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長
」 外交部 林佳龍 川普 以色列 賴清德![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93766/sm-d2a21125e7fe43ec481195e69846ba05.jpg)
扛不住美國壓力 巴拿馬總統宣布:不續簽中國一帶一路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Raúl Mulino)在2日對外表示,在美國的要求下,巴拿馬將不會續簽與中國(China)的「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協議,甚至暗示可能提前終止。根據《CNN》報導指出,穆利諾同時強調,巴拿馬運河的主權不容討論,並提到已在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會面時,向美方清楚說明對此問題的立場。穆利諾表示,希望透過這次訪問能建立新的雙邊關係,爭取更多美國投資,尤其是基礎建設方面的合作。美國國務院(US State Department)也發布會面摘要,當中提及盧比歐向穆利諾和巴拿馬外交部長馬丁內斯阿查(Javier Martínez-Acha)明確表示,美國對中國試圖「控制」運河的疑慮加劇,如果影響到航道中立或運營安全,依據1977年條約,美方有權採取必要措施。據了解,該條約讓美國在移交運河管理權給巴拿馬之後,仍保留在運河營運受到干擾時得以介入的權利。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多次公開表示,想讓美方重新取得這條對全球貿易至關重要的水道,但穆利諾屢次堅稱,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無可動搖。穆利諾表示,巴拿馬當局目前正審計一家與中國相關的碼頭營運公司,該公司隸屬於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其港口部門在全世界多國擁有多座港口,包括英國、澳洲和加拿大等盟國。穆利諾強調,一旦審計有結果,政府將依法律結論採取必要行動。他同時否認巴拿馬會讓外國勢力染指運河附近設施的營運,重申必須維持對航道的主導權。在移民問題上,穆利諾表示,巴美雙方也討論了「擴大移民遣返包機計畫」,試圖在美方資助下,藉巴拿馬作為轉送站,把無合法居留依據的外國人遣返回原籍國。穆利諾表示,只要美國承擔所有費用,巴拿馬願意協助進行這項措施,而被遣返的人可能來自委內瑞拉(Venezuela)、哥倫比亞(Colombia)或厄瓜多(Ecuador)等地。穆利諾也再次強調,他並不認為美國會真的採取軍事手段重新掌控運河。根據1977年條約,美國僅能在運河出現嚴重干擾或中立受破壞時才具有介入權,而這在現實中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3682/sm-d2108cf9f4dfddb2177cabdba60b2e59.jpg)
南非再度迫我代表處限期遷館 外交部強硬回應
南非政府再度迫我限期遷館,外交部今天表示,中國在南非對我打壓更變本加厲。外交部長林佳龍接獲外館通報後,第一時間召集應變小組討論因應方式,並指示立即召見南非新任駐台代表Zakhele Mnisi並表達我政府嚴正關切。外交部強調,我政府對於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也會持續秉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與南非政府溝通。外交部指出,外交部自去年10月起,透過外交管道,持續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溝通並瞭解南非對未來台斐雙邊關係的看法,同時堅守我方絕不接受片面改變現狀的立場。南非政府於今年1月下旬再度致函我國駐南非代表處,要求我駐處在今年3月底前搬離首都普利托利亞,甚至試圖將我駐處降級並更名為「貿易辦事處」。外交部指出,近期南非第二大黨「民主聯盟」(DA)聯邦主席梅爾(Ivan Meyer)因來台訪問,遭中國政府宣布制裁;南非政府目前與我國仍在協商當中,卻再度要求我駐南非代表處限期遷出首都,顯示中國在南非對我打壓更變本加厲。對於南非政府再度迫我限期遷館,外交部長林佳龍於接獲外館通報後,第一時間再度召集應變小組討論因應方式,並在年假期間與國內外相關同仁隨時保持聯繫,同時也指示亞非司司長賀忠義立即召見南非新任駐台代表Zakhele Mnisi並表達我政府嚴正關切。外交部再次強調,我政府對於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也會持續秉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與南非政府溝通;後續將視南非政府回應,同時依據我方相關規畫,決定因應方式。相關進展也會適時向全體國人及媒體朋友們說明。外交部再次嚴正呼籲,作為本年G20峰會主辦方的南非政府,應遵守1997年的雙邊關係法律架構,在台斐雙方獲得協商共識前,不應對我駐處採取任何強制手段,或其他可能干擾駐處運作及僑民服務功能的行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2721/sm-e185092110df96c928d044ea43975fa7.jpg)
川普提議要「清空加薩」 呼籲埃及、約旦接收巴勒斯坦人遭拒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表示,約旦與埃及應該接收來自戰爭蹂躪的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作為解決當前危機的一部分。當被問及此方案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時,川普回應稱「都有可能。」然而這一建議遭到了加沙當局哈馬斯的強烈拒絕,並顯然未獲約旦與埃及的認可。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約旦目前已經收容了數百萬名巴勒斯坦人,而數萬名巴勒斯坦人居住在埃及。兩國政府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均反對將加沙居民轉移到自身國內的想法,因為加沙被視為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重要部分。以色列財政部長貝扎雷爾斯莫特里奇曾多次呼籲猶太定居者返回加沙,對川普的建議表示歡迎,稱其為「一個極好的想法」,並表示將努力制定計畫推動實施。然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則一再拒絕斯莫特里奇的立場。