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保單
」 保單 壽險 保險 儲蓄險 保險局違法經營卡拉OK「逃漏稅破千萬」!高雄男拒繳、不甩禁奢令 下場慘了
高雄前鎮區一名黃姓男子逃漏稅補徵稅額及罰鍰共計1379萬餘元,竟堅持不繳,不甩禁奢令,甚至脫產,目前已被解送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規案,並向法院聲請管收3個月獲准。高雄分署表示,黃姓男子未依法律規定申請營業登記,卻自行從2007年5月22日起至2009年6月止,經營視聽歌唱業,違法營業之銷售額高達4575萬7856元,經移送機關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苓雅稽徵所查獲認定其逃漏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及綜合所得稅等,須補徵稅額及罰鍰共計1379萬餘元。高雄分署指出,經行政執行官調查發現義務人早已進行一連串脫產行為致執行無著,除陸續從自己名下或太太、未成年兒子帳戶中提領高額現金外,還投保多張壽險保單及經常從事信用卡高額消費,其刷卡金額動輒上萬元,顯見義務人實有能力履行卻蓄意不繳納稅款,甚至在核發禁奢命令後,仍無視命令之存在持續以信用卡進行高額消費,多次通知其到場說明財產狀況及資金流向,皆未到場,且此義務人離開高雄轉藏匿於新北市避不出面。高雄分署先向法院聲請拘提義務人獲准,嗣與新北分署合作執行跨區拘提,並由鐵路警察局板橋及左營分駐所人員協助戒護,多機關通力合作下順利拘提到案,並由高雄分署3名執行人員帶領義務人搭乘高鐵,順利將義務人從新北市解送高雄分署歸案。案經行政執行官詢問,黃姓男子仍空言狡辯,卻未能提出任何資料佐證,再加上義務人亦不願意提出合理之分期或清償計畫,行政執行官依法續向台灣高雄地方法院聲請管收,法官當庭裁定准予管收3個月,旋即由高雄分署執行人員解送管收所執行管收。高雄分署呼籲,民眾對各處分機關通知之稅單或罰單亦或是各執行分署之執行公文,切勿心存僥倖或置之不理,如收受時經濟狀況困難無力一次清償,亦應主動聯繫各機關洽詢分期事宜,如拒不繳納,除名下車輛、存款、薪水、不動產甚至壽險利益可能遭到強制執行外,任意處分或移轉名下資產,更可能遭受拘提、管收等強制處分,喪失人身自由,得不償失。
10年壽險到期前男心臟病猝死 因「這原因」家屬拿不到一毛錢
高雄尤姓男子透過母親投保10年期、240萬元的壽險,繳了9年後突然因心因性休克猝死。受益人叔叔事後要請領保險金時發現,該份保單已經停效,為此怒告保險公司。一審認定尤男母親有欠繳紀錄,判保險公司免賠。案經上訴,高雄高分院認為,尤男母親不但欠繳,還向業務員強調「不再續繳」,保單確實停效,仍判保險公司免賠,可上訴。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尤姓男子自2009年4月起,向某人壽保險公司投保「新定期100壽險、10年期」,保險金額為240萬元。尤男都是把每季5345元的保費交由母親,再由母親轉匯至黃姓女業務員的戶頭,由黃女繳給壽險公司。尤男連續9年多都繳費正常,但保單到期前2個月,尤男突然因心臟病發身亡。尤男的叔叔身為保單受益人,事後向保險公司請領保險金,才發現保險已在尤男身亡前「1個月」停效,而停效原因是因為「欠繳費用」。尤男叔叔追問尤男母親,尤母宣稱有把費用轉給黃女,並無逾期繳款的情況,懷疑是黃女侵占保險費,因此向黃女及該保險公司提告求償240萬元,另向黃女提告侵占。尤男母親強調,2018年有6次匯款紀錄,共匯款45000元給黃女,都是正常繳納保費。但黃女證稱,曾提醒尤男母親「尤男的壽險保單欠繳」,但尤男母親回「不要繳了」。而壽險公司表示,尤男最後的繳費紀錄是在2018年10月,因尤男逾期未繳納,公司便以該保單之保單價值準備金墊繳2018年10月份的保費與利息,墊繳後之保單價值準備金餘額,已不足墊繳該年11月份保費,才將該保單最近1次應繳日期即變更為該年11月,但尤男仍逾期未繳,該年12月以一般掛號將保險費繳款通知書寄到尤男住處後,仍未收到繳款,2019年1月起正式停效。侵占部分,檢方認定罪證不足,不起訴黃女。而一審法官查出,尤男還透過母親繳納另外2張保單,但尤男母親從2018年起就開始欠繳尤男的壽險保費,常年給付金額短少,並未正常繳款,導致該份保單停效,判保險公司免賠。尤男叔叔不服上訴,強調他們已繳交保費9年多,保險公司應以保單價值準備金自動墊繳應繳納保費,保單停效無理。高雄高分院法官清查,黃女都有確實將尤男母親轉帳的保費繳納相關保單費用,但尤男母親欠繳屬實,也未在收到催繳通知書30日內補繳,導致保單停效。保險契約中也明訂「契約停止效力後,要保人得在停效日起2年內,申請復效」,但要保人尤男已死亡,因此無申請復效之權利,最後仍判保險公司免賠,全案可上訴。
保單藏錢1/大法庭堵死壽險避債 台北地院執行案件暴增35%
台灣保險業蓬勃發展,投保率不斷創新高,國人平均每人持有2.6張保單,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2022年12月9日裁定,人壽保險已繳保費的準備金可做為強制執行標的,不料引發意外風暴。裁定出爐後,各地方法院收到聲請執行人壽保單案子如雪片飛來,其中以台北地院是最嚴重受災戶,因為全台灣21家保險公司中有19家位於台北地院轄區,2023年強制執行案件達20幾萬件,較2022年增加35%,讓法院民事執行處的書記官和執行人員叫苦連天,甚至醞釀離職。資深法官指出,法院長久以來的主流見解,就是認為保單的價值準備金不是要保人的財產,因此保險給付條件尚未構成時,保險公司當然也沒有錢付給要保人,執行機關也無權命令保險公司終止契約、償付解約金。2016年高等法院法律座談會就是採取這種見解。上述的法院主流見解,讓政府向保險公司「討債」時有9成敗訴。不少保險業務員在兜售保險商品時,常常以「保險藏錢」的概念,吸引大眾購買。還有一些欠稅大戶不願乖乖納稅,變賣不動產、並將存款提領一空,卻透過「藏富於保險」賴帳,花大把鈔票購買人壽保險。不過這些撇步自從大法庭裁定出爐後,買保險藏錢、避稅的方式都行不通了。壽險保單曾是富人藏錢避稅首選,現在成為債權人和稅捐機關鎖定執行的目標。(圖/報系資料照)雖然最高法院大法庭見解出爐後,讓債權人多了不少討債機會,可是以前不能執行的保單,累積了幾十年的債務問題,現在一股腦全部湧入第一線法院,也就是地方法院的民事執行處,如何處理就成了地院的大問題。以台北地院來說,2023年未結案件增加了7、8成,而且情形持續惡化中。北院為此設法新增民事執行處人力,並要求各科室檢視有無多餘空間,提供新增人力使用辦公。