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容器
」 塑膠 環保局 垃圾 塑膠容器 環保署2年齡小心「斷崖式衰老」死亡率提升 醫親吐4解決辦法
老化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過程,但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在44歲及60歲時可能經歷「斷崖式衰老」現象,導致身體機能急速衰退,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風險,甚至提升死亡率。急診科醫師張適恆指出,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之一,可能是環境汙染物塑膠微粒的侵害。張適恆在YouTube頻道中分享,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在40多歲時,感覺體力明顯下降、運動能力不如以往,睡眠品質也逐漸惡化,甚至出現無緣由的情緒低落。他們往往以為進入更年期,但檢查結果卻顯示,荷爾蒙水平及各項身體指數均正常。張適恆表示,這可能是進入斷崖式衰老的徵兆。目前醫學檢測多能發現疾病,但對於器官衰老尚無法直接診斷,需依靠症狀的綜合評估,而衰老通常早於疾病數年出現,及早發現並干預尤為重要。張適恆引用史丹佛大學今年8月的研究指出,人體在44歲及60歲時,內部分子及微生物的組成會出現顯著轉變,並朝不利健康的方向發展,這被視為加速老化的關鍵時間點,不僅會使體力下降及外貌改變,還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甚至增加死亡率。張適恆也分享南韓科學家今年10月的研究結果,認為塑膠微粒可能是重要誘因之一。塑膠垃圾經過環境分解後形成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粒,甚至更小的奈米微粒,能透過腸胃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並堆積於脂肪等部位。過去醫學界普遍認為塑膠微粒活性低,不會對健康造成顯著威脅,但最新研究顯示,這些微粒可能干擾脂肪生成,進一步引發炎症及加速老化。為降低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張適恆建議日常生活中應過濾飲用水,避免飲用及烹調用水中殘存的微粒;在飲食上,盡量避免食用帶內臟的海鮮,特別是文蛤、牡蠣等容易累積塑膠微粒的食材,選擇食物鏈底部的小魚或去除蝦頭和腸泥的蝦類。此外,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也十分重要,以減少附著塑化劑的灰塵進入呼吸道。張適恆特別提醒,避免使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選擇玻璃或不銹鋼容器替代,以減少塑化劑或微粒滲入食品。張適恆強調,塑膠微粒的影響雖常被忽視,但其對健康的潛在威脅不容小覷。他呼籲大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從日常細節入手,遠離塑膠微粒的侵害,以有效減少斷崖式衰老帶來的健康風險。
虛晃一招2/政府盼廢棄物變黃金 寬鬆標準引惡意廠商鑽漏洞引發民怨
固態再生燃料SRF長期引發爭議,政府期盼將廢棄物變黃金,卻多次遭民眾稱為「燒垃圾」,引發空污疑慮。專家指出,SRF引發爭議關鍵在於法規的不夠嚴謹,將SRF製造廠與使用廠分開,也讓不肖業者有機可乘,未來恐引發更棘手問題。經濟部5日二度撤銷桃園市政府日前收回3家SRF發電廠入駐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的許可處分,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十分遺憾。對此,桃園市議員吳進昌指出,桃園人反對SRF進駐工業園區,之前就已抗議過一次,這次經濟部無視民意再度駁回市府的行政處分,民眾群情激憤,堅決不願用肺發電。何況觀音區空污已經夠嚴重,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絕不允許再有空氣污染疑慮的廠商進駐。然而,這並非第一樁SRF廠商引發民怨。2022年6月,台中大里的長新能源公司SRF製造廠遭民眾檢舉未取得許可就擅自營業,時經5個月後才補上申請許可後,仍任意排放廢氣、堆放廢棄物料,影響周遭居民生活。為解決廢棄物產量,政府大力推動SRF,卻因空污疑慮長期遭民眾抗議。圖為觀音區3家SRF廠商之一,因當地居民強烈反彈,不得不停止施工。(圖/報系資料照)政府大力推動的廢棄物再利用政策卻為何一再引發爭議,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點出問題關鍵,政府對於SRF的法規並不嚴謹,加上政府允許SRF製造廠與使用廠分開,就有不肖SRF製造廠開始鑽漏洞。環保署108年起推動可燃廢棄資源燃料化,109年訂定初版「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建立SRF標準。而在規範中,容許做為SRF原料的廢棄物種類卻引發質疑,其中甚至包含高鹵素含量的廢塑膠混合物、廢橡膠混合物、污泥及垃圾等。謝和霖解釋,若含有高鹵素塑膠,燃燒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戴奧辛。又因品質標準比較寬鬆,少數惡意製造廠收受來源種類複雜的廢棄物,以可以通過標準的比例製成SRF。雖使用廠會怕鍋爐壞掉,以比環境部還嚴格的標準收受料源,卻也難以完全阻隔,引發產生排放廢氣問題。而當許多SRF使用廠不收這些SRF時,製造廠可能就拿到一處去焚燒,「這也是政府允許製造廠與使用廠分開會產生的問題,少數製造廠品質管控並不嚴謹」。謝和霖說,雖近年來面對各方質疑,環境部嚴控《固體再生燃料製造技術指引與品質規範》,將廢塑膠容器、污泥二類料源刪除,也開始進行SRF總體檢,14家標準不符的廠商退場。但當品質標準加嚴,製造廠可能就會將不合格的SRF拿去亂丟亂燒或偷偷賣給中小型業者當鍋爐燃料,使用廠又因合格SRF不夠,選擇從國外購買來源不明的SRF,後續是否可以監督也將會是一道難題。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建議,政府應規定SRF製造廠與使用廠結合,減少不肖廠商將不適料源製成SRF,更降低使用廠鍋爐受到損害的機率。(圖/監督施政聯盟提供)