哈馬斯政治局成員巴森表示,巴勒斯坦人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遷徙方案,即使該方案看似以重建為名。他強調,「這樣的提議無論如何包裝,我們都不會接受。」另一位哈馬斯官員薩米則批評川普重複前美國總統拜登的「失敗計畫」,強調「加沙人民寧願犧牲,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家園。」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同樣譴責川普的言論,並通過官方通訊社WAFA發表聲明稱:「我們的人民將堅定不移,不會離開自己的土地。」約旦外交部長艾曼薩法迪向媒體重申,約旦堅決反對任何導致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計畫。他表示,「我們的立場是堅定且不會改變。」埃及外交部隨後發表聲明,強調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埃及都堅決反對加沙巴勒斯坦人被迫遷移。川普透露,他已經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討論此事,並計畫與埃及總統進行會談。他形容當前的加沙局勢為「一團混亂」,並表示「我希望埃及能接收這些人,因為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場危機。」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在社群平台X發文批評,指稱此舉「涉及種族清洗,無論如何包裝,都是非法且不道德的」。加沙的巴勒斯坦民眾也對川普的提議表達不滿。當地居民馬格迪塞達姆表示,「無論外界如何施壓,巴勒斯坦人民都堅信這片土地是屬於我們的。」根據以色列政府數據,目前的以色列和加沙戰爭始於2023年10月7日,當時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造成約1,200人喪生,並挾持約250名人質。隨後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根據加沙衛生部的統計,戰爭已造成4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沙大部分地區因戰爭遭到嚴重破壞,數百萬居民流離失所,面臨飢餓與人道危機。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切,並呼籲各方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2192/sm-68fecc45f4d01fb18d3c8d572adf0886.jpg)
外交部預算遭刪凍 林佳龍:台灣將逐漸被世界遺忘
立法院21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然而外交部業務經費遭凍結50%,媒體宣傳費更遭全數刪除。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今(24日)表示,很遺憾,外交部的媒體政策跟業務宣導費全數遭刪除,這就像站在國際舞台卻被封住嘴巴,無法向世界發聲,台灣將逐漸被世界遺忘,而中國對台的謬論則將在國際間不斷放大。林佳龍24日於臉書發文指出,此次外交部預算遭國會刪減與凍結部分,包括業務費凍結50%,總計新台幣37.64 億元;媒體政策宣導經費遭全數刪除,總計1.11億元;國外旅費遭刪減15%,總計1.58億元。林佳龍表示,台灣的國際處境特殊且充滿挑戰,加上中國日益加劇的文攻武嚇行徑,更應團結一致,為自己發聲。很遺憾,外交部的媒體政策跟業務宣導費全數遭刪除,這就像站在國際舞台卻被封住嘴巴,無法向世界發聲,台灣將逐漸被世界遺忘,而中國對台的謬論則將在國際間不斷放大。林佳龍提到,面對威權勢力的打壓,我們珍惜願意和台灣交朋友的國家。很遺憾,外交部的業務費遭凍結50%,這如同當別人鼓起勇氣伸出手時,綁著自己的雙手,無法邀請友邦與理念相近國家及友人來訪,向世界展現台灣的美好與良善。林佳龍指出,在極權勢力持續擴張同時,台灣的外交人員依然無懼挑戰,努力在國際場合捍衛國家主權,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機會。很遺憾,外交部旅費遭刪減15%,猶如自廢雙腳,將自己困在原地,如果我們走不出去,未來又該如何自信穩步地走向世界。這些都將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與外交推展。林佳龍續指,這幾天,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完成由韓國瑜院長率領的立法院跨黨派慶賀團,代表我國參與美國新任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在零下的天寒地凍中,外交同仁費盡心思想方設法,不分日夜奔走,確保慶賀團與各國受邀貴賓同場交流,這份努力獲得立委們不分朝野,公開的肯定,也彰顯我國外交團隊多年來,與各國維繫友好關係的成果,讓同仁們深感鼓舞,如今年度預算在立法院的刪減與凍結下,讓外交工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外交是台灣的共同戰線」,林佳龍強調,而外交人員經過特考及受訓後,分派至全球111個館處,他們為國家站在第一線打仗,維護國家尊嚴與立場,我們在國內應提供足夠的資源與後勤,實在不樂見有人在背後偷放冷箭,自我設限。「台灣要站穩國際舞台,唯有不分黨派團結一致,才能讓我們繼續向世界發聲,自信走向世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1393/sm-43ee79bb489c688b8f38865474d6dbb7.jpg)
林佳龍慶賀川普就職 盼預算審查能支持外交工作
