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天氣
」 天氣 颱風 氣象 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署陸警範圍升級12縣市!康芮颱風「最搖滾時刻曝」恐掀12級強陣風
康芮颱風今(30日)上午已增強為強烈颱風,中央氣象署清晨也齊發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陸警範圍續升級,目前共12縣市納入警戒範圍,另有6縣市遭列淹水警戒區。對此,氣象署示警,今天晚起至周五(11月1日)清晨,將是颱風影響最劇烈時間。強颱康芮持續朝台灣逼近,預估明(31日)中午至傍晚將在花蓮以南登陸,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海陸警,針對陸上颱風警報範圍再擴大,包括宜蘭、花蓮、台東、南投、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及恆春半島等12縣市全列警戒範圍。康芮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齊發,中央氣象署預估,今晚起至周五(10月30日至11月1日)將是颱風影響最劇烈時間。(圖/擷取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發布淹水警戒區,今日淹水警戒地區為,宜蘭縣(羅東鎮、蘇澳鎮、冬山鄉、五結鄉)、花蓮縣(花蓮市、新城鄉、吉安鄉)、台東縣(池上鄉、關山鎮、長濱鄉);周四、周五(10月31日、11月1日)淹水警戒地區為,新北市(淡水區、瑞芳區、三芝區、石門區、金山區、萬里區)、基隆市(中正區、仁愛區、信義區)、宜蘭縣(宜蘭市、羅東鎮、蘇澳鎮、礁溪鄉、壯圍鄉、員山鄉、冬山鄉、五結鄉)、花蓮縣(花蓮市、鳳林鎮、玉里鎮、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光復鄉)、台東縣(台東市、關山鎮、卑南鄉、池上鄉、長濱鄉、太麻里鄉)、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對此,氣象署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康芮風雨最猛烈時間將落在今晚起至周五(10月30日至11月1日),北部、東半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需留意豪大雨的發生,尤其東半部地區恐降下豪雨以上等級的雨勢,直至周五早上過後風雨才會逐漸趨緩,不過屆時西半部及馬祖仍要留意較強風雨。至於風勢部分,氣象署說明,蘭嶼、綠島、澎湖今天有11至12級強陣風;桃園至雲林、台東沿海、恆春半島及馬祖有9至10級強陣風,其他沿海空曠地區及金門也有較強陣風,隨著風力逐漸增強,沿海空曠地區及離島將出現9至12級強陣風,颱風中心附近區域有局部12級以上強陣風。
未來一週降雨機率高 康芮颱風「週四週五」離台最近不排除海陸警
輕度颱風「康芮」路徑持續西修,中央氣象署預計,康芮將在週二增強為中度颱風進逼,週四和週五最靠近台灣。屆時颱風中心可能自東北角近海通過,超過半個台灣都會在暴風圈內,不排除發布海陸颱風警報,且若康芮路徑再西偏,則不排除登陸。氣象署指出,假如康芮真的在台登陸,將是睽違57年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中央氣象署27日下午在粉絲專頁發布颱風動態,表示康芮颱風目前位在菲律賓呂宋島東方海域,朝西北西方向移動,預計將於週二起逐漸北轉向台灣東部海面前進。氣象署指出,康芮北轉角度決定對台影響程度,目前估計朝台灣東方海面通過機率較大,屆時各地降雨視颱風路徑強度變化而定,預報不確定性大,請民眾留意最新天氣預報。此外,週二起長浪逐漸影響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及馬祖,各沿海地區風浪逐漸增強,非必要請勿前往海邊活動。週三至週五各沿海空曠地區及外島易有強陣風,請留意固定招牌或易掉落物。(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氣象署指出,未來一週中,週一、二由於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部地區整天多雲有雨。週三起康芮颱風接近,為天氣帶來影響,週四、週五康芮預計離台灣最近,北部、東部及部分中南部山區須嚴防豪大雨發生。氣象署表示,下週一、二(28、29)由於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宜蘭地區整天多雲有雨、溫度稍降,大台北及宜蘭地區降雨時間較長、範圍較廣,局部地區雨勢較大;花東地區亦有零星降雨,中南部天氣維持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週三(30)起,受颱風外圍環流接近及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迎風面雨勢增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及宜蘭有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轉為多雲,南部及中部山區仍有午後陣雨。週四、五(31、1)2天,颱風距離台灣最近,各地降雨機率高,尤其北部、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須留意局部大雨或豪雨,其次在花東、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發生。週六、日(2、3)2天颱風逐漸遠離,各地降雨趨緩,但東北季風仍持續影響,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仍有降雨,其他地區轉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須留意午後陣雨。
