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動脈
」 中風「走路」需三大系統完整 長輩走不穩原因多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如何走穩每一步並預防跌倒,是年長者照護的一大關鍵。醫師建議,可就醫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來協助全面評估。「走路」需三大系統完整 肢體運動、小腦平衡及感覺系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說明,一般而言,要能夠走路需要具備三要素,第一為肢體運動系統、第二為小腦平衡系統,以及第三部份為感覺系統的完整。身體結構性病變 中風、脊椎、神經病變與心臟疾病林志遠進一步說明,涉及走路的身體結構性病變的一些常見原因如下。1.在大腦方面,若病患有腦中風導致肢體乏力,腦脊髓液造成水腦症影響腳的運動神經元及運動皮質脊髓束,大腦因為長期高血壓、多次小中風、或一些大腦髓鞘因感染、營養維生素B12缺乏、甲狀線疾病代謝異常而白質病變,造成運動皮質脊髓束訊號傳導不佳。2.基底神經核退化所產生的巴金森氐症及相關症狀所導致的運動障礙。3.小腦中風或退化、甚至癌症引起的副腫瘤症候群(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產生抗體攻擊小腦等因素,導致平衡協調出現問題。4.脊椎部份常見的有頸部退化由外側壓迫到運動皮質脊髓束,脊椎嚴重側彎,脊椎狹窄及退化,另外因長期使用胃藥或吃素所引發的維生素B12缺乏,引發腳部無力或本體感覺不良,而走路不穩。5.骨骼肌肉相關的疾病則包括髖關節及膝關節等,另外肌少症或糖尿病所引起的肌肉肌萎縮。6.神經部份則有嚴重的本體感覺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造成走路不穩。7.心臟血管方面則包括了喝水不夠,瓣膜性心臟病及心律不整,心跳長時間暫停停頓超過3秒,或頸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狹窄等因素導致心臟輸出及大腦灌流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走路不穩。步態不穩也恐與藥物相關 就醫務必攜帶藥單!除了身體結構性病變外,不適當的藥物使用如安眠藥,利尿劑、心血管肌肉放鬆的鈣通道阻滯劑,泌尿科攝護腺α受體拮抗劑可以放鬆血管和前列腺的平滑肌,進而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或頭暈,一些抗精神用藥也可能導致類巴金森氐症狀,進而引發步態不穩。林志遠建議,就醫務必平常使用的藥物實體或藥單、藥袋給醫師參考,雲端系統雖然也可以查到病人用藥,但這些資訊字體很小,缺乏劑量等訊息,若有實體藥物及清單,則可以加速醫師找出走路不穩的原因,並立即給予調整藥物建議及衛教。
頸椎病六種類型報你知 中醫治療有一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頸椎病是由頸椎本身、周邊肌肉筋膜、血管、及組織發生質變造成肩頸周圍不舒適症狀所統稱的疾病症候群,頸椎間盤退化甚至突出,或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化性病變所導致脊髓、神經、血管損害都是常見的病因。中醫師周大翔表示,由於現代人電腦文書工作時間過程、低頭滑手機、不當姿勢等,或因為壓力過大加重頸椎問題。事實上,除了以上常見原因外,人類工作的動作模式都會間接造成頸椎周圍張力的受力過大,長期累積不當張力於頸部,最終造成局部損傷。周大翔中醫師依據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和症狀表現,將頸椎病歸納為6種類型:一、頸型頸椎病俗稱落枕型頸椎病,通常發生在頸椎病的最初階段,主要由頸椎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及肌筋膜等受到過度刺激導致發炎症狀。臨床症狀表現通常伴隨上背部肌肉痠痛,向上延伸至頸後部位及後腦,嚴重時甚至蔓沿至頭頂及眼眶周圍痠脹疼痛,此類患者常見頸部偏歪、活動角度受限、頸椎及肩胛骨周圍肌肉緊繃等。二、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多由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頸椎關節和韌帶的鬆動及錯位等,造成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而引起,除了基本的局部痠脹症狀外,頭、頸、肩、臂、指產生疼痛及放射性麻脹及感覺異常為主的症候群。