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酬率
」 ETF 台股 台鐵 票價 漲價![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96256/sm-6f629e5e952e5f045dc93d546d61ea87.jpg)
百貨蛇年開戰3/信義區新「三強鼎立」 統一董娘引進全球最大星巴克Dream Plaza擺脫文青包袱
北台灣百貨業主戰場台北信義計畫區,2025年的商戰龍頭大戲,就是2年前熄燈的「誠品信義店」原址,將由統一集團「Dream Plaza」重磅登場,這也是唯一的「大房東」收回建物,自己下海拚搏的新商場。屆時,信義區百貨戰場將成新光三越、微風及統一「三強鼎立」的局面。Dream Plaza原為誠品信義店,在2006年開幕,1.4萬坪面積是誠品量體規模最大的門市,原為「24小時書店」的誠品敦南店在2020年熄燈後,由信義店接手24小時的服務,不過2023年初統一集團決定收回店址,最後在當年平安夜(12月24日)熄燈,開幕18年來,乘載2億人的回憶。據了解,誠品信義店租金為4.5億元,對統一而言,年度投資報酬率僅1.5%,遠低於信義計畫區該有的行情。知情人士透露,依照雙方合約規定,誠品每年包底的業績是50億元,若超過50億元統一即可按比例抽成,不過經營的這些年來,誠品信義店單年業績從未達到50億元,也就是說,統一把信義店租給誠品後,年年零抽成,只能收租金。事實上,這位大房東將信義區物業租給誠品的隔年,在取得日本關西主力百貨業者阪急百貨店技術合作後,2007年跨足百貨業,在高雄成立「統一阪急百貨」高雄店,2010年北上再開第2間統一阪急百貨,落腳台北市市府轉運站,正好與誠品信義店為鄰。不過,統一集團與日本阪急的合作於2016年3月2日約滿,雙方結束合作關係後,更名為「統一時代百貨」;而高雄店則與夢時代購物中心合併,成為「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改由統一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親自領軍。統一百貨業在女董娘掌舵下,表現不凡,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2024年營收約50億元,高雄夢時代更創下160億元佳績,這讓決定收回誠品店址成立「Dream Plaza」的高秀玲,如吃下定心丸。高雄夢時代在2024年也創下160億元佳績,是高雄市及全台灣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圖/翻攝自夢時代購物中心臉書)去年6月高秀玲在統一股東會上透露,集團旗下線上書店「博客來」首間實體店將開在Dream plaza,佔地一整個層樓、約1000坪;不僅如此,6、7樓將與星巴克美國西雅圖總部共同打造超越全球旗艦店的頂級門市,將是全球最大間的星巴克。統一高層主管透露,為擺脫文青書店風包袱,未來Dream Plaza招商策略會更靈活有彈性。高秀玲也公開表示,「信義區已有許多百貨業者,Dream Plaza會努力爭取不同業種廠商進駐。」至於業績期許?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強調「不談業績」,只表示Dream Plaza沒有租期壓力,不趕著開幕,將朝長遠經營方向規劃,「投入金額超過原本預計的1倍」,儘管如此,羅智先也表示,「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中,Dream Plaza預計2025年正式開幕。」對於Dream Plaza的開幕,CTWANT記者實際走訪詢問信義商圈遊客,不少人提到,「很期待最大星巴克」、「如果有24小時專櫃就可以吸引夜貓族」、「有新的百貨就會吸引人想去逛」。自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11館在1997年11月正式開業,成為信義計畫區第1間百貨公司,至今28年,幾經洗牌,現由新光三越信義A8、A9、A11、A4共4個館以及微風集團信義、松高、南山共3個館激戰,統一集團加入後,此一全球百貨密度最高的戰區,將呈「三強鼎立」,熱戰可期。截稿後,全台最會賺的新光三越台中館2/14日發生氣爆死傷意外,為台灣百貨史上最嚴重的公安事故,這不但使蛇年百貨單店營收排名恐洗牌,新光三越總座吳昕陽的千億新春目標,也將面臨挑戰。統一時代百貨每年都有聖誕點燈儀式,有許多民眾前往感受聖誕氛圍。(圖/翻攝自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4623/sm-4ab6d59164fe5cc58e93169221d0ffdf.jpg)
台股2025有望再創新高!保德信趁勢推市值ETF「009803」掌握超強股票
行政院公布最新一期的施政報告,預估2025年的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望超過3%,也是連續兩年優於世界平均值,顯示台灣的產業表現亮眼,尤其是AI時代,更是台灣展露頭角的重要領域,像次台積電跟聯發科等知名企業,均為AI發展的重要大公司,保德信今年新推出的臺灣市值動能50ETF,不僅把這兩檔個股都納入,其中台積電的權重更是高達33%。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ETF,代號009803,號稱首創台灣第一檔「市值X成長」的ETF,並依靠三個選股邏輯,來精選出50檔龍頭企業。第一,挑選過去市值大的股票,聚焦龍頭企業。第二,把握現在,追求動能強的標的,利用台股旺季追求強勢股票。第三,掌握未來的成長機會。白話文來說,入選成的分股不僅是市值大,更是現在超會漲,未來又有極高成長潛力的大公司。009803的前十大持股,第一名就是台積電,佔比33.12%,其他像鴻海跟聯發科也分別佔9.54%跟7.03%,另外還有金融股,富邦跟國泰,以及航運業者長榮跟陽明。若依照產業類別分佈,有高達51.2%是半導體類股,共78.3%是電子股。其他非電子類的僅佔20.8%。由此看出00983鎖定具有高度成長潛能的產業,也不忘要分散風險,避免把資金都押注在單一產業或企業。近年來,台股掀起高股息熱潮,然而高息ETF真的有比較好嗎?其實數字會說話。這十年來,市值型指數的價格報酬高達190.8%,而總報酬率更是驚人的315.5%,遠比高股息指數都還要來得高。畢竟009803瞄準的是精英企業,並非以配息為主軸,一旦掌握到正確的產業趨勢跟方向,鎖定的個股可能就會有不小漲幅,屆時賺到資本利得可能比配息還要更香甜。009803目前正在資金募集階段,募資時間從2/18~24,股價僅十塊錢,就可買到有眾多超強企業的ETF,並享有一年四次配息,更設置收益平準金機制,不讓股民的配息被稀釋掉。PS: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型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4559/sm-e5395519a77ef1792c7618eae14d8fc3.jpg)
