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
」 慈濟 證嚴法師 大林慈濟醫院 壁畫 台南![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92830/sm-318e4116895162e673cd33d8d9981376.jpg)
小龍問籤詩3/敦煌文物遠道來 先嗇宮春節添絲路味
三重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27日表示,先嗇宮正展出「敦煌主題展」,展期一直到2月16日,希望推廣中華文化之美,促進兩岸交流。由先嗇宮、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早於元月18日熱鬧展開,將連續展一個月至2月16日且過年不休息。李乾龍說,過去這類展覽多在全台灣大專院校展出,庶民百姓較少接觸,但2025年首度移師新北市三重先嗇宮展覽,希望推廣中華文化之美,盼透過宗教交流,讓民眾更能了解中華文化淵遠流長的歷史。李乾龍介紹,在對岸敦煌莫高窟內共有823個洞窟,其中358個洞窟描繪樂舞主題,涵蓋50餘種樂器與上千名舞伎形象,堪稱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音樂與舞蹈百科全書,而此次來台展出將以精美的多媒體方式,重現壁畫中的反彈琵琶舞、腰鼓舞等經典舞蹈場景,並展出與絲路相關的歷史文物與照片,讓參觀者仿若置身千年前的絲路繁華盛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視覺饗宴外,現場還特別安排敦煌文化衍生品義賣活動,商品限量供應,收入將用於支持在地文化教育公益事業,而參展民眾也只要填寫問券,就有機會獲得限量100份的紀念品。李乾龍預告,28日深夜新年子時一到,先嗇宮也將抽出國運籤,邀請大家年節期間躬逢其盛,與親朋好友走訪三重先嗇宮,感受裊裊炊煙與敦煌文化魅力,過個富足的農曆新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2059/sm-7f873c7fd92786d030a8e783844d1e5f.jpg)
俄羅斯人湧峇里島躲徵召頻傳違規 反俄情緒增「官方關閉俄國村」
俄烏戰爭爆發後,大批俄羅斯人為了躲避被徵召參戰,暫時移居到印尼峇里島的烏布小鎮(Ubud)的帕克園區(Parq),由於當地有超過8成住戶都來自俄羅斯,因此被印尼媒體稱為「俄國村」,由於俄羅斯公民不遵守文化或違法行為引發印尼輿論抨擊,甚至在網上引發反俄情緒,如今警方下令關閉「俄國村」,不過過程中,當地居民和俄羅斯住戶爆發衝突,影片甚至還在網路上瘋傳。影片可見,住在帕克園區的俄羅斯居民,在武裝警察的護送下,離開帕克園區。(圖/翻攝自 News.com.au)從影片可見,住在帕克園區的俄羅斯居民,在武裝警察的護送下,離開帕克園區,據了解,過程中,當地居民甚至和這些住戶發生了衝突,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自烏俄戰爭爆發,已有超過13萬名俄羅斯人躲在峇里島避戰,當中有些人是為了逃避被徵召入伍,而有些人則是因島上低廉的生活費和國際化的氛圍選在這裡定居。報導稱,這座被稱為「俄國村」的帕克園區(Parq),大約在2021年前開幕,是個集商店、公寓、游泳池、咖啡廳及共同工作(co-working)區的複合式空間,面積達6萬5000平方公尺,約9個足球場大。不過就在當地居民張開雙臂歡迎俄國人到來的同時,許多俄羅斯人卻因不遵守當地文化,行為舉止不符社會規範,使俄羅斯社群成為眾矢之的,像是「俄網紅裸體爬聖樹」、「俄藝術家在私宅繪製反戰壁畫」和「俄少年破壞校園遭逮」等標題,紛紛占據印尼媒體版面。這些湧入峇里島的俄羅斯,因不遵守文化或觸法被驅逐出境,在當地掀起反俄情緒。如今,帕克園區宣布關閉,消息曝光後,不少峇里島人則是開心表示,「好消息……這些不尊重峇里島的文化、自然或島嶼的人離開。現在,峇里島再次屬於峇里島人的」,還有人補充說,「太棒了。峇里島需要恢復自己的身份並贏得尊重」。針對這座「俄國村」被關閉,峇里島旅遊局局長 Tjok Bagus Pemayun 表示,由於這些俄羅斯人違反了法規,當局別無選擇,只能關閉。帕克園區宣布關閉,消息曝光後,不少峇里島人相當開心。(圖/翻攝自 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9781/sm-3f396e48af7928eeebcaba9de6203cd9.jpg)
太空衣重量驚人李敏鎬求助治療師 孔曉振擔心鈣質流失拒絕上太空
李敏鎬、孔曉振、吳正世與韓知㒚為Netflix韓國太空影集《問問星星吧》接受台灣媒體線上採訪,被問到是否願意和劇中的李敏鎬一樣,付700億韓幣上外太空旅行,四人異口同聲拒絕。李敏鎬表示上太空的確在他的願望清單上,拍完這部戲彷彿真的上太空一年,已然圓夢;孔曉振除了怕肌肉、鈣質流失,還自招怕寂寞,結婚才2年的她,也放不下家人和愛犬。太空站處於無重力狀態,孔曉振表示這對她來說是全新的體驗,「一開始感覺腳下什麼都沒有,完全依賴工作人員掌控的鋼絲,感覺非常奇怪,而且我還必須在掛著的同時演戲,這也很不習慣。但作為人類,我們會學會適應」。孔曉振回憶:「漂浮在空中真的是一次難以言喻的經歷,回頭看,那真的是一次一生只有一次的經歷,我對此非常地感激。」她是4人中最快適應的,孔曉振說:「可能是因為我參與了最多的鋼絲戲,而且我比男演員輕,對工作人員來說,搬動我會比較容易。」太空站為無重力狀態,如何邊移動邊演戲,對演員群來說是一大考驗。(圖/Netflix提供)李敏鎬透露太空衣非常重,他一開始抓不到訣竅,而太空衣的重量導致他行動更困難,「我在休息時會去看脊椎指壓師,讓身體得到調整和放鬆」,他在等待翻譯的時間把頭往後仰,直接以行動示範,孔曉振與韓知㒚看了跟著模仿,畫面逗趣。吳正世首度與李敏鎬合作,他對李敏鎬的印象是時尚、難接近,但相處後發現對方如鄰家大男孩般親切。如果上太空會帶什麼東西上去?李敏鎬回答手機,吳正世選擇所愛之人的照片,韓知㒚想帶筆記做紀錄,孔曉振思考良久之後回答「辛奇零食」。但4人都不願花700億進行太空旅行,李敏鎬果斷表示:「我不去。其實之前,去太空旅行在我的願望清單上,這次雖然是間接體驗,卻讓我真實地更深入了解太空相關的事情,也體驗了無重力。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自己好像已經去過了,所以現在不想再花錢去。」李敏鎬透露太空衣非常重,他會求助脊椎指壓師,讓身體得到調整和放鬆。(圖/Netflix提供)吳正世同樣覺得透過這部戲似乎已經體驗過一年太空生活了,所以也不會去,他的想法很實際,「其實太空並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也許在體檢時就會被刷下來吧」。韓知㒚煩惱700億從哪來,她對宇宙很有興趣,也想親自體驗,無奈這筆錢實在是天價。孔曉振好奇實際處於無重力狀態下是何感覺,但宇宙充滿各種危險,加上肌肉、鈣質都會流失,所以不會去。她坦言自己討厭孤獨,對她來說最難的部分是會想念地球上的一切,「所有想吃的食物、我的朋友和家人,以及我的小狗」,完全無法忍受不能見到、觸碰到他們的感覺。吳正世表示當太空人不容易,自己在體檢時應該就會被刷掉。(圖/Netflix提供)劇名和星星有關,韓知㒚非常喜歡仰望天空觀察星座,甚至為了看流星跑去蒙古,「如果現在許一個願望,希望我們的戲能夠受到全世界的喜愛」。李敏鎬感性表示古壁畫上總會出現人們仰望天空和星座的圖案,「所以我一直在想,為什麼當人們感到沮喪或尋求安慰、心靈平靜時,會抬頭望向天空呢?這個主題正是吸引我來參與這個節目的原因,因為它與這些訊息有所聯繫。如果我現在能對著星星許願,我希望我愛的所有人都能永遠健康快樂」。韓知㒚非常喜歡仰望天空,曾為了看流星跑去蒙古。(圖/Netflix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9091/sm-527256e23e7fd80ca0a4ddde49747f46.jpg)