據了解,中華電信、台電曾因幾千元的欠費債權,就向法院主張執行保單,也有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認為,就算保單只能扣到幾千元,也該執行,如果地院執行處認為沒有執行必要,還會聲明異議。因此曾有地院主張對執行人壽保單的金額設立門檻,例如裁定幾萬元以下的保單不能執行,不過案子抗告到高等法院,高院卻以於法無據為由駁回,顯示在修法前,由地院透過裁定的方式設立門檻,目前並不可行。不過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時,要求執行法院裁量時,應審慎處理,賦與陳述意見機會,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關係人權益,為公平合理之衡量。言下之意,希望地院應顧及被保險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並考量債權人有無濫用情形。至於如何進行執行必要性與比例原則的操作,仍有賴具體的規則,與足夠的案例才能實現。
保單藏錢2/欠稅大戶沒法賴 電玩大亨、8億富翁被迫「割地賠款」
人壽險保單以往被視為富人避稅藏錢管道,不少欠稅大戶名下無財產,卻拿大把鈔票買壽險保單,就是看準法院對保單能否作為執行標的意見不一,不過2022年底,最高法院大法庭做出「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認定壽險保單可為執行標的,從此欠稅大戶少了一條避稅管道,壽險保單也成為稅捐機關和行政執行署獵稅目標。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和桃園分署轄下就有兩個欠稅大戶案例,兩人不但積欠稅金額合計達上億元,可是名下沒有財產,而且人早已出境,但卻有多張上千萬元的壽險保單,還向稅捐機關喊窮,直呼生活困難、沒錢繳稅!其中綽號「矮仔義」的林鐘義欠稅大戶,曾是新北市赫赫有名的電玩大亨,林鐘義在板橋地區經營「王爺」、「虎爺」等電子遊藝場而財源廣進,林鐘義之子林一帆2005年曾遭兩岸四地黑幫綁架勒贖1億港幣,家屬付出400萬美元贖金名噪一時,當時主導破案的台北縣警局刑警大隊長,就是現今警政署長黃明昭。林鐘義2011年積欠娛樂稅、綜所稅、營所稅5千多萬元,但只清償9萬多元,被發布「禁奢令」,限制他購買、租賃或使用一定金額以上的商品或服務等。後來林鐘義出境,即使裁定拘提管收對他也沒什麼用處。欠稅大戶名下財產常遭行政執行署查封拍賣,現在壽險保單成為稅捐機關獵稅重點。(圖/翻攝台北分署臉書)還好新北稅捐處發現,林鐘義名下購有累積高達近億元的保單,以人壽保險為主,也包括外幣保單和投資型保單,稅捐處因而提起民事訴訟求償,主張保單解約償付欠稅及遲延利息,林鐘義和保險公司則聲明異議。雙方2020年起纏訟3年,直到最高法院大法庭的裁定出爐,新北稅捐處才反敗為勝,林鐘義為避免保單被解約、失去投保利益,不但撤回上訴,並主動繳納欠繳的2358萬餘元稅款及執行費用88萬餘元。另一起欠稅大戶更離譜,8旬高齡的徐恒夫家庭年收入曾高達2千萬元,淨資產有8億元之譜,卻拒繳1100萬元的所得稅。行政執行署桃園分署發現他賣房子賺了1.1億元,隔年花上千萬元買了好幾張保單,國稅局先執行他在法國巴黎人壽保單,金額377萬元,徐恒夫則主張自己已高齡80歲,他和家人都依賴壽險契約的保障,主張強制扣押不合法,並對法國巴黎人壽提告。不過高等法院認為,徐投保時,家庭年平均收入2000萬元、淨資產8億元,就算保險契約終止,對徐氏夫婦基本生活影響甚微,因此判決敗訴,徐因未繳交上訴費用9萬5500元,2023年4月遭駁回上訴。國稅局還計畫繼續執行他在其他保險公司的保單。
保費衰退拼出路1/壽險業務員曝改賣「高保額」賺50%佣金 盼「類儲蓄險」重出江湖
保險業曾幾何時竟成為「總薪資衰退」第三高的慘業?今年壽險業整體、新契約與續年度保費收入成長通通不及格,連帶業務員獎金、佣金也縮水,一位36歲業務員透露,他改賣高保額保單才攢到佣金。「大量資金湧入台股,沒新錢進到壽險業,就是最大的挑戰!」保險高層告訴CTWANT記者,除期盼快點停止升息,更期待「類儲蓄保單」政策放寬,否則一些保障型保單也在賠,很怕未來壽險業封底,沒有出路了。主計處最新公布今年前8月全體受僱員工中,總薪資衰退最多的行業為基本金屬製造業(如鋼鐵)、不動產、金融與保險業,各衰退8.76%、5.65%、4.49%,這項數據,使昔日金融「鐵飯碗」招牌落漆。為何金融保險業的總薪資會出現如此大幅衰退?CTWANT調查,主要與保險業整體保費收入下滑,影響業務員的獎金、佣金有關。據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9月業績,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達1兆6,158億元,較去年度減少8.8%;其中新契約保費為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1兆999億元、年減4%。細看各險種,利變型壽險初年度保費減少20.9%,加上今年7月1日上路的投資型保單新制在投資標的、撥回機制、加值回饋等規定,9月整體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僅80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1.6%;而衰退最多為「年金險」新契約保費僅1,44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5.9%,傳統型年金險更是年減56%。壽險業的保費收入銳減,面臨空前經營挑戰。(圖/趙世勳攝)壽險業不僅因為台美匯率波動大,避險工具成本增高,上月就噴錢300億元有去無回,影響獲利,「銀行端的美元高利率定存搶錢,利變險的宣告利率能調高超過3.5%的很有限,賣不動,使得進來壽險業的『新錢』(指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減少。」「對利率敏感一點的保戶,頂多是會買美元外幣型保單。」保險業主管分析。CTWANT記者採訪到一位36歲、在大型壽險公司有11年資歷的業務員,他說,「大家都跑去買ETF,作美元定存,投資型保單沒有競爭力,有好一陣子我的獎金、佣金少了許多」「但我趕緊轉型,加強保障型保單的推廣,這些保單的首度年佣金超過50%,還是很高。」這名業務員繼續說,「這幾年公司獎勵業務員的政策都沒變,甚至在指定保單商品會加權」「不過,這對超級業務員、資深業務員的激勵會更加顯著」「如果只是做一般符合考核標準的業務員來說的話,就沒有很大的感覺。」