輝達調查:近七成金融服務業用AI營收成長5%以上
輝達(NVIDIA)年度GTC大會將於美國時間3月17日登場,2月6日發布最新的《金融服務業AI現況》年度調查報告,提到目前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AI已帶來5%或以上的營收成長,很多業者以生成式AI來進行交易與投資組合最佳化。意識到AI的轉型潛力,各企業正積極採取行動,輝達表示,像是金融服務業的各大組織,已開始邁出測試與實驗的範疇,成功使用AI推動業務成果。輝達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金融機構已整合自身在AI方面的各項作為,用在核心應用項目上。近七成受訪者表示,AI已經帶來5%或以上的營收成長,其中營收成長幅度達10%至20%的受訪者比例大幅增加。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AI已協助減少5%或以上的年度成本,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正計劃使用AI創造新的商機和收入來源。報告提到,交易與投資組合最佳化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生成式AI使用案例,佔回應數量的25%,客戶體驗與參與度佔21%。半數管理層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部署第一個生成式AI服務或應用,另有28%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部署,回覆缺乏AI預算的受訪者人數減少五成,顯示企業對於AI開發與資源分配的投入程度日益增加,回答有資料問題和隱私疑慮的公司數量也在減少,對於模型訓練資料不足的疑慮也降低。生成式AI在客戶體驗方面的應用,像是透過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理,從25%上升到60%。半數以上受訪的金融專業人員現正使用生成式AI技術,以提高處理文件和產生報告等重要工作的速度和準確性。金融機構也準備使用代理型AI系統,利用各種來源的大量資料、推理流程,來加強管理風險、自動化合規流程、最佳化投資策略,還有提供個人化的客戶服務。輝達年度GTC大會將於美國時間3月17日至21日於加州聖荷西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在3月18日上午發表主題演講。2025年COMPUTEX也將於5月20日至5月23日在南港展覽館1、2館登場,屆時勢必再掀起一波黃仁勳旋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4428/sm-aadb1631dff59889263dd5c0784d61c6.jpg)
台鐵近30年首調漲!1圖看新票價 「台北到板橋22元」仍比捷運便宜
臺鐵票價合理化調整案今(5日)獲臺鐵公司董事會通過,將陳報交通部費率委員會審議。臺鐵票價自民國84年調整後,迄今已近30年未調整,期間物價指數上漲60.3%,票箱收入難以支應營運成本,造成經營困難,亟需合理反映改善,今日票價調整案獲董事會支持通過,後續將依程序報請主管機關審議。配合票價合理化方案之實施,臺鐵公司將持續加速推動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營運安全,同時提升各項旅客服務,建立公司永續經營之良好基礎。臺鐵運價率係依據立法院核准鐵路運價率公式為基礎,以合理報酬率0.36%計算合理化票價,以區間車票價為例,調整後平均費率為1.82元/公里,相較於現行費率1.46元/公里,平均調幅約26.8%。考量短途票價合理可接受,降低對中長程票價影響,臺鐵公司提出相對應調整機制,包括持續推動TPASS、常客優惠、電子定期票及遞遠遞減訂價制度,並試算各區段、車種票價。(圖/台鐵公司提供)台鐵表示,經試算後,短程區間仍較捷運、市區公車便宜,且因持續推廣TPASS政策及電子定期票措施,短程通勤、通學旅客將不受影響;中長程因實施遞遠遞減訂價制度,使票價亦較高鐵及國道客運便宜,仍為旅客高CP值之運具選擇。臺鐵公司自前次調整票價迄今,積極推動重大鐵路建設,完成山線雙軌化、增加六家線、沙崙線配合高鐵辦理轉乘運輸、都會區鐵路立體化更新增加車站、臺鐵捷運化增加通勤車站、北迴鐵路、花東鐵路、南迴鐵路先後完成電氣化,持續投入新車淘汰老舊車廂,並啟用第4代票務系統、電子票證服務、開通多元支付、推出新型自動售票機等便民措施,有效提升服務以滿足旅客需求。(圖/台鐵公司提供)未來臺鐵公司將持續投入新車隊,總數將達1,307輛,充分增加運能,方便旅客訂票搭乘。另接續啟用新觀光車隊,推動軌道觀光。各場站亦將更新列車資訊系統(TIDS)及新型閘門系統,優化無障礙設施及指標系統,便利旅客乘車,提升準點率。同時配合花東雙軌、田中支線、臺南地下化、嘉義高架化、桃園地下化、斗六高架化、彰化高架化、宜蘭高架化及車站風貌改善等計畫,均已擬妥軟硬體強化措施,將帶給民眾全新的服務體驗。票價合理化方案實施後,公司財務體質可望有效改善,轉虧為盈。臺鐵公司將妥善運用財務槓桿,重整資訊及資安系統,興建鐵道學院,推動安全管理系統,確保營運安全,同時建立公司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提升服務品質,照顧員工、留才久用,以提供社會大眾更安全、準點、優質的鐵路運輸服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4393/sm-faee11b5bca4e765484fc001c851062a.jpg)
30年來首漲!台鐵董事會通過「票價漲26.8%」 北高自強號要975元
