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
」 108課綱 學測嘉義女中將招收男學生!校長稱「男生具數理優勢」惹議 校方公開回應
嘉義女中上週五(6)歡慶103週年校慶,校長林義棟在校慶運動會上宣布,為因應少子化衝擊、性別學習平權,114學年度起將招收男學生30名,並提到「讓男學生數理優勢帶動女學生的學習效益」。這番發言引起不少質疑,有市議員就稱「性別刻板印象」發言不妥。對此,嘉義女中發表回應,認為校長論述遭到不當引用,對此實感遺憾。林義棟6日在校慶運動會時表示,114學年度起學校「語文資優班」將改為「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經國教署核定,另申請新設AI電資實驗班、醫藥科技實驗班,希望藉由特殊班,讓性向明確的孩子提早接觸相關領域、促進發展。此外,未來也將招收30名男學生,希望男女就學平權,男女共學,讓男學生數理優勢帶動女學生的學習效益。對於林義棟的發言,事後傳出不少校友、家長反彈,主要是不滿校方在未與學生、家長充分溝通下救招收男學生,並有人認為校長言論涉及「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歧視」等問題。嘉義市議員顏翎熹就表示,「時至2024年,沒想到竟然仍有人會以性別刻板印象,來評斷女性在數理領域的能力,更遑論這樣的說法竟出自於女校校長。」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也表示,嘉女在教學政策及招生方向,會影響校園文化和同學時,應該在校內相關決策會議的過程中,對校友、學生及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如今校園設施設備是否已備妥、師生心理建設是否完備?學校的任何決定,都應和師生有正向互動,並審慎評估。對此,嘉義女中校方11日在官網貼出聲明,表示有關新學年招生事宜,學校已依「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第 20 條規定,成立校內招生委員會,並依規定召開會議;後續各項入學方式招生事項,正由主管機關辦理核定程序中。聲明中指出,林義棟校長在採訪時完整論述此項招生規畫,其中部份媒體有關「希望透過多元招生機制招收數理優秀的男學生,與本校優秀女學生一起共學」,係為不完整言論,亦無端延伸性別歧視議題,對於校長論述被不適當引用,實感遺憾。聲明指出,嘉女會以維護學生權益,考量學校基業及永續發展,持續努力,待主管機關核定前,不再有相關回應。
會考打假球1/八成竹縣學生擠不進縣立高校 竹科媽媽批2028年改計分制忽悠考生
竹苗區「入會推動委員」為平弭該區國中會考計分爭議,宣稱將於2028年把區內會考從三級分改制成五級分,卻被家長團體吐槽「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質疑2025年豈能決定拍板2028年教育計畫,以新竹縣政府為首的入推會分明「打假球」忽悠家長和學生。據了解,108課綱上路以來,主打12年國教「就近入學」與「模糊計分」,分數計算上分為「七級分」、「五級分」、「三級分」三大類別,北北基考區因人口眾多,「七級分」制度行之有年;竹苗區、桃園連江區、台中區、高雄區則以「三級分」施行多時,另五級分則多為單一縣市,包含宜蘭區、雲林區、屏東區、花蓮區等。本刊調查,竹苗區以「三級」分數A、B、C作為拆分依據行之多年,並非全台唯一,看似運作成熟,但由於新竹地區的幼兒成長率逆向上升,學校與學子呈現「僧多粥少」情況,學生競爭相當激烈,會考成績只要差一題就可能從上學通勤15分鐘變成1.5小時,不少學生和家長因而回頭對分數斤斤計較。就以其中貓膩明顯的英文科來講,得30到和得89分者,竟同為B級分,入學換算積分相同,實在詭異,不少家長因而進一步主張以「五級」拆分,希望把原始積分鑑別出來。為爭取新竹地區學生就近入學權益,以竹科媽媽為主體的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四處陳情,也曾到新竹縣政府國慶升旗典禮舉牌抗議。(圖/翻攝自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臉書粉絲團)「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羅君儀指出,全台每年約有18萬名國三生,以會考成績搭配多元入學管道考入自家學區的高中職;然而,大新竹區因竹科紅利等因素,每年新生兒人口居高不下,逆少子化衍生縣內「無校可唸」的窘境。她舉例以2024年來說,新竹縣市高達1.1萬名學子,縣市高中職額度則不到萬人,特別是新竹縣市公立高中並不多,因而即使成績排名在前30%表現中上的學生,恐怕也可能被迫摸摸鼻子搭1.5小時的校車跨縣市到苗栗就學,高中三年每月砸近萬元新台幣搭高鐵往返台北甚至台中,「就近入學」簡直成了笑話。另一名自救會家長潘思齊也批評,2024年由新竹縣主責的竹苗入推會,聽到自救會大聲疾呼,亟欲在教育政策上回應家長,因此近日提出2028年「竹苗區改成五級計分」的政策。然而,每一年的入學政策,都必須由前一年入推會依照當時情況重新審視並報教育部核定,今年就要談4年後的制度變革,根本是開空頭支票,2018年宜蘭縣入推會也曾經決議2020年改為七級制,當時就被教育部打臉太早提案,未予核定而退回。她直言,2028年百里侯換人、輿論氛圍沒人說個準,現在說2028的計分法,只是打假球安撫家長。