釋昭慧發文護慈濟!曝「犯錯師姐」現況 諷刺畫家兒子蹭新聞熱度
大林慈濟醫院的「佛陀問病圖」盜圖爭議持續延燒,如今慈濟也證實確有此事,且原創作者李健儀還指出,證嚴上人也知情,只是對方感嘆自己不是出錢者,無權置喙。對此,現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暨研究所教授釋昭慧,在9日、10日連發2篇文為證嚴上人抱屈,諷刺李健儀兒子李承道在蹭新聞熱度,並稱該事件有2位受害人與1位最大「苦主」。釋昭慧10日傍晚在臉書粉專寫下2000多字長文,聲稱該事件有「2位受害人與1位苦主」,「健儀院長與證嚴法師都是受害人,而慈濟則是最大的苦主」。她感嘆慈濟的「苦主」身分,為了一樁慈院壁畫風波,一夕之間,數十年來救拔全球苦難蒼生的鉅大貢獻與深重恩義,悉數被一筆抹煞,各種凌遲、羞辱、毀謗,紛至沓來,這不是「苦主」,還是甚麼?她續稱,「老實說,倘若沒有『無相布施』的情懷,面對那些惡毒攻訐,是很難讓人不退心的。而若慈濟人都被那些惡毒攻訐弄到退心了,那將是全球苦難蒼生最大的不幸!」但釋昭慧也坦言,少數盲目信徒幫慈濟非理性強勢護航的行徑(甚至出言反嗆),不但無法得到社會大衆的理解,反增對這個佛教團體的高傲感與不信任,「但有道是:『事不關己,關己則亂。』有時想想,如果我們自己的親人或高度敬愛的人,被萬箭穿心地橫加羞辱與造謠,大概也很難維持理性。」她認為公允而論,慈濟這麼龐大的團體,要做到一塵不染,那才是造假與神話!全球慈濟人高達數百萬,眾生習氣又難調難伏,因此,數百萬人中,會出現一些習氣深重而犯下重大過失的人,這是難以避免的,「重點在於慈濟的主事者如何進行危機處理,只要不文過飾非,不偏袒犯過當事人,並對公眾作適切的交代(若有慈濟人的過失涉及法律問題,那就交給法律處理),這樣就差強人意了。」釋昭慧也不滿稱,每次只要少數慈濟人犯錯,大批人就上綱上線,羞辱證嚴法師!就像這次,有人說證嚴法師「高高在上」,用辱慢字眼謊稱「上人喝麝香咖啡」、「上人乘坐勞斯萊斯」,而且被慈濟人嚴加指正之後,竟還死不認錯,甚至針對人家的「木地板」指指點點,這些惡毒的言詞,真的很難讓敬愛上人的慈濟人看到了,還能維持「平常心」!至於那位所謂的「犯錯的慈濟人」,釋昭慧表示,聽說對方已經過世了,「否則她應該誠懇地公開懺悔,畢竟她的一念之貪,以及假『上人』名義假傳聖旨的紆曲手段,業已深深傷害到上人與健儀教授的心靈,也讓慈濟莫名成為人民公敵。」但證嚴法師最終對那位師姐選擇了「原諒」。釋昭慧認為,若是修養不好的她,肯定會嚴厲地告訴那位師姐:「錢固然是你出的,但牆壁可是慈濟醫院的門面,我絕對不容許山寨版壁畫掛在牆面!至於怎麼收尾,你自己看著辦!」她也認為,有錢未必就能,但無錢萬萬不能,「可以說,在實務操作面,證嚴法師實在是有太多的無奈與痛苦,這一點,實務工作經驗豐富的健儀教授,是深能同情共感的。所以從頭到尾,他對證嚴法師沒有一句微詞。」不過話鋒一轉,釋昭慧卻突然批評李健儀「兒子」出面為父親打抱不平,「坦白講,我認為是在蹭新聞熱度,慈濟人千萬不要因此而產生對健儀教授的微詞。」釋昭慧也感嘆,健儀教授痛切地說,他被自己的助理「背叛」了,事實上,證嚴法師也同樣被那位師姐「背叛」了,她的痛心與痛苦,盡在不言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89088/sm-d2e214a35a66e7c03681274660972aea.jpg)
慈濟盜圖爭議「證嚴知情卻只能無奈」 百萬網紅驚呆:難道上人只是吉祥物?
大林慈濟醫院的「佛陀問病圖」盜圖爭議延燒,如今慈濟也證實確有此事,且原創作者李健儀指出,證嚴上人也知情,但對方無奈自己不是出錢者,無權置喙。對此,百萬網紅Cheap事後也相當傻眼,反問難道上人只是吉祥物?「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證嚴上人完全管不到慈濟。」Cheap昨(10日)在臉書粉專發文稱「原來證嚴管不到慈濟」,慈濟要畫一幅畫,用了人家的草稿,但找更便宜的人執行,證嚴也很無奈?「原來業界經典的笑話是真的,還是由做慈善的慈濟演繹出來,台灣老闆楷模。」Cheap續稱,大林慈濟大廳有一張超大的「佛陀問病圖」,原本是2000年,委託畫家李健儀所做,李健儀花了一年四個月,在牆上打好草稿後,報價2000萬,慈濟師姐說:錢不夠不做了,李健儀只好自認倒楣,「結果沒想到3個月後,那幅畫又開始畫了,原來慈濟找了李健儀的助理陳欽明,以1000萬的合約,在李健儀的草稿上繼續動工。」Cheap認為,李健儀覺得不滿跟證嚴上人抱怨後,證嚴上人僅無奈嘆氣「錢是他們出的啦」,「李健儀不想傷害慈濟,選擇不再追究合約問題。壁畫完工後,作者署名陳欽明。李健儀覺得盜版壁畫畫得很爛,細節粗糙、構思不到位,沒有那種病患能從畫中獲得平靜的fu。現在慈濟才說,會在壁畫旁邊加註原創者。」此舉也讓Cheap看傻,「最讓我驚訝的是,原來證嚴上人完全管不到慈濟」,「我也是第一次聽到覺得X怎麼可能?但慈濟的業務並不互相隸屬,大林慈濟沒有一個人是上人管的,沒有一個師姐是上人派的,沒有一個師姐的考績是上人打的,沒有一份薪水是上人發的,證嚴上人名義上貴為慈濟的創辦人,但她只能管她自己!」諷刺原來「證嚴上人只是吉祥物。」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有錯都是你看錯,上人怎麼可能會有錯!」、「說的真輕巧,隨便在麥克風前說句割席斷義,三秒鐘的事」、「出事就撇得一乾二淨」、「還好吧,總統都管不住總召了」、「原先我還以為上人不知道,只是下面亂搞,原來她是知情的…知情縱容就是為惡」、「真的無法理解,上人中途就知情,卻任由事件繼續發展。」還有人表示,「既然上人管不到慈濟那我也樂得把錢省下來」、「慈濟的高層全是他的親戚,要講也難喔」、「藩鎮割據,上人只是吉祥物」、「你真的很敢,沒人敢惹的單位你居然想炎上,respect,他們家法務、公關跟上人不一樣,他們不是吃素的喔」、「感覺證嚴法師她老人家應該跟英國皇室一樣是象徵性元首的概念?而慈濟的執行長比較像首相」、「上人管不了,但是上人可以選擇不要縱容,而不是默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88819/sm-84a6b52c3ea26b87b6151431300bc65f.jpg)
大林慈濟醫院涉偷畫!畫家還原「與證嚴法師對話」 上人當場無奈吐7字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深陷「偷畫」剽竊爭議!作家苦苓踢爆,多年前大林慈濟醫院曾請託畫家李健儀,幫醫院創作大型壁畫「佛陀問病圖」,然而草稿打好後,院方卻突然中止合作,怎料事後該壁畫竟原封不動出現在醫院大廳牆上,就連原創者也被掛上其他人的姓名,引起外界輿論。對此,李健儀也透露,當時證嚴上人得知箇中原委後,無奈嘆「錢是他們出的啦」。李健儀曾於2014年在臉書發文揭露此事,表示當時大林慈濟醫院正在興建中時,他接受證嚴上人的請託,幫忙在大廳主牆作畫,為了這幅圖他殫精竭慮,足足花了1年4個月才完成油畫原稿,「過程中雖經歷了從沒有過的挫折,一心想著能有一張大壁畫傳世,花上再多時間也值得。」李健儀透露,怎料他報價壁畫總工程款項後,卻遭貪功的師姐誆騙他「上人決定不要畫了」,還以佛理欺之,要求他廉價讓與油畫原作及無償版權,當時他僅同意慈濟以印刷、廣宣形式使用其創作,並未授權對方製作壁畫,萬萬沒想到最終他竟是白白為他人作嫁衣,「沒料轉身將壁畫以減半價碼委託『陳欽x』,這人本來約定聘他當我乾性壁畫的材料掌控繪畫助理,終因見利忘義、蒙蔽心性與貪功師姐鑄成偌大壁面,變成粗糙看板畫。」李健儀痛批,直至壁畫完成後,他驚見左下角的簽名竟寫著「陳欽x恭繪」,而此人正是他的助理兼徒弟,自己的名字卻未被提及,讓他心灰意冷說道,「對我而言是此生最大的遺憾!」如今終於獲得遲來的正義,李健儀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還原當年與證嚴上人的對話,上人先是詢問,「我就交代你畫在牆上了,怎麼今天會變成這樣?