颱風在菲律賓「台灣東北部卻迎豪雨」! 氣象署曝「共伴效應」威力
中央氣象署示警,受東北季風及輕度颱風潭美的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24日)大臺北地區、宜蘭縣、基隆市、綠島、蘭嶼有局部大雨,甚至豪大雨發生的機率。對此,氣象粉專也解釋,東北季風的涼空氣,與颱風外圍環流的暖濕空氣,在台灣北方到東方海面附近交會形成顯著雨帶,再加上迎風面地形的舉升作用,就容易在宜花和雙北地區產生大量且持續的降雨。氣象署今上午09:50發布豪雨特報稱,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新北市(北海岸)及臺北市山區、宜蘭縣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基隆市地區及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大臺北、宜蘭地區及綠島、蘭嶼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低窪地區慎防積水。大豪雨地區: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對此,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昨發文解釋,「颱風明明就在南邊、而且還離我們那麼遠,為什麼氣象署一直說宜花、大臺北會有豪雨?」因為這就是「秋天颱風」的特性之一!入秋後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如果剛好臺灣南方有颱風經過,此時東北季風帶來的涼空氣,會和颱風外圍環流帶上來的暖濕空氣,在台灣北方到東方海面附近交會形成顯著雨帶,再加上迎風面地形的舉升作用,就容易在宜花和雙北地區產生大量且持續的降雨。(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粉專續稱,在潭美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的影響下,預計23日晚間起到週六(26日)清晨,迎風面會有相當大的雨勢,「請宜花地區(尤其山區)、雙北山區、北海岸的朋友,這段時間要嚴防豪大雨帶來的影響,注意坍方落石、低窪處淹水的風險,多提高警覺!雖然颱風較遠沒有發布颱風警報,但還是會為臺灣帶來相當顯著的影響。」此外,西半部雖然沒什麼雨,但今天風力依然會相當強勁!昨天風大的地方今天還是繼續大,容易有10到12級強陣風的地方包括:澎湖、蘭嶼、恆春半島、苗、中、彰、雲沿海空曠地區;容易出現9到11級強陣風的地方有:臺南以北其他沿海空曠地區、金門、馬祖、綠島、竹、苗、中、彰、雲較內陸一些的地方。此外大臺北地區、花東沿海空曠地區,風也會比較強,戶外活動、尤其行車交通依然要特別注意!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謝佩芸也說明,今天週四到明天週五(25日)清晨,仍為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影響時間,氣象署持續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作業,北北基、東半部、恆春半島嚴防豪大雨,宜蘭山區和北海岸降雨特別明顯,容易有坍方落石。此外,風力也相當強勁,台南以北、台東沿海和各離島行車交通注意安全。謝佩芸更示警,今天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會更明顯,「未來24小時都是降雨高峰,累積降雨在宜蘭山區和北海岸有機會出現大豪雨等級,大台北山區、基隆、宜蘭平地和花東有機會到豪雨等級,接近宜花和中北部山稜線、恆春半島可能出現局部大雨。」
今北東地區慎防豪大雨 氣象署揭潭美「遠距離釀暴雨」原因
今(24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迎風面北部、東半部地區為多雲局部雨,整日濕涼,氣象署也說明,為何潭美颱風明明就在南邊,而且還離台灣那麼遠,為什麼宜花、大台北地區卻會有豪雨,「是秋天颱風的特性之一」。氣象署指出,今日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雨勢較大,且下雨時間長,局部可能有大雨或豪雨出現,尤其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花山區雨勢最明顯,有局部豪雨以上發生的機率,而其他地區天氣變化不大,大多仍為晴到多雲;溫度方面,北台灣天氣濕涼,整天氣溫介於22至25度,其他地區白天高溫還是可以來到28至32度,低溫為21至24度,體感較舒適溫暖。氣象署說明,今年第20號輕度颱風潭美,今日清晨2時中心位於鵝鑾鼻南南東方530公里之海面上,向偏西進行,逐漸通過呂宋島,接著進入南海,受其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週五清晨前迎風面地區易有大雨或豪雨,北部及東半部山區及北海岸甚至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應多加留意。氣象專家林得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今日風雨浪將會是最大」,林得恩指出,昨日台北市及宜蘭縣山區(台北士林日累積降雨量逼近250mm,宜蘭南澳也超過170mm)均發佈豪雨警報,大台北、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也有局部大雨的預警,「可是都跟潭美颱風無關,只是單純的東北季風及潮溼氣流被山脈地形抬升所造成」。