新竹市立培英國中校長潘致惠直言,新竹市家長對學生的未來職涯想像很開放,加上竹市是老城區高中職完備,因此較少長途跋涉通勤的學生,對於會考改制,也沒有太多反彈聲浪。(圖/記者方萬民攝)而屬於明星國中級的新竹市立培英國中校長潘致惠則指出,過去新竹縣、市未分家,不少高中職教育資源集中在新竹市,新竹市家長大多認同多元適性發展,新竹市不同學力程度的孩子,多仍能在市區找到車程半小時內自己能就讀的高中職。然而,新竹縣公立高中只有國立竹北與市立六家、湖口、竹東、關西幾家學校,對全竹縣每屆6,000名起跳孩子確實不夠,加上新竹縣竹北不少竹科家長,他們的生活軌跡便是一路念書長大,如今過著穩定的中上生活,當然會希望子女在課業上穩扎穩打,在高中端有限的情況下,只好回頭對分數斤斤計較。潘致惠直言,以培英國中來說,每屆800名左右畢業生,受「三級分」改成「五級分」影響者,其實大約6人左右,不到1%,但到了2027年「龍寶寶」入高中,雙竹將面臨1.8萬名學生搶不到1.2萬席竹縣市高中職缺額,屆時新竹縣入學困難會更難解決,當局必須及早處理交通和增班配套。
大學博覽會今明2天登場 多所私大祭出豐厚獎學金拚招生
隨著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上路,一旦私校生通過申請,可獲每學年補助新台幣3.5萬元,拉近公私校學雜費差距。而在今(2)日亮相的2024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暨南國際大學及佛光、亞洲大學因應招生祭出獎學金,文化大學對於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新生,學測成績4科均標以上,第一學年免學雜費,大二成績維持班上前20%,也可續免學雜費。2024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今、明2天在台北市、高雄市同步舉辦,其中不乏香港、澳門的大學設攤。面對當今少子化帶來學生人數下滑,公私立大專院校各自祭出優渥獎學金方案,或是加碼大一免學雜費措施,期盼吸引學生就讀。暨南國際大學推出學生學測2科以上成績頂標,最少可領獎助學金10萬元。主打「國立大學收費」的佛光大學,秉持星雲法師「慈悲教育」的理念,無論新生採取繁星推薦或以大學申請入學管道進入該校就讀,大一免學雜費;「星雲獎學金」則為學測「國、英、數、社」4科合計42級分以上,或者「國、英、數、自」39級分以上,學生每學期獲3萬元,4年共可補助24萬元。亞洲大學招生處長張祐誠表示,新生學測科目至少4科以上符合錄取學系參採標準,且以第1志願錄取就讀,就有機會領取最高新台幣360萬元;「新生均標以上獎學金」額度每生每年2萬元,搭配行政院補助學雜費,加上「護理獎學金」及「資訊及AI獎學金」,每名學生4年可獲52萬元獎助學金,經換算後學雜費比國立大學還低。亞洲大學推出「新生均標以上獎學金」,加上「護理獎學金」、「資訊及AI獎學金」,每名學生4年可獲52萬元獎助學金,經換算後學雜費比國立大學還低。(圖/亞洲大學提供)至於昨日宣布今年9月開始,取消早8課程、推行每學期第17週、第18週自主學習的文化大學,針對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的新生,凡是學測4科達到均標以上,第一年免學雜費。大二起成績保持班上前20%,也能繼續免學雜費,最多享有4年優惠。
小兄妹「日睡6小時」全年無休…車上吃飯趕課 醫驚呼:比當兵還累
有些家長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從小對孩子的管教會比較嚴格。一名補習班老師分享了一對兄妹的「全年無休」行程表,清晨5時50分起床直到深夜11時30分才上床睡覺,中間吃飯時間約20分鐘,讓不少人看完驚呼。醫師陳佑丞認為,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更好的學業表現。醫師巫漢盟則直言,感覺比當兵還累。陳佑丞在粉專《陳佑丞醫師・腎臟專科》表示,這篇文章讓他想到自己的童年,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學,每天總感覺24小時不夠用,睡眠時間自然也壓縮,可能也是他長不高的原因,不過當時學才藝不是為了升學,單純只是為了培養各方面的才能,那個年代很單純,升學就只有考試,比現在簡單多了。陳佑丞提到,現在多元入學,小孩自然要學的東西更多,「我的小孩也不例外,3歲就送進雙語學校,現在3歲多,英語已經非常流利,課後才藝班能上的也給他上,為的就是培養競爭力。但晚上我也都要求他們早早就寢,因為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更好的學業表現,只希望這個年代的小孩,還能有快樂學習的環境。」陳佑丞說,「我不反對小孩學才藝,也認為小孩要適度給予壓力,將來才能有更好的表現。」不過陳佑丞直言,關鍵還是在小孩本身是否具有足夠自制力,自動自發學習,強壓的教育沒有用,也撐不久。巫漢盟則在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指出,現在忙的時候,只能在桌上花3分鐘吃完一個便當,「老婆常覺得我很可憐,但我更心疼那兩位睡不飽還只能在車上吃晚餐的孩子。」他忍不住直呼,感覺比當兵還累。
「努力翻轉階級」被父母潑冷水 兒苦讀考上頂大見1幕崩潰:沒錢為何生小孩?