塑膠微粒危害人體健康 醫驚曝:別吃「這種」海鮮
塑膠微粒是人體一大危害,但要怎麼避免?醫師張適恆表示,要少吃帶殼海鮮,如文蛤、牡蠣等,因為食用時,會連同消化道一起吃,進而吃進塑膠微粒。醫師張適恆在YouTube頻道發影片指出,今年9月南韓一項研究指出,塑膠微粒污染物,可能是加速人體衰老的原因,因為塑膠微粒會分解塑膠微粒,藉由腸胃道、呼吸道或皮膚進入人體。張適恆說,塑膠微粒會危害人體健康,提供以下4種的方法:1.過濾飲用水:不只喝的水要過濾,還包括煮飯炒菜的水,絕大部分的塑膠微粒,經由飲食進入體內,飲用水更是佔一大部分,過濾不用昂貴設備,用簡單濾水壺也能過濾9成的塑膠微粒。2.海鮮別連消化道一起吃:塑膠微粒會堆積於海洋,海洋動物再吃食物接觸塑膠微粒,塑膠微粒大多累積消化道,「其中,帶殼海鮮最為嚴重,例如文蛤、牡蠣、淡菜,因為人食用時,會連同消化道一起吃。」吃魚大多會去內臟,不容易有問題,吃魚也要選食物鏈底層的小魚,吃蝦不要吃蝦頭。3.常保持地板乾淨:家中灰塵附著塑化劑,有一部分本來就是塑膠微粒,人吸到肺中,會分解成更小粒子,甚至進入器官和大腦,不要再認為地板不乾淨是一件可以忍受的事,不但會讓心情變差,更可能危害健康。4.避免塑膠包裝:千萬不要用塑膠容器來加熱,塑膠包裝不只會漏塑化劑,更容易讓小塊塑膠脫落,能裝冷的就別裝熱的,盡量不要用一次性的容器,去超商買冷藏食品最好用自己的容器微波。
乳房脹痛竟與咖啡有關? 專業醫:過量攝取恐會加重疼痛
在如今的社會,相信不少人都習慣咖啡不離手的日子。但現在有醫師提醒,有良性乳房腫瘤的女性要額外注意咖啡的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恐會降低肝臟第一階段解毒酵素的活性,恐會加重乳腺腫脹與疼痛,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部分女性在乳房中出現良性腫瘤並非罕見,其中常見的包括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這類約佔五至七成的病例,多出現在20至40歲女性間,質地較硬且通常無痛,形成原因多與雌激素波動有關。另一類則是乳腺囊腫(Breast Cyst),占約兩成至四分之一左右,內含液體且易受到月經周期影響,30至50歲的患者為主。劉博仁醫師也提醒,纖維囊性病變(Fibrocystic Changes)並非真正的腫瘤,但有高比例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現這種顆粒狀觸感的變化,常伴隨疼痛或腫脹,與雌激素過多相關。還有其他相對較少見的類型,如乳管內乳頭狀瘤(Intraductal Papilloma)、脂肪瘤(Lipoma)、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等。劉博仁醫師也提到,有著良性腫瘤的女性並非只要定期追蹤就好,還需留意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蔬菜(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及水果(莓果類、柑橘類),適度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鮭魚、鯖魚)、亞麻籽或核桃,並減少高脂肪、高糖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日常咖啡飲用部分也要特別注意,需適度控制咖啡因,因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雌激素代謝,加重腫塊腫脹與不適,故建議適量飲用為宜。另外就是保持良好的體重控制,若過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干擾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問題風險。劉博仁醫師建議,適度的運動,如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瑜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減少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減少殺蟲劑及塑膠容器中雙酚A或定香劑DEHP的使用,以免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平衡。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壓力管理,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練習紓解情緒。建議依個人體質,適度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穩定。
不菸不酒罹癌 醫曝4招遠離毒物:吃這食物促排除塑化劑
