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型
」 金控股 存股族 兆豐金 台新金 台股全台14家金控元月賺近540億 大摩:受惠新台幣重貶+股債資本利得
全台14家金控周四(15日)公布2024年元月財報,整體金控1月單月獲利合賺539億元,年增率達129.58%。其中富邦金稅後純益、每股盈餘穩居雙冠王,國泰金稅後純益年增逾4倍,14家金控中只有新光金(2888)唯一虧損。大摩對此表示,主要受益於外匯和資本利得、費用收入增加影響。大摩表示,全台14家金控2024年元月獲利合計539.15億元,主要得益於外匯和資本利得、費用收入增加影響。因美元升值,壽險業海外大筆美元資產,因此匯兌壓力大幅減輕。加上去年同期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期較低,以及新台幣元月重貶,帶動壽險型金控匯兌利益增加,以及股債實現資本利得。從營收來看,依序是富邦金、國泰金跟中信金,金額分別是140億元、94億元及88億元。每股盈餘只有富邦金率先突破1元,國泰金0.65元位居第二,中信金則以0.45元排第三名。第四五名以兆豐金、元大金以41.89億元及28.3億元拿下,每股盈餘0.3元及0.22元維持名次不變。從年成長來看,國泰金成長4.4倍奪冠,其次是開發金的3.43倍,中信金以2.5倍排第三名,主要都受惠旗下壽險業務;中信金以銀行為主體,但仍有台灣人壽。證券市場交易熱絡,也帶證券型金控如元大金亦有2倍獲利成長。官股金控以華南金的35%成長率較好,兆豐金去年表現好,因此今年元月僅成長了2.7%,玉山金亦只成長近3%,但是還是創歷史新高,14家金控不論成長幅度,通通有改善。新光金依舊是唯一出現虧損的金控,單月虧損22億元,較去年元月虧38億元收斂。公司解釋,提存外匯價格準備金加上新契約銷售年增七成,導致成本增加是虧損主要原因,但也有賣台股實現資本利得賺了數十億元美化帳。
台新新光金金併? 吳東亮:「2026年前不可能」
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日前攜手夫人彭雪芬在旺年會中,抽出最後加碼獎金200萬元,讓整場一萬多名員工氣氛High到最高點,摸彩總獎金突破千萬;面對今年降息可能帶來壽險業利多,業界議論台新與新光金(2888)合併案,吳東亮也已清楚公開地說「2026年之前不可能談合併」。其實,吳東亮在去年6月股東會中即強調合併案,首先須考量顧及台新金的股東權益,其次,即使符合金管會產金分離、金金分離的規定,重點還是在於提升股東權益這層面,這也就是新光金接下來對於新光人壽增資案的處理會走向哪一個方向,而新光金創辦人吳東進在7日春節過年前,透過媒體對吳東亮提出三問,尤其是對於吳東亮說到「新光人壽情況已經進到加護病房……」等說話,表示傷害到新光金控。台新金控2024年1月自結稅後淨利為19.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15元。台新銀行1月稅後淨利18.5億元,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成長17.8%;台新證券1月稅後淨利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主係本月營業日較去年同期多,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上升。台新人壽1月稅後淨利5.3億元,也較去年同期增加,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及匯兌利益影響。再看台新金控2023年自結稅後淨利146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01元,受到台新人壽台幣升值影響致兌換損失,造成獲利減少,累積每股盈餘EPS略低於前一年度EPS的1.04元。台新金控主要獲利引擎台新銀行去年累積稅後淨利為149.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台新證券則因證券市場指數上漲及公司操作績效提升,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及營業證券處分利益上升,全年稅後淨利15.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市場證券分析師雖看好2024年「壽險型金控」的股價有補漲空間,但對於銀行為主要獲利的金控,譬如說兆豐金、中信金、台新金、永豐金等也是認為可以多加關注。