症狀通常於夜間睡眠或晨起加重、固定壓迫姿勢過久,反覆發作。三、椎動脈型頸椎病此型頸椎病主要影響椎動脈血液循環狀態,椎基底動脈負責大腦後2/5的血液供應,因此椎動脈在頸椎病變時造成的血流循環障礙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容易造成頭痛、眩暈、猝倒、視力障礙、耳鳴等症狀。發病與頭頸活動有關,檢查時使患者坐正,令其頸部盡量後伸,再令其頸部左旋或右旋,若出現頭昏、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建議至醫院進一步檢查追蹤確切病因。四、交感型頸椎病此型因為直接刺激或壓迫交感神經末梢,或通過頸脊神經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經的異常興奮或抑制造成交感神經症狀。頸部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於頭面部、頸部、上胸部、皮膚汗腺、咽喉黏膜、瞳孔括約肌、眼瞼平滑肌、上肢血管、頸內外椎動脈及心臟等,故症狀表現會繁雜多樣,包括上半部軀幹、頭部、上肢及臉部五官和內臟,頸部交感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均受影響。五、脊髓型頸椎病此型由於椎管狹窄損害脊隨,且病程緩慢進展,表現為下肢遠端麻木、肌力下降、肌張力增加,常伴有大小便障礙等。發病症狀嚴重,臨床上也因為症狀表現多為遠端而常誤診,一旦延誤診治可發展為不可逆神經傷害。六、混和型頸椎病混和型頸椎病是指上述任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症狀合併的頸椎病,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一般來說,隨著病程進展及影響面擴大,伴隨兩種以上類型所造成的痛苦程度上升後才積極就醫才是臨床上最常見案例。中醫治療頸椎病由頸椎病定義及分類,周大翔中醫師歸納出所需治療的脈絡,中醫治療頸椎病分成:1、局部結構及組織狀態的治療處理2、結構周邊及患處延伸部位的代謝循環改變中藥治療:透過舒筋活血藥物促進局部微循環,改善因局部氣血瘀阻造成組織及神經根卡壓造成的兼症,加上對應適應症的清熱藥物可以加速代謝局部發炎物質,甚至在中醫整體醫療思維的治療方針中,利用補法來強化四肢、腰背氣血及肌肉狀態,透過核心肌群及頸椎外的肌群強化來分散頸椎周圍肌肉負擔。針灸治療:透過針刺改變局部肌肉筋膜張力,放鬆頸椎周圍及神經根周圍肌肉筋膜的緊繃狀態,適度釋放張力讓卡壓力道減緩,透過穴位能量喚醒加上經絡能量暢導及疏通來改變局部微循環的瘀阻卡壓狀態。拔罐治療:透過適當的拔罐吸力,從頸椎周圍淺層肌肉筋膜的調整,以達到藉由筋膜放鬆來改變深層氣血瘀阻的卡壓狀態。針刀及筋膜針手法:對於頸椎病因中較嚴重及卡壓狀態較複雜的疾病狀態,包含椎間盤突出、骨刺擠壓周邊組織、肌筋膜沾黏及部分纖維化等等,麻脹症狀已經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及品質,需要爭取時間緩解症狀的頸椎病,建議透過針刀、筋膜針法及手法搭配治療來強化治療效率。 頸椎病是臨床上常被忽視的疾病症候群,初期症狀因為尚可忍耐且是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的輕度症狀,經常利用止痛藥物及緩解貼布阻斷當下不舒服症狀後,沒有積極治療病因。然而阻斷感受卻沒有將頸椎周邊狀態改變成健康狀態,持續讓頸椎維持錯誤的傷害模式,日積月累往往讓症狀持續加重,甚至在頸椎病分類上變成混合型,除了透過改變成良好的生活姿勢習慣,在症狀初期輕症時,周大翔中醫師建議尋求合格醫師治療,避免疾病進一步惡化。
婦一碰眼科手術就暈眩! 醫揭5種可能原因
一名70歲女性發現近年來視力漸趨模糊,前往就醫後發現是罹患了白內障,並由眼科醫師安排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到了正式動手術的時候,以為可以重獲新「視」界,無奈只要一躺上手術檯,眼前景物就會開始旋轉,甚至感到噁心嘔吐。這名女性本以為是因為過度緊張,導致手術無法順利進行,於是只好延後開刀。兩週後再上手術檯,一躺下又是相同的情境,手術只能再度延期,難道復明無望了嗎?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專科陳建志醫師以及精神科專科曾秉濤醫師指出,只要搞清楚成因,並對症下藥,仍是有機會解救靈魂之窗。眼科手術做不下去跑來暈眩門診?醫:這些原因勿忽視!在暈眩門診中,因為眼科手術而導致暈眩症狀的人確實不多見,而這名女性也很納悶,只是開個眼科手術,甚至還沒動刀就發生狀況,為什麼本來是看眼科,還要跑到暈眩門診呢?