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癌症的案例,越來越多。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列出4建議,讓大家遠離生活中隱藏版的塑化劑跟毒物。陳欣湄在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表示,最近有個很好的朋友不菸不酒、周末還時常爬山,最近卻被發現罹患乳癌,當然是很震驚的,但好險是例行檢查中發現,所以是早期,目前正積極治療中。陳欣湄認為,異種雌激素和內分泌幹擾物EDC,存在於塑膠製品、化妝品,甚至食物中,幾乎無處不在,這些化學物質能模仿或干擾荷爾蒙,影響正常荷爾蒙功能,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和不孕症等健康問題。陳欣湄列出4建議:●食材上的細節:可選擇有機蔬菜,或洗菜時充分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有機食物其中一個定義是指種植及生產加工過程不使用農藥,這對排毒有什麼好處呢?許多殺蟲劑中其實含有內分泌干擾物,例如安殺番(Endosulfan)、七氯(Heptachlor)和氯化甲醇(Methoxychlor),雖然一些成分如DDT已被禁止,但由於殺蟲劑成分繁多,非專業人士難以完全記住,但有機蔬菜真的還是比較貴,沒辦法每餐都選擇的人,其實只要在煮菜前,讓菜在流動的水下清洗15分鐘,其實也可以下降很高比例的農藥。●使用塑膠容器的細節:避免裝熱、酸或油膩的食物市面上某些塑膠產品標示為「耐熱」,但實際上以常見的3種塑膠袋舉例,HDPE和PP容器適合裝熱食,而LDPE則不耐熱,但儘管耐熱,HDPE和PP,也不應裝載超過90度的熱食,同步響應環保,如果能自己攜帶「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可以降低暴露風險。●選擇香氛產品的細節:香味過持久的要小心香精本身不等於塑化劑,所以不是叫大家「完全」避開香香的東西,畢竟香氛在某些輔助醫療裡頭,認為對於身心療癒有幫助,但某些香氛加入的產品,如洗衣精、洗碗精和沐浴乳中,會用到「定香劑」,這比較是塑化劑的來源,會建議選擇香味較淡或香味不會維持太久的產品,這樣就可以降低接觸的風險。●保持身體健康:三大原則多喝水、多排尿、少便秘塑化劑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在72小時內進行,85%的代謝產物會透過糞便排出,其餘部分則透過尿液排出,因此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尿習慣,有助於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此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高麗菜和白蘿蔔等中的某些成分有助於促進排除塑化劑,運動也能透過排汗減少毒素累積。
北市食品容器具7件標示不符規定 特力屋、大創、宜得利都上榜
為保護民眾使用市售食品容器具及循環杯之衛生安全,臺北市衛生局今(29)日公布今年度食品容器具及循環杯抽驗結果,共計抽驗39件食品容器具及20件循環杯,食品容器具品質及循環杯清潔度檢驗結果皆符合規定,但其中7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本次食品容器具抽驗包含14件塑膠容器具、5件紙容器有淋膜、5件免洗筷子、5件陶瓷餐具、5件PTFE 塗層不沾鍋及5件不鏽鋼內膽保溫瓶,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但有7件產品不合格。另外依據臺北市環境保護局提供北市共13個連鎖品牌計485家循環杯門市,抽驗20件循環杯,檢驗項目為澱粉殘留物、脂肪殘留物、蛋白質殘留物及烷基苯磺酸鹽(ABS)殘留,檢驗結果其中1件於複抽後合格,其餘皆符合規定。臺北市衛生局說明,食品容器具未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規定標示者,依同法第47條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並依同法第52條第1項第3款規定,命業者將違規產品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臺北市衛生局針對7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其中5件產品經查負責廠商屬臺北市之業者,已依法處辦,另2件產品來源為外縣市,已移請所轄衛生局查處。另外,7件食品容器具標示不符規定,分別有:特力屋樂士林分公司的WMF PERMADUR INSPIRE不沾平底煎鍋、台灣卡多摩嬰童館台北新光分公司的韓國白金矽膠副食品分裝盒、台灣卡多摩嬰童館台北中華分公司的伸縮收納握把餅乾盒、木盆實業台北松江分公司的蔬菜盒底盒、台灣大創百貨南西店的平底鍋、chicco新光南西Perfect 5-完美防脹 PP奶瓶150ml、宜得利台北內湖家樂福店的瓦斯用輕量方型煎鍋。臺北市衛生局提醒販售業者,依據衛生福利部105年4月18日部授食字第1041304937號公告修正,製造日期為106年7月1日後之「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產品應於最小販賣單位的包裝或本體上標示,且標示應具顯著性,提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不得僅於不可拆封的包裝內部之本體或說明書等方式標示。供重複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器皿或容器,其主要本體並應以印刷、打印或壓印方式標示其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不得粘貼,亦不得僅在外包裝標示。臺北市衛生局說明,有關塑膠類食品容器具之耐熱溫度可能因為不同規格或經由不同加工方式製成,以致實際耐熱溫度有所不同,故各產品之實際耐熱溫度,應以製造商標示為準。消費者於購買前應先確認其材質名稱、耐熱溫度及使用注意事項或微波等其他警語,選購標示完整之產品,並依照標示事項正確使用;當產品發生破損或裂痕,應立即更換,以確保安全與健康。