還說這個人(陳欽明)是你介紹的,醫院要開幕了,還在打底,到底是怎麼樣?」李健儀則答道,「我在你們的佛堂中間跌倒,是你們挖洞讓我跌倒的,是師姐幫我割稻尾,我介紹的是要當我的助理的,我被背叛了,還引狼入室。」上人知悉後也只能無奈回覆「錢是他們出的啦」。對此,李健儀兒子、畫家李承道8日在臉書為父親抱不平,並喊話慈濟拆除壁畫,「現在全台灣都知道那是侵權的贗品,還在旁邊標註原創另有其人,真是畫蛇添足。贗品不銷毀,留著當證據嗎?」李承道昨(9日)以《那張偷來的畫》為題再度發文,指父親不願追究此事,以德報怨,是典型純厚的台灣人,但自己仍替父親感到委屈,「能否做出偉大的作品,是能力的問題,作品畫出來,簽上別人的名字,那是另一件事,我的藝術家創作人朋友們,你們願意嗎?」李承道表示,一件作品能夠傳世,通常是因它的背後有令人記憶深刻的故事,「台灣現在最出名的,就是慈濟大林醫院大廳牆上的壁畫,它的故事是什麼———它是偷來的」,並大酸台灣現在又多了個知名景點,「大家去嘉義玩的時候不妨可以去看看,看『那張偷來的畫』,有經過路過的朋友歡迎拍照打卡『慈濟最偉大的作品』,直到他們把畫拆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8546/sm-7186c2cb04db67c105f6f73fc41dc12b.jpg)
大林慈濟醫院爆盜圖爭議…他遭徒弟出賣、貪功師姐誆騙 畫家李健儀「1原因」不忍提告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深陷「偷畫」剽竊爭議!作家苦苓踢爆,多年前大林慈濟醫院曾請託畫家李健儀,幫醫院創作大型壁畫「佛陀問病圖」,然而草稿打好後,院方卻突然中止合作,怎料事後該壁畫竟原封不動出現在醫院大廳牆上,就連原創者也被掛上其他人的姓名,引起外界輿論。事實上,李健儀曾在臉書發文還原過程,控訴遭貪功師姐及見利忘義的助理從中作梗,才讓自己的心血變成他人成果。對此,李健儀的兒子也喊話慈濟拆除壁畫,氣憤直呼「贗品不銷毀,留著當證據嗎?」李健儀曾於2014年在臉書發文揭露此事,表示當時大林慈濟醫院正在興建中時,他接受證嚴上人的請託,幫忙在大廳主牆作畫,為了這幅圖他殫精竭慮,足足花了1年4個月才完成油畫原稿,「過程中雖經歷了從沒有過的挫折,一心想著能有一張大壁畫傳世,花上再多時間也值得。」李健儀透露,怎料他報價壁畫總工程款項後,卻遭貪功的師姐誆騙他「上人決定不要畫了」,還以佛理欺之,要求他廉價讓與油畫原作及無償版權,當時他僅同意慈濟以印刷、廣宣形式使用其創作,並未授權對方製作壁畫,萬萬沒想到最終他竟是白白為他人作嫁衣,「沒料轉身將壁畫以減半價碼委託『陳欽x』,這人本來約定聘他當我乾性壁畫的材料掌控繪畫助理,終因見利忘義、蒙蔽心性與貪功師姐鑄成偌大壁面,變成粗糙看板畫。」李健儀痛批,直至壁畫完成後,他驚見左下角的簽名竟寫著「陳欽x恭繪」,而此人正是他的助理兼徒弟,自己的名字卻未被提及,讓他心灰意冷說道,「這對百億造價的大林醫院門面,竟然是如此結局至今,相信用痛心不足以形容證嚴上人的當時心情,對我而言更是此生最大的遺憾!」針對創作遭抄襲,李健儀接受《自由時報》訪問時表示,自己當年不願提告,是因不忍看到證嚴上人坐輪椅出庭作證,才決定就此作罷,如今陳年舊事再度被提起,也終於讓他獲得遲來的正義及對原創藝術家的尊重。對此,李健儀兒子、畫家李承道昨(8日)也在臉書為父親抱不平,「等了25年,我的父母親沉冤昭雪,顧及老上人年事已高,不忍提告。現在全台灣都知道那是侵權的贗品,還在旁邊標註原創另有其人,真是畫蛇添足。贗品不銷毀,留著當證據嗎?堂堂大廟,請給社會一個典範,自己拆了吧。」李承道感慨表示,眾所皆知要靠藝術討生活並不容易,因此在台灣能從事藝術的人其實不多,當年他的父親耗費許久時間才創作出大型壁畫,他的母親更是天天辛勤地為父親送餐添衣,但卻因一通電話告知「不要畫了」,讓這些日子以來的付出全都付諸東流,呼籲大眾齊力支持創作者,「我們的社會是需要藝術滋養的,請更尊重藝術工作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88479/sm-b8b830a81e00a6f891136f627442c351.jpg)
「童顏CP」二搭!李現難忘新婚夜...楊紫急擋:不能播!
LINE TV最新強檔陸劇《國色芳華》登場,由「童顏CP」楊紫、李現兩人二搭主演,兩人默契十足,但當談起印象最深刻的戲時,李現竟表示是婚後幫楊紫脫去頭飾及衣服的過程,害羞講法一時間引發全場騷動,讓李現連忙澄清:「不是,我想說的是狀態!」楊紫也趕緊跳出來救場說:「不能播!」引發一陣爆笑。《國色芳華》1月8日起,LINE TV每天晚上8點全網首播。談起二搭,楊紫大讚李現變得更加成熟,「五年前我們可能嘻嘻哈哈的那種,但現在現場,我們兩個更多討論一些比如技術上的東西,或是這一場戲怎麼走,會給我很多不一樣的火花,發現彼此更加進步了。」李現則誇楊紫:「她還是跟五年前一樣認真專業,在現場的心態都沒有變,這麼多年一路合作過來,不遲到、不早退、對詞的熟悉程度、專業態度,綜合得分最高的就是楊紫,不忘詞又表演得好,這一定是下了很多功夫。」互相稱讚對方敬業,能彼此激勵,重燃CP火花。《國色芳華》為忠實呈現大唐風華,劇組斥資搭建佔地7萬坪、百棟建築的拍攝現場,耗費近一年的時間製作1500套戲服,各個演員也都在「禮儀姿態」上下足功夫,楊紫透露:「我們去學插花、包括學習焚香,他(李現)還去學古箏、書法,禮儀老師拿了壁畫,讓我們去看,那個手勢是怎麼樣擺的,盡力去還原當年的一些東西。」也讓外界更加期待劇集呈現。《國色芳華》1月8日起,LINE TV每天晚上8點全網首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8293/sm-8cb638091cc1d657199875dc16474ec3.jpg)
大廳壁畫「佛陀問病圖」爆抄襲!大林慈濟醫院認了:將標示原創作者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捲入「偷畫」剽竊爭議!作家苦苓踢爆,多年前大林慈濟醫院曾請託畫家李健儀,幫醫院創作大型壁畫「佛陀問病圖」,然而草稿打好後,院方卻突然中止合作,怎料事後該壁畫竟原封不動出現在醫院大廳牆上,就連原創者也被掛上其他人的姓名,苦苓甚至直言「他們不是第一次這樣做!」對此,大林慈濟醫院今(8日)也發聲坦承盜圖。作家苦苓近日在臉書上發文爆料,指大林慈濟醫院當時邀來李健儀幫忙製作大型壁畫時,雖然酬勞並不高但他還是答應了,接下院方任務後,李健儀開始準備大量油彩、工具,還聘請2位助手一同作畫,沒想到在牆上打好草稿後,慈濟醫院卻聲稱經費不足中途喊卡。苦苓透露,由於李健儀基於信任,並未與院方簽署合作契約,最後只能摸摸鼻子認賠,只是萬萬沒想到,事後他的創作竟高高地掛在大林慈濟醫院的牆上,「大林醫院落成後,大面牆上赫然掛著他原創的那幅作品,『長得』一模一樣,卻不是出自他的手筆,他們偷了他的智慧財產,找別的『廉價勞工』把作品完成了!」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不滿痛批,「打著宗教行善之名硬凹廠商做功德」、「這完完全全地是剽竊耶」、「手法有夠骯髒!」、「打著慈悲為懷的名號,做著最惡毒、讓人不齒的事」、「他們根本是最大的詐騙集團!」對此,畫家李健儀也現身留言區,並曬出自己的原創圖檔。針對盜圖風波,大林慈濟醫院今(8日)回應了,聲明內容如下: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一樓大廳「佛陀問病圖」,是於醫院建院時,由眾多熱心及專業人士共同發心成就而成。感恩所有曾經參與的人,尤其是李健儀教授依其專業,承擔慈濟志工委託,協助創作「佛陀問病圖」原畫。並於1999年9月16日與慈濟志工完成該幅「佛陀問病圖」之「畫作及著作財產權讓與契約」簽訂。接續依李教授原創完成「佛陀問病圖」之壁畫製作。大林慈濟醫院創院院長,慈濟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於2025年1月7日特去電李健儀教授表達致意。大林慈濟醫院感恩且珍惜李健儀教授之創作。除仍持續於院長室展示、保存李健儀教授原畫外,將於「佛陀問病圖」壁畫前標示製作原由,說明李健儀為繪製該圖像之原創作者身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8/388238/sm-7648705bc4496a0b6856af70465d329a.jpg)