美國總統川普及副總統范斯20日(台北時間21日凌晨)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及第50任副總統。外交部發布新聞稿指出,我國政府向川普及范斯表達誠摯祝賀。此外,外交部長林佳龍也表示,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全力以赴,不負使命,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外交部表示,我國政府期盼在台美關係堅實友好的基礎上,秉持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美國新任川普政府攜手強化雙方在安全、經貿、科技、教育等各領域的緊密夥伴關係,為兩國人民的福祉以及促進印太地區與全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共同努力。林佳龍則表示,台灣與美國是共享民主價值的同盟夥伴,近年來台美關係在各項機制下不斷深化,積極推動雙邊經濟合作及貿易投資,讓台美經貿關係邁入全新階段。如同賴清德總統祝賀新任美國政府團隊的賀詞,台美友誼不僅歷久彌新,更持續壯大,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日益緊密,「展望未來台美關係,我們充滿信心與期待」。林佳龍提到,此次總統賴清德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率領慶賀團赴美,出席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儘管過程中多有波折,但外交部仍全力以赴,不負使命,看見慶賀團參與過程順利。林佳龍並感謝立委們肯定外交同仁的努力,更是這段時間以來,難得的朝野共識。他也呼籲國內在預算審查上能持續支持外交工作,期盼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大家都是Team Taiwan」。關於台美經濟關係的進展,林佳龍回顧,川普擔任美國第 45 任總統任內奠定了基礎、展望未來。盼能與美國新任政府在更多項目深化合作或推進,像是《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與「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互惠互利的重要機制。林佳龍表示,期盼台美雙邊攜手努力,進一步強化經貿夥伴關係,創造更多合作成果,共同為區域與全球的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1080/sm-f5d678c32755e4a26fab9f251a28d024.jpg)
川普誇口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變100天」!外交團隊坦言:停火相當困難
出版過書籍《交易的藝術》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雖然曾在競選期間誇口自己能在24小時內調停俄烏戰爭,但川普提名的俄烏和平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近日卻透露,新政府的目標是在100天內使雙方停火。如今又有2名烏克蘭政府的消息人士,及1名前美國外交官透露,自川普當選以來,他的外交團隊仍未向烏克蘭領導層提出任何和平建議;而基輔、莫斯科和川普的海湖莊園之間,也尚未展開穿梭外交。川普選定的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最近幾週承認,促成俄烏和平協議的難度相當高。川普任命的80歲烏克蘭和俄羅斯特使、前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及退休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8日向《福斯新聞》透露:「讓我們把目標設定為100天,然後想出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該目標的方法,確保解決方案是可靠且可持續的,以便結束戰爭並停止這場大屠殺。」凱洛格還澄清,川普不會強迫烏克蘭接受1項糟糕的協議,「我認為民眾需要理解的是,川普並不是想給普丁或俄羅斯人一些好處,他實際上是在努力拯救烏克蘭,尤其是他們的主權,他將確保談判是公平的。」川普提名的外交建制派國務卿、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也在15日的聽證會上向國會坦承,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要達成和平協議「非常困難」,「考慮到該衝突的本質牽涉許多歷史因素,調停戰爭需要大量艱辛的外交努力,但不管如何,停火必須發生。」消息人士稱,儘管川普的房地產富豪老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曾與拜登政府合作,以確保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能夠如期生效,但雙方目前在烏克蘭問題上仍沒有相關合作。根據NBC News先前的報導,川普任命的國安顧問、佛州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日前已與拜登總統的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多次對話,不過會談的重點是分享資訊,而非探討結束戰爭及確保停火的策略。報導指出,川普除了聲稱自己將利用他本人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個人交情,來達成停火協議之外,沒有提供其它結束衝突的細節。雖然對川普忠心耿耿的凱洛格,曾提出1份詳細的和平計劃,內容大致包括:無限期推遲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停止軍援來施壓烏克蘭上談判桌,同時逼迫俄羅斯加入和談,否則就提升援烏力道;要求俄烏沿著談判當下的戰線停火;美國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包括可能在簽署停戰協定後增加武器供應。然而,俄羅斯官方已認定凱洛格的和平計劃,以及華盛頓提出的類似方案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堅持要求烏克蘭成為永久中立國家,並對其軍事能力施加嚴格限制,同時要求基輔放棄俄軍佔領的領土,以及更多烏軍控制的區域。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更在14日表示,烏克蘭企圖收復在戰爭中失去的所有領土,「是不切實際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0949/sm-8e177ac74835125181a441704ca80e43.jpg)
林佳龍訪帛琉隨行人員出車禍 侯盛茂、林靜儀都參與救治
