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衝突
」加拿大錫克教領袖遭刺殺!杜魯道指控印度政府所為 2國外交衝突升溫
201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的錫克教領袖、卡利斯坦分離主義者尼賈爾(HardeepSingh Nijjar)長年遭新德里當局通緝。巧合的是,他也在今年6月18日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遭2名蒙面男子槍殺。如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當地時間18日正式指控印度政府為幕後黑手,加劇了印加2國的外交衝突。綜合CNN、BBC、《路透社》的報導,今年夏天,著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一座寺廟外遭到槍殺。這起事件徹底激怒了他的支持者,並加劇了世界各國的錫克教分離主義者與印度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7月初,錫克教徒分別在倫敦、墨爾本、舊金山和多倫多等城市走上街頭抗議印度政府,他們認為新德里當局應對尼賈爾的死負起責任。對此,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還曾強烈抨擊加拿大政府允許錫克教徒在示威活動中,諷刺「印度聖雄」甘地(Indira Gandhi)在1984年遭暗殺的行為。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在9月於新德里舉辦的G20峰會期間,針對加拿大當地的錫克教徒示威,向杜魯道表達強烈不滿。但如今,杜魯道卻在18日表示,根據加國政府收集的情報顯示,與印度政府有關的特工策劃並暗殺了尼賈爾。杜魯道還認為,加拿大並不是試圖「挑釁」印度或將局勢「升級」,只是「擺出事實」,「政府將追蹤證據,釐清這起謀殺案的責任歸屬。」加拿大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也為此推遲了代表團原定10月訪問印度的計畫,並暫停2國的貿易談判。加拿大外交部長喬莉(Mélanie Joly)則驅逐了1名印度外交官,指控該外交官是印度駐加拿大情報機構的負責人。但印度外交部則否認該項指控,稱其「荒謬」且具有政治動機,同時還指責加拿大窩藏恐怖分子,並同樣將1名加國的高級外交官驅逐出境。甚至在20日警告其公民不要前往加拿大部分地區,「該國的仇恨犯罪、宗派暴力和反印度活動急劇升溫,因此建議印度國民避免前往曾經發生此類事件的地區和潛在場所。」回顧歷史,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其在1799年至1849年間,曾在該地區建立過錫克帝國(Sikh Empire)。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錫克教徒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試圖重新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人主權國家。一直到1984年6月,印度政府發動藍星行動後,錫克教民兵武裝才遭到瓦解。現今大部分錫克教徒都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而加拿大則是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錫克教僑民所在地。近年來,越來越多僑民支持卡利斯坦運動,而尼賈爾就是其中1位著名的領袖。
9月國際衝突緊張「四腳督選情被點名」 占星師警告:天災重創經濟
時序來到9月,台灣吠陀占星權威李靜唯就分析,這個月要注意國際間政治和外交衝突局勢,其中也包含台灣的四腳督選情,要留意民眾的需求,再推動政策。另外,也要注意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可能會重創民生經濟。李靜唯今(1日)在臉書提醒,9月4日金星在巨蟹座恢復順行,會更重視家庭和情感問題。對政府來說是重要信號,因為社會中情感波動和人民的情緒狀態,都代表政治風向,需要敏銳感知和回應這些情感挑戰,以便更理解人民的需求,進而推動更真實、親民和關懷的政策。此外,股市金融和不動產也可能傳出短暫好消息或新政策。接著,9月5日木星開始在牡羊座逆行,由於木星是吠陀占星最大吉星,象徵幸運和財富,逆行時會觸發人們對未來規劃和目標的重新審視,要注意國際間的交流合作、貿易協議等計畫,可能被迫停滯或調整。不只如此,由於木星受到羅喉的影響,逆行時也會導致地緣政治陷入僵局,並加大貧富差距,末法時代所有跟宗教或身心靈有關的領域也會亂象叢生。台灣吠陀占星權威李靜唯分析9月運勢。(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到了9月16日,水星於獅子座開始順行,各國政府會更積極宣傳自己的政策立場,以加強國家影響力,但也可能導致國際間政治領域和外交衝突局勢緊張,包括台灣四腳督選情,容易讓民眾霧裡看花,一團混亂。然而,9月18日太陽進入處女座與火星合相,各國政府勞資之間可能出現激烈的動盪和衝突,尤其在極權或產業結構不穩定的國家,不僅失業率居高不下,還可能面臨軍隊或人民的叛變或抗議,尤其要注意政治軍事領袖的意外災難及服務業醫療業受到重創。天災部份,9月上旬要防範極端天候造成的現象,包括洪水、暴雨、土石流和野火肆虐,尤其是中國和歐美等國家,特別要注意大停電及乾旱影響民生需求及交通運輸災難;9月下旬更要提防太陽火星合相造成「火氣沖天」,除了地震、森林野火及大型機構廠房,須小心火燭,俄烏戰爭戰火未平,某些國家三陽疫情可能再創高峰,造成醫療資源嚴重匱乏,人民對國家的不滿及怨念也會達到頂點。