一名男網友表示,從小由於家境清寒,無法補習、買參考書,就讀國中還因沒有手機差點淪為笑柄,後來雖靠苦讀進到頂尖大學商學院,卻被父母埋怨「考上頂大又怎樣?家裡沒錢幫你出學費」;開學之後發現同學的聊天話題大多圍繞在出國要去哪玩、買球鞋、換新手機,而他就連高鐵、捷運都沒搭過,開始覺得努力翻轉階級就像笑話,「為什麼沒錢還要生小孩?」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國小讀到高中沒有補習,由於家境不佳,甚至連跟爸媽要錢買參考書,都被埋怨「你知道你的學費是誰出的嗎?還敢跟我們要錢」,讓他只能逐一拜託任課老師,才能換來各科的複習講義;後來為了升學考試,每天待在圖書館讀到閉館,終於考上頂尖大學商院科系,起初開心告知爸媽喜訊,卻被埋怨「叫你高中畢業出去工作賺錢,現在好了,考上頂大又怎樣?家裡沒錢幫你出學費」。原PO表示,當時覺得畢竟都已考上大學,「打工賺學費還有什麼難的?」意外的是,開學一個多月以來,他卻發現同系的同學、朋友,都在討論出國要去哪玩?或是換新手機、球鞋、衣服,而他卻連高鐵、捷運都沒搭過,澎湖、金門、小琉球都沒去過,因此完全加入不了他們的話題,只能待在旁邊笑說「好羨慕喔」,假裝若無其事回到宿舍,躲在棉被裡頭偷哭。越發悶悶不樂的大學生活,也讓原PO不禁思考「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這麼拼命上頂大又是為了什麼?我那想要翻轉階級的想法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話?」他也提及,以前就讀國中的時候,還因沒有手機無法加入班群,差點被當笑柄;每天回家都會聽到爸媽為錢吵得不可開交,由於沒有自己的房間只能跟爸媽睡,有時讀書讀到太晚還會被罵「讀那麼多書成績又沒比別人好,沒用」。「我好不容易撐到上大學,擺脫家裡住到學校宿舍,卻好像是從一個地獄換到另一個地獄。」原PO透露,儘管旅遊、娛樂這些項目不是必需品,但若沒有這些體驗,就跟同學沒有共同話題,連要交朋友都很困難,「隨著我了解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就越清楚我的處境有多麼悲哀。知識對我就好像一種罪過,我心裡很清楚,無論我變得多聰明,還是擺脫不了我是個窮人的事實,一直到上大學我才真正了解,原來窮才是對一個人最殘忍的酷刑。」深知讀書才是唯一能翻轉階級途徑的他,如今不免崩潰直問,「為什麼沒錢還要生小孩?」根據《少年報導者》 報導,「論家戶所得與資產對子女教育之影響」研究結果揭示,生在有錢人家的孩子進入台大和其他頂尖大學的機會更高,就讀台大機率更是窮人小孩的6倍,獲取的資源也會更多,再者頂尖大學學生的家戶所得分布偏高,而在資源較多的學校,學生經濟狀況通常較好,顯現多元入學管道,對於促進社會階級流動、幫助弱勢學生仍很有限。
108課綱凸顯貧富差距 柯大談未來教育政策
柯文哲昨(16日)出席「2024年總統候選人教育論壇」,發表教育政策方向,主張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到幼稚園,以及高中職納入義務教育,讓「高職重新復活」。以私校發展處理小組,公開透明處理私校退場。新加坡雙語政策推了28年,台灣目前喊出「2030雙語國家」時程太短,師資跟不上。在108課綱上應該再組織會議檢討,多元入學反而造成考用落差,「學習歷程」突出貧富懸殊。目前政府對私校學費補助,雖然能爭取選票,但沒法解決私校倒閉的問題,政府無法長期思考。柯表示,他對教育政策有些主張,首先「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到幼稚園」、高中職為準義務教育,高職要復活。他在台北市長任內,七所公立高職推出「專案教室」,與企業合作,關鍵是在學校時就能實習。柯在在低薪問題表示,若以低附加價值的產業為主,當工資提高就會有有取代性,產業將外流。台灣在全球經濟體排行大於新加坡、香港,但泰晤士百大大學中香港有4家、星國2家,台灣沒有。國內沒有在百名以內大學,怎麼期待產業升級?少子化問題18年前就應知道,未來10年估有40家大學要退場,「事情已發生,抱怨也沒有用,誠實面對,政府不能失信於民,舊的儘量維持諾言,新的看怎麼處理,該補的還是要補。」柯說他主張提升大學學費,幕僚都緊張,但他也反問,過去20年健保費提高40%,大學學費沒有增加合理嗎?他認為大學學費該漲就漲,但政府對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補貼、減免學雜費等,不該齊頭式平等拖而垮整個國家。
主張義務教育延至幼兒園 柯文哲:讓高職重新復活
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16)日出席「2024年總統候選人教育論壇」,發表教育政策方向,主張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到幼兒園,以及高中職納入義務教育,讓「高職重新復活」,以私校發展處理小組,公開透明處理私校退場。柯文哲指出,新加坡雙語政策推了28年,台灣目前喊出「2030雙語國家」時程太短,師資跟不上。在108課綱上應該再組織會議檢討,多元入學反而造成考用落差,「學習歷程」突出貧富懸殊。目前政府對私校學費補助,雖然能爭取選票,但沒法解決私校倒閉的問題,政府無法長期思考。柯文哲表示,他對教育政策有些主張,首先「義務教育往下延伸一年到幼稚園」、高中職為準義務教育,高職要復活。