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快樂
」李連杰怕被當武夫努力學習 不排斥再拍電影「希望別演主角」
「功夫皇帝」李連杰帶著新書《超越生死:李連杰尋找李連杰》來台,接受POP Radio《POP最正點》主持人林書煒專訪,李連杰在節目中分享修行25年佛法的契機,他相信輪迴,表示:「可能是前世就修習過,但沒能參透,於是帶到這一世。」至於將來是否仍會拍電影?他雖然不排斥,但希望不要當主角。大多數的觀眾對李連杰的印象來自電影,他卻選擇在事業巔峰之時轉而投入慈善事業,李連杰說有再拍電影的可能,他樂於接受好劇本,但「不要當主角,客串玩一下就好」,他也不排斥當製作人;被問到如果女兒受邀拍戲會否同意?李連杰豁達回應:「父母不能控制人家!」認為兒女的生命是自己的,應當給他們所有的自由。李連杰不排斥再拍電影,但不希望當主角。(圖/POP Radio提供)睽違16年再訪台,李連杰笑稱其實在2015年就曾因私人行程踏上台灣土地,身邊僅有經紀人,「當時很自由地一個人在街上走,不帶工作。」雖然身為壹基金的創辦人,李連杰卻直言不希望被外界定位成「以慈善為志業」的慈善家,他提到修習佛法為了快樂和健康,「外在的快樂很短,要往『裡』去找超越生死的快樂。」李連杰在書中詳記從小習武到其後揚名國際的歷程,鉅細靡遺的內容讓林書煒好奇他是否有習慣寫日記?李連杰表示因為從小練武術無法正常上學,很怕被視為一介武夫,讓他加倍認真的學習,希望能打破「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板印象。
【舒心BAR】吳若權:助人 才是修行真正目的
當你能轉化自己的心境時,你就能夠轉化環境。當其他人看到你的修行忍辱和慈愛,所帶來的益處時,就會把這些修行帶入他們自己的生活中。修行,並不侷限於宗教。即使你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或你並非佛教徒,只要回歸自己的內在,學習慈愛,美好的改變,就會在心中發生。參考佛教徒個人戒律的修行,還能夠培養忍辱和耐性。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但只要我們透過這些戒律的教導,不但能學會控制自己負面的情緒,也可以學習如何安慰與服務別人。這次跟你分享這本書《修行的第一堂課》,書中提到:人們都希望去除痛苦,擁有快樂,過有意義的生活。然而,紛亂的世局,總讓我們事與願違。如何藉由修行,離苦得樂,獲得真正的幸福呢?我為你整理出書中的三個重點,或許可以讓你找到有用的觀念與方法:一、轉化:追求內在改變這世界上,有兩種方法可以創造快樂。第一種:外在的快樂。藉由獲得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好的衣服、更好的朋友,從這些獲得中,去發覺某種特定程度的快樂和滿足;第二種:內在的快樂。這是要透過心智發展,所創造出來的快樂。然而,擁有外在的快樂時,若缺少內在的快樂,就無法持久。如果你的視野不夠寬廣,或心中有所欠缺,即使身處最華麗的環境裡,還是無法快樂。但是,如果你的內心是平靜的,那麼即使在最困難的處境裡,你也可以發覺快樂。單靠物質方面的進步,有時候可以解決某一個問題,但也會創造其他的問題。舉例來說,許多人可能獲得財富、擁有良好的教育,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但就是無法享有快樂。他們服用安眠藥,甚至因為壓力過大而染上酒癮。心的發展,通常需要依靠大量的內在因緣,而且必須依靠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無法透過別人的努力,然後由你來收穫的,你必須靠自己發展出來。當你能轉化自己的心境時,你就能夠轉化環境。當其他人看到你的修行忍辱和慈愛,所帶來的益處時,就會把這些修行帶入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所以,我們要轉向內在,追求自己的改變。二、慈悲:深層戒律之鑰慈悲,是達到更深層戒律的鑰匙!一個真正關懷別人的持戒態度,也就是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還要重要,這對他人和自己都是有幫助的。不論是暫時或長遠來看,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傷害。慈悲是無價的珍寶,我們要學會恆常關懷他人。如果你不能幫助別人,至少不要傷害他們。個人解脫的修行戒律,必須具備一種自我覺察,也就是避免身體、語言及意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傷害。把他人放在自己之前,即使從自私的觀點來說,也是有用的。你想要快樂,而不要痛苦,如果你對別人表達仁慈、愛及尊敬,他們會同樣地回報你,如此一來,你的快樂就會增加。如果你對他人表達憤怒和仇恨,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你,那麼你就失去自己的快樂。因此,即使你要選擇自私,也應該要是有智慧的自私,以對待親近的方式,去對待他人。最終,這個方法,會製造更多的滿足、更大的快樂。因此,即使從自私的觀點來看,經由對別人的尊敬、對別人的服務,以及減低自我為中心,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三、大願:承諾自己證悟即使你目前沒有辦法做到珍惜他人,超過珍惜自己的程度,至少要開始明白,忽視別人是不對的。我們有著人的身體,與身而為人的判斷力,如果只用在自私的目的,而不是為了他人,那麼我們就與動物無異。我們是高等的動物,必須依據更高的自我來行動。一旦你深刻地想要竭盡所能,解除痛苦,幫助眾生得到快樂,就得好好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因此,為了幫助他人,你要有所準備。你必須去除心中的所有障礙,知道一切你所能知道的事。要引發他人的全部快樂,你自己必須先開悟。了解這一點,然後決定為他人尋求證悟,這就稱為:證悟的利他動機、或是菩提心。就像當年,釋迦牟尼溜出宮牆外,去體驗人生,他第一次看到一個病人、一位老人,以及一具屍體。由於深深感受到病、老及死亡的苦,他瞬間明白了世俗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後來他受到幾位宗教修行者的啟發,嚮往一種可能更高、更有意義的心靈生活。這個時候,他決定逃離皇宮,遠離凡夫的生活,去追尋他的願景。我們也可以學習釋迦牟尼,懷抱最高證悟的大願,然後透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功德的累積,為度眾生,願我成佛。透過這些力量,願我不是為幫助自己而成佛,而是為了服務一切眾生,幫助他們成佛。以願望形式,生起成佛的慈悲意願。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及意念,為無數他人的福祉,而努力、精進。以上分享的是,我閱讀完先覺出版《修行的第一堂課》這本書,所為你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網站留下意見,和我分享:你是否真正認識修行的動機、慈悲的意義?是不是也可以從此發願,為眾生而修行呢?《修行的第一堂課》書封(圖/先覺出版社提供)《修行的第一堂課》先覺出版本書分享日常修行的法門,指導讀者如何透過修行個人的解脫戒律、關懷他人的戒律、專注的禪定以及智慧,打開心扉、避免傷害,並去除心中的障礙。———————————————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