的司法行政資歷,也有法官認為,法院缺的是法官,卻接收一堆沒有用的庭長,根本沒有把解決法官人力不足的問題放在心上。也有法官留言聲援司法院,指法官調司法院辦事不見得輕鬆,回派庭長一定有經過考核,「有需要針對調辦事的學長姐這樣嗎?」不過,馬上就有其他法官反駁,表示沒有說調辦事不累、工作不繁重,只是工作再繁重,畢竟與審判實務不同,數年未參與審判,一回任就當庭長,實務經驗比庭員還少,這樣確堪表率讓庭員信服?「回任1至2年,再擔任庭長會很沒面子?」
學者轉任法官新制度 法界批恐成「近親繁殖」工具:奶嘴法官無益民眾
司法院表示為了要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增加法官進用方式,推動學者轉任法官新制度,但多數法官認為,這樣的司改政策會成為特定法學派「近親繁殖」的工具,讓沒有經驗的學者轉任審判工作,才是真正的「奶嘴法官」,無益民眾,是失敗的司改政策。法官論壇日前有人轉貼司法院的訊息,內容為只要是法律系畢業,曾任大學專任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6年以上,通過資格考及遴選後,經過法官學院訓練,明年就可進入審判機關擔任法官,但該貼文至今無人附和。多名資深法官舉例,大學應屆畢業生如果沒有意外,在隔年司法官考試合格後,需先經司法官學院受訓2年,最早約25歲左右開始分發,依法需擔任候補法官5年,再試署法官1年,在很順利的情形下,須審過約莫600件案件後,才可能在31歲取得實任法官資格。這些法官指出,以學者轉任法官來看,沒有豐富的訴訟指揮經驗,卻可以在短暫的法官學院受訓後,到法庭上審理案件,一定會狀況連連。先前許多沒有司法實務經驗的法官,就被外界譏為奶嘴法官,難道學者轉任會更有審判經驗嗎?他們質疑,學者轉任法官的遴選委員會,法官及檢察官及律師代表,都是先經司法院院長挑出人選再送該領域進行選舉,社會公正人士6人則是直接由司法院院長遴聘,這樣的組織有多元的意義嗎?有人批評,NCC主委陳耀祥也曾任大學助理教授,如果他又有意願轉任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司法院的法官遴選委員會也讓他擔任法官,未來人民告政府的官司,民眾會相信其審判公正性嗎。法界人士更憂心,學者轉任法官恐造成法界派系門生,互相拉拔進用的小圈圈,讓決定權繫於司法權貴。近年法官學院歷任院長呂太郎、周占春,都是理念相同的人,找來的講師也都是司法界的自己人,會不會因此造成法官受訓後,成為另種一言堂的思想改造。另外,多數基層法官表示,每天為了司法改革開啟的新增案件,累到案件辦不完,但司法院又要求法院院長抽閱法官裁判書,又要法官去心理健康諮商,如今又說要找學者來當法官,司法院不解決案量問題,只會不切實際的作秀與公關宣傳,這樣的司法改革讓人麻木,也讓人憂慮。
院檢又槓上!大法庭裁定累犯由檢方舉證 劍青檢改痛批:亂來
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昨天(27日)裁定,被告構成累犯的事實及加重其刑事項,應由檢方舉證,引來檢方一片罵聲,大法庭成員之一的最高法院庭長林勤純提出不同意見書,但無力回天。劍青檢改今天發出聲明反擊,痛批最高法院大法庭應光明磊落提出正確解方,勿胡亂下指導棋,自行造法,徒增基層司法人員工作負擔,更無助於實現正義本案導因男子張邱群因涉犯非法寄藏可發射子彈具殺傷力之槍枝、殺人未遂罪嫌,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起訴書未請求對張男的累犯規定加重其刑,且法院於審理時,檢察官亦未就張男構成累犯事實以及應加重其刑之事項,有所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但一審及二審法院判決時,自行認定張男犯行成立累犯,並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張提上訴後,最高法院承審庭認為有統一見解的必要,提案大法庭審理。