外交部長林佳龍近日擔任總統特使,出席友邦帛琉共和國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的就職典禮,展開4天3夜的訪問。豈料,期間一輛隨團工作人員車輛於1月17日傍晚發生車禍,所幸受傷的工作人員沒有生命危險,當下隨即送往帛琉國家醫院,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外交部表示,我團團員新光醫院院長侯盛茂及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也都參與協助救治,受傷人員皆獲得妥善醫療照護,在帛期間曾暫留醫院觀察。外交部指,林佳龍除了在事發後第一時間即赴醫院探視受傷人員外,帛琉國務部長艾古斯(Gustav Aitaro)、總統辦公室官員等也前往醫院關心及慰問,表示帛方將提供傷者最大協助。此次受傷人員均已隨特使團於1月18日返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0841/sm-41e3cf33507e0f679aebab88de1a86ea.jpg)
川普新任期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 「四方安全對話」就職翌日登場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國務卿和澳洲、印度、日本的外交部長,預計將於21日,也就是美國準總統川普就職日的後一天,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專家表示,此次會議是川普新任期的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將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連續性發出強烈訊號。路透、美國之音報導,四方安全對話是美日印澳這些國家,在對中國影響力日增的共同擔憂下所形成的。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預計將出席該就職典禮。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的國務卿提名人、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似乎有望於20日獲得參議院的確認,為次日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鋪平道路。分析人士表示,在川普新政府如此初期階段召開會議,不太可能推出新的倡議,但會發出強烈訊號。四方安全對話這個團體,旨在表明印太地區民主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有吸引力的選擇。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印太專家艾德爾(Charles Edel)說,「他們(在會議中)將要做的是相互認識,回顧四方安全對話的現狀,發出連續性的訊號,並開始勾勒出他們希望將該對話帶到哪個方向的想法。」澳洲、日本和印度外長預計也將與盧比歐舉行雙邊會談。黃英賢可能會尋求保證,確保由澳洲、美國和英國發起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將按計畫繼續進行。川普尚未公開評論該項目。岩屋毅17日表示,他將強調日本為美國提供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價值。印度一名外交部官員則表示,印度希望討論四方安全對話如何在技術和綠色能源方面加強合作,該團體既不是一個反中聯盟,也不是中國認為的「新北約」。前澳洲官員、現任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約翰(John Lee)表示,這些訪美的外交部長們希望緩解人們的擔憂,即對川普第二屆政府預示著美國將走上更孤立主義的疑慮。他說,「(這是)其他成員國確保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繼續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印太地區關鍵安排的機會,以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89883/sm-c222dde0184aa159ae57f2de96b48327.jpg)
傳國安會祕書長將換上林佳龍 府方嚴正否認:吳釗燮無可取代
外傳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可能於春節前後異動,並由現任外交部長林佳龍接任。對此,府方人士嚴正否認,強調賴清德總統跟國安團隊合作無間,不僅溝通有默契,更是互動緊密的信賴團隊。黨政人士也痛斥,放話者其心可議。美國準總統川普即將就職,有媒體報導指出,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顧立雄與國安局長蔡明彥等「小英國安團隊」,是與美國拜登政府協調後定案,目的是在蔡賴政權交接期間,穩定台美關係。但川普於20日接任美國總統之際,賴清德將構建起「信賴國安體系」,更直接點名林佳龍接掌國安會秘書長,而吳釗燮、顧立雄都可能有所異動。對此,府方人士今天表示,沒有這回事、空穴來風,賴總統跟國安團隊合作無間,不僅溝通有默契,更是互動緊密的互信團隊,賴總統與吳釗燮互動緊密、深具互信,從過去賴副總統的軍談會議,到就任後幾次的軍演背後都有吳釗燮的運籌帷幄,賴總統就任至今民調維持5成至5成5,背後是團隊穩健齊心。府方人士也提到,賴總統去年底出訪太平洋友邦時,就是由吳釗燮坐鎮國內「看家」,當時發生南韓戒嚴的突發事件,雙方也立刻於半夜熱線,足證兩人互信默契,以及吳釗燮在國安會祕書長的無可取代及重要性。對於此時有人放話要調整國安團隊,另一名黨政人士表示,放話者其心可議,「要嘛是想要當外交部長,要嘛是想要惡意離間蔡英文前總統與賴清德總統的關係」,但無論心態為何,皆為小人之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89712/sm-271836447dc80a8cfaf77541394defd8.jpg)
共和黨推法案幫川普收購想法鋪路 格陵蘭總理改口「願與美國進行國防合作」