古代十二生肖壁畫沒有蛇!竟被「這動物」取代 考古專家揭原因
大陸湖南省長沙市岳麓書院近日展出的湖南新化維山古墓壁畫,引起了廣泛關注。壁畫中的十二生肖圖與人們所熟知的截然不同,不僅排列順序有所改變,更令人驚奇的是,十二生肖中的蛇竟被貓所替代,引發了網友一片熱議。《湖南日報》報導,壁畫中的「十二生肖」身著古代文官服飾,手持笏板,排列順序為猴、豬、雞、虎、馬、羊、狗、貓、牛、龍、鼠、兔,原本人們熟知的蛇不翼而飛,貓卻赫然出現。這一奇特現象迅速在網路上發酵,網友們紛紛調侃道「難道要迎來貓年了?」、「屬蛇的人可能要改屬貓了。」對此,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副教授、歷史系主任謝一峰明確否定了「十二生肖短暫地出現過貓」的猜測,並指「以貓代蛇」只是地方性的特例,並非廣泛流傳的習俗。謝一峰說明,新化維山地區在宋徽宗後期才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統治範圍,如果這座古墓屬於宋代,很可能屬於南宋時期,位於華夏文明邊緣地帶,因此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傳統和禁忌。壁畫中的「貓蛇之爭」或許正是這一地方特色的體現。謝一峰表示,十二生肖實際上對應的是十二辰,這是先秦以來墓葬所表現的宇宙圖式的重要元素,重要的是十二辰與十二地支的對應關係,而非具體的動物種類。因此,無論是貓還是蛇,只要它們對應的是巳位這個地支,其功能就沒有改變。他強調,「以貓代蛇」這種做法在唐宋時期的十二生肖隨葬物中並不常見,高等級墓葬中仍然使用蛇作為代表。那麽,主流的十二生肖中為何沒有貓的身影?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曾指出,十二生肖的對應關係在先秦時期就已開始形成,至漢代已完全定型。而在這個時期,貓還未傳入中國。據歷史記載,中國人養貓的歷史大約始於魏晉時期,直至宋代才逐漸普及。因此,貓未能躋身十二生肖之列,也就不難理解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3303/sm-b8a4eddc661272903f12fae0228cd13b.jpg)
秋日悠遊波多1/路易一世大橋日夜都美麗 街頭尋訪葡萄牙獨有藍、白磁磚蹤影
揮別了夏季酷暑,秋遊歐洲尤為舒適宜人,此時造訪步調悠閒的葡萄牙第二大城「波多」(Porto),特別能感受其新舊交融的魅力。目前若打算從台灣飛往波多,搭乘荷航或土耳其航空只需轉機一次,亦有人會結合西班牙旅遊一同規劃,從西班牙各大城市搭乘瑞安航空等廉航前往。由於上述航班抵達波多時有不少都在下午,若當日天氣晴朗,不妨趕在日落之際前往波多著名地標「路易一世大橋」(Ponte Dom Luís I)欣賞黃昏美景。這座完工於1886年的鋼鐵拱橋橫跨杜羅河,連接起波多老城區與酒莊匯聚的加亞新城,曾一度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橋。這裡不分日夜都吸引旅人造訪,其中從黃昏過渡到夜晚的時刻最為熱門,能將餘暉映照晚霞以及萬家燈火亮起的景致一併收納眼底,接著下橋沿河走逛、在河邊揀一家可賞景的餐廳享用晚餐更是標準行程。黃昏時從橋上向下望,會發現岸邊燈火一個個慢慢亮起。(圖/魏妤靜攝)路易一世大橋上設有電車軌道,電車通過時常可見車上乘客與橋上行人互拍的有趣場景。(圖/魏妤靜攝)搭乘纜車除了較不費腳力,也能居高臨下欣賞路易一世大橋橋景與城市景觀。(圖/魏妤靜攝)若在波多不忙著趕點,亦可再挑個白天走到路易一世大橋的尾端,搭乘通往加亞新城的纜車「Teleférico de Gaia」,以不同視角欣賞大橋、河景、岸邊房舍與碼頭停泊的船隻等,相互襯托的美景。加亞新城和波多老城區隔著杜羅河對望,此處有不少葡萄酒莊林立並可供旅人預約導覽,旅人在了解酒莊歷史之餘,也能品飲與選購喜愛的酒款。此外,亦可沿著河邊悠閒散步,或來一趟觀光遊船之旅。前身曾是修道院的聖本篤車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圖/魏妤靜攝)被譽為「全球最美車站」的聖本篤車站,牆上磁磚畫描繪葡萄牙重要戰役、農村生活等場景。(圖/魏妤靜攝)卡爾莫教堂擁有大面積藍、白瓷磚外牆,又鄰近波多大學與知名景點萊羅書店,常吸引旅人前往打卡。(圖/魏妤靜攝)當然波多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特色便是隨處可見的藍、白磁磚拼貼,主要見於市中心的「聖本篤車站」(São Bento)與多處教堂牆面、地鐵站等。至於磁磚為何在葡萄牙流行起來?據說最早以磁磚裝飾是受到15世紀佔領伊比利半島的北非摩爾人影響,加上150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在西班牙塞維亞旅行時,喜歡上當地所見的磁磚設計,決定用來裝飾自己的宮殿,因此當時葡萄牙的磁磚也逐漸從幾何圖案、棋盤印花等,轉為描繪人物、動物與《聖經》場景等圖樣。時間再走到17世紀,當葡萄牙向荷蘭訂購樣板時,由於當時荷蘭引進的中國青花瓷備受歡迎,深深影響了葡萄牙,更將其發揮到極致。當旅客來到波多找尋藍、白磁磚蹤跡,不可錯過的便是於1916年啟用的聖本篤車站,車站大廳牆面用了2萬多片磁磚裝飾,由葡萄牙藝術家Jorge Colaco所設計、耗時11年才繪製完成;另外不少旅人會造訪的還包括「阿瑪斯教堂」(Capela das Almas,又稱聖靈教堂),使用了1萬5千多片磁磚裝飾的外牆,描繪諸多聖人的生平故事;以及矗立於街角的「卡爾莫教堂」(Igreja do Carmo),同樣覆蓋整片描繪宗教場景的大幅磁磚,有趣的是,這裡遠看彷彿純粹一整棟建築,其實中間還用狹小屋舍與一旁的「加爾莫德教堂」(Igreja dos Carmelitas)隔開,藉此讓修士與修女所在建築避免共用同面牆。挑高大器的國家大廳是導覽團集合點,許多旅人都會在此拍照留念。(圖/魏妤靜攝)在國家大廳的八角穹頂可見繪製了不同國家的國徽,象徵19世紀當時與葡萄牙貿易往來的國家。(圖/魏妤靜攝)若是對建築感興趣的旅人,也不容錯過興建於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證券交易所宮」,約莫挑高4層樓的國家大廳絕對是必拍重點,除了可見陽光自然灑落,八角穹頂也裝飾了曾和葡萄牙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國徽,帶出波多曾興盛一時的貿易活動;拾階而上,除了各式華麗雕刻與細緻的天花板壁畫,在解決商業紛爭的仲裁法庭還可見受到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裝飾,而最為富麗堂皇的便是「阿拉伯大廳」,據說設計靈感來自西班牙格拉納達、由摩爾人興建的「阿爾罕布拉宮」,因使用高檔建材、作工精緻繁複,竟然從1862年~1880年建造了將近20年。不過記者也提醒讀者,遊客可不能隨時任意進入證券交易所宮,必須跟著定時開放的導覽團時間參觀,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進入;導覽團共有葡、西、英、法4種語言可選擇,其中英語團體最為熱門,每團參訪時間約45分鐘,早一點排隊購票較容易選到自己想要的語言與時間。使用上好木頭與時髦裝飾的阿拉伯大廳,一走進便像置身黃金宮殿般。(圖/魏妤靜攝)DATA路易一世大橋位置:Pte. Luiz I, 4000 PortoTeleférico de Gaia網址:https://gaiacablecar.com/en/票價:纜車單程成人7歐元、孩童(5~12歲)3.5歐元;來回成人10歐元、孩童(5~12歲)5歐元,線上或現場購票皆可備註:11/4~11/19纜車關閉,建議造訪前先上官網查詢聖本篤車站地址:Praça de Almeida Garrett, 4000-069 Porto證券交易所宮地址:R. de Ferreira Borges, 4050-253 Porto網址:https://palaciodabolsa.com/票價:成人12歐元、學生與老年人7.5歐元,12歲以下(有成人陪同)可免費入場,不開放線上購票※新台幣:歐元匯率約1:0.0283,各地票價以現場為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72500/sm-85af6cb447b685a8f45a22433007a496.jpg)
