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
」喀什想你1/絲路重鎮70億人民幣翻修 古城新貌「黏住」電商姑娘+北京996及旅人
今年夏天,一場網紅出征讓新疆旅遊意外爆紅,實際上,疆旅真的很火。大陸央視春晚節目上,維吾爾族女星迪麗熱巴「舞樂新疆」,舞出南疆喀什古城之美,接著《我的阿勒泰》電視劇上檔,放送北疆牧民從夏牧場轉到冬牧場的美景,喚起旅人尋找「詩與遠方」的衝動。藏在深巷裡的「爺爺的爺爺的爸爸的饢」,是當地知名排隊店,還好不用等太久。(圖/翻攝自澎湃新聞網) 果不其然,北疆南疆今年旅遊人數不斷創高。記者避開暑假及十一長假,北疆下雪已冷,改去稍暖的喀什,搭上今年才開通的上海直飛喀什航線,橫越大陸6.5小時航程起飛沒多久,乘客就一陣騷動,原來左側機窗滿了望不盡的群山峻嶺,紛紛拿出手機收納一窗的壯麗。 新疆由「三山夾兩盆」組成,北倚阿爾泰山、南杖崑崙山,居中橫亙天山,隔出北部準噶爾盆地及南部塔里木盆地,佔去中國六分之一面積,1273年馬可波羅翻越帕米爾高原,抵達塔里木盆地西側的最大綠洲,就是喀什。而飛往喀什航程中手機「私藏」的磅礡山勢,應是天山。 喀什位在歐亞大陸通道上,古時絲綢之路重鎮,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今與巴基斯坦等五國交界,扮演中國「西大門」的邊貿重鎮。從喀什機場驅車進市區,約莫20多分鐘抵達「喀什古城」。 占地425公頃的喀什古城,約莫16個大安森林公園,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生土建築群之一,以解放路為界分兩區,西區走文青風,東區則熱鬧鮮活,各自嶄露維吾爾族風情及「一千零一夜」伊斯蘭神秘色彩。 車停西區入口,旅客與行李經過安檢哨後,徒步進入另個世界,由土橙色二到三層土木磚石樓房組成的街廓裡,繁複美麗的門窗雕花從滿牆爬山虎綠葉中露臉迎客。初來乍到的旅人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悠悠轉進巴格其巷民宿街,入住一棟天井及迴廊的民宿,土耳其藍配純白,飄出摩洛哥風。在喀什古城人人能「出片」,可自己拍,也有160多間旅拍店提供民族服飾專人拍攝。(圖/何曼卿攝) 民宿女主人王瑋是鄭州姑娘,原在電商業,愛旅行的她五年前走訪喀什,結果一整個被「黏住」,人生急轉彎,成了民宿街第一波業者中唯一的外地人,她花一百多萬人民幣超支裝潢好後,遇上疫情爆發,邊境管制激發國旅風,在那遙遠西域的喀什古城便一夕爆紅。 喀什的確是老城,今日「古城」則是新面貌。二、三十年前,喀什老城又舊又亂,大棚戶區全是年久失修的危樓,老居民稱「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颳,水管牆上掛,解手房頂」,直到2008年拍板改造重建,中央地方及民間砸下70億人民幣,採「一戶一設計」「修舊如舊」,十多年內翻新4萬9千多戶老房,打造街巷及特色街區;加上總投資46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計畫啟動,喀什面子裡子都有了。位在喀什古城西區中心的「百年老茶館」,昔日坐滿商隊、維族人,如今擠滿觀光客。(圖/何曼卿攝) 「以前亂,不敢來,現在不一樣了!」一位北京「996」(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張先生兩年前也到喀什古城開民宿,坦言競爭已激烈。像他一樣來喀什創業的本地及外地青年不少,有開民宿、酒吧、文創商品,更多的是提供民族服飾的旅拍(旅遊拍攝)店。 新疆因時區作息比北京晚兩小時,入冬時節,古城西區約莫九點半醒來前,Vlog(影片部落格)提前搶拍淨空街區,接著是學子上學、大人上班;十點過後,乾果帽子披肩玉石樂器鐵器等商店陸續開門,旅客鑽入每一條巷弄裡,包括熱門打卡景點彩虹巷及布袋巷。不管用哪一款手機拍照,人人皆可「出片」。 有排隊店嗎?有的,最長一排是藏在深巷的「爺爺的爺爺的爸爸的饢」,第六代老闆領著師傅在棚下打饢烤饢,轉角第七代和員工裝饢入盒堆滿地,等著郵寄各地,忙碌中不見單據或找換錢,通通「嗶」手機掃碼。一旁老新疆人驚訝地數算,「一天若賣三千、五千個,一個賣5元(人民幣),一年不就……。」 中午過後,西區中心「百年老茶館」二樓喝茶遊客開始變多。「以前老客人喝老茶,現在觀光客多喝玫瑰花茶」,茶館主人買買提.克裡木說,除了傳統瓜果茶點,也提供新式乾果糕點。茶館裡,白髮老樂手奏唱木卡姆,舞者張開雙臂如鷹展翅旋舞,遊客喝茶吃瓜憑欄觀望老街景。