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兵
」 俄羅斯 烏克蘭 增兵 拜登 中國時周揭密/空戰英雄柳哲生3 蒼鷹驚雲濤
編按:為迎接雙十國慶,CTWANT特地找出過去刊登於《時報周刊》的國軍英勇戰史報導,此篇刊登於民國74年11月17日第403期《時報周刊》,描述距今87年前的筧橋空戰。此系列全部以原始文章內容呈現,為方便讀者在網路上閱讀,此系列中有整段文字上下引號,即代表柳哲生將軍口述,其它均為當時撰稿者葉言都整理報導。日戰,夜戰,攔截,突襲,轟炸,格鬥,我空軍健兒以劣勢的軍備,從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到九月十八日,三十天之內,予以日軍最大的打擊和威脅。天上雲,海中濤,矯勁蒼鷹驚天地!劉哲生與其妻子合影。(圖/報系資料)劣勢迎戰/沒有航空業,沒有煉油能力,缺零件、燃料,我國空軍仍嚴陣以待…「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上午,李隊長的二一0一號座機修好,我把它從杭州飛到南京。當時四大隊調駐南京南門外的大教場機場,飛行員白天在機場待命,晚上住在陵園圖書館,主要任務是南京警戒。」影響長江下游地區的颱風,八月十五日從長江口以北登陸後,威力迅速減弱,八月十六日上海附近已經變成適宜飛行的天氣,日本的兩艘小型航空母艦「龍驤」、「鳳翔」也可以派上用場了,於是三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全體出動,攻擊上海附近的中國機場、地面軍事設施及部隊。中國方面則在八月十四日開始,就派出轟炸部隊攻擊日本的船團和登陸部隊,另留部分戰鬥機擔任機場及首都警戒。八月十六日柳哲生到南京後的一個星期間,就擔任的是防禦警戒任務。當時雙方轟炸部隊的出擊,都是困難重重,以致損失不斷。日本的困難在於可用的機場太小,而且在對方領空作戰,飛機一旦負傷或機械故障迫降,飛機和飛行員即等於喪失;再加上「戰鬥機無用論」尚未被完全打破,所以不論艦載機或陸地基地的轟炸機,一時都損失慘重。例如陸上基地的第一連合航空隊開戰前有九六式轟炸機三十八架,八一四、八一五兩天下來,竟只剩下二十一架還可以用,損失掉將近一半。不過日本方面占優勢的地方則有飛機和油料、彈藥、零件的來源都很充足,補充容易;中國軍事基地和陸軍部隊的防空武器不足,地面炮火的威脅比較小。中國空軍的困難與日本正好相反。中國當時可說沒有航空工業,也沒有煉油的能力,飛機、零件、燃料全賴進口,緩不濟急,補充極難,後來甚至不得不把幾架待修的同型飛機拆開,再拼湊成一架使用;加以機場防空不足,有些飛機被炸毀在地面,又因日軍是存心挑釁,有備而來,防空砲火猛烈,一開始對轟炸經驗不足的中國空軍,也構成威脅,例如八一四那天,即有一架二大隊的諾斯羅甫輕轟炸機被日軍地面炮火擊落。中國的優勢則在於機場多,又是在自己的領空作戰,燃料不足、負傷或故障時降落容易,飛行員換一架飛機仍可再戰,柳哲生就曾如此;而當時全體空軍士氣高昂,一心抗敵,技術優異者更是大有人在,戰力之強,出乎日人意料之外。柳哲生與蘇俄援助我國的i-16戰鬥機。(圖/報系資料照)俯衝轟炸/機腹下掛炸彈,我國空軍在白天以霍克三對日本軍艦施以痛擊…「八月二十二日起,任務改成轟炸,目標是上海附近的日本軍隊和軍艦。第二天四大隊掛上炸彈,午飯後出發,可是飛到半路就發現前方有日本戰鬥機迎擊,不得不放掉炸彈和對方纏鬥。一場混戰打下來,雙方互有死傷,我的中隊第二分隊長譚文龍在這天被擊落殉職。」四大隊飛的霍克三式機,美國的原始設計是一種戰鬥轟炸兩用機,腹下可掛炸彈,也可以掛副油箱;但在機腹下有負載時,速度減低,轉動也不靈活,所以在遭遇對方戰鬥機時,必須拉掉炸彈或副油箱,才方便纏鬥,但這樣一來,轟炸任務就自然無法達成了。 當時中國飛機缺乏夜行設備,飛行員也缺乏夜航訓練,因此轟炸多在白天進行,於是給予日本戰鬥機半路截擊的機會。雖然在空戰中也擊落了一些日本戰鬥機,可是轟炸任務一直不易達成。再者,霍克三是以動作靈活著稱的小飛機,攜彈量不多,執行轟炸時應以俯衝轟炸較為有利,因為一方面目標小,動作靈活,不易被對方擊中,一方面攜彈少,無法像重轟炸機一樣即使水平投彈,也因炸彈多,彈著面積大,只要不差太遠,總有幾個炸中的機會。可惜的是,那是中國空軍成軍未久,俯衝轟炸的訓練也告闕如。飛虎將軍/陳納德雖乏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理論優異,對我空軍貢獻甚大…「回到南京後,陳納德顧問瞭解了這種狀況,決定訓練霍克三的飛行員俯衝投彈和夜間飛行。」「陳納德的訓練方法是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作為目標,前後各放一條長布條作為指定路線,另外用布包裝石灰,掛在炸彈架上。訓練時先列隊起飛,拉高後一架一架的俯衝,先練俯衝兩次,不投彈,第三次衝下來時,才把石灰包當作炸彈投下,炸中地上石灰圈的算及格。」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是世界空軍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生於一八九0年,十三歲時看到蒼鷹飛翔,便立下航空的志向;但早年的他,卻是一位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投身陸軍,後來進入陸軍航空隊,大膽苦練之下,飛行技術高超,軍階也逐步上升,可是真正瞭解空軍的陳納德,卻非常苦悶。原來當時美國也流行著「戰鬥機無用論」,陳納德卻獨持異議,認為戰鬥機絕對可以擊落轟炸機,對戰鬥機的改進和驅逐戰法的研究,絕對不可以忽視。這種理論不為那時美國的當道者所喜,陳納德強硬的個性又不願妥協,他平日在激烈氣流中飛行過多,憂急之下遂引發了慢性支氣管炎,住院療養。一九三七年初,蔣委員長知道了這種情況,特別派人敦請他到中國,擔任空軍顧問。五月中旬,陳納德搭的船經過日本,他竟大膽上岸,儘可能勘查大阪、神戶等地的港口及軍事設施,並拍下照片,實可稱為智勇兼備。而他拍下的這寥寥幾張照片,竟在太平洋戰爭美軍轟炸日本本土時派上用場。民國二十六年時陳納德雖然沒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戰術理論異,對中國空軍責獻甚大。 