他在台北市長任內,七所公立高職推出「專案教室」,與企業合作,關鍵是在學校時就能實習。柯文哲就低薪問題表示,若以低附加價值的產業為主,當工資提高就會有有取代性,產業將外流。台灣在全球經濟體排行大於新加坡、香港,但百大大學香港有4家、星國2家,台灣沒有。國內沒有在百名以內大學,怎麼期待產業升級?柯文哲說,少子化問題18年前就應知道,未來10年估有40家大學要退場,「事情已發生,抱怨也沒有用,誠實面對,政府不能失信於民,舊的儘量維持諾言,新的看怎麼處理,該補的還是要補。」柯文哲說,他主張提升大學學費時,幕僚都緊張,但他也反問,過去20年健保費提高40%,大學學費沒有增加合理嗎?他認為大學學費該漲就漲,但政府對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補貼、減免學雜費等,不該齊頭式平等拖而垮整個國家。
108課綱錯了嗎1/源自南韓改良版「學習歷程檔案」 第一屆白老鼠給分「不及格」
108課綱第一屆「白老鼠」今年暑假升大學後,學生及家長團體不約而同拋出「學習歷程」檔案對申請入學無用論、實施成效不彰等議題,這使得全國約20萬高中生及家長在九月開學後有了新煩惱,「學習歷程檔案還要認真準備嗎?」就108課綱及學習歷程等缺失,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七月向教育部陳情呼籲全面檢討,但教育部迄今尚未回應,該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提醒,「大家還是要好好做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歷程源於108課綱的多元入學管道設計,為打破填鴨教育、減輕學生考試壓力,設計四管道入學: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為主,以今年為例,招生名額占分別為1.5%、15%、45%及40%。其中,選擇申請入學的學生,以學測成績為第一階段,學習歷程成果及面試為第二階段。有別於舊課綱指考時期,學生要在高三下一口氣完成備審資料,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檔案,學生在高一、高二及高三上依規定將自主及多元學習的過程上傳,檔案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項目,每學期上傳到學校,每學年再從中勾選6件自主學習及10件多元學習入中央資料庫,申請入學時,供大學端勾選3件及10件,做為參採選才,占分至少達兩成。此一大變革,在今年學測成績放榜後,隨即引發熱議。建中一名應屆畢業生「擺ㄚ豆腐」進行校園採訪,製成《學霸們與108課綱的命運糾葛,來聽聽第一屆白老鼠揭開粉飾太平的真相》影片,受訪者語多委屈,「若學測沒考好,學習歷程做得再好也白做」「高一或高二就要決定升學方向,太難了」「如果中途改變興趣」「喜歡彈吉他也行嗎?」「就是作文比賽」。來自中部的李瑞霖、陳惠平及廖宥甯三位高中生,趁學測放榜前空檔,線上問卷調查1,087名高中生,寫成61頁「108課綱觀察報告」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要求將學習歷程作為認識學生,而不是升學參採標準,以免淪於「軍備競賽」,並正視城鄉差距的存在。 無論學霸或全台千名學生,都覺得新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並沒有減輕學生壓力」。而台灣新推的學習歷程檔案,其實是參考南韓,11年前為要降低學生升學考試壓力,除「大學修學能力試驗」(CSAT)外,還推行「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展現學生多元能力,供大學甄選入學參採,如今甄選入學占逾七成,參採「學生綜合紀錄簿」超過50%。但在南韓社會名校情結下,學生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四年前甚至拍成韓劇《Sky Castle》(南韓三所頂大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簡稱「SKY」),除揭露考生悲歌,也探討有錢南韓家長會想盡辦法讓兒女的「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出奇制勝。再者,因紀錄簿須記錄學生出缺勤等,使得南韓學生一天生活從早忙到半夜,壓力並未減輕。韓劇《Sky Castle》透露南韓考生悲歌。(圖/翻攝自 Lạc Sâu Bích臉書)台灣則將「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的學業成績、出缺勤、得獎紀錄、社團活動及「生涯希望」,改版為「學習歷程」,包含「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至於新課綱對第一屆白老鼠入學後有何實質影響?教育部目前尚無明確說法。而國教行動聯盟3月至4月進行全國學生家長大調查,共3887份問卷對108課綱及學習歷程檔案給了不及格分數。親自訪談多位一線教授的陳鐵虎向CTWANT記者坦言,「除了申請頂大時,學習歷程檔案的差異有影響,其餘學校則大同小異,對入學影響不大」,同時也說:「不少教授看學習歷程檔案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最多就10分鐘。」因此學生可量力而為。「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發表會。(圖/報系資料照)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羅彥傑則對CTWANT記者表示,因為教育部有要求各校各系訂出申請入學尺規,教授們還是會仔細看學習歷程檔案。」因為是第一屆沒有任何參考,所以學習歷程檔案內容五花八門。「大概1人的資料要審閱10到20分鐘左右吧,不過後面會越看越快,因為慢慢會抓到重點。」他建議,「若學生申請新聞系,但是交的東西跟新聞系沒有關係,都還是會有分數。」
