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資壓力
」中信金2套劇本併購新光金 法人分析最終目的在「台新新光金控」控制權
中信金(2891)宣布公開收購新光金(2888),金管會也在26日下午收到中信金遞件,將正式展開審查,預計15個工作天內確認准駁與否。法人指出,中信金最終併購目的,可能不僅是新光金,而是「台新新光金控」的實質控制權。國內投顧法人分析,中信金向金管會申請併購新光金,若金管會於15工作天後「同意核准」,核准日仍超過新光金臨時股東會的9/10停止過戶日,實際上中信金早已知收購新光金股權未能來得及在臨時股東會投票。因此有兩套劇本誕生:一、若臨時股東會未通過台新金併購新光金提案,且中信金公開收購股權超過25%以上,中信金將可認列新光金合併報表。然而第二套劇本為,若新光金臨時股東會通過與台新金的併購案,且主管機關亦同意台新金合併新光金,意謂中信金原先持有新光金10%~51%股權將轉換成合併後之台新新光金控股權7%~23%,未來可爭取董事席次過半,中信金仍將有機會成為臺灣最大金控及銀行,第二大壽險及第四大券商,未來投資、業務等資源整合更勝單獨併購新光金。投資建議上,凱基投顧預估,短期中信金股價波動將受併購不確定性影響,金管會核准與否將為合併案主要關鍵,目前對中信金投資評等為「增加持股」、目標價39元。2024~2025年平均股價淨值比1.45倍;投資風險則有全球金融市場轉弱、人壽投資收益率不如預期、銀行信用成本大幅上揚等。凱基投顧指出,中信金宣布以換股及現金方式公開收購取得新光金10%~51%股權,收購價格溢價17%、優於台新金收購新光金的折價9%,金管會核准與否將為合併案主要關鍵;中信金以公開收購方式普通股換股比例為1股新光金換發中信金0.3132股及現金約4.09元,換算每股收購價約14.55元,亦高於台新金宣布併購新光金換股價格11.32元,此收購價格「對新光金股東應極具吸引力」。不過,中信金也需認列較高商譽及負擔新壽增資壓力,中信金收購價格約新光金今年第一季每股淨值0.87倍,但台新金表示,其併購價格已高於新光金實際公允價值,且合併則需認列商譽,意謂中信金可能需認列更高商譽至少400~500億元,未來亦須負擔新壽接軌IFRS 17/ICS 2.0資金缺口。雖中信金表示,過渡措施下的資本適足仍符合法定標準;若以收購新光金股權51%計算,中信金須支付現金360億元,現金及換股收購總金額為1,314億元,中信金雖表示不需增資,然市場仍預期將影響今年度的現金股利配發能力。另外,以取得新光金10%~51%股權計算,法人估,發行新股對中信金每股盈餘稀釋約3%~12%,但若加計認列新光金今年獲利,每股盈餘增加約0.5%~2%。因此,中信金最終併購目的可能並非僅僅於著眼新光金。
新光金要變天?2/洪士琪改革派曝「股權席次可以談」 看績效吐「當新光股東很辛苦」
鐵了心要全面「整改新光金(2888)董事會」,以洪士琪為代表的臺灣新光實業、新勝、王田毛紡、東興投資與家邦投資等五家公司的「改革派團隊」,聯合接受CTWANT採訪時首度透露,「可隨時溝通」,還說「相對其他金控,當新光金控股東真的很辛苦。」「改革派」團隊成員指出,新光金是擁有大型壽險公司的金控,總資產排名第四名,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在四大金控中,新光金整體經營績效不彰,近五年累積稅後淨利687億元,另外三家為二千多億到三千八百多億元,可說是敬陪末座,今年前四個月還大幅虧損78億元,是14家金控唯一虧損的公司。「當新光金控的股東真的很辛苦!」該改革派成員說,因新光金獲利能力不佳,近五年股利平均發不到0.40元,其他三家從1.08元到2.86元,因為股利發的很糟,股價也在這幾家金控裡面敬陪末座,去年底為8.77元,其他三家則是22元到56元不等。尤有甚者,新光金不但股價長期在面額以下,還連續數年要跟股東籌資,改革派團隊翻開財報數據,新光金過去五年累計發放的現金股利為241億元,而五年累計辦理現金增資達266億元,「跟股東拿的錢,遠大於發放給股東的股利!」以2022年4月GDR發行價格為9.52元為例,如今股價8.52(5/9股價)已跌破發行價,損及股東權益,今年預計還要增資2、300億,面對2026年之前將新IFRS17、ICS 2.0管理準則尚有鉅額增資壓力,該成員認為,眼下無法回饋股東,未來還要持續向股東要求增資,豈不是傷及股東權益。