1940年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接見陳納德(圖/翻攝維基)夜間航行/我空軍,白天出任務,黃昏練俯衝,天黑之後練夜航…「俯衝轟炸和夜間航行大概訓練了十天,共有六個人及格,我是其中之一。訓練期間白天仍要出任務,所以都是利用黃昏的時候先練俯衝轟炸,天黑之後練夜航、夜間落地。」「這個中間,八月二十九日曾經出任務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日本航空母艦。那天奉到的命令是:前往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敵航空母艦,如果發現敵戰鬥機,不可接戰,應即轉往上海附近攻擊其他敵艦或陸上目標。我們六架飛機離開海岸後不久,我就發現前方出現四、五個白亮的小點,是敵人新式的戰鬥機。我立刻搖翼提醒長機注意,長機遂依命令,率領我們轉往上海,可是上海附近也沒有敵人船艦的蹤影,巡航一陣後,只得折回。」日本從八月十六日起,雖然加派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但航空母艦上的九0及九五式戰鬥機,性能和攜油量都不夠,與中國戰鬥機遭遇時,並沒有占到便宜。於是在八月二十二日,日本又從本土把當時海軍最新型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調到三艘航空母艦上。九六式是一種全金屬製造,低單翼的單座戰鬥機,速度比霍克三快。性能比較如下:(表格)圖這天我機六架看到九六式戰鬥機後即轉往上海,在戰術上講是正確的。因為對方既然已有準備,而且有不明性能的新機,則一旦在距基地遙遠的洋面纏上,非但轟炸任務無法達成,戰鬥也處於不利地位。中國空軍開戰半個月以來損失已經不少,保存實力去打較有把握的仗才是要務。上海日軍基地被轟炸冒出濃煙,日本海軍正在觀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你炸中了/防空炮火密織中,柳哲生俯衝投彈,只見日本軍艦上爆起火花…「九月六日,我第一次出黃昏俯衝轟炸任務。下午五點半帶著一顆五百磅炸彈從南京起飛,六點二十到了上海,天上只剩下一點暮色。忽然我發現下方有一艘淺棕色的敵艦,立刻俯衝攻擊,衝近後發現沒有對正目標,就暫時脫離。我拉高後再度衝下,這次敵人的防空炮火比上次密,幸好沒有擊中我,我順利投彈後急速脫離,側頭看到炸彈命中敵艦的中後方,艦上爆起一大團火花。」「任務達成後就飛回基地,天已經完全黑了。各飛行員輪流向長官報告戰況,輪到我時,陳納德一聽完翻譯,立即高興地站起來說:『你炸中了!』」轟炸上海外海的日本軍艦是當時中國空軍最重要的任務。中國空軍前仆後繼,英勇奮戰,曾給日艦不少大小不等的傷害,其中以沈崇誨最為壯烈。沈崇誨在八月十九日以帶著炸轟的飛機撞中一艘日本軍艦,成為與敵俱亡的烈士。然而如果以戰果而論,則柳哲生應該是上海保衛戰中,唯一擊沈日本船艦的中國飛行員。依照日本的紀錄,九月六日被柳哲生炸沈的這艘船是一隻徵用商船。那時日本正向上海大量增兵,徵用了不少民間商船來運送人員及軍品。這種船隻徵集後拆除多餘設備,有的加裝一些輕型火炮,便當作運輸艦使用,他們既帶有人員物資,對空防禦力又比普通軍艦差,正是轟炸的好目標。可是中國當時沒有魚雷攻擊機,無法從吃水線以下攻擊日艦,又因對艦、對地攻擊都有可能,飛機攜帶的炸彈通常採用瞬發信管,更無法炸中船隻底部的鍋爐、油料庫、彈藥庫等重要部分。往往炸彈雖然命中,只能給船隻上部帶來損失,卻非要害。柳哲生這次攻擊能擊沈一艘大船的原因,可能是他那天炸彈上裝了延時性管。他第一次沒有命中的那枚炸彈並沒有激起水花,卻造成蕈狀的海湧,正是在水面下才爆炸的象徵;如果這枚炸彈幸運的穿入那艘日本船的底部才爆炸,自然有可能使它一彈而沈了。日軍旗艦「出雲號」的水上偵察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衝進火網/接近日本區域,曳光彈紅紅綠綠漫天飛,柳哲生硬著頭皮衝進去…「九月八日我第一次夜間轟炸。那天天黑之後才出發,接近上海上空時,發現我目標區幾乎毫不費力。因為上海市民住的地方和租借都燈火通明,黑暗的地方一定是採取燈火管制的日軍區域。日本人聽到我們的飛機聲音之後就開火了,曳光彈紅紅綠綠的對空飛舞,竟像一朵大花,我就硬著頭皮對準它衝沖下去。」「我在黑暗中找到一條日本船,也不知道是什麼型式,只管衝下去投彈,投完了拉起來時,猛然看到前面就是那條船的桅桿!我本能的把飛機拉高,險險避過。那晚應該是炸中了那艘日本船,它損失多大不清楚。」今年七十二歲(編按:當時民國74年)的柳哲生回憶起那天的情景,說當時覺得駕機打仗是一件英雄,甚至好玩的事,明知日本的軍備比我們強,卻偏要和它鬥一鬥。這種抱著輕鬆心情,英勇的去做最嚴肅之事的態度,也許正是柳哲生在空中履險如夷,屢立功勳的原因。另外一點必須說的,是在筆者整個的訪問過程中,柳哲生對於沒有達成的任務或戰果不明的情況,都絕不隱瞞的說出,不愧光明磊落的軍人本色。當時日本新銳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湔雪國恥/九一八國恥六周年紀念日,我空軍準備整晚出動,轟炸日本人一個通宵…「在南京的時間很快的過去,九月十八日到了。在這九一八國恥六週年紀念日又逢中秋前夕,空軍準備整晚出動,以志願人員去炸日本人一個通宵,我志願報名參加三次。所有的志願人員編為三個梯隊,每隊六架,志願兩次以上的人員,回來之後再編為第四、第五梯隊出發。」「晚上九點第一波飛機出發,上海的情況仍然和平常一樣,天上滿是日本的炮火,我投彈後安全返航,十一點多降落,加油加彈後再度出發。第二趟轟炸寶山敵人陣地完了以後,人已經非常疲倦,離開敵人炮火射程後心情輕鬆下來,竟在飛機上打起瞌睡,我扭痛大腿,盡力保持清醒,才沒有錯過南京機場的指示燈。誰知道進場時又睡著,還好沒有忘記放輪子,機輪猛力的著地把我震醒,總算幸運地回到基地,戰果不明。因為當晚的天氣不良,飛行員白天警戒已經很疲勞,到了第二次出發時,只剩三架仍堪作戰,其他有的降落句容、漂水機場,有的迷航,有的人員過分疲勞,都無法再飛。第二次包括我在內的三架回來之後,任務就取消了。」抗戰初期不但飛機缺乏,飛行員也缺乏,尤其是具有專門技術如夜間航行、俯衝轟炸等的飛行員更是少之又少。空軍作戰時在裝備上居於劣勢的一方,最怕的就是優秀飛行員的損失,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就因此吃了極大的苦頭。日本在一九四二年中途島海戰中除了四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外,當年轉戰珍珠港、南洋、珊瑚海各地的老經驗飛行員也幾乎喪盡,再以後倉卒訓練出來的新手,已經不是美軍的對手,最後只得用神風特攻隊拚命了。無日不戰/三十多天之中,日戰、夜戰、攔截、轟炸…「九月十九日大家休息了一天,日本飛機也沒有來,九月二十日四大隊奉命調往武漢,這趟卻是坐船去的。剩餘的飛機留在南京,交給五大隊繼續抵抗日本,我的新任務在蘭州等著:接收俄國飛機。」總計柳哲生在南京一個月又四天,幾乎無日不戰,經歷了日戰、夜戰、攔截、轟炸…種種瞬息萬變的狀況。作為一個飛行員,南京的這短短三十多天,柳哲生完全成熟,足可擔負以後更艱鉅的任務。