他也以自己為例跟記者說,「這個月我賣了二張1年期定期身故壽險1千萬保額的保單,年繳保費2萬元,我首年度可以拿到的佣金就有1萬元,也就是50%。」「當業務員要做的長久,需要多結交年薪超過數百萬元產業人士,譬如說開公司老闆、企業二代、醫美診所醫生等,才比較有機會去推『高額保障』的壽險保單,佣金也高」。不過,在37.5萬名壽險業保險業務員中,能夠擁有高端資產客戶及快速轉型的業務員算是少數。在保單難賣、總薪資縮水情況下,壽險業者努力「留才」。CTWANT調查,包括安聯等多家壽險公司持續推出「百萬領袖創業計畫」,提供36個月培訓課程、24個月專案津貼等搶才福利。南山人壽自2020年起推出「百萬圓桌協會」MDRT專屬的學習獎助與榮譽制服,今年9月,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更親自率隊,與超過400位業務員移師新加坡舉行MDRT全球會議。壽險業今年登錄業務員已達37.5萬人,已是去年一整年登錄人數。(示意圖/新光人壽提供)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告訴CTWANT記者,「壽險公司一直都在推留才制度,福利只有更多沒有更少」,加上最新報考壽險業務員證照的20歲以下年輕人逾三千人,過半考生通過測試,最後到壽險公司登錄服務逾600人,「都是壽險業生力軍!」儘管,金融與保險業有意「加薪留才」占比達57.6%,居各行業之冠,但究竟明年產壽險業加薪幅度多少,八大公股銀10月備詢都表態會加薪,兆豐金(2886)24日董事會通過集團調薪4.5%,若再加考績升遷晉薪,明年整體加薪可望逾8%為歷年之最。「新錢沒有進到壽險業,就是最艱困挑戰!」保險公司高層說,「12月,各壽險公司董事會將討論通過明年度預算,期待金管會在年底前推出新政策,業者希望在監管同時協助發展市場。」產壽險界主管語重心長地說。在台美利差擴大、升息及台幣貶值等國際經濟局勢下,「大量資金都湧入台股真的好嗎?政策還是可以擺盪回來一些,可提供一些保守理財族多樣化商品選擇,例如類儲蓄險保單等」,「希望對試辦的新型保單,能放寬政策,不讓業者綁手綁腳!」保險業哀怨地訴苦,期盼早點停止升息。
人夫低收補助辦不過…全因妻這張保單 他扯「老婆是人彘」怒提離婚
台北一名人夫為了想申請低收入戶,竟扯老婆是人彘等,向法院訴請離婚。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顯見仍有維繫婚姻之意願及行為,因此駁回告訴,全案仍可上訴。判決書指出,人夫主張,老婆是人彘,施打完莫德納疫苗後出現終日昏睡及四肢無力的病態,衰弱到動不了,身上掛個餅都轉不了,需要他照顧;此外,雙方早於2012年簽好離婚協議書,為確保祖產不被詐騙集團用詐欺手段侵占,必須搬遷守護,另成新戶獨立生活。人夫表示,自認不是那麼細心的人,加上照顧妻子需要外傭協助,可是據實向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中低收入戶,均受絆於妻子壽險保單,不符合資格;他強調,離婚是為了取得低收補助,道義上不能跟妻子分割,自己有幫妻子的義務,請求法官判准離婚。人妻雖沒有出庭,但以書狀表示,「我不願意離婚,也不想破壞家庭完整,丈夫想離婚,只是想求得低收入戶補助。」法官審理後認為,人夫未舉證妻子罹有不治之惡疾,假設妻子真的是因接種而受害,亦非屬危害配偶健康,另外,本件訴訟原因,主要是人夫為申請低收入戶補助,顯見仍有維繫婚姻之意願及行為,因此駁回告訴,全案仍可上訴。
狂粉離婚不夠「保單受益人也填她」 22歲翹臀網美:奴隸樂意奉獻
英國22歲網美凡倫泰(Mercedes Valentine),因為身材火辣,擁有許多粉絲,一名狂粉為了她離婚,甚至將自己的壽險保單受益人填她。而凡倫泰笑稱,奴隸很樂意為她奉獻自己。據《EXPRESS》報導,凡倫泰在IG有超過20萬粉絲追蹤,而即使她沒有要求,粉絲也願意為她做任何事,原本學神經科學專業的她,加入成人網站OnlyFans,透過發獨家內容賺錢。凡倫泰表示,有奴隸把保單簽給她,「他為了我和妻子離婚,還紋了我的紋身,甚至在他的無名指上也紋,我沒有要求他做這些,他們很樂意為我奉獻自己,這很好。」從凡倫泰的頁面上可見,她還有願望清單,裡面有一長串她想買的物品,其中一個清單有60多種商品,從萬元的Prada帽子跟Xbox遊戲機。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會抖內,有些人透過留言和按讚來表達對凡倫泰的喜愛。從IG頁面可見,凡倫泰的照片清一色都走陽光火辣風,翹臀更是一覽無遺。許多粉絲紛紛留言「你穿著漂亮的比基尼,看起來很正」、「天啊,太棒了」、「真火辣」。凡倫泰補充,大家願意相信她,這是一件好事,但人們不認為她是一個正常人。據《每日郵報》報導,凡倫泰表示,她出生在一個醫師和律師的家庭,大家都希望她能走類似道路,但她有自己的想法,而這職業能養活自己,運動也能預防她15歲的疾病再復發,「我每月的收入約為 50000美元(約新台幣158萬元),比我的醫師父母收入總和還多。」
不保證紅利2/買分紅保單要比二個%數 保誠人壽這一項硬是「高」2成
在國內本土壽險公司消失逾十年的「分紅保單」重現江湖!「分紅保單滿六年後解約,沒法拿到優於銀行定存利息報酬,讓愛買儲蓄險保本的國人『不滿足』!」保險公司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富邦人壽在躉繳型、期繳型的終身壽險,增加保費收入,逆勢重推「分紅保單」,主要也是因為接軌IFRS 17與積極推動產品轉型等。考慮買最新推出的分紅保單之前,可以先了解以前該類保單的分紅表現。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對52歲謝氏夫婦,他們在13年前分別向中國人壽、富邦人壽各買了一張六年期、二十年期的分紅終身壽險保單,年繳保費各約5.7萬元,準備做為退休金。「中壽保單到期時,我們先打電話到公司問會領回多少元?想說應該會比總繳了約34.6萬保險費多些,沒想到還少了約2.4萬元。」(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皆約32.2萬元)「當時中壽也建議,若沒急需用到這筆資金,可先擱著不用領回,放愈久可以領愈多;迄今也13年了,這幾年給每年約給紅利4千多元,且有逐年增加一兩百元,累計以前未領計息儲存共逾4.1萬元。」謝太太並說,「我翻了保單,滿13年度可領回的保險金為37.3萬元,比總繳保費多了快3萬元。」