新竹市垃圾分類不合格率下降 民眾習慣已提升
新竹市環保局自去年3月起,以柔性勸導方式,加強抽查垃圾車沿線與定點垃圾分類情形,去年抽查95件,不合格率竟達76%,環保局立即加深加廣宣導,今年1月至7月共抽查58件,不合格率已降至47%,民眾垃圾分類習慣顯著提升。環保局長江盛任指出,環保局自去年起針對垃圾車沿線與定點,加強垃圾分類破袋稽查,垃圾若錯置,環保局人員當場勸導,並示範正確分類,經統計垃圾錯置前3名為紙容器、塑膠容器及廚餘(如剩食、軟果皮等)。而家戶以外非事業及事業員工生活產生之一般廢棄物,應分「資源物、廚餘、一般垃圾」3大類,廚餘應先瀝乾水分,並分類暫時貯存於桶、箱、袋或子車等容器設施,始得排出。環保局針對垃圾強制分類稽查,告發認定標準有4項,包括垃圾桶中夾雜有3個以上環境部公告應回收廢棄物的資源垃圾者;垃圾桶中夾雜廚餘2袋(盒)以上者;資源回收桶中明顯夾雜一般垃圾或廚餘;廚餘回收桶中夾雜2個以上一般垃圾,如塑膠袋、衛生紙、竹筷等。環保局表示,日後將加強黑色垃圾包的破袋稽查,並請民眾配合使用「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透明或半透明垃圾袋有助於提高辨識度,縮短檢查和收運時間。環保局同時指出,近期將加強檢查跨縣市交界處,如金山、內湖、舊社、舊港等區域,避免鄰近縣市民眾騎車載運垃圾至竹市傾倒或棄置,這種行為會破壞環境衛生,也增加新竹市的垃圾處理壓力,清潔隊員將拒收這類垃圾,同時抽查和宣導,遏止垃圾越界不當行為。環保局補充,為強化社區住戶垃圾分類並減少垃圾錯置,市府今年針對50戶以上社區推出資源回收設施改善補助計畫,共有10個名額,將舉辦社區宣導說明會,透過圖文並茂的實例說明、互動有趣的有獎徵答,讓住戶能更清楚了解正確的垃圾分類。
桃園資源回收率逾6成 紙類25萬公噸占大宗
全桃園去年一般廢棄物近129萬噸,資收和廚餘回收率從升格前48.86%增加到60.14%,以紙類為大宗、高達34.45%,玻璃次之,但其餘紙容器、塑膠、鐵鋁都不到1成,隨著欣榮焚化爐將於8月歲修完成,環保局力推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期盼源頭減量,以利逐年消化掩埋場所堆置的垃圾。桃園市升格後隨著人口增加,垃圾量也跟著激增,環保局統計,去年桃園市一般廢棄物128萬8007公噸,以資源垃圾占56.89%為主,其次為一般垃圾占39.86%。桃園自2022年起推動「廚餘全面回收」政策,不再區分生、熟廚餘,以提高垃圾處理效能,也助桃園資源垃圾回收率從升格前2015年的48.86%,增加到60.14%,一般垃圾則從51.14%減少到39.86%。去年資源垃圾回收主要以紙類25萬2424公噸最多、占34.45%,玻璃容器10萬2685公噸次之、占14.01%,兩者約占5成,其餘占比皆不到1成,像是紙容器7.49%、鐵容器5.61%、塑膠容器5.93%、鋁箔包3.14%等,仍有待加強。進一步觀察桃園市一般廢棄物處理方式,以回收再利用占58.34%最高,焚化34.52%次之、達45萬噸,衛生掩埋7.10%再次之,去年仍有高達9.4萬噸採掩埋方式處理。欣榮焚化廠去年10月開始整改,今年4月16日雙爐共停,讓桃園垃圾只能暫時堆置或採縣市合作,目前1號爐已於5月18日完成整改,提前恢復運轉,2號爐目前進行最後的電機控制系統調整及測試作業,預計7月底完成整改,屆時即能開始全面去化,環保局呼籲民眾重複使用環保餐具、循環杯、塑膠袋,以減少焚化處理負荷。
海漂垃圾超嚴重!屏東環保局淨灘 單日清出3千寶特瓶
「海漂垃圾真的比想像中嚴重!」屏東縣政府環保局去年底為追查一起海上油汙染來源,意外在出風鼻海岸發現大量海漂垃圾,近日決定出動20名環保局員工,來回步行7小時,徒手撿拾超過3000個寶特瓶及塑膠垃圾,為守護屏東海洋環境盡一分力。屏縣府環保局長顏幸苑表示,這片海岸線因為洋流及地形等因素,堆積大量海漂垃圾,這海岸線人煙罕至,原本應該是自然生態的天堂,沒想到竟淪為海漂垃圾汙染的死角。海漂垃圾容易被海龜、鯨豚及水鳥等生物誤食造成傷害,廢棄漁網更常成為纏繞海洋生物的死亡陷阱,加上塑膠垃圾難以自然分解,在海上長期漂流或堆積在海岸上,還會遭海浪拍打、撞擊,碎裂成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後又會回到人類餐桌。這次特地選在3月初氣候宜人之際,環保局人員犧牲假日、前往這片杳無人煙的海岸淨灘,考量人員安全,最終出動20人參與,並特別請海巡人員協助戒護淨員安全;所有人頂著強風,徒步來回7小時深入太平洋海岸,並翻越許多巨石屏障,沿著崎嶇海岸線撿拾卡在岩縫中的垃圾。接著將裝滿垃圾的網袋背負回來,主要垃圾包括漁網、浮球、甚至還有馬桶蓋,其中又以寶特瓶最多,合計清除約3100個,平均每人扛回155個廢寶特瓶,從標籤看出不少是國外長途海漂而來。經計算清理寶特瓶的碳足跡,高達362公斤二氧化碳量,顏幸苑呼籲,民眾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容器,因為從源頭減量是解決海廢問題最好方式。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雖然這次淨灘路程遙遠,但能夠為海洋環境盡一分心力,挽救海洋生態,並帶動更多人關心海洋環境及加入淨灘行列;同時承諾,將持續深入這片遠離大眾視線的海岸淨灘,守護屏東美麗海岸線與珍貴海洋生態。
孩童性早熟恐還會長不高! 醫曝6食物少碰降低誘發情況