「台新長期關注數位服務這塊,現在還推出台新手付APP,讓手機變成刷卡機,不論是用實體信用卡、Apple pay、 Google wallet等感應支付,或是Line Pay、街口支付等掃碼錢包,台新準備以手付APP搶攻商家市場,期盼能挹注相關手續費等」一名多年鍾情存股「台新金」的投資人觀察說。另一名金融業者表示,「台新銀行現在透過手付APP,拓展到苦無信用卡收款工具的商家市場,讓店家不管是在店面內或是戶外擺攤販賣,都能使用手機接受各式支付,還可查詢交易記錄與即時退貨,讓商家處理每一筆交易,節省傳統刷卡機裝設成本」「商家刷卡機市場已經很緊繃,台新銀行此時切入找到一些店家的痛點,就是想辦法創造營收來源。」
金控股仍最愛2/存股族期待「報復性配息」? 這幾家被看好逾4% 公股行庫喜憂參半
每年元月金融存股族就特別忙碌,當14家金控獲利數據通通出爐,就得計算各家EPS累計,加上過去五年平均配發率,再一一估算各家今年可能的配息殖利率。由於去年金控股配息偏低,今年又有金管會鬆綁股利新政策,「期待金控股有一波報復性配息!」多位分析師及理財達人向CTWANT記者表示。今年1月6日,先是富邦金(2881)董座蔡明興提到「富邦金的股價委屈了!」「若隨著利息降低的話,金融股應該是有『補漲』表現情形才對。」不到二周,金管會就金控不得以「資本公積」配息政策,19日宣布鬆綁,若以資本公積配息後金控或子公司資本適足率仍合規,即可適用,增加配息彈性與空間。據此,去年領不到配息的金融存股族,今年眉開眼笑,期待「一波報復性配息潮」。CTWANT整理,2023年半年報觀察金控的資本適足率達120%之金控業者共10家,分別為華南、富邦、國泰、玉山、元大、台新、國票、永豐、第一與台灣金融控股。金管會在2024年1月19日宣布鬆綁金控股利新政策,圖為30日舉行新春記者會,中為主委黃天牧。(圖/報系資料)台新投顧副黃文清表示,各金控今年配息政策還不明朗,存股族仍須關注董總、法說會等釋出的訊息,尤其要注意「帳面上所稱的FVOCI 及覆蓋法FVTPL的股票投資、海外債債券部位評價」,這也是壽險型金控股等獲利表現影響最大之一。據投顧公司分析,富邦金2023年第4季淨值季增約666億元,增幅8.9%,推估其他權益虧損較第三季減少約680億元至虧損330億元,意謂除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回升,帶動未來潛在資本利得增加外,預估2023可分配盈餘約2850億元,2023每股現金股利 2~2.2 元。對此,蔡明興就曾說,「富邦金2023年盈餘比2022年好一些,希望今年的現金股利比去年更好,也會繼續配發股票股利」「富邦金的公積很多,公積免稅,我們會盡量都先用公積,因為累積的未分配盈餘、資本公積很大,應該有7000億元、8000億元,過去累積的很多都沒配,各種因素,法規的因素,一直累積下來。」至於國泰金,去年第四季淨值季增約1162億元,增幅17%,為金控同業最高,推估其他權益虧損亦減少約1240億元,預期2023年每股現金股利1.4~1.6 元。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為,2024年關注金融股的走向,他個人看好二類個股。(圖/報系資料)再看看銀行及證券為主的金控,去年第四季淨值平均增幅約5%,中信金、兆豐金其他權益改善各超過200億元、100億元,高於同業,加上2023獲利成長,預估 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配發現金股利各至少 1.2元、1.6元及1.2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超過4%,優於金控同業。理財達人Andyworld則表示,「中信金這次可風光了,全年度賺了560億元,不但大幅成長67%,更是超車國泰金控。」「中信金2023年的EPS達到2.82元,如果以過去配發率都接近5成來看,希望今年的配息可以更盛以往,讓股東們更為滿意。」「我從財政部預算書推估,各家在2024年配發的現金股息可能是兆豐金1.4元,第一金1元,合庫金1元,華南金0.65元,然而合庫金今年虧損,是否會減少配息?華南金相較於2022年成長,配息是否會追加?都需要繼續觀察。」至於四家官股金控當中,以兆豐金表現最好,Andyworld說,「合庫金因為海外虧損的關係,導致年成長受到影響,全年度EPS為1.17元,相較2022年呈現衰退19%。」「由於大多金控2023可分配盈餘回升,金管會的鬆綁新政策,對金控配發2023年現金股利影響有限。」一名金融業人士提醒,「未來若再發生其他權益大幅虧損,需提列特別盈餘公積恐造成可分配盈餘為0,這一點要多加留意法說會內容。」
