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
」 考古 搜奇 大陸 古墓 文物大老闆癡迷《盜墓筆記》!生意不做竟加入盜墓團 下場慘了
知名小說《盜墓筆記》裡面充滿驚險刺激的場面,吸引了無數網友。大陸一名王姓男子也是《盜墓筆記》的書迷之一,他放著服裝生意不做,偏偏加入「盜墓團」,去年回國探親剛過海關就被抓捕,近期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3個月,並處罰金。《現代快報》報導,王男10幾歲在上海接觸服裝行業,開始做起了服裝生意,這幾年生意日漸做大,開始轉戰國外市場,事業有成。2020年10月,在江西九江和朋友聚會時,王男在酒桌上結識了盜墓賊楊男和易男,瞬間想到《盜墓筆記》中的驚奇場面,不由得心生向往,便與2人互留聯繫方式。2020年11月,王男接到楊男電話,告知其「有活」,並約定由王男駕駛商務車前往安徽天長某酒店會合。自此,王男便加入了由楊男等6人組成的盜墓團夥,開啟了盜墓之旅。根據楊男的安排,他和王某乙負責分辨土層確定古墓葬位置,袁某某、羅某某、施某某、易某某負責挖土、提土,王某負責為團夥開車接送事宜。之後幾天,王男等人經事先預謀,趁夜間分別至安徽省天長市某村、盱眙縣馬壩鎮某農田內盜墓,竊得2塊銅鏡、1把青銅劍和1個銅鼎,所盜文物均被倒賣,其中王男分得贓款9000餘元。2023年4月,王男回國看望母親,剛過海關便被發現是公安機關追捕的在逃人員,經當地看守所臨時羈押後移交盱眙公安。同年7月,盱眙縣公安局將該案移送盱眙縣檢察院審查起訴。經審查,王男參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在盜掘過程中幫助開車、提土,盜得三級文物3件、一般文物1件。盱眙縣檢察院於2023年8月以王男涉嫌盜掘古墓葬罪依法提起公訴,並建議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3個月,並處罰金。
台中少婦「擁抱嬰兒」遺骨掀議 專家:可能因疫情相繼去世
近日台中安和遺址挖掘出的母嬰遺骨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該遺址屬於台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根據學者推測,這對母嬰可能因疫情去世,並由家人安葬。一名網友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張母親抱著嬰兒的遺骨照片,並附上台中安和遺址的文化背景,「目前在台中發現早的史前人類。4,800年前的台中少婦抱著她六個月大的孩子,台灣台中,大坌坑文化,西元前2800年。照片是一名年輕媽媽,估計年齡在20至25歲之間,身高160公分),她低頭凝視著左臂抱著的嬰兒(50公分),依骨架判斷,嬰兒已有6個月大。他們是2014年發現的48具排列整齊的骨骼遺骸之一。由科博館屈慧麗博士的團隊挖掘出來。這是中部地區罕見之大坌坑文化遺址『安和遺址』。本遺址的年代跨越 5,000年至3,500年前」,瞬間引發大批網友關注與討論。據悉,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包括新北市的大坌坑遺址;台北市的芝山岩遺址;台中市的安和遺址;台南市的南關里遺址與八甲遺址;澎湖縣的菓葉遺址;高雄市的鳳鼻頭遺址;以及台東縣的長光遺址等。大坌坑文化(台灣話:Tuā-hun-khinn bûn-huà)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大坌坑遺址。該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和附近島嶼一帶。從各遺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測年代不一,大致上約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根據台中市文化資產處的資料,安和路考古遺址位於西屯區協和里,屬於台灣大坌坑文化及牛罵頭文化的過渡期,現已規劃為安和公園。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屈慧麗博士曾於2015年率團隊在安和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了48具排列整齊的人骨、陶片及鯊魚牙等生態遺留。這些遺跡顯示當時台中地區與海岸線相當接近,保存了極為完整的史前墓葬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具年輕女性人骨,俯視懷中6個月大的嬰兒,這對母嬰遺骨距今已有5000年,女性年齡約為20至25歲,身高約160公分;嬰兒約50公分,性別不明,推測出生不足半年。女性遺骨顯示缺少部分牙齒,可能與當時原住民的拔牙習俗有關。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屈慧麗博士表示,安和遺址的挖掘是在當地進行市地重劃時發現的大量史前遺跡。該遺址分為兩層,較上層為牛罵頭文化,較下層則為大坌坑文化,母嬰遺骨屬於後者。遺骨旁發現了鯊魚牙和仿鯊魚牙的閃玉項鍊,表明當時的生活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台中遺址應非常接近海岸線。對於母嬰是否因天災死亡的網友猜測,屈慧麗表示,遺骨的排列整齊,且有精美的陪葬品,顯示這並非類似龐貝古城那樣因天災而突然死亡的情況。初步推測,這對母嬰可能因疫情相繼去世,由家人一同安葬於此。