實際上,這類發生在眼科手術的暈眩現象又叫做「眼科手術暈眩症」(ophthalmologic-operation dizziness/vertigo),主要發生在眼科當中最常見的白內障手術,主要成因有以下5種:1. 耳石脫落非小事,沉積在半規管內讓你暈!當耳石顆粒自橢圓囊內的耳石斑脫落,再順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於後半規管或水平半規管,就會在患者躺下時,因慣性及重力作用,繼續帶動內淋巴液流動,導致患者以為還處在改變姿勢的狀態,引起眩暈及眼震。2. 耳石也會跑錯棚?黏著在頂帽照樣暈!當耳石順著內淋巴液循環,沉積於半規管根部壺腹內,黏著在頂帽上,就會在患者躺下時,因重力作用,使頂帽向低處彎曲,讓患者以為一直在改變姿勢,進而引起眩暈及眼震。3. 過敏人要小心!耳石斑向上浮起宛若大怒神過敏體質會使耳蝸分泌出蛋白質濃度較高的內淋巴液,比重也較高,一旦患者躺下,橢圓囊內耳石斑的比重便相對較低、向上浮起,患者會以為身體正向下墜落,引起眩暈及眼震。4. 牽一髮動全身!「這裡」暴露在頭顱內一躺就暈上半規管上方缺乏骨性外殼,跟顱內之間僅隔一層薄膜,甚至直接暴露於腦脊髓液中,就會在患者躺下時,產生多餘的內淋巴液擾動,引起眩暈及眼震。5. 血管也會「擾民」!基底動脈狹窄易引發眼心反射若基底動脈因動脈硬化而狹窄,在眼科手術時,便容易誘發眼心反射,導致心律降低、心搏輸出減少,進而使得基底動脈血流減少,腦幹因而發生缺血,引發眩暈及眼震。▲圖為內耳機轉所引起的眼科手術暈眩症。眼前的黑不是黑!解決暈眩,眼科手術有望順利進行陳建志醫師、曾秉濤醫師表示,若患者本身已有暈眩症,建議先治療暈眩,而後再考慮接受眼科手術,否則暈眩引起眼震,手術就難以施行精準。若是上述病因1及2,則以「耳石復位術」為主,把耳石轉回橢圓囊內,即可痊癒。若是病因3,應先找出過敏原並加以迴避,不然就只能口服抗組織胺,使內淋巴液比重回復正常。若是病因4,目前沒有特殊方法可以根治,除非透過手術修復;若實在難以進行手術,就只能請患者睡眠充足,避免偏頭痛發作,以此增強腦幹抑制眩暈及眼震的能力。若是病因5,會建議口服抗血小板劑或高濃度二十碳五烯酸,增加血球通過狹窄處的能力,預防腦幹中風。
24歲工程師「1週內腦梗2次」 生活習慣曝光…醫揭高危險族群
大陸24歲男子小方(化名)長得瘦瘦高高的,一直以來身體都挺健康的他,卻在1週內2次腦梗住院治療。浙大一院總部一期急診創傷中心主任楊小鋒主任醫師表示,過度疲勞、長期作業、熬夜、肥胖、高血壓、炎症感染等因素,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也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更易發生腦梗。綜合陸媒報導,小方回憶,「我是程序員,第一次發病是白天上班時間」,當時他突然出現像針扎一樣的頭痛、說話不清的情況,被同事送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總部一期急診,接診完善檢查後,發現他的腦基底動脈閉塞、左側椎動脈局部重度閉塞。「這種情況屬於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也就是俗稱的腦梗,幸好送醫及時,立即進行了顱內血管取栓術。」前來急診科會診的神經外科沈建副主任醫師表示,取出血栓後造影提示血管顯影良好,閉塞部位成功開通,手術順利。然而,就在小方出院後沒幾天,他突然癱倒在地,一側肢體偏癱,口齒不清,等到被家人送到急診時,已經有點意識不清了。檢查後發現,小方的基底動脈再次有閉塞傾向,緊急手術在閉塞血管處放置了支架,危機再次解除。「第一次取栓後發現他的血管光滑,血流通暢,無明顯狹窄,不需要放置支架。」沈建副主任醫師表示,腦梗過的人發生二次腦梗的概率本就比一般人要高,但小方短時間內兩次腦梗發作,考慮還是可能存在血管炎症等問題。目前,小方已經再次康復出院,神經功能完全恢復,最近一次覆查血各項指標全部正常。浙大一院總部一期急診創傷中心主任楊小鋒主任醫師表示,過度疲勞、長期作業、熬夜、肥胖、高血壓、炎症感染等因素,都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也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更易發生腦梗。而小方作為程序員,不僅每天久坐不動,工作時間長,熬夜也是家常便飯,長期作息不規律,發病前隨團隊駐點某單位加班加點工作,每天都睡眠不足,跟腦梗相關的高危因素基本都占了,再加上剛剛陽康不久,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發生腦血管意外的風險自然也就增加了。浙大一院神經外科主任詹仁雅教授提醒,如果出現突然說不清楚話、嘴巴歪、一側手腳無力或一側的面部、手腳麻木等情況,要高度警惕卒中發生,要立即就近送達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或卒中中心單位,越早發現、越早的規範治療,可增加恢復機會,效果也越好。