金控股仍最愛1/存股族回心轉意?股民人數排行榜 竟是這一家居冠
對「金融股」存股族來說,2024年被視為「降息年」,CTWANT記者採訪多名理財達人、資深證券師與法人等,受訪者普遍看好接下來「壽險為主的大型金控股」,且優於銀行股,建議「空手者可考慮布局,想賺配息、價差需耐心等待『這一關鍵時刻』。」台股中的金融股,無一不受到美國FED利率政策影響,尤其2022年至2023年在美國暴力升息下,台灣金融業經歷海內外股債雙殺與防疫險、淨值縮水風暴,有產壽險引擎的大型金控無不受創,連帶拖累2023年要配發的2022年配息利率。依據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的整理,回顧2023年金控現金配息政策,儘管開發金沒有現金配息、殖利率是0,玉山金0.75%,國泰金2.04%,兆豐金3.43%等,但觀察一整年的各檔股民人數來看,「金融股」還是最有人氣。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啟動升息政策,到2023年7月一共宣布升息11次,累積升息21 碼(525bp),來到5.25%~5.50%區間,11 月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暫停升息)後,市場氛圍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樂觀預期2024年將降息三次,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也開始攀升,帶動金融債券型ETF量價雙漲,就連壽險公司也回頭買進債券。從ETF的規模與受益人數龐大來看,已為投資重要選項之一,也讓許多金融股存股族變心。(圖/方萬民攝)利息政策風向轉變,也重振金融股民信心。根據集保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股民最多的前20檔中,金融股佔了九檔,且都是金控股,依序為開發金、玉山金、中信金、國泰金、兆豐金、第一金、台新金、新光金與元大金;ETF則共有四檔,分別為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高股息、元大台灣50與復華台灣科技優息。依股市觀測站,14家金控在2023年第四季呈現淨值回升,全年大賺3653億元,較2022年增加近三成,僅有一家新光金(2888)呈現虧損,8家賺逾200億元大關,八成五的每股稅後盈餘EPS都有賺1元以上。以各家金控自結財報數據的EPS統計來看,2023年仍是富邦金最賺,EPS是4.81元,年增41.56%,其次為國泰金的3.24元、年增35.49%,接著依序為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第一金、永豐金、華南金、玉山金、合庫金、開發金、台新金、國票金與新光金。其中,前年身陷防疫險虧損風暴中的兆豐金,去年受惠升息及防疫險基期較低等利多,盈餘年增率81%排名第一;中信金則是受惠旗下銀行外匯利差大賺,年增率79%排名第二高,國票金成長55%拿下前三名;富邦金成長41%,玉山金成長38%,通通都成長。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資深證券分析師蔡明翰認為,投資台股仍是以電子股為主,金融股為輔。(圖/國泰金提供)而獲利衰退的金控有三家,新光金轉盈為虧,EPS是負0.48元,合庫金減少幅度達14.45%最多,台新金也減少1.75%。「兆豐金漲幅最大,新光金雖慘賠,但在存股族心中,他們仍是最愛的個股之一。」理財達人Andyworld表示,「可分出壽險、銀行陣營的區別」「幾家壽險型金控雖然沒有像2022年那樣慘烈,經歷2023年風風雨雨,一路走來也是顛簸,尤其新光金。」Andyworld說,從排行榜可以觀察到,新光金股價目前8.5元左右,還是有一群存股族支持。但他認為,新光金全年有七個月EPS為負數,僅12月以0.21元坐冠群雄,全年度的-0.48元比2022年0.11元還要低,衰退幅度達536%。「新光金股價不到10元,看似便宜,基本面不佳,股利上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我個人還是不會將資金放在這樣的投資標的上。」