◎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白宮試圖和緩「美中外交衝突」 副國務卿:努力與北京維持溝通管道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於美東時間15日表示,即便美中因「中國氣球事件」發生嫌隙,華盛頓仍會努力維持與北京的溝通管道。據DAWN援引《法新社》的報導,雪蔓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Institution)發表演說時指出,儘管白宮因「中國氣球事件」取消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本月的訪中行程,但美中兩大國「從未停止溝通並試圖相互理解」。雪蔓補充:「美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維持與中國的溝通管道,如此才能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間的競爭。我們看不出任何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可能,我相信外交力量可以防止戰略誤判,並進一步避免衝突。」至於美國對華鷹派不斷鼓吹美國經濟應與中國脫鉤的論調,雪蔓則聲稱:「我們不討論任何領域的脫鉤,但降低關鍵供應鏈中的風險是有必要的。」不過,她表示,美國在香港、西藏和新疆的人權問題,以及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與「威脅行徑」等議題上仍保持堅定立場。與此同時,雪蔓拒絕透漏布林肯出席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時,是否會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見面的問題。但她指出,布林肯的訪中行程只是延後,並非取消,「我們希望重新安排相關會談。」
「中國氣球事件」疑點重重 3大QA一次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原訂5日訪問中國。但2日在蒙大拿州上空發現的「中國氣球」卻掀起美國政壇與民間的強烈反彈,導致布林肯的訪中行程被無限期推遲。對此,北京則表示,該氣球屬民用性質,係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美國國土,但華盛頓和美媒卻將其定調為「間諜氣球」,雙方各說各話,儼然已引爆新一波美中外交衝突。疑點1:氣球真的有被人為操控?據BBC的報導,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瑪麗娜米隆(Marina Miron)聲稱,「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她說,「他們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以搭乘不同氣流,去往不同方向。中方還可以讓它定點逗留,以搜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此說法影射中國氣球透過人為操控,在蒙大拿州上空定點逗留,以監測美軍位於該地的陸基核武設施。不過,我國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指出,「正常情況,中緯度高空的西風很強,氣球可能在2天內就飄離美國本土。這幾天剛好遇上我們介紹的『平流層暖變』,高空西風帶位置明顯偏移,美國上空變成一個弱風帶,要一直到美國東北,快要出海前才會遇到強風。」也就是說,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而透過圖示的比對也能理解,中國氣球的飄流軌跡符合1920年代,由日本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Wasaburo Oishi)發現的行星尺度大氣環流「高速氣流」(Jet Stream)的軌跡。疑點2:美加軍方1月底就發現氣球?為重大國安危機?北美防空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在一場閉門簡報會中聲稱,軍方在美東時間2月2日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刊登中國氣球的報導以前,沒有偵測到中國氣球的威脅,是情報部門事後通知軍方,他們才認知到相關國安風險,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形容為「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但據《彭博社》和《紐時》的報導,由美加兩國共同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其實早在1月28日就偵測到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阿拉斯加州領空,但美軍當時並未將其視為威脅,而該氣球也在1月30日順著氣流進入加拿大領空,加國軍方同樣未將其視為威脅。且《華盛頓郵報》也指出,拜登政府掌握的情資顯示,中國高空氣球曾在川普政府任內已3度侵入美國領空,本次的「中國氣球事件」並非首例。倘若這顆中國氣球真的如BBC等外媒所言具備偵查能力、能夠監控核武設施,又是類似「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美加軍方卻都未能在前3次的入侵中認知到威脅,也未在中國氣球進入領空的第一時間,也就是1月28日立即反應,甚至提前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州將其擊落,屬實嚴重失職,影響國安程度遠比中國氣球本身更具威脅。