災難會考3/李家同質疑「採七級分是一大錯」 弱勢家庭更難翻身
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21、5/22登場,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日前投書媒體,認為「會考採七級分是一大錯」!李家同寫道,「教育部採用七級分制,其中最高的是A++,最低的是C。很顯然的,A++是為了少數幾所明星學校所設計的。這種情形造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會考一定要有難題。」李家同表示,自己看過最近會考的數學題目,其中有相當多難題,絕對超過國中數學教科書內容的。因為考試有難題,學生就必須靠補習來應付考試。李家同認為,採用七級分絕對使得學生感到更大的壓力。當初採用七級分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快樂學習,不在乎分數。現在卻適得其反,補習班越來越多,而補習是要付費的,弱勢家庭的學生無法補習,即使很聰明,也比不過那些可以上補習班的同學,更何況有些家境好的學生還可以請家教。除此之外,七級分中的「B等級」範圍過廣,中上程度的學生害怕多錯一題就會從A等級掉到B等級;中下程度的學生,只要不要太差,就可以留在B等級,考80幾分與30幾分的學生都能列在同一個B等級,也讓外界批評甚多。雖然北一女、建中仍是許多會考生的第一志願,但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認為七級分的確讓一些社區高中有機會抬頭。(圖/張文玠攝)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認為,雖然七級分的確使得補習班越來越多,也可能會出現高分、低分同在一個等級的情況,但由於沒辦法「分分計較」,所以的確能稍微打破明星學校的光環,因為學生填志願時,若沒有把握上心中的第一志願,例如北一女、建中等,就會有距離、或是未來學測時繁星等諸多考量,因此能提升地區型高中的地位。舉例來說,如果會考成績雖然不錯,但沒有十足把握能上第一志願,那與其去競爭更激烈的二、三志願學校,不如選擇家裡附近的社區高中,就能確保自己的校排成績不錯,增加未來學測多元入學的優勢。王瀚陽認為,七級分制度或許有改善空間,但相比之下還是有其優點,而且以目前的現實考量來說,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更改制度的。
教改白老鼠2/學習歷程「靠錢堆出來」 降低比例可避免階級複製
配合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在今年大學甄試中首度上陣。依新課綱,學生每學期至少上傳6件檔案,包括讀書計畫、多元學習內容如參與營隊、活動等,但大學端如何進行入學審查?不只高中端霧煞煞,就連大學端也莫宰羊。為此,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成功高中和中山女高等五位北市明星高中校長,去年11月曾為此拜訪台大校長管中閔,但與會的台大主管都表示:「不知道,因為現在這些東西都還看不到。」儘管東海、靜宜皆曾表示有能力辨別學生的學習歷程優劣,「但家長們都很質疑,有那麼厲害?要花多少時間?」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進一步說,「由於要搭配面試或口試,裙帶關係難免仍有影響。」由於過去升學甄試的「備審資料」,被嘲諷為「多錢入學」,失去「多元入學」初衷,因此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不再像備審資料需要華麗包裝。「但這真的有所改變嗎?」陳鐵虎問過高中老師是否會確認孩子的學習檔案,老師說「就算懷疑不是學生本人做的,但難道不幫他上傳嗎?」若家長是醫師、律師或老師,就算不幫忙,難道不會幫孩子下指導棋嗎?「這太考驗人性了!」家有高一生的張小姐,本身是大學資訊科系的副教授,她就幫孩子安排了許多資訊相關的證照考試與營隊,藉此充實學習歷程的內容。她說:「我能力可以做到的,當然是盡量幫助孩子!」為了讓學習歷程更充實,許多孩子忙著參加活動、甚至到國外考證照,每天行程都超級忙碌。(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很多都會區的孩子都忙著參加營隊、各種認證,因為這跟學習歷程有關,但這些課程都要錢,如果父母有能力,當然可以全部參加,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就只能選擇1~2項,甚至負擔不起,家庭資源如果不足,就變得相對弱勢。」