以黎衝突恐成全面戰爭!黎巴嫩至少492死 數千人駕車逃難…美軍將增兵中東
以色列在23日五度空襲黎巴嫩南部,黎巴嫩衛生部當日晚間稱,已有492人因此身亡,其中共35名孩童、58名婦女,另有1645人受傷,而這也是2006年黎巴嫩戰爭以來,單日傷亡人數最多。據悉,黎巴嫩南部有數千人驅車逃往北部,美國國防部則宣布,會往中東地區增派更多軍隊。更讓外界擔憂的是,以色列政府高層透過電話會議討論後投票,基於當前的特殊狀況,決定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直到9月30日。綜合《路透社》、《美聯社》、《CNN》等媒體報導,以色列在當地23日清晨起開始轟炸黎巴嫩,以軍表示,當日一共打擊了黎巴嫩南部、東部1600個真主黨據點。以色列在23日數次轟炸黎巴嫩南部。(圖/達志/美聯社)美國五角大廈指出,由於中東緊張局勢加劇,出於高度謹慎,當局正在增派少量美國軍事人員,以增強該地區已有的軍力,但並未透露實際調派人數、任務。據悉,近幾個月以來,美國已數次增加了駐軍人數,目前總人數估計達到4萬人。美國國務院強調,由於真主黨和以色列之間持續衝突是不可預測的,加上最近包括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及各地發生的爆炸事件,美國大使館敦促美國公民應盡速離開黎巴嫩。去(2023)年10月以色列與哈瑪斯爆發衝突以來,黎巴嫩真主黨為了支持哈瑪斯,幾乎每日都在邊境與以色列交戰,導致約有10萬黎巴嫩居民被迫離開家園。隨著衝突加劇,數個城鎮的學校轉為難民收治中心,當地志工則幫忙蒐集乾淨的水、藥品和床墊。黎巴嫩南部居民驅車逃難。(圖/達志/美聯社)黎巴嫩南部居民驅車逃難。(圖/達志/美聯社)一名帶著家人從黎巴嫩南部城市納巴蒂耶(Nabatieh)逃離的居民阿里(Yahya Abu Ali)說到,「不要以為飛機或飛彈會擊敗我們,或者死傷會削弱我們,這反而賦予我們力量、決心和韌性」;而另一位帶著家人逃難至西部海岸城市錫登(Sidon)學校避難所的男子哈邁達(Mohamed Hamayda)則坦言,「我們無處可去,我們什麼都沒有」。此外,歐盟外交首長波瑞爾(Josep Borrell)認為,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幾乎成為一場全面戰爭,「如果這不是戰爭情況,我不知道要怎麼稱呼它」。
忘記兒子去世時間 特別檢察官:長者拜登「記憶嚴重受限」
美國總統拜登先前因為私藏機密文件遭調查,近日獲不起訴,但報告稱他是長者且「記憶力嚴重受限」,他忘記長子去世的確切時間,也把文件放跟狗籠放在一起。而拜登9日開記者會時,說自己的記憶力很好,卻又把埃及總統塞西叫成墨西哥總統。據《BBC》報導,特別檢察官赫爾(Robert Hur)在報告中,將拜登形容成「一位富有同情心、記性不佳的老人」。記憶力受限的拜登,從2017年起,和代筆人茲沃尼策(Mark Zwonitzer)的對話錄音就變緩慢,拜登很難記住事件。特別檢察官赫爾。赫爾說,拜登的長子曾是駐伊拉克美軍士兵,也是德拉瓦州前司法部長,在2015年5月去世。而拜登稱這一事件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但他卻忘記兒子去世的確切時間。赫爾表示,拜登把阿富汗相關文件放在家中雜亂的車庫,旁邊還有狗籠、狗床和雜物,「就像一個人忘了放機密文件的地方,或是根本不知道這回事」。赫爾說,拜登強烈反對歐巴馬的阿富汗增兵政策,他希望有紀錄表明他對阿富汗問題的看法是正確的。不過,赫爾也提到,在事件爆發後,拜登把文件還給國家檔案館和司法部,也同意當局到他家和多個地點搜查,和與前總統川普有強烈對比。赫爾指出,拜登8年來都有保留筆記的習慣,他會在會議期間寫下機密資訊,而這些筆記本後來被白宮拿走,後來出現在他家,拜登認為他有權保留這些資訊。拜登把機密文件放車庫。據《美聯社》報導,81歲的拜登曾搞錯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密特朗的名字,他有數十年的言語失態歷史。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的著名老化研究員奧爾尚斯基(S. Jay Olshansky)說,當他在電視上看到有人言語失態,他並不擔心,因為這狀況是正常的,會因壓力而加劇。而拜登也不是出現口誤的第一人,77歲的川普上個月把他在共和黨提名中的主要對手哈利(Nikki Haley),和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 )搞混了。對此,拜登團隊稱,赫爾不是醫師,人們應該接受他的法律結論,忽略他的政治觀點,他們不會直接解決年齡問題,因為無法讓拜登變得更年輕,4年前川普給拜登貼上「瞌睡喬」的標籤,也是針對他的超齡進行攻擊。
還不想停戰!普丁簽署增兵令 俄羅斯武裝部隊擴增17萬人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開戰至今已經來到第647天,再過不久即將準備進入2周年。不說時至今日依舊看不到雙方停戰的可能,現在甚至有消息指出,為了因應北約與烏克蘭方面的「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丁再度簽署增兵令,允許俄羅斯武裝部隊的人數擴編17萬人之多。根據《Anadolu Ajansı》報導指出,根據克里姆林宮官方公告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於1日簽署了一份法案,該法案讓俄羅斯武裝部隊的人數擴增至220萬9130人,其中包含132萬名士兵。相較於先前的法令規定,俄羅斯武裝部隊人數約為203萬9758人,其中有115萬0628名士兵,而這項法案讓士兵人數增加約16萬9372人,接近17萬人之多。簽署增兵擴增的法案,是代表俄羅斯又要進入另外一輪的徵兵嗎?為此,俄羅斯國防部也表示,法案只是讓部隊擁有人數上限的擴增,但目前並沒有計畫要大幅提高徵兵的數量。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目前沒有動員的計畫,之所以會決定讓部隊人數上限擴增,主要是為了因應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與北約擴張的威脅」。