疑點3:「中國氣球事件」適逢「布林肯訪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聲稱:「每逢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對照此次布林肯釋出訪中消息後,拜登政府從1月就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施壓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則在2月2日達成協議,菲國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圖/中國外交部官網)沒想到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中國政府對布林肯的造訪消息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表現出不歡迎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1月31日直言,美方「不能一邊談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而此時正好發生「中國氣球事件」,對拜登政府而言,不失為一種解套。
我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運作 陸降級外交關係:蠻橫又器小
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運作,引發大陸與立陶宛與外交衝突,大陸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對此,外交部表示,中國政府此舉只凸顯偌大強國既蠻橫又器小,「甚是可笑,卻不值一評」。大陸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立陶宛前總理思科威爾內里受訪時表示,台灣代表處順利設立,實際上就意味立陶宛將會與中國斷交。崔靜麟。(圖/外交部提供)外交部副發言人崔靜麟表示,立陶宛堅定捍衛其主權決策及自由民主價值令人敬佩。立國跟台灣也是理念契合的友好夥伴,雙方也持續不斷加強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他說,我國在立陶宛新設置代表處並掛牌運作,主要目的即在拓展彼此於經貿、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互惠互利,並持續深化人民的交流與情誼。相信透過台立雙方共同努力,兩國友誼會更強健,並一起為國際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貢獻。至於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自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崔靜麟表示,其實這是自我炮製並強加於人的手段,目的在於併吞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和我國互不隸屬,我國事實存在國際社會,政府在領土範圍行使排他性管轄權,這是台海現狀,也是事實。外交部強調,我國和其他國家,尤其民主國家,有密切而友好的關係,沒有因為中國政府要求或生氣而停止。中國政府為了要求台灣與立陶宛停止交流合作,甚至對立國採取外交關係降級措施,只凸顯諾大強國既蠻橫又器小,甚是可笑,卻不值一評。
19年來最嚴重外交衝突 土耳其總統指示驅逐歐美10國大使
由於歐美等10個國家的大使,聯名上書要求土耳其當局釋放遭到關押的慈善家卡瓦拉(Osman Kavala),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下令土耳其外交部驅逐這些國家的大使,同時將他們列入國家的「不受歡迎人物」名單中。根據《BBC》報導指出,事件起因是源自於土耳其64歲慈善家卡瓦拉,他被指控於2013年資助土耳其境內各地的示威抗議,以及涉嫌在2016年參與一場未遂的政變,而即便卡瓦拉本人一直都否認這些指控,但他還是在2017年被土耳其當局逮捕,並且居留至今。雖然他曾於2020年獲釋,但他幾乎在出獄的同時,再度遭到土耳其當局逮捕。為此,美國、德國、丹麥、芬蘭、法國、荷蘭、瑞典、加拿大、挪威和紐西蘭大使於18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土耳其當局公正迅速的審理卡瓦拉案,同時盡快地釋放卡瓦拉。歐洲主要人權監督單位歐洲委員會也對土耳其當局發出最後警告,要求土耳其當局依照歐洲人權法院的裁決,釋放卡瓦拉。聯合聲明出爐後,土耳其外交部曾於19日召見這些大使,並且當面抗議他們對卡瓦拉案不負責任的聯合聲明。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則於23日發表聲明,內容中表示「我向我們的外交部長下命令,同時說明必須執行的內容,他必須立即宣布這10位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他也補充說明「各國使節如果想待在土耳其,那就要了解土耳其,否則就要離開土耳其」。目前土耳其外交部尚未對這些國家的大使館下達命令,而美國大使館、白宮、美國國務院也尚未針對此事發表評論。而由於遭點名驅逐的10國大使中,有7個是土耳其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邦的大使,屆時如果真的驅逐這些大使,將會是艾爾段掌權19年來,與歐美國家最嚴重的外交衝突。
陸直指我外交人員先動手 馬英九強硬反駁:當家的不會鬧事