林得恩表示,「今天不一樣了,除了雨勢比昨天更大,雨時比昨天更長外,下雨的範圍也更加擴大。這就跟潭美颱風外圍強對流雲系的移入,以及颱風東南向外圍環流與環境東北季風的輻合共伴與交互作用有直接的關係」。林得恩提到,在日降雨量部分,中央氣象署評估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花山區降雨在豪雨至大豪雨以上等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降雨強度預估也在大雨至豪雨等級之間。至於雨要下到什麼時候?林得恩說明,整個雨勢會持續到明天的白天,一直要到26日之後,降雨才會有逐漸減緩的趨勢。另一方面,西部地區及離外島會有9至11級的強勁陣風;各沿海近岸及各離島也都有長浪發生的機率,海面浪高可能達3至6公尺,海邊作業或海上活動,籲請特別注意安全。此外,氣象署也在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入秋後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如果剛好台灣南方有颱風經過,此時東北季風帶來的涼空氣會和颱風外圍環流帶上來的暖濕空氣,在台灣北方到東方海面附近交會,形成顯著雨帶,再加上迎風面地形的舉升作用,就容易在宜花、雙北地區產生大量且持續的降雨,「在潭美颱風外圍環流和東北季風的影響下,預計今晚起到週五清晨,迎風面會有相當大的雨勢,請宜花地區(尤其山區)、雙北山區、北海岸的朋友這段時間要嚴防豪大雨帶來的影響,注意坍方落石、低窪處淹水的風險,多提高警覺」。
潭美颱風、東北季風齊報到 氣象署:「週三至週五」嚴防劇烈天氣
潭美颱風於22日凌晨2時生成,往呂宋島方向移動,侵台機率低。中央氣象署指出,潭美颱風週四、週五最接近台灣,東北季風加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可能有共伴效應發生。屆時台灣恐怕會面對「東防豪雨、西防颱風」的劇烈天氣。據中央氣象署22日14時發布觀測資料顯示,輕度颱風「潭美」目前中心位於北緯14.0度,東經126.1度,以每小時17公里速度,向西北進行,預計明、後2天(23、24日)朝西北西移動,將穿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週五(25日)進入南海後逐漸往西遠離。因此相對離台灣最接近的時段,就是週三(23日)晚間至週五(25日)上午前。雖然距離較遠,但是仍會對台灣陸地仍有顯著的風雨影響。氣象署指出,由於潭美颱風與東北季風一同來襲,民眾週三至週五要小心「東防豪雨、西防強風」的劇烈天氣,東半部、北北基、恆春半島須嚴防豪大雨;西半部、各離島及恆春半島需慎防強陣風。期間民眾如有戶外行程須謹慎評估天氣狀況,並盡量避免海邊、山區及溪河活動。天氣方面,週三(2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豪大雨,台南以北沿海、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及澎金馬、蘭嶼、綠島有9至11級強陣風;23日晚起澎湖及恆春半島有局部12級強陣風。其餘各地普遍為多雲到晴的天氣。週四至週五(24、25日)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大台北、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有機會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機率,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花山區有機會出現「豪雨以上雨勢」。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馬祖有機會出現短暫陣雨。澎金馬、台南以北、基隆北海岸、恆春半島沿海有9至11級強陣風,澎湖及恆春半島仍有局部12級強陣風,西半部內陸平原、東半部亦可能有較強陣風。氣象署提醒,民眾這幾天安排行程請務必注意天氣預報,且應盡量避免前往高危險區域,如:海邊、山區、溪河。強風豪雨皆易影響交通,行車用路請務必注意安全;大量降雨區域易有土石崩落、低窪處淹水風險,路樹、懸掛物、招牌等請提前加強固定,外出活動或機車騎士行車請特別注意安全。此外海上風強浪大,請避免沿海、海上活動。(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全台暖熱5天!週末新鋒面報到 北東部「一陣秋風一陣涼」
中央氣象署指出,近期天氣穩定,全台各地晴到多雲,舒適溫暖的天氣將持續到週五(18)。其中週二、三(15、16日)因東北風稍強,水氣略微增加,北、東部稍有降雨增多的趨勢。不過週末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隨之轉涼,且降雨機率提高。而中南部大致維持夏季天氣型態,晴朗午後有陣雨。此外,10月下旬可能熱帶擾動發展,氣象署將持續觀察。。(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根據中央氣象署預測,週一(14)環境轉為偏東風,溫度稍回升。迎風面雲量增多,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大多為晴到多雲,僅台灣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東半部地區及馬祖有零星飄雨,午後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清晨中南部地區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行車用路請留意交通安全。各地高溫:東半部29~30度,西半部31~32度;澎湖28度、金門29度、馬祖25度。