台鐵去年正式公司化,改制掛牌「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原本預估首年虧損74億餘元,去年底調升至120億餘元,實際虧損卻高達137.9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台鐵董事會今(5日)通過票價調整方案,平均漲幅26.8%,台北到新左營從824元漲至975元,北高票價壓在千元以下,預估收入可增加47.15億元。台鐵票價調整方案今天二度叩關董事會,最終董事會決議通過合理報酬率3%方案,加上長途遞遠遞減等優惠,票價平均漲幅從35.62%下調至26.8%。其中短途因有TPASS通勤月票和常客優惠,因此不受影響,前者漲幅由TPASS吸收。以台北至板橋試算,區間車票價將從15元調整為22元,自強號23元漲至34元;台北到桃園區間車42元漲至63元,自強號66元漲到99元。中程部分,以台中到台北為例,區間車241元漲至323元,自強號等對號列車票價可從375元漲到501元。另外,台北到花蓮區間車可從283元漲至375元、自強號440元漲至583元。長途部分,因遞遠遞減優惠下,台北到新左營自強號票價可從824元漲到975元,除了壓在千元以下,比高鐵北高要價1490元仍有515元差距。另台北到台東自強號可從783元漲到935元。這次票價調整案經董事會通過後,後續將提報交通部交通費率委員會審議,最後再報請行政院核定。運價核定後,預計公告2個月後實施,台鐵公司將持續改善營運安全、提升準點率,並加強與民眾溝通說明,爭取民眾認同。據了解,台鐵自110年起,每年虧損都破百億元,110年虧損約119億元、111年虧111億元、112年虧114億元,去年則來到137.9億元,打破歷史新高。台鐵預算書指出,原本公司成立時,預估去年全年度會虧損74億餘元,去年底改為120億餘元,但實際決算出爐後,發現實際虧損達到137.9億元。台鐵分析,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0403花蓮大地震影響,加上數次颱風重創,讓預計能有185億元的票箱收入,下跌到174億元,但在台鐵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客運量平均每日達64.77萬人次,其實比112年增加了7.8%,累計客運人次達2.37億,客運收入約174億元,較112年增加7.01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4223/sm-0fd5d22c5c65842578b9d01a3a715d97.jpg)
台鐵火車票將調漲!恐一口氣漲近3成 北高自強號824變975元
台鐵公司5日召開董事會,由於去年虧損137.9億元創新高,票價合理化方案將再度提報董事會討論,據了解,台鐵提出新票價方案,以3%為合理報酬率,輔以長途遞遠遞減等措施控制漲幅,平均漲幅自35.62%降至26.8%,台北至高雄自強號票價由824元漲至975元,調升18.3%,守住千元上限。台鐵董事長杜微4日表示,須待董事會同意才能定案。平均漲幅26.8% 董事會今討論台鐵票價已凍漲30年,2024年是轉型為國營公司的第一年,台鐵原預估首年營運虧損約74億元,去年底上修至120億元,但最新會計月報顯示,去年虧損137.9億元,較2021年虧損130億元、2022年的111億元、2023年的114.3億元都高,創史上最大虧損。台鐵分析虧損擴大原因,包括去年首次依公司化規定,依收入和資本額固定比例提撥職工福利金約23億元,再加天災頻繁,票箱收入原估可有185億元,但實際約174億元,人事費用增加,再加上長年未調票價,使得財務負擔沉重。提撥職工福利金23億 加重虧損台鐵強調,帳面虧損137億元,但為配合執行政策,支出達199.53億元,顯示台鐵其實有盈餘,是因配合政策才呈虧損,雖去年地震與颱風頻繁,重創運輸本業與鐵道觀光,但日均客運量達64.77萬人次,較前年增7.8%,客運收入也較前年增約7億元,另便當、商品及資產開發收入也皆有成長。台鐵凍漲票價多年造成虧損,都由政府補貼,去年9月曾根據立法院規定公式,提報合理報酬率3%、4%、5%方案至董事會,平均漲幅分別為35.62%、40.41%及44.52%,因欠缺相關評估資料,遭退回要求補正再議。票價調整方案5日下午再次叩關董事會,據了解,目前各界對調漲票價並無強烈反對意見,交通部長陳世凱已承諾在春節後務實討論,5日董事會也僅排1項議程,就是討論票價,過關機會頗高。台北板橋區間車 15元變22元台鐵經營團隊近日密切與官方、勞工、專家學者董事群及外部單位溝通、爭取支持,各界也已有共識「要馬兒跑也要給馬兒吃草」,盼此案盡快通過董事會,早日送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審查。團隊此次同樣擬3種方案並加入敏感度分析,各方案短中長途調整不同,以報酬率3%為基礎,再加優惠調整,因遞遠遞減有不同公式,建議方案將平均漲幅降至26.8%,且短中長途漲幅不同,短途乘客有TPASS月票與常客優惠,故不受影響。若採此方案試算,台北至板橋區間車票價將自15元漲至22元,台北至板橋自強號也自23元漲至34元;中程台北至台中自強號375元調至501元,台北至花蓮自強號440元漲至583元,台北至花蓮區間車則從283元漲至375元;長途台北至高雄824元漲至975元,未破千元大關,避免旅客轉移到高鐵。長途未破千元 避免流失乘客漲幅下調後,台鐵預估須自行吸收16.73億元,期能保持中程競爭力,也不流失長途乘客,短途則有TPASS吸收,降低對民眾衝擊。「要留住客人!」杜微表示,盼減少調票價對民眾影響並服務更多人,若3%報酬率方案以優惠調整,詳細漲幅降多少仍視董事會討論而定。依台鐵規畫,若票價合理化方案通過董事會,5日有初步說明外,6日也計畫透過記者會詳細說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94081/sm-8d0d8c64bd0a2886847613024df049e4.jpg)
入手價變甜!0050有望「啟動分割」一張只要4萬元
台灣首檔ETF 元大台灣50(0050)繼農曆年前宣布將依照規模調整經理費、保管費外,並已修正信託契約,納入「分割機制」,下一步預計藉由啟動分割機制,未來完成分割後,入手價格將變得更加「親民」,可望大幅提高投資人參與市值型ETF意願。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指出,0050成立於2003年6月25日,迄今已走過20個年頭,持續跟隨台灣經濟成長,截至2024年12月底,0050成立以來含息報酬率957%,換算年化報酬率為11.8%。隨著0050股價持續走高,歷史最高價位曾達到206元,對於投資人而言,動輒買進一張就需要20萬元,若透過零股交易則可能會有部分價差,導致不少小資族想布局0050只能「望股興嘆」,如何降低0050投資門檻,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此次元大投信公告調整0050經理費、保管費制度時,並把分割機制納入修正信託契約中,預計將準備送件至金管會通過後啟動分割,完成分割後,將化解「高貴、難入手」的情況,有利於規模放大,同時也具有經理費越低的優勢。事實上,元大投信去年已順利完成元大台灣50反1反分割,避免可能面臨下市危機,為業界首例。市場分析,此次0050擬進行分割機制,根據規定將為分割後價格不得低於發行價,且分割倍數需為整數,以目前股價約在200元附近推算,預估完成分割後價格可能落在40元左右,相當於買進一張成本僅4萬元上下,除了降低投資門檻外,也符合金管會普惠金融原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94036/sm-b705298fce47a3d05462aeab4aab6d52.jpg)