在川普宣布想要買下、取得格陵蘭、加拿大、巴拿馬運河等地後,議院共和黨籍議員目前正積極推動「讓格陵蘭再次偉大法案」(Make Greenland Great Again Act)。該法案授權川普可以與丹麥政府就購買格陵蘭進行談判。而格陵蘭總理埃格德(Mute Egede)近期也鬆口表示,可以與美國進行國防合作。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份法案是由田納西州共和黨眾議員奧格爾斯(Andy Ogles)所提出,法案也獲得多名共和黨議員支持,其中包含紐約州勞勒(Mike Lawler)及德州克倫肖(Dan Crenshaw)。其實川普會有購買格陵蘭的想法並非是近期的事情,早在2019年時,川普就曾提出類似的想法。而近期川普再次將此議題納入其施政重點。共和黨議員則認為,格陵蘭的地理位置接近俄羅斯,對美國國家安全有重要戰略價值。此外,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稀土礦藏,對於製造電池及高科技設備至關重要。法案中還要求,在川普與丹麥達成協議後五日內,必須向國會提交所有協議相關資料。儘管丹麥首相早已表示格陵蘭「不行也永遠不會出售」,但共和黨議員仍強調該計劃的重要性,並暗示可能使用經濟或軍事手段來達成目標。而在面對川普打算購買格陵蘭的想法,格陵蘭總理埃格德表示,願意與美國在國防及礦產資源開發方面合作。但埃格德同時也強調,格陵蘭土地的決定權是屬於格陵蘭本身。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則對川普的提議謹慎看待,表示丹麥與格陵蘭會繼續溝通,以此確保美國的合法利益。報導中也提到,除了格陵蘭外,川普也希望收購巴拿馬運河及加拿大等地。川普甚至曾直言考慮使用「經濟力量」來實現這些計劃。南達科他州眾議員約翰遜(Dusty Johnson)也提出相關法案,支持川普以1美元收購巴拿馬運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87022/sm-1b302dd6d6c8dfe1518e5003d670ff57.jpg)
川普慶賀團再增名額 林佳龍:共8名立委出訪
美國準總統川普就任在即,賴清德總統也指派立法院長韓國瑜擔任慶賀團團長。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原各黨團以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2:2:1方式推派代表,由於朝野希望再增加名額,因此以台美國會議員友好協會為基礎,再增加2個名額,變成國民黨3名、民進黨3名、民眾黨1名。日前立法院各黨團出席代表採2:2:1方式,分配赴美參加川普就職立委人數,民進黨推派王定宇、陳冠廷;國民黨則推派李彥秀、葛如鈞;民眾黨則由陳昭姿代表出席。林佳龍今(2)日赴立法院專案報告「推動『二軌外交』與『元首外交』(含『繁榮南島智慧永續』出訪專案與友邦合作計畫)及近期外交出訪之成效」,並於會前接受聯訪。針對立院朝野黨團赴美慶賀團組成,林佳龍表示,台灣政府到川普總統就職典禮的慶賀團,是由賴清德指派韓國瑜來擔任團長,至於慶賀團組成是由外交部與駐美代表處進行。至於各黨代表人數,林佳龍指出,出席立委席次是提出2加2加1名單,因為就職典禮的席次非常有限,外交部已經在作業中,後來由於朝野黨團希望增加名額,因此再以台美國會議員友好協會為基礎,增加2個名額,因此目前加上韓國瑜共有8名立委出訪,政黨比例則變成國民黨3名、民進黨3名、民眾黨1名。林佳龍說明,慶賀團由總統指示外交部來籌組,時間已經很緊迫,希望不要再有變動,以代表政府跨黨派,除了展現對台美關係的重視以外,也能夠藉由這個機會,表達對川普新政府的祝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6163/sm-ccf7e0053d25fe5ecdec465639bd3f95.jpg)
亞塞拜然客機疑遭俄擊落!38名乘客慘死 傳俄羅斯總統普丁道歉了
亞塞拜然航空1架客機日前在哈薩克西部城市阿克圖(Aktau)附近墜毀,造成38名乘客罹難。根據後續調查,該客機在飛過俄羅斯空域時,遭受俄方「鎧甲-S」(Pantsir-S)防空系統發射的地對空飛彈擊中,導致失事。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Putin)於台北時間今天(28日)終於道歉了,但並未承諾願意負責。《CNN》報導,克里姆林宮今天(28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普丁在與亞塞拜然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İlhamHeydər oğlu Əliyev)通電話時表示,「對在俄羅斯領空發生的悲劇事件表示歉意」。根據報導,克里姆林宮指出,該架飛機「多次試圖降落在格羅茲尼機場」,與此同時格羅茲尼、莫茲多克和弗拉季高加索地區遭到烏克蘭戰鬥機的攻擊,俄羅斯防空系統擊退了烏方襲擊。該聲明稱,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已立案,將調查與這起空難有關的刑事案件。另外,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里•西比哈(Андрій Іванович Сибіга)在日前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俄羅斯媒體「對墜機原因撒了謊」,並指控莫斯科當局「迫使受損的飛機穿越大海,很可能是為了掩蓋其犯罪證據。」根據外媒揭露的細節,事發客機在被飛彈擊中後,機長曾就附近3個地點請求緊急迫降,卻遭到俄方全數拒絕,甚至遭受到強烈的電子干擾,導致飛機通訊與定位系統一度失去作用,機師在不得已情況下才強行飛越裏海,最終在阿克圖墜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84863/sm-6aa8442cfd11a2ef2c3ba419f9caa3e4.jpg)
熱帶氣旋「奇多」重創莫三比克 11萬房屋毀釀94死
熱帶氣旋「奇多」(Cyclone Chido)上週橫掃印度洋後,17日在辛巴威附近消散,不過行經路線仍造成嚴重的破壞,非州國家莫三比克官方公布,62萬名莫國民眾受到影響,至少造成94人喪生。熱帶氣旋奇多侵襲莫三比克當地滿目瘡痍,多數房屋遭摧毀。(圖/達志/美聯社) 從《美聯社》的照片可見,熱帶氣旋奇多入侵莫三比克,所到之處滿目瘡痍,莫三比克災害管理機構22日表示,奇多登陸後,以每小時約260公里的陣風席捲莫國北部德爾加杜角省(Cabo Delgado),一天之內降雨量達到250毫米,摧毀莫三比克11萬間房屋。熱帶氣旋奇多侵襲莫三比克當地滿目瘡痍,多數房屋遭摧毀。(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官員表示,遭受這場風暴影響的62萬名民眾當中,有超過50萬人集中在德爾加杜角。目前為止,莫三比克仍是被奇多影響死亡人數最慘重的國家。稍早,奇多先是摧殘印度洋法屬馬約特島(Mayotte),接著襲擊非洲大陸,位在非洲東南部的莫三比東瀕印度洋,擁有狹長海岸線,經常遭受熱帶氣旋影響。專家說,這場風暴因人為氣候變遷而變得更加嚴重。熱帶氣旋奇多侵襲莫三比克當地滿目瘡痍,多數房屋遭摧毀。(圖/達志/美聯社) 奇多14日時也肆虐了法國海外省馬約特(Mayotte)島,陣風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為當地90多年以來遭遇最強烈氣旋,地方政府表示罹難人數可能達幾百人,並造成島上居民嚴重財產損失。據法國內政部報告顯示,奇多襲擊馬約特一周後,已造成35人喪生,約2500人受傷。我外交部長林佳龍獲悉風災訊息後,已立即指示我國駐法國代表處向法國總統馬克洪(EmmanuelMacron)轉達賴總統代表我國政府及人民的誠摯關懷與慰問,並向法方強調,若有需要,我國政府樂願提供國際救難協助,並將透過駐處捐助25萬歐元協助當地賑災及災後重建。據駐處掌握消息,目前暫無國人因風災傷亡或受困。除此之外,鄰近的國家馬拉維(Republic of Malawi)也造成13人喪生、近30人受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84576/sm-2d1dec76fe270b3735cde850ff869b8b.jpg)