每天傍晚「西域公主招親」駱駝隊伍穿越喀什古城,整個街區跟著鬧騰。(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傍晚,一支復古的「西域公主招親」駱駝隊伍叮噹穿梭古城巷弄,正好抵達老茶館前小廣場,斜對角戲臺上也開唱,整個街區鬧騰起來,一個多小時後天將暗,遊客漸漸散去,換上剛放學回家的小學生,三五成群嬉鬧而過。「哇!不用家長接送。」吉林來的80後小朱和友人羨慕不已。綠葉爬滿雕花窗門的喀什古城,夜裡維族婦人在巷弄一隅話家常,光影下的「黃金城」歲月靜好。(圖/何曼卿攝) 晚餐後的散步最是奢侈,滿城街區在3D光影投射下,築成一座溫潤的「黃金城」,遊客四處驚艷取景,在地維族婦女們街頭閒話家常,大人陪著孩童在屋前玩耍,電動灑水車龜速前行,安靜地潔淨街廓,各自自在,上演古城的日常。 古城清晨也很有戲,每道牆掛滿的木片,寫上年輕管委會從社群抓下的逗趣妙語,在街區甦醒前,特會對路人說話。說啥?自己去看唄!
刀郎與南疆1/金秋找尋喀什葛爾胡楊 沙漠深處74歲木卡姆傳人十年前來台「看過海」
先說在前,深秋南疆行要觀賞「刀郎木卡姆」前,只知刀郎是地區,不知有位歌手叫「刀郎」,蟄伏十多年去年復出,以<羅剎海寺>15天創下100億無國界播放量。本名羅林的他是新疆女婿,早年在刀郎地區采風被木卡姆的恢弘濃烈觸動到,遂以「刀郎」為名,如同沙漠俠客提刀行走江湖。沒去過新疆的歌迷,可聽刀郎唱的<新疆好><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草原之夜>等,想熟悉刀郎地區,那就得聽<喀什噶爾胡楊>,這是他20年前拜訪一位刀郎木卡姆傳人後,以一對因造化弄人無法相守的青梅竹馬,化作沙漠深處兩株纏繞胡楊樹的淒美故事,而創作的情歌。南疆戈壁最大綠洲裡的澤普金胡楊,深秋好美,風起驚動林子金薄羽翼,拍響著金亮金亮。(圖/何曼卿攝)喀什噶爾古稱「疏勒」,今日的喀什地區,位在天山及崑崙山之間的塔里木盆地西北入口,左倚帕米爾高原,為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胡楊木為一種耐乾旱耐鹽鹼抗風沙的稀有樹種,全世界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胡楊在新疆,新疆90%胡楊在南疆,因「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有「沙漠英雄樹」之稱。胡楊維語「托克拉克」指「最美麗的樹」,最美的季節在深秋初冬,而最大片、最多人打卡的在「澤普縣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從喀什市沿國道314南下,兩側筆直細瘦的胡楊樹,一路將訪客導向園區,車程約莫2到3小時,如怕塞車就得避開假期。位在戈壁最大綠洲深處、葉爾羌河沖積扇上緣的園區,占地4萬畝,約莫102個大安森林公園,天然胡楊林占去一半,不易「走逛」,訪客不是搭電動遊園車、小火車、馬車,就是租腳踏車。記者一行搭遊園車,追逐湖旁、路邊、崑崙山腳前,貪看一片又一片的青黃、生黃、熟黃、橙黃,風起驚動整片林子金薄羽翼拍翅,在陽光下金亮金亮地響,教人「聽」傻。軸腹1千多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百年來吸引不少探險家,如今N39°探險基地,讓遊客騎著駱駝一睹沙漠風情。(圖/翻攝自Trip官網及中國新聞網)一位在地遊客形容,南疆綠洲遊金秋胡楊林的浪漫,堪比北疆博斯騰湖的金秋蘆葦蕩。園區有一株1400年的「胡楊王」,樹身繫滿祈福紅布條,角落裡播放器不停地說:相傳玄奘取經東歸時路過此地所植。看到<喀什噶爾胡楊>?沒有,那蒼勁有力的老胡楊樹要往大漠深處尋。在塔里木盆地裡橢圓形躺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南北寬550公里,東西長1100多公里,無異是「生命禁區」。1895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來此,設定北緯39度線(N39°),計畫由東向西穿越最長沙漠軸腹地,最後挑戰失敗。這條記錄不少傳奇故事的「生命之路」,直到20年前,大陸首支探險隊改由西向東徒步穿越,花了73天終於挑戰成功。當地政府索性開發「麥蓋提國家沙漠公園」,修建沙漠公路,辦起探險隊穿越和環塔(國際)拉力賽,台灣賽車手林德偉曾兩度參賽。從澤普往北到麥蓋提的「N39°沙漠探險基地」,車程約兩小時,這裡有沙漠衝浪車、自駕摩托車及駱駝可租借,但別忘了抓緊落日時間,一睹沙丘起伏逆光鑲金的沙漠風情。