川普誓言領美國重返黃金時代!鎖定純美非投等債紅利「凱基00945B」公布最新配息年化殖利率飆8%
台股一開盤,眾多投資人哀鴻遍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以及過年期間中國大陸AI DeepSeek橫空出世,雙重利空消息讓台積電重挫,台股大盤也下跌,然而卻有一檔標的逆勢上漲,就是凱基的美國非投資等級債ETF「00945B」,上漲0.09元、0.58%,收盤價15.63元。而且在00945B上漲後,凱基隨後也在傍晚宣布好消息,最新的配息為每單位0.1元,當期殖利率0.64%,IRR(內部報酬率)7.678%,這也代表00945B連續八個月配0.1元以上,甚至在前六次配息都是百分之百填息,而根據1/22的淨值組成資料,其收益平準金加上資本損益平準金超過0.5元,未來要維持水準不是難事。明明都有利空消息,但為何00945B卻不跌反漲?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回歸後,又喊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且將以美國經濟為主軸,誓言重返黃金時代,市場也預估川普將讓眾多商業限制解禁,企業發展更為自由。另外,美國經濟仍穩健,加上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讓企業的償債能力提升,違約率又更低。00945B雖是非投資等級債,但其風險卻不如外界想像中高,因為在一開始就率先剔除了CCC評級的垃圾債券聚焦BB&B的精華區間,並精選票息4%以上的成分債,才讓00945B的風險低,報酬又穩定。說到報酬穩定,00945B還有一個封號,就是比高股息更像高股息。以去年上市的00939跟00940來看,00939原本都有配息0.063元,近期下滑到0.05元。而00940更慘,起初配息就很低了,只有0.05元,最近更只剩0.03元。另外,復華的00929同樣人氣很高,一度配息高達0.2元,近期只剩0.05元,一樣躲不掉「降息風」。因此,想穩定配息的股民,別錯過00945B這檔性質類似股票的非投資等級債,欲跟上最新配息,最晚要在2/17買進,除息日落在2/18,預計3/17發放收益。PS: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型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500/sm-32ff050f8f300f694c4b9c2eee20dcb1.jpg)
火線通緝令3/死前還找人來3P 陳修將虐殺小女友棄保潛逃中
在逃犯嫌是我國治安史上之痛,更是全體警察的眼中釘、肉中刺,希望能將其早日逮捕,本刊則盤點至今仍在逃的10大通緝犯,包括吸金27億元的假少東陳風廷,以及虐殺小女友後棄保潛逃的陳修將,警方也呼籲民眾提供線索,讓這些犯嫌盡早接受法律制裁。陳風廷曾誆稱自己擁有價值上億元的超跑義大利神獸Mazzanti Evantra,後備揭穿是假富二代。(圖/翻攝Marchetti Sportiva臉書專頁)八、「假超跑少東」陳風廷執夢國際公司執行長陳風廷,原是彰化縣府列冊的低收入戶,卻在2016年間開始營造自己富二代形象,利用父親的小藝品店,推出以骨董為標的的投資案,並保證月息3%到5%。為了取信於民眾,陳風廷稱自己擁有12台超跑,2018年還高調宣傳,稱自己訂製全台第一輛「義大利神獸」Mazzanti 771,還訂購了5000盒藍寶堅尼酒杯禮盒,合計4500萬元,但車商只收到1200萬元就被「已讀不回」。而陳風廷以富二代之姿設立空頭的府京建設公司、執夢國際公司持續吸金,先後共獲得27億元不法之財,他自知即將東窗事發,在2019年3月潛逃至中國大陸,其父在2019年被起訴,陳風廷則遭通緝中。豐盛環遊公司詐騙首腦劉光才在台吸金19億元,目前最可能潛逃泰國,調查局祭出懸賞金,並循司法互助透過泰方追緝中。(圖/翻攝調查局外逃通緝罰查詢系統)九、「假幣商吸19億」劉光才豐盛環遊公司詐騙首腦劉光才,在台發行多檔基金,假冒澳洲外匯經紀商ACDEX名義,推出「雙倉對沖外匯息差交易」投資商品,並於2020年間在東方文華酒店舉辦「亞太區營運總部成立暨國際基金戰略合作發佈會」,且主打保證獲利,平均年報酬率14%。數百名投資人信以為真,紛紛投錢,從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該集團先後吸金19億元,劉光才自覺被盯上,於2024年1月潛逃出境,調查局發現他與吳姓共犯逃往泰國,同年8月將2人列為「外逃通緝要犯」名單,檢舉獎金各為35萬元至50萬元,並循司法互助透過泰方追緝中。知名遺體修復團隊「76行者」總召陳修將,2021年10月打死婚外情胡姓女友遭判刑,但他拒絕入監而逃逸,至今仍未落網。(圖/報系資料照)十、「虐殺小女友」陳修將知名遺體修復團隊「76行者」總召陳修將,在已婚情況下出軌胡姓女子,卻懷疑胡女出軌,2021年10月將胡女帶到汽車旅館入住,期間多次對她暴打虐待,甚至施用毒品,並找來黃姓男子一同發生關係。同年10月14日,胡女在房間內因拒絕給陳修將看手機內容,陳再次暴怒,朝胡女拳打腳踢,甚至朝其頭部重擊,胡女被打到遍體鱗傷、滿是瘀青,陳修將直到15日凌晨才發現胡女失去意識,連忙將她送醫,被害人則在急救後宣告不治。全案經上訴到最高法院,陳修將被判處10年10月定讞,但他2024年5月31日應到監執行時卻未出現,彰化地檢署認定其棄保潛逃,,並發布效期40年的通緝,至今則未落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3491/sm-f625ec26f74581fe95cfc28e6d78d5a2.jpeg)