預防戰事升級!俄國總兵力將擴充至150萬 普丁:需從烏克蘭戰爭中汲取教訓
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於當地時間21日表示,俄羅斯必須將武裝戰鬥人員的數量從115萬擴充至150萬人。對此,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表態支持蕭依古擴增30%以上武裝部隊規模的計劃,他指出莫斯科需要從烏克蘭戰爭中汲取教訓。綜合《美聯社》及《路透社》的報導,俄羅斯自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面臨超乎預期的人員損失,進而導致普丁於9月發布局部動員令,徵召了30萬後備役軍人派往烏克蘭前線作戰。然而,普丁也於當地時間20日首度承認,俄羅斯位於烏東、烏南的4個佔領區的局勢「極其困難」,克里姆林宮似乎正在為可能的長期衝突做準備。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於21日的國防部年終會議上宣布,為了因應美國主導的北約(NATO)的軍事壓力,俄軍必須組建相對應的戰力,這是「確實解決俄羅斯軍事安全方面的相關問題所必要的措施」,因此俄羅斯必須將戰鬥人員從現有的115萬人,擴增至150萬人。蕭依古補充,官方此前認為115萬人比起中國的200萬,美國、印度的140萬已經足夠,但北約納入芬蘭和瑞典的舉措激起了俄國對國家絕對安全的需求。美國和西方軍事分析家預估,自莫斯科入侵基輔以來,已有數萬名俄羅斯士兵陣亡。至於克里姆林宮截至9月21日最後一次公布的數據則顯示,有5937名俄軍喪生。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規劃,將提高義務役的徵兵年齡上限,修訂為21歲至30歲。此外,預計將「合同兵」(約相當於台灣的志願役)人數擴大到69.5萬人,作為俄軍主要戰力,其中52.1萬人將在2023年底前入伍。國防部會議結束後,普丁也表態支持蕭依古的提議。
北韓價值3億「國有黃金」被搶!全境進入緊急狀態…邊境增兵防走私中國
北韓驚傳價值1200萬美元(約3億台幣)的「國有黃金」遭武裝集團劫走!一輛從中朝邊境城市新義州出發前往平壤的軍方裝甲車,在平壤-新義州高速公路被搶走200公斤重的黃金,震撼平壤高層並頒布「全境緊急命令」,同時向邊境派遣大量部隊,嚴防黃金被走私進中國大陸。綜合外媒報導,該起黃金搶劫案發生在11月中旬,2名武裝士兵在連接新義州與平壤的1號國道上,遭到3人組成的武裝集團攻擊,歹徒迅速制伏士兵後,劫走裝有黃金的箱子駕車往附近鄉村逃逸。多名北韓消息人士指出,當局認為歹徒可能是特種部隊退役的前軍人,並在邊境廣發「請立刻向政府舉報持有黃金的人或可疑船隻」。其中一名消息人士透露,中朝邊境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因為「北韓沒有黃金市場」,除非走私到中國,否則這200公斤黃金對普通人根本毫無價值。目前北韓當局除要求國家保衛省和安全省調查退伍軍人外,與大陸接壤的惠山市也加強安保部署,同時增派邊境司令部調查人員和軍隊嚴防走私。據悉,從中朝邊境平安北道生產的黃金,會送到負責黨內財務的朝鮮勞動黨39號室,或是北韓中央銀行管理。消息人士也透露,相對於當局對搶案的驚駭,北韓人民大多暗自竊喜並將歹徒視為反抗金式政權的英雄。
美國為何「拒絕派兵烏克蘭」? 《CNN》分析兩大原因讓拜登「作壁上觀」
烏克蘭軍民展現出強烈的抵制意志,將俄羅斯逼上談判桌,並獲得歐美大量經濟與軍備支援,但隨著俄軍拿下南部重鎮新卡霍夫卡(Nova Kakhovka)和白俄羅斯宣布參戰,可能令烏國尚失談判優勢甚至讓戰事極大向俄國傾斜。對於普丁發動這場師出無名的戰爭和隨之而來的人道災難,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至今依然堅持「送物資不派兵」立場,《CNN》對此就提出兩大原因,分析拜登拒絕出兵烏克蘭的原因。拜登26日接受Podcast節目專訪時,繼續他一貫的「透明化」風格,坦言:「美國面對烏俄問題,只有『經濟制裁』與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兩個選擇。」曾經支持小布希發動2003年美伊戰爭的拜登,進入歐巴馬時代後卻對介入區域衝突的立場出現180度轉變,改為極力反對增兵阿富汗、涉入敘利亞衝突,與去年近乎荒腔走板的美軍撤離阿富汗。曾有分析指出,美伊戰爭的後續爭議以及在歐巴馬時代的涉外經驗,令拜登改變對發動或介入區域衝突的立場。前美軍中將、現任CNN國家安全與軍事分析師的赫特林(Mark Hertling)指出,有鑑於美俄均為核武大國,一旦雙方發生衝突,將很難避免戰爭從「區域戰爭演變為全球性的多國衝突」,加上烏克蘭並非北約(NATO)成員國不受北約第五條保護,即使貿然出兵,仍可能會落入師出無名和讓普丁獲得升級戰爭等級的藉口。加上美國自越戰以來,民意一直是箝制美國對外作戰最有力的束縛,依據「AP-NORC」的民調顯示,「只有26%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應在俄烏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有20%的人認為美國應該保持完全中立,另有52%希望美國只需作為次要角色即可。因此除非俄軍大肆屠殺烏克蘭人,令北約可能循90年代介入科索沃戰爭方式,以人道理由派兵烏克蘭,否則美國不論是從民意或條約面來看,都很難直接介入俄烏戰爭。尤其面對中俄同盟和美國從「同時打贏兩場大型戰爭」改為「同時打贏一型大國戰爭和區域戰爭」的建軍基礎改變,也都令拜登對出兵烏克蘭的後續效應感到忌憚,面對已拿出核武威脅的普丁,歐美在俄國主動擴大戰事前,只能用金援和軍備支援以及「背包客」傭兵替烏克蘭救急。
用烏克蘭危機戲耍全世界 愛沙尼亞總理:普京樂在其中