新光金「改革派」認為其董事提名候選人,多在銀行、壽險與證券及公職、民營等擁有豐富資歷,左起為張榮豐、魏寶生、陳淮舟。(圖/報系資料照)其實在改革派成員眼裡,新光金不乏優秀人才及完整產品線,只因長期未有正確領導,以致經營績效不佳,且屢因大股東干預公司業務之公司治理議題遭致裁處,員工士氣低落,客戶信心漸失,因而力推「董事會整改」。至於何謂大股東干預公司經營?該成員解釋,過去六年光是被主管機關懲處就高達44次,包括董事長不當干預「投資審查決策」,以致造成公司嚴重虧損而遭處分離開投審會,後又變相操作另一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衍生出凌駕於投審會及董事會之上的權力組織,最終罕見遭金管會「解職」。再以去年5月新光金啟動公司合併研究為例,當時在洪士琪等幾位董事力推及溝通下,董事會以2/3多數決議通過,但自此之後,「彷彿像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從中干預,再也無法通過1/2決議。」後來,外部顧問提出合適對象名單,也有其他金控公司提出邀約,「無奈公司經營團隊後來沒下文,也沒送交董事會審議,很可惜。」該成員說。針對大股東在公司治理的規範,金管會銀行局 4 月 27 日預告修訂金控法、銀行法,將大股東不當干預、持股申報虛偽不實或隱匿,修訂入法予以嚴懲,包括對大股東本人可處最高5,000 萬元罰鍰、限制持股表決權行使、限制大股東直接或間接當選董事、甚至解除董事職位,情節嚴重者可限期處分持股。這次修法被金融界人士視為「吳東進條款」。新光金「改革派」以近五年累計配發股利與獲利,相較國泰、富邦與中信金控的表現,有所差距。(圖/報系資料照)為要排除創辦人吳東進干預公司治理之疑,洪士琪等五家力主改革的家族公司遂聯署,呼籲新光金股東們支持(整頓改革)重組董事會,提名董事候選人陳淮舟、魏寶生、賴進淵、陳鼎中等,多在銀行、壽險與證券及公職、民營等資歷;獨董人選的張榮豐曾擔任李登輝總統時代之國安局副秘書長,也曾擔任富邦金控及富邦人壽獨董多年。「只有徹底改革董事會結構,才能消弭大股東干預公司經營。」改革派成員表示,有信心拿過半席次(超過8席),更多元專業人士的加入新董事會後,可引領新光金控整改再造,避免少數人做決策,將公司治理導回正軌,重視風險控管。對於吳東進釋出「願就股權談席次」,改革派團隊回應,「目前並無就董事會名單以及席次進行協商,所提名的名單是力主改革的家族公司,在考量新光未來及股東利益等所做出之最適決定,家族股東們有任何的想法,彼此溝通管道都很順暢,都可隨時進行溝通。」
2026接軌IFRS 17與ICS 壽險6巨變 台幣儲蓄保單絕跡
壽險業2026年就要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同時現行資產的IFRS9也將取消覆蓋法,壽險業者分析,市場將有六大改變,一是新台幣儲蓄型保單不再,以保障型為主;二是理財型主要是投資型保單或美元保單;三是健康險恐無法承保終身或必須有費率調整機制;四是台股投資減少;五是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縮減;六是不動產投資比率下降。目前台股風險系數約21%,被歸類在新興市場,ICS要求49%,保險局今年先用40%請壽險業試算,業者表示,等於是過往2倍的要求,將使台股投資減少。至於不動產係數現在是12%,ICS則是25%,也是倍增,保險局今年也先降到15%試算,未來仍要看是否被定義為適格資產,才能繼續加碼投資。同時,壽險公司2026年後獲利會趨向「穩定」,減少在股海債市裡「殺進殺出」,會長得像保險公司,不再像大型投資公司。壽險業表示,保單結構調整是2026年之前就須達成,且要完成業務員培訓,至於投資調整,則仍要看金管會的「在地化監理」如何調整,決定資金是否能留在台股及維持不動產的相關投資。壽險業普遍認為,未來四年市場會有重大轉變,第一是新台幣理財型或儲蓄型保單不再,因為台灣資本市場淺碟,無法容納壽險大量保費,有40%~50%必須進行海外投資。在2026年之後,若新台幣儲蓄險再用國外投資因應,可能出現新台幣降息、美元升息,即負債大量增加、資產巨幅萎縮,增資壓力就會暴增,因此壽險公司新台幣保單將主要以保障型為主,新台幣保費收入下降,且主要投資在新台幣標的。二是理財型或儲蓄需求者,主要推投資型保單及美元保單,美元保單就不會有幣別錯置的利率風險,投資型保單有手續費相關收入,可提升壽險公司收益及資本適足率,又能滿足保戶理財需求,未來銷售比率會持續拉高。三是健康險要求更多自有資本,因此壽險公司很難再推出保障終身或保障到99歲的保單,可能多是定期險或頂多保障到80歲,要不然就是要有保費調整機制,在損失率提高時,保費也會增加,不會再是一率到底。四是股票投資要求資本拉高,壽險公司投資會減少,且以現金股利型股票為主;另外如私募股權基金及不動產亦有類似問題。