狂人上台 凱基00926鎖定全球龍頭企業 2025開工續衝刺!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喊出美國優先,要使美國再次偉大,並誓言帶領美國重返黃金年代。若終究要投資美股,2025年就是最好的時機,美國經濟很有機會爆發...集世界級菁英大企業,覆蓋全產業。凱基全球菁英55(00926)追蹤的是「彭博全球菁英55指數」,成分股含蘋果 、微軟、Google、臉書...等產業龍頭,適合想投資美股又分散產業風險的投資人。指數的成分股是從11大產業挑選各5間菁英公司(共55檔成分股),挑選「市值大」、「淨利率高」及「資產報酬率高」的菁英股,產業多元有是龍頭之下風險相對更加分散。從過去70年的S&P 500指數滾動六個月報酬表現來看,無論是平均漲幅還是正報酬機率,每年11月到隔年4月的期間,正報酬的機率相對較高,且指數的平均漲幅也較大。根據1950年至今的統計,S&P 500指數在每年11月到隔年4月期間,約有八成的機率能夠實現正報酬,平均漲幅為7.1%;相比之下,正報酬機率最低的5月到10月,平均漲幅僅為1.7%。因此,S&P 500指數在11月到4月這段期間的投資效益明顯高於其他月份。00926去年的含息報酬率高達45%,復華S&P 500成長ETF(00924)報酬率超過43%,元大S&P500(00646)也有34%。PS: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型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93344/sm-38dfa540a67a4d04ce7564d6d0d78d23.jpeg)
美國將重返黃金世代! 全球菁英「凱基00926」集結美國龍頭企業
世界級強國即將歸位!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第二個任期,誓言將會帶領美國重返黃金年代,各個科技大老紛紛選邊站,畢竟在川普上台後,市場預期將會解除許多商業技術限制,讓企業發展更自由,經濟有望更加成長茁壯,因此2025年的投資展望,建議股民可鎖定美國菁英標的。有了解美股的朋友就知道,許多知名大企業的股票,價位都非常高,小資族也難以負荷,但在台灣股市中有一檔涵蓋全球各大菁英企業的ETF,就是凱基的全球菁英55,代號00926。00926名稱有菁英55,顧名思義就是挑選全球55家頂尖企業納入成分股,依照近期資料,有91.12%的比例都是投資美國大公司,像是耳熟能詳的輝達(NVIDIA)、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以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都有被納入在00926之中。這也代表投資00926,就等於在投資美國菁英產業。這檔ETF有多神? 00926強調從全球11大產業中,各挑選前五強的公司,也就是說00926不依循配息多寡,僅依照市值、報酬率等指標挑成分股, 00926在2024年的含息總報酬率逼近45%,其他的競爭對手如復華S&P 500成長ETF,報酬率超過43%,表現相當不錯,但還是稍微遜色,元大的S&P 500更低,報酬率才34%。相比起來,00926的成長動能跟未來潛力更無窮。00926追蹤的是彭博全球產業菁英55指數,根據歷史資料,從2008年以來,其指數累積總報酬率高達373%,比S&P 500指數的255%以及MSCI AC世界指數的103%高出許多。尤其近年來,像是2019~2021年,彭博全球產業菁英55指數也都贏其他兩個指數,儘管2018跟2022年都是負成長,但也是三者中跌幅最少的,顯示00926具備高成長又抗跌的特色。川普重新掌權,美國經濟有望迎來大爆發,00926不只能滿足投資人鎖定美國的目標,同時藉由投資不同產業分散風險,將是2025年備受矚目的一檔ETF。PS: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型基金投資之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債券交易市場流動性不足之風險及投資無擔保公司債之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2676/sm-626a80fdadb6b089b79082b8595938f7.jpg)
0050出招吸金法人曝未來利多 「這兩檔」ETF年後搶客大戰
國內規模最大ETF元大台灣50(0050),宣布調整經理費及保管費等內扣費用,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調整後費用率將於1月24日起生效;反映潛在資金流入動能龐大,本次調整採隨規模增加費用率持續調整的架構,有利長期投資。0050調整前費用率為經理費0.32%、保管費0.035%,未來將依規模調整。實際調整後釋例:據證交所資料,至1月22日0050規模為4469億,計算經理費之方式為1000億先調整為0.15%,再針對規模逾1000億元至5000億元部分調整至0.10%。逾5000億元至1兆元、逾1兆元部分,再分別調整至0.08%、0.05%;保管費採相同架構,現階段4469億調整為0.03%,未來規模若超過1兆元部分再調整至0.025%。理財作家「樂活大叔」施昇輝表示,儘管過去0050被詬病,只投資台股風險過高、台積電占比高達50%無法分散風險,經理費偏高等因素。隨著台積電近兩年大漲,間接拉抬了 0050的報酬率,掩蓋了前述三大缺點,使其繼續持有0050的信心不會動搖。法人分析,此次0050「雙管齊下」的策略,將再引入ETF市場新的資金動能,也將有更多新進投資人選擇0050為投資台股起手式,0050的投資成本、門檻降低,為投資人創造更平易的投資管道。不過0050此舉也吸引不少股民往「小0050」之稱的富邦台灣采吉 50(006208),其經理費設定為基金淨資產0.15%,保管費費率為0.035%,內扣費用較低。如今0050大砍費用後,已低於006208的水準。預計台股封關後,2檔市值型ETF將展開激烈的搶客大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2635/sm-40122a384d9789ad92164ed0ea188927.jpg)
全球金融市場回暖國際投行2024業績亮眼 「這家」資產11.6兆美元創新高
2024年全球市場融資活動回暖,推動華爾街幾大國際投行的業務持續改善,高盛股票和債券承銷淨收入增幅均在40%以上,花旗投行業務增長約三分之一,摩根士丹利全年凈利潤預計增長45%左右。從業績來看,高盛2024年累計全球銀行業淨收入爲349.4億美元,較同期增長16%。其中投資銀行業務77.3億美元,比同期增長24%;債券承銷淨收入高達25.2億美元,推動股權承銷淨收入達16.77億美元,分別增長43%、45%。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增長35%,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表現優異,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達到20%,該投行全年收入爲 618 億美元,每股收益爲 7.95 美元,ROE爲18.8%。傳統銀行業務更爲突出的花旗集團,投資銀行業務也在持續改善,股票和債券收入比同期增長約三分之一。貝萊德業績顯示,其管理的資產規模又創下11.6兆美元的新高。摩根大通2024年客戶資產淨流入總額爲4860億美元,過去兩年累計淨流入達到9760億美元。從收入來源看,亞太區在各大國際投行佔的比例中有所提升,尤其是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股票淨收入增長22%,股票淨收入在所有產品和地理區域均表現強勁。據高盛集團透露,近三年在全球各區域的收入結構中,亞太區從2023年的52億提高到2024年的68億美元,提升2%至13%。鑑於國際投行業績亮眼,華爾街的分析師普遍上調了對2025年的收益預期,不過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仍然是影響全球經濟和投資銀行的兩大主要風險因素。摩根大通高管認爲,美國經濟一直很穩健,失業率仍然相對較低,消費者支出水平也保持健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92611/sm-f2544023967bafd25d780e5f6a8d6718.jpg)