就算家庭資源充足,但孩子們也疲於奔命,王瀚陽的女兒目前就讀高一,平時早出晚歸忙課業,週六還要新莊跑到汐止學習一整天,週日則繼續學習豎笛。甚至有許多中南部的孩子,周末時常坐高鐵北上參加營隊,有時甚至當天來回,十分辛苦。王瀚陽說,他的女兒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學習也非常積極,「她會查各個大學的討論區、也會搜尋相關科系的職涯,這些都顯示她其實相當焦慮。」教改原本是希望孩子能多元探索、了解自己的內在動機,但現實是孩子忙得沒辦法思考,到底要什麼?哪些又是不要的?陳鐵虎說,去年9月近2.5萬件學習歷程檔案消失,解決方式是由學校協助學生再次上傳學習歷程,但也引發「是不是同一份檔案」的爭議,擔心有人鑽漏洞,上傳修改後更優秀的學習歷程。更何況還有補習班幫忙操刀學習歷程!以申請入學來說,學測分數佔50%;另外學習歷程和大學的面試、筆試或實作等,也佔50%。由於學習歷程所佔比例頗高,因此也吸引許多補習班搶食這塊商機。王瀚陽認為,如果學習歷程的比例太高,自然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你有辦法要補習班不講學習歷程嗎?不可能啊!」他舉例,就好像帶一個想減肥的人去吃到飽餐廳,當他忍不住吃的時候,又怪他不知道自己的內在動機才會失控,那一開始乾脆就不要帶他吃到飽餐廳啊!王瀚陽認為,唯有降低學習歷程占入學審查評分的比例才能解決亂象。陳鐵虎也同感,「學習歷程若降低比例至5~10%,才能避免階級複製,學生的壓力也較為舒緩,否則現在許多孩子為了充實學習歷程,還耽誤正課,根本是本末倒置。」
大學考試變革 明年大考分科測驗「各類組只考1天」
明(111)年大考分科測驗7月11日、12日舉行,大考中心透過考試時程的安排,讓各類組考生只考1天就可以。招聯會則表示,明年考試分發制度變化大,因此研擬將108至110學年等3年百分制分數的統計資料轉化成60級分後公布,讓考生選填志願時有參考依據。招聯會執行祕書王文俊、教育部高教司科長郭佳音及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等人,共同錄製「111學年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全國家長學生分區說明會」影片放上Youtube頻道,向各界說明明年起實施的新大學考招制度。過去大學指考3天考10科,明年改為分科測驗後,調整為2天考7科,第1天考物理、化學、數甲及生物等4科,第2天考歷史、地理及公民等3科。原本指考科目國文、英文及數學乙等3科,在分科測驗中不考。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表示,明年分科測驗,理工醫農類考生考第1天、人文社會類考生考第2天。明年考試分發同時採計分科測驗及學測成績,是全新的模式,無前例可循。王文俊表示,明年招生制度變化大,尤其分科測驗從百分制改為60級分制,可能造成考生選填志願時無所適從。明年考試分發時,大考中心和分發會一起合作,將108學年至110學年等3年指考成績統計資料,從百分制轉換成60級分制後公布,讓考生選填志願時有所依據。為何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及數學乙?郭佳音說,根據課綱,分科測驗考部定必修科目及部定加深加廣選修科目,以國文科來說,加深加廣共8學分,但考生只要修4學分就可達畢業門檻,而加深加廣的「各類文學選讀」(2學分)及「專題閱讀與研究」(2學分),各高中教的都不一樣,沒辦法統一命題。同樣的,高中英文科加深加廣科目包含第二外國語(6學分),但有人修西班牙語、有人修日語,因此分科測驗無法考。至於數學乙,之前招聯會主張在未來的分科測驗中納進來,但教育部還在評估,尚未定案。
動搖護國神山!台大張耀文轟:大學考招不公「分科測驗級分制」反菁英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臉書貼文直指「分科測驗級分制」違反科技,動搖護國神山人才培育。語重心長指出,我們可以在台灣這塊土地安身立命,後代可以永續生存發展,絕對要仰仗各領域的菁英,不要因自己的意識形態,把我們賴以生存的根都刨掉了,並以台灣半導體為例,是經過人才、時間等條件累積才有今日。張耀文9月29日應邀參加立法院關於明年分科測驗改採級分制的公聽會,10月3日在臉書貼文指出,國家的發展,絕對需要頂尖專才,國人不要以民粹反菁英。像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產、官、學各方點點滴滴經歷四、五十年的努力,加上上天眷顧的好運氣,才有今天的成就與規模,絕對不要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不知好好珍惜。張耀文針對現況表示,教育部和前招聯會無視教務長工作會議「分科測驗暫緩一年實施」的決議,由教育部斷然行文新招聯會強推分科測驗級分制,違反程序正義,並自毀原立場。並建議分科測驗要採全球通用的百分位數PR制或依成績分布做正規化為級分。若堅持60級分制,要審慎改善頂尖分數鑑別區間。維持國文及英文在指考的考試。「考完後招」,解決高三生學習完整性、賭博性考招、甄試衝堂、國英考試、學測申請招生效率低等諸多問題。張耀文強調,教育問題關乎台灣的未來競爭力、用科學和實務分析看考招制度的良莠,要民粹反科學退散。