防疫險理賠金額 6月底恐破150億元
防疫保單理賠已破百億元。據保險局21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6月20日,防疫保單已有31.49萬件申請理賠,累計理賠金額逾112億元,是今年防疫險已收保費35.61億元的3倍以上。以目前申請理賠速度推估,6月底理賠金額就會破150億元。針對防疫險「慘賠」,保險局已祭出三大措施,一是要求12家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進行壓力測試,10家已將增資或改善計畫報董事會,富邦產及兆豐產是6月底前會向董事會報告相關計畫;二是嚴格監控各公司現金流量,確保不會產生流動性風險;三是已同意產險公會報交的淨值下重大事故準備金沖回方案,各產險公司已可開始申請備查,至於負債項下的危險變動準備金是否准許沖抵,保險局仍在評估中。12家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淨值項下共有近468億元的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預計半年報就可用來沖抵,損益表不受影響,但資本適足率(RBC)可望拉高,降低增資壓力,若負債項下危險變動準備金可動用,則可減少損失金額,12家非強制車險的特別準備金共有約188億元。產險公司正積極在6月底前核保完手中所有防疫保單,到6月20日為止,今年已新承保376.82萬件,已收保費35.61億元,近一周是新承保24.22萬件,保費增2.43億元,而據承保前六大產險公司揭露核保中的「在途件」,富邦產還有24萬件、中信產18.9萬件、和泰產8.9萬件、兆豐產6.19萬件、新安東京產8.9萬件,國泰產20日已全數核保,估計6月底今年承保件數將破440萬件,保費收入約43億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近來每周都有7萬~8萬件保單申請理賠,理賠金額連二周逾28億元,累計今年已賠出112億元,是今年已收保費近3.15倍,即產險公司已是拿出自己的錢來賠。目前申請理賠件數僅占承保件數的8.36%,以各公司預估的15%~30%來看,理賠金額恐上看200億~400億元。
新冠肺炎防疫險理賠金 恐飆逾410億元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攀升,防疫保單理賠海嘯來了!國內防疫保單有效契約630萬件、在途保單100萬件,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在立法院財委會推估,若以未來確診率15%,每個理賠案件平均金額3.6萬元估算,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的曝險高達41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恐怕會高於這個數字。黃天牧表示,防疫保單讓整個產業付出很大的代價,目前確診數增加、各家產險公司承保數量不同,若未來理賠金額過高,每間公司將面臨不同的增資壓力,但已有大股東表達增資意願,而且產險業有其韌性,金管會將關心整個產業穩定發展;不過,站在監理角度,防疫政策、理賠數字都在變動,現在不適合對外多說明。立委江永昌表示,若確診率達25%,防疫險理賠恐落在1000億元至1250億元,面對現金的缺口風暴,是否動用安定基金?黃天牧表示,產險安定基金僅50億元、金額不高,傾向業者增資來解決。立委郭國文也指出,目前產險業重大事故準備金有161億元、危險變動準備金有320億元,金管會是否會讓業者動用?黃天牧回應,準備金是產險公司先前自行提列,且未來要應付可能重大事故,是否動用金管會將再斟酌。防疫保單亂象多,立委林楚茵認為,面對在途保單,有些產險公司故意拖延,先等別家承保後,再以重複投保為由婉拒承保,要金管會拿出魄力來,要求所有產險公司6月底前完成核保;金管會表示,各家在途保單的數量不同,已要求保險公司加派人力核保,並對外說明核保處理原則。