至於胡楊樹,在空拍畫面裡,宛如奶霜大地上不經意撒落的一顆顆小金花,靜美有力。N39°基地平日遊客不多,廁所意外潔淨,堪作疆旅的公廁模範生。麥蓋提還懷藏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刀郎木卡姆」。刀郎是維語Dolan音譯,泛指麥蓋提、巴楚、莎車等喀什地區維族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以傳唱千年集詩歌舞樂於一體的刀郎木卡姆為主,原有12套曲迄今保存9套。國人耳熟能詳的兒歌「掀起妳的蓋頭來」等,不少是音樂家王駱賓來此採集改編。南疆刀郎地區的木卡姆,「恢弘濃烈」,20多年前觸動到一位年輕歌手,也就是去年復出的刀郎。圖為麥蓋提木卡姆非遺傳人卡迪爾•努來克的家。(圖/何曼卿攝)在麥蓋提非遺傳人卡迪爾•努來克的家,記者一行見到正港刀郎木卡姆,約莫30位族人紅豔盛裝,拿著傳統樂器,雖不懂維語,但從唱腔、旋律、節奏及舞蹈肢體動作中,依稀明白了俏皮、曖昧、嚴肅及歡慶。74歲國寶級刀郎熱瓦甫(樂器)非遺傳承人艾海提•托合提十年前曾到過台灣,他說「有看到海」,查了一下,應是2014年隨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受邀環台演出,在花東看見海。卡迪爾•努來克的家附近,有間不起眼但頗有看頭的「刀郎農民畫之鄉」,美術展館裡一幅幅線條粗曠用色鮮豔構圖直率的畫作,展現另一番純樸濃烈的刀郎情懷。從喀什西行,上帕米爾高原前會經過一秘境,《西遊記》沙悟淨的故鄉流沙湖,今日的白沙湖及白沙山。(圖/何曼卿攝)遊完戈壁、沙漠,還想看看冰湖或雪山?可早起從喀什市往西,走國道314約莫3小時車程,朝帕米爾高原前進,一路盤旋上白沙湖及白沙山,直抵《西遊記》裡沙悟淨的故鄉流沙湖。來此秘境,除了拍照打卡,可留點時間,安靜在白沙綠水藍天裡,領受「洗滌」及「療癒」。若不怕暈,沿古絲路今日中巴公路繼續上行,挑戰盤龍古道600個魔幻彎道,直上海拔5000公尺高的紅其拉甫口岸。除了極光及雨林,一趟南疆遊可看盡絕美地景及人文,也更能理解刀朗不分國界的圈粉魅力。若可以,期待忙著巡迴演唱的刀郎,在新疆收官場之前,能來台灣加一場。
新疆烏什規模7.1強震已知3死5傷 餘震不斷「平均每12分鐘一次」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23日凌晨02時09分發生規模7.1地震,截至晚間8點,地震造成3人遇難、5人受傷。轉移安置災區1萬2426人,專家分析,這次地震為主震-餘震型,迄晚間,平均每12分鐘發生一次規模3以上餘震,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仍加緊搶險救災等各項工作。《新京報》23日晚間19時52分更新報導,維吾爾自治區晚間召開1·23烏什地震新聞發布會,新疆地震局表示,烏什地震餘震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截至23日19時,綜合分析認為,本次地震為主震-餘震型,餘震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再次提醒災區群眾,要遠離受損房屋,暫時不要返回破損房屋,避免危險。地震已造成3人遇難、5人受傷,已轉移安置12426人,仍加緊搶險救災等各項工作。大陸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災後已緊急預撥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支持新疆做好地震災害救災工作,統籌用於應急搶險和受災群眾救助工作,重點做好搜救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排除危險等應急處置、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和應急整治、倒損民房修復等工作。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官博消息,1月23日02時09分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26度,東經78.63度)發生規模7.1地震,震源深度22公里。據悉,在此次地震發生後,平均每12分鐘就發生一次3級餘震。