烏俄戰雲密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探員出身的俄國總統普京,繼續施展他的特務長才,要戰不戰的態度讓外界霧裡看花。與普京有密切往來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曾表示,在近期與普京的談話中,發現對方「氛圍有變」,直言開戰的可能性相當高;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更直言,俄羅斯威脅開戰的目的,全是普京為了提高他的國內支持度和享受國際對他的關注。綜合外媒報導,卡拉斯在17日直指「烏俄局勢依然極為嚴峻」,目前仍看不到俄國有任何讓步跡象,而這劍拔弩張的氛圍,很可能只是為了普京的個人滿足。卡拉斯表示,普京在烏俄邊境大規模增兵與軍演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內部壓力,且自認肩負恢復蘇聯往日榮光重任的普京,也對過去幾年遭到西方忽視感到不滿。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圖/達志/美聯社)卡拉斯分析,俄羅斯持續增兵烏克蘭邊境的目的,一是分散國內壓力,尤其俄國已有數十萬人死於新冠肺炎,卻只有一半的人口接種疫苗,這導致普京聲望下跌與民怨四起,「這時就需要一場成功的戰爭來提升支持率。這也是俄羅斯曾經用過的方式。」而製造出烏克蘭危機,還能讓西方領導人不斷與他通話、會面,並不斷猜測他的下一步,「這讓普京的重要性瞬間提升」。卡拉斯也指出,莫斯科很清楚能緩解當前局勢的只有自己,因此她呼籲「直到俄國真正撤軍前,都不能做出任何讓步,因為這是一場在槍口下進行的談判」。卡拉斯指出,視蘇聯解體為「上世紀最大地緣政治災難」的普京,不可能讓曾經屬於蘇聯、與有「俄羅斯眾城之母」稱號的烏克蘭和其首都基輔,納入北約的勢力範圍,因此莫斯科一直向西方尋求「烏克蘭永遠不會加入北約」的信號。而原先表達堅定加盟北約立場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日前就公開表示加入北約「可能只是一場夢」,但沒有得到俄國釋出的任何具體善意。愛沙尼亞自1991年宣布自蘇聯獨立後,對俄國、尤其是普京掌權後的俄國,保持高度警戒態度,不僅民間「逢俄必反」,前外長就俄愛領土問題甚至直言「反正只要普京喜歡,俄國和他國的關係可以說變就變,簽了邊界條約又有何用?」而作為俄國鄰國的芬蘭,近期雖宣布採購64架美國最新銳的F-35匿蹤戰機,但芬蘭自冷戰以來的「中立國」政策並不會因此改變,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上月就表示:「芬蘭在我任內加入北約的可能性極低」。
俄媒稱烏克蘭軍隊向「烏東親俄地區」開火 俄國不撤兵增軍證據曝光
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緊張情勢一觸即發,卻傳出烏克蘭武裝軍隊於17日凌晨向烏克蘭東部自行宣布獨立的親俄地區開火,包含盧甘斯克等4個地區發射迫擊砲及手榴彈的消息。另外由於俄羅斯傳出加派兵力與並未有撤軍跡象,加上烏克蘭疑似攻擊烏東地區,17日午間美股道瓊期貨電子盤急速下挫,亞股也湧現賣壓、漲幅快速收斂,台股也受到影響。據俄羅斯媒體《俄新社》、《衛星社》稍早發出報導宣稱,烏克蘭武裝部隊向自行宣布獨立的親俄地區開火,而這幾個地區並未獲得國際承認,包含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俄國國會下議院(杜馬)15日曾表決通過,要求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承認烏東分離主義者自行宣布建立的獨立國家,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6日則表示,俄國不應承認烏克蘭東部地區獨立,因為這將違反國際法。俄羅斯日前宣布軍隊撤離邊境後,不少國家如美國都紛紛警告,俄軍仍在烏克蘭邊境集結,沒有真的撤軍的態勢。如今衛星圖像公司Maxar也公佈衛星圖顯示,俄國目前還在持續增加軍力,更可以看到空軍基地新部署了多架攻擊直升機,若真的要撤軍,俄軍必須將醫療資源、彈藥武器、食品供應、地面野戰部隊撤走,才會有說服力。
公園教的歷史課/台灣現代化之父 國小到大學都有他為名
台北市228和平紀念公園內有一座「大潛亭」,裡頭立著一尊開台先賢劉銘傳的半身像,他不僅是台灣建省的首任巡撫,也為台灣開闢了第一條鐵路,因而被尊稱為「台灣現代化之父」。位於台北車站、博愛特區與台大醫院之間的228和平紀念公園,園內花草扶疏,到處可見和平鐘、牌坊和老火車頭等文物,走進這座公園就彷彿墜入時光廊道,公園裡還有五座古色古香的八角亭,劉銘傳就位列其中一座。劉銘傳生於1836年,自號大潛山人,父親是一名鹽梟,據稱他年少時也曾參與販賣私鹽,後來參加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與平定「捻亂」,1884年中法戰争期間,劉銘傳以福建巡捕頭銜在台灣主持軍務,擊退法軍;劉在1885年台灣福建省後擔任首任巡撫,推動電報、電燈、西式學堂、郵局及鐵路建設。「除了孫中山、蔣中正外,『劉銘傳』是少數從國小到大學都有以他為校名的人物。」立委鍾佳濱說,他在台大就讀歷史系的時候,發現校園旁有間學校叫做「銘傳國小」,當時在士林有「銘傳商專」,後來改制為「銘傳大學」,各級學校以他為名,也有不少地方為他立銅像,可見劉銘傳對於台灣近代建樹與影響深遠。 蒸汽火車1901年時在龜崙嶺古道路段行駛;騰雲號老火車頭1999修復後曾在台北街頭「遊街」展示。(CTWANT合成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維基百科)鍾佳濱說,劉銘傳也被譽為「台灣的鐵路之父」,因為台灣第一條鐵路就是在他任內規劃,從現在的台北大稻埕建構到基隆。在清國的時候,台北是主要的商港,港口就位在現在的大稻埕,貨物上岸後,利用鐵道運往外地。鍾佳濱說,當年日軍登陸是從基隆港進來,國民黨增兵來台也是從基隆上岸,重型武器都必須由鐵路運送到台灣各地;另一方面,屏東這個糧倉生產的稻米與蔗糖,也是經由鐵路運到基隆,再利用停靠在深水港的大型船隻運往日本,二十世紀前的鐵路,不僅是經濟的重要動脈,也是國防的主要命脈。「二十二世紀的後人來看現在的台灣,有哪些人的名字能像當年的劉銘傳一樣被提出來?」鍾佳濱說,劉銘傳是過去台灣現代化的指標性人物,台灣在二十世紀還能被後人記得的,就是故總統蔣經國的十大建設。然而現在的台灣人能留給後代的或許有二件事情,其一是環島的高速鐵路,其二就是低軌道衛星的發展。他指出,未來的高速鐵路是載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載貨主要是汽車,然而未來將會發展成無人自駕車,這就需要發展低軌衛星來輔助自駕系統。立委鍾佳濱指出,劉銘傳對台灣近代建樹厥偉,是少數從國小到大學都以他為名的歷史人物之一。(CTWANT合成圖/方萬民攝、翻攝自銘傳國小臉書)