在醫學定義上,性早熟為男生9歲前睪丸變大、陰莖變長、變聲;女生則是8歲前胸部發育、陰毛與腋毛發育、初經來潮。對此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表示,誘發性早熟的成因包括高油糖飲食、環境荷爾蒙等,當然遺傳也是重要因素,雖然遺傳不易改變,但可靠飲食和生活習慣降低性早熟,並列出6大類食物提醒家長。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中發文指出,生活中常見性早熟的原因有三種,遺傳、飲食和環境荷爾蒙。其中環境荷爾蒙指的是塑化劑、殺蟲劑、雙酚A、重金屬等內分泌干擾物。巫漢盟醫師還透露,性早熟不僅會出現第二性徵提早出現與發育,更會提早骨齡,讓生長板提早閉合,有性早熟的孩子大多長不高,因此避免性早熟相當重要。巫漢盟醫師也列出6大「毋湯」食物,呼籲家長這些食物必須讓孩童少碰。首先是「高油脂食物」包括巧克力、蛋糕、油炸物等,這些食物偶爾吃就好,第2樣是「高糖食物」包括糖果、蛋糕、含糖飲等,還有可能造成肥胖,第3樣是「塑膠容器食物」,容器遇熱會產生釋放塑化劑影響內分泌。第4樣及第5樣是「高荷爾蒙食物」和「高蛋白食物」最後一樣則是「包括蜂王乳、胎盤萃取物等,會產生類雌激素的不飽和脂肪酸,誘發性早熟」。最後巫漢盟醫師叮嚀,除了應避免這6大類食物,攝取過多紅肉及加工製品(如牛豬羊肉、火腿、香腸、熱狗)也可能引起性早熟「因此平時應均衡飲食,避免集中攝取某類食物,才能健康發育喔!」
塑膠瓶「這物質」恐致癌 研究證實更與自閉症、過動症有關
雙酚A(BPA)是種內分泌干擾物質,存在於塑膠容器、水瓶,甚至是太陽眼鏡中,不僅會模仿人體激素、影響天然激素的產生,也與男性精子產量降低、不孕症、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等有關。而在日前,外國1項相關研究首次發現,自閉症、過動症兒童自體排出雙酚A的能力,會較一般孩子弱1至2成。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雙酚A由於和荷爾蒙、性有關,又被稱為「性別扭曲」(gender-bending)的化學物質。而來自美國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和羅格斯大學(Rutgers)的研究人員發現,患有自閉症和過動症的兒童,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快速地將雙酚A從體內排出。這項研究在9月被發表於科學期刊《PLOS ONE》上,研究人員測量了66名自閉症兒童、46名過動症兒童,及37名神經正常孩子的解毒效率,參與者的年齡為3至16歲。研究結果顯示,自閉症兒童自體排除雙酚A的能力低於正常值10%,而過動症兒童則低了17%。鑒於雙酚A這種物質的危害,早在今年初,歐洲官員就已將雙酚A的最大含量大幅降低了2萬倍,而報導指出,美國是世界上自閉症和過動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自2017年來,自閉症發病率更增加了52%,但該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卻允許更高的雙酚A含量限制。不過,該研究小組也表示,目前僅發現自閉症和多動症兒童難以排出雙酚A,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接觸雙酚A是否會增加自閉症或過動症的風險。
男人雌激素過高 恐致老化、性滿意度降低等6大風險
當聽到女性賀爾蒙時,大多數的人都以為是女性才有的,其實男人與女人同時都具有男性跟女性賀爾蒙,在男性生理以及女性健康上皆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當男人的女性賀爾蒙過多,又稱「雌激素強勢」,恐會變得容易疲倦、肥胖、大量掉頭髮、胸部女乳化、肌肉失去彈性,甚至性功能障礙!男性賀爾蒙:睪固酮男人最重要的一種男性賀爾蒙為「睪固酮」,是多效賀爾蒙,影響層面多。大多數民眾對於睪固酮的功用與印象,僅會聯想到性滿意度,包括引起性慾、維持陰莖勃起及精液製造量等。但睪固酮的作用不僅於此,還會影響男性的肌肉量、骨密,甚至專注度、自信心和記憶力也都受賀爾蒙影響。男人的男性賀爾蒙較多、女性賀爾蒙較少。女性賀爾蒙:雌激素女性賀爾蒙有兩種,分為雌激素與黃體素,屬於類固醇類荷爾蒙。雌激素作用為促進乳房發育、骨盆變寬、刺激子宮內膜生長、增加體脂肪等,讓女性身體可應付懷孕;黃體素則是維持子宮內膜、促進乳房發育。女人的女性賀爾蒙較多、男性賀爾蒙較少。男人睪固酮濃度不足 加速老化、性滿意度降低男人與女人同時都具有男性跟女性賀爾蒙。男人一旦睪固酮濃度低落,容易「無衝勁、虛累累」,使人出現老化症狀,缺乏衝勁,發生更年期障礙。更糟的是,如果久坐、沒運動、睡不好,當男人體內的女性賀爾蒙悄悄的變高了,這就是走在「雌激素強勢」的路上,就容易疲倦、肥胖、大量掉頭髮、胸部女乳化,甚至還出現性功能障礙!5大生活型態造成「雌激素強勢」不當的飲食習慣會讓體重過重,身體脂肪產生越多雌激素;巨大或持續性的壓力會使睪丸激素變成雌二醇,因壓力造成雌激素變多;另外,汙染、外食、環境賀爾蒙也都是造成雌激素強勢重要的原因之一。1不當的飲食習慣2巨大或持續性的壓力3汙染4外食5環境賀爾蒙(如塑膠容器、重金屬、殺蟲劑等)年齡殺的不只是時間 還有賀爾蒙由於雌激素是由睪固酮經由芳香酶轉化而成,年輕男性體內芳香酶的濃度較低,中年以後芳香酶的濃度慢慢增加,雌激素也跟著增加,睪固酮的分泌開始減少。但雌激素過高不是中老年男性的專利,根據醫學研究,目前許多3、40歲的男性身上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年輕男性也該提高警覺!讓雌激素指數回頭 才能重振雄風讓賀爾蒙回歸平衡,才能找回男人的健康。可定期做男性賀爾蒙評估檢查,檢測體內濾泡刺激素、黃體刺激素、睪固酮、性賀爾蒙結合蛋白、游離睪固酮、生物活性睪固酮、雌二醇、皮質醇、脫氫異雄酮硫酸鹽與男性賀爾蒙平衡指標等。適用於≥19歲且壓力大、易緊張、責任感重的完美主義者、有家族精神病史者。最重要的是,無論年紀多大,都建議調整生活型態,如每天睡滿7-9小時有助於維持飽足感,以及均衡飲食、釋放壓力與避免環境賀爾蒙,還有規律運動可減少脂肪與降低雌激素,增加睪丸激素的產生,散發男人味。