日月潭「九蛙疊像」原型創作者 國寶藝術家沈政瑩離世…享壽82歲
日月潭當地有個著名的地標景點「九蛙疊像」,每當九蛙全部顯露水面的時候,不少民眾都誤以為中部嚴重缺水。而如今有消息指出,九蛙疊像實體原型塑造者、南投國寶藝術家沈政瑩不幸於26日離世,享壽82歲。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日月潭知名地標「九蛙疊像」原型創作者、前南投縣美術學會常務監事沈政瑩於26日不幸離世,享壽82歲。沈政瑩生前為水沙連地區藝術發展的重要推手,不僅在書法及繪畫方面造詣深厚,更曾在全台各地留下諸多壁畫作品。而其手中最為著名的作品,就是放置於日月潭的「九蛙疊像」。報導中提到,「九蛙疊像」起源於民國79年的一場船難事故。當時南投縣政府風景區管理所為振興日月潭觀光產業,特別舉辦公開徵稿活動,最終由青境公司景觀師呂兆良的設計脫穎而出,再經由沈政瑩親手將圖稿實體化,創作出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九隻青蛙銅像。後續「九蛙疊像」設置於水蛙頭步道終點的湖面,其設計初衷是為了強化遊客對「水蛙頭」這個地名的印象。原本規劃在水下建造基椿和平台,讓銅像呈現半漂浮狀態,但因施工的關係沒有落實,九蛙像一度被安置在岸邊,結果導致大量參訪遊客攀爬合照,所以後來將「九蛙疊像」移至湖中。至於每次「九蛙全露」就代表當地嚴重缺水,其實這並非是「九蛙疊像」設計的用意。先前台電大觀發電廠副廠長洪文龍就曾表示,日月潭主要用於水力發電,每天水位會因抽蓄發電產生近2公尺的變化。洪文龍也提到,遊客若在不同時段參觀,便能發現露出水面的青蛙數量各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最底層的第九隻大蛙露出水面,其海拔高度仍在745.9公尺,代表日月潭蓄水率維持在85%的安全範圍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69840/sm-36a715e8af03b74e77953d806029dd44.jpg)
台南一般古蹟陳德聚堂前代門神出現神秘抓痕 預計2025年修復完畢
台南市定古蹟陳德聚堂前代門神「神荼鬱壘」(1組2件),今年審議通過指定為「一般古物」,台南市文資處正針對陳德聚堂於2022年捐贈給文化局的「神荼鬱壘」門神與「晉爵」3扇門展開彩繪修護、加固作業,預計明年1月完成。團隊於修復過程對於「晉爵」下半部出現多條神祕刮痕感到不解,判斷可能因長年傾倒放地上,竟意外成為「貓抓板」。神荼門神彩繪面部紅漆移除後。(圖/文資處提供)「神荼鬱壘」門神彩繪由出身府城、人稱「祿仔師」的陳玉峰藝師,於1961、1962年間為陳德聚堂整修工程繪製。1組2件的彩繪門神雖未見陳玉峰落款,但從陳德聚堂提供60多年前委託收據,留有陳延祿(陳玉峰本名)署名,證明出自陳玉峰之手,與堂內4幅溼壁畫屬同一時期作品。文資處指出,1982年陳德聚堂重修,既有彩繪門神因故被塗上紅漆卻未重繪,直到1997年再次修護,由潘岳雄藝師重新為陳德聚堂繪製門神,原本被塗上紅漆的舊有中門「神荼鬱壘」彩繪門神,由潘岳雄藝師協助去除紅漆,連同僅存單扇並也被塗上紅漆的「晉爵」側門,則被暫存側邊庫房。神荼門神彩繪左手清除紅漆移除前。(圖/文資處提供)神荼門神彩繪左手清除紅漆移除後。(圖/文資處提供)2022年陳德聚堂將此3扇彩繪舊門捐贈給台南市文化局,文資處於2024年5月委託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吳盈君團隊,針對「神荼鬱壘」門神修護、清整與加固。南藝大修復團隊表示,在清除殘留紅漆的修護過程,發現「神荼鬱壘」門神彩繪使用礦物顏料混合桐油,也大量運用金箔,經團隊多次測試不同配比溶劑後,幸運找到適合溶解紅漆,又不影響原彩繪層的試劑。由於紅漆附著力強,團隊花費相當多時間小心溶解、清除附著紅漆,過程雖繁複耗時,但也使得原本陳玉峰藝師的彩繪作品得以完整保留,經歷長時間修護過程,讓陳玉峰精湛工藝重現天日。而側門「晉爵」門神彩繪紅漆雖未被清除,但經紅外線掃描,發現底層仍保有舊彩繪,文資處在2024年與南藝大團隊以建教合作方式辦理修護工作,藉此讓學生有更多實物操作機會,建構文物修復技術養成。透過本次合作,也一併揭開「晉爵」門神彩繪神祕樣貌。有趣的是,本次舊側門「晉爵」修護過程中,門下半部出現多條神祕刮痕,成因為何困擾團隊許久,後來判斷發現可能源自此門長年傾倒放置地上,意外成為「貓抓板」,這也提醒管理維護單位應盡力預防人為或非人為的破壞。陳德聚堂晉爵門神彩繪紅漆去除前,可見貓抓痕。(圖/文資處提供)文資處也說明,門神修護工作明年完成後,未來將與陳德聚堂討論「神荼鬱壘」門神彩繪在陳德聚堂現地展示的可行性和後續管理維護策略,盼讓民眾近距離觀賞陳玉峰精彩作品,感受彩繪門神繪製細節、藝術表現和修復前後差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68368/sm-a8d66b6993dd9a685c3a771d0924b0b8.jpg)
陸博物館「照片代替實物」展示 他花273元買票傻眼!館方回應了
大陸一段由遊客上傳的視頻近日在網路引起熱議。視頻中,遊客稱河南省洛陽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存在以照片代替實物展覽的情況。該遊客表示,自己花費人民幣60元(約新台幣273元)購票進入博物館後,發現部分展品為玻璃框架內的文物圖片,讓他當場傻眼,提醒其他人不要將此博物館與洛陽博物館混淆。《瀟湘晨報》報導,遊客抱怨,自己花了人民幣60元買票進入博物館參觀,發現裡面根本沒有展示文物,而是以照片代替,讓他感覺受騙。洛陽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館方已知悉此事,並解釋博物館入館的確需要購買門票,館內並非所有展品均為照片,而是部分展館採用了視圖展示方式。工作人員進一步說明,博物館一直以來就是圖片展示,沒有文物存放,如需觀看實物文物,遊客可前往洛陽博物館。該工作人員提到,洛陽應天門遺址博物館共2層,設有4個展館,其中僅有1個展館部分採用展品視圖展示,1層主要展示壁畫和遺址。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吐槽「我覺得我也能開博物館,10塊錢一個就夠了,但想看實物,可以去北京西安看」、「我去兵馬俑沒買到票,被忽悠去旁邊大秦帝國,就看了一通視頻,198」、「給洛陽應天門博物館提個建議,以後觀眾進門就發本圖冊,再給個板凳,讓他們自己找地看去」、「要是用照片可以,我都可以開一個博物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66521/sm-032e2f2d2845b39ba06e6f4244e0ce79.jpg)
與薩迦派相遇1/ 藏傳佛法遍傳四海 大寶法王與影視巨星等都是薩迦法王弟子