破壞波羅的海電纜疑犯是中國貨船 登船調查後隨即啟航出發埃及
位於波羅的海瑞典領海內的兩條通訊電纜於11月17日與18日遭到外力切斷,後續也因此引發歐洲各國高度警戒。事件發生後,一艘中國船隻「伊鵬3號」(Yi Peng 3)成為調查的主要目標。根據船隻追蹤資料顯示,該船在電纜受損期間曾駛經相關海域,自事發以來一直停泊於瑞典與丹麥之間的卡特加特海峽(Kattegat strait)的國際水域。但是在3國調查團登船檢查後,伊鵬3號目前已離港啟航,朝著埃及前進。根據《barrons》報導指出,瑞典海岸警衛隊於16日表示,目前「伊鵬3號」已經起錨向北航行,計劃前往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瑞典當局將繼續監控其動向。在啟程之前,來自瑞典、德國、芬蘭和丹麥的調查團隊已登船進行檢查。丹麥外交部長拉斯穆森(Lars Lokke Rasmussen)也提到,在調查過程中,丹麥主要是扮演協調角色。瑞典警方也參與這次登船行動,但僅以觀察員身份進行監督,並未採取具體調查行動。據了解,兩段受損電纜分別是瑞典哥特蘭島(Gotland)至立陶宛的Arelion的電纜,以及赫爾辛基(Helsinki)至德國羅斯托克(Rostock)的C-Lion 1電纜。後者在瑞典厄蘭島(Oland)以南斷裂,距赫爾辛基約700公里(435英里)。由於事件發生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的緊張局勢下,歐洲官員懷疑此事可能與破壞行動相關。但克里姆林宮對此予以否認,稱這些說法「荒謬」且「毫無根據」。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曾在11月下旬呼籲中國配合調查,強調目前尚未對任何國家或具體提出指控。但瑞典事故調查局(SHK)局長阿爾貝克(John Ahlberk)表示,外傳認為電纜損壞與船隻錨具有關,所以很重視船員的陳述。但由於調查行動是由中國主導,瑞典無法完全獨立操作。報導中提到,波羅的海地區的水下基礎設施自俄烏戰爭爆發後頻遭破壞。2022年9月,北溪管道(Nord Stream pipelines)因水下爆炸被摧毀,其原因至今仍未確定。2025年10月,一條連接芬蘭與愛沙尼亞的海底天然氣管道,疑似因中國貨船的錨具損壞而被迫關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83079/sm-876a36e76e1b016fd15b8a4d31a68567.jpg)
愛爾蘭承認巴勒斯坦、指控以色列種族滅絕 以國外長宣布「關閉大使館」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15日指出,以色列將關閉其駐愛爾蘭大使館,理由是都柏林承認巴勒斯坦國,並支持南非在聯合國國際法院(ICJ)針對以色列的加薩軍事行動所提出的「種族滅絕指控」。愛爾蘭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同日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稱,他對以色列政府的上述決定「深感遺憾」。在以色列外交部發布的1份聲明中,薩爾指責了愛爾蘭對以色列的「去合法化、妖魔化和雙重標準」,以及對以色列的「反猶太行動和言論」。薩爾稱,愛爾蘭在與以色列的關係中「已經越過所有紅線」,以色列將把資源投向那些願意加強與以色列關係的國家。據悉,愛爾蘭日前決定加入南非在海牙國際法院對以色列的訴訟,並指責以色列在加薩地區進行「種族滅絕」,隨後以色列外長宣佈關閉以色列駐都柏林大使館,以色列駐都柏林大使此前也在今年5月愛爾蘭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後被召回,但愛爾蘭方面並未撤回駐以外交官員。此外,挪威及西班牙也在今年5月承認巴勒斯坦國。哈里斯對此表示,他完全拒絕所謂「愛爾蘭反以色列」的說法,愛爾蘭支持和平、人權和國際法,希望實現「兩國方案」,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生活在和平與安全中,並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與安全地生活,「愛爾蘭將始終為人權和國際法發聲,沒有什麼可以分散這一點。」上週,愛爾蘭宣布支持南非在ICJ對以色列採取法律行動,儘管以色列拒絕結束對加薩的攻擊和對約旦河西岸的非法佔領,但以色列在國際上日益孤立。隨著以色列繼續對加薩發動戰爭,這場戰爭目前已造成至少44976人死亡。而越來越多愛爾蘭人也替弱勢的巴勒斯坦人發聲。據了解,巴勒斯坦抵抗以色列迫害的行動在愛爾蘭非常受支持,因為愛爾蘭也曾經面臨英國長達數百年的殖民及種族滅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81754/sm-85e7d3e25f089a988cc66cb82b6e4caa.jpg)
CPTPP入會遭反對卡關?外交部回應了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委會今年未決議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外傳是因新加坡、馬來西亞表態反對,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透露,星、馬並未反對台灣加入,因台灣與中國的入會案互相糾葛,有部分會員國強烈反對中國加入,反而「有點卡到我們」;他強調,沒有CPTPP會員國反對台灣加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外交部主管收支公開及機密部分」,外交部針對「國際會議及交流」工作計畫內「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分支計畫的一般事務費,編列6611萬1000元。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今年聯合國大會期間,僅有9個邦交國為台灣發言,顯示台灣推動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企圖心不足。