俄羅斯擬再次入侵烏克蘭 美媒:最快明年初「恐派17.5萬大軍」
俄羅斯擬再次入侵烏克蘭的傳聞甚囂塵上,其邊境囤兵舉動令美國及盟友等為之緊張。美媒引據情報文件稱,美國情報機構發現俄國正計畫最快明年初,向烏克蘭發起多陣線的軍事攻勢,可能出動多達17.5萬大軍。美國總統拜登3日則表示,他正制訂阻止俄國侵烏的全面措施,還稱不會接受俄國總統普丁在烏克蘭問題上畫設「紅線」。美國總統拜登(左)表示,不接受俄國總統普丁(右)在烏克蘭問題上畫「紅線」。(圖/美聯社)《華盛頓郵報》3日援引美國官員及其取得的非機密情報文件進行報導,當中包括俄國在烏國邊境屯兵的衛星圖片。據稱,美方分析過衛星圖片後指出,過去1個月,新抵達的俄軍出現在接近烏克蘭邊境的多處,主要集結於4處地點。美國估計現時當地有7萬俄軍,並根據衛星圖像預測,俄方將再增兵逾10萬,會試圖藉戰術群廣泛移動「混淆視聽,以及帶來不確定性」。匿名華府官員稱,俄國計畫最快明年初以今年春天演習兵力的2倍,對烏克蘭發動攻勢。目前俄國在俄烏邊境部署50個「戰場戰術群」,還有許多新抵達的坦克和大炮。而2022年的計畫將涉及調動100個「營級戰術群」,合計兵員會有17.5萬人。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3日也表示,俄國可能明年1月底時大規模軍事介入烏東頓巴斯(Donbass)。2014年,俄國就曾經入侵烏東,並併吞了克里米亞。分析指出,俄國的計畫意在迫使烏克蘭軍隊在多條戰線上作戰,目的倒不是想侵占更多領土,而是要讓烏國及其西方支持者屈服,從而獲得普丁想要的「安全保障」。俄國一直要求美國保證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NATO),避免北約在烏境及周邊地區進行軍事活動。普丁日前嚴厲警告北約不要在烏境部署軍隊和武器,稱這是俄國不可逾越的「紅線」,若越線將引發強烈反應。而俄國國防部3日表示,美國兩架偵察機在黑海上空飛近俄國邊界,俄軍派出戰機緊急攔截阻止。拜登3日則表明,「我不會接受任何人的紅線」,並希望在與普丁「長談」時,討論不容許侵烏的問題。他說,他正制訂最全面及有意義的一系列措施,會讓「普丁先生很難、很難去做人們擔心他會做的事」。拜登又指美國官員一直就有關局勢,與烏國及歐洲盟國保持聯繫。俄國克里姆林宮透露,俄美雙方未來數天會決定普丁與拜登舉行視訊峰會的暫定日期。有美方官員則稱,美俄峰會可能於下周舉行。
嗆「不會在對峙中退縮」 兩俄舉行聯合軍演回應北約演習
俄羅斯一週前在烏俄邊境集結大量部隊,引發東歐局勢緊張。白俄羅斯30日宣布,將與俄羅斯在毗鄰烏克蘭的南部邊界舉行聯合軍演,讓軍事衝突危機再次升級。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Anatoly Antonov)更聲稱「俄羅斯不會在與北約的對峙中退縮」。截至目前為止,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皆未公開演習時間與管制區域。綜合外媒報導,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瑞寧(Viktor Khrenin)表示,該國將在「中期」與俄羅斯進行聯合演習,赫瑞寧聲稱此舉是對西側和南側各國在近期的兵力部署所做出的回應。赫瑞寧在國防部官網指出,鄰國軍事化的行為只會令白俄憂心,「這(聯合演習)就是我們不得不策劃應對措施的原因」。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30日也公開表示,如果烏克蘭東部出現衝突或在俄羅斯邊界與西方爆發戰爭,「白俄羅斯將不會坐視不管」。此外,在駐美國大使館於29日遭拜登政府驅逐27名外交官後,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仍不改高調作風,於30日宣稱俄羅斯不會在與北約的對峙中退縮,他接受「Soloviev Live」YouTube頻道訪問時也指出,若烏克蘭或「武裝分子」試圖考驗俄羅斯的防禦能力,並以為俄國不會有所回應,「我必須強調,這是非常危險的錯覺」。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近期引發區域緊張的行為,已引起前蘇聯附庸國、現為北約成員國的波羅的海三國與波蘭高度關注,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帕布瑞克斯(Artis Pabriks)呼籲北約必須調整對白俄羅斯的態度,因為白俄軍隊與俄軍正逐漸「一體化」,他更希望美軍能永久駐紮該地,並取得愛國者飛彈加強國防,以嚇阻俄羅斯入侵。目前北約正出動1,500名部隊,在拉脫維亞境內進行防衛該國首都里加(Riga)的演習,以回應俄羅斯在烏俄邊境增兵的行為。自掌權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即對北約東擴,吸收前蘇聯附庸國加盟表達不滿,認為西方試圖將俄羅斯包圍並「屯兵於家門前」,直到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後,俄羅斯才在歐洲打出突破口。儘管美國在歐洲多國駐軍,但數量不足以阻擋俄軍,且雖然歐盟考慮組成一支不須仰賴美國的「歐盟快速部署能力」(EU Rapid Deployment Capacity)三軍聯合部隊,但人數僅有5,000人,預定成軍時間更遠在2025年,加上當前歐洲僅有英國、法國具備完整的自主作戰能力,假如西方真與俄羅斯發生衝突乃至戰爭,依然需要美軍救援。
印度邊境增兵5萬 對中國轉守為攻⋯恢復和平可能極小