再看他們向富邦人壽投保的分紅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預定利率為年利率2.25%,分配紅利盈餘率70%;迄今保費共繳了73多萬元,連續十二年每領1.25萬元生存保險金共15萬元,今年富邦通知還會加給1,118元的紅利增額/分享金增額。謝太太說,「我細看保單,載明今年解約金為42.2萬元,比我總繳保費扣掉已領生存保險金後的58萬元還少了16萬元,因此提前解約一定不划算。」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點出重返「分紅保單」市場,考量保戶風險性。(圖/報系資料照、CTWANT合成)「其實分紅保單就是類儲蓄險,保戶看重紅利與複利效果,保險公司則是透過收取大量保費,拿去市場找標得投資,賺取利差,再分享一些盈餘給保戶」,「這也是保險集中大眾資金去助人、自助的初衷,分紅保單的保費是需放進『專款專戶』專做投資,不能挪去做其他用途。」保險資深業務副總說。該資深副總分析,分紅保單為壽險公司在身故給付、解約金等傳統保證給付項目之外,還額外把死差益、費差益、利差益等紅利,依規定至少分紅70%給保戶,壽險公司最高只能拿30%。無論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與計算方式如何,一律載明「不保證每年分紅」,因此當分紅保單給的紅利愈少到沒有,漸漸失寵,本土保險公司也難再新推新商品。為何富邦人壽重返分紅保單市場?「它對客戶的風險介於利變型保單跟投資型保單之間,分紅保單的資產配置比較多在股票,保戶持有年期夠長的話,拿到的報酬率會多於利變型商品,報酬率的波動也不會像投資型商品那麼大。」富邦人壽執行副總董采苓向記者解釋。富邦人壽目前上市的四張分紅保單,有躉繳型長紅及三年期、六年期的年年分紅終身壽險,首先強調「不保證給付紅利」,「年度保單紅利也是在契約屆滿第2年起,每一保單週年日給」,但每年紅利金額不同,依當時宣告為準;終期保單紅利則是等到保單屆滿第5保單年度起,因身故、完全失能、保障期滿或終止契約時給付。「不保證有紅利,滿期要三、六年,保戶會願意等嗎?還不如去買高配息ETF、債券等,不會被綁很久。」一名保險業幹部語帶保留地說,「分紅保單適合願意長期投資,重視壽險保障、傳承的保戶。」以富邦人壽今年最新推出的四張終身壽險分紅保單來看,有台幣與美元計價兩種,分為躉繳型與3年期、6年期,「保證給付」皆有壽險保障的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補助費、失能保險金以及保戶屆滿110歲仍活著的「祝壽保險金」。紅利則為「不保證給付」,來自分紅保單的死差、費差及利差,其中以利差益為主要來源,也就是分紅保單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保單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之預定利率;紅利數值為假設不同投資報酬率,據了解業界多會以低分紅3.0%、中分紅5.5%、高分紅6.0%來預估,且通常保險公司會以「中分紅」為目標。因此,當這一家保險公司經營投資好不好,攸關分紅保單保戶能不能拿到紅利,除了看會達到「低分紅、中分紅、高分紅」哪一階段,還要了解保險公司允諾分享給保戶的紅利盈餘%數,依法規不能低於70%。據悉,目前英商保誠人壽即拿出「連續十年逾100%中分紅成績」,而中分紅投資報酬率4.5%,加上保費預定利率,依保誠人壽揭露平均保戶實質總報酬約2.91%;而且,保誠人壽允諾紅利盈餘分配給90%,富邦人壽則是依法令規範保戶可分配盈餘70%以上,並明訂於保單條款。也就是說,當民眾投保「分紅保單」且看重「可分享公司盈餘的紅利」時,便可多了解富邦、保誠人壽會將「分紅保單」的保費拿去做的投資績效,以及紅利分配率的計算方式。
顧寶明逝世1週年驚爆「爭產風波」 長女怒告「小7歲後母」私吞千萬遺產
資深藝人顧寶明去年3月離世,至今剛好滿週年,但他的長女顧乃玠及第3任妻子陳燕青卻為了上千萬遺產對簿公堂。據《鏡週刊》的調查,顧寶明去世後,顧乃玠在清查父親遺產後發現陳燕青竟在父親死後10天內,將他的存款、股票等約1100萬元資產,陸續轉進自己的帳戶。對此,後母卻堅稱財產是夫妻共有,但顧乃玠無法接受,已經正式控告後母親侵占、偽造文書。據《鏡週刊》的報導,顧寶明有3段婚姻,首先他在退伍後就與第1任妻子結婚,生下長女顧乃玠,婚姻只維持5年多;第2段婚姻與妻子生下兒子顧祐宗,仍以離婚收場。顧55歲時,娶了第3任妻子陳燕青,2人沒有子女,一起生活了約20年。知情人士A先生告訴《鏡週刊》,顧寶明逝世後,他的女兒向國稅局調閱父親的財產清冊,赫然發現顧的存款、保管箱、投資理財帳戶、上市櫃股票、短期票券、期貨、壽險保單、基金等,合計1000多萬元的資產,竟都在過世後10天內不翼而飛,全被移轉到陳燕青名下,她找上陳詢問,但陳燕青堅稱財產是夫妻共有,顧乃玠無法接受,去年10月委託律師對陳提出侵占、偽造文書等告訴。國稅局資料顯示,國稅局的資料顯示,顧寶明華南銀行的700萬元定存,在他過世後被解除,然後被分拆成100萬到200萬元不等的金額分次匯入陳燕青的新光銀行帳戶,加上原有的200多萬元活存,總共約1000萬元,在數日內遭到移轉。此外,其證券戶內原持有台積電等3檔股票也在顧過世後遭全數賣出,賣股所得一樣都匯入陳燕青的帳戶,且顧留下的人民幣約2萬元(約新台幣10萬元)現金也被懷疑同樣遭陳侵吞。至於全案是否涉及侵占、偽造文書等刑事責任,仍有待進一步查明。另一名知情人士B小姐透露,顧寶明的第3任妻子陳燕青實際上比顧小了33歲,2人結婚時,陳當時只有22歲。她表示,2人於2005年在華視附近的咖啡廳結識,認識2週後,陳便搬進顧的別墅同居,沒多久,顧就對外宣布結婚的消息。去年2月,顧因髖骨關節手術,每天都要到新店耕莘醫院復健,為方便就醫,與陳在醫院附近租屋同居。去年3月18日,顧寶明因身體不適,緊急到該醫院求診,但隔日清晨就因十二指腸潰瘍、失血過多,導致心肺衰竭猝逝。對此,顧寶明的兒女認為,陳燕青沒有好好照顧父親,可能也因此埋下爭執的導火線。另一名知情人士C先生透露,顧寶明過世後,陳燕青與顧乃玠還一度為了要由誰辦告別式的問題發生爭執,最後由熟悉演藝圈的顧乃玠負責處理。當時顧寶明的靈堂設在國寶會館,事後傳出,家屬為顧寶明辦頭七法會的時候,顧乃玠和陳不知為何發生衝突,甚至當著親友的面大打出手,旁人見狀趕緊拉開,事情才沒鬧大。
債券、外匯及接軌利多 黃天牧送壽險業三大禮