並認為多數人贊成的多元入學,不能以排他性的假多元來摧毀台灣在「理工醫農」原有的優勢,而台灣使用20年多來的高分斷頭扭曲式級分制,與全世界通用最普遍的百分位數PR值計分法不同,台灣的堅持是我們教育政策研究水準超歐趕美了嗎?張耀文提出級分制的5大問題,包括級分分布不穩造成賭局不公,舉例來說,數學學測級分人數分布劇烈變化,顯示科科不等值;A同學化學超強100分,即使加權1.5倍,在45/60級分級制,也沒用。級分制不利專才和國家產業發展,將專才的流失;原始總分高的,級分不一定比較高,60級分制亦是如此。有考生總分較高,因級分制而無法錄取,分數倒置造成不公平,這將導致民怨、社會會亂。目前級分制鑑別度降低,申請入學是級分成績做基本門檻,二階考試還有其他的選才指標,分科測驗就只看絕對分數,不應該用級分,並舉例,醫師、律師等國家考試敢用級分制嗎?應該要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依其強處多元適性揚才;改級分制加上篩選科目變少,同級分情況嚴重,若超額比序不當,超額將造成招生大亂。呼籲此舉是公平正義與競爭力沉淪。
明年起指考改「分科測驗」 教育部:請招聯會評估改採60或75級分制
招聯會原規畫明年起的分科測驗每科滿分為45級分,但卻遭到外界質疑。教育部今天表示,考量社會各界對級分制的疑慮及建議,已請招聯會評估適度提高至60級分或75級分的可行性,並增加分發入學同分參酌比序項目。為符應108課綱精神,招聯會於106年公布「大學多元入學方案(111學年度起適用)」,其中分科測驗成績從百分制調整為45級分制。考量部分教師、家長及考生對即將實行的新制尚有疑慮,招聯會及教育部前於6月29日及7月12日邀請教師團體、家長團體、高中端、大學端等代表參與兩場座談會,藉以蒐集各界意見。招聯會於座談會中重申強調級分制係基於跨科標準化理念,惟教育部考量分發入學僅依採計科目成績分數為單一分發基準,與申請入學管道除學測採計成績外,尚有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成績有所不同,為避免分科測驗採45級分制造成校系同分增額的風險,已請招聯會針對多數團體代表所提超額問題研議改採60級分或75級分。同時,教育部也請招聯會於分發入學的同(級)分參酌方式,增加「採計科目原始分數加權後總分和」並列為最後一個比序項目。教育部表示,考量111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前,社會可能預期心理及相關需求,也請招聯會對高中端師生及家長加強說明級分制理念,並請儘早對高中端提供各校系依級分制的錄取門檻模擬資料,以利高中輔導工作。
台灣掀起自學風 5年人數成長近3倍
教育部統計,108學年度全國自學生人數為8245人,與103學年度2832人相比,增加5413人,約2.9倍,自學也成為一種趨勢,近年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從拒學到自學的例子受到矚目,也讓台灣掀起一股「自學風」。提供另個教育選擇事實上,自學生要通過「特殊選材管道」才能升大學,且錄取率僅5%,想要升學仍需在校成績或考學測、統測,因此不少自學生選擇出國讀書。不過,近年來台灣自學比例還是逐漸提升,而這樣讓家長和學生選擇符合自身的學習方式,教育局也樂觀其成。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實驗教育、自學提供孩子另一個教育選擇的機會,符合個性化與個別化的教育需求,將持續推廣。台北市自學生人數從104學年度至109學年度、5年來成長近2.5倍,達到1151人,其中國小教育階段466人、國中教育階段364人及高中教育階段321人。高雄市在高中、國中、國小階段,選擇接受「自學」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是呈現逐年成長的跡象,107學年度只有597人,108學年度大幅提升到759人,而109學年度有794人,高市府教育局指出,選擇自學的學生和家長逐年增加,但並不是因為對現行教育制度失望或不滿,而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有更多的想法。各縣市出招致力推廣台中市實驗教育類型多元,如華德福教育、蒙特梭利教育、食農教育、發展品格教育及自然科學教育等,學生數自104學年度起由1082人升至2110人,5年增加1倍。個人自學人數也呈現逐年增加趨勢,109學年度國小有244人、國中93人、高中106人,較上年度成長30%。除了暢通體制外學生升學之路,台中市教育局也成立「實驗教育中心」,並且針對高中自學生取得完成實驗教育證明後向上延伸部分,辦理升學進路說明會,經由各個大學所辦特殊選才、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等多元入學管道。
學測分數創新低!一階篩選降1到5級分 進台大降到52級分