佛教歷史悠久,藏傳佛教(密宗) 更是台灣的主流宗教之一。藏傳佛教當中的薩迦派,擁有千年智慧傳承,其精神領袖第41任薩迦法王更被譽為僅次於達賴喇嘛的佛教長者,他的智慧與慈悲吸引了無數信眾,並在全球發揮巨大影響力,不僅藏傳佛教中的許多領袖例如著名的17世大寶法王都是他的學生,甚至眾多企業領導者、港台天王級的影視歌星都是虔誠信徒。第41任薩迦法王於印度德拉敦薩寺主持年度成就大法會。(圖片提供/薩迦文殊佛學會)藏傳佛教起源與西藏吐蕃王朝的君王「松贊干布」有關,他大力推廣佛教,並迎請「蓮花生」等許多佛法大師弘法,當時的貴族「昆」氏家族成為「蓮花生」大師的重要追隨者。在11世紀時,昆氏家族的「貢卻結波」與「貢噶寧波」創立薩迦派。薩迦之名源自其地理環境的「灰白之土」,寺廟外牆上則彩繪象徵文殊菩薩智慧、觀音菩薩慈悲,與金剛手菩薩大意志力的紅、白、藍三色條紋,這也是「花教」稱號的由來。薩迦派在宗教發展上承先啟後,後世稱此之前的的舊教派為寧瑪派(紅教);而後從出的新教派則有噶舉派(白教)與格魯派(黃教)。薩迦派教義融合顯教與密宗精髓,特別是以大乘經典結合密宗實際修持的著名法門「道果(Lamdre)」,主張「心」本清淨,一切妄念是外界加給人心的迷亂,眾生與佛僅在迷悟上有所不同,自心迷惑,則是眾生,自心覺悟,則已成佛。透過顯教經典的學習及《喜金剛》等密續的實踐,修行者就能回歸心性的本初清淨,斷除妄念。薩迦派更強調佛法不僅是理論而已,更應該要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之中!正如該派祖師薩迦班智達所言:「智者和有德之人,即使孤身一人,仍能戰勝一切。」,透過智慧與德行的修養,人們可以超越世俗的苦難,找到真正的內心平靜與解脫。薩迦派不只在宗教上有非凡成就,在世俗上還曾統一西藏建立王朝,並成為漢、滿、蒙族皇朝的精神導師。該派多次扮演佛法的強力守護者。對各種佛法傳承也採取開放態度,並在19世紀強調不分教派呼籲共同發揚佛法的宗教改革運動中發揮積極關鍵角色。西藏的薩迦祖寺至今仍保有八萬四千卷珍貴的佛教經典,在文化藝術上的成就也不容忽視,尤其是豐富美麗的唐卡繪畫和宗教壁畫,使薩迦祖寺享有「敦煌第二」的美譽。第41任薩迦法王在能仁佛學院給予長壽佛灌頂。(圖片提供/薩迦文殊佛學會)今天,薩迦派的教義和智慧仍繼續影響著全球無數的修行者。許多大師和僧侶在世界各地傳授薩迦派的教法,並定期舉辦講座與法會,將這千年傳承的智慧帶入現代生活。尤其41任法王學識、修行都是當代的極致代表,不只其他派別的佛教領袖,例如著名的大寶法王等都曾尋求41任薩迦法王精神指導,許多華人地區的知名企業領導者、流行音樂歌手、影視巨星、藝術家等也常慕名出席法王與薩迦派的相關法會或公益活動,可見薩迦派對政經文藝各界人士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在臺灣,從1986年開始,41任薩迦法王就派薩迦派最知名的學者,薩迦佛學院校長堪布阿貝仁波切來台成立佛學中心,其後更有宗薩佛學院知名的薩迦派大學者堪千貢嘎旺秋仁波切相繼來台講經說法,在2008年時,另正式成立薩迦法王在臺灣的直屬道場。薩迦派近十幾年在台灣迅速發展茁壯,扮領解脫自在的燈塔,引領現代人走向內心的寧靜與智慧。***薩迦派在臺灣定期舉辦法會與講座,有興趣的民眾,不妨通過薩迦法王在台的直屬中心「薩迦文殊佛學會」,或向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確認其他薩迦派在台佛法中心的聯絡資訊,以了解更多詳情。https://hhsakya.com/、https://www.facebook.com/hhtwcenter。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64243/sm-b8c48bbf5fff4c2dd7e6b9b0a4130f7a.jpg)
夜遊彰化永樂1/走廟埕穿巷弄 在地人帶你認識彰化最早夜市
近年隨著深度小旅行成為趨勢,旅客們開始習慣參加導覽跟著在地人腳步走逛,用不同視角去認識一個相對陌生的城市。以文化保存為重點之一、規劃超過40條主題路線的彰化永續旅行導覽平台「旅庫彰化」,今夏開始推出「夜遊永樂:彰化市夜間導覽」活動,讓大家除了在彰化市吃碗肉圓、爌肉飯就離開,或者直接殺往觀光勝地鹿港,還有其他的玩樂選擇。報名導覽的民眾透過手機掃QRCODE加入「彰化永樂商圈」line帳號,會介紹商圈景點、與「夜遊永樂」合作的店家優惠等。(圖/魏妤靜攝)痘公、痘婆供桌上擺放了不少保養品,甚至有人稱之為「醫美之神」。(圖/魏妤靜攝)說起「夜遊永樂」,還要先提到在地人暱稱「小王子」的旅庫彰化創辦人邱明憲,他於2011年從台北返回家鄉彰化,先從凝聚地方社群開始,2017年開創平台逐步推動在地小旅行。由於飯店業的朋友提到旅客常有在彰化市晚上不知道該去哪的困擾,加上永樂商圈發展協會前幾年主要都做空間上的裝飾改造,希望邱明憲協助設計「可持續性」的體驗,遂催生了「夜遊永樂」的活動,自開辦以來竟吸引不少彰化人報名參加。其實永樂商圈曾是彰化發展最早的夜市,在短短的街區內就擁有8間宮廟和3個廟埕,商圈內還保留清領與日治時期闢建的狹窄巷弄,通常只有在地人才知道怎麼穿巷「走捷徑」。被在地人稱為「觀音亭」的「開化寺」不僅是縣定古蹟、彰化第一座寺廟,也是夜遊永樂的路線起點。寺廟最初建於清雍正2年(1724年),之後曾因祝融之災、二戰時期盟軍轟炸、921大地震等原因受損重建,這裡雖主祀觀世音菩薩,但吸引記者目光的是位於後殿的痘公、痘婆,原來據傳在清代時彰化一度爆發天花、痘疫,造成許多人死亡,當時有一對醫術高明的夫婦治好許多病患後便消失,民眾為感念其恩德特別塑像供奉。演變至今,不時可見一些愛美女性帶著化妝品、保養品前來祭拜,希望痘公、痘婆可以幫自己「美肌」。慶安宮歷史悠久,中門左右兩旁的石獅還曾於二戰時被盟軍炸彈所傷,就連供桌、石香爐等皆有百年以上歷史。(圖/林士傑攝)以「神將」為主題的壁畫是以慶安宮正殿內的「趙元帥」為靈感,民間相傳其為「武財神」趙公明。(圖/林士傑攝)此外,永樂商圈還有一處同樣是縣定古蹟的代表性宮廟「慶安宮」,常被稱為「大道公廟」,主祀「醫神」保生大帝,創建於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在廟內仍可見懸掛「惠我生民」、「澤及黎民」等多塊嘉慶年間的古匾。在慶安宮外頭還有兩幅大型壁畫,是分別由台灣當代壁畫彩繪新銳藝術家馬賽KYO、LEHO,以武財神趙元帥、龍生九子中的囚牛為靈感所繪製,神將與神獸的鮮明視覺也為地方增添幾許藝術氣息。集樂軒因應藝文扎根計畫,每週有三天會在曲館進行北管教學,吸引不少過路人駐足聆聽。(圖/林士傑攝)集樂軒收藏了一些頗有年份的樂器,於南瑤宮老二媽起駕時也會使用。(圖/林士傑攝)在集樂軒外頭有之前社區再造時以北管樂器「堂鼓」、「京胡」、「嗩吶」結合神獸設計的Q版裝置。(圖/林士傑攝)而在夜遊路線中還有一處「集樂軒」與傳統戲曲息息相關,原來在台灣南北管音樂戲曲最具代表性的縣市便是彰化。據彰化文化局表示,沿著彰化舊城址的四城門周邊有著人稱「彰化四大館」的北管曲館,分別為南門的梨春園、東門的集樂軒、西門的月華閣、北門的繹如齋。其中集樂軒約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楊應求渡海來台創立,後來還成為南瑤宮老二媽駕前樂團,曲館建築則建立於1934年,台灣中部地區有不少曲館都是從集樂軒開枝散葉而來。據集樂軒總理黃木炎表示,由於民間娛樂型態改變,曲館逐漸沒落,集樂軒從1994年後幾乎停止活動,之後被指定為縣定古蹟、縣府斥資整修後,又於2020年成功復館。若於導覽期間進入,可見到館內供奉被稱為「音樂家守護神」的西秦王爺,一旁還有其軍犬、被尊稱為「細毛將軍」的塑像,十分有意思。有些喜歡泡普洱茶的人愛用鐵壺煮茶,認為能提升風味,左臻文物藝術的日本鐵壺價格區間從8千元~8萬元都有。(圖/林士傑攝)除了與信仰中心、傳統戲曲有關的景點之外,導覽線也會途經一些位於永樂商圈的店家,例如「左臻文物藝術」最早是從推廣藏傳佛教文物出發,約15年前轉為專售日本鐵壺為主,原來老闆有友人定居日本,可固定幫他寄貨回台。若對日本鐵壺感興趣,老闆還會教你如何從提把、壺蓋材質或壺身雕刻的細緻程度,來分辨常見派別的「京都鐵壺」與「南部鐵器」。DATA夜遊永樂網址:https://changhua-travel.com/event/detail/47活動時間:17:30~19:30備註:原價每人400元,2024年10前推廣價每人200元(6歲以下免費),11~12月調整為300元;目前固定安排於特定週六出發,如10月為10/5、10/19,11~12月日期依官網公告為準。開化寺地址:彰化市中華路134號慶安宮開放時間:06:00~21:00地址:彰化市永樂街78號集樂軒地址:彰化市永樂街57巷15號備註:平時不對外開放、導覽如無遇雨可入內參觀,每週二、四、五晚間18:30~20:30現場會教授鑼鼓、嗩吶、胡琴等基礎課程,提供新手報名左臻文物藝術電話:0933-191-691地址:彰化市永樂街59號營業時間:11:00~21:00備註:參與夜遊永樂入店並於粉絲頁按讚享全館83折、2件以上8折優惠(特價商品除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56913/sm-74a280c9d741f9834575de7c9c234872.jpg)