吸血鬼遺骸出土!脖子抵著鐮刀 考古學家揭內幕「阻止復活」
吸血鬼真的存在?波蘭考古學家在北部小鎮潘切沃(Pączewo)一處17世紀的墓園中發現「吸血鬼遺骸」,原這具遺骸上有一把鐮刀抵在喉嚨上,原來,這是中世紀人們為了阻止死者能死而復生,成為捕食活人的吸血鬼。從社群平台上的照片可見,考古學家在「聖母報喜教堂」(Annunciation ofthe Blessed Virgin Mary)進行研究時,從一塊石板下方約180公分處,發現了3具骸骨,時間可追溯到17世紀,其中一名50多歲男性的頭骨,有多處創傷痕跡,脖子還掛著鐮刀。《每日郵報》引述人類學家卡可絲(Dr Justyna Karkus)表示,「此人臉上有很多很深的傷疤。在其中一次毆打中,還掉了幾顆牙齒……他看起來可能跟一般人很不一樣,而這可能非常可怕」,最終被指控是吸血鬼。據當地傳說,為了避免這些「不安分的靈魂」重返人間,死者下葬時會接受多種防止復活的儀式,包括臉部朝下埋葬、手腳綁起來、鐮刀掛在脖子上、被長矛刺穿、墳墓上方放置大石頭等。另據考古團隊表示,類似的吸血鬼墳墓,在現今波蘭北部濱海省(Pomerania)、霍伊尼采(Chojnice)及東部城鎮皮恩(Pien)都有發現,針對這具在教堂內發現的特殊骨骸,卡可絲認為,這可能是人們首次發現「在教堂下葬的吸血鬼」,她推測,這名死者或許對當地社區有所貢獻,但同時也是居民深感畏懼的對象。考古團隊表示,類似的吸血鬼墳墓,在現今波蘭北部濱海省、霍伊尼采及東部城鎮皮恩都有發現。(圖/翻攝自X)
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出土墓葬148座「跨度2100年」 保存超完整
大陸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8日在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考古現場通報,廣州動物園考古發掘項目的重要發現。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年代從西漢南越國時期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廣州日報》報導,這次出土的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雞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頂珠水晶飾件及清代翠鳥銀發簪,是近年考古發現中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在考古發掘現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強祿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麻鷹崗墓地發掘項目負責人程浩介紹了本次考古發掘的背景和基本情況。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據了解,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其中兩漢墓葬4座,晉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銅器、玉器、珠飾等各類文物196件(套)。其中,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其實是東漢墓當中比較常見的模型明器,「但這件東漢時期陶屋的珍貴之處在於門上有『大吉間』三個字,在門上有文字的陶屋是非常少見的。」程浩說。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其中東晉墓規模較大、結構複雜,在長達10米的墓室頂部及四壁未發現明顯損毀,是迄今為止在廣州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晉墓葬。程浩表示,從盜洞來看,這座墓葬可能是在墓主下葬後沒多久就被盜了,「但比較難得的是被盜後的近1700年,這座墓葬沒有再受到其他擾動。」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至於南朝墓規模則稍小,為雙後室的夫妻合葬墓,結構精巧,除雙後室頂部各有一個盜洞外,其他結構保存完整,也尤為難得。程浩介紹,「目前廣州市內發現的南朝時期墓葬絕大多數是沒有墓頂的,這座墓的難得之處在於,頂部基本保存完好。」