今年學測成績公布,高分人數如懸崖式崩落,專家分析,今年考生成績和去年有很大變動,推估各校系落點的難度大增,預估通過各校系「個人申請」一階篩選分數會比去年降1到5級分,進台大要4科52級分以上,考上各校醫學系至少要57級分。110學年大學指標校系「個人申請」通過一階篩選級分預估、110學測五標第一階篩選分數創新低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今年學測考完,就有考生反應數學科很難,教育部將要求大考中心,以過去10年平均作為學測命題難易度的依據,教育部也將補助建置題庫,以維持題目穩定度。「今年各校系通過一階篩選的分數,都會創下歷年新低。」升學專家劉駿豪說,因為高分的人少了,各校系通過一階篩選分數都會大降,預估採計國英數自等4科的自然組校系,會比去年掉1至5級分;採計國英數社等4科的社會組校系,會比去年掉2至5級分。劉駿豪表示,今年數學科成績累計人數和106學年很像,考生如果選填採計數學科的校系,最好回去參考106學年的資料。譬如去年交大資工乙、台師大資工系及政大財政系通過一階篩選的數學科分數都是15級分,推估今年會和106學年相近,分別為14級分、13級分、12級分。劉駿豪說,今年自然組考生,國英數自等4科至少要53級分才能進台大,進清大、交大、成大則要51級分,48級分以上可上中山、中央、中興及中正等「中」字輩大學;至於社會組考生,國英數社等4科要52級分以上才有機會進台大,考上政大要50級分、台師大要48級分以上。亞大480萬徵才學生有感劉駿豪表示,今年要進自費醫學系,國英數自等4科至少要58級分,但台大醫學系及陽明交大醫學系仍要60級分;至於公費醫學系(如慈濟、義守),則要57級分以上。學測成績公布,學校科系該如何選擇?2021年度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即將在27日自28日,連續兩日在台北、台中、高雄同步舉行,邀請國內45所知名大專校院設攤,各校也都提供優渥獎學金,像亞洲大學提供最高額480萬元獎學金,台北商業大學則釋出最高額新台幣160萬元獎學金;海外方面,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兩所知名港校,也將在台北展區的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行網路初次面試面談。配合防疫需要,本次展覽採線上實名登錄,進入會場必須配戴口罩、量體溫與手部消毒。
【奮戰108課綱12】能力VS分數 陳立:思考選才關鍵
【記者/李蕙璇】陳立老師則以「自由經濟反應市場供需」來詮釋現今狀況,他強調補習班是彌補正統教育的不足,非對立角色,大學界10多年來也開辦許多營隊等活動,他本身也參與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工學院的2個基金會,為學子辦過聯合國辯論等活動,而這與多元入學、108課綱是無關的。但陳立說,如果是因為某些特定目的,譬如說因為108課綱制度而舉辦的營隊,那真的動機不正。目前因為輿論界、媒體報導質疑多所大學開辦營隊的目的,似乎也讓許多學校正視這些聲音。陳立也以「人會悲觀看自己的資源」分析這是家長的一種恐慌狀態。有些學子、家長可能以為多參加遊學、醫療服務、科學營隊,或是使用AR、VR,可以增加學習歷程的精采度。但也有些家長也是會讓學子參加登山、植物森林探索等戶外活動,或是使用回收紙結合環保發揮創意,這些也不一定要花許多經費。「重點是,孩子本身到底經歷了什麼,領會到什麼,可以在面試時讓教授了解他們有何想法,那才是重要的一環。」陳立還說,我們要醒悟「用能力選才,還是分數選才?」才是關鍵,也涉及到學校招生的門檻與心態。陳立認為聯考至少是公平的,看學習歷程檔案給分數會令人擔憂非公平又失去客觀。(待續) 看更多↓↓【奮戰108課綱10】學習歷程大花公帑 利私校打擊公立學校【奮戰108課綱11】陳立:家長學生壓力來源 學習歷程檔案公平與客觀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6期《周刊王》和2162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24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時報周刊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
【奮戰108課綱2】多錢入學?補素養 一天要價2萬
【記者/財經組】108課綱8月上路,新制攸關3年後的升大學。本刊記者詢問10多位雙北小高一家長們,是否清楚新課綱的內涵?多說「不清楚」。更讓他們焦慮的是「升大學的『多元』入學,就是『多錢』入學」!本刊調查,新課綱最大的變化,一是課程從學科「知識」導向,改為「素養」導向,二是入學管道中,依校排前20%申請門檻的「繁星計畫」、指考分數及個人申請中,分占15%、40%、45%,也就是說。最大宗的入學管道個人申請,一半看學測成績,另一半從「備審資料及面試」改為「學習歷程檔案及面試」。過往,「備審資料」只要高三申請大學時再準備即可,但新課綱的學習歷程則需每一個學期製作一份上傳,檔案內容除了修課成績及成果報告等,還要有校內外的「多元表現」。家長們因此頭疼「素養要怎麼學?怎麼考?多元表現,要如何端出來?」新北一位小高一家長坦言,「我不知道素養要怎麼學?補習班給的文宣很多,說是『素養』可以補,我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除了國英數自社5科外,只好再多花錢補『素養』。」(待續)看更多↓↓【一劍浣春秋5】保險套業配好賺?合作一次就掰掰【一劍浣春秋6】試賣情趣用品 差點被影迷罵死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6期《周刊王》和2162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7/24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