印度已向中印邊境至少增兵5萬,歷史性地對中方採取轉守為攻的態勢。據《印度時報》等印度媒體28日報導,儘管中印1962年曾在喜馬拉雅山區爆發戰爭,但新德里的戰略重心主要仍放在巴基斯坦方向,雙方已打過3場戰爭。然而,自從中印邊境去年爆發血腥衝突後,印度總理莫迪尋求緩和與巴國的緊張關係,集中主力,對抗北京。據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近幾個月來,印度已調動部隊和戰機到中印邊境的3個地區,如今印度在邊境約集結了20萬大軍,比去年多出40%。印軍或總理辦公室對此皆無回應。消息人士稱,先前印度部隊在邊境目的在於阻止中方前進,重新部署將讓印度指揮官擁有更多選項,必要時採取「攻擊防禦」戰略,占領中方境內領土。拉達克北部地區,即中印去年數度爆發衝突的地方,是印方增兵最多的地區,估計約有2萬人。有些原本擔任對巴基斯坦反恐任務的部隊,如今也調派到當地。目前並不清楚究竟有多少解放軍駐守中印邊境,但印度察覺中方也在邊境增兵,且正在西藏沿著爭議邊界新建跑道、建築和防空掩體,以容納戰機。近幾個月來,北京還增加了遠程火砲、坦克,火箭軍和雙引擎戰機。令人擔心的是,萬一出現誤判,可能引發死傷更慘重的衝突。最近中印舉行了幾輪軍長級談判,希望恢復原本維持了數十年大致和平的狀況,可是進展極小。印度北方軍團前司令霍達(D.S. Hooda)說,在邊境管理協議破裂之際,雙方在邊境集結這麼多部隊,確實危險。「雙方很可能都會積極巡邏爭議邊界,而小小的地方事件,就可能愈演愈烈,以致失控,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中東以巴衝突愈演愈烈!2014年來最嚴重 恐爆發大戰
中東地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愈演愈烈,以色列軍12日表示,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在一天半的時間內朝以國發射逾千枚火箭,以軍還以顏色,11日發動新一輪空襲,轟炸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目標,當地政府總部所在的一棟大樓幾乎被夷平。哈瑪斯也不甘示弱,隨後從加薩發射100多枚火箭攻擊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2014年來最嚴重死傷雙方報復攻擊,已造成巴方42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兒童,至少230人受傷,還有5名以色列人喪命。這是2014年以來,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最嚴重的衝突。面對局勢惡化,各方要求美國對以施壓的聲浪正在增加。以色列10日晚發起「圍牆守護者行動」,對遭到封鎖的加薩走廊發動大規模空襲,並在加薩東部地區增兵。他們宣布,已在11日晚的轟炸行動擊斃哈瑪斯反坦克飛彈部隊指揮官夏里爾,並發布空襲其藏身地點的影片。影片中,加薩一棟13層高的大樓倒塌,據悉該大樓是多名哈瑪斯高級指揮官的辦公室所在。在以軍強烈空襲之後,哈瑪斯再向以色列發動代號「聖城之劍」的火箭攻勢。以軍宣稱出動80架戰鬥機,以「非比尋常」的規模,摧毀哈瑪斯的火箭發射器。以色列表示,迄今有1050枚火箭射往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其中有200枚火箭落入加薩境內,850枚火箭射到以色列境內或遭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哈瑪斯領導人哈尼雅表示,若以色列升高攻擊,哈瑪斯也「準備好了」。聯合國警告,若不緊急停火,以巴恐爆發「全面戰爭」。聯合國中東問題特使文內斯蘭推文說:「立刻停火,我們正逐步升級,邁向全面戰爭」。他強調,各方領導人必須為衝突降溫負責。各方籲美國施壓以色列美國智庫「政策研究所」分析員班尼斯指出,美國如果不向以色列施壓,要求以色列負責,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的攻擊行為不會停止。美國一直是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每年提供近40億美元軍事援助。美國總統拜登的外交政策聚焦歐洲及亞洲,中東的以巴糾紛並非其優先事項。前總統川普把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如同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這被視為是對巴勒斯坦的挑釁,致使以巴局勢進一步惡化。拜登上台後,甚少就相關議題著墨。
俄反對派領袖「獄中傳病危」 歐盟關切:讓他接觸「他所信任的」醫生
歐盟27國外長19日召開視訊會議,對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在獄中健康不斷惡化表達高度關切,也對俄羅斯增兵俄烏邊界導致情勢緊繃交換意見。德法外長呼籲莫斯科讓納瓦尼立即接觸「他所信任的」醫生。法國外長勒德里安警告,納瓦尼若健康惡化,歐盟不排除對俄祭出新的制裁。納瓦尼2月2日入獄,3月31日開始絕食後健康江河日下,一度傳出命危,其醫師團隊試圖探監遭拒,歐美高度關切此事,要求俄方確保納瓦尼能接觸他所信任的醫護人員。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警告,納瓦尼若死亡,俄方須承擔「後果」。納瓦尼的支持者已準備在21日普丁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後數小時示威。他們預估這場示威或為俄羅斯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納瓦尼是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眼中釘,今年9月俄國會選舉將登場,納瓦尼的生死不僅國際關注,也牽動俄國內選情,他一旦在獄中過世,恐引起內部動盪,而普丁強烈鎮壓無效,可能透過對外(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轉移國內焦點。法國總統馬克洪清楚表示,絕不接受俄國在烏克蘭領土進行新的軍事行動,呼籲國際社會對俄劃出清楚紅線,並就俄「不能接受的行為」實施制裁。歐盟外長會議也討論了俄羅斯與捷克互相驅逐外交官一事。對此,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稱,捷克驅逐俄外交官事件背後是美國在操縱,而捷克和其他歐洲國家在試圖掩蓋自身的問題。扎哈羅娃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應當明白,歐盟國家乃至整個西方積累下的問題已經過多,必須透過一些訊息和政治措施來掩蓋這些問題。俄羅斯就是他們在這種情況下用來做文章的工具。當然,這件事背後是美國在操縱。毫無疑問,美國是一個在北約領導一切的國家,也是為西方定下主流基調的國家。」