他還表示,南朝墓相比東漢墓的墓內裝飾更講究,墓裡可以看到祭台、假柱、假窗等,在雙後室共用的墻壁上還有相通的窗欞結構。程浩指出,此次考古發掘有三個「特別」。一是發現的墓葬分布密集,最密集的發掘區域東北部一帶300平方米範圍內就有70座墓葬;二是墓葬的年代跨度大、連續性強,墓葬的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民國,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這個時間跨度和廣州城的發展、變遷是同步的。」程浩說。三是墓葬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特別是明清墓葬不僅規模、朝向頗為相似,墓葬的間隔也基本一致,說明這裡是一處成規模、有規劃的墓園。
建築工褻瀆千年遺骸引撻伐 博物館揭沉痛歷史:過去不能被遺忘
愛爾蘭都柏林郊區巴利弗莫特(Ballyfermot)一處工地,日前挖出擁有千年歷史的人類遺骸,卻有名工人對遺骨做出不敬行為,掀起網友、議員乃至國家博物館強烈撻伐,警方也證實將介入調查。據《每日星報》報導,這段嘲弄千年遺骸的影片最早出現在「閱後即焚」的社交平台Snapchat,但仍被流出到推特(X)並引發瘋傳。據信為工人的男子用手指戳弄頭骨,還搖晃牙齒,毫無人文素養的行為瞬間引發各界撻伐。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發文抨擊,表示該館與國家古蹟局都知悉這段干擾遺骸的影片,並和現場考古學家、蘇查納警察局(An Garda Siochana)討論此事。當地議員諾圖恩(Hazel De Nortúin)也以「無法接受」形容這起事件,表示在各界努力保存可追溯到西元600年的非天主教墓葬,卻有人去搖晃骨骸牙齒,「大家一起保護愛爾蘭文化好嗎」?據悉,該墓地於去年的新飯店建築工程被挖出,目前共發現100具遺骸,年代跨越西元7世紀至11世紀,相關發現經由考古學家發掘、分析後,交由愛爾蘭國家古蹟局保管。愛爾蘭國家博物館也呼籲網友別再轉傳、分享影片,並指該發現位於當地修道院附近,是重要的考古測試一部份,「巴利弗莫特沒有太多考古證據,因為都被這幾十年來的開發破壞了,這發現對居民非常重要,可以瞭解他們自己的歷史」。
國定古蹟「開臺進士墓」遭盜 石像生羊首被斬首…警全力緝凶
新竹市國定古蹟鄭用錫墓前石像生羊首,驚傳遭破壞竊盜,文化局今(3日)獲報赴現場察看記錄後向轄區分局報案、通報文化局及鄭氏族人,警方正循線調查追緝中。鄭用錫墓於1985年被指定為古蹟,現為國定古蹟,其風格為清領時期墓塋興建範例,並可與西式建墓作對比。其外觀呈橢圓,墓碑為盔頂形,並由3片花崗石拼成,額刻「浯江」地望,左右拱以雙夔紋飾,碑文為「清賜進士出身賞戴花翎禮部副郎晉封通奉大夫祉亭顯考鄭公塋」,說明其一生功績。鄭用錫墓前一景。(圖/新竹市文化局提供)文化局表示,盜首嫌犯觸犯《文資法》第103條,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萬元以上2千萬元以下罰金」。另未來石像生羊首修復方式,將與主管機關文化部、鄭氏族人共同討論研商後確認。出生於苗栗後龍的鄭用錫於清道光年間通過殿試,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成為清朝入台1百多年首位台灣籍貫的登科考生,鄭用錫因此被譽為「開臺進士」、「開臺黃甲」。鄭用錫於咸豐8年(西元1858年)離世,其故居及建於同治8年(1869年)的開臺進士墓,分別為當前的二級古蹟、國定古蹟,其中開臺進士墓為臺灣現存規格較高的墓葬建築,頗具歷史價值。
秦始皇陵「第1陪葬墓」文物出土 首見4輪獨輈車…黃金舞俑超稀有
秦始皇陵再有重大發現!專家從陵外西側的9座中、大型整齊排列且一字排開的墓葬中,陸續在墓道、墓室及3座車馬陪葬坑發掘出大量文物,其中更有首次出現的4輪獨輈車及罕見的金舞袖俑。百戲俑與金舞袖俑。(圖/翻攝自央視)據《央視》報導,專家在平面呈「中」字型的1號墓,發掘出大量陶器、銅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陪葬品,還在這座已知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和保存最好的高級貴族墓葬的墓道中,發現目前唯一存在墓中的4輪獨輈車。陪葬的車馬。(圖/翻攝自央視)專家推測該車與棺柩下葬形式有密切關係,或是當時非常少見、下葬時作載柩車使用的運輸車。專家指出,該車總長7.2公尺,上有完整方形彩繪車蓋,兩側寬2.6公尺、前後長4.2公尺,顏色保存完好仍呈鮮紅色。車蓋邊沿有19個蓋弓帽,全數完好的套於蓋弓上。車蓋下有和車輿相當的方形木架。車輿兩側的4具車輪有大型銅車軎(裝飾)。與車轅相交的車衡上有2個車樑。整輛車保存得相當完好。考古學家挖掘出大量文物。(圖/翻攝自央視)另該陪葬坑也發現5組車馬,其中一組為有6羊的羊車,其餘皆為馬車,每頭羊身上均有類似駕馬的飾件,整體型態宛如駕車而出。專家表示,這些發現填補了秦代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更是中國古代帝陵極具價值的考古資料。考古學家挖掘出大量文物。(圖/翻攝自央視)考古學家挖掘出大量文物。(圖/翻攝自央視)考古學家還在這座相對獨立,坐南朝北,由南、北墓道及墓室組成的「帝國第1陪葬墓」,發現陶製的螢形壺、缻(也作缶;樂器)、罐、盆、豆(盛食物的器皿);青銅器有鼎、豆、壺、盤、燈、編鐘、鈁(量器)、甑(蒸食用具);玉有玉壁、小玉鼎、圭(祭祀用具);兵器有劍、甲、帶廓銅弩機、銅戈;小型陪葬品則見金銀駱駝、舞袖俑、吹奏俑、百戲俑、馬俑、騎馬俑、獵犬、銀盒、金代鈎和秦半兩。