李珠珢來台簽下「全經紀約」 業內人士:報酬極高
韓國啦啦隊女神李珠珢憑藉魔性洗腦的「三振舞」爆紅,甜美外型與曼妙身材更讓她深受粉絲喜愛。近日她確定與富邦育樂簽下全經紀約,即將來台發展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業界人士更直言,「投資報酬率極高。」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李珠珢成為台灣首位擁有全經紀約的啦啦隊藝人。過往台灣多數啦啦隊女孩會將合約拆分為球團約及個人約,但這種模式可能導致多頭代理的情況,影響廠商合作。而在韓國,全經紀約相當普遍,主要目的是確保具有潛力的藝人能夠獲得穩定資源與發展。業界人士進一步指出,李珠珢已累積相當高的聲量,對比頂尖啦啦隊藝人,投資她的潛力將帶來更高的報酬率,因此這份合約不僅有利於球團,也對李珠珢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此外,李珠珢確定來台後,已將個人IG帳號改為中文姓名,並且追蹤對象僅剩富邦悍將官方帳號,顯示出她對於新環境的適應與期待。消息一出,讓台灣粉絲興奮不已,迫不及待想在球場上見到她的精彩應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2414/sm-080cf451aa6ea75be63e033326099c82.jpg)
他買9張刮刮樂「實測3加持方式」 一看中獎金額傻眼
新春假期,許多民眾都會試試手氣,希望能得到財神爺的眷顧。日前一名男網友就分享,自己購買了9張號稱「中獎率50%」的連號刮刮樂,並將其分為三組,以不同方式加持進行實測,引起網友熱議。該名網友在Dcard以「最強的刮刮樂招財方式」為題分享,表示自己購買了9張號稱「中獎率50%」的連號刮刮樂,並將其分為三組,以不同方式加持,實測哪種方法最能帶來財運。原PO說明,自己將刮刮樂分為三組進行「招財儀式」,第一組(41、42、43號)使用艋舺青山宮的錢母加持,第二組(44、45、46號)則帶往台北知名文財神廟過天公爐,第三組(47、48、49號)則播放新台幣點鈔聲長達3小時,以測試哪種方式最能提高中獎機率。儀式完成後,原PO特地挑選吉時同時刮開9張刮刮樂,最終發現,第一組中了500元,第二組與第三組各中200元,總獎金為900元,「謝謝艋舺青山宮的錢母,跟了我一年也照顧我一年,拿下了本次實測的第一名」。不過由於他購買刮刮樂共花費1800元,最終仍虧損900元。他苦笑表示,「中獎率50%,但投資報酬率也是50%,還是賠了900元!」,另外原PO也提到,之前上風水課都說聲音會影響風水跟運勢,「從這次的實測結果來看,風水老師沒有在唬爛,點鈔機數錢的聲音給予的祝福不亞於拿彩券去過香爐,如果過年玩刮刮樂不方便拿去過香爐,可以直接在家放點鈔聲,跟過香爐的效果一樣」。此趣味實驗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笑稱,「讓刮刮樂聽點鈔機聲音還真的有用!笑死」、「點鈔機的聲音聽久還蠻療癒的耶」、「在哪裡找到點鈔機的聲音?該不會是在銀行錄的吧?」、「Spotify有點鈔機的聲音!」、「該學習學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91591/sm-0ffb438b02751ff562d4b60de83c3b3a.jpg)
收支逆差持續擴大…勞保負債逾14兆 2031恐破產
勞動部21日發布最新勞保精算報告並指出,雖然已編列3870億元用於撥補,卻因給付持續大於收入,精算負債達14兆1027億元,就算2026年仍撥補1200億元也不夠,若不啟動年金改革,勞保基金仍會在2031年破產。精算報告指出,2017年起勞保基金持續收不抵支,預估2024年收支差額達655億元、2025年達813億元、2026年更高達1215億元,2026年起基金水位開始下滑,2031年底破產且當年基金餘額為負846億元。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指出,隨著領取老年年金人數增加,收支逆差將持續擴大,未來持續鼓勵中高齡勞工續留職場,強化納保跟給付審查、強化基金運用與投資。精算報告建議,勞工保險財務安全改革,尚待集思廣益,兼顧各方利益和權益前提,配合政府財政資源分配,研議妥適對策,建議未來仍應持續落實現行的撥補,並視政府財政狀況和經濟發展情形,掌握政府財政繁榮時期,研議加大撥補的力道;找到穩健的財源,提供有效投資增長的平台,是未來可思考的方向。勞動部官員表示,基本上撥補的金額希望不低於過去的每年1200億元規模,研議加大撥補力道會視政府財政適時爭取,穩定財源並非只靠勞動部,可能需要更上位的思考。此次精算報告較上次明顯樂觀,原因包括資產報酬率假設增加至4.5%、投保薪資增長率1.9%,投保人數則因高齡者就業及外國人來台工作等增長、薪資成長增加等因素,推估2024年至2031年保費收入增加約2800億元,更把59歲以下退休率全面性下降。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認為,此次精算報告再次顯示基金不足問題依舊存在,目前不缺改革方案,缺的是選擇的勇氣,如果等到破產時間逼近再處理,勢必要用更高成本來面對,與其調整參數不如誠實面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1528/sm-c0efc39581e83800a46dbd6f199b35d6.jpg)
大同宣布現金減資5% 擬每股退還0.5元
