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毒
」 塑化劑 顏宗海 塑毒 不孕 PVC紙吸管藏癌2/環保玩真玩假?每年20億紙杯無法直接回收 「多這一層」加熱恐染塑化劑
台灣人愛喝飲料,不只吸管量驚人,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推估,台灣1年至少消耗掉2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其中又以紙杯居多。別以為不用塑膠杯,就已盡到環保責任,事實上多數紙杯都無法直接回收,正因為上面塗有一層塑膠淋膜,這些淋膜也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紙製容器餐盒,專家提醒,淋膜紙製品不只僅有部分能循環再生,部分商品加熱可能還有塑化劑疑慮。2022年4月環保署針對所有一次性塑膠杯提出管制政策,規定連鎖超商、速食、飲料、超市等通路外帶飲料不得提供「一次性塑膠杯」,台北市去年12月起開跑,其餘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皆在今年陸續跟進,除了以降價鼓勵消費者自備環保杯,也規定連鎖超商、速食店要陸續在門市提供循環杯,而業者則轉而以紙杯取代原本的一次性塑膠杯,但仔細查看這些紙杯,雖然外觀看起來是紙,但為達到耐水耐油效果,內部會上薄薄一層塑膠塗層,俗稱「淋膜」,不只紙杯上有,許多紙製容器、餐盒上都塗有這層淋膜。塑膠淋膜以PE材質最常見,其耐熱度從攝氏70-90度到90-110度都有,若遇上熱美式、熱湯麵、小火鍋這類液態燙食,就可能產生塑化劑的風險。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常見的塑膠材質大致上分為7類,各自以1~7號代稱,其中3號的PVC材質含有塑化劑,但不代表PVC之外的塑膠製品就安全,例如淋膜雖然是PE材質,但研究發現部分商品曾受塑化劑汙染,所以若是再次直接加熱同樣有「塑毒」問題,建議把盛裝的食物放置瓷盤再加熱較為安全。除了食安問題,這些紙杯、紙製容器進行回收時也不能直接當成紙張回收,資源循環署表示,淋膜紙製容器屬於廢紙容器,會先送到專業處理廠,技術分離出紙漿與塑膠之後,紙漿再進行回收,也就是僅有部分能循環再生。生產不含淋膜紙杯、紙製容器的台灣環保寶內銷外銷業務負責人楊忠達表示,除了回收過程繁瑣,技術分離後的紙漿也很難再製造出良好的紙張。華紙與早餐聯盟合作推動全紙回收容器,華紙纖維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陳瑞和表示,估計每天可省下15噸二氧化碳排放。(圖/報系資料照)中華紙漿(簡稱華紙)在2018年時推出無塑無氟的「益利(Easy)系列」,不論是飲料杯、咖啡杯、便當盒等商品,都沒有淋膜、PFAS,可以直接全紙回收,甚至就連手搖飲料上的封膜,都以紙取代塑膠,今年5月更開始於弘爺漢堡、東方美、吉得堡、巨森早餐吧等4家早餐店,推動使用全紙回收容器,華紙估計,以台灣早餐外食族500萬人推算,每天即省下15噸二氧化碳排放,亦即一年可為台灣減排5,000噸二氧化碳,回收纖維可再製成相當於1,700萬包再生影印紙的各式環保紙品。華紙纖維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陳瑞和受訪時指出,目前多數店家基於成本考量還是傾向選擇含淋膜紙杯與紙製容器,雖然國內使用量少,但華紙的全紙商品在國外卻有不錯的外銷成績,讓陳瑞和忍不住感嘆:「環境友善的好產品,國人卻沒什麼機會使用,真可惜。」
絕命地雷1/年輕猝死原因找到了?! 「躲不掉」每口呼吸都有高濃度塑化劑
過去塑化劑較廣為人知的「毒害」,大多是針對生殖系統、荷爾蒙方面,而最新研究顯示,塑化劑恐怕也會增加心臟病機率!紐約大學葛羅斯曼醫學院(Grossman School of Medicine)本月12日發表在期刊《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研究指出,美國55至64歲族群中,約 9萬1000 至 10萬7000 人比預期壽命更早死亡,原因可能是塑化劑增加心臟病猝死風險。這項研究針對5000名55歲至64歲的美國成年民眾,結果顯示受試者尿液中含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濃度較高者,較可能死於心臟病。報告的首席作者特拉桑德(Leonardo Trasande)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透露,暴露於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機會增加,與早死有關,特別是死於心臟病。」