漢代韓信之母古墓驚現5米深盜洞 洞口散落「白膏泥」管理員回應了
大陸一名網友22日發帖稱,江蘇省淮安「韓母墓」出現5米深盜洞,墓葬的視頻監控被破壞。據悉,韓母墓即漢初大軍事家韓信母親之墓,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清江浦區城南鄉先鋒村。當地文物安全管理處透露,韓母墓去年就曾被盜,此次經過文保部門和當地公安的調查,暫未發現文物被盜。《新京報》報導,發現韓母墓被盜的網友姚先生表示,自己是淮安當地的文物愛好者,22日冬至當天,他特意到韓母墓參觀,在墓葬一處發現了一個約5米深的盜洞,盜洞附近還散落著白膏泥。姚男指出,白膏泥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古墓密封材料,疑似來自墓葬內部。姚先生隨後翻看8日拍攝的韓母墓視頻,發現當時盜洞位置已經出現虛掩的泥土,附近散落著白膏泥塊,「這說明大半個月前墓就被盜了,盜墓賊為了掩人耳目用土暫時堵上了盜洞。」對此,韓母墓的文物安全管理員陳平回應,韓母墓去年就被盜過一次,今年被盜之後,文保部門已經和公安系統展開調查,「以前文物局裝過監控,後來監控壞掉了。」陳平稱,周圍荒無人煙,暫時沒有找到盜墓者,所幸暫時未發現墓葬內的文物被盜,村委會已組織於23日白天回填盜洞。陳平說,韓母墓被清江浦區文保部門劃分給屬地先鋒村,先鋒村的村支書則是韓母墓的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但現在村子已經拆遷,周圍無人居住,「我們村裡很難管理,只能白天的時候去看看,沒法24小時看守。」陳平提到,目前韓母墓沒有圍牆和相關保護措施,希望政府或文保部門能加強保護。
埃及3000年古墓出土 牆上咒語防毒蛇咬
近日考古人員在埃及北部阿布西爾(Abusir),發現一座距今3000年的古墓,牆面寫有魔法咒語,保護墓主不被毒蛇咬,墓地主人是一位抄寫員,也有久坐職業病和骨質疏鬆。據《Arkeonews》報導,捷克埃及學研究所(CIE)考古學家今年4、5月在阿布西爾發現一座古墓,裡面寫有魔法咒語,保護墓主免受蛇咬傷。學者巴雷什(Ladislav Bareš)說,這是一座中等規模、裝飾華麗的墓,主人是傑胡蒂姆哈特(Džehutiemhat),是一位皇家抄寫員。而對比墓中出土的骨頭,傑胡蒂姆哈特約為25歲,有脊椎磨損的職業病,可能是久坐所致,也有急性骨質疏鬆。古墓咒語。(圖/翻攝YouTube頻道Ancient Egypt)值得注意的是,墓地北牆有一系列防蛇咬傷的咒語,報導稱,那時毒蛇是一種持續的威脅,這咒語對保護很重要,而咒語也把蛇描繪成死者及其木乃伊的強大守護者。捷克埃及學研究所所長蘭德格拉福娃(Renata Landgrafova)指出,墳墓的南牆和西牆,有祭祀儀式的圖畫和一長串受害者名單。阿布西爾位於吉薩和薩卡拉之間,阿布西爾考古遺址以廣闊的墓地和金字塔群聞名,歷史可溯到公元前2686-2181年的古王國時期。該古墓是古埃及第26和27代王朝高官和軍事指揮官的墓地。據悉,墓中央有象形文字,其中一些銘文摘自《亡靈書》,它是古埃及墓葬書,上面寫咒語和魔法公式;而石棺刻有女神伊西斯和奈芙蒂斯的圖畫。報導談到,這些咒語和銘文,要保護傑胡蒂姆哈特,順利安全的進入來世,這新發現不僅揭露了當時的動盪,也看見了公元前6至5世紀古埃及人迷人的信仰和儀式。
波蘭考古學家挖出「男童骷髏」 面部朝下腳上有鐵鎖…居民憂復活吃人
波蘭考古學家近日在北部一座墓園發現一具男童的遺體,該男童身前似乎被認為是「吸血鬼」,於是為了防止他下葬後再度爬起來去吃活人,所以才在下葬時將他面部朝下,並且把雙腳上鎖。根據《路透社》報導,波蘭哥白尼大學(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研究中世紀墓葬文化的學者波林斯基(Dariusz Polinski)表示該遺體是一名約為6至7歲的男童,臉之所以被使用朝下的方式埋葬,腳上還有三角形鐵鎖,很可能是因為當時他被認為是吸血鬼,附近居民深怕他會從墳墓中起來吃活人。男童腳上被發現竟用三角形鐵鎖鎖住,疑似在身前被人為是吸血鬼。(圖/路透社)波林斯基表示,「這個墓園下葬被排斥的人,他們死後還很令人害怕,也許在生前也是如此,這些人被懷疑跟不淨的力量接觸,也可能是行為異常的人」。另外他還發現,該名男童的墳墓在埋葬後的某個時期曾被褻瀆,除了腿上的骨頭外,所有骨頭都被移除了。考古學家先前就曾經發現一具女性骨骸,腳跟男孩一樣都有上鎖,頸部甚至還放著一把鐮刀,似乎她當時被認為是吸血鬼,而這樣的埋葬方式是防止她復活。另外,除了防止死者復活,有些則是砍掉頭或腳,「還有很多墳墓是用石頭,石頭被放在不同部位例如放在肘部、喉頭或頸部,來預防死者復活」。