為了讓壽險業回穩,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送出兔年三禮,黃天牧3日在壽險公會春酒中透露,近期就會開放保險業從事附買回及附賣回交易標的,從國外公債擴及公司債,二是儘速檢討外匯準備金提存公式;三是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會對台股、不動產及公共建設給予在地化監理,黃天牧說:「目標是讓所有壽險公司努力後都能順利接軌。」壽險公會3日舉行理監事會及春酒,原訂副總統賴清德要到場給壽險業打氣,但因南投輔選行程,改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出席,鄭文燦說在公務人員等財產申報中,幾乎都可看見壽險保單,滲透率極高,亦代表壽險業安定社會、提供保障的力量。黃天牧則是送出鴻兔大展的三禮物,一是擴大開放保險業資金運用項目,附買回(RP)及附賣回(RS)標的,由公債擴及一定等級公司債,有助業者更靈活運用、調度現金、增加收益率等,這部分近期應就會宣布。二是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提存公式,在壽險公會遞出報告後,即會儘速檢討,壽險業者表示,初步建議就是提存上限由國外投資總額9.5%,改為未避險部位一年外匯風險值95%,目前約為7.65%;動用下限由前一年餘額20%,改為六個月強制提存金額總和;另外避險成本亦可增提或沖抵,以平均歷史避險成本(目前約1.4%)為基礎,避險成本變貴時,超過1.4%的部分,有25%可用外匯準備金沖抵,但避險成本低於1.4%時,減少的部分亦增提25%準備金。這部分黃天牧承諾會盡速檢討、評估可行性。三是2026年要接軌國際保險負債會計IFRS17及新清償能力指標ICS,黃天牧承諾會有在地化、本土化的監理,特別是台股、不動產與公共建設,務必讓所有壽險公司經過努力後都能順利接軌,不是讓大家過不了關。保險局長施瓊華亦承諾會跟壽險公會好好溝通,儘速拍板政策,讓壽險業者能有時間準備及因應。
利變保單之亂2/壽險大方發「升息紅利」 貴婦富商爭相領錢改買美元利變險
美國FED啟動升息後,台灣利變型保單同步大賣,但在金管會緊盯業者有無亂喊「宣告利率」下,各家反應不一。CTWANT記者調查,6月起,多數業者「凍漲」未調整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富邦、新光人壽7月間則調高200多張的宣告利率,「升息紅利回饋給保戶」;但也有業者反而調低多檔的宣告利率。金管會早在今年4月,就已裁罰台新人壽並停售1張利變保單,8月又再出手「記點」處罰13家壽險公司的12名簽署保單商品人員,以及連同業者在「未受罰」前自行下架的商品,共停售達21張利變型保單。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就強調,這一次對壽險公司違規行為的裁罰,並非要阻止業者調升宣告利率,而是期望透過裁罰提醒業者應記取經驗與教訓,清楚了解自身違規行為對公司財務與保戶權益影響,並確實改善,建立穩健之宣告利率政策。市場對官員此番話感覺有弦外之音,「只要符合規定,該升、該降的宣告利率,就是要做!」依壽險公會統計資料看來,2022年上半年壽險業有兩類保單保費收入呈正成長,一為「利變型壽險」新契約保費1,8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57%;另一是「傳統型壽險」(包含儲蓄型保單),也是因為有採取固定利率或自由分紅,今年1~6月的新契約保費249.2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1%。CTWANT調查,高資產端民眾在今年上半年期間,有將部分新台幣或美元現金轉買利變型美元保單,「很多人就是看準保險公司勢必會調升宣告利率!」一名銀行理專分享觀察的情況。所謂的利率變動型壽險保單,分外幣計價(以美元為主)及新台幣計價,包含壽險保障(身故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保費豁免附約等)與每年反應市場利率,收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業界又將此類保單分為理財型與保障型,「理財型」保單換算的年化複利率(IRR)較「保障型」的高,但在「壽險身故金保障」部分,「保障型」比較高。磊山保經御謙特許事業部業務總監吳柏增表示,受到美國升息所致,確實從2021年底起至金,許多保戶非常關切「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是否調升受惠。(圖/李蕙璇攝)磊山保經業務總監吳柏增說,「買利變型保單要看懂兩個『利率』,一個是『預定利率』,在保單上就會載明利率數字,是固定的,一個是保險公司官網每月1日公布的『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調整,兩個利率相減的幅度愈大,每年可領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也就愈高。」舉例來說,40歲民眾買了一張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保單商品,基本保險金額50萬美元,繳費年期為20年,年繳1.5萬美元保費,該保單預定利率為2%,假設前五年的宣告利率以3.30%計算,第五年度末可領到的「增值回饋分享金」為668元,第十年度末則為1.748元;若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的話,「增值回饋分享金」為零。因此,「保戶多會希望保險公司『宣告利率』要大於『預定利率』,差距愈大,獲得的固定收益更高。」另一名保險公司主管說,「這類保單有壽險保障與累計增加保險金額空間,隨著升息利率走升,加上美元升值,去年底就受到理財保守型民眾的青睞。」「本身有外幣需求的人,像是台商在中國做生意就會買人民幣計價的保單,或者是做為未來子女出國留學基金,就會買短年期像是6年期、10年期的美元計價利變型保單。」吳柏增說。「只是,金管會一直是引導鼓勵保險業者多推廣保障型商品,這幾個月也在調查與監督利變險的狀況,多數壽險業者不敢大幅度拉高宣告利率,買氣也稍微降溫一點。」另一名銀行理專說。購買「利變型保單」的保戶,可以從壽險公司的官網得知每張保單各年度的宣告利率。(示意圖/李蕙璇攝)
林智堅力捧沈慧虹接棒 遭踢爆財產申報有問題