烏東戰火一觸即發!為終結衝突 烏國:加入北約是唯一方式
烏克蘭和俄羅斯軍事動作頻頻,烏東邊境戰火一觸即發。烏國總統澤倫斯基6日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祕書長史托騰柏格通電話,要求儘快讓該國加入北約,因為「成為北約一分子,是結束烏東衝突的唯一方式」。克里姆林宮7日表示,俄軍是認為有其必要,才會駐守俄烏邊界,他們將繼續派兵,且無意生釁,不會帶來外部威脅。烏東局勢近來再度升高,俄方持續增兵,親俄分離主義武裝分子襲擊事件驟增,雖然莫斯科表示,是因有必要才派部隊,且沒有引起嚴重顧慮,但澤倫斯基表示,今年累計24名烏軍在邊界被打死。繼5日打電話給英國首相強森後,澤倫斯基6日繼續熱線討救兵行動,他告訴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國際社會必須向俄施壓,避免進一步衝突。史托騰柏格在電話中表達對烏東局勢的嚴重關切,並強調北約支持烏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澤倫斯基重申,與北約相關的最迫切問題,就是讓該國加入北約,除可結束東部頓涅茨克戰爭,更能向俄方釋放實際訊號。他也呼籲北約各國,應加強在黑海的軍事力量。不過這番話激怒俄國,克里姆林宮痛批,烏東人民不會接受北約成員國身分,烏國加入北約只會讓當地局勢惡化。美國為避免火上加油,挑起俄烏怒氣,回應相對含蓄。白宮發言人沙琪指出,烏國一直渴盼加入北約,美烏也對此討論多時。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美國的政策向來歡迎符合北約準則的國家加入,「但烏國內部需要執行改革,建立一個更穩定、民主、繁榮的自由國家。」五角大廈聲明稱,儘管北約2018年確認,烏克蘭「將會」成為北約一份子,但「關於此事仍需由北約發言」。
中印邊境情勢緊繃 印度政府急派大批「重兵駱駝」駐守
據《今日印度》22日報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目前正在飼養雙峰駱駝,並計畫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以便用於印度軍隊的巡邏和物資運輸。駱駝可在沒有水的情況之下存活72小時,並可用於駝負重物。《今日印度》報導,印軍將使用雙峰駱駝在受爭議的「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巡邏。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報導稱,使用駱駝的計畫於3年前製定,並在中、印在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期間被決定開始實施。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在列城飼養了雙峰駱駝 。據《今日印度》報導,雙峰駱駝可生活在海拔超過12000英尺(約3657公尺)的「努布拉山谷」中。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將在列城飼養這些駱駝,以確保駱駝的數量滿足印軍需求。印度陸軍獸醫馬諾傑·巴特拉(Col Manoj Batra)表示,雙峰駱駝能在超過17000英尺(約5181公尺)的高度能負重170公斤,而這比印軍目前使用的矮馬能承擔的重量「重得多」。他還說,雙峰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情況下至少生存72小時。巴特拉稱,這些駱駝將在5至6個月內被移交給印軍使用。目前解放軍陸軍剛部署適合於高原作戰的15式坦克,並且將精銳的殲-20隱形戰機移防至新疆地區。一方面,印軍則將五架剛自法國買入的飆風戰機,也移到中印邊界附近機場部署,準備和殲-20相抗。至於使用非機械動力的駱駝,搬運軍用物資,在現代化戰場中,算是十分罕見的動作。證明印軍為了這場戰爭,花費不少心力。除了駱駝之外,印軍在爭議地區,據外界了解,至少增兵到3萬6千人,並分別自俄羅斯和法國購進不少戰機。甚至還傳出,對於購買台灣幻象戰機興趣濃厚。
同意解除加萬谷情勢後不到十天就增兵 外媒「證明中國背叛」
中國大陸跟印度軍隊在15日晚間於拉達克加萬谷(GalwanValley)發生衝突,根據印度軍方透露,雙方都有士兵傷亡,印度有20名士兵死亡、中國大陸方面則有43名解放軍死亡,這是自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後,最大規模的傷亡,根據最新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大陸方面持續讓解放軍部隊集結在拉達克加萬谷。根據外媒報導,最新出爐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大陸方面不斷輸送設備、軍力到爆發衝突的拉達克加萬谷地區,至少有2百輛軍用車大規模集結,而印度官方也授權給軍隊緊急權力,因應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而另一個HawkEye 360的衛星圖像顯示,在中國、印度雙方同意解除拉達克加萬谷緊張情勢後,不到10天就陸續增加當地解放軍編制,在5月29日時該山谷就充滿了解放軍的設備及卡車,外媒直言「這證明中國的背叛」。而先前就有麻省理工學院安全研究教授Narang指出,「若死亡人數持續上升,中印雙方就越不可能保持沉默,現在邊境所承受的壓力是前所未見的。」而中國大陸方面並沒有公布傷亡數字,但印度媒體指出,有1名解放軍指揮官在衝突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