遠嫁台南...魏妙如撂出「夜市口訣」全場服了超道地
新加坡創作女聲魏妙如去年底甜蜜嫁給台灣音樂人黃昺翔,正式成為「台南媳婦」,昨(16日)魏妙如受台南觀光局邀請擔任台南觀光大使,參加新加坡NATAS旅遊展,推廣台南景點及美食,她說:「能以旅遊大使身份回新加坡,感到很榮幸,也希望新加坡的大家跟我一樣愛上台南。」魏妙如在新加坡NATAS旅遊展上賣力介紹自己「十個愛上台南的理由」包括:好吃好逛的老街、小巷弄色彩繽紛的壁畫、傳統市場感受在地氣息、古蹟走走看看、特色文創小店、各種傳統美食、超CHILL咖啡廳和酒吧、美術館、花市以及各大夜市。因為每個夜市營業星期不同,魏妙如甚至在現場以口訣「大大武花大武花」教新加坡民眾如何分辨哪天該去逛哪個夜市,道地程度讓人大吃一驚,魏妙如笑說自己真的很常回台南,台南已經像是她的第二個家鄉一樣熟悉。她也特別在現場獻唱台語歌曲《查某囡仔》,這首歌訴說著女生北漂工作打拼渴望愛情的故事,「我覺得跟我一開始從新加坡到台灣的心情很相似。」而也是因為當年魏妙如參加歌唱比賽時選唱了這首歌,向黃昺翔學習正確的台語發音,兩人才因此相熟最後成為了夫妻,「因為這首歌才能有機會認識到台南這麼可愛的地方,所以今天特別唱給大家聽!」而她也在現場大爆其實她與黃昺翔第一次約會地點就是在台南,她還清楚記得兩人騎著機車,在一天內狂跑了12個景點和美食店,在那之中她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義豐冬瓜茶,從此成為她的最愛,每次回台南都一定要去喝,「台南食物口味都甜甜的,我們新加坡也有很多人喜歡超甜的飲料像是Ice Milo、Milo Dinosaur,相信大家也會跟我一樣愛上台南的美食。」她還在現場推薦其他台南一定要吃的美食,像是鍋燒意麵、鱔魚意麵、牛肉湯、蒸肉圓、碗粿、蚵仔煎、安平豆花...等等,賣力為台南觀光宣傳,成為十足盡責的台南觀光大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40532/sm-50aeba81eb37849df8837d79c685577d.jpg)
探索東爪哇3/漆上糖果色的印尼瑪琅彩虹村 純樸村落體驗當地生活
做為印尼大學城的「瑪琅」,街道充滿著鮮明活力,氛圍也相對悠閒,而在當地有個十分出名的「彩虹村」(Kampung Warna Warni Jodipan),原本是河岸邊的貧民窟,據說在一些大學生推動改造下,將上百間房子漆上了繽紛色彩、增添視覺強烈的壁畫,搖身一變成為吸引各地旅客造訪的景點,也意外帶進觀光財。在彩虹村有許多視覺搶眼的大幅壁畫,吸引遊客拍照打卡。(圖/記者魏妤靜攝)彩虹村內有不少當地孩童面對遊客雖害羞也好奇,過橋後別急著參觀,在橋旁還有不錯的觀察點可拍攝火車途經的畫面。(圖/記者魏妤靜攝)採5,000印尼盾收費的這端雖然壁畫不像另一邊多且集中,但以鑰匙圈做為門票也很有記憶點。(圖/記者魏妤靜攝)讓人聯想到釜山甘川洞文化村與基隆正濱漁港的「彩虹村」,以橋為隔、採兩段式收費,一邊是10,000印尼盾、一邊是5,000印尼盾(折合新台幣分別約20元、10元)。記者先進入的那端收費較高,觀光客多集中於此、氛圍也比較歡騰,階梯上方或懸掛彩色雨傘、或吊掛表情逗趣的晴天娃娃,每個轉角都可能藏著風格不一的壁畫等待旅人探索,還有習慣了遊客的小貓會信步走過、翻肚呼嚕;過橋後,另一邊則更加靜謐與生活感,有趣的是這頭的入場門票與另一端採紙本票券不同,改為能自由選擇、有各種圖樣的鑰匙圈替代,旅人將其帶回家也可以作為旅途的難得紀念。Sego Tempong by Cak Uut餐廳的裝飾十分華麗,具有印尼傳統文化元素。(圖/記者魏妤靜攝)菜名為「Sego TempongParu」的牛肺飯沒有奇怪味道、富有彈性,敢吃辣的人一定要試試會讓人噴火的辣醬。(36,000印尼盾,折合新台幣約72元,圖/記者魏妤靜攝)如果喜歡有在地氛圍的餐廳,記者也推薦有不少當地人用餐、網路評價不俗的「Sego Tempong by Cak Uut」,整個空間相當繽紛,可見像是傳統服飾與舞劇元素的裝飾,還有不少懷舊風器皿碗盤。在店內會英語的店員推薦下嘗試招牌菜色,充滿彈性的牛肺飯(Sego Tempong Paru)與軟嫩濃郁的牛肉飯(Sego TempongKrengsengan)都相當美味,而且可以請店員將辣椒醬分開盛裝,避免自己對辣的接受度太低,屆時整盤菜餚都吃不了;另外也可試試像是印尼傳統甜品「煎蕊」的飲品「Es Dawet Beras」,會放入椰奶與用斑蘭葉等食用色素染色的綠粉條,滋味鹹鹹甜甜充滿味覺衝擊。虎面獅首孔雀舞的主舞者不只需要經驗也得具備體力,因為必須一人扛起整個巨大裝束。(圖/記者魏妤靜攝)在虎面獅首孔雀舞相關表演中,長相與氣質陰柔的騎士代表失去男子氣概的滿者伯夷騎兵。(圖/記者魏妤靜攝)伴隨舞蹈團的來到,難得到村莊的流動市集也會相應而來,可見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在各攤體驗畫畫與家家酒(如圖)等活動。(圖/記者魏妤靜攝)如果喜歡深入體驗當地人家生活,在台灣以打造半自助小眾團為重點的「九十路公車」,推出的印尼爪哇團行程中亦有獨家行程-在Kucur村過一晚。Kucur村是個以種植咖啡、橘子等為主的務農村落,旅人們會隨機入住當地人家中,品嘗天貝、甜醬油煎蛋等家常料理,幫助餵牛羊或參與農事,體驗以舀水取代沖水馬桶的如廁習慣。入住當晚亦能欣賞一場邀請周邊村莊舞蹈團表演的神靈舞蹈,例如記者當晚有幸觀賞到傳統的「虎面孔雀羽冠舞」(印尼語:Reog,舞者會穿戴有虎面圖紋的獅首,並綴飾有孔雀羽毛)。據了解,這是從15世紀便流傳至今的諷刺舞蹈,起源於東爪哇的波諾羅戈,獅首代表滿者伯夷帝國無能的國王Bra Kertabumi,而孔雀代表其寵愛的后妃,演出中間還會夾雜神靈附體的行為,每次表演舞蹈皆不相同,彼時居民與旅客都集中於廣場欣賞,共同度過魔幻一晚。入住Kucur村翌日會體驗當地日常農事,例如餵牛羊。(圖/記者魏妤靜攝)由Kucur村當地里長推動興建的聚會場所,雕刻頗具印尼文化特色。(圖/記者魏妤靜攝)DATA彩虹村地址:Jl. Ir. H. Juanda No.1a, RT.07/RW.02,Jodipan, Kec. Blimbing, Kota Malang, Jawa Timur開放時間:07:00~17:00SegoTempong by Cak Uut地址:Jl. Majapahit No.42, Kiduldalem, Kec.Klojen, Kota Malang, Jawa Timur營業時間:08:00~21:00,週五休備註:內用會酌收10%服務費九十路公車網址:https://ninetyroadtravel.com/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35587/sm-b5243be96b1c60f08cc585809a49daa1.jpg)
Le Labo 手繪藝術壁畫,現正現身台北松菸社區!同步推出水泥蠟燭系列新作!粉絲們準備衝!