週二、三(15、16日)北方雖然有高壓南下,不過強度較弱,對天氣的影響小;風向轉為東北風,除基隆北海岸及東半部外,大台北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南為多雲到晴,午後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溫度:西半部23~33度,東半部23~30度;澎湖25~29度、金門24~31度、馬祖23~26度。週四、五(17、18日)高壓東移出海後,華中、華南一帶逐漸有鋒面形成,台灣附近轉為偏東至東南風;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東半部偶有零星雨,午後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溫度:西半部23~33度,東半部24~30度;澎湖25~28度、金門24~29度、馬祖23~25度。週六(19日)起,預計上半天鋒面會通過台灣,緊接者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降雨機率提高,天氣稍轉涼,至於中南部則較不受影響。溫度:北部、東半部24~29度,中南部24~32度;澎湖25~27度、金門24~27度、馬祖21~24度。下週日(20日)受東北季風影響,除北部及東北部天氣稍涼外,其他地區早晚也涼,迎風面的降雨縮小至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新竹以南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溫度:北部、東半部23~28度,中南部24~32度;澎湖24~27度、金門22~26度、馬祖20~21度。
「龜速颱山陀兒最後一天」 氣象署曝雲圖變化:慶幸沒以最強姿態登陸
龜速颱風山陀兒為高屏地區帶來嚴重風災,也讓高雄連放4天颱風假。對此,「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也紀錄下「山陀兒的最後一天」,表示颱風最後在高屏上空迷失自我、漸漸魂飛魄散,並感嘆「只能稍微慶幸颱風沒有以最強的姿態登陸臺灣。」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昨發布影片指出,山陀兒颱風在臺灣西南外海蹉跎了3天之後,以中度颱風之姿於10月3日中午12:40左右登陸了高雄小港。不過登陸後受到陸地影響結構逐漸被破壞,直接在臺灣陸地上空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粉專續稱,影片是10月3日早上8點到10月4日清晨5點、每10分鐘一張的「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從影片裡可以看到,颱風登陸前環流結構紮實,暴風圈雲系壟罩南臺灣。登陸之後雖然強對流還維持了一小段時間,但由於缺乏帶動它離開臺灣的導引氣流,加上陸地的環境與地形不利颱風的維持,最後颱風在高屏上空迷失自我、漸漸魂飛魄散。」粉專進一步解釋,「颱風的結構變差、強度逐漸減弱,從雲圖上可以看到颱風的雲系越來越鬆散,最後在10月4日清晨05:00降為熱帶性低氣壓並快速消散。」「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補充,山陀兒颱風以罕見的路徑,為高屏地區帶來嚴重風災、東半部/北海岸帶來劇烈降雨,「大自然的力量令人敬畏,只能稍微慶幸颱風沒有以最強的姿態登陸臺灣。祈願災區能盡速復原、受災的朋友能早日恢復到正常生活。」
山陀兒開始加快腳步!最快今深夜登陸 西南部嚴防破壞性強風
山陀兒颱風今(2日)轉東北方向緩慢接近,花東地區、恆春半島過去期間已出現局部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未來強降雨仍會持續,請嚴加戒備,南部地區及澎湖隨著颱風接近,風雨逐漸加劇,北部、東北部地區在下半天之後雨勢也將逐漸明顯,中部地區及金門、馬祖則是間歇性降雨。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山陀兒颱風過去3小時強度稍減弱,中心目前在高雄西南方海面,向東北移動,其暴風圈已進入雲林以南及台東陸地,對苗栗以南、南投、花蓮、台東地區及澎湖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強度有持續減弱的趨勢。預估路徑。(圖/氣象署)山陀兒颱風今(2日)15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1.9度,東經119.5度,即在高雄的西南方約120公里之處,並以每小時9公里速度,向東北進行,相較過去,速度有慢慢加快。氣象署也在粉專《報天氣》表示,颱風移動慢,影響時程長,以目前最新資料預估,核心強風將在今(2日)晚到明(3日)上半天影響西南部地區,尤其登陸區附近須嚴防破壞性強風。至於9月29日0時至10月2日15時出現較大雨量,台東縣金針山1161毫米,屏東縣大漢山873.5毫米,花蓮縣清水林道499.5毫米,高雄市天池377毫米,澎湖縣七美234毫米;較大陣風區域,蘭嶼、東吉島12級,新屋、成功、彭佳嶼10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則指出,颱風核心邊緣已經接觸南高屏沿海,風雨持續增強中,過去3小時山陀兒有稍微動了一下,下午開始加快腳步,風雨會更加有感,沿海地區一直到登陸時,務必小心風暴潮造成海水倒灌等危害。
颱風環流「沉降效應」發威!10縣市高溫警戒「上看37度」