知名免洗餐具大廠短報產量逃漏稅 彰檢破案、負責人認罰3.1億元
彰化知名免洗餐具及容器大廠遭檢舉短報生產量,彰化地檢署搜索後一案雙破,還查獲逃漏稅金6887萬元,合計應補繳、裁罰金額達3億1916 萬元,檢察官考量賴姓公司負責人和財務主管在偵查中,已繳納1億2000萬元,餘款由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執行分期付款中,給賴姓被告2人緩起訴處分。彰化地檢署指出,該免洗餐具大廠製造的「一次使用」紙容器、塑膠容器,屬《廢棄物清理法》的「列管責任物」,應依「應回收廢棄物責任業者管理辦法」規定,每2個月自行向「回收基管會」申報營業量,並按各項產品費率(每公斤5元至69元不等)乘以營業量,繳交「回收清除處理費」,不料該公司賴姓負責人賴及財務主管「以多報少」,短繳回收清除處理費1億2514萬8363元不法利益,同時還逃漏稅。檢察官劉智偉2021年9月2日指揮彰化縣警局員林分局組成專案小組,並會同財政部中區國稅局、環保署人員共同前往執行搜索。檢察官考量被告等已繳回1億2000萬元,剩下2億餘元尚未繳納部分,由彰化分署執行中,被告2人並擔保履行所簽立之分期繳納協議,因此均諭知被告等人緩起訴處分,緩起訴期間均為3年,被告應各向公庫支付150萬元、100萬元緩起訴處分金。檢察長洪家原呼籲,「企業應秉持誠信,並善盡社會責任」觀念,任何依環保法規擔應負相關義務之企業經營者,均應秉持誠信,誠實繳納維護環境的責任費用。
6種喝水方式超NG!醫曝「這物吞下肚」恐發胖、罹癌
為了維護正常的生理運作,每天都要攝取充足水分,但就有醫師提醒,若是喝水方式錯誤,不僅導致肥胖問題,嚴重甚至可能罹患癌症,像是使用塑膠容器盛裝熱水,當中所溶出的化學物質將對健康造成危害。高雄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在YouTube頻道《健康2.0-名醫觀點》分享,人體一天需要喝到2000cc~3000cc以上的水,才能促進循環、幫助尿液排出毒素或代謝物,但若是喝水方式不正確,不僅會喝進毒素,還可能導致肥胖或是增加罹癌風險,因此不得不多加留意。對此,祝年豐提醒,有6種錯誤的喝水方式,像是塑膠杯裝熱水、寶特瓶裝熱水、塑膠水壺裝熱水、塑膠吸管喝熱飲、塑膠袋裝熱湯、塑膠湯匙舀湯。醫師提醒6種錯誤喝水方式,恐導致肥胖甚至罹癌。(圖/擷取自YouTube/健康2.0-名醫觀點)祝年豐說明,上述塑膠容器若是用來盛裝熱水、熱湯,容易溶出一些化學物質,而這些化學物質又被稱作「環境賀爾蒙」,恐造成人體代謝內分泌失調、肥胖及罹癌等風險。祝年豐指出,不少人認為只有塑膠袋才會有「環境賀爾蒙」,但事實上它存在於各種塑膠製品,包含沐浴乳、乳液、清潔劑、保鮮膜、美耐皿餐具,以及殺蟲劑、除草劑或是印刷油墨等,這些環境賀爾蒙會造成性早熟、不孕,甚至增加離癌風險,尤其是女性乳癌與子宮內膜癌,而男性則可能出現攝護腺癌或膀胱癌。至於要如何避開環境賀爾蒙?祝年豐建議,最重要的還是減少使用塑膠製品、正確使用塑膠容器,若是要喝熱飲或外帶食物時,多留意塑膠袋是否符合法令規範,微波也需挑選品質合格的保鮮膜。
美貿易代表處宣布 81項中國醫療產品「關稅豁免」將延至5月15日
美國貿易代表處(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USTR)於美東時間2日表示,將對81項來自中國的醫療保健產品延長關稅豁免75天至5月15日,同時還針對是否恢復對上述產品課徵關稅,徵詢公眾意見。據《路透社》的報導,UST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020年12月新冠疫情期間宣布的81項中國醫療產品關稅豁免本將在當地時間2月28日到期,但USTR決定將延長關稅豁免至5月15日,以允許乾洗手的按壓瓶、口罩、消毒濕紙巾的塑膠容器、血壓監測器、指尖式脈搏血氧儀、核磁共振(MRI)機器、X光檢查台等產品能夠免課徵7.5%的進口關稅。另根據聯邦公報的通知,USTR將在2月6日至3月7日期間,針對是否恢復對上述產品課徵關稅,公開徵詢公眾意見。報導稱,這些關稅是在美中貿易關係趨於緊張時祭出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指控中國實施不公平貿易行徑、竊取美國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因此對價值3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但也因此助長國內的通膨危機。
營養師「一個步驟」避開塑膠容器環境荷爾蒙
近年因疫情的關係,民眾飲食模式改變,時常叫外送食物或買便利商店食物。不過,營養師廖容綺提醒,不管是塑膠杯、塑膠袋、紙盒、紙袋等等,油脂加上高溫就會溶出有毒的化學物質,因此她一定會「另外裝在玻璃碗或瓷碗中微波加熱。」,加上促進代謝、多攝取蔬菜,即可避開危險的環境荷爾蒙。每當被問到「營養師,妳會吃超商的微波餐盒嗎?」廖容綺表示,環境賀爾蒙無所不在,「我一定會拿回家,另外裝在玻璃碗或瓷碗中微波加熱。」以下三個狀況,哪一種會溶出較多的環境賀爾蒙?1.塑膠袋裝冰冷的食物2.塑膠袋裝冰冷,但是酸的食物3.塑膠袋裝熱且油多的食物答案:又油又熱的食物!例如塑膠袋裝羊肉湯、塑膠袋裝牛肉麵等。【無所不在的環境賀爾蒙】「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這些人造的化學物質,存在環境中,透過食物、空氣或皮膚接觸進去到人體,因為『類似』人體內荷爾蒙的結構,所以會造成干擾,干擾是一連串的,是長久的。現在很多疾病其實都跟環境賀爾蒙有關係,包括1.胎兒:生長遲滯、早產出生體重不足。2.嬰幼兒,兒童,青少年:發育成長遲滯、不正常性發育、性早熟。3.成年人: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症、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肺癌。