挖遼金古墓「突下大雨」無奈抽水!3人一氧化碳中毒亡 盜墓集團6人自首投案
一起2022年發生在大陸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盜墓案件,近日在中國引發高度關注。這起案件涉及一組9人的盜墓集團,他們在盜墓過程中發生意外,導致3人中毒身亡,其餘6人則意識到事跡敗露,主動投案自首。對此,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人民法院也在8月13日將這6名投案者判處10個月到1年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以相應罰金。綜合《天網行動1號》、《極目新聞》的報導,盜墓事件發生在2022年端午節前夕。盜墓集團頭目陳男招募了5名成員,攜帶工具前往敖漢旗附近山上盜掘古墓葬。然而由於突降大雨,工作只持續了2天後被迫中斷。1個月後,陳男重新召集更多成員參與這場盜墓行動。他們這次分別駕駛2輛汽車,並進行明確分工,例如有人負責週邊運輸和送飯,有人在洞口挖土,另外3人則輪流在洞底挖掘。此外,他們會在白天停工待命,等到夜晚才進入古墓葬進行盜掘。不過在挖洞過程中,雨水流進了洞穴,妨礙了盜墓進展。於是,他們購買了汽油抽水設備,試圖將積水排空。然而,這卻成了致命的失誤,因為汽油抽水設備在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氣體,並在洞內累積無法排出。因此3名集團成員不幸中毒身亡,盜墓行動才因此曝了光,錢男等集團成員也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法院裁定,錢男等6人夥同他人私自盜掘具有歷史和科學價值的古墓葬,涉嫌盜掘古墓葬罪,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條及相關法律規定作出判決。雖然6人不服一審判決並提出上訴,但二審駁回上訴,維持了原判。這起盜墓案中的被盜古墓屬於遼金時期的墓葬遺跡,被認為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敖漢旗作為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擁有4000餘處古文化遺址和墓葬,還因此被譽為「人文敖漢」。此次被盜的墓葬點是一處新發現的文物遺址,對於研究遼、金時期的歷史和喪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重要出土!挖出史前玻璃環殘件、宋朝銅幣
花蓮崇德考古遺址曾出土獸骨、陶器及石器等大量珍貴史前文物,近日發掘出土台灣史前未生產的玻璃環殘件、瑪瑙珠,甚至還有900年前的宋朝銅幣等物,縣府文化局研判該地在史前至宋朝期間與海外交流頻繁,未來將整理典藏、研究,拼湊崇德遺址的歷史樣貌。崇德遺址位在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河階台地,面積約8公頃,距今1300年,屬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由於遺址被列冊為考古遺址,若居民有土地開發需求,需經調查、試掘評估,文化局2016年起先後在3筆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陸續出土獸骨、魚骨、具精美紋飾的陶罐及各式石器等珍貴文物。文化局上月委託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在村民欲建蓋房舍的土地考古試掘及搶救發掘,除發現地基一角疑似為墓葬遺跡,還出土罕見玻璃環殘件、瑪瑙珠及宋朝銅錢「熙寧元寶」等文物,令考古團隊相當驚訝。文化局長吳勁毅指出,台灣當時並未生產玻璃、瑪瑙,都是透過海外交流取得,宋朝銅幣則是首次出土,過去雖曾在壽豐鹽寮嶺頂遺址地面拾得,不確定是否為出土文物,沒想到這次竟從遺址挖出,可推測崇德地區在宋朝期間與大陸貿易頻繁,不過宋朝錢幣從未在遺址出土,目前尚未有清楚的研究。他表示,出土文物內容豐富,可研判崇德立霧溪口在史前時代各階段貿易活動比預期活絡與複雜,經屋主同意,未來還會利用2個月時間在該處試掘,同時也會清理出土文物,由考古博物館整理、典藏及研究,如有需要則會送請國外學者協助鑑定。
隨身攜帶「木乃伊」嚇壞臨檢警察 祕魯送貨員堅稱:我的精神女友
近期祕魯警方在一次隨機臨檢中,發現一名酒醉的送貨員男子竟然隨身攜帶「木乃伊」。該名男子表示,這具木乃伊是他父親留給他的,不僅日日陪著自己生活,更是自己的「精神女友」,而他這次主要是要跟朋友炫耀,所以才將木乃伊帶出門。但報導指出,這位「精神女友」的真實性別其實是男性。根據《BBC》報導指出,這起事件發生於祕魯東南部城市普諾,祕魯警方於25日在一處考古遺址公園發現了3名喝醉酒的男性,於是上前盤查。沒想到警方在其中26歲的巴梅喬(Julio Cesar Bermejo)隨身攜帶的外送平台的保溫袋中,發現了一具木乃伊。巴梅喬表示,他幫這具木乃伊取名為「胡安妮塔(Juanita)」,是由巴梅喬的父親遺留巴梅喬的,但至於父親從何處取得這具木乃伊,就連巴梅喬自己本人也不清楚。而巴梅喬日常都將木乃伊放在電視旁邊的盒子中,平日與牠朝夕相處,甚至將其視為「精神女友」。而報導中指出,後來經由專家勘驗後,發現這具木乃伊有600至800年的歷史,由於其以「胎兒的姿態」用繃帶綑綁,推斷這是以前西班牙裔墓葬的典型特徵。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具木乃伊的真實性別是男性,並非是巴梅喬認定的女性。目前這具木乃伊已經被轉交給祕魯文化部負責保管,而巴梅喬與其友人均遭到拘留,目前正對其可能毀損祕魯文化遺產一事進行犯罪調查。