受颱風外圍環流沉降影響,高溫炎熱,北部地區有局部37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中央氣象署今(5日)白天也針對10縣市發布高溫警戒,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臺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請注意。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3日發文提醒,這幾天天氣穩定,「但我們的西南邊有個星座颱風摩羯,4日及5日外圍環流會對南部、東半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不定時的帶來陣雨。至於其他地方,因為這個星座颱風的沉降效應,就是非常熱,記得要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喔!各地高溫普遍可達33至35度,苗栗以北注意局部37度以上高溫!天氣晴朗的時候,紫外線過量達危險級,午後雷雨集中在中南部地區或各山區。」(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氣象署今日也指出,今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臺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南部及恆春半島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南部地區、基隆北海岸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高溫炎熱,北部地區有局部37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氣象署今早7:30也針對10縣市發布高溫警戒,新北市、新竹縣、彰化縣、臺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請注意。氣象署提醒,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地形影響,背風側小區域可能產生焚風或類似焚風的效應,可架設防風設施或噴水、灌水降溫,防範農損。
19日起警戒5天!第2波年度大潮即將來臨 氣象局:西部沿海低窪區慎防淹水
中央氣象署表示,第2波年度大潮即將來臨,時間從8月19日到23日,共計5日。氣象局也提到,這次大潮主要影響從新北一直延伸到嘉義的西部沿海地區,這些地方將經歷最高的滿潮水位。氣象署也呼籲,沿海低窪地區的居民和相關單位應該提高警惕,注意可能發生的海水倒灌和局部淹水情況。中央氣象署在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2024年的第二波年度大潮即將來臨,預計在8月19日至23日期間影響台灣沿海地區。這次大潮將主要影響西部沿海,從新北一直延伸到嘉義,同時西南部和東北部沿海的潮位也會偏高。沿海低窪地區的居民須慎防海水倒灌和局部淹水情況。內文中提到,年度大潮是一個自然現象,由月球、地球和太陽的引力相互作用而產生。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天文潮」,並進一步分為「大潮」和「小潮」。大潮通常發生在農曆初一(朔月)和十五(滿月)前後兩三天,這時月球、地球和太陽呈一直線排列,引力疊加導致潮汐變化最大。相反,小潮則發生在農曆初八、九(上弦月)和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時,此時三者呈垂直排列,引力相互抵消,潮汐變化較小。貼文中也提到,年度大潮是指一年中潮位最高的滿潮,在台灣通常是發生在秋分前後的朔月或望月,或是當月亮位於近地點時。今年的年度大潮分為幾個階段:第一波已於7月20日至24日影響了西南部(台南至屏東)和東北部(新北、基隆、宜蘭)沿海。第二波就是即將到來的8月19日至23日,主要影響西部沿海。之後,9月17日至21日將影響澎湖、金門、馬祖,同時西部沿海潮位也會偏高。最後一波在10月16日至20日,主要影響澎湖、金門、馬祖。
菲東低壓增強接近中!最快六、日可能接力形成「雙颱」 預測路線出爐
即將進入颱風季,不少民眾都在關注台灣是否會有颱風經過,氣象署指出,目前菲律賓東方海面和南海有一大低壓區,並有兩個低壓系統在發展中,最快在週六或週日可能形成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並可能在下週二、三通過台灣東部外海,屆時不排除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氣象署19日傍晚發布預告,提醒菲律賓東方的低壓正在增強接近中,下週注意雨風浪。氣象署指出,此前的記者會上曾經提醒過大家,今年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颱風可能在台灣近距離的地方生成,一旦生成,將不會有太多可以準備的時間,因此提醒民眾預先做好防颱準備。若是未來低壓增強為颱風後,其路徑更為接近台灣,則有發布颱風警報的可能性,請民眾留意氣象署發布之最新天氣動態。氣象署19日傍晚發布預告,提醒菲律賓東方的低壓正在增強接近中,下週注意雨風浪。(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此外,氣象署指出,下週二至週五(23日至26日)受到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灣各地預計將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由於熱帶系統未來形成位置、路徑有不確定性,雨勢大小及降雨熱區可能隨最新氣象資料而有所變動。而受到接近的熱帶低壓影響,下週可預見剛會出現長浪、風浪、大潮。週一到週三(22日至24日)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含蘭嶼、綠島)及恆春半島有長浪,週四(25日)西南部及馬祖亦有長浪。週二起各沿海風浪將逐漸增強,民眾前往海邊請注意安全,海上航行及作業船隻應特別注意。週六至週三(20日至24日)適逢年度大潮,台南至屏東及基隆北海岸、宜蘭在漲潮期間,沿海低窪地區易有海水倒灌或局部淹水等現象。