鄰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劑中最常見的種類,早在50 年前就被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居家物品,主要就是用來軟化PVC材料,包括玩具、汽車內裝、香水、慕絲、油漆….等等都含有塑化劑,幾乎無所不在。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於2019年發表2篇研究於《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顯示塑化劑與頸動脈硬化、冠心病皆呈現正相關效應,塑化劑暴露愈多,罹病風險也愈高。2019年環保署曾在板橋車站的空氣中偵測出塑化劑,也是台灣首次在空氣中發現塑化劑的存在。(圖/報系資料庫)不只如此,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也曾針對台北市一所國小進行灰塵研究,沒想到發現教室內外、校園樹木的葉子,都含有相當高濃度的塑化劑,針對56個居家室內空間研究,也發現每個家庭同樣存在高濃度的塑化劑。甚至,環保署也曾在板橋車站空氣中測出塑化劑,諸多證據證明塑化劑無所不在,每呼吸一次都可能吸入「塑毒」。難道這就是台灣猝死年輕化的原因之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觀察猝死相關數據,年齡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心血管疾病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飲食西化是最主要因素,塑化劑算是附加的危險因子。」醫師認為飲食西化是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主因,而塑化劑則更增加其爆發的風險。(圖/黃耀徵攝)蘇彥伯說,塑化劑會帶給人體氧化壓力,進一步造成血管內皮組織發炎,長期下來會導致血管病變,最終使得血管變得狹窄,因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除此之外,蘇彥伯說,其實荷爾蒙也與心血管疾病非常相關,例如女性進入更年期之後,由於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而因為塑化劑會使得體內荷爾蒙變得混亂,推測因此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絕命地雷2/不只塑化劑!還有「這4項」早死地雷 醫嘆「竟然29歲就心肌梗塞」
塑化劑無所不在,如今甚至連空氣都遭受「毒害」,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我們無法知道塑化劑如何飄散在空氣中,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是環境中的塑膠製品實在太多了,才會導致這個結果。」顏宗海說,其實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就算吃下超標塑化劑,只要停止接觸3個月,體內便檢驗不出塑化劑。」因此首當之務就是先中止塑毒危害。「常見的塑膠材質大致上分為7類,各自以1~7號代稱,其中3號的PVC材質含有塑化劑,而塑膠袋屬於PE材質,依照耐熱程度分為2號、4號,並不含塑化劑。」顏宗海說,但這不代表PVC之外的塑膠製品就安全。「例如外食便當盒上的薄膜雖然是PE材質,但研究發現部分商品曾受塑化劑汙染,所以若是再次直接加熱同樣有『塑毒』問題,建議把便當放置瓷盤再加熱較為安全。」招名威建議用餐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可以洗去沾附的塑化劑,避免吃進肚中。(圖/CTWANT合成)毒理專家招名威則說,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但防範之道就是「別吃下肚」,因為塑化劑經過消化道吸收之後危害更大,建議用餐前務必以肥皂洗手,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相較之下,空氣中的塑化劑聽來雖然驚悚,但實際上的傷害較小,招名威說,如果擔心的話,還是可以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加以預防。顏宗海建議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就能緩解塑毒帶來的氧化壓力。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其實除了塑化劑之外,研究顯示,噪音、空氣汙染、PM2.5、吸菸同樣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關鍵在於都會對身體產生壓力,進而造成血管內皮組織發炎,因此導致血管病變、狹窄。