屁孩潛入明朝古墓葬直播…大膽「取出亡者屍骸」擺拍 涉侮辱屍體糗了
據大陸貴州省龍里縣人民檢察院近日公布的起訴書,遼寧葫蘆島男子陳某某與同伴共三人擅自進入貴州龍里縣「果里巖洞葬」內用手機進行直播,過程中,陳男隨意打開洞內擺放的棺木,並將棺木內的屍骨取出任意擺拍,非法使用屍骨賺取非法利益,因涉嫌侮辱屍骨罪被起訴。起訴書顯示, 貴州省龍里縣灣灘河鎮果里村「果里巖洞葬」2015年5月28日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古墓葬,始於明朝,洞內安葬的是果里村及外省吳氏宗族的祖先和近些年來60歲以上死亡的老人。2022年3月28日21時許,被告人陳某某同萬某某、李某某三人擅自進入「果里巖洞葬」內,各自使用手機進行直播。在直播過程中,被告人陳某某隨意打開洞內擺放的棺木,並將棺木內的屍骨取出任意擺拍,非法使用屍骨賺取非法利益。陳某某2022年3月29日因涉嫌盜掘古墓葬罪被龍里縣公安局立案偵查,2022年4月12日被龍里縣公安局刑事拘留,4月13日被取保。被告人陳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沒有異議,並自願認罪認罰。貴州省龍里縣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人陳某某無視社會風尚和公共秩序,打開棺木,敞露屍骨,非法使用屍骨,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侮辱屍骨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提起公訴,請法院依法判處。
考古重大發現! 基隆和平島遺址發現人類新遺骸
為辦理「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工程,基隆市文化局正於已暫停開放參觀的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進行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不過,近日卻在考古遺址中,發現一具新遺骸,目前已經開始清整遺骸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表示,目前新發掘遺骸從人體脛骨處發現,出土自18個試掘坑位其中之一,大致可以看出整體輪廓,但仍須進行年齡、性別與人種的初步辨識。已知此具遺骸與前幾年出土墓葬方位相同,頭朝向西南,目前尚未發現有陪葬品。李添慶說,文化局為更有效保護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現場,基隆市政府積極爭取「和平島B考古遺址」解說中心興建工程,通過中央核定後,在進行前置作業落柱坑位試掘及工程整備作業,沒想到竟發現了新的遺骸。基隆市文化局在諸聖教堂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一具新遺骸,現正進行清整,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李添慶表示,解說中心在盡最大可能不傷及考古遺址的考量下,採落柱最少的工法來設計。由於考古遺址範圍內的工程必須遵守文資法相關規範,不可損及考古遺址珍貴價值,遂針對解說中心結構落柱的位置,優先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試掘,於今年10月17日啟動現場發掘,並暫停開放現場參觀,計畫進行18個坑位的發掘,試掘完畢後將由施工單位接手工程。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郭麗雅補充,現階段團隊會將新出土遺骸,清整完畢後移至研究室繼續研究,針對性別、年齡與人種等背景深入探究。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遺址自2011年起便有考古學家團隊陸續進行試探挖掘,自2018年起「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進行較大規考古發掘計畫,除了發現西班牙修道院遺構及相關文物,本考古遺址共出土了20具墓葬。基隆市文化局在諸聖教堂的考古遺址上,發現一具新遺骸,現正進行清整,並進行研究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台北故宮文物保管流程匪夷所思 陸國博前副館長:一步錯步步錯