冷心低壓通過!全台多地驚現冰雹「屏東里港下5分鐘」 氣象署揭原因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今(8日)臺南市、臺北市及南投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新北、苗栗以南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稍早已針對18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據悉,阿里山神木車站、合歡山、屏東里港等地今天下午突然下起冰雹,讓民眾相當意外。據了解,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神木車站、沼平車站一帶,今天下午2時許突然下起冰雹。據氣象署阿里山氣象站觀測,降下的冰雹最大直徑0.9公分,持續時間從2時04分至2時18分左右。另外,合歡山鳶峰暗空公園昨(7日)就出現冰雹,今天中午開始也陸續下了2次冰雹,雖然時間維持不長,還是讓遊客又驚又喜。氣象署今日下午2時針對高雄市、屏東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結果屏東里港今日午後不僅下起大雨,甚至出現冰雹,持續時間約5分鐘,讓當地民眾驚呼連連。氣象署表示,今天對流發展條件較高,容易發生冰雹,通常接近地面前就會溶解成為降雨,若形狀夠大顆,接近地面時還未溶解,就可能形成冰雹。屏東里港今日午後不僅下起大雨,甚至出現冰雹,持續時間約5分鐘。(圖/翻攝自屏東吃喝玩樂3.0進階版臉書)臉書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指出,冷心低壓今日通過台灣,類似現象常出現在夏秋季洋面的高空中,但在一般的地面天氣圖上看不到,因為它躲在大約5公里以上的空中,其中最明顯的位置約在10公里左右的高空,它是個在高空逆時鐘旋轉的渦漩,由於中心溫度較周圍更低,故被稱為「冷心低壓」。氣象署進一步說明,冷心低壓接近時,高空的溫度會降低,加大地面到高空的溫差,促使對流發展更旺盛,因此常使午後雷雨更為劇烈,甚至可能有冰雹出現。另一方面,雖然冷心低壓只在高空出現,但偶爾也會出現向地面發展,進而誘發出地面氣旋(如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等現象。
未來一周仍悶熱!南部出現大範圍高溫 各地慎防午後雷雨
近日受太平洋高壓持續影響,全台天氣持續炎熱,中央氣象署提醒,未來一週盆地、近山區、河谷等內陸及花東縱谷仍要留意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特別是週二(25日)至週四(27日),大環境多為東南風,南部地區因為海風調節不易、加上沉降作用明顯,容易出現大範圍高溫,民眾外出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週五之後轉西南風,將為中南部帶來零星雨量。中央氣象署未來一週天氣預測。(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中央氣象署23日傍晚在粉絲專頁發布未來一週天氣預報,表示週一(24日)、週二(25日)多數時間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因為逐漸轉為偏南風至東南風的環境,清晨、夜晚容易因為海陸風的關係,花蓮有降雨,台東、恆春半島也偶有對流雲系移入造成降雨,不過這些地區降雨都屬於零星、時間短暫。氣象署提醒,週一、二特別要注意午後雷陣雨,尤其是中部以北、宜蘭、花蓮地區,以及南部地區、臺東山區,要留意有午後雷陣雨發展,容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注意瞬間大雨、雷擊、強陣風。如果民眾有溪流、河谷附近活動,要特別注意溪水暴漲的情況。週三(26日)、四(27日)受東南風的影響,各地天氣多雲到晴,台東、恆春半島容易有對流雲系移入,造成零星降雨;午後雷陣雨雖然容易在中部以北、宜花地區及南部、台東山區發展,不過發展的範圍較週一、週二小,多數都是近山區的平地,山區仍要留意局部較大雨勢。週五(28日)起,環境轉為西南風,帶來一些暖濕水氣,有時候會造成中南部地區有對流雲系移入,不定時造成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主要還是留意午後雷陣雨,特別是中部以北、宜花地區及台東山區,午後雷陣雨會帶來較大的雨勢。
越來越熱!氣象署曝未來一週氣溫趨勢 下半週慎防熱傷害
中央氣象署表示,全台持續收到西南風影響,各地多屬晴時多雲偶陣雨。一旦沒下雨時,氣溫就會上看32至34度。中午、下午部分地區更可能飆到36度以上。花東縱谷與台東地區因為焚風或海風不易調節,甚至會有38度以上高溫。在這樣悶熱、高溫的情況下,氣象署提醒民眾適時休息、注意衣著,適量飲水,以避免中暑、熱傷害。氣象署表示,週一、週二(17、18日)因為鋒面在馬祖附近,馬祖仍需注意局部較大雨勢,鋒面前緣水氣多,台灣各地多雲為主,清晨至上午西半部甚至有零星雨,中午過後中部以北、宜花地區及各地山區注意午後雷雨,東南部有焚風發生的機率。週三(19日)後,鋒面更偏北遠離,各地中部以北、宜花地區及其他山區仍注意午後雷雨。週五(21日)起西半部近山區、河谷等內陸及花東縱谷易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外出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氣象署提醒,未來一週高溫悶熱,民眾適時休息、注意衣著,適量飲水,以避免中暑、熱傷害。(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天有異相!天空出現「飛碟雲」 氣象署曝成因:陽明山東側出沒