刑事大法庭開庭辯論後認為,法院在審酌被告是否適用累犯規定而加重其刑時,訴訟程序上應先由檢察官就前階段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以及後階段應加重其刑之事項,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方法後,法院才需進行調查與辯論程序,而作為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劍青檢改質疑最高法院經常吹毛求疵撤銷下級審判決,是造成基層工作負擔的始作俑者;其次,大法庭裁定錯誤解方,反增加基層司法人員無謂的工作負擔;再者,大法庭捨棄「前科表」不用,改要求審查海量的執行文書,實在太離譜。劍青檢改呼籲,大法庭不應變相技術性妨害基層法官適用累犯規定,使被告犯行無法受到妥適的刑罰,這樣反而將禍及基層法官及司法自身。
干涉台義爭女案 法界憂憲法法庭成「第四審」
針對義大利藍姓富商和台灣詹姓前空姐爭女案,大法官憲法法庭18日晚間裁定暫停執行交付女兒給藍男,但裁定一出,立刻使基層法官炸鍋。因為早在年初《憲法訴訟法》施行前,法界便擔憂憲法法庭會不會成為「第四審」而爭論不休,《憲法訴訟法》新制上路後前天的「天字第一號」暫時處分裁定,再度引發這個疑慮。司法院再三強調,憲法法庭採用裁判憲法審查,並不是第四審,而是一種「特殊的救濟制度」,民眾如果認為對自己不利的終局裁判有牴觸憲法,可聲請釋憲,如此可使大法官從對法令的憲法審查,擴大到對法院確定終局裁判的審查,是人民基本權保障的重大進步。憲法法庭18日在裁定理由中指出,富商和空姐跨國爭女,攸關女童身心能否健全發展的憲法權利,如決定不當將使女童遭受難以回復的重大侵害,基於事件具急迫性和必要性,且無其他手段可避免,因此有其必要。但有法官認為,富商聲請交付女童的強制執行,已歷經一、二、三審裁准,憲法法庭是基於何種急迫性和必要性,必須推翻先前各審級的認定,大法官們並沒有具體說明。還有法官質疑,跨國爭女案的暫時處分,算不算是「終局裁判」也有待商榷。女童親權的判決結果,也不見得會牴觸憲法。如果大法官認為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全發展是憲法重要權利,那將來無限上綱,所有人民相關權利都屬憲法保障範圍,所有定讞的案子都可以聲請釋憲。一名法官則抱怨,所有基層法官都是辛苦開庭審案,像家事案件,法官還要指派如社工、家事調查官和程序監理人,進行各種調查,最後卻被憲法法庭一句話全部推翻,難道是在做辛酸的?不過仍有法官認為,無需爭論第四審的對與錯,因為從《憲法訴訟法》的「訴訟法」就可看出,它就是一個全新創造出來的審級。之前大法官解釋也曾有當事人拿著自己個案判決聲請釋憲,後來最高法院依大法官解釋改判的情形,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法官會議乃至於憲法法庭,本來就是最高法院的上級審,所以不用過度在意。
前法官遭控詐領加班費 開庭反批基層超時工作「國家才不當得利」
前士林地院法官陳梅欽,遭控浮報詐領加班費,另涉嫌收受律師賄賂及性招待,不明財產計有1537萬元,陳19日開庭抗辯,表示法官實際工作的時數遠超帳面上的申報時數,「不當得利的是國家!」也質疑檢方計算他的不明財產根本不符,不知道哪裡生出來的,陳因越說越激動,法官還叫他冷靜一點再說。檢方起訴,陳疑似自2012年起,多次私下接受律師賄賂及性招待,陳與妻子的銀行戶頭,7年多來有178筆不明現金,涉及財產來源不明罪及貪瀆罪。陳梅欽當時應訊時表示,這些現金包括短期借貸收利息、幫人刷卡買名錶、此外還有母親過世時的白包、房屋租金等等。19日開庭時他持續澄清,表示檢方指他增加1537萬,但他自己查看帳戶,郵局只增加1萬多,台銀增加6萬餘,合庫增加7萬,反問1537萬怎麼來的?沒有硬要說有,根本像是「國王的新衣」。至於浮報加班費,陳梅欽也激動反駁,表示法官的工作量極大,司法高層知道法官的工作量嗎?還說他的實際加班時數,早就超過他申報過的加班數,不當得利的是國家!只管統計未結案數量,有管法官負荷超重嗎?該死的還是基層法官。陳的辯護律師則說,陳是誤寫加班日期,沒有詐欺犯意,財產來源不明的證據也顯然不足,法官庭訊後諭知,由於被告無罪答辯,審查程序完畢,將移由審理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