近期台北故宮庫房中發生的瓷器損壞事件引發人們對文物庫房安全的關注。大陸國家博物館前副館長陳履生今天(14日)在《環球時報》撰文稱,雖然博物館庫房中文物損毀事件時有發生,可是本次台北故宮文物損毀事件從文物保管的流程來看仍是匪夷所思的。陳履生直言,有嚴格的流程規範,還要很好地執行才能確保文物的安全。如果不嚴格執行規範的話,文物安全的問題隨時都可能發生。台北故宮近日被爆出有3件瓷器發生破損,一件是「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一件是「清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至於第三件「清乾隆青花花卉盤」因人為疏失導致破損過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說,當時共有2名同事,1人從共裝有6件文物的錦盒拿取4件文物出來,並在未告知其他同事盒子內還有其他文物情況下,未將盒蓋扣上。吳密察說,另一名同事因此誤認為錦盒里的文物已全部拿出,「他看見盒底的布有些脫落,想黏回去,翻過來2個文物就掉出來,1個用身體擋住沒掉下去。」另1個掉下去而致毀損的就是「青花花卉盤」。陳履生表示,台北故宮藏品有瓷器、書畫、青銅器、玉器等很多門類,它們有不同的保存環境,通常被安置在不同的庫房中,並有不同的保存狀態。書畫的包裝與瓷器的包裝完全不同,瓷器的包裝和青銅器的包裝也有差異。不同的包裝擺放方式也不同,不可倒置是必須要遵守的規定。陳履生表示,對於易碎的瓷器來說,大小合適的包裝盒或囊匣所具有的防震、防碎的要求非常關鍵。一個盒子中裝6件瓷器不是不可以,如果是相似的器型,比如都是器型不大的盤子或碗,也算正常。博物館處理這種包裝,一般是考慮到文物的關聯性,比如是一個墓葬中出土,或是同一位藏家捐贈,需要在同一個盒子中保存以防混淆。而對於那些沒有關聯性的瓷器或比較大的器型,應該是一個盒子裝一件更便於保存、移動或運輸,也更安全。顯然,一個盒子裡面裝6件瓷器,它們擺放的上下關係都有可能影響到文物的安全。對於工作人員來說,必須知道這個盒子里裝有幾件文物。陳履生指出,台北故宮事件的核心問題是一名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流程把盒蓋的扣子給扣上,另外一名工作人員不知道裡面還有瓷器,把盒子翻轉過來。陳履生表示,修復包裝盒的底部,在裡面有文物的情況下去裱糊是難以想象的。裱糊盒子底部本身就對其中的瓷器構成了危險。正確的規範應該是在裱糊的時候把文物取出來,修復完成之後再把文物放入其中,扣上扣子。陳履生指出,裝有6件瓷器的盒子倒置本來就是錯,蓋子不扣則是錯上加錯。這是一個執行規章和工作流程的問題。博物館庫房中的工作人員必須注意到關聯文物安全的每一個細節,否則一失萬無。從打開盒子不扣好扣子到倒置,一步錯,步步錯,最終釀成悲劇。陳履生表示,台北故宮文物損毀事件是違反規章和操作流程的典型案例。在博物館中建立科學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從包裝到打開的方式、保存文物的環境以及監控其保存狀態,每個環節都要有詳細規範。陳履生表示,任何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是緊密聯繫的。有嚴格的流程規範,還要很好地執行才能確保文物的安全。不管如何包裝,如何提示,如何建立相關的流程規章,如果不嚴格執行規範的話,文物安全的問題隨時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像瓷器、漆器等易碎的文物和藝術品,還有那些出土的已經埋在地下數千年的文物,其本身就容易損壞,必須用特定的包裝、專業的拿取方法,輕拿輕放。
洞庭湖底現「大型神秘圖案」…網驚:是古城遺跡 官方回應了
大陸洞庭湖水位持續低位,近日有網友在洞庭湖畔航拍時,發現湖床上有一片暗紅色的大規模方形圖案,懷疑是古代城池或是墓葬群遺跡。對此,當地官方知情人士表示,該區域已經初步排除了古城遺址和墓葬的可能。《極目新聞》報導,從航拍的鏡頭來看,在湖床上的黃沙中間,有一塊被「河道」圍起來的淺紅色長方形區域。區域內,有多個大型正方形方塊,每個「方塊」看上去像個小迷宮。大方塊周邊,散落著不少小方塊,星羅棋布。視頻不光後,不少網友猜測,這可能是古城遺址,也有可能是古代墓葬群。拍攝者胡先生透露,視頻拍攝於11月8日,地點在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團洲鄉的湖邊,在洞庭湖西岸。胡先生回憶,前幾天有當地朋友說看到了湖底有神奇的圖案露出來,他便前往該地進行航拍,自己也很震驚,於是製作視頻發布到社交平台。據悉,這塊目測長寬都有數百米長方形區域所在地,之前是湖心的位置,一直淹在水底,今年的水位太低,才露出真容。不過,官方知情人士表示,這一區域的土均呈紅色,航拍中的「塊狀物」都是一個個土堆。目前,經專業人士確認其不是古城遺址,也不可能是古墓群,初步認為可能是現代圍垸留下的痕跡。岳陽縣東洞庭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指出,該區域位於湖中央接近岸邊的位置,歷年來都被湖水覆蓋,不可能是古墓。據其推測,這有可能是矮圍(矮圍,指在湖裡築起矮壩,圍起一片水域,當湖水上漲時讓魚蝦進入,水退後,大小魚蝦滯留在圍子里進行捕撈)留下的痕跡。2018年,洞庭湖整治湖區時,湖邊用來捕魚的矮圍全部被挖掉,今年水位降至低位後,這些矮圍的痕跡就露出水面。