吸菸是最為致命的心臟病危險因子,但許多癮君子卻始終無法戒菸,寧願承擔隨時引爆地雷的風險。(圖/報系資料庫)「其中又以吸菸最致命!因為會造成身體多處發炎。」蘇彥伯曾遇過一位29歲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年輕男子竟然從國小時就開始吸菸,「但好多患者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繼續吸菸!」蘇彥伯提醒,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猝死風險,首先一定要先戒菸。
【塑毒致不孕1】男女同受其害 卵巢早衰精蟲游不動
塑化劑的危害似乎與日漸增?!食藥署日前公布IKEA塑膠杯的塑化劑超標8.3倍,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環工所團隊進行「細懸浮微粒(PM2.5)化學成分監測及分析」中,也意外在板橋車站空氣中測出塑化劑,這是台灣首次驗出空氣中有「塑毒」。「我們無法知道塑化劑如何飄散在空氣中,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是塑膠製品實在太多了,才會導致這個結果。」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其中塑化劑大多出現在PVC產品中,含量可高達40%。「塑化劑最大的危害就是干擾內分泌系統,會影響男性生殖器官發育與精蟲品質,導致雄激素不足,可能會造成男性不孕或女性化。」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說,而塑化劑中的DEHP則與雌激素相似,女童接觸過久會導致性早熟。招名威教授提醒,塑化劑可能導致不孕,未來恐成為國安問題。(圖/招名威教授提供)過早發育的後果,等到女童長大到適合生孕的年齡時,卻可能驚覺卵巢早衰已經無法懷孕,「男女都無法生孕,這顯示塑化劑的危害恐怕會成為國安問題。」招名威提醒。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但防範之道就是「別吃下肚」,招名威說,因為塑化劑經過消化道吸收之後危害更大,相較之下,空氣中的塑化劑聽來雖然驚悚,但實際上的傷害較小。用餐前一定要使用肥皂洗手,才能避免將塑化劑吃下肚。(圖/報系資料庫)建議用餐前勤加洗手,而且務必使用肥皂。「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招名威提醒,尤其是用餐前務必洗手,才能降低吃下塑化劑的風險。
【塑毒致不孕2】吃下肚最要命 加工品果汁有疑慮
環境中的塑化劑無所不在,毒物專家招名威建議,平時應避免食物接觸PVC產品,舉例來說,目前市面上仍有部分保鮮膜是PVC材質,為了健康,建議多花一些錢購買PE材質較好。另一個重點是勤加洗手,而且務必使用肥皂。「因為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肥皂才能洗去塑化劑,清水則沒辦法。」招名威提醒,尤其是用餐前務必洗手,才能降低吃下塑化劑的風險。顏宗海醫師說,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但前提是先中止「毒害」。(圖/報系資料庫)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補充,其實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根據動物實驗,就算吃下超標塑化劑,只要停止接觸3個月,體內便檢驗不出塑化劑。」因此首當之務就是先中止塑毒危害。「塑化劑喜歡脂肪,所以少吃高油脂食物就能降低疑慮,而紅肉較白肉多20%油脂,因此多吃白肉較健康,其他如動物內臟也易沉積塑化劑,也要避免。」另外,研究證實加工食品如包裝果汁,長期攝取也會累積塑化劑。減少攝取塑化劑後,再想辦法增加身體代謝能力。「多喝水、多吃高纖維食物幫助排毒,再吃大量蔬果提升抗氧化力,去緩解過氧化的塑毒。」顏宗海也建議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例如黃豆、毛豆。「因為塑化劑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而研究發現大豆類食物可以預防乳癌、子宮內膜癌、性早熟。」招名威教授提醒,塑化劑可能導致不孕,未來恐成為國安問題。(圖/招名威教授提供)招名威說,其實塑化劑存在世上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但近年來國際普遍開始重視這個議題,主要是發現塑毒與少子化之間非常相關。顏宗海也提醒,想要真正預防塑毒,最終還是仰賴父母陪伴孩子健康的飲食,先從少吃高脂、加工食物做起。遠離塑毒 8絕招1. 依指示使用檢驗合格塑膠商品2. 少吃高脂肪、內臟類、加工包裝食品3. 避免食物接觸PVC材質商品4. 不將玩具、PVC製品放入嘴巴5. 用餐前以肥皂洗手6. 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幫助代謝7. 抗氧化食物如各式蔬果,可緩解塑化劑毒素8. 女性多吃大豆類食物,降低雌激素相關治病風險