中國外館人員10月8日硬闖我國駐斐濟代表處的國慶酒會,打傷我外交人員;但遭大陸否認,反控先動手的是我國代表處人員。前總統馬英九晚間出席活動受訪時,抨擊中國不應在外交使用暴力,我方應予以譴責;至於中方反控我方先動手,馬英九說,我國自己辦國慶,先動手的可能性不大,「當家自己不會鬧事的」。馬英九今晚出席奔騰講堂「美豬『萊』不『萊』,誰說了算?」演講活動前受訪。他說,這是非常令人震驚的暴力事件,不管怎麼說,在外交的場合使用暴力就是不應該,我方應該予以譴責。對於民進黨批評中國「戰狼外交」實際是「流氓外交」,馬英九表示,不管他(中國)用什麼名義,應該用和平、優雅方式推動的工作居然打人,這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對於中方事後指是我方先動手打人?馬英九說,希望斐濟當局能夠調查清楚,但就正常情況來講,我們先動手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是我們自己辦國慶,「當家自己不會鬧事的」。
中美外交衝突升級!互關領館影響不小 台海恐爆發武裝衝突
中美外交衝突升級,大陸外交部24日上午針對美國要求大陸關閉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一事做出回應,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與運行許可,並要求停止一切業務與活動。根據大陸官媒《環球時報》專訪多位學者,其中,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分析,「中美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且可能由一件小事引發,衝突地點將可能在台海、南海」。大陸外交部24日發表聲明稱,「美方21日單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士頓總領事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及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嚴重破壞中美關係。中方上述舉措是對美方無理行徑的正當和必要反應,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符合外交慣例」。根據《環時》訪問到復旦大學美國問題專家沈逸表示,大陸這次關閉成都領館的舉動,是向川普政府傳遞出「大陸無意主動破壞中美關係,但對於美國的出格舉動,北京一定會堅決反制」。沈逸認為,互相關閉領館和驅逐外交人員,是大國戰略博弈的常規手段。歷史上有過很多先例,中美之前也發生過外交領域更嚴重的事件,即直接降級外交關係,這比驅逐外交人員更嚴重。互相關閉領館和驅逐外交人員會導致兩國外交間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成本,也會導致各種不確定性陡升,但也可能最終僅停留在「吐口水」的層面。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選擇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作為反制目標,傳遞出習近平仍致力於「管控中美分歧」的信號。根據大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指出,在美國的所有駐大陸領館中,成都總領館的業務量和面對區域是相對較少的,且其涉及地區的美國公民和企業相對有限。至於關閉領館的舉動將對兩國關係有何影響?美國媒體已開始討論「大陸駐舊金山領館是否也會被要求關閉」,輿論認為,中美緊張局勢不排除進一步升級的可能。尤其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中美間出現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比以往增大」。包括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表示,「中美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他判斷衝突可能發生在南海或台海地區,很可能由小事引發,但摩擦可能很快升級。他警告,必須避免這樣的重大風險,否則將對全人類造成災難性打擊。
石垣市9日表決釣魚台列嶼改名 我外交部重申台擁有釣魚臺主權
究竟誰有釣魚台列嶼主權,一直以來都是台灣、中國大陸、日本三方的重大爭議,也多次引起外交衝突,而在日本國內對釣魚台列嶼有管轄權的石垣市宣布,要在9日表決是否更改當地的行政地名字號,可能再次出現外交爭議。根據《沖繩時報》報導,為了簡化行政程序,石垣市將在9日的市議會上表決,是否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地名字號,從原本的「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希望藉此避免日本人在申請時,不小心登記到「登野城」上,若順利通過表決,預計會在10月1日正式改名。不過日本石垣市的這個行動,可能會引起中、日、台三方之間衝突,畢竟事關經濟海域大小,這個難題可能還會持續一陣子。外交部稍早則回應,嚴正重申釣魚臺列嶼是我國固有領土,毋庸置疑;我國擁有釣魚臺列嶼主權的事實,不會因為任何國家將該列嶼改名而有任何改變,並於第一時間,從臺北、東京兩地向日方瞭解,同時表達關切指出,日方對釣魚臺列嶼的片面舉動,並無助於區域安全與穩定,盼日方審慎處理。外交部強調,我國政府一貫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避免以單方行為升高緊張情勢,共同維持區域和平穩定,在此也呼籲日方秉持和平理性態度自我節制。我國政府一向重視釣魚臺列嶼及其周邊水域的情勢發展,今後仍將持續關注並及時採取必要作為,捍衛我國主權及漁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