立委曾銘宗近來則接受民眾陳情,民眾向公股背景的兆豐產險以現金投保防疫保單,少了信用卡的時間差,產險公司同樣以拒保處理;黃天牧表示,不針對個別公司,將對整個產險業進行了解,是否有私下刁難的情況發生;待防疫保單事件平息後,金管會將針對業者公平待客情況進行分析。由於理賠申請有遞延效應,國泰產險表示,近日單日的理賠金額約為1100萬元,坦言人力負荷相當大,富邦產險單日理賠金額則達5000萬元,在遞延效益下,預期5、6月理賠金額還會再增加;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保險理賠也暴增,單日申請的理賠案件最高達到4000件。
回饋股東!四家壽險公司拚發放現金股利 合計申請逾300億元
爭取回饋股東。金管會14日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四家壽險公司來申請今年發放現金股利,即先前已遞件的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外,遠雄人壽、保誠人壽亦已正式遞件申請,四家公司合計申請逾300億元的現金股利,最後仍要看金管會同意的金額。四家壽險公司2021年稅後獲利合計1,445億元,申請的股利發放率約20%,國壽去年稅後獲利近1,132億元,已公告要申請發放239億元,台壽是稅後賺逾231億元,申請發放逾46億元,遠雄人壽去年稅後獲利64.65億元,約申請發放12億元,保誠人壽則是稅後賺17.47億元,應會申請3億元以上現金股利。先前已表示要申請現金股利的富邦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都尚未遞件,應還在作最後的調整,光這三家去年就賺1,919億元,若以兩成發放率,應會申請384億元左右。此外還有安聯人壽、康健人壽、合庫人壽等往年會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三家合計去年獲利逾46億元,應有有9億多元的申請空間。先前有立委質疑壽險公司面臨資本市場波動、接軌IFRS17等,可能都有增資壓力,現在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之後又要增資,是否不太合宜?保險局強調,現金股利是以前一年獲利為依據,發放給股東,但增資是依資本與經營需求,作出的決定,兩者本質並不相同,且目前為止,沒有申請現金股利的公司又申請增資。由於壽險公司2026年要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新清償能力指標(ICS) ,因此除了前一年底淨值下不能有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外,也要提列如外匯、處份債券、健康險等特別盈餘公積,今年還要額外檢視接軌缺口,若都沒有問題,還有多餘資金才能申請發現金股利,因此壽險業者表示,大家都約申請前一年獲利的兩成左右。
2026年兩種保單恐消失 改以「浮動利率、短期保單」取代
有需要,要買要趁早。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26日表示,2026年1月1日台灣即將接軌保險合約會計(IFRS17),屆時新台幣預定利率較高的壽險保單、長年期或終身型健康險,因為可能損及壽險公司獲利及淨值,理論上各公司將會降低保單保證利率、縮短承保天期。簡單來說,現在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可能還有1~1.5%,但新台幣10年期公債利率才0.5%上下,海外投資過多未來會依幣別風險可能要增資,所以壽險業者應該會調降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改以浮動的宣告利率因應,亦或是不再大量銷售長年期、終身型固定利率保單。健康險現在也多為終身險,理賠範圍包山包海,未來可能因為平均餘命延長、醫療技術進步,讓健康險損失率拉高,長年期健康險的保證風險,在接軌IFRS17後,都會反應在財報上,影響壽險公司的獲利或淨值,甚至可能會被要求增資。