不孕,多囊性卵巢症,早發性停經,腦下垂體及甲狀腺功能異常。【怎麼預防環境賀爾蒙】一、避免接觸1.吸入:空氣中的PM2.5,來自工廠的廢棄物、汽機車的排放氣體、不明物體的焚燒物質、拜拜燒香、二手菸、品質低劣的香氛或香水、空氣清新劑、殺蟲劑。2.接觸:兒童玩具、化妝品、保養品、清潔用品、家俱、印刷品油墨、塑膠類用品例如:雨衣,地墊,溶劑。3.食入:裝食物的容器、塑膠袋、鍋具、保鮮膜、免洗餐具上的材料、人工合成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療法、農藥。二、促進代謝1.排尿:多喝水促進排尿,建議量每日2500-3000cc或體重的30倍。2.排汗:桑拿、遠紅外線儀促進排汗。3.肝臟解毒:幫助環境賀爾蒙代謝食物4.排便: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肝臟解毒後的毒素到了腸道需要纖維素的幫忙吸附排除。三、多吃蔬菜1.十字花科蔬菜:綠色花椰菜,苞子甘藍,芥蘭菜,芥菜,高麗菜,大白菜,小白菜,羽衣甘藍富含葡萄糖硫苷及吲哚,加強肝臟解毒功能。2.大蒜:大蒜素跟硒,有助於肝臟排毒毒素。3.薑黃:薑黃素是很強的抗發炎,抗氧化物,加強排毒功能。4.綠茶:綠茶多酚跟兒茶素,幫助肝臟運作。5.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促進肝臟解毒。6.甜菜:富含植化素可以加強肝臟中解毒酵素及抗氧化酵素的活性。7.酪梨:富含穀胱甘肽(glutathone),幫助肝臟把脂溶性毒素轉變成水溶性。原文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mavisliaoDT/posts/556208276509497/
性早熟世代1/疫情另類現象!女孩光速「登大人」 6歲長胸8歲初經報到
疫情不僅徹底改變全球民眾的生活,甚至也改變了女孩的發育節奏?!國外許多研究發現,疫情期間因性早熟求診的孩子竟然倍速成長,一名台北市的醫師發現國內似乎也有同樣情況,一位6歲女童的骨齡原本只是稍微超前、胸部微微隆起,但8歲時遇到疫情竟「光速發育」,1年後骨齡暴增為12.5歲,初經也來潮!2020年3月,當時正值疫情險峻時刻,當時義大利實行嚴格的封城措施,佛羅倫斯梅耶爾兒童醫院觀察到「性早熟的孩子突然變多」,於是成立研究團隊,統計2015~2019年3月的性早熟孩童人數為16人,但2020年同期竟然是37位,創下史無前例的新高紀錄,人數也比之前增加1倍。另一家位於羅馬的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也發現相同情況。疫情前,2019年3月到9月這段期間,有87位女孩被診斷為性早熟;2020年疫情開始後,同一段時間,竟然有高達215位女孩因為性早熟來求診,性早熟的發生率甚至增加近1.5倍。「不只國外醫院觀察到這種現象,國內也出現許多這樣的案例!」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小兒科李翊誠醫師說,疫情期間許多8~9歲女孩因初經報到而求診,人數比以往多出許多,其中一位女童尤其令他印象深刻。「這位女童6歲時就因單側胸部微微隆起而求診,檢查後發現骨齡僅略微超前,所以安排定期回診,大約7歲時遇到疫情爆發,所以便沒有持續追蹤,結果1年後小女孩再到醫院時竟然已來初經!」李翊誠坦言,當時他真是嚇了一大跳,因為女童僅有8歲,但當時骨齡竟然已是12.5歲,在短短一年內光速成長。「原本女孩預測身高為160公分,但因為初經來潮,現在縮水到150公分而已。」疫情險峻時,外送、外帶機率大幅增加,過於頻繁接觸塑膠餐具,也可能是導致性早熟孩童增加的原因之一。(示意圖/林士傑攝)疫情到底如何影響女孩的發育?李翊誠說,目前沒有明確的相關研究,只能推測原因,而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長時間待在家中躲病毒,減少許多運動、活動,又攝取過多脂肪,很容易讓體重上升而引發性早熟。」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則在粉絲頁發文表示,接觸3C螢幕時間變長、心理壓力也可能是性早熟的原因。「義大利研究顯示,在區域封鎖的這段期間,孩子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增加了2.5個小時,而3C螢幕散發出的藍光會導致人體分泌的褪黑激素減少,因而影響生理時鐘。在動物身上,已經有研究人員觀察到褪黑激素減少會加速青春期的發育。」此外,黃世綱認為封城、疫情所帶來的劇變,也會帶給孩子無形的心理壓力。「孩子無法上學、無法跟朋友直接互動、家長的焦慮、整個社會與生活狀態的劇變,都會讓孩子心底的安全感一點一滴消失,而心理壓力也是造成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疫情期間或是在家居隔的時間,很多家庭都選擇外帶或是外送食物,經常接觸塑膠容器,也增加了塑化劑的暴露,都可能是造成孩童性早熟的原因。
珍稀候鳥「脖子卡飲料杯蓋」 鳥友心痛發文求援