新竹市長林智堅屬意副市長沈慧虹接棒,引發民進黨內強烈反彈,認為沈為無黨籍,且沈主打交通專業,但新竹市民近幾年最不滿意的就是交通問題,到時將成為對手打擊重點;媒體人黃揚明今(7)日揭露,沈慧虹多次財產申報過程,曾發生債務暴增、保單牽涉申報不實或隱匿可能,以及前夫名下轎車到底是受贈或買賣混肴不清等狀況。黃揚明調閱沈慧虹向監察院申報的財產資料後,發現沈已在2020年11月2日至2021年10月31日這段期間內完成離婚手續,這屬於私人事務;但他同時指出,比較麻煩的是,沈慧虹可能有申報不實的問題,應對外說清楚、講明白。黃揚明說,沈慧虹接任新竹市副市長後,2016年8月1日第一次申報資料顯示,她和前夫名下債務有3筆、總額230萬餘元,且夫妻二人無申報任何保單,但2017年11月1日第2次申報時,沈與前夫名下債務暴增至20筆、總額617萬餘元,重點在於20筆中有11筆的債務種類是「保單借款」,都是保德信人壽的各類保單借款,債務發生時間都在2008年至2014年間,但沈在2016年申報時,並未申報這些債務,且二人也從未在保險欄申報任何保單。「名下沒有保單,要如何用保單借款?」黃揚明質疑,沈慧虹當然可以說因為保單借款的時間點比較久遠,也許保單已經到期之類,只是偏偏在去年申報資料中,債務有一筆2020年7月7日新增的「終身壽險保單借款」,是沈當時還沒離婚的前夫所借貸,但去年申報資料同樣沒有保單,為何可以用保單借款?這消失的保單是否牽涉申報不實或隱匿?相信沈慧虹會對外界解釋清楚。黃揚明指出,根據法務部訂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表填表說明」第18點規定,應申報的「保險」指「儲蓄型壽險」、「投資型壽險」及「年金型保險」等保險契約類型,而沈慧虹申報保單借款備註欄的保單類型包括「終身壽險」和「癌症、住院醫療」等保單,是否包含在法務部定義的「儲蓄型壽險」範圍之內,沈也有必要對外解釋清楚。黃揚明提醒,根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12條規定,「有申報義務之人故意隱匿財產為不實之申報者,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他說,沈慧虹能否選市長,自己不知道,但財產申報這一關可能得先處理好,否則恐怕會成為未來對手陣營的箭靶。此外,黃揚明也揭露,沈慧虹前夫名下的TOYOTA轎車,在2016年申報時是以「受贈」名義取得,取得價值60萬元;2018年刊出的資料變成「買賣」取得,取得價值縮水成20萬元;2019年以後到去年,取得價值再縮水為10萬元,到底受贈還是買賣,取得價格為什麼一變再變?沈慧虹可能也要解釋一下。
未來快篩陽=確診? 國泰人壽無預警停售5保單
新冠肺炎疫情已對保險業造成「巨災」,傳出疫情指揮中心可能採取自篩陽性即確診的認定,國泰人壽4日中午緊急停售五張有承保「法定傳染病」的保單,即三倍醫靠、增實在、逸定安心、真好安心、溢起安心等,這些保單都是一旦確診法定傳染病就給付5,000到3萬元不等的一次性保險金。國壽表示,主要是疫情升溫且防疫政策轉變,保單未來承保風險過大,加上4月22日開始,壽險公司都已陸續停售法定傳染病相關保單,僅國壽一家獨力支撐,希望讓保戶依舊有保單可買,結果銷售量的確增加,部分保單從每天100多張,急增到2~3,000張以上,4日新保單緊急接檔,舊保單無預警在4日中午停售。先前單筆高額給付或住院加倍給付的壽險防疫保單,早已在4月22日前無預警停售,其他如南山人壽的日溢幸福、富邦人壽的享安打等也已在4月30日停售,壽險業者表示,尤其是一年期健康險,因為保費便宜,要停售的最後幾天,幾乎以每天上萬件的速度成長,不停將撐不住。由於先前金管會已協調產險公會及壽險公會,擴大解釋若確診居家照護,亦比照住院,理賠住院日額,近日確診人數已每天增加逾2萬人,即將逼近3萬人,產險及壽險保單理賠已預計會暴量;未來若自篩陽性即確診,恐怕承保風險遠超過保單設計時的風險,且保單理賠容易產生爭議,使得壽險公司緊急停售保單。國壽這次不僅停一年期健康險,連長年期、保費較貴的健康險亦一併停售,以免未來理賠風險過大。壽險業者表示,當初保單設計是以中重症住院的發生率來設計,但現在輕症或無症狀居家照護,已超出當初的風險評估,若再一直擴大解釋及理賠,股東將無法接受。國壽表示,預計接檔的新保單是附加條款,為COVID-19疫苗身故暨法定傳染病加護病房健康保險附加條款,保額10~100萬元,可附加在心安逸主約上,給付重症時的保額5%慰問金,及打疫苗後28天內仍確診的身故理賠金。
2026年兩種保單恐消失 改以「浮動利率、短期保單」取代
有需要,要買要趁早。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26日表示,2026年1月1日台灣即將接軌保險合約會計(IFRS17),屆時新台幣預定利率較高的壽險保單、長年期或終身型健康險,因為可能損及壽險公司獲利及淨值,理論上各公司將會降低保單保證利率、縮短承保天期。簡單來說,現在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可能還有1~1.5%,但新台幣10年期公債利率才0.5%上下,海外投資過多未來會依幣別風險可能要增資,所以壽險業者應該會調降新台幣保單預定利率,改以浮動的宣告利率因應,亦或是不再大量銷售長年期、終身型固定利率保單。健康險現在也多為終身險,理賠範圍包山包海,未來可能因為平均餘命延長、醫療技術進步,讓健康險損失率拉高,長年期健康險的保證風險,在接軌IFRS17後,都會反應在財報上,影響壽險公司的獲利或淨值,甚至可能會被要求增資。因此,2026年之後,新台幣長年期固定利率保單、長年期健康險極可能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浮動利率保單、一年期或短年期保單,對於高齡或弱體者投保需求,會再推出保費較高的弱體保單因應,所以保戶若有保障或資產累積需求,又想鎖住保險成本,可能要在2025年前「買滿買好」。林昭廷分析,2026年台灣要同步接軌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2.0,是極龐大的工程,壽險公司經營模式、投資及財報應會跟現在大不相同,除了高保證利率保單、長年期或終身健康險等保單會降低銷售比重外,風險性資產及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亦會大量減少。未來壽險公司賣股票、基金等獲利,不進損益表,而是放在股東權益的可分配盈餘項下,若不逐月揭露,則壽險公司將不必為了衝獲利,在股海中殺進殺出;同時風險性資產投資過多,恐會有增資壓力,一般投資金額會跟各壽險公司淨值相去不遠。如現行壽險公司投資股票、基金等遠逾新台幣3兆元,但壽險業10月底淨值只有2.6兆元,且IFRS17後保單負債也會隨利率變動,影響淨值,所以股票、基金勢必要減碼。