最近有不少民眾捕捉到「飛碟雲」的奇景!對此,氣象粉專今(13日)發文解釋,「飛碟雲」的正確名稱其實叫做「莢狀雲」,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型而生的「莢狀雲」就出現囉!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昨(12日)在臉書分享,有民眾拍到層化明顯的「莢狀雲」!對此,氣象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今(13日)發文說明,這幾天不少地方都出現飛碟狀的雲,有些巨大地像是宇宙戰艦,但粉專提醒,這既非外星人來襲,也不是天有異相,地球要毀滅了,這其實叫做「莢狀雲」,當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這種外型特別的雲。(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中央氣象署)粉專續稱,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有時會一層層地疊在一起,由於外型像豆莢,故名為莢狀雲,「不過有時也像飛碟,所以有人叫他飛碟雲,有時甚至也像好吃的舒芙蕾。」至於莢狀雲是如何形成的呢?《報天氣-中央氣象署》 解釋,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形而生的「莢狀雲」就出現。粉專在文末也透露,這幾天隨著強盛西南風影響,仍然有機會看到莢狀雲的出現,「由於它的形成與地形相關,所以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以台北盆地區為例,容易在陽明山的東側看到,這幾天有機會時,不妨抬頭找一找這美麗而特殊的雲哦!」
新鋒面形成!西南風挾水氣大雨下不完 各地高溫均超過30度
台灣北部海面9日有鋒面形成,加上西南風影響,天氣不穩定,明(10日)起未來一週受西南風帶來水氣影響,南部整天有不定時降雨,午後北部、東半部有雷陣雨,其中北部和東部山區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在臉書粉絲專頁發布天氣預報,表示未來一週全台各地受西南風影響,天氣較不穩定,南部降雨機率較高,中部也有局部短暫降雨,各地山區要留意局部大雨。此外,北部、東半部午後也易有局部雷陣雨,建議民眾出行前,先看看雷達回波圖,或是直接帶雨具備用會比較保險。氣象署表示,下週一(10日)到下週日(16日)期間,全台受西南風影響,水氣偏多,南部地區較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民眾外出請攜帶雨具。中部及馬、金、澎也有局部短暫陣雨、雷雨,北部、東半部大致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雷陣雨。各地沒下雨時感受較悶熱,高溫皆達30度以上此外,週三(12日)至週六(15日)東南部有焚風發生機率,各地沒下雨時感受亦悶熱,外出多補充水分。氣象署還提醒,週一至週三馬祖、金門有低雲或霧影響能見度,屆時可能影響航班,有搭機需求民眾請務必留意航班資訊。近期地震頻繁,降雨亦明顯,山區土石容易鬆動,前往山區請提供警覺,注意路況。(圖/翻攝FB/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今水氣漸增注意「零星短暫陣雨」 週末高溫上看30度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4日)水氣逐漸增多,臺灣中南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明(5日)華南雲雨區東移,西半部地區有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另外今恆春半島、澎湖易有較強陣風,請注意。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也發文指出,今水氣逐漸增加,降雨機率提高,臺灣各地都會有不定時的短暫陣雨,午後要留意山區會有強降雨發生的機率,外出建議攜帶雨具備用;氣溫方面,清晨在北部及東半部低溫約20至22度,感受仍稍有涼意,中南部則是23至25度,預計白天開始風場轉為偏東風,高溫在北部及東半部回升到27、28度,中南部高溫維持30、31度,感受上較為悶熱。粉專也提醒,由於近期連日降雨,山區土石鬆軟,應留意山區易有坍方、落石。另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4日環境風場由東北風逐漸轉為偏東風,東北風可能挾帶境外污染物影響臺灣,西半部擴散條件轉差,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稍易上升;竹苗、雲嘉南、宜蘭、花東空品區及馬祖為「普通」等級,馬祖地區短時間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北部、中部、高屏空品區及金門、澎湖為「橘色提醒」等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則提醒,週三、週四(5日至6日)轉偏東風及東南風環境,期間中國華南地區有鋒面系統建立、水氣增多,將時而受到華南雲系東移影響,各地雲量增多,普遍為陰沉天氣外,這樣的雲層移入時也會有機會帶來較廣泛的短暫雨,外出記得要攜帶雨具。氣溫方面,各地氣溫再逐漸回升1至2度。週五至週末(7日至9日)偏南風至西南風且水氣仍較多的環境,各地多雲或時晴天氣,氣溫將較悶熱,高溫普遍可達30度或以上,午後受熱力作用影響,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時有較大雨勢,且有機會擴及平地,提醒大家週末安排戶外活動,還請留心午後的降雨狀況。
6年前就有「艾維尼」!氣象署揭颱風冷知識 1情況恐被永久除名