彰化某國中整建跑道…意外「挖出一具人骨」 工程人員嚇壞急報警
彰化某國中1日正在進行校內籃球場PU跑道整建工程,沒想到施工過程中竟挖出一具白骨,讓當場所有人都嚇壞,警方獲報後趕到現場,初步調查確定白骨確實為「人骨」,目前已將骨頭撿拾並送往鑑識確認身份,以釐清案情;不過由於該校多年以前曾是墓地,該具人骨是以前墓葬的遺體,還是遭到兇殺的死者,詳細情形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慎入!「世上最美木乃伊」每天眨眼一次 研究發現大腦僅萎縮50%
有「世界上最美的木乃伊」之稱的羅莎莉(Rosalia Lombardo),2歲病逝至今已有百多年,但面貌幾乎完好如初,她的皮膚及面部表情就像熟睡中的小女孩,如同洋娃娃般,而羅莎莉每天至少「眨眼」一次,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羅莎莉去世時只有2歲,至今已有102年。(圖/翻自維基百科)據英國《衛報》與《每日星報》報導,羅莎莉在巴勒摩(Palermo) 的「卡普奇尼」(Capuchin Catacombs)修道院地下墓穴被發現,這裡是相當著名的墓葬地, 保存著上千具年齡約100到200年的成年人和孩童木乃伊遺體。據了解,羅莎莉(Rosalia Lombardo)1920年、2歲時染上流感併發肺炎病逝,家人請醫師設法長期保存她的遺體,讓她看起來青春永駐,並存放在這座地下墓穴,而她也是該墓穴所收容的最後一具遺體。「卡普奇尼」修道院地下墓穴被發現,這裡是相當著名的墓葬地, 保存著上千具年齡約100到200年的成年人和孩童木乃伊遺體。(圖/達志/美聯社)這具被稱為「最甜美的屍體」,為什麼能保存這麼完整?據悉,醫師當時並未公開防腐技術,但在後人撰寫的一本回憶錄中有提到,醫師使用福馬林混合液體取代女孩的血液殺死細菌,用酒精擦乾屍體,並塗抹甘油以防屍體過度乾燥。另外,史坦佛夏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的博士史奎爾斯(Kirsty Squires) 2022年年初對墓穴裡的童屍進行研究,來研究死者生前健康狀態、生長發展等,研究團隊對羅莎莉以X光照射,發現她的大腦僅萎縮50%,另外手臂和腿部保存相當完整。除此之外,根據外電報導,少參觀過墓穴的人都曾經看到羅莎莉在眨眼,或者盯著他們看,研究團隊每隔1小時就拍攝羅莎莉的臉部,發現她的眼睛竟有「開合」跡象;追查原因,研判應該是受潮和相機閃光燈導致,但此事還是讓網友議論紛紛。
她闖廢棄水族館驚見「殭屍鯊魚」 現場宛如動物墳場
說到鯊魚,想必腦中就浮現《大白鯊》電影情節,覺得牠很兇殘,會亂咬人、攻擊人,其實鯊魚是全球各大洋最古老的生物之一,由於電影實在太成功,許多大白鯊效應接連產生,人們把鯊魚跟危險畫上等號,不過法國一名城市探險家先前在西班牙某座荒廢的水族館探險,意外發現館發現了一條「殭屍」鯊魚,畫面讓人看了毛骨悚然。女城市探險家在西班牙一座廢棄水族館,發現殭屍鯊魚。影片中,乾涸水槽內可見一條變成乾屍的鯊魚,另外還發現海星和大王魷魚等,現場宛如動物的墓葬區,由於水族館荒廢已久,設施也都發霉,《太陽報》報導,這是來自法國的城市探險家茱莉葉(Juliette)先前造訪西班牙一座廢棄的水族館,發現館內不僅殘破不堪,而且全是海洋生物的屍體的情況。廢棄水族館裡有不少動物標本,但因長久沒有人打理,導致標本也開始腐壞。茱莉葉經常造訪各地廢墟,並將過程分享至社群平台,在在TikTok更擁有73萬粉絲追蹤,這次她來到這座荒廢已久的水族館,根據茱莉葉解釋,在水族館的博物館裡,發現許多被放置於福馬林裡防腐的海洋生物屍體,不過長時間沒有人進行保養,導致展覽櫃壞掉,防腐的屍體也開始腐爛。廢棄水族館裡有不少動物標本,但因長久沒有人打理,導致標本也開始腐壞。茱莉葉更表示,「博物館裡的那一條鯊魚,令人印象深刻,也吸引不少粉絲關注」。除了這座水族館有殭屍鯊,澳洲一名Youtuber麥克弗森(Luke McPherson)先前在墨爾本南部巴斯(Bass)的一個被廢棄的野生動物,仙境樂園(Wildlife WonderlandPark)探險,只見園區內地上全是垃圾,期間還發現一個大水缸,燈一開看到裡面竟有一隻「大白鯊」,模樣看起來非常嚇人,原來它是被遺留下來的動物標本。廢棄的動物樂園中,竟看到一隻「大白鯊」被遺留在水缸中。(圖/翻攝自Luke McPherson Youtube)原來,這座園區停業後,鯊魚標本和其他物品都未被帶走,影片曝光後吸引許多民眾朝聖,不過卻有不肖人士人移開水箱頂部的蓋子,並將垃圾往水缸裡扔,這讓許多人感到氣憤,希望能盡快幫鯊魚標本找到新家,所幸這隻鯊魚標本也在2019年被移至附近的「水晶世界(Crystal World)」,與其他收藏一起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