40萬大軍1/保險業務員可以賣基金了 利多消息恐引爆「洗單潮」
全台近40萬名壽險公司業務員,今年底可望賣起基金!這項好消息,在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幹部聽起來,卻是「踩雷警鈴」大響,「一旦未做好教育訓練,業務員易誤踩『保險洗單』紅線,還會引發保險糾紛。」為此,中華民國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10月4日發文呼籲立委與金管會,就「保戶與保險業務員各自權益與責任歸屬」先召開公聽會,討論好遊戲規則再上路。此一藏著「保險洗單」風險的消息,源自9月28日,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表示,由於有壽險公司建議及考量有利拓展投信基金銷售人員的任用管道,增進業務發展,「預定年底前修正《證券投資信託事業負責人與業務人員管理規則》,放寬投信業務人員的資格條件,開放壽險公司業務員也可以加賣基金。」目前壽險公司業務員取得投資型保單證照後,即可銷售自家公司連結基金的投資型保單,例如國泰人壽早在2007年即讓登錄在國壽、具有投信基金招攬資格的業務員銷售國泰投信系列基金;富邦與新光人壽也都已登錄為合格基金銷售單位的壽險公司。但在法規修改後,未來壽險業務員只要再加考「投信投顧法規測驗」,合格者便能單獨銷售公司代理的基金,比起現行銷售基金必須考取證券投資分析人員、投信顧業務員或高級業務員證照的規定,來得寬鬆。國泰人壽符合基金招攬資格的業務員,早在14年前就可以銷售國泰投信基金。(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也因此,登錄在22家壽險公司、總計38.7萬的業務員聞訊,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業務員除了可向民眾推銷產壽險保單、生前契約、信用卡之外,又多一項基金商品,可增加收入。憂的是,「賣投資型保單就已經包括一籃筐的基金,未來還可以單賣基金,保戶的預算就是那麼多,很怕(業務員)為了衝業績考核搞到解掉舊保單、買新商品『洗單』,況且到時那一檔基金虧損賠錢,誰負責?」二名保險界高階主管不約而同向記者表達震驚。保險業務聯合總工會理事長嚴慶龍說,「現在一年保險申訴案七、八千件,這樣雙重資格的保險業務員銷售過程,涉及保險與基金,說明過程提及的投資理財、保本、獲利等字眼,是否會造成其他爭議?與客戶產生糾紛時,如何認定責任歸屬?這不單是讓業務員多賣商品,為公司帶來業績管道,還牽涉許多管理層面,不能輕忽呀!」
民眾瘋買「防疫保單」9個月賣15萬張 保險局示警了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緊張,讓產險公司發行的「防疫保單」一夕爆紅,甚至還引發一陣「團購」熱潮。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21日指出,從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21日止,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銷售件數達14萬8,745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7,152萬元。金管會主秘陳開元提醒,民眾投保時要避免「犯罪行為、故意行為」,所有的保險理賠都會有「除外條款」,更不可用保單來獲利。台灣產物保險近期推出的「防疫神單」,因不看職業、不分年齡、不問體況,年繳保費500元,不必確診,只要收到疾管署「隔離通知書」就可以理賠10萬元,搭上近期桃園疫情爆發後,一夕爆紅。王麗惠指出,2020年3月起,產險開始出現第一張備查的防疫保單,截至2021年1月21日止,已有14家產險公司推出32張相關保單(含企業、個人保單)自2020年3月以來至2021年1月21日,投保件數達14萬8,745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7,152萬元。至於壽險公司較沒有這樣防疫專屬的商品。王麗惠解釋,主要是壽險保單的一般人身、醫療保險本來就有身故、醫療理賠,理賠範圍也含法定傳染病,所以本就有身故、醫療保障。台產這張防疫保單太熱銷,21日一度傳出要停售。王麗惠指出,各家保險公司會考量風險胃納,去調整銷售策略,若保險公司覺得風險太大,可以自己宣布下架。她強調,每張保單銷售前都要做風險控管,照保險法、條款約定,若承保時風險已發生(如:染疫或被隔離)就不會啟動理賠。王麗惠指出,該保單也有「除外條款」,像是「犯罪行為、故意行為」都不會理賠。還有「被保險人前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之地區」、「被保險人在本保險契約生效前已出境且於本保險契約生效後因入境中華民國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者。」、「依中華民國各政府機關命令限制或禁止特定區域之不特定人外出之封鎖措施」等情況也都不會理賠。所謂防疫保單,就是被保險人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時,保險公司會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保險金」。
這三張保單 業務員竟然賣贏銀行