鳳頭燕鷗是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近日有鳥友在基隆正濱漁港,意外拍到一隻鳳頭燕鷗脖子上卡著飲料杯蓋,緊急在網上發文求助。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長陳瑞濱表示,日前派員前往尋找,可惜暫無所獲,會再持續搜尋。拍鳥俱樂部會長黃蜀婷說,上個月有鳥友在桃園大溪漁港拍到,一隻鳳頭燕鷗的嘴喙卡著空塑膠果凍盒,所幸由海巡人員使用長柄網,成功救援。未料,近日又有鳥友在社群發文,正濱漁港有鳳頭燕鷗脖子卡著飲料杯蓋,疑似在港內俯衝覓食時,不慎套入。黃蜀婷指出,該隻鳳頭燕鷗目前仍掛著杯蓋飛行,雖暫時不影響進食,但逆風時會影響飛行,盼能得到救援,也呼籲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容器,並隨時注意自己製造的垃圾,避免落地讓野生動物誤食,或飄入大海、港內被鳥兒誤啄,演變成侯鳥悲歌。 鳳頭燕鷗常在距離海平面十幾公尺的空中飛行,高速俯衝到海面啄食小魚。(拍鳥俱樂部婁記祥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鳳頭燕鷗近年遭塑膠垃圾纏身事件層出不窮。陳瑞濱說,基隆市動保所上週接獲通報,已經派員前往搜救,但沒有發現脖子卡杯蓋的鳳頭燕鷗,動保所將持續救援。他提及,民眾若有發現可以直接用布蓋住鳳頭燕鷗,將杯蓋拿起,也撥打1999通報。鳳頭燕鷗又稱大鳳頭燕鷗,屬夏候鳥,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成鳥頭部有黑色羽冠「鳳頭」,長長的黃色嘴喙用來覓食,在繁殖季前額呈白色,頭頂和頭後的上半部呈黑色,可以看到黑色羽冠,主要以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來源,常在距離海平面十幾公尺的空中飛行,高速俯衝到海面啄食小魚,有時在天空盤旋,有時則在浮桶、漁船上休息。
5元影響力2/循環杯上場!民眾最怕不衛生 前輩這樣做「如今人手一杯超踴躍」
環保署規定連鎖飲料店、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連鎖超市,7月1日起應提供消費者自備環保杯至少5元的優惠,針對不方便隨身攜帶杯子的民眾,環保署也修法規定,連鎖超商、速食店明年起要有5%以上門市建置「循環杯機制」,第二年要提升至10%、第三年更要達到30%。所謂的循環杯就是共享杯,目前部分超商、通路已經開始提供循環杯,7-ELEVEN內湖科學園區門市、全家板橋廣榮店都已經開始試辦,台北市也在公館商圈友善合作店家,共同設置循環杯租還據點、服務。7-ELEVEN循環杯需要支付押金50元,計畫年底前有550家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全家循環杯目前暫時不需押金,未來觀察循環杯的歸還率再加以調整,設定年底前擴大到400家門市。全家表示,今年3月起開始在板橋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截至6月為止,使用率已經增加1倍,目前規劃7月底前擴大到雙北100間門市,再慢慢拓展到全台各門市,預計未來都能「甲地租乙地還」。根據全家在2019年公開的數據,一年的飲料杯使用量為1億1815萬4816個,若推算全家10%門市當中,有1%消費者使用循環杯,一年即可省下10萬個免洗杯;若有10%消費者使用循環杯,一年則能省下100萬個免洗杯,相當可觀。台北市與「好盒器」合作循環杯,可利用各地的自助借還站取杯、還杯,讓消費者使用更方便。(圖/翻攝自綠色和平臉書)不過,循環杯的清洗問題最被關注,尤其現在正處疫情階段,許多民眾都擔心「真的乾淨嗎?」全家的循環杯與「環海淨塑」合作,到店回收杯子後,會進行分類、預泡、清洗殺菌、乾燥、品質檢查等過程,清潔消毒系統皆符合TFDA規範,清潔工廠亦符合ISO 9000與GHP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包含台北市在內的許多縣市則與「好盒器」合作循環杯,會先以85度高溫蒸汽殺菌,之後再加一道「遠紅外線消毒櫃」消毒流程。至於最早推廣循環杯的小琉球,4年前在環保署推動下,已有上百店家一起響應「琉行杯共享活動」,如今遊客已是人手一個不鏽鋼材質的「琉行杯」已成為流行指標,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觀光協會理事長陳文玉表示,民眾、遊客除了在購買飲料時可以免費租借琉行杯,也可以透過民宿訂房借杯子,而琉行杯設有獨立清洗站,經過2道清洗程序,再用高溫烘乾消毒,每個月還會將杯子送檢,就是希望消費者用得更安心。針對外界對循環杯的清潔衛生疑慮,環保署表示,就如同消費者到咖啡廳、餐廳使用馬克杯、盤子一樣,那些杯具也都是清洗過重複使用,循環杯也是如此,所以不必過分擔憂。衛福部表示,無論循環杯或一般容器都有衛生及安全標準,例如塑膠容器不能有重金屬、塑化劑殘留,清洗後則要確保維持乾淨,不能有脂肪、澱粉、洗潔劑,餐具容器耗損也要汰換更新,這些未來都會有所規範。
日本新手媽剖腹首餐只有「4種液體」卻吃一小時 照片勾起大批人母回憶
一般來說生完小孩需要讓母親好好補一補,但日本一名媽媽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剖腹產後吃的第一餐,只見照片中共有2個杯子、2個碗,卻都「只裝著液體」;該名媽媽表示剖腹產後第一餐是各種口味的湯,讓餓了許久的她看到哭出來,貼文意外引起許多日本母親討論,紛紛貼出自己產後第一餐。日本媒體「まいどなニュース」報導,日前一名日本新手媽媽在個人推特帳號(@pirika_mm)貼出一張照片,向網友分享自己剖腹產後的第一餐是「各種顏色的湯」。照片中4個餐具,分別裝有熱茶、淡白色類似米湯的液體、淡黃色蘋果汁以及一碗近似透明的清湯。這條貼文意外引起廣大網友回響,不但有1.2萬人轉推,還有許多女網友也留言回覆並附上自己生產後的第一餐照片;不少人表示自己剖腹產後也是只能喝熱湯,也有網友表示自己剖腹後連續喝了3天的湯,之後看到固體的食物非常開心。此外,也有網友看完貼文表示羨慕,貼出照片稱自己剖腹後吃的第一餐也是湯湯水水,還被裝在像是調味罐的塑膠容器內,讓人看了沒有一點食慾。另一名網友貼出自己剖腹產後第一餐照片。(圖/翻攝自推特)事後該名新手媽媽向日媒記者表示,其實自己剖腹產後很餓,因此看到產後第一餐只有這些湯湯水水還哭了出來,但原本以為一秒就可以喝完的餐點,卻因為麻藥還在作用,大約花了一個小時才把餐點吃完,事後又吃了2次稀粥,才終於吃到固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