【塑毒致不孕3】PVC地墊宣稱無塑化劑 專家呼籲「別被騙了」
「塑化劑最大的危害就是干擾內分泌系統,會影響男性生殖器官發育與精蟲品質,導致雄激素不足,可能會造成男性不孕或女性化。」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說,而塑化劑中的DEHP則與雌激素相似,女童接觸過久會導致性早熟。看準家長的心理,市面上許多PVC遊戲地墊都宣稱不含塑化劑,實際上大多是話術,應該是指塑化劑含量在許可範圍內而已。「家長千萬不要認為真的安全無虞,別被騙了!」招名威說,最好還是避免長期使用。顏宗海醫師說,大多數塑化劑都可以在2、3天內排出體外,但前提是先中止「毒害」。(圖/報系資料庫)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說,其中塑化劑大多出現在PVC產品中,含量可高達40%。常見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包含200多種,早在50 年前就被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居家物品,主要就是用來軟化PVC材料。「包括玩具、汽車內裝、香水、慕絲、油漆….等等都含有塑化劑,的確是無所不在。」「許多夜市來路不明的玩具、塑膠地墊等等都含有塑化劑,如果嬰幼兒長期接觸也相當危險。」招名威說,如果味道刺鼻,就有極大機率塑化劑超標,另外,也要避免小朋友把玩具放進嘴巴。
【塑毒致不孕4】熱湯裝塑膠袋 不會溶出塑化劑
日前傳出一家人母親罹子宮內膜癌、女兒性早熟,驗出體內塑化劑超標,推測與長期喝塑膠袋包裝的熱湯有關。「這個新聞部份正確、部分錯誤。」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塑化劑的確是危害母女健康的原因,但塑膠袋裝熱湯並不會溶出塑化劑,母女體內的塑化劑應該來自其他源頭。除了孕婦需慎防塑毒外,一般女性若長期攝入體內,恐增加部分婦癌的風險,也應多加注意。(圖/馬景平攝)「常見的塑膠材質大致上分為7類,各自以1~7號代稱,其中3號的PVC材質含有塑化劑,而塑膠袋屬於PE材質,依照耐熱程度分為2號、4號,並不含塑化劑。」顏宗海說,除了PVC之外的塑膠製品都不含塑化劑,但不代表絕對安全無虞。「例如外食便當盒上的薄膜是PE材質,但研究發現部分商品曾受塑化劑汙染,所以不可再次直接加熱,最好改放瓷盤加熱較為安全。」其他如PC材質常用於外食的美耐皿餐具,雖然耐熱但不適宜過度高溫。「舉例來說,如果吃火鍋時將食物放在美耐皿盤子上,還算在安全範圍,但如果將美耐皿湯勺一直放在加熱的鍋中,就會溶出環境荷爾蒙毒素。」顏宗海強調,不論是塑化劑、環境荷爾蒙,都會危害成長與發育。
【塑毒致不孕5】性早熟又致癌 4大族群風險高
許多人普遍使用的IKEA塑膠杯,日前被食藥署測出塑化劑超標8.3倍,而環保署最近也首度在台灣空氣測出塑化劑,讓人驚覺「塑毒」無所不在,恐會造成不孕、性早熟、增加癌症風險,其中又以懷孕初期女性、孩童、青少年、肥胖者4大族群最需當心。「在動物實驗中,與雄激素有關的性別分化是在妊娠期第15到17天,顯示此時胎兒最易受到塑化劑影響。」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提醒懷孕初期的女性要格外防範塑化劑。購買檢驗合格的玩具,較不會有塑化劑超標的問題,但仍要避免孩童把玩具放入嘴中。(圖/報系資料庫)其次要當心的是孩童、青少年,「許多夜市來路不明的玩具、塑膠地墊等等都含有塑化劑,如果嬰幼兒長期接觸也相當危險。」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說,如果味道刺鼻,就有極大機率塑化劑超標,另外,也要避免小朋友把玩具放進嘴巴。而青少年正處於荷爾蒙大量分泌的階段,接觸過多塑化劑也會導致分泌失衡,容易有不良影響。此外,體內脂肪過多者也是危險族群之一。「因為塑化劑喜歡沉積在脂肪較多的地方,所以若是脂肪較多,塑化劑也較容易累積。」常見的塑化劑為鄰苯二甲酸酯,包含200多種,早在50 年前就被廣泛使用於工業和居家物品,主要就是用來軟化PVC材料。招名威說,塑化劑最大的危害就是干擾內分泌系統,不只如此,國際癌症研究中心也將DEHP歸類為第 2B 級人類致癌因子,警告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