Le Labo在台灣已經有10間店鋪了,這次回歸到他們的第一間店鋪—松菸形象店的咫尺之遙,與台灣在地藝術家首次合作,與杉木藝術的亭彣和Gabriel共同繪製了Le Labo 手繪藝術壁畫,就在舊公寓大樓的外牆,藝術家手繪出品牌工藝的熱愛。(圖/黃筱婷攝)到松菸社區,除了能到這拍照打卡感受藝術氛圍,Le Labo也同步推出松菸店才有的超熱賣水泥蠟燭系列新作。Le Labo大型水泥蠟燭 1200g - 檀香26 /18,000元;Le Labo中型水泥蠟燭127g - 苦橙葉21、降龍涎香17/2,500元(圖/品牌提供、黃筱婷攝)水泥香氛蠟燭系列在美國手工製造和手工注蠟,採用高劑量的香氛油、特定比例的混合蠟和天然纖維燭芯製成,當年推出1200g的超大尺寸受到許多喜愛蠟燭粉絲的歡迎,這次推出苦橙葉21*/降龍涎香17*兩個新香,從中型尺寸127g、大型尺寸1200g到迷你尺寸( 3x59.5g)通通有。Le Labo中型水泥蠟燭127g - 苦橙葉21*/降龍涎香17*/檀香26/乳香9 /2,500元(*新品)Le Labo大型水泥蠟燭 1200g - 檀香26 /18,000元;Le Labo迷你水泥蠟燭 3x59.5g – 檀香26 /3,650元。(水泥蠟燭全系列皆為形象店限定作品)(圖/品牌提供、黃筱婷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4402/sm-ada6a5d6c14480c3d050a35e233f46a1.jpg)
異國風話題新店1/挾義大利紅蝦評鑑主廚光環 「Reale義式餐廳」水管麵、台北限定菜必吃
近期異國風新餐廳一家又一家地開,有些背後帶有國際評鑑肯定,有的則是I型人或親子友善,無論是有聚餐需求或只想個人獨享,想嘗鮮的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話題新店。4月底插旗台北市仁愛圓環商圈的「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甫開幕便掀起討論,這是由在竹北走過13年、備受饕客推崇的「Piccola Enoteca彼刻義式餐酒館」主廚Boris黃慶德北上開設。彼刻曾連續兩年獲義大利美食權威「義大利紅蝦Gambero Rosso餐廳評鑑指南」二蝦肯定,也是台灣唯一一家連續於2020年及2021年獲紅蝦評鑑三酒瓶肯定的餐廳,不僅手工現做義大利麵、醃製肉品頗受好評,還有豐富多元的精選義大利酒單。而Reale目前多數承襲彼刻經典菜色,再搭配幾款台北限定菜,希望端出真材實料及不刻意炫技的義大利料理,也呼應店名「Reale」在義大利文中代表的「真實」之意。先煎後烤至7分熟的「跳進嘴裡」(前,價格約1,100~1,800元,依重量而定)鎖住香甜肉汁,左後為「豬背油」。(290元,圖/記者魏妤靜攝)「培根蛋大水管麵」鹹香濃郁的風味如一記重拳出擊,富有口感的自製義大利生麵內外包裹著均勻醬汁。(420元,圖/記者魏妤靜攝)「墨魚麵」取新鮮墨魚汁加入多種蔬菜、白酒熬製醬汁,再揉合杜蘭小麥粉製成麵條,整體除了以番茄辣醬調味,也加入大量煸香的東港櫻花蝦。(480元,圖/記者魏妤靜攝)出生於香港的主廚Boris曾於加拿大多倫多廚藝學校習藝,畢業後加入多倫多當時少數獲得拿坡里披薩協會AVPN認證的「Pizzeria Libretto」職人披薩餐廳,並受拔擢至主打羅馬菜的新義大利餐館「Enoteca Sociale」擔任主廚,尤愛羅馬菜以簡單食材直接呈現地方風土的特色。其拿手菜包括發想自羅馬老菜「義式小牛肉卷Saltimbocca」的「跳進嘴裡」,這也是新竹彼刻最受歡迎的招牌菜,主廚改以多汁富彈性的宜陽牧場噶瑪蘭黑豚戰斧製作,除了以鼠尾草賦予香草氣息,外層還以義大利生火腿包覆添味。必吃麵食首推「培根蛋大水管麵」,組成元素可簡單分為蛋、起司與培根,但材料皆經過嚴選,像是以蛋香濃郁的彰化桂園自然生態農場烏骨雞蛋製作蛋黃醬,及使用熟成的義大利山區知名羊奶乳酪pecorino cheese,透過其鹹度一方面替代鹽,一方面也增添奶香,再結合自製伊比利豬培根,帶來馥郁香氣與脆度;前菜則可試試遵循古法的「豬背油」(Lardo),義大利人從羅馬時代即發明取豬背脂肪以香料醃製風乾熟成的做法,也是最具特色的一款義式傳統Salumi(醃肉)。主廚選用西班牙伊比利豬背油,以海鹽、迷迭香醃製,歷經一個多月熟成,切薄片再搭佐法式長棍麵包,口感彷彿頂級奶油一般。「烤玫瑰鴨胸」選用彰化芳苑玫瑰鴨,以特殊切割法保留軟嫩多汁的口感,搭佐融合雞汁、鴨汁、橙汁與波特酒賦香的醬汁,透過酸香襯托肉味。(1,320元,圖/記者魏妤靜攝)「提拉米蘇」會以桌邊服務方式製作,撒上苦甜可可粉與馬茲卡彭起司一起品嘗,濃郁滑順。(350元,圖/記者魏妤靜攝)餐廳設有走入式酒窖,囊括義大利從南到北多達12個產區酒款,包含氣泡酒、紅酒、白酒等。(圖/記者魏妤靜攝)有別於新竹客群偏愛美國PRIME等級牛排口感,主廚注意到台北饕客較喜歡和牛風味,但因日本和牛油脂較多、不太適合用於製作義大利菜,因此選擇以澳洲和牛製作兩款台北限定前菜「和牛炸飯糰」、「托斯卡尼沙拉佐厚切牛舌」。前者源自西西里島最負盛名的街頭美食「炸飯糰」(Arancini),主廚以和牛加上豬肉、生火腿與番茄製成肉醬,再揉合莫札瑞拉起司捏成圓球酥炸;後者則取澳洲M9和牛的牛舌後段厚切,並以炙燒賦予煙燻香氣。餐後甜點可選擇「橄欖油冰淇淋」,其融入帶有青草與果香的「MACKE初榨冷壓橄欖油」,冰淇淋還可沾佐酸度清爽的巴薩米克醋享用;另外還有經典的「提拉米蘇」,以自製手指餅乾注入融合濃縮咖啡、咖啡酒、杏仁酒、香橙干邑甜酒的咖啡液浸泡,再加入馬茲卡彭起司與可可粉,濕潤化口、濃醇香甜。喜歡小酌一杯的人也不妨請專業侍酒師推薦,這裡提供單瓶價格550元起至2,000元的佐餐酒,也收藏了義大利酒最高等級DOCG認證的冥想酒(Meditation)及陳年佳釀,可以透過細膩餐酒搭配來一趟義大利風土之旅。主廚Boris不追求繁複花俏的擺盤與料理手法,堅持自製麵包、麵條、醃製培根、豬背油等,應台北饕客敲碗北上開店。(圖/記者魏妤靜攝)空間以木質調營造溫暖氛圍,並搭配黑白菱格復古地磚、暖黃壁燈及義大利人文地景壁畫,共有34席一般座位與包廂10席座位。(圖/記者魏妤靜攝)DATA電話:(02)2711-7500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91巷17號營業時間:11:30~14:30、17:30~22:30,週二休線上訂位:https://reurl.cc/3X5jOj備註:用餐酌收10%服務費、每位水資80元;歡慶開幕,即日起~5/31招待每位用餐客人welcomedrink乙杯※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