今年第1號颱風今(26日)上午8時生成,名字叫「艾維尼」(Ewiniar)。氣象署透露,「艾維尼」由密克羅尼西亞命名,在當地是「暴風雨神」的意思,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至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也曾出現過名叫「艾維尼」的颱風。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透露,颱風的名字五花八門,有些是動植物、有些是地名、神話人物、甚至星座等,這些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鄰近西北太平洋的14個會員國或地區,每個會員分別提供10個名字,然後集合而成,總共彙整成一份有140個名字的總表。氣象署提到,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就會按照名稱表依序取用,成為新颱風的名字。依據順序,去年的最後一顆颱風是「鯉魚」,所以今年的第一號颱風,就是他的下一家「艾維尼」。由於西北太平洋一年平均約有25至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大約5、6年會用完一輪,就會再重新輪一次,所以2018年也曾出現過名叫「艾維尼」的颱風。氣象署補充,當有些颱風為一些地方帶來重大災情,就有可能被永久除名,不再使用,所以它留下的空缺,就會有新的名字補上去,因此這份表裡,每年還是會出現幾個嶄新登場的名字。另外,氣象署預測,「艾維尼」對台灣天氣沒有直接影響,只有週一到週三會間接帶來「長浪」的現象,北海岸、東半部及恆春半島、蘭嶼綠島沿海活動的朋友要注意。
東北季風減弱「週末暖熱」 下週鋒面報到「這2天」需注意劇烈天氣
今(17日)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稍微回升,晴到多雲天氣。對此,氣象粉專指出,今西半部大致多雲到晴;北部地區清晨有零星降雨機會、山區則有午後雷陣雨發生機率;東半部也會有零星降雨發生,且清晨稍涼,日夜溫差較大。接著週六(18日)、週日(19日)東北方低壓鋒面發展,預測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到東半部天氣將轉為多雲到陰短暫雨的天氣為主。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發文指出,今東北季風減弱,各地的氣溫會稍微回升,水氣不多,各地還是晴到多雲天氣,只有迎風面跟午後山區有零星降雨。接著週六在琉球一帶有低壓發展,間接讓臺灣附近的迎風面水氣增多,所以預測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到東半部天氣將轉為多雲到陰短暫雨的天氣為主。週日隨著低壓遠離,北方的乾空氣再度南下,迎風面的降雨會再度減少。另一方面隨著鋒面在中國一帶醞釀,中高層的水氣增多,全臺天氣將以多雲為主,氣溫則呈現回升趨勢,各地白天高溫都可能來到30度,外出可以穿上比較透氣的衣服。粉專續稱,下個星期鋒面將重新在華南一帶建立,後續有通過臺灣海峽到北方海面的趨勢。臺灣地區受到鋒面接近以前前方西南風的影響,天氣將較不穩定。目前模式大多預報下週中期西半部又會迎來一波短暫陣雨的機會,下週的後期到週末再隨著鋒面遠離趨緩,詳細的降雨時間稍有差異。但整體來看隨著西南季風逐漸進入東亞,5月下旬到6月上旬這段時間都比較容易降雨,屆時也可能會有比較典型的梅雨鋒面接近臺灣。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則發文指出,今東北季風減弱,偏東風,西半部大致多雲到晴;北部地區清晨有零星降雨機會、山區則有午後雷陣雨發生機率;東半部也會有零星降雨發生,且清晨稍涼,日夜溫差較大。週六、週日東北方低壓鋒面發展,北東水氣增加;西半部大臺北地區有零星降雨、山區午後雷陣雨發生機率;東半部則會發生局部陣雨,週六宜蘭有較大雨勢,不過要注意中南部暖熱,記得做好防曬、多補水。粉專分析,下週一(20日)鋒面接近,天氣漸轉不穩定,西半部由多雲悶熱漸轉為有短暫陣雨雷雨,無雨時仍悶熱;東半部則會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接著下週二(21日)、下週三(22日)受鋒面影響,天氣不穩定,各地容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發生機率,粉專也提醒屆時對流發展旺盛易伴隨短延時強降雨、雷擊、強陣風等較劇烈天氣,需注意天氣變化。
北台灣今跌破20度「南北溫差達10度」 氣象署:端午節前還可能變涼
東北季風下來了,北部、東半部地區的天氣突變得涼爽舒適,預計北部、東半部13日最涼,14日起逐日回升,中南部的溫度則是清晨稍涼,白天持續溫暖的天氣。對此,氣象署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則表示,端午節前都還可能有天氣突然變涼的機會。「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稍早發文表示,東北季風下來了,北台灣變得相當涼爽、舒服,5月不到20度的天氣相當難得,目前南北溫差高達10度,呼籲南來北往的朋友要注意溫差。氣象署粉專「報天氣-中央氣象署」則指出,13日在東北季風的影響下,北部、東半部地區的天氣突然變得涼爽舒適,中南部也不像12日那麼熱了,所以就算到了5月,東北季風還是會有機會來到台灣附近,俗諺說「未食五月粽,破裘不甘放」,就是指端午節前都還可能有天氣突然變涼的機會,只是影響頻率會越來越少、程度也會越來越弱。而這個星期台灣會受到2波東北季風的影響,所以到16日之前,北部、東半部地區清晨都會稍有涼意,白天溫度則大致是13日最涼,14日起逐日回升,中南部則是清晨稍涼、白天持續溫暖的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