大同(2371)今(21)日下午5時於證交所召開重訊記者會,說明董事會今天重大決議。大同表示,為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擬辦理現金減資退還股東股款,每股退還0.5元,減資比例為5%。 董事長王光祥日前指出,今年確定可以發股利,且每股有望配發2元多一些,一定優於原先股民所預期的金額,將是大同暌違24年配息。若再加計現金減資退還0.5元,大同股東今年可望每股領得2.5元以上現金。大同表示,擬辦理現金減資新台幣11億6976萬8340元,銷除股份1億1697萬6834股,以大同目前已發行股份總數為普通股23億3953萬6685股計算,減資比例為5%,每股退還現金新台幣0.5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222億2559萬8510元,計22億2255萬9851股。大同指出,減少股本全數以現金,並依各股東持股比率退還。不過,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實際減資比率,則以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的已發行總股數計算。至於減資後的畸零股,大同說明,股東可自行在減資換股停止過戶日前 5 日,向大同服務代理機構辦理拼湊成整股,拼湊後仍不足壹股的畸零股,則依減資換股基準日後,在股票公開集中交易市場恢復買賣參考價給付現金。另外,大同補充,這次現金減資換發新股擬採無實體發行,其權利義務與原股份相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1382/sm-b84ae1883773b2b01c38a0d5012348f3.jpg)
勞保不改革...收支差額將逐年擴大 2026年撥補1200億也不夠
據勞保部21年發布的最新勞工保險精算報告指出,隨著給付不斷增加,收入增加有限,勞保收支差額會逐年擴大,2025年收支逆差估達813億元、2026年就達1215億元、2017年達1437億元、2030年達2922億元,預估2026年基金水位下滑,至2031年開始基金破產,且精算負債也從2020年的11兆501億元,截至2023年已達14兆1027億元。勞保年金改革持續延宕,因此精算報告的「攤提潛藏負債的平衡費率」或「未攤提潛藏負債的平衡費率」2者皆較上一次再增加,分別從27.83%及16.27%上升至31.42%及17.19%;精算負債及潛藏負債分別從11兆501億元及10兆2876億元增加至14兆1027億元及13兆2298億元。精算報告建議,相對台灣經濟的成果,勞工薪資水準及退休經濟安全應該需要被關注的焦點。統計至2023年底,約174萬退休勞工領取勞保老年年金,平均月領金額1萬8824元。除落實現行勞保費率逐步調高至12%機制等作為外,持續透過多元投資運用,也是增加基金收入的方式之一,有助於完善制度的調整過程所必然面臨的衝擊。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制度提供2009年前已有投保年資者,未來可以併計領取老年年金,推估已產生5兆元的潛藏負債,經過15年後,5兆元潛藏負債加計利息,再加計15年新增未提存精算負債,潛藏負債已擴增至13兆元的數額。攸關基金財務安全的責任,迄今需要行政部門和立法機關群策群力、廣開言路,更需要千萬被保險人的溝通理解及政府輔助之責任。精算報告提及,行政院106年3月30日函送「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至立法院審議,期使基金財務健全邁出重要里程碑,然因未能達成共識而延議。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屆期不續審原則,攸關本保險財務安全之改革,尚待集思廣益,兼顧各方利益和權益前提,配合政府財政資源分配,研議妥適對策,建議未來仍應持續落實現行的撥補,並視政府財政狀況和經濟發展情形,掌握政府財政繁榮時期,研議加大撥補的力道。精算報告呼籲,勞保制度的實施已超過70年,有資格請領老年給付的人越來越多,改革過程務必謹慎周延,考量勞工給付權益。制度的調整需要多元並進,但參考國外經驗,制度調整多涉及「多繳、少領」的減法改革,在未有共識下,短期間可能難以推動。因此,現階段比較適宜的作法,或許是在現行機制下,將經濟成長果實,分享給所有被保險人,持續優化基金的投資績效,確保制度的運作,保障千萬勞工退休基本經濟安全。找到「穩健的財源」,提供「有效投資增長的平台」,亦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此外,此次主要精算假設變化為資產報酬率增加至4.5%、投保薪資增長率1.9%、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至1.8%,投保人數則預估會因中高齡者就業及外國人來台工作增加等原因,也較上一次明顯增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0831/sm-2c4ddceb1c67de3dc9c4739cf4403c67.jpg)
存股族變心1/高息ETF股價直落「外資砍韭菜」 抄底族守初衷勇敢挺進
「台股2024年漲得兇,漲幅快三成,還超過美股的S&P 500、費城半導體等,讓多檔『高息型』ETF吹起一波降息潮,00919股價愈跌,成交愈爆量連日霸榜。」此時,存股族該加碼抄底,還是變心,社群吵成一團,CTWANT採訪多位長期投資型理財達人,他們不約而同地說,除了高息ETF,「還要同時配置『含積量』(台積電)的市值型ETF」,吃到配息及價差。 台股加權指數在2024年底站穩23000點,全年漲了5104點,漲幅達28.47%,在亞股中一枝獨秀,略低於那斯達克的28.64%,勝過美股部分主指;「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領漲,創下1115元新高,半導體、電子業等搭上AI浪潮跟漲,2025年仍看俏。台股2025年封關前,又是暴跌,又是回彈,來回震盪。圖為台股13日大跌523.53點,收在22488.33點。(圖/報系資料) 深受股民青睞的ETF,也跟著大盤漲勢前進,投資0050等「市值型」ETF及0056等「高息型」ETF,迄今投信業已發行66檔台股ETF,總規模金額超過6兆元,投資標的台股及債券的規模各半約3.1兆元、3兆元。 尤其「高息型」ETF在過去兩年搶發多檔迄今累積共24檔,新發行基金雖無股息或資本利得可配,但有平準金配息,端上高達逾10%的含息報酬率,讓不少金控股、金融股存股族變心,改存ETF,也強吸保險業的儲蓄型保單、利變型保單的保費收入。標榜高息型ETF的配息殖利率,面對台股大盤上揚,成分股重押科技股的即受到很大挑戰。圖左為群益基金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圖/報系資料) 群益基金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告訴CTWANT記者,「ETF配息來源有三,一是ETF成分股的股息收入,二是資本利得(股價買賣調整價差),三是收益平準金(部分本金配發給投資人以穩定配息率)。」 