女星狂流鼻血檢查發現患「2大隱疾」 醫師警告嚴重恐失聰失明
女星張棋惠以歌手身分出道,近年則活躍在綜藝圈,她近日透露去年本土疫情升溫時,她靠著業配跟代言,讓自己不受到太多疫情影響,但她卻在去年一個月狂流兩次鼻血,爆2種隱疾嚴重恐失明、失聰。張棋惠檢查發現她腦血管太細,造成循環不良,若嚴重可能造成失明失聰。(圖/翻攝自張棋惠臉書)據《TVBS新聞網》報導,張棋惠去年發現自己一個月內就流了兩次鼻血,讓她去急診檢查,沒想到竟然是「隱性鼻子過敏」,隨後更發現她腦後的「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張棋惠表示,現在她只能靠吃藥去撐開,因腦內血管太細,有時候會無法對焦在別人身上太久,或邊看邊突然暈眩,嚴重會看不到、聽不到。
「不吃藥」血糖飆3倍!40歲工程師驚爆急性腦中風
86歲女病患,本身患有高血壓與心房顫動,生活尚可自理。某天突然左側肢體無力與眼睛偏斜,呈現半癱,立即送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就醫。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確認為急性顱內大腦動脈堵塞。在神經內科趙怡靜醫師與神經放射科李喬華醫師評估與解釋風險後,掌握黃金時間三小時內,趙怡靜醫師先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接續再由李喬華醫師進行動脈內取栓手術。趙怡靜醫師表示,透過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和動脈內取栓1個多小時手術,使得全阻塞的血管獲得部分暢通,缺少血流的腦細胞獲得了更多的灌注。兩個禮拜後女病患順利出院,已經可以自由行走,生活上可以自理。李喬華醫師也提到,另一名約40多歲男性工程師,本身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但最近服藥順從性不佳,某日突然出現意識昏迷與去大腦皮質反應,立刻送到急診室搶救,病患血糖值高達400毫克/分升(mg/dl),正常人為126毫克/分升(mg/dl)以下,暴增3倍多。經檢查後,診斷為後循環雙側脊椎動脈與近側基底動脈阻塞。李喬華醫師建議,民眾如果有三高問題,一定要按時服藥,減少血管病變與損傷導致急性腦中風的機會。另外,也建議民眾要定期健檢。李喬華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對於顱內大動脈阻塞的動脈內取栓手術,打通率為59%至88%,術後90天後追蹤,有良好預後的比率占33%至71%,但有可能出現顱內出血比率為7.7%,動脈取栓與靜脈溶栓都有風險,但越早發現越早送醫,就越有機會獲得更多可能的治療方式。趙怡靜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發現以下症狀,可能就是急性中風的徵兆, 一定要儘快就醫。BEFAST(盡快)B: balance 走路不平衡,不穩E: eye 眼睛偏斜,視力模糊複視F: face 臉部或嘴角歪斜A: arms 手腳無力或偏癱S: speech 口齒不清或詞不達意T: time 盡速送醫
人夫中風!手機落入妻子手 驚覺「包養小三20年」還送豪宅同居
一名杜姓男子1991年和妻子結婚,但卻在外包養一名黃姓女子當小三,甚至還買一間豪宅給她住,兩人暗通款曲了20多年,而且連小四都有!杜男這些不為人知的地下情,一直到2018年他因中風送醫急救,妻子檢查他的手機時才曝光。杜妻怒向小三黃女提告,法官判黃女應賠償50萬元給杜妻。判決書指出,杜男於2018年6月29日身體不適,送醫確診為腦基底動脈缺血性中風,於是手機落到妻子手上,發現竟有他和另一名顏姓女子的出遊照,但卻始終找不到老公和顏女上床的證據。不過,顏女其實只能算是小四,被告上法院的黃女曾在另一起案件中自認與杜男交往20多年,所以黃女才是貨真價實的小三。黃女坦承杜男長期給自己生活費,還授權讓她使用杜男的信用卡,杜男甚至買了桃園市蘆竹區的房子給她,自己持有一把鑰匙,兩人有同居的行為。杜妻得知這些事情之後大受大擊,罹患混合焦慮及憂鬱情緒的適應障礙症,必須長期接受追蹤治療,並將黃女一狀告上法院。(示意圖/Pixabay)桃園地院審理此案,黃女辯稱自己和杜男交往20多年從未發生過性行為,而且事事被杜男掌控,只要沒馬上回電就會被他辱罵,多年來都一直很無奈、默默忍受,並且杜男也沒有固定給自己生活費,自己更是很少使用他的信用卡。對於元配要求的100萬賠償金,黃女認為實在太高,應該要減少9成,只願付10萬元。法官認為黃女與杜男交往20多年,已破壞元配婚姻、侵害配偶權,依損害賠償判黃女需付給元配50萬元,全案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