今年前九月有三種保單是業務員賣贏銀行。據壽險公會19日公布,今年1到9月,保單複雜度相對較高的意外險與健康險(A&H),壽險公司業務員與保經代業務員共賣299億元,占所有A&H業績的98.7%,另外一款保單是個人年金,尤其是利變年金,今年前9月業務員銷售195億元,大勝銀行的114億元。今年前9月壽險新契約保費7,024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9.5%,其中銀行通路衰退幅度最大。銀行挾客戶金流賣保單,一向以壓倒性業績狂勝傳統業務員通路,但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客戶到銀行機率下降,再加上利率下降,下半年又要推動死亡保障門檻,銀行前9月賣保單業績衰退,據壽險公會統計,前9月近3,578億元,較去年同期少賣了近2千億元,衰退幅度達35%;而今年前9月銀行通路占所有新契約保費的50.9%左右,比去年同期的55.4%,比重下降。銀行今年前9月主要還是利變壽險銷售最佳,另外就是今年流行躉繳月配息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也是銀行的強項,據壽險公會統計,個人壽險部分,銀行銷售2,053億元,占率52%,即略高於壽險公司業務員加計傳統保經代的業績;另外在投資型保單上,前9月銀行賣約1,404億元,占率近6成,就明顯比業務員通路銷售量大,但主要差別在外商壽險的投資型保單,多以銀行為銷售通路。壽險公司業務員前9月貢獻業績2,783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24.6%,略小於整體新契約的衰退幅度,主要也是業務員轉攻分期繳保單,業績會比過去躉繳保費少,但佣金收入未必減少;其中壽險業務員前9月也銷售了1,507億元的個人壽險保單,投資型保單亦有758億元,國泰人壽的業務員即銷售不少投資型保單。更重要的是在A&H商品上,銀行通路根本沒有介入,都是業務員的天下,壽險公司業務員銷 售約249億元,占率82%,保經代則有近51億元,亦占近17%,且這類保單獎酬亦不低。另外在個人年金險上,也是業務員業績明顯高於銀行,壽險公司業務員有167億元左右,傳統保代28億元,合計占63%以上,主要是南山人壽、富邦人壽銷售量較大。
搶著躉繳也要買到 就這一種保單攻下壽險半壁江山
壽險保單進入銷售的全新戰局。因利率走低、新台幣走強,七成以上壽險公司8月銷售第一名均為美元保單,且多為躉繳、高宣告利率的美元保單,估計整體8月份的美元保單占比已攻下半壁江山,高達55~60%。壽險保單7月1日起全面改款,主要是責任準備金利率下調,新台幣降1碼(0.25百分比),美元降2碼,另增加死亡保障門檻,即依不同年齡應有一定的死亡保額。對於國人愛買的儲蓄險來說,就是內部報酬率(IRR)下降,再加上壽險業進入接軌保險會計IFRS17、新清償能力ICS2.0的戰備位置,經此調整,再大量用高利或高佣金吸金的業者,就會被金管會盯上。因此下半年壽險公司明顯「收歛」許多,7月份因有6月停售效應遞延保費,尚不明顯,更能真實反應下半年實際銷售情況的8月份,單月新契約保費僅約580億元,創下90個月來的新低,其中主要撐盤的保單,就是美元利變保單及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進一步分析主要壽險公司8月銷售第一名的傳統保單,幾乎都由美元利變保單掛帥,只有六家公司因為新契約保單的規模較小,8月第一名保單為失能險、房貸壽險,其餘16家非投資型業者的第一名保單,都是美元利變保單。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等大型壽險公司,都是躉繳、較高宣告利率,且多在銀行通路銷售的美元利變壽險或年金,宣告利率介於2.9~2.99%之間,第七年IRR大約是2.2~2.4%之間,相較於美元定存,美元利變保單對想累積資產保戶來說,仍是有一定的競爭力。除宣告利率較高外,新台幣相對強勢,對美元匯價約在29元附近,讓保戶更願意以美元投保,未來七年後若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回到30元,甚至31元,保戶還有匯兌利益可期待。不過這些躉繳美元利變保單銷量,明顯小於上半年,最熱賣的7月及8月一張保單約銷售36億元,其次約20億元,大部分都還在10億元上下,比過去單張保單一個月就可以賣40~50億元,力道明顯減弱。
台灣人愛儲蓄險!中華郵政固定利率壽險 新增契約保費64%奪冠
上半年各壽險公司新契約保費多衰退5~55%,但有家公司「異軍突起」,逆增64%,即只賣單純傳統壽險保單的中華郵政壽險部,以新契約保費140.87億元,排名第11,但卻是上半年成長最大的公司。據壽險公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4,712.92億元,同比衰退33.5%,6月雖出現微幅的停售效應,但單月新契約保費也僅935億元,並沒有如往年的停售業動輒上千億元的新契約保費,雖然比2020年5月增加276億多元的業績,增幅近42%,但若比起2019年6月仍是衰退7.8%,即停售效應並不如預期。由於2020年遭遇新冠肺炎,不僅各銷售通路要接觸客戶難度提高,更因為市場利率急降,保單宣告利率跟著降低,利變保單買氣也就跟著下滑,上半年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僅2,128.74億元,年減46.8%,利變年金也只有188億元,衰退近39%,且整體利變型保單(含萬能壽險)上半年新契約保費近2,321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49.25%,未如往年占率破五成。投資型保單也一度因3、4月資本市場波動,及2020年金管會對目標到期基金保單3月起有新規定,市場上幾乎無新的目標到期基金保單,另外銷售大戶南山人壽上半年仍在停售投資型保單,所以上半年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僅1,472億元,衰退29%以上,但仍是維持新契約保費占率三成以上。主要是多家壽險公司為了降低利率與投資負擔、同時滿足客戶資產增值需求,銷售主力或一部分主力是放在投資型保單,如國泰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安聯人壽、法國法黎人壽、安達人壽等,所以還是能維持投資型保單有一定的業績。而上半年成長力道最強的就是固定利率的傳統儲蓄險,如二到六年繳費終身還本壽險,因為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不斷下降,保戶想鎖住利率,因此這類保單去年開始就大賣,甚至有百億元保費是遞延到2020年入帳,上半年傳統壽險新契約保費645億元,比2019年同期成長49%以上,是上半年成長幅度最大的保單類型。中華郵政壽險部即主要銷售這種分年繳傳統壽險,在6月單月新契約保費甚至衝出38億元,可排名市場第九大,是中華郵政壽險部自壽險業競爭利變保單後,再重新擠入單月前十大的行列。而2020年健康險也因停售及保費可能調漲議題,上半年新契約保費214.2億元,亦比2019年同期成長11%以上,6月也銷售37.68億元。反觀意外險(即傷害險)則因為新冠肺炎,旅平險大衰退,2020年上半年新契約保費56.29億元,同比衰退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