因此,2026年之後,新台幣長年期固定利率保單、長年期健康險極可能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浮動利率保單、一年期或短年期保單,對於高齡或弱體者投保需求,會再推出保費較高的弱體保單因應,所以保戶若有保障或資產累積需求,又想鎖住保險成本,可能要在2025年前「買滿買好」。林昭廷分析,2026年台灣要同步接軌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是極龐大的工程,壽險公司經營模式、投資及財報應會跟現在大不相同,除了高保證利率保單、長年期或終身健康險等保單會降低銷售比重外,風險性資產及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亦會大量減少。未來壽險公司賣股票、基金等獲利,不進損益表,而是放在股東權益的可分配盈餘項下,若不逐月揭露,則壽險公司將不必為了衝獲利,在股海中殺進殺出;同時風險性資產投資過多,恐會有增資壓力,一般投資金額會跟各壽險公司淨值相去不遠。如現行壽險公司投資股票、基金等遠逾新台幣3兆元,但壽險業10月底淨值只有2.6兆元,且IFRS17後保單負債也會隨利率變動,影響淨值,所以股票、基金勢必要減碼。
一銀並列「大到不能倒」六家銀行 春節大膽祭出刷卡最高20%回饋
金融類個股中,第一金(2892)是許多標榜存股族的口袋名單之一,小股東40萬名。旗下的第一銀行則由金管會於去年12月公布為台灣第6家系統性重要銀行,一銀須在4年內,加計增提4%資本,入列「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中,其餘則為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北富邦銀、兆豐銀及合作金庫銀行。金管會規定,6家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標準,今年(2021)起4年內,普通股、第一類資本及資本適足率,需達到11%、12.5%及14.5%。而第一金控、一銀面臨增資壓力,民眾最在意的「股息會不會縮水?」議題,受到關切。第一銀行則是看準新春商機,與各大量販超市及3C家電業攜手推出強檔活動,大膽祭出最高20%刷卡回饋。持第一銀行icash聯名卡在指定量販超市,像是大潤發、家樂福等10家連鎖通路消費達優惠辦法規定,皆可獲得回饋。
哪一家壽險公司做得好? 關鍵6數據揭密
壽險業2026年之前進入「黎明前黑暗」的轉型期,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11日首度揭露影響壽險未來經營的六大關鍵數字,第一就是壽險海外投資逾新台幣18.2兆元,其中有12%是完全未避險,只要新台幣升值1%,壽險業匯損就達350億元;二是壽險業投資國內外股市市值逾2.23兆元,股市每增減10%,壽險未實現利益或損失就增加2,200億元以上。第三是壽險業2020年業務並未受新冠肺炎影響,但因全球降息,長期持續的低利率環境預估要到2026年,壽險業宣告利率下降、保單責任準備金下降,保單內部報酬率(IRR)跟著下降,利變型商品占率也將跟著逐年下降,前10月總保費2.55兆元,衰退9.6%,估計全年亦是衰退,2019年壽險總保費已衰退1.28%,預期2021年應也是衰退趨勢,即壽險總保費將連續三年衰退,但桂先農強調,銷售保障型商品是增加死差益,降低利差損風險,是朝健康方向發展。第四是壽險業從2012年開始就每年試算資產負債適足性及準備金缺口,近5年壽險業增資金額高達新台幣4,707億元,桂先農說,加上保險局要求獲利儘可能保留在帳上,接軌大魔王會計IFRS17的缺口已越來越小,增資壓力「已減緩相當大的程度」。第五是接軌IFRS17與新清償能力ICS2.0,各險公司都需要聘請外部顧問、精算系統升級、導入新資訊系統或擴大資訊引擎,估算小型公司至少2~3億元,大型公司則要5~15億元以上的成本。亦即22家壽險公司可能要花逾百億元,更新資訊系統與作相關接軌準備;而小型公司商品要朝低資本計提發展,如投資型保單,若無法轉型者,恐面臨併購。第六就是國內欠缺投資工具,公債及公司債等利率極低,壽險業平均責任準備金利率逾3%,等於投資國內標的就會出現「利差損」,所以壽險業逾6成資金投資海外,桂先農建議,若能開放壽險資金投資長照機構,符合高齡化社會需求,讓照護可以差異化,由政府提供基礎保障,但也有壽險業者提供的「商務艙」供民眾選擇,亦可引導壽險資金投資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