截至1月23日18時,共記錄到規模3.0以上餘震76次,其中規模3.0-3.9地震58次,4.0-4.9地震14次,5.0-5.9地震4次,最大餘震規模5.3,距主震震央約17公里。23日上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從區域物資儲備庫緊急調撥棉帳篷、棉被、衝鋒衣、折疊床等救災物資3740件(套),用於支持災區做好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根據抗震救災工作部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紅十字會已趕赴災區開展救援救助工作。目前,自治區紅十字會在阿合奇縣駐村工作隊、克孜勒蘇州紅十字會正在現場參與救援工作。23日凌晨,大陸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緊急調撥棉帳篷1000頂、棉大衣(防寒服)5000件、棉被5000床、棉褥5000床、折疊床5000張、取暖爐1000個等共計2.2萬件中央救災物資,全力支持當地做好抗震救災和受災群眾轉移安置等保障工作。首批約1萬件救災物資於23日中午運抵災區。全部物資預計23日夜間至24日凌晨晨抵達。大陸國鐵烏魯木齊局透露,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規模7.1地震發生後,受影響的相關鐵路線,經鐵路部門檢查並確認安全後,所有列車已恢復開行。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1月23日09時18分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19度,東經78.84度)發生規模5.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大陸住建部已啟動地震應急三級(Ⅲ級)回應,抽調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專家組成專家組,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工作人員帶隊趕赴災區,指導支持當地開展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受損情況摸排、房屋建築應急評估、市政設施搶險搶修等工作。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高級工程師韓顏顏解析新疆烏什縣地震稱,天山地震帶位於中亞,南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北部為哈薩克地台和準噶爾盆地。新生代以來,由於受印度板塊對歐亞板塊強烈碰撞和持續擠壓的遠端效應影響,這個區域屬於是中國構造運動較強的地區之一,平均7年左右發生一次規模7以上地震,最近一次2023年2月23日塔吉克的規模7.2地震。此次地震由於震級較大,震源深度22公里,屬於淺源地震,因此多地震感比較強烈。韓顏顏表示,目前記錄到最大餘震是規模5.3。此次地震規模7.1,初步判定為主餘型序列,後續仍然不排除發生強餘震的可能。地震造成周邊震感非常強烈,阿克蘇、阿圖什、喀什、伊犁、庫爾勒、克拉瑪依等地震感強烈,烏魯木齊有震感報告。本次地震周邊20公里內的村莊有拜什阿爾薩克、紅溝、台克其貝希、賽斯克鐵克能貝希、白勒爾、巴勒的爾麻紮,20公里內無鄉鎮駐地分佈,50公里內的鄉鎮有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奧特貝希鄉。
大陸和若鐵路開通 登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
新華社報導,16日10時53分,滿載乘客的5818次列車從新疆和田站駛出,往甘肅、青海和西藏交界的若羌縣,和若鐵路正式開通營運。中國在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完成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最後一塊拼圖」,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建成,讓當地上千萬各族群眾從中受益。和若鐵路全長82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一路向東穿越沙海,延伸至甘肅、青海和西藏交界的若羌縣。