此外,今年CPTPP年會決議不就台灣入會案成立工作小組,未來幾年將有對台相對不友善的國家擔任輪值主席國,外交部應有所因應。林佳龍指出,最近媒體報導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反對台灣加入CPTPP,與事實有些出入,新加坡對中國與台灣皆抱持支持立場,但強度不見得相同;而馬來西亞則是支持中國成立工作小組,但並未反對台灣加入。林佳龍進一步解釋,有些國家只支持台灣,有些則是反對中國加入,由於兩者會互相糾葛,確實還沒辦法完全取得共識,但「並沒有反對台灣」,其中確實有政治因素。不過他強調,明年澳洲輪值CPTPP主席國,我們對入會「不必太悲觀」,這次CPTPP允許台灣與成員國進行前期諮商,這是重要的進展空間,只要政治問題成熟後,會誠懇跟其他成員國溝通、降低政治考量。最後,外委會就此案凍結200萬元,待外交部向外委會提出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81565/sm-14285013a435c1089548a96f24695f19.jpg)
回應王金平新兩岸論述 林佳龍:台灣是主權在民的國家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昨(8)日提出新兩岸論述,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有民選政府,區分主權和治權,會陷入名詞混淆跟爭論。最重要的是,台灣是一個主權在民的國家,透過民選政府治理,也跟國際來進行交往。王金平昨日舉行「中道和平聯盟智庫」成立大會,會中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他強調,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的機會;接受現實的狀態,但不否定歷史的情感。「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打開僵局,創造和平契機的最務實作法。林佳龍今早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會前受訪時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有民選政府,區分主權和治權,會陷入名詞混淆跟爭論,他相信不管是賴總統提到的,兩岸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四個堅持及四個和平支柱,這個行動方案上。林佳龍指出,政府的立場很清楚,不管是主權、治權,最重要的是一個民主國家、政府,要能夠保障人民的人權跟產權,去區分主權、治權也容易陷入一些名詞之爭。最重要的是,台灣是一個主權在民的國家,透過民選政府治理,也跟國際來進行交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81478/sm-fa004b6a1dd9382e3cec8c99d2083b09.jpg)
杯葛尹錫悅彈劾案!韓執政黨提「有序提前退任」 李在明痛批:破壞憲政秩序
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發宣布戒嚴事件,引起國家上下強烈震盪。7日面對6大在野黨在國會發起尹錫悅彈劾案的表決,結果尹錫悅所屬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發起退席杯葛,導致該次彈劾案因表決人數未過門檻而失敗,「國民力量黨」面對反彈浪潮,黨魁韓東勳於8日聯同國務總理韓悳洙發表談話,主張將推進總統「有序提前卸任」,但當務之急是不讓國務施政出現空白。對此,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8日在國會舉行座談會,痛批國民力量黨和國務總理韓悳洙的談話是「再次破壞憲政秩序的言論」。南韓總統尹錫悅在本月3日深夜突發宣布戒嚴令,雖然這次戒嚴在短短6小時內就結束,但此舉還是引發朝野與民眾的不滿。為此,南韓6大在野黨7日在國會發起對尹錫悅彈劾案的表決,尹錫悅所屬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發動退席杯葛,108名議員中僅4人留下投票,導致最終投票數未達法定門檻而不成立。消息傳出後,引發韓國民眾對國民力量黨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浪,逼迫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只能緊急出面滅火。韓東勳於當日晚間發布聲明表示,尹錫悅已經同意「有序提前退任」,之後會透過「公開透明的程序」來維持國務穩定運作。至於尹錫悅的提前退任方案,國民力量黨「將經過內部討論後儘快公佈具體細節」。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國務總理韓悳洙聯同韓東勳在8日上午發表談話,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治國施政不得出現絲毫空白,政府將順應民意,為儘早穩定當前局勢竭盡全力。」韓悳洙指出,目前政府的當務之急,是鞏固韓美同盟和韓美日之間的合作。在外交部長官的率領下,政府內閣將為維持盟友之間的互信全力以赴。他將與全體國務委員,以及各部門公職人員「把民意放在首位」,同執政黨凝聚智慧,爭取保持國家職能的穩定運作。韓悳洙韓表示,為了在緊急情況下也能保障國政穩定,需要政府預算案和其他法案獲得國會的通過,「只有預算案儘早敲定,各部門據此籌備預算執行工作,才能推動民生經濟恢復」。然而,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8日在國會舉行座談會,再次譴責韓東勳和韓悳洙的談話是「再次破壞憲政秩序的言論」。李在明指出,總統的許可權不是尹錫悅個人的私有物品,而2人想讓總統退居二線後,國家總理和執政黨黨魁一同行使總統許可權的言論,更是荒誕無稽,「國民是投票選總統,不是投給執政黨讓黨魁當總統。」李在明還就7日執政黨在國會缺席,導致尹錫悅彈劾案不成立的情況嚴厲批評,執政黨是公然的內亂罪共謀者。並強調,「內亂主犯、軍事叛亂的主犯尹錫悅應立刻辭職或被彈劾。本月14日,民主黨將以國民的名義再次彈劾總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1390/sm-8c11a8bd48aa20288fc56a687651c089.jpg)
居民聽到槍響、機場航班停飛 敘利亞反對勢力宣布成功進入首都大馬士革