「成分股的股價上漲,配息金若依舊,相對來說殖利率即下降。」張菁惠解釋。為維持「高息」ETF,投信公司也會就發行ETF所設定的每季或每半年等定期調整成分股。 何謂「高息」?「大致上,市場認定台股整體配息殖利率約在4%,據證交所統計,台股2022年股利率平均5.09%,2023年掉到3.47%,2024年截至9月則是2.56%。」存股理財十多年的上班族阿財說,因此ETF殖利率有贏過大盤或是5%以上,就算是「高息」。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去年下半年隨台股大盤震盪,多檔『高息』ETF配息下調,『債券利率』波動影響資產配置比率,資金版圖出現挪移。」 2024年下半年吹起一波「降息潮」,像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等,聚焦在配息的兩項來源「成分股配息、資本利得」,以00929月配型來說,成分股多科技股,今年七月、八月台股大跌即影響到資本利得配息金額的高低。 這一波「降息」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則宣布儘量維持原有的配息水準。張錫與國泰投信ETF團隊解釋,「以00878來說,配息率維持4%、5%多的話,帳上的盈餘就不會很快地的都很多配息出去,較能年年有穩定的配息率。」在高息與降息大戰中,另有業者主打「2024年含息報酬率」,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近23%,大華優利高填息(0091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超過15%以上,去年一整年新增受益人數也是在前十排行榜中。事實上,去年台股大漲28%,市值型ETF的全年含息報酬率跑贏大盤,尤其「含積量」越高,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 以0050來說,2024年整年度含息報酬約48.17%,幾乎完勝高息型ETF的20%,但也因股價變高而造成年均殖利率變低,因此,引起市值型的賺價差及講究穩定現金流的高息型兩大投資族群論戰。 存股族該如何配置投資部位?上班族阿財以自己為例,疫情前買金控股,疫情後改零股存台積電,對於「變心」他解釋,「現在若仍守著高息型,收益可能不如過去,我身旁有些朋友買不起一張台積電,但也零股定存定額,或是買有台積電占比『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不一定賺配息,可賺價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90832/sm-371f0ea2c636d524b6d2d3329f339f91.jpg)
存股族變心2/金控股價飛高「既開心又害怕」 股民盼「配息也跟飛」才敢長抱
「今年要多發一點,一定比去年好……」「盼股價能超過100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1月11日富邦集團謝年會舉辦前,向媒體透露今年配發股利政策。對於這項喜訊,13日富邦金以89.8元作收,未漲反小跌0.11%。 「很多家金控大賺創新高,近一年來股價也漲得很高!」CTWANT採訪多位已從金控股「變心」轉向海內外ETF的存股族,是否「回心轉意」?他們保守回應,「要看現金配息殖利率,有沒有跟著提高」、「金控股股價已漲高,此時進場成本已墊高」。 14家金控自結2024全年獲利已全部揭曉,逼近6000億元年增63.7%,整體表現大好續創新高,富邦金(2881)首度破1500億元,蟬連獲利王,國泰金(2882)逾1100億元居次,中信金(2891)等共8家金控獲利也創歷史新高,4家金控創次高。盤整14家金控2020年至2023年四年來現金配息殖利率,以中信金的4.4%最高,華南金4.3%居次,玉山金則為4.0%,兆豐金3.6%,國泰金、凱基金還有3.3%,元大金3.2%,第一金3.0%,其餘未達3%。 多家投顧分析報告,預估今年金控獲利的現金配息,以去年的盈餘配發率來看,中信金可能衝高超過5%,國泰金、華南金有機會上看4.5%,富邦金、玉山金、元大金、凱基金、永豐金可超過4%,其他家也有3%以上的機率。 「存股族就是要找比放在銀行定存率高的股票,股價不高,配息殖利率起碼超過台股大盤的4%以上。」理財達人AndWorld跟CTWANT記者分享他個人經驗。 「過去,大家會存的玉山金、兆豐金、第一金等就是看現金配息殖利率有4%或以上的水準,前二年沒有的時候,大家很快就轉到0056、00878、00919、006208、台積電等。」AndWorld說。2025年繼續吹旺AI熱潮,ETF成分股有輝達頗受股民關注。(圖/翻攝自NVIDIA) 存股達人小車接受CTWANT採訪時提到個人選股經驗,她在三年多前即開始漸漸減持華南金,改買「海外型」統一FANG+(00757),從47多元長抱到如今股價飛漲到100元。該檔成分股占比最高的即是輝達NVIDIA超過10%,還買進科技Meta(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及Google(Alphabet)、Microsoft等美股科技股。 小車也進一步分享她個人「買金融股原則」,即是「配股還原殖利率要有7%才買,純現金殖利率5%以上」,以她自己粗估合庫金、華南金與第一金這三檔公股金控,她認為三檔只有華南金合格。(小車粗估的計算方式,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68元,抓盈餘分配率85%,約配現金1.4元,殖利率1.4÷27.5×100%=5%) 小車認為,純以現金殖利率而言,高股息ETF超過5%的比比皆是,也不用硬買金融股。「面對降息潮,她可以挑配息穩定的ETF,如0056、00878、00919都沒有降息,且成分股產業分配跨足電子、金融、傳產,風險比單壓某一類股的ETF分散,面對震盪能力也較佳。」 記者也追問AndWorld今年是否會加碼金控股?他分享自己經驗,「還是要看股價,漲太高即成本高,可能先維持現有的高息、市值型ETF配置,對金控股會先觀望按兵不動。」 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在臉書分享他持有金控股數百張。(圖/CTWANT資料) 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則公開他抱有凱基金、國泰金數百張股票,「可以賺配息,還可以有價差,應該比沒有買台積電的高息型ETF的報酬率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