與現有格庫鐵路、南疆鐵路共同構成一條2712公里的環形鐵路,「環抱」塔克拉瑪干沙漠。這條國家I級單線鐵路,串聯起沙漠裡的點點綠洲,結束了塔里木盆地南緣且末、民豐等5個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個團場不通火車的歷史。15日12時和若鐵路車票開售以來,1000餘張車票迅速售罄。常往返於和田市與且末縣之間的乘客帕提古麗·亞森搖了搖手中車票說,過去只能搭班車去且末,現乘坐火車出行便捷平穩,能節省兩三小時。面對人跡罕至的沙漠,建設者同步推進風沙防護工程與鐵路建設,在和若鐵路沿線大量播綠,在風沙極其嚴重地段,採用以橋代路方式,建成總長近50公里的5座過沙橋,降低風沙對鐵路的威脅。「和若鐵路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在沙漠平穩運行鐵路。」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和若鐵路總設計師楊寶榮說。「環沙漠鐵路打開人流、物流新通道,沿線豐富的物產和旅遊風光將走進更多人視野,促進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經濟繁榮。」民豐縣基層幹部李濤表示,和若鐵路將為尼雅遺址、安迪爾古城等地帶來更多遊客,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截至2021年底,新疆鐵路營運里程達8151公里。新疆已初步形成以蘭新鐵路和蘭新高鐵為主通道、臨河至哈密鐵路為北通道、格庫鐵路為南通道的「一主兩輔」交通格局,曾經的「路網末梢」逐步變為「區域樞紐」。
跨國考古團隊通力合作 新疆4千年美麗「小河公主」身世之謎揭曉
上個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荒蕪的沙漠中,發現「小河墓地」並挖出上百具木乃伊,其中一具女性木乃伊出土時令人驚艷,除了其保存狀態良好之外,女子的皮膚白皙、臉孔深邃,眼睫毛也仍纖長明顯,因此獲得「小河公主」美名。她究竟是誰?一直以來困擾著考古學家,不過經過包括美、中、韓及德國的研究人員通力合作後近日有了驚訝發現,「小河公主」雖然有著西方面孔,但似乎不是外來民族,而是當地一支已在1萬多年前就幾乎消失的部族後代。根據「CNN」報導,跟著「小河公主」一起出土的這批木乃伊可追溯到3700至41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中期,他們的保存狀態都相當良好,不管是臉部肌膚紋理、髮色,還是身上的衣物全都清晰可見,他們究竟來自哪裡?考古學家起初從其羊毛服飾、墓穴中的乳酪、小米等推論,他們可能是來自西亞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或是沙漠綠洲的農業民族,後經遷徙才到達塔里木盆地。不過,一個由中國大陸、德國、美國與韓國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國團隊昨(27日)在期刊《自然》發布最新研究,透過DNA分析,他們發現「小河公主」並不是外來族群,而是在冰河時期就生存於當地的人種後裔。「我們發現了強而有力的證據,表明他們實際上代表了一個高度遺傳孤立的當地人群」,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木乃伊沒有和當地其他族群混種的跡象,而是古代北歐亞混血人(Ancient North Eurasians)直系後代,其在距今10000年前就幾乎消失,目前只有西伯利亞及美洲原住民身上有找到部分基因。「小河公主」。(圖/翻攝自新浪)哈佛大學人類學副教授沃琳娜(Christina Warinner)表示,「與他們的基因隔離情況相反,他們似乎非常接受來自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的思想與技術,同時保存著其他群體沒有的獨特文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教授弗蘭切蒂(Michael Frachetti)則表示,由於塔里木盆地在青銅器時代是各方往來的交通要道,因此該地區的人群多少會與外族廣泛混合,這也讓「小河公主」這批木乃伊未與其他族群混種的現象更加受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