目前有消息指出,敘利亞反對派勢力沙姆解放組織 (Tahrir al-Sham)於8日宣布已成功進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大馬士革當地居民也證實,目前城市中頻繁傳出槍聲和爆炸聲,而親政府的Sham FM電台報導,大馬士革機場所有航班停飛。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除了成功攻入大馬士革外,沙姆解放組織叛軍還提到,目前也成功攻入位於大馬士革北部的賽德納亞(Saydnaya)軍事監獄,並「解放」了監獄中的囚犯。目前,沙姆解放組織已經佔領敘利亞第三大城市霍姆斯(Homs),該城市位於大馬士革與沿海省份拉塔基亞(Latakia)、塔爾圖斯(Tartus)之間的樞紐地帶,這兩個省份一直是阿薩德的核心支持區,也是俄羅斯戰略海軍基地的所在地。但由於霍姆斯遭沙姆解放組織控制的關係,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造成重大威脅。針對沙姆解放組織拿下霍姆斯一事,敘利亞政府對此沒有發表聲明,但據Sham FM電台稱,政府軍已在霍姆斯外圍重新部署。而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則表示,政府軍及多個安全機構的成員已從霍姆斯撤離,沙姆解放組織隨後進入部分地區。外界普遍認為,霍姆斯的淪陷,象徵著阿薩德政權遭受的重大挫敗,同時也可能成為沙姆解放組織與霍姆斯政權的關鍵轉折點。與此同時,沙姆解放組織也在其他地區迅速推進,目前已成功攻佔包括阿勒頗(Aleppo)、哈馬(Hama)等重要城市,並奪下南部多處領地。報導中也提到,如果大馬士革失守,敘利亞政府將僅剩下拉塔基亞、塔爾圖斯兩地。據了解,沙姆解放組織曾被美國列為恐怖組織,並認為其曾與基地組織(al-Qaida)有聯繫。儘管領導人沙姆本人曾在2016年宣布與基地組織決裂,試圖重塑形象,但美國和聯合國仍將其視為威脅。聯合國敘利亞特使彼得森(Geir Pedersen)在多哈論壇上表示,敘利亞局勢正發生迅速變化,呼籲在日內瓦應召開緊急會談,討論敘利亞的政治過渡。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則對敘利亞人民的處境表示遺憾。目前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三國外長正在卡達會晤,其中卡達外交部長謝赫穆罕默德(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批評阿薩德政權沒有掌握近幾年的戰鬥緩和時機解決國內問題,認為「阿薩德沒有抓住機會與人民重建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1193/sm-476e1123a0e81450cc50ad909ceb1a83.jpg)
中國近期單邊行為 賴清德:國安單位有掌握
總統賴清德「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之旅,於帛琉當地時間6日午間(台北時間同日上午)與隨團記者茶敘,說明此次出訪成果,被問及在過境外交上見證台美關係進展的成果,是否擔心中國在外交、軍事上若有進一步行動。賴清德表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台灣人有權利,也應該更積極投入世界,國際更多交流不是被極權國家視為挑釁的藉口。至於中國近期在印太區域,包括在台海的單邊行為,總統表示,國安單位和國軍都有掌握,也做最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賴清德在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此次出訪除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外,他特別感受到天佑台灣,讓這次的出訪能夠異常順利。如同大家所一起經歷過的,我們這一次出訪包括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吐瓦魯國,以及帛琉共和國等三個友邦,並過境美國夏威夷跟關島。賴清德表示,一路上感受到國際友人對台灣的熱烈支持,他非常感動。無論是在友邦接受熱情款待;或是在過境夏威夷州時,代表台灣人民接受夏州議會呈贈的美國國旗及夏州州旗;或是在關島總督官邸演唱兩國國歌,及在關島議會接受友好決議文等;此行他也跟美國不同黨派的好朋友通話、視訊,都代表台灣與這些國家、國際友人深厚的情誼,我們的關係堅若磐石。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人口多少、土地大小,或軍備是否強盛,而是與其文明程度相關。越文明的國家,越重視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也會重視如何照顧人民,讓人民過更好的生活。他說,參訪的三個國家、過境的兩個地點,都有這些文明指標。雖然是在不同的國家,一樣都有民主信念;雖然是不同的時區,也同樣有自由的空氣。民主自由是台灣與世界交朋友的共同信念。所謂的「突破」,他認為是在面對極權主義擴張的時候,所有理念相近的國家和地區更加團結合作,彼此站得更近、手握得更緊,是為了維護印太地區的民主和平繁榮所呈現的結果。另外,被詢及此行在過境外交上見證台美關係進展的成果,是否擔心中國在外交、軍事上若有進一步行動應如何應對之議題。賴清德表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台灣人有權利,也應該更積極投入世界、貢獻世界。國際社會中有更多的交流、理解和合作,都應予以肯定,而不是被極權國家視為挑釁的藉口。至於中國近期在印太區域,包括在台海的單邊行為,總統表示,國安單位和國軍都有掌握,也做最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總統再次強調,確保臺海和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高度共識,中國作為區域的一員,對區域和平穩定也要負相對責任,期盼中國能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上,共同為區域和平發展盡一份心力。包括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郭雅慧等均陪同總統出席是場茶敘,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曾智勇(Ljaucu‧Zingrur)、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及駐帛琉共和國大使黎倩儀等亦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