Andyworld說。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資深證券分析師蔡明翰則提醒存股族,「降息的時間點」攸關金融股價變化,「市場上是認為今年開始有三年是降息年,單以利率停止升息、降息的趨勢來看,是較有利於壽險型的大型金控股。」蔡明翰並說,「雖然大家原本預期3月開始降息,但看到FED不鬆口,且美國經濟表現強勁,我個人研判Q2會利多出盡反彈季度,但只是短期,台股以電子股為主,金融股為輔,為長期投資類股。」「壽險型與證券型的金控股,是我比較看好的。」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FED在今年1月底的利率會議維持不變,將視通膨、就業狀況討論降息及縮減 QT,「預期今年,壽險、證券營運動能均將受惠美國貨幣政策轉為寬鬆環境。」看樣子,像是國泰、富邦、中信、開發、台新、永豐、兆豐、新光與元大金等大型金控,仍是金融股焦點股。
存股族焦慮1/台股爆漲358點!兆豐金領頭起漲 金控保險股也跟著飛揚
雙十過後,14家金控今年前三季自結業績通通出爐,共7家累計EPS賺贏去年一整年,讓600萬金控存股族開心不已,沒想到19日就出現「噩耗」,金管會預告將限縮金控「動用老本」以公積金配息,讓存股族陷入集體焦慮。多位存股達人告訴CTWANT記者,「越來越不好預測配息了!」不過,1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再度維持利率不變,暫停升息,美股大漲,台股2日終場暴漲358.39點,收在16396.95點,三大法人同步買超214.29億元,金融類指數也跟漲,兆豐金(2886)更是領頭漲幅最高3.14%來到37.8元,也帶動台新、富邦、中信、國票、玉山、國泰等金控股價上揚。據各家金控與公開資訊觀測站,今年累計至9月的每股稅後盈餘EPS賺贏去年同期共有9家金控,以兆豐金EPS達1.92元,較去年0.98元增幅96%最為驚人,躍居榜首。其次為台新金(2887)前九月累計EPS的0.85元,較去年0.58元成長47%,拿下第二高;第三高則是中信金(2891),前九月累計的EPS為2.44元,比去年同期的1.85元成長32%。兆豐、台新、富邦、中信、玉山、國泰金等在2日股價,呈現上揚。(示意圖/侯世駿攝)其他家的EPS增幅成長在10~30%之間,還包括玉山金(2884)、華南金(2880)、國票金(2889)、元大金(2885)、永豐金(2890)、第一金(2892)共九家;其他五家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新光金(2888)、合庫金(5880)則是呈現減幅,又以新光金的-108%最大。每年雙十過後,金控公司自結九月及前三季獲利,金融存股社群或存股達人就進入忙碌的「做功課」時間,就14家金控獲利表現,以EPS和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來做隔年股息預測。今年金控繳出優於去年的漂亮成績單,廣大存股族欣喜,但很快被澆熄。「一看到新政策,我就想到買金控股的股民,會不會明年又要再失望一次?」存股族部落客Andyworld所說的,即金管會10月19日預告一項最新草案時發出警訊,攸關600萬存股族最關切的「配息政策」,「越來越不好預測配息了!」「這很明顯是衝著壽險型金控股來的!」多名理財達人分析說,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也坦言說,「不鼓勵金控拿資本公積配息!」由於2022年金控股受到聯準會暴力升息、股債雙殺、防疫險鉅額理賠等影響獲利表現,包括國泰金、合庫金動用「資本公積」做現金股利。存股理財達人小車認為,兆豐金目前股價偏高。(圖/黃鵬杰攝)國泰金以資本公積配發0.9元,合庫金配息0.5元中僅有0.12元來自盈餘分配,其餘來自資本公積;另合庫金與富邦金也都使用資本公積轉增資配發股票股利各0.5元。儘管金管會同意金控使用資本公積配息,銀行局顧及仍需維持一定財務穩健度,避免無下限用老本配息,因此19日預告訂定《金融控股公司以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發給股東現金相關規定》草案,最主要在配息後的「資本結構」上,法定盈餘公積需達實收資本額50%,即須至少超過股本一半以上,比銀行75%寬鬆,比公司法25%嚴格。同時,還須符合資本適足率、財務健全度、財務結構及槓桿度等共四道監管門檻才行,最快明年股東會即可適用。若符合金管會最新規定且獲核准的話,以各家金控公布的半年報資料,在首項的「資本結構」的規定,目前僅有富邦金一家達標。Andyworld跟CTWANT記者說,「今年大部分金控的獲利都不錯,對於明年的配息應該還會有彈性空間」,「投資人只要想成政府在幫忙監管公司,金控股是相對保守一些的族群,我個人還是會持續買進一些金控股的。」「中信金目前累計EPS是2.44元,已經超過去年同期約32%,今年的EPS很大機率會創新高來到3元左右」Andyworld進一步分享中信金,假設今年EPS為3元,根據過去五年盈餘分配率來說,大概45%~50%,明年配息金額可能落在1.35~1.5元之間,「目前股價約25元,換算殖利率5.4%~6%,「從殖利率角度來看,可以留意的個股。」同時,Andyworld也做好功課及對策。雖然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等的前九月EPS較去年同期是沒有成長,「但這三家,連同中信金、兆豐金、元大金與國票金等7家,都是今年前三季已賺贏去年一整年的金控。」存股達人小車則分享說,「2023年我比較沒有加買金融股」,「核心標的還是以銀行獲利為主的金控,華南金EPS雖很好,去年首度只配現金沒有股票股利,股利政策不明朗,我就比較保守看待」「兆豐金股價有些貴,現在多增持00878等ETF。」
存股族焦慮2/重壓金控股散戶變心!壽險型要等一等 國泰金仍在名單是這因
金控股還是存股族的心頭肉?今年多家金控面臨保單虧損及保費收入衰退下要增資,就連績優生兆豐金(2886)10月24日也通過增資3.5億新股,立馬引來理財達人陳重銘在臉書點名開轟,「過去大方發股利,沒錢了再來辦理現增?發股利給股東,再來跟股東要錢,錢又回到公司,不奇怪嗎?」引發網友熱議。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名原本重壓數百萬元在金融股的蔡小姐,她說,「我已經賣掉富邦金,國泰金還在等好一點股價」「第一金、兆豐金都是在好幾年前,20幾元買入的,會繼續放著」,「已經出脫過半的金融股,改買AI等電子股,比較有賺到價差,也把賺來的一些錢給兒子拿去練習買ETF。」蔡小姐打算出脫富邦金、國泰金,與這二家是壽險型金控股有關,「我這幾年一直關切壽險業要接軌IFRS17會計準則等政策,再加上防疫險的鉅額理賠,升息、債券利率等的變化影響,我就思考選金融股的初衷是看配息殖利率,那麼可以改買其他變因比較少的高息股,感覺比較單純點。」確實,光是看今年3月壽險業公告的2022年財報,其中有14家本國壽險公司總計虧損1兆1,111億元,帳上還高掛著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再看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前9月業績,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達1兆6,158億元,較去年度減少8.8%;其中新契約保費為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1兆999億元、年減4%。「保費新錢進不來,是壽險業艱困挑戰!」保險業者高層日前向CTWANT記者表示,期盼年底前相關保單險種放寬等政策出爐,給業者一條新出路。兆豐金董事會也在10月24日通過將增資3.5億新股,主要是挹注被防疫險拖累的兆豐產險。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認為,金管會此時出手監管配息來源政策,提醒投資人選股仍要著重基本獲利面。(圖/CTWAN資料照)此事引發理財達人陳重銘公開在臉書上質問兆豐金,有網友問他是否會繼續買進?他回答說「現在太貴了!」但對增資新股抽籤,網友問他要不要抽?他也很肯定回覆說「抽!」存股理財達人小車則就此跟CTWANT記者說,她也會去抽籤。為何玉山金等其他家金控增資未引起議論,起因是公民營金控對於盈餘股利政策的配發率兩極化,前者多是在8成以上,而像富邦、國泰、中信金等是在35%~50%之間,「其實我也不贊同玉山金的增資,去年EPS衰退,配股後再增資讓股本膨脹。」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提醒存股族與金控業,「莫忘初衷!」「金管會給金控業碰個軟釘子,讓業者不要太期待使用資本公積配息當常態,要好好去賺錢」,「操作金融股當存股標的,從基本獲利面來看,銀行股最為穩健,還有台新金較無受到債券影響,與玉山金都是偏重消費性金融服務,可以多加關注。」「至於壽險型金控,我個人認為,還是先等法說會公布債券投資狀況再議。」陳唯泰建議說。Andyworld則說,「壽險型金控股對我而言,偏向為『做價差』的選項」,尤其經過去年股債雙跌、防疫險影響,「更讓我確信用壽險型金控做價差操作較宜,若想存壽險型金控,買在過去歷史相對低點,可能更為安全」,他也以國泰金為例,現在就在十年線和五年線之間徘徊,若是有長期平均價位作為參考,可以觀察的個股。存股達人小車也是持壽險型金控做價差的看法。
中美貿易下的台股震盪不安 投資尋找資金避風港類股
美國9月ADP就業數據、ISM非製造業指數大幅高於預期,經濟數據表現強勁,Fed主席樂觀看待美國經濟前景,表示通膨正朝目標2%靠近及利率在政策收緊的路徑上可能超越中性水平。市場解讀官方可能進一步升息,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竄高並上升至2011年以來高點,資金面預期轉緊,國際股市隨之下挫。 中國上月外匯存底續降,十一長假後再次降準,對此後續仍不排除偏鬆貨幣政策基調恐加速資金外流,進而加大人民幣和美元的貶值壓力。國票投顧預期中國人民銀行還需仰賴外匯存底來緩和匯率波動,並推論在美國加息循環尚未結束前、中國外匯存底數據將持續面臨下修的壓力,人民幣恐難逃貶勢。中美貿易戰層面擴大、美債殖利率飆高,諸多利空襲擊,台股呈現恐慌性多殺多,並一度見到萬點之下,雖目前外在變數雖多,但考量資金面仍充裕且時值美台選前空窗期間,加以台幣31的整數關卡已見買盤基於預期心理進場作價,從而降低熱錢撤離壓力,而10月份美台企業財報法說又將上路,預期台股跌深尚有反彈機會,但趨勢已轉為空方掌控,故操作宜採取遇壓調節為主,待盤勢趨穩後再逢低擇優進場的策略。近期科技股受外資調節,股價頗為弱勢,但國票投顧認為跌深後買盤仍將優先進駐產業居龍頭地位,且技術領先的電子上游受惠華為新機推出和車用以及5G題材的類股。傳產方面,FED今年共將升息4碼,加上民民併題材利多,且殖利率保護下,預期金融股將成為資金避風港,銀行型金控將相對優於壽險型金控。此外,近期油價續走揚後,將接續帶動的後節能題材概念,包括電動車與電動腳踏車均有望重獲市場青睞。在中美貿易戰氛圍下,將引流台商回台買地擴廠增產,有利資產股表現,另一方面,雖原物料股受外資轉賣而有修正,不過中國將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基建原物料供需可望延續至2019年,且有殖利率保護,相對仍是穩健標的。
國際雖不穩,但資金面撐住台股 投資人拉回擇優布局
國際間貿易緊張升高之際,又有美國司法部強力介入調查推特、Facebook與谷歌等科技巨頭壟斷和內容審查問題,引發潛在加大監管的擔憂,此外,美國主要半導體公司美光、高通和英特爾來自中國的營收排名都居前,市場也悲觀美對中2000億商品加徵關稅後,恐再減弱市場需求並增加這些中國營收佔比高企業的營運成本,事件導致近期美國科技股走弱,NASDAQ由歷史高位回落。資金面來看,美8月非農報告表現正面引來資金收縮的預期,且9月27日 FOMC會議升息一碼幾乎成為共識,資金有回美意圖,而貿易戰的打擊面蔓延至貨幣間的戰爭,外債偏高且體質較弱的新興市場難以抵禦熱錢的撤出,加以空頭伺機狙擊,讓新興市場、南歐等國債市走空,包括土耳其、阿根廷、印尼、印度、南非等各國匯價也大幅貶值,投資人擔心一旦新興市場匯率崩盤,恐再重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風險情緒同樣反映在避險貨幣日圓的明顯走升。目前進入電子營運旺季,蘋果新機已發表,加上歐美銷售旺季,將可陸續刺激市場買氣,增添後續的企業營收,加以當前市場資金仍相當充沛,對當前台股仍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操作上,國票投顧認為亞馬遜股價能否持續上攻對台科技股有牽引作用,雖近期部分績優股遭受市場錯殺,不過待賣壓宣洩過後仍可伺機介入,現階段仍建議今年下半年營運成長動能強勁的光學鏡頭、半導體、聲學元件、軟板等產業個股。傳產方面,油價高檔整理,中國擴大基礎建設投資與環保限產執行加嚴的趨勢並無改變,預料今年第四季原物料報價仍佳,讓台塑四寶相對抗跌,資金輪動也至受惠中國禁廢政策的外銷中國的工紙,不過雖然水泥賣壓尚未結束,但股價再壓低後殖利率將拉高,預期可吸引長線買盤進駐。此外,考量資本市場波動越趨激烈,且於景氣循環後段,銀行型相對